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門懸屍
關燈
小
中
大
端午節,來七柳鎮白水溪看賽龍舟的,人山人海,哪裏去尋那個崔大娘?
和尚嘆口氣,只得將那錦緞包袱,搭在肩上,與阿沅往白水溪頭看龍舟去。
路過一座城隍廟,卻見一個五六十歲、粗衣打補丁的老僧官,正和廟門口賣跌打膏藥的江湖郎中,坐一處遮棚長凳,吃花生,說興亡。
那老僧官一見飄瓦經過,慌忙起來,迎上前抱住飄瓦,道:“宗師,怎麽有雅興下山游玩?《長阿含經》有幾處要義,我甚是不明,夜夜看得心煩意亂,日日盼望宗師指教,沒想到正遇著宗師經過,莫不是佛祖顯靈?”
“圓智,你先松手,我有話問你。”飄瓦發聲莊重,那老僧官立時肅然,道:“宗師,莫在日頭下曝曬,到陰涼處說話。”
說著老僧官拽著飄瓦,到遮棚底下坐著,將桌上花生殼掃盡,滌凈茶杯,倒一碗新茶,獻給宗師。
飄瓦也不喝,只是讓阿沅也坐。
圓智看一眼阿沅,問道:“這位姑娘是?”
飄瓦照例說是寺裏種菜的,圓智艷羨道:“姑娘好造化,能在宗師座下種菜,日日聆聽聖音說法,佛緣無量,佛緣無量。”
阿沅微微一笑,靜坐而已,不搭這話。
飄瓦看阿沅一眼,道:“圓智,我這有個包袱,寄在你處,好生保管。”
圓智接過那包袱,道:“既是宗師所托,我自當收好。”
“還有一事,賀家莊在何處?莊主如何?”和尚問道。
圓智道:“沿白水溪,過東橋,柳林深處,高墻綿延半裏的一處大莊院,就是賀家莊。莊主賀太公,為人寬和,家中兩子,長子賀大,二子賀瓚。賀大在家守著田莊度日,賀瓚在揚州城做個刀筆吏,靠寫些訟詞謀生,也有三寸不爛之舌,起死回生之筆。揚州城裏要打官司的,多去尋他寫狀紙。”
飄瓦心中有數,只問道:“寫訟詞據實以告,他家二兒子怎個起死回生之筆?”
圓智卻收口,道:“此事說來話長,宗師若不急著回山,不妨在小廟多住幾日。三千佛經,我有好些不通之處,還要宗師指點。”
飄瓦微微一笑,道:“也罷,晚些時候,再來問你這個滑頭。”
阿沅瞧著飄瓦年紀輕輕,倚老賣老,冷哼一聲。
和尚曉得惹阿沅發笑,起身要走。
不料此時,城隍廟門口,正經過一輛綁著竹簍竹筐的驢車。
車上一個老漢攬著柳鞭兒,膝頭坐著個十歲左右娃娃。
那娃娃綁個沖天髻,身穿紅衣小襖,抱著老漢腰身,正閉目垂涎好睡。——想必是趕集的爺孫倆。
那老漢趕車到城隍廟門口,賣布的賣糕的,各色小販挨擠,哪有空地給他?
他只得轉車頭,另尋別處。
誰想正有放炮仗的頑童,三三兩兩,爆竹星子四處亂丟,驚得驢子性起!
那驢發起狂來,四處沖撞!踏碎果子攤,撞壞好些小販……
驢車上的老漢驚得失措,緊緊抱著懷裏小童,卻不敢跳車。
情勢正危急,飄瓦已趕上前去,挽住驢車的韁繩,腳下生根一般,咬牙立定!
那驢狂起來,豈是尋常攬得住?
和尚豁然一聲,右腳踏出足有半寸深的腳印,牢牢牽住那犟驢!
眾人看見和尚手段,個個驚呆。
才相持不久,那驢已老實了,於是,和尚緩緩將驢車往回拖拽,拴牢在廟門口旗竿石柱上。
那老漢抱著娃娃,由和尚攙下車來,納頭就要拜謝。
和尚扶住,圓智亦上來,請老漢坐在矮棚下,喝茶壓驚。
那娃兒早已驚醒,偎在老漢腳邊,十分怕生,圓智遞果子給他吃,也不吃。圓智笑了笑,又與老漢打聽幾句閑話。
原來這老漢自馬集鎮來,來趕龍舟賽會,這四村八鄉,人山人海,正好賣些竹器。
圓智看著他家孫兒,道:“這孫兒也長得機靈,怎不在家中陪著父母?”
