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61章

關燈
廚間炊煙一起, 大家也都不去想屋裏是如何狀況了。姜松和宇文成都到底還是暗搓搓地尋隙赤手空拳過上了招,實在是互相覺得難得碰上看上去和自己實力旗鼓相當,不打上幾回實在可惜了。

瓊花見沒認真打起來, 也就假裝自己沒看見, 和民宅的主人姜松說了一聲後, 去廚房搜刮看看有沒有什麽好吃的。

“驟然遇上這樣的事情, 我夾在父兄之間難以做人。也不好出手阻止。”羅成躊躇半晌兒,在廚間婉轉說著。

“你自己跟他說句感謝不是更方便?”理解了下他是在婉轉表達謝意之後, 瓊花想到了個詞,傲嬌。又說,“此事結束不了,恐怕回去令堂還要問起。”

“那便是我父王的事了。”羅成不住搖頭,“母妃想來不僅要怪他多年來全然不提家中已有發妻長子, 害姜氏受了多年委屈,還要疑他當年答應外公成親的目的, 家裏怕是要不安寧了。”

只能說活該。羅藝渣而不自知地過了這麽多年,總不至於現在一時一會兒就想紅白玫瑰,齊人之福了?瓊花又道:“看你多個哥哥,倒是開心。”

“我自小被千嬌萬寵長大, 直到遇見表哥才知道外面江湖是什麽樣子。可惜是家中獨子, 父母總不放我出去跟他游蕩歷練,如今天降個哥哥下來,父王總要少拘束我了。”羅成坦然之餘自也不會主動去提表哥秦叔寶是瓦崗中人等等。

不過他這麽說其實和直截了當得講也沒什麽兩樣。瓊花想了想,提醒道:“你表哥, 是我堂姐夫。所以, 我知道。”

“瓦崗賊寇”秦叔寶是北平王妃侄子這件事知道的人不多,羅成提到表哥時也沒提名字。但是先不說她上帝視角知道這件事, 就說之前真正認識秦瓊的時候,說了他流落北平的一段故事,她是“真知道”羅成所謂的跟著表哥游蕩歷練是想去瓦崗。

羅成尷尬地笑了笑,想起之前扮關公的事情來,想著她既說出來便不會講出去的,只是不禁越發好奇起來,又見宇文成都與姜松二人仍在院中拼著腕力,思慮片刻覺得還是忍不住壓聲問道,“有個問題若是殿下覺得冒犯,便只當馬耳東風。江湖傳言想來宮裏也是有所耳聞的,芳駕並非是被皇權富貴束縛住的人,為何要將自己困在漩渦之中呢?”

“你呢?北平偏居一隅,無論天下大勢如何,獨善其身不是難事。一旦時局有變,也可行正義之事,有屬於自己的一番作為,為何一定要背井離鄉?”瓊花反問他為什麽一定要選擇瓦崗。

“雖說他們是江湖中人,可個個有情有義,跟他們在一起很自在逍遙。更何況,那裏有我在乎的人。”

“差不多的道理。我在乎的人在你所說的那個漩渦裏,我暫時無法將他從水深火熱中拉出去,便只能陪他一起呆著了。”

之前差不多的問題,楊玉兒也問過她,她又不能說任務。反正能解釋自己行為的,只“有三個字:戀愛腦。

“嘩啦”一聲門開了,黯淡的幾顆星星與那半明半晦的天空交相輝映,羅藝垂頭喪氣地從裏面走了出來。瓊花判斷談論的結果不佳,雖然說不上幸災樂禍,卻也是暗暗覺得他再怎麽碰壁也是應該的。

羅成見他神情落魄,急急走到跟前攙了一把,“父王。”

正掰手腕第三局的姜松和宇文成都默契地同時放手,不拘泥於一定要比個勝負。姜松心裏是有些服氣的,亦察覺到如果第二局不是對方神游去看廚房,自己根本沒有反敗為勝的餘地。

“孩子,爹這些年對不起你們母子啊。”羅藝遠遠瞧著姜松,一步步走到他跟前,一時間又是滿面淚痕。

姜松一時語塞,對於父親這個詞匯他是陌生的,可同時也是向往著的。羅成及時將父兄兩邊一摟,父子三人抱在了一起。

月上枝頭,街邊的攤位開始三三兩兩收攤。兩個人逛街。瓊花總結了下,“若是兩邊都輕易原諒,又父慈子孝的,於北平王而言,未免結局太好了。還有啊,羅成沒好意思當面說,他非常感謝你及時出手中間擋了一下,不然兵器無眼。,姜松就真的傷到他父.....”

“可找著二位了。”正說著話,地方的官員帶著幾個下屬垂手遞上書信,輕聲道,“陛下密旨。”

宇文成都展信來看,上面不過寥寥數字,“聞李淵不軌,卿視之。”

那官吏稟道:“信使還說陛下準備巡幸太原,天寶將軍和長公主殿下在唐國公處等候即可。”

看完信的宇文成都想去牽回旁邊的手,才發現一眨眼的功夫,人已不在身邊,迅速環顧四周,瞧見瓊花站在角落處那個早上拉著他們叫賣東西的老婦攤邊看東西,才放下心來。一面確保她在自己視線範圍內,一面閑話問著來送信的官員,“你們各地往來,可曾聽聞太原有什麽新鮮事?”

“沒聽說過。”那人想了想,倒也實話實說。

瓊花連蹦帶跳地跑了回來,手裏還拿著個飾品。

“一日下來了。這個奶奶怎麽還是什麽都沒賣出去。”之前回驛站她特意拿了錢。此時一面嘟囔,一面拿著買來的紅豆墜飾往宇文成都腰間玉佩上一系,比了半日,又道,“不好看,還是我自己拿著玩罷。”

送信的官吏們自動往後一退,低下頭去,當自己是個聾子。

“哪裏不好看了?”宇文成都急忙按著墜飾,不想讓她有拿回去機會。倉促間手中掉下了楊廣的書信。

兩人一同俯身撿信,瓊花將字看了個明白,擡頭問他道:“太原,出什麽事了?”

