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關燈
小
中
大
劉徹一行離京,不過帶了侍衛十人用以保護安全,身旁所伺候的不過內侍董封一人。
兩人自然扮作少年商戶夫婦,一路只說是回家看望老人,趁著暮色,便離了這長安城。
此次出使梁國,劉啟並未公開過二人行蹤,但有心之人並不少。只一留意,便可發現太子已多日不朝。太子宮宮門緊閉。就連館陶長公主劉嫖入宮,也只在長樂宮中逗留。如此綜合一細思,聰明人便能猜想出,太子與太子妃多半已不在宮中。
可若是不在,又會去哪兒?卻有待商榷了。
劉啟和竇太後都是人精中的人精,旁人能想到的,他們早已想到。只便是這樣,他們卻也沒想過要幫太子遮掩什麽。
此時,一侍衛打扮之人匆匆入殿:“啟稟太後、陛下,太子與太子妃今晚宿在東窯。”
東窯是長安的近郊,離長安城門不過四五十裏路。日暮出城,此時不過兩個多時辰,竟已入宿東窯,這腳程卻已不滿。
竇太後點了點頭:“苦了嬌嬌和彘兒,他們宿在哪裏?民家?還是客棧?”
“是民家。”那侍衛道,“太子妃與太子商議,入住客棧目標太大,不如化整為零借宿民家。一來省卻開銷,二來也能便宜行事。”
劉啟點了點頭:“嬌嬌心細,我聽聞正經的商家行路,也愛借宿民家,卻是為了省一些錢出來,更是為了同民家探聽一些特產實價,免得被人騙了。”
“總而言之那民家不比宮裏,嬌嬌同彘兒這次算是吃大苦了。”竇太後嘆息。
“這一路可還順利?有無人探聽太子一行身份?”劉啟又問。
“飛鴿傳書的繒書上未曾提及。”那侍衛道。
“莫心急,嬌嬌同彘兒方出來不久,那些個鬼鬼祟祟的家夥,還不會那麽快便輕舉妄動。再且,若有什麽突發的情況,不正也和了你我二人想要琢玉的心思?”竇太後道,“彘兒聰慧,嬌嬌心細,想必遇事盡能化吉。再說,博文不是跟著?他的武藝可是盡得其父真傳。”
“但願如此,”劉啟道,“雖說玉不琢不成器,可啄起來卻真讓人提心吊膽,生怕這萬一啄不好,玉就沒了。”
“阿啟多慮,必不會如此,”竇太後心頭雖也有這般顧慮,但卻絕不會在此時說出來,她話鋒一轉,“對了,椒房殿那金氏女如何?”
“阿母卻不知,王娡聽聞那金氏女早已配給了市坊的賣肉郎,且已生下一子兩歲。便哭鬧著要讓我幫她女兒休夫,換個宗室嫁過去。”劉啟連帶苦色,搖了搖頭,“那賣肉郎的品行又無過,豈能無故休夫?她為的是她的臉面好看,卻也不想她的女兒舍得丈夫兒子?”
“你怎麽知道那金氏女舍不得?”竇太後卻笑道,“當年她不也是舍得了,方才有了如今?”
“她女兒卻是舍不得,又鬧了好一場,直吵得好端端個椒房殿如同下裏巴人的坊間,”劉啟一想到昨日情景,頭便大了一圈,“那王娡又變著法各種問我討厭官位,說是要彌補金氏女。”
“說的好聽,不過是臉面上好看罷了,”竇太後冷笑,“我皇室豈有禁人倫理的?她若真是愛惜女兒,在當年嫁人時便該幹預。且,她要怎樣做,那是她的事,金氏女同我劉家可沒什麽關系。”
劉啟也道:“如今被她一鬧,縱無也成有了。金氏女好歹也是太子之姐……”
“哼,她也配!”竇太後冷哼,“我對她倒無成見,只一想她那個阿母,便覺得恨得慌。她也有女兒,也有兒子。好狠的心!你以前總說我對她太過苛責,她能顧全大局。願意將女兒作為和親公主送到塞外,解了你燃眉之急。可如今我卻仍舊要說。若我是她,拼死也不會講自己的女兒嫁給匈奴。明知和親是個死路,卻還巴巴的送著女兒去。明知道太子無子不成,卻能在大婚第二日給太子妃下絕子藥。她安得什麽心?想絕的到底是誰的後?”
眼見著竇太後說的越來越遠,劉啟只能瞪了那侍衛一眼,示意他立刻出去。那侍衛也是乖覺的,當下便做出以眼觀鼻的模樣,只裝作什麽都不知道,慢慢的倒退了出去。
“阿母,那王娡不過是俎上之肉,隨時可廢棄,為她發怒卻是不值。”劉啟這才安慰道。
“說的好聽,畢竟母子連心,日後萬一真到了那一步,不得以廢她之時,只怕彘兒倒要先寒了心。阿啟啊,你想要除外戚之時阿母是懂得。別的不說,便是我竇家,只有一個竇嬰熱心仕途,如今還給壓下去不得起覆了。你大姐家,你捫心自問,陳午同陳須,他們的性子能獨大的起來?剩餘一個聰明的阿融,也三天兩頭不著家,就連婚事都耽誤了。阿啟啊,我老了,看不懂你在想什麽。只是說一句,若要防外戚,你最該防的是你那個好皇後啊。”
劉啟一震,先是有些不自然:“阿母,您說到哪兒去了?什麽防不防的,都是一家人哪裏能說兩家話呢?”
繼而方是醐醍灌頂:王娡之前偽裝的太好,好到讓他幾乎忽視了這個看似怯弱的皇後。如今想來可不是麽?太子大婚後第二日她便下藥給太子妃;太子大婚方半月,她便將娘家侄女帶進宮來想要撮合太子同其成就好事;最不可饒恕的是,她竟然變著方的求他給她那個前夫所出之女,封個翁主,給她選個宗室,或讓她那大字不識的夫郎做個侯爺……
這不僅是要插手太子的後院,還要插手劉家宗親,更要控制政局啊!
這野心,何其大也!
劉啟慢慢攢緊了拳頭:看來是他想錯了,一直想留著王娡對付陳家和竇家,卻不想竟是放錯了人……
“對了,”竇太後聽他呼吸加重,心頭便明了了幾分,“這皇後的阿母也是個不得了的人物,先是嫁給了槐裏王仲為妻,生了王信,王娡和王皃姁。王仲死了,她又改嫁給了長陵田氏,又生了兩個兒子,一個是田蚡,一個叫田勝。最讓人敬佩的是,她的兩個女兒全生了咱們劉家的血脈,三個兒子全走上了仕途。哦,那個田蚡還是封後之前,你親自提拔的。”
一邊是閉門潛心研習黃老之術的竇家和出了兩個書呆子的陳家,另一頭卻是善於謀算,且人人醉心仕途的王家。就算劉啟心頭是偏心王娡的,此時也不能不公正的說一句:比起竇、陳兩家來說,王家更加需要提防。何況,劉啟不僅不偏心王娡,還有些厭惡她了呢!
“孝道大過天,”竇太後嘆息了一聲,“我累了,阿啟你也回去休息吧。一想到嬌嬌和彘兒今夜要宿在那麽艱苦的民家,我便覺得難過。”
竇太後已然下了逐客令,劉啟只能作揖退下。心頭卻是將竇太後的一席話悉數記在了心裏。
竇太後聽著那門吱呀一聲被關上,臉上方露出笑意來:“王娡啊王娡,你蠱惑了我兒,害了我外孫女,又妄圖插手漢室江山。我焉能放過你?眾叛親離的滋味,你日後定能一一細細品嘗……”
----
此時的東窯。
九月,正值暮秋時節。看慣了宮中景物的劉徹仍在興奮。就連那民家的臥榻,他也能看的目不轉睛。
“阿嬌姐,真是神奇,這塌上的毛皮如此紮人,他們是怎麽能在上頭睡的?”劉徹用手撫摸著那因天涼而鋪在地上充作睡塌的野兔縫合的皮毛。
事實上,那皮毛並不是很紮人,只是在宮中,秋冬兩季用的塌,毛皮全是塞在縫合的十分嚴實的繡緞之中,人體不用同這皮毛接觸。而今這皮毛不僅要直接同人接觸,且上頭還有一些汙漬和汗臭,劉徹摸了一把,舉起手一聞,便皺了眉頭。
“我們不用那個,”陳阿嬌碰都不敢碰那些睡塌,“離宮之時,我問過太醫令,說或許上頭會有一種叫做跳蚤的小蟲,一個不妥,便會引在身上,日後瘙癢難安。”
劉徹嚇了一跳,收回手。陳阿嬌已經叫人進來,將從宮中帶來的草藥粉拿出一些,叫那侍衛分下去,然後方皺著眉頭將那臟兮兮的皮毛臥榻收起,放在一旁,又在上頭撒了些藥粉。這才小心翼翼將原先擱置臥榻的地方用汗巾擦幹。從箱中將折疊好的臥榻拿出,擺放了過去。
他們此行人手不多,是故那董封雖名為照顧他們,她卻不能事事都依靠別人。這一路低調而行,再帶侍女便會有很多麻煩。在離宮之前,她便找雯音學了怎樣折疊被褥,雖仍不熟稔,但好歹也算勉強有個樣子了。
只是那汗巾她卻不會洗,只好仍在旁邊等董封忙完。
“阿嬌姐你當時便應帶個婢女來,”劉徹看她忙了一頭大汗,自己卻幫不上任何忙只能這般道,“這些瑣事,豈能親力親為?”
“我原是想過,可我本就沒什麽身手,這一路過去若遇到個什麽事,只會是個累贅,若再帶婢女,先不說別的,光是這住宿便是一宗麻煩。還不如自己學著點呢。”陳阿嬌道,“只是做了這一次,方知當個婢女也是不容易的。你看我這鋪的像什麽樣子?怎麽都不能妥帖。”
劉徹若有所思:“已然很好了,阿嬌姐說的對,這些原是該做一做才行。這一路只恐真有不妥當,畢竟父皇從未正式宣布我同你出使梁國了。只恐有些人會趁機發難。”
“說了也不妥當,若是說了,只恐有人更加肆無忌憚,畢竟出了什麽事,還能推到梁國上頭,鬧出不愉快來。”陳阿嬌道,“父皇和大母是在考驗你呢。”
劉徹臉色凝重起來,他自懷中摸出一塊黃金令牌來:“父皇臨行前給了我這個,見令牌如見天子。這令牌舉國只有一枚,無論如何,都不能讓人得了去。阿嬌姐,我想將這令牌放到你這裏。”
陳阿嬌看了一眼,從懷中掏出匕首來:“我身上有大母給的一柄匕首,削鐵如泥。”
劉徹接過,仔細看了看:“是個好物,阿嬌姐貼身收著,我也有一柄,比不上你的。”
“有匕首防身便可,卻不用多好的東西,這柄給你,我們且換換。”陳阿嬌道。
劉徹蹲下身,從腿側將匕首拿出來,又將令牌一起交給了陳阿嬌。
“我們一行目標有些大,畢竟都是從宮中出來的,逃不過有心人的眼睛。”劉徹道。
“我也是這樣想的,其實我們只用帶著三個人走便夠了。”陳阿嬌道。
劉徹懂她的意思:“我剛剛想過,有些東西我也該同董封學學,然後自己來做,這樣便能再省下一個人來。”
“你想著帶哪兩個?”陳阿嬌問道。
“阿嬌姐不是也想了兩個嗎?不如我們各自寫在紙上,然後看看是否一樣?”劉徹笑道。
陳阿嬌想了想,點頭同意了。
從箱中找出竹簡和刀,兩人各自背過身去,刻下心頭所想人的名字。
頃刻間又同時轉過身來,各自交換那一根竹條……
“阿嬌姐同我想的竟一模一樣!”劉徹驚喜道。
陳阿嬌也有些驚訝:“你都是如何想的?”
這樣的考究劉徹很是熟悉,當下便娓娓道來:“這周博文是周亞夫將軍的親子,自幼習武,且十分精變,深得周亞夫將軍的真傳,也是此行中武藝最好的一個,自然需要留下。而顏青,他是大母給的人。想必定有不俗之處。”
“顏青的武藝之類暫且不管,”陳阿嬌道,“只有一件事,我們宿在東窯後,我看到他放飛了一只鴿子。是宮中信鴿處豢養的鴿子模樣。”
“可我們這次並未帶鴿子啊!”劉徹驚道。
“他是打了個唿哨,便有鴿子飛來落在肩上,”陳阿嬌道,“我猜他定同宮中信鴿處有關系。”
“有他在,我們的信息便能時時刻刻傳到大母和父皇那裏,”劉徹道,“可阿嬌姐,這卻是一把雙刃劍,若那鴿子被人截獲又當如何?”
“只需同他談談,讓他每次都將我們在做的事推遲兩日在寫。”陳阿嬌道。
“是個好辦法,剩餘的,只能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了,”劉徹道,“萬物有利必有弊。我們不能因弊棄利。阿嬌姐,我帶了地形圖,且來看看在哪兒分成兩路合適。”
----
地形圖上,有兩條路。
其一:從東窯往渭南,西行中牟,路過雒陽,斜插蘭考,最後抵達梁國國都睢陽。此路除渭南外,別的縣都不須進,只路過便可,急行的話,半月便能抵至睢陽。
其二:從東窯往渭南,經靈寶,三門峽,入洛陽,進鄭州,過中牟,開封,進蘭考,最後抵至睢陽。走完這些縣城,至少需要一月半。
而劉啟告訴他們,在十二月之前必須抵至睢陽送上遲到的賀禮。
兩人互相對視,皆明白了劉啟的意思,劉徹指著第二條路道:“我們走這裏。”
如此,分為兩路的契機便不難找到:自然便是在渭南了。
當即劉徹鋪開繒絹,將第一條路拓印一份,然後收起地形圖:“竟這麽晚了,阿嬌姐,我今日雖然很累,卻並不想這般快的入睡。你有沒有興趣,同我一起去走走?”
陳阿嬌也是第一次看到農家風景,新鮮感自然不比劉徹少,當即便應了,兩人又加了件外裳。待那繒卷上的地形圖幹了方細細收起,方才一起出了這低矮的茅屋。
“我從未想過,世間竟有用草鋪的房頂,這樣的房子下雨時難道不會漏嗎?”劉徹嘆息道。
“我也想不到,曾聽二哥從外游歷回來說過一句‘以天為蓋地為廬’。總覺得有些不可思議,如今仿佛卻有些了解了。”陳阿嬌擡起頭,看著那漫天的繁星。
她看了很多史書,知道他們如今不過是在這歷史長河中的短暫過客。那名為歷史的長河,永遠不會為任何人停駐。就像這天上的星星,你擡起頭看時,總覺得它們都是你的。可事實上,它們永遠在那裏,從來不屬於任何人。
水邊,有蟲鳴之聲。
此時已是子時。這片村落中,只有他們還在閑逛。
“這裏很是寧靜,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仿佛也很美好。”劉徹道。
“是啊,可是彘兒,首先你得會挖地,否則那只是個美夢。”陳阿嬌道,“水邊有一閃一閃的?那是什麽?”
劉徹也不知道:“我從未見過,十分好看,只是好像會飛舞一般。不知是不是有什麽不妥,我們還是不要近前的好。”
陳阿嬌此時已然想起,這或許就是所謂的流螢。只她本著謹慎之見,也點了點頭:“遠遠看著便好,莫近前,萬一有什麽不妥便是麻煩。”
今夜夜風微涼,夜色如水,月色醉人,星光耀眼,小溪邊有蟲鳴蛙躁之聲,還有一群流螢飛舞。這是一個全新的,完全不同於皇宮的世界……
----
翌日清晨。
陳阿嬌醒時,劉徹已然不在了。
她起身收拾的時候,方想起一宗極為要緊的事來:她不會梳發。總不能就這般披頭散發的出去吧?
庭院裏,一片喧鬧,她從門縫中看了一眼,只見劉徹正在同侍衛門一到切磋。看了會兒,見劉徹這邊結束朝著臥室過來,她便立刻喊了聲:“彘兒。”
劉徹一楞,也顧不得先去凈手,推開了門。
此時陽光正好灑下了,陳阿嬌披散著頭發,站在那一道陽光裏,整個人耀眼的讓人移不開眼去。
“阿嬌姐,”劉徹掐了自己一下,“怎麽了?”
陳阿嬌手上還拿著象牙梳子,看著他:“你問問董封會不會梳頭。我這樣出不去。”
什麽叫做智者千慮必有一失?她什麽都想到了,就是忘了梳頭這件大事!
劉徹一楞:“我的發也是董封梳的,或許他會?我去問問他。”
他轉身,有些懊悔:是了,如果不帶上董封,他們連頭都不會梳,看來這個也該自己學一學!
可等他問了董封之後,才算是傻了眼:董封不會梳女子的發型。
無奈之下,只能請了民家婦來幫忙,可是民婦會梳的發型大多十分簡單,為了不用太多的發飾還挽的十分緊。陳阿嬌兩輩子一來從沒覺得自己整個頭皮被拎起來過。如今嘗到了這滋味,只痛的恨不得立刻痛呼出聲。
待用上了朝食,又是一驚:民間一日只食兩次。他們卻在宮中是食慣了三次的。且,民家的菜蔬做的並不考究,只是用水一煮,連鹽都舍不得放。
好在他們都不是任性妄為之人,強忍著吞下這朝食,又與了民家結算錢財。方匆匆離去,只兩人心頭都有了危機感:或許,他們把這一路會遇到的困難都想的太過簡單了。
別的不說,便是這梳發,便是一道難事。
離了東窯下一站便是翠華山,一進市集,兩人便忙活開了。在車上時,劉徹便試過自己梳發,沒想到卻十分艱難。而一上馬車便迫不及待的松散了發的陳阿嬌便做了他的試驗品,劉徹試過一番便覺得幫別人梳發比自己給自己梳發簡單。於是這學習梳男子發型的便是陳阿嬌。習了一路,終於小有成就。待到了市集,劉徹便先找地保尋了個稍微好些的倡家,找了個女子來教他梳女子發型。
而陳阿嬌則去找人學最簡單烹制食物的方法。
縱是如此艱難,兩人也從未想過要多帶個人伺候,於是少不得這不會的一切,都要自己學著做了。
幸好兩人都是極為聰慧的。掌握了簡單的方法,又使人置辦了平民所穿衣物,收拾一番後,迅速離開了翠華山。
----
因了離開之時天色已晚,這一夜,他們並未找到投宿之地,只能撿了個看上去已然年久失修的道觀鉆了進去。
這一行人,莫說太子和太子妃了,就連內侍董封都從沒吃過這種苦。
陳阿嬌帶的被褥有限,且這破道觀中四面透風,怎麽住也不能暖和。好在周博文聽過周亞夫早年從軍故事,知道可以燒火取暖。當下便四處尋了幹柴,燃成一堆,眾人圍坐。
或許是吃飽喝足除了寒冷外並無其他不適,這種宿在破道觀中的體驗又太過新奇,眾人皆是精神奕奕。劉徹便在此刻拿出地形圖來,吩咐了一番,也不說他們準備如何,只言在兩月後在蘭考相見。
侍衛這邊,由一個叫劉方的統領,護送給梁王的賀禮在渭南時先走一步。而劉徹這方,除了陳阿嬌外,竟只帶了顏青和周博文。
這決定一出,眾人自然不能答應,又是一番諫言。
怎奈劉徹決心已定,怎樣都不肯再改。
還是陳阿嬌看不下去道了一句:“其實這般來講,最危險的卻是你們。太子離京並不是絕密之事,有心人自然會想到,如今你們人多帶著馬車賀禮先行,若有心懷不軌之人必會盯上你們。如此一來,我們這邊人雖少,卻足夠安全,你們那頭若不小心卻恐難了。”
這話一出,侍衛們恍然大悟,滿口稱讚劉徹好計,一時間鬥志昂揚。
----
火苗舔舐著柴火,發出刺啦,刺啦的歡快聲音。
道觀之中,眾人因無被褥只能縮在一處取暖。陳阿嬌同劉徹蓋著被褥緊緊縮在一角。同劉徹的好眠不同,陳阿嬌卻是睡不著:白龍魚服,自古以來都要鬧出許多事來。有事她不怕,可最怕的卻是萬一有個什麽閃失。這天下……
她輕輕地嘆了一聲:必須時刻小心謹慎,比如此時,便該有人值夜才對。而他們卻覺得這裏杳無人煙,一定不會有事。
她不能說太多,只能勉強打起精神,一夜不眠守著這道觀,若有個人來,雖不能迎敵。好歹也能喚醒他們……
遠處,有一兩聲犬吠。更襯的這裏安靜極了……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兩人自然扮作少年商戶夫婦,一路只說是回家看望老人,趁著暮色,便離了這長安城。
此次出使梁國,劉啟並未公開過二人行蹤,但有心之人並不少。只一留意,便可發現太子已多日不朝。太子宮宮門緊閉。就連館陶長公主劉嫖入宮,也只在長樂宮中逗留。如此綜合一細思,聰明人便能猜想出,太子與太子妃多半已不在宮中。
可若是不在,又會去哪兒?卻有待商榷了。
劉啟和竇太後都是人精中的人精,旁人能想到的,他們早已想到。只便是這樣,他們卻也沒想過要幫太子遮掩什麽。
此時,一侍衛打扮之人匆匆入殿:“啟稟太後、陛下,太子與太子妃今晚宿在東窯。”
東窯是長安的近郊,離長安城門不過四五十裏路。日暮出城,此時不過兩個多時辰,竟已入宿東窯,這腳程卻已不滿。
竇太後點了點頭:“苦了嬌嬌和彘兒,他們宿在哪裏?民家?還是客棧?”
“是民家。”那侍衛道,“太子妃與太子商議,入住客棧目標太大,不如化整為零借宿民家。一來省卻開銷,二來也能便宜行事。”
劉啟點了點頭:“嬌嬌心細,我聽聞正經的商家行路,也愛借宿民家,卻是為了省一些錢出來,更是為了同民家探聽一些特產實價,免得被人騙了。”
“總而言之那民家不比宮裏,嬌嬌同彘兒這次算是吃大苦了。”竇太後嘆息。
“這一路可還順利?有無人探聽太子一行身份?”劉啟又問。
“飛鴿傳書的繒書上未曾提及。”那侍衛道。
“莫心急,嬌嬌同彘兒方出來不久,那些個鬼鬼祟祟的家夥,還不會那麽快便輕舉妄動。再且,若有什麽突發的情況,不正也和了你我二人想要琢玉的心思?”竇太後道,“彘兒聰慧,嬌嬌心細,想必遇事盡能化吉。再說,博文不是跟著?他的武藝可是盡得其父真傳。”
“但願如此,”劉啟道,“雖說玉不琢不成器,可啄起來卻真讓人提心吊膽,生怕這萬一啄不好,玉就沒了。”
“阿啟多慮,必不會如此,”竇太後心頭雖也有這般顧慮,但卻絕不會在此時說出來,她話鋒一轉,“對了,椒房殿那金氏女如何?”
“阿母卻不知,王娡聽聞那金氏女早已配給了市坊的賣肉郎,且已生下一子兩歲。便哭鬧著要讓我幫她女兒休夫,換個宗室嫁過去。”劉啟連帶苦色,搖了搖頭,“那賣肉郎的品行又無過,豈能無故休夫?她為的是她的臉面好看,卻也不想她的女兒舍得丈夫兒子?”
“你怎麽知道那金氏女舍不得?”竇太後卻笑道,“當年她不也是舍得了,方才有了如今?”
“她女兒卻是舍不得,又鬧了好一場,直吵得好端端個椒房殿如同下裏巴人的坊間,”劉啟一想到昨日情景,頭便大了一圈,“那王娡又變著法各種問我討厭官位,說是要彌補金氏女。”
“說的好聽,不過是臉面上好看罷了,”竇太後冷笑,“我皇室豈有禁人倫理的?她若真是愛惜女兒,在當年嫁人時便該幹預。且,她要怎樣做,那是她的事,金氏女同我劉家可沒什麽關系。”
劉啟也道:“如今被她一鬧,縱無也成有了。金氏女好歹也是太子之姐……”
“哼,她也配!”竇太後冷哼,“我對她倒無成見,只一想她那個阿母,便覺得恨得慌。她也有女兒,也有兒子。好狠的心!你以前總說我對她太過苛責,她能顧全大局。願意將女兒作為和親公主送到塞外,解了你燃眉之急。可如今我卻仍舊要說。若我是她,拼死也不會講自己的女兒嫁給匈奴。明知和親是個死路,卻還巴巴的送著女兒去。明知道太子無子不成,卻能在大婚第二日給太子妃下絕子藥。她安得什麽心?想絕的到底是誰的後?”
眼見著竇太後說的越來越遠,劉啟只能瞪了那侍衛一眼,示意他立刻出去。那侍衛也是乖覺的,當下便做出以眼觀鼻的模樣,只裝作什麽都不知道,慢慢的倒退了出去。
“阿母,那王娡不過是俎上之肉,隨時可廢棄,為她發怒卻是不值。”劉啟這才安慰道。
“說的好聽,畢竟母子連心,日後萬一真到了那一步,不得以廢她之時,只怕彘兒倒要先寒了心。阿啟啊,你想要除外戚之時阿母是懂得。別的不說,便是我竇家,只有一個竇嬰熱心仕途,如今還給壓下去不得起覆了。你大姐家,你捫心自問,陳午同陳須,他們的性子能獨大的起來?剩餘一個聰明的阿融,也三天兩頭不著家,就連婚事都耽誤了。阿啟啊,我老了,看不懂你在想什麽。只是說一句,若要防外戚,你最該防的是你那個好皇後啊。”
劉啟一震,先是有些不自然:“阿母,您說到哪兒去了?什麽防不防的,都是一家人哪裏能說兩家話呢?”
繼而方是醐醍灌頂:王娡之前偽裝的太好,好到讓他幾乎忽視了這個看似怯弱的皇後。如今想來可不是麽?太子大婚後第二日她便下藥給太子妃;太子大婚方半月,她便將娘家侄女帶進宮來想要撮合太子同其成就好事;最不可饒恕的是,她竟然變著方的求他給她那個前夫所出之女,封個翁主,給她選個宗室,或讓她那大字不識的夫郎做個侯爺……
這不僅是要插手太子的後院,還要插手劉家宗親,更要控制政局啊!
這野心,何其大也!
劉啟慢慢攢緊了拳頭:看來是他想錯了,一直想留著王娡對付陳家和竇家,卻不想竟是放錯了人……
“對了,”竇太後聽他呼吸加重,心頭便明了了幾分,“這皇後的阿母也是個不得了的人物,先是嫁給了槐裏王仲為妻,生了王信,王娡和王皃姁。王仲死了,她又改嫁給了長陵田氏,又生了兩個兒子,一個是田蚡,一個叫田勝。最讓人敬佩的是,她的兩個女兒全生了咱們劉家的血脈,三個兒子全走上了仕途。哦,那個田蚡還是封後之前,你親自提拔的。”
一邊是閉門潛心研習黃老之術的竇家和出了兩個書呆子的陳家,另一頭卻是善於謀算,且人人醉心仕途的王家。就算劉啟心頭是偏心王娡的,此時也不能不公正的說一句:比起竇、陳兩家來說,王家更加需要提防。何況,劉啟不僅不偏心王娡,還有些厭惡她了呢!
“孝道大過天,”竇太後嘆息了一聲,“我累了,阿啟你也回去休息吧。一想到嬌嬌和彘兒今夜要宿在那麽艱苦的民家,我便覺得難過。”
竇太後已然下了逐客令,劉啟只能作揖退下。心頭卻是將竇太後的一席話悉數記在了心裏。
竇太後聽著那門吱呀一聲被關上,臉上方露出笑意來:“王娡啊王娡,你蠱惑了我兒,害了我外孫女,又妄圖插手漢室江山。我焉能放過你?眾叛親離的滋味,你日後定能一一細細品嘗……”
----
此時的東窯。
九月,正值暮秋時節。看慣了宮中景物的劉徹仍在興奮。就連那民家的臥榻,他也能看的目不轉睛。
“阿嬌姐,真是神奇,這塌上的毛皮如此紮人,他們是怎麽能在上頭睡的?”劉徹用手撫摸著那因天涼而鋪在地上充作睡塌的野兔縫合的皮毛。
事實上,那皮毛並不是很紮人,只是在宮中,秋冬兩季用的塌,毛皮全是塞在縫合的十分嚴實的繡緞之中,人體不用同這皮毛接觸。而今這皮毛不僅要直接同人接觸,且上頭還有一些汙漬和汗臭,劉徹摸了一把,舉起手一聞,便皺了眉頭。
“我們不用那個,”陳阿嬌碰都不敢碰那些睡塌,“離宮之時,我問過太醫令,說或許上頭會有一種叫做跳蚤的小蟲,一個不妥,便會引在身上,日後瘙癢難安。”
劉徹嚇了一跳,收回手。陳阿嬌已經叫人進來,將從宮中帶來的草藥粉拿出一些,叫那侍衛分下去,然後方皺著眉頭將那臟兮兮的皮毛臥榻收起,放在一旁,又在上頭撒了些藥粉。這才小心翼翼將原先擱置臥榻的地方用汗巾擦幹。從箱中將折疊好的臥榻拿出,擺放了過去。
他們此行人手不多,是故那董封雖名為照顧他們,她卻不能事事都依靠別人。這一路低調而行,再帶侍女便會有很多麻煩。在離宮之前,她便找雯音學了怎樣折疊被褥,雖仍不熟稔,但好歹也算勉強有個樣子了。
只是那汗巾她卻不會洗,只好仍在旁邊等董封忙完。
“阿嬌姐你當時便應帶個婢女來,”劉徹看她忙了一頭大汗,自己卻幫不上任何忙只能這般道,“這些瑣事,豈能親力親為?”
“我原是想過,可我本就沒什麽身手,這一路過去若遇到個什麽事,只會是個累贅,若再帶婢女,先不說別的,光是這住宿便是一宗麻煩。還不如自己學著點呢。”陳阿嬌道,“只是做了這一次,方知當個婢女也是不容易的。你看我這鋪的像什麽樣子?怎麽都不能妥帖。”
劉徹若有所思:“已然很好了,阿嬌姐說的對,這些原是該做一做才行。這一路只恐真有不妥當,畢竟父皇從未正式宣布我同你出使梁國了。只恐有些人會趁機發難。”
“說了也不妥當,若是說了,只恐有人更加肆無忌憚,畢竟出了什麽事,還能推到梁國上頭,鬧出不愉快來。”陳阿嬌道,“父皇和大母是在考驗你呢。”
劉徹臉色凝重起來,他自懷中摸出一塊黃金令牌來:“父皇臨行前給了我這個,見令牌如見天子。這令牌舉國只有一枚,無論如何,都不能讓人得了去。阿嬌姐,我想將這令牌放到你這裏。”
陳阿嬌看了一眼,從懷中掏出匕首來:“我身上有大母給的一柄匕首,削鐵如泥。”
劉徹接過,仔細看了看:“是個好物,阿嬌姐貼身收著,我也有一柄,比不上你的。”
“有匕首防身便可,卻不用多好的東西,這柄給你,我們且換換。”陳阿嬌道。
劉徹蹲下身,從腿側將匕首拿出來,又將令牌一起交給了陳阿嬌。
“我們一行目標有些大,畢竟都是從宮中出來的,逃不過有心人的眼睛。”劉徹道。
“我也是這樣想的,其實我們只用帶著三個人走便夠了。”陳阿嬌道。
劉徹懂她的意思:“我剛剛想過,有些東西我也該同董封學學,然後自己來做,這樣便能再省下一個人來。”
“你想著帶哪兩個?”陳阿嬌問道。
“阿嬌姐不是也想了兩個嗎?不如我們各自寫在紙上,然後看看是否一樣?”劉徹笑道。
陳阿嬌想了想,點頭同意了。
從箱中找出竹簡和刀,兩人各自背過身去,刻下心頭所想人的名字。
頃刻間又同時轉過身來,各自交換那一根竹條……
“阿嬌姐同我想的竟一模一樣!”劉徹驚喜道。
陳阿嬌也有些驚訝:“你都是如何想的?”
這樣的考究劉徹很是熟悉,當下便娓娓道來:“這周博文是周亞夫將軍的親子,自幼習武,且十分精變,深得周亞夫將軍的真傳,也是此行中武藝最好的一個,自然需要留下。而顏青,他是大母給的人。想必定有不俗之處。”
“顏青的武藝之類暫且不管,”陳阿嬌道,“只有一件事,我們宿在東窯後,我看到他放飛了一只鴿子。是宮中信鴿處豢養的鴿子模樣。”
“可我們這次並未帶鴿子啊!”劉徹驚道。
“他是打了個唿哨,便有鴿子飛來落在肩上,”陳阿嬌道,“我猜他定同宮中信鴿處有關系。”
“有他在,我們的信息便能時時刻刻傳到大母和父皇那裏,”劉徹道,“可阿嬌姐,這卻是一把雙刃劍,若那鴿子被人截獲又當如何?”
“只需同他談談,讓他每次都將我們在做的事推遲兩日在寫。”陳阿嬌道。
“是個好辦法,剩餘的,只能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了,”劉徹道,“萬物有利必有弊。我們不能因弊棄利。阿嬌姐,我帶了地形圖,且來看看在哪兒分成兩路合適。”
----
地形圖上,有兩條路。
其一:從東窯往渭南,西行中牟,路過雒陽,斜插蘭考,最後抵達梁國國都睢陽。此路除渭南外,別的縣都不須進,只路過便可,急行的話,半月便能抵至睢陽。
其二:從東窯往渭南,經靈寶,三門峽,入洛陽,進鄭州,過中牟,開封,進蘭考,最後抵至睢陽。走完這些縣城,至少需要一月半。
而劉啟告訴他們,在十二月之前必須抵至睢陽送上遲到的賀禮。
兩人互相對視,皆明白了劉啟的意思,劉徹指著第二條路道:“我們走這裏。”
如此,分為兩路的契機便不難找到:自然便是在渭南了。
當即劉徹鋪開繒絹,將第一條路拓印一份,然後收起地形圖:“竟這麽晚了,阿嬌姐,我今日雖然很累,卻並不想這般快的入睡。你有沒有興趣,同我一起去走走?”
陳阿嬌也是第一次看到農家風景,新鮮感自然不比劉徹少,當即便應了,兩人又加了件外裳。待那繒卷上的地形圖幹了方細細收起,方才一起出了這低矮的茅屋。
“我從未想過,世間竟有用草鋪的房頂,這樣的房子下雨時難道不會漏嗎?”劉徹嘆息道。
“我也想不到,曾聽二哥從外游歷回來說過一句‘以天為蓋地為廬’。總覺得有些不可思議,如今仿佛卻有些了解了。”陳阿嬌擡起頭,看著那漫天的繁星。
她看了很多史書,知道他們如今不過是在這歷史長河中的短暫過客。那名為歷史的長河,永遠不會為任何人停駐。就像這天上的星星,你擡起頭看時,總覺得它們都是你的。可事實上,它們永遠在那裏,從來不屬於任何人。
水邊,有蟲鳴之聲。
此時已是子時。這片村落中,只有他們還在閑逛。
“這裏很是寧靜,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仿佛也很美好。”劉徹道。
“是啊,可是彘兒,首先你得會挖地,否則那只是個美夢。”陳阿嬌道,“水邊有一閃一閃的?那是什麽?”
劉徹也不知道:“我從未見過,十分好看,只是好像會飛舞一般。不知是不是有什麽不妥,我們還是不要近前的好。”
陳阿嬌此時已然想起,這或許就是所謂的流螢。只她本著謹慎之見,也點了點頭:“遠遠看著便好,莫近前,萬一有什麽不妥便是麻煩。”
今夜夜風微涼,夜色如水,月色醉人,星光耀眼,小溪邊有蟲鳴蛙躁之聲,還有一群流螢飛舞。這是一個全新的,完全不同於皇宮的世界……
----
翌日清晨。
陳阿嬌醒時,劉徹已然不在了。
她起身收拾的時候,方想起一宗極為要緊的事來:她不會梳發。總不能就這般披頭散發的出去吧?
庭院裏,一片喧鬧,她從門縫中看了一眼,只見劉徹正在同侍衛門一到切磋。看了會兒,見劉徹這邊結束朝著臥室過來,她便立刻喊了聲:“彘兒。”
劉徹一楞,也顧不得先去凈手,推開了門。
此時陽光正好灑下了,陳阿嬌披散著頭發,站在那一道陽光裏,整個人耀眼的讓人移不開眼去。
“阿嬌姐,”劉徹掐了自己一下,“怎麽了?”
陳阿嬌手上還拿著象牙梳子,看著他:“你問問董封會不會梳頭。我這樣出不去。”
什麽叫做智者千慮必有一失?她什麽都想到了,就是忘了梳頭這件大事!
劉徹一楞:“我的發也是董封梳的,或許他會?我去問問他。”
他轉身,有些懊悔:是了,如果不帶上董封,他們連頭都不會梳,看來這個也該自己學一學!
可等他問了董封之後,才算是傻了眼:董封不會梳女子的發型。
無奈之下,只能請了民家婦來幫忙,可是民婦會梳的發型大多十分簡單,為了不用太多的發飾還挽的十分緊。陳阿嬌兩輩子一來從沒覺得自己整個頭皮被拎起來過。如今嘗到了這滋味,只痛的恨不得立刻痛呼出聲。
待用上了朝食,又是一驚:民間一日只食兩次。他們卻在宮中是食慣了三次的。且,民家的菜蔬做的並不考究,只是用水一煮,連鹽都舍不得放。
好在他們都不是任性妄為之人,強忍著吞下這朝食,又與了民家結算錢財。方匆匆離去,只兩人心頭都有了危機感:或許,他們把這一路會遇到的困難都想的太過簡單了。
別的不說,便是這梳發,便是一道難事。
離了東窯下一站便是翠華山,一進市集,兩人便忙活開了。在車上時,劉徹便試過自己梳發,沒想到卻十分艱難。而一上馬車便迫不及待的松散了發的陳阿嬌便做了他的試驗品,