老漢擺手道:“這娃兒是老朽在路上揀著的,老漢聽他與家人走散,又說住在賀家莊。老漢順路到七柳鎮,搭他一程。卻不知賀家莊在何處?也好送他回去。”
圓智道:“賀家莊賀大有個兒子,乳名叫阿拙,也是這般年紀,想必是了。”
圓智又看老漢不是本鎮人,道:“老漢權把這娃娃寄在廟裏,我差人送句話去賀家莊。他莊上若孫兒不見,自然有人來尋,也不耽誤老漢的買賣。”
老漢聽著也有理,便把那娃娃留下,他還有買賣要做,不敢多留,駕著驢車自去了。
這邊矮棚下,那圓智還要逗引這小童說話。那娃兒卻似怕人,躲在一旁,不言語。圓智也不去嚇他,差人往賀家莊送信去。和尚正要問崔大娘下落,索性等候一會。
約摸半柱香,遠遠瞧見幾個穿一色青衣的家仆,匆匆趕來,與老僧官圓智打照面,拱拱手,四下一望,齊聲問道:“我家小少爺在何處?”
圓智扳著身後那娃娃的肩頭,推出來站著,笑道:“不正是這個娃娃?”
那些家仆定睛一瞧,道:“錯了,錯了!這哪是我家小少爺?我家小少爺鬧著要看龍舟,出門時,夫人打扮得仔細。身上穿個鸚哥綠錦衣小襖,掛著長命鎖、金項圈,腕上系著紅繩金鈴鐺,頭上戴著圓頂小帽!”
原來,賀家莊的小孫兒走丟,四處派人去尋,卻不是眼前這個娃娃。
圓智見是誤傳,只好賠禮。
那些家仆沒空說嘴,匆匆忙忙,到別處尋人而去。
飄瓦只向那娃娃問道:“你這娃兒,叫什麽名字?家住賀家莊,怎麽莊上人都不認得你?”
那娃娃怯怯道:“我叫小泥鰍,我阿姐在賀家莊上。我娘大清早去尋阿姐,我一個人在家害怕,也找阿姐和娘親。”
和尚聽到此處,問道:“你娘親莫不是月塘鎮崔大娘?你姐姐在賀家莊做針工?”
那娃娃點頭,和尚笑道:“原來如此,都撞到一處!可憐你這娃兒,幾十裏路尋來。莫不是遇上賣竹器的老漢,坐上驢車,只怕被人販子拐去哩!”
阿沅冷眼旁觀良久,此時道:“你娘親多半在賀家莊上,這裏有——”阿沅正要拿那錦緞包袱。不想那小泥鰍一聽娘親在賀家莊,已著了急,滑如泥鰍一般,從桌底下鉆過,行人腳邊亂竄,轉眼已不見了蹤影。
圓智一看,道:“哎,這娃兒怎麽如此心急!又不曉得賀家莊在何處,迷路了怎生是好?”
和尚也笑,道:“這娃兒有些運道,約摸不怕。只是我這包袱,本來順路。”
圓智道:“這包袱既是要送到賀家莊,我托個人送去便是,何勞宗師?”
和尚本也要答應,但轉念一想,又道:“還是我親自送一趟好,你權且收著。”
圓智點點頭,和尚起身,又道:“說要看龍舟,倒被攪亂。”
說著,和尚已同圓智告辭,與阿沅一同離了城隍廟,往白水溪頭去看龍舟。
白水溪邊,兩岸盡是挨挨擠擠、爭看競龍舟的鄉民,連茅舍屋頂都是一群無賴小兒趴著笑看。
隔著人墻,傳來簫鼓聲,冬冬響個不停。
阿沅擠不過,索性騰身一掠,飛上一棵大樹頭站定。
正望見大溪上幾十艘畫艤彩舫,波心齊發,浪花飛雪。龍舟頭各各站定一些白襖背結的健兒,擂動畫鼓喧雷。舟尾插著各色旌旗搖晃,如閃電游蹤。舟上另有幾十個赤膊的健兒,喊著號子,奮力劃槳,都要爭奪數裏外的彩頭。
和尚站在樹下,只聽沸騰人聲。他不知何時買了幾個粽子,拋給阿沅,問道:“阿沅,好看麽?”
阿沅隨手一接,也不剝來吃,只是在手上玩著,目不轉睛看著河面,道:“好看。”
和尚倚著樹,道:“唉,可憐的檀越,沒見過大世面。要是去看錢塘江的弄潮兒,豈不是眼珠兒都要瞪出來?哦,小僧忘了,檀越也是去過錢塘的。”
阿沅懶得接這茬話。
她遠目極眺,那些龍舟如飛在浪頭上,愈去愈遠,羯鼓喧嘩。兩岸邊,人潮擠動都要追看,她看得興起,索性展身飛掠,如紙鳶一般也跟著去看。和尚一看阿沅走了,略一提氣,不緊不慢跟隨。
人海裏多是看舟的,也未曾留意這二人。
二人跟隨龍舟,至溪尾,只見千條萬條柳蔭下,一條紅長索攔往,當中垂掛著一團八角彩球,低懸河面。
頭籌那一艘龍舟,破浪而來!
不多時,船頭擂鼓的好漢,騰出手一攬,正將那彩球拽下!
霎時,岸邊叫好喝彩之聲不停!
和尚此時才瞧清場面,笑道:“贏的這人,正是萬竹嶺的獵戶霍珍。”
阿沅細看一眼,只見這霍珍二十五六年紀,生得臉龐方正,濃眉星眼,八尺身材,腰膀健壯,一看便是練家子。
阿沅問道:“和尚,你和他相熟?”
和尚道:“山頭打過幾回照面,他與圓智交情匪淺。圓智有幾畝田地,被村裏搗子訛占。霍珍打抱不平,曬谷場一番好戰,打得那些搗子鼻青臉腫,三個月下不得地哩!那些人吃這大虧,連忙歸還田地。圓智感恩戴德,常常談及霍珍的好處。聽聞這霍珍還下山賣些山雞野兔,也常與圓智往來。”
阿沅微微一笑,道:“圓智想必常給那些山雞野兔念往生咒罷?”
哎,和尚只當沒聽見!
兩個看過龍舟賽會,又留連鎮上諸行百戲,噴火的、吞劍的、走繩的、舞鮑老的,不覺金烏墜山。
和尚看晚間天色不好,陰雲密布,似要落雨,打算回城隍廟,歇息一晚。
阿沅也懶得趕山路回寺,點頭答應。
兩人回到城隍廟,圓智後堂客席安排晚飯,道:“小僧已在西面廊下,收拾出兩間耳房,推窗正對著一灣碧水,香蒲風露,又清香又清靜,宗師大可多留連幾日。”
飄瓦莊嚴道:“難為圓智你一片心意,待用完這素齋,我便給你講經說法,你有何處不明,盡皆道來。”
圓智大喜,道:“善哉善哉,圓智這就去燒浴湯、薰檀香,待宗師解乏後,再細細講論不遲。”
飄瓦道:“圓智,你那熱湯先燒給我這種菜丫頭。”
圓智點頭稱是,阿沅只管吃菜,此時道謝。
圓智擺手,殷勤道:“姑娘得蒙宗師青眼,種菜定有些不凡之處。”
阿沅哽住,和尚微微一笑。
阿沅已吃得七八分飽,自去沐浴。
不多時,她聽得浴堂外,和尚向燒柴禾、煮水的圓智問白日的話頭。
圓智從實道:“賀家老二賀瓚,說他有起死回生之筆。只因三年前,端午時節雷雨天氣,賀家莊大石門梁上,曾吊死了一個婦人,那晚的情形,也有些蹊蹺之處。”
作者有話要說: 趙洵:譬如幼童養狗,哪怕這狗不怎麽溫馴,又不怎麽乖巧,但就算有人拿世上最名貴的獅子犬來同他換,他也不會換的。
阿沅:洵兒你什麽意思?你說我是狗?
趙洵:飄瓦和尚不愧是宗師,狗的比喻最適合你了。
———之後,阿沅就和洵兒打起來了。哈哈哈。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和尚嘆口氣,只得將那錦緞包袱,搭在肩上,與阿沅往白水溪頭看龍舟去。
路過一座城隍廟,卻見一個五六十歲、粗衣打補丁的老僧官,正和廟門口賣跌打膏藥的江湖郎中,坐一處遮棚長凳,吃花生,說興亡。
那老僧官一見飄瓦經過,慌忙起來,迎上前抱住飄瓦,道:“宗師,怎麽有雅興下山游玩?《長阿含經》有幾處要義,我甚是不明,夜夜看得心煩意亂,日日盼望宗師指教,沒想到正遇著宗師經過,莫不是佛祖顯靈?”
“圓智,你先松手,我有話問你。”飄瓦發聲莊重,那老僧官立時肅然,道:“宗師,莫在日頭下曝曬,到陰涼處說話。”
說著老僧官拽著飄瓦,到遮棚底下坐著,將桌上花生殼掃盡,滌凈茶杯,倒一碗新茶,獻給宗師。
飄瓦也不喝,只是讓阿沅也坐。
圓智看一眼阿沅,問道:“這位姑娘是?”
飄瓦照例說是寺裏種菜的,圓智艷羨道:“姑娘好造化,能在宗師座下種菜,日日聆聽聖音說法,佛緣無量,佛緣無量。”
阿沅微微一笑,靜坐而已,不搭這話。
飄瓦看阿沅一眼,道:“圓智,我這有個包袱,寄在你處,好生保管。”
圓智接過那包袱,道:“既是宗師所托,我自當收好。”
“還有一事,賀家莊在何處?莊主如何?”和尚問道。
圓智道:“沿白水溪,過東橋,柳林深處,高墻綿延半裏的一處大莊院,就是賀家莊。莊主賀太公,為人寬和,家中兩子,長子賀大,二子賀瓚。賀大在家守著田莊度日,賀瓚在揚州城做個刀筆吏,靠寫些訟詞謀生,也有三寸不爛之舌,起死回生之筆。揚州城裏要打官司的,多去尋他寫狀紙。”
飄瓦心中有數,只問道:“寫訟詞據實以告,他家二兒子怎個起死回生之筆?”
圓智卻收口,道:“此事說來話長,宗師若不急著回山,不妨在小廟多住幾日。三千佛經,我有好些不通之處,還要宗師指點。”
飄瓦微微一笑,道:“也罷,晚些時候,再來問你這個滑頭。”
阿沅瞧著飄瓦年紀輕輕,倚老賣老,冷哼一聲。
和尚曉得惹阿沅發笑,起身要走。
不料此時,城隍廟門口,正經過一輛綁著竹簍竹筐的驢車。
車上一個老漢攬著柳鞭兒,膝頭坐著個十歲左右娃娃。
那娃娃綁個沖天髻,身穿紅衣小襖,抱著老漢腰身,正閉目垂涎好睡。——想必是趕集的爺孫倆。
那老漢趕車到城隍廟門口,賣布的賣糕的,各色小販挨擠,哪有空地給他?
他只得轉車頭,另尋別處。
誰想正有放炮仗的頑童,三三兩兩,爆竹星子四處亂丟,驚得驢子性起!
那驢發起狂來,四處沖撞!踏碎果子攤,撞壞好些小販……
驢車上的老漢驚得失措,緊緊抱著懷裏小童,卻不敢跳車。
情勢正危急,飄瓦已趕上前去,挽住驢車的韁繩,腳下生根一般,咬牙立定!
那驢狂起來,豈是尋常攬得住?
和尚豁然一聲,右腳踏出足有半寸深的腳印,牢牢牽住那犟驢!
眾人看見和尚手段,個個驚呆。
才相持不久,那驢已老實了,於是,和尚緩緩將驢車往回拖拽,拴牢在廟門口旗竿石柱上。
那老漢抱著娃娃,由和尚攙下車來,納頭就要拜謝。
和尚扶住,圓智亦上來,請老漢坐在矮棚下,喝茶壓驚。
那娃兒早已驚醒,偎在老漢腳邊,十分怕生,圓智遞果子給他吃,也不吃。圓智笑了笑,又與老漢打聽幾句閑話。
原來這老漢自馬集鎮來,來趕龍舟賽會,這四村八鄉,人山人海,正好賣些竹器。
圓智看著他家孫兒,道:“這孫兒也長得機靈,怎不在家中陪著父母?”
老漢擺手道:“這娃兒是老朽在路上揀著的,老漢聽他與家人走散,又說住在賀家莊。老漢順路到七柳鎮,搭他一程。卻不知賀家莊在何處?也好送他回去。”
圓智道:“賀家莊賀大有個兒子,乳名叫阿拙,也是這般年紀,想必是了。”
圓智又看老漢不是本鎮人,道:“老漢權把這娃娃寄在廟裏,我差人送句話去賀家莊。他莊上若孫兒不見,自然有人來尋,也不耽誤老漢的買賣。”
老漢聽著也有理,便把那娃娃留下,他還有買賣要做,不敢多留,駕著驢車自去了。
這邊矮棚下,那圓智還要逗引這小童說話。那娃兒卻似怕人,躲在一旁,不言語。圓智也不去嚇他,差人往賀家莊送信去。和尚正要問崔大娘下落,索性等候一會。
約摸半柱香,遠遠瞧見幾個穿一色青衣的家仆,匆匆趕來,與老僧官圓智打照面,拱拱手,四下一望,齊聲問道:“我家小少爺在何處?”
圓智扳著身後那娃娃的肩頭,推出來站著,笑道:“不正是這個娃娃?”
那些家仆定睛一瞧,道:“錯了,錯了!這哪是我家小少爺?我家小少爺鬧著要看龍舟,出門時,夫人打扮得仔細。身上穿個鸚哥綠錦衣小襖,掛著長命鎖、金項圈,腕上系著紅繩金鈴鐺,頭上戴著圓頂小帽!”
原來,賀家莊的小孫兒走丟,四處派人去尋,卻不是眼前這個娃娃。
圓智見是誤傳,只好賠禮。
那些家仆沒空說嘴,匆匆忙忙,到別處尋人而去。
飄瓦只向那娃娃問道:“你這娃兒,叫什麽名字?家住賀家莊,怎麽莊上人都不認得你?”
那娃娃怯怯道:“我叫小泥鰍,我阿姐在賀家莊上。我娘大清早去尋阿姐,我一個人在家害怕,也找阿姐和娘親。”
和尚聽到此處,問道:“你娘親莫不是月塘鎮崔大娘?你姐姐在賀家莊做針工?”
那娃娃點頭,和尚笑道:“原來如此,都撞到一處!可憐你這娃兒,幾十裏路尋來。莫不是遇上賣竹器的老漢,坐上驢車,只怕被人販子拐去哩!”
阿沅冷眼旁觀良久,此時道:“你娘親多半在賀家莊上,這裏有——”阿沅正要拿那錦緞包袱。不想那小泥鰍一聽娘親在賀家莊,已著了急,滑如泥鰍一般,從桌底下鉆過,行人腳邊亂竄,轉眼已不見了蹤影。
圓智一看,道:“哎,這娃兒怎麽如此心急!又不曉得賀家莊在何處,迷路了怎生是好?”
和尚也笑,道:“這娃兒有些運道,約摸不怕。只是我這包袱,本來順路。”
圓智道:“這包袱既是要送到賀家莊,我托個人送去便是,何勞宗師?”
和尚本也要答應,但轉念一想,又道:“還是我親自送一趟好,你權且收著。”
圓智點點頭,和尚起身,又道:“說要看龍舟,倒被攪亂。”
說著,和尚已同圓智告辭,與阿沅一同離了城隍廟,往白水溪頭去看龍舟。
白水溪邊,兩岸盡是挨挨擠擠、爭看競龍舟的鄉民,連茅舍屋頂都是一群無賴小兒趴著笑看。
隔著人墻,傳來簫鼓聲,冬冬響個不停。
阿沅擠不過,索性騰身一掠,飛上一棵大樹頭站定。
正望見大溪上幾十艘畫艤彩舫,波心齊發,浪花飛雪。龍舟頭各各站定一些白襖背結的健兒,擂動畫鼓喧雷。舟尾插著各色旌旗搖晃,如閃電游蹤。舟上另有幾十個赤膊的健兒,喊著號子,奮力劃槳,都要爭奪數裏外的彩頭。
和尚站在樹下,只聽沸騰人聲。他不知何時買了幾個粽子,拋給阿沅,問道:“阿沅,好看麽?”
阿沅隨手一接,也不剝來吃,只是在手上玩著,目不轉睛看著河面,道:“好看。”
和尚倚著樹,道:“唉,可憐的檀越,沒見過大世面。要是去看錢塘江的弄潮兒,豈不是眼珠兒都要瞪出來?哦,小僧忘了,檀越也是去過錢塘的。”
阿沅懶得接這茬話。
她遠目極眺,那些龍舟如飛在浪頭上,愈去愈遠,羯鼓喧嘩。兩岸邊,人潮擠動都要追看,她看得興起,索性展身飛掠,如紙鳶一般也跟著去看。和尚一看阿沅走了,略一提氣,不緊不慢跟隨。
人海裏多是看舟的,也未曾留意這二人。
二人跟隨龍舟,至溪尾,只見千條萬條柳蔭下,一條紅長索攔往,當中垂掛著一團八角彩球,低懸河面。
頭籌那一艘龍舟,破浪而來!
不多時,船頭擂鼓的好漢,騰出手一攬,正將那彩球拽下!
霎時,岸邊叫好喝彩之聲不停!
和尚此時才瞧清場面,笑道:“贏的這人,正是萬竹嶺的獵戶霍珍。”
阿沅細看一眼,只見這霍珍二十五六年紀,生得臉龐方正,濃眉星眼,八尺身材,腰膀健壯,一看便是練家子。
阿沅問道:“和尚,你和他相熟?”
和尚道:“山頭打過幾回照面,他與圓智交情匪淺。圓智有幾畝田地,被村裏搗子訛占。霍珍打抱不平,曬谷場一番好戰,打得那些搗子鼻青臉腫,三個月下不得地哩!那些人吃這大虧,連忙歸還田地。圓智感恩戴德,常常談及霍珍的好處。聽聞這霍珍還下山賣些山雞野兔,也常與圓智往來。”
阿沅微微一笑,道:“圓智想必常給那些山雞野兔念往生咒罷?”
哎,和尚只當沒聽見!
兩個看過龍舟賽會,又留連鎮上諸行百戲,噴火的、吞劍的、走繩的、舞鮑老的,不覺金烏墜山。
和尚看晚間天色不好,陰雲密布,似要落雨,打算回城隍廟,歇息一晚。
阿沅也懶得趕山路回寺,點頭答應。
兩人回到城隍廟,圓智後堂客席安排晚飯,道:“小僧已在西面廊下,收拾出兩間耳房,推窗正對著一灣碧水,香蒲風露,又清香又清靜,宗師大可多留連幾日。”
飄瓦莊嚴道:“難為圓智你一片心意,待用完這素齋,我便給你講經說法,你有何處不明,盡皆道來。”
圓智大喜,道:“善哉善哉,圓智這就去燒浴湯、薰檀香,待宗師解乏後,再細細講論不遲。”
飄瓦道:“圓智,你那熱湯先燒給我這種菜丫頭。”
圓智點頭稱是,阿沅只管吃菜,此時道謝。
圓智擺手,殷勤道:“姑娘得蒙宗師青眼,種菜定有些不凡之處。”
阿沅哽住,和尚微微一笑。
阿沅已吃得七八分飽,自去沐浴。
不多時,她聽得浴堂外,和尚向燒柴禾、煮水的圓智問白日的話頭。
圓智從實道:“賀家老二賀瓚,說他有起死回生之筆。只因三年前,端午時節雷雨天氣,賀家莊大石門梁上,曾吊死了一個婦人,那晚的情形,也有些蹊蹺之處。”
作者有話要說: 趙洵:譬如幼童養狗,哪怕這狗不怎麽溫馴,又不怎麽乖巧,但就算有人拿世上最名貴的獅子犬來同他換,他也不會換的。
阿沅:洵兒你什麽意思?你說我是狗?
趙洵:飄瓦和尚不愧是宗師,狗的比喻最適合你了。
———之後,阿沅就和洵兒打起來了。哈哈哈。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