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45章 學院

關燈
荀飛光見沈歌這模樣, 眉眼不禁含了點笑意, “願聞其詳。”

沈歌道:“我原想著, 待春闈後回鄉辦個學院,先培養一批人才, 也為我朝盡些綿薄之力。

“成,若是要辦書院, 我幫你請幾位先生。”

沈歌搖頭糾正他荀哥,“並非書院, 而是學院。”

荀飛光不解, “這有何區別?”

“一般而言,書院奔著科舉而去, 我想辦的學院則不然。我想辦的學院乃巫醫樂師百工之學, 孩童過來學上三五六七年便有一技之長,可獨自謀生。”

荀飛光難得眉頭微皺, 民間的手藝一般用於傳家, 連徒弟都不收,縱使有人要辦這樣的學院, 上哪找先生去?

何況士農工商, 一般書院教學生取士,若來個學院教學生做工,風評可想而知。

荀飛光委婉道:“恐怕難以請上合適的先生。一般人家也多以科舉為主,不大樂意學百工活計。”

沈歌不在意,“我並不求一蹴而就,慢慢來便是。我今年方十九, 哪怕壽數僅六十,也有四十一年,這麽長時光,足以將一所學院辦起來。”

“再者,”沈歌朝荀飛光笑笑,“不是有你在嘛,我不怕。”

荀飛光心頭一軟,揉揉他的腦袋,“言之有理。”

“其實我並非不辦科考科目,我只是想辦一所全面的學院。學生若想考科考,便學科考之科目;想學做工,便去工院學做工的手藝,各得其所。”

這個問題沈歌早便想過。

一般人讀書都為科考,然而有些人讀一輩子仍是個酸秀才,連家都養不起。

人的天資有別,有些人學一陣便開竅,有些人學一輩子也不得其門而入。何況春闈三年方一次,一次取士三百人,這麽多人,擠破腦袋也擠不到一個名額。

若是有所雜科學院便又不同,讀出來從商也好,做工也罷,好歹給年輕人一條往上走的路,不必一輩子在地裏刨食

荀飛光點頭,“可考慮施行。”

沈歌懶洋洋地往他身上靠,“若辦一個小學院,我自己來便行,我現下好歹是一方舉人,便是沒考上進士,應當也有人願給我這小小的面子。但若日後規模大了,恐怕就得借你的勢。”

沈歌沒跟荀飛光客氣,荀飛光也不在意,“好。”

沈歌聲音認真了些,“常言道: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也許如今的人還不理解有這麽一類學院的好處,日後便會明了。”

荀飛光滿頭霧水,伸手攬住他,問:“何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沈歌想了一下,便道:“古者丈夫不耕,草木之實足食也。婦人不織,禽獸之皮足衣也。今者眾眾,貧者無立錐之地,事力勞而供養薄,民爭無度,雖倍賞累罰而不免於亂。”

“嗯?”

“現如今是這樣罷?”

荀飛光頷首。

“我前世十三萬萬人口,疆域總體而言與現如今相去不遠,卻是難得的盛世。”

荀飛光有點懵,“這般多人口,土地如何養得了?”

“我前世稻米等糧都是高產作物,還有機械與化肥輔助,播種與收割都不需人手,一人便能種許多地,其餘人馬從事各行各業。”沈歌不知荀飛光是否能想象,他最後總結道:“人們安居樂業,基本所有行業都欣欣向榮。”

荀飛光一臉難以想象,“你前世的君主可真夠聖明。”

沈歌望了望四周,壓低聲音道:“我們前世早已無什麽君主,都被推翻了,最高領導人由全國票選而出。縱使其餘國家有君主,也不過是樣子貨,不管實事。”

“你們還真是……”荀飛光搖搖頭,找不出形容詞。

事實上這亦是沈歌一直對當官無甚興趣的原因之一,他前世活得自由自在,遵紀守法即可,並不會受壓迫,也從沒想過壓迫別人,成為“牧民者”。

沈歌回到正題,他組織語言道:“我前世種種,大多賴於生產力。盎中有米儲,架上懸衣裳,人們衣帛食肉,自不必拔劍出東門,為亂於世。”

荀飛光沈默。

沈歌神色認真,“我重活一世,不求豐功偉業,只求能開一源,為我朝百姓點一盞燈,在這亙古長夜中指引一個可能的方向。”

荀飛光內心被深深震撼,他望著歪靠於他身上,坐得不大正經的沈歌,第一次覺得自己的渺小。

荀飛光下意識地喃喃道:“也不知會改變多少學子的命運。”

“能變一個算一個,對於每一個被改變的人而言,都極為重要。”沈歌答得毫不猶豫,他坐正道:“也許我只能影響千百個人,而這千百個人中,每個人又能影響百十個人,若這種思想一直傳遞下去,星星之火亦可燎原。”

荀飛光怔了一會,道:“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

沈歌見他家荀哥這模樣,覺得甚為令人心動,他忍不住湊過去,親荀飛光一口,小聲道:“其實這些不過是我總結前賢之言罷了,我只是幸運地能得到多方面的教誨,又能閱覽諸多書籍,功績算不到我身上。”

荀飛光眸光柔和,“縱使這樣,但若有其他人能有你這番奇遇,估計也並無多少人會想著要給這世上留一盞燈。”

荀飛光身居高位多年,遇見的有才之人多得不可勝數,然而大多數人都把這份才能用在謀求高官厚祿上,即使為民謀利,也往往先保證自己的利益。

正因如此,沈歌這一顆心方格外難得。

兩人沒聊一會兒,便有個少年隨侍進來報,“老爺,馮公公來了,大管事正在正堂招待。”

荀飛光停住話頭,平靜地點點頭,“我這便過去。”

沈歌看了荀飛光一眼,低聲問:“那我先在這邊待著?”