“回驛站再細聊。”

宇文成都關好了門窗,再三確定周邊無人。

“如果並非新出了什麽事。那麽你還記不記得我們幾年前在破廟遇到他們家,元吉提及的那個童謠。”坐在圓桌燭下,瓊花托腮思考,手指在自己臉上按著玩。

宇文成都在一旁坐下,問道:“楊花落盡李花開?”

“對,就是這句。”先不提這裏的劇情。如果說史書上真的有這個童謠存在,正常人現代人的思維是這是李唐當政之後編出來的瞎話,以隋末就有李家代楊家坐天下的傳言來證明自己是得天所授。

之前在做楊麗華任務時就說過,一號老早就在電視上看見過寫著“開棺即死”的李小孩石棺,然後搜索過李小孩的生卒年以及父母什麽的。百度上說李小孩的父母宗族,楊麗華的女兒女婿一家,是被楊廣殺死的因為楊花落李花開的傳言。李是自古以來的大姓,不可能全部殺光,只能重點排查,李敏小名洪兒,又應合了當年楊堅曾經做過的洪水沖了大興城的夢。隋末的時候楊廣江山不穩,疑心生暗鬼,把這兩件事結合了一下,就把李敏一家做了,李小孩因為早卒,反倒得以厚葬,成了後世的一個考古的對象。

李敏死的時候,李家還沒準備反,所以李敏的死差不多能證明真的有預言這回事。當然也有一種可能性,史書是後世編的嘛,李敏可能就是死於別的什麽雞毛蒜皮的小事,但是李唐當政後為了證明自己天命所歸,就編排說他是因為姓李而死。

說回到這裏的劇情,就現在而言,這個“楊花落,李花開”的預言是切實存在著的。

宇文成都想了想,覺得這樣是通順的,“因為這句歌謠,陛下他覺得當是李姓之人顛覆江山。是以朝中李氏多加貶謫,就連李敏都削爵外放為官。”

這個倒不是。楊麗華太愛女兒女婿,以至於在楊堅尚在的時候把明明外放為官的李敏硬留在宮裏當值,楊堅死了,她也跟瓊花提過一嘴說想同楊廣請求等到自己死了之後要把湯沐邑以及一切榮耀財產都轉給女兒女婿。瓊花便各種暗示,大姐,你清醒一點。爹事事聽你寵你是因為虧欠你,你弟弟是什麽人你不知道嗎?跟你也許還有點微末的姐弟感情,跟娥英跟李敏都隔著輩分呢。你把李敏擡得越高,楊廣每天見著他,想到楊花李花的,你哪天死了他還有命活嗎?反正現在李小孩身體也好了,還不如讓李敏夫婦早早離開京師,見不著總比將來沒命強啊!

所以,借著地方官員彈劾李敏枉當刺史之名卻常留首都的理由,讓李敏自請削爵離京實際上是瓊花為李敏想出的規避死亡的辦法。出了都城,就天高皇帝遠,萬一後續楊廣又還是抽風要殺他,他也有選擇反抗逃命的機會。說起來其實她那時候的任務是讓宇文娥英婚姻幸福?幸不幸福地真介入不了,至少暫時他們一家三口是活著的。

不過現在宇文成都合情合理地認為李敏被貶是楊廣頗信預言,她當然不會去否認。只針對其他話,看著他道:“你覺得什麽叫顛覆江山?也許可以去問問,對於家破人亡的趙老伯,一把年紀還要做飾品養家的那個奶奶,甚至因為苛捐雜稅背井離鄉的姜家母子來說,皇帝姓楊姓李,姓桃姓柳姓芍藥算不算是顛覆江山?”

宇文成都想了想,正色道:“也許朝代更替確是自古常有,可頻繁變動,到頭來苦的還是百姓。”

“不對,不對。”乍一聽好像很有道理,但是細究起來還是能有反駁的點。見桌上燭火偏了,瓊花拿了桌上的竹簽子隨手撩撥起了燈芯,火星子引到了竹簽上,忽地開出朵花來。她還沒來得及反應,竹簽已經到了別人手裏,火花也被吹滅了。

宇文成都放下已經燒了一大半的竹簽,笑著問她,“哪裏不對了?”

瓊花翻過他的手心輕輕抹著,再三確定手上的黑灰只是竹簽蹭到的,才道:“我胡亂說,你隨便聽。父皇是從北周靜帝處受禪為帝的,這件事本身是華宗貴族之間的事情,不會過多影響到百姓的生活。當然新帝繼位之後,變更國法,為政舉動會或好或壞地會給百姓生活帶去改變,像父皇減稅重農,安撫周邊各族便是好的,若是有新皇登基,四處征伐,勞民傷財,加重賦稅,影響便是壞的,這些哪怕不是朝代變更,哪怕是父死子繼,更換皇帝,都可能會存在這樣的變化;在沒有外族入侵的前提下,朝代變更本身對百姓生活造成重大苦難的,該是像秦末那樣四起的農民起義,畢竟他們自己要自己參與到裏面,或死或傷。可農民起義本身就是百姓自己做的選擇,選擇的就是用這一時的苦難去換取更多的人一世甚至後世數代的安樂。他們自己認為值得。”

瓊花見旁邊長久沒有回聲,垂眼問道:“我講錯什麽了?”

宇文成都搖頭,“確就是這樣的道理。”

他只是在想,真的,只是隨便說說?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