“不必,你跟我過去便是。”荀飛光攥住沈歌的手腕,帶著他往前走,“馮公公算是陛下面前說得上話的大公公,你混個面熟也好。”

荀飛光說無礙,沈歌自然不會回絕,他笑著跟荀飛光來到正堂,心中卻有些奇怪,今天好歹是大年初一,皇帝要勞碌人也得給個假期歇歇啊,怎麽大中午的就差人過來?

荀飛光和沈歌到時,在正堂裏喝茶的那名白凈中年男人忙站起來,彎腰笑道:“國公爺吉祥,恭喜您得勝歸來。”

荀飛光點頭,“大過年的,勞煩馮公公跑一趟。”

“國公爺莫客氣,此乃咱家的本分。”馮公公笑,“萬歲召您去宮裏一趟,您看——”

“馮公公稍等,我去換身衣裳。”

馮公公忙欠身,“那咱家便在這裏等您。”

沈歌被他的眼睛掃到,忙朝他笑了笑,馮公公也回了個和氣的笑容。

荀飛光帶著沈歌去內室,荀澄也跟了過來。

荀飛光與荀澄道:“我先進宮一趟,荀一你好好看著歌兒,老太太那頭要有什麽事,你幫他回了,待我回來再說。”

荀澄沈穩地點頭,“您放心。”

荀飛光找出一件正式一點的衣服換了,對沈歌道:“我大概晚間便回來,你先在這裏呆一會兒。若是無聊,我書房內有書,你隨意看便是。”

沈歌看著他衣服脫下,露出一身健壯的肌肉,眼睛都快不會轉了,又想看又不大好意思看,最終仍是挪不開眼。

聽到他說話,沈歌順口答道:“我知道,荀哥你去罷。”

荀飛光並未多言,收拾好後便帶著人出去。

荀飛光進宮後,沈歌也用不著荀澄多伺候,他自己找了本書看著。臨近科考,沈歌看什麽書都極快便能入腦。

中午飯沈歌一個人吃,荀飛光乃是荀府的主人,廚下不敢怠慢這邊,直送了一桌子菜過來,雞鴨魚肉,色香味俱全。

荀府廚子的手藝自是沒話說,沈歌很愉快地吃了個九分飽,吃完暖融融的直犯困。

老太太那邊沒再找沈歌,只是差侍女送了幾盤點心過來。

荀澄沒有攔,沈歌便放心地吃了,糕點香甜軟糯,又不膩人,沈歌吃了好幾塊,把肚子裏最後一點縫隙填滿。

下午天陰沈沈,看模樣又要下雪,沈歌點起蠟燭看書。看著看著,忽然聽到外頭有人喧嘩。

沈歌出去看,卻見荀飛光的二嬸李謙蓉帶著一個模樣陰柔秀麗的青年在跟荀澄爭執。

沈歌見了她下意識地想躲。

李謙蓉眼尖,一眼便瞧見他,忙出聲喊道:“歌兒,你在吶?”

沈歌無奈,只好走上前去,“嬸嬸,您過來有何事麽?”

李謙蓉容貌美艷,身為少婦又別有風情,著實是難得的大美人,奈何她性情一言難盡,每次沈歌看到她都下意識地想要避嫌,當然不會往她跟前湊。

沈歌已出來,荀澄不好再攔,只能站在一邊。

李謙蓉拿自己當長輩,絲毫沒有避嫌的想法,她拉著身後青年的手腕扭著腰走上來,笑道:“歌兒,這是侄子李籌疇,我與你說過,他也是今科舉人,三月要考進士。”

李籌疇略有些無奈地上前見禮,“沈兄。”

沈歌忙還禮,“李兄。”

“都是青年俊才,合該多交流交流。”李謙蓉熱情道:“籌疇對京都熟,歌兒你倆要無事,可去逛逛。”

沈歌還未說話,李籌疇先道:“姑母,我們三月便要春闈,哪有時間?”

李謙蓉絲毫不在意,咯咯笑道:“不去逛你們也可在一道溫書,都是要考進士的人,正好互相照應。”

外面天氣冷,北風呼呼地吹,沈歌在屋內烤著火還不覺得,出來便冷的不行,實在不好站在廊下與李氏姑侄說話,於是道:“嬸嬸,李兄,快請進來,天氣太冷。”

李謙蓉毫不客氣,“對對對,快進去,歌兒你身子骨弱,別凍著了。”

作者有話要說: 文章有涉及韓非子《五蠹》的這一段:古者丈夫不耕,草木之實足食也;婦人不織,禽獸之皮足衣也。不事力而養足,人民少而財有餘,故民不爭。是以厚賞不行,重罰不用,而民自治。今人有五子不為多,子又有五子,大父未死而有二十五孫。是以人民眾而貨財寡,事力勞而供養薄,故民爭,雖倍賞累罰而不免於亂。

另外一處化用來自《東門行》:出東門,不顧歸。來入門,悵欲悲。盎中無鬥米儲,還視架上無懸衣。拔劍東門去,舍中兒母牽衣啼:“他家但願富貴,賤妾與君共哺糜。上用倉浪天故,下當用此黃口兒。今非!”“咄!行!吾去為遲!白發時下難久居。”

古人智慧真不可小覷啊!

另:臨近年尾,這兩天有點忙,過完二十號便好了,到時恢覆六千一更,下個月日萬。多謝小天使們包涵麽麽噠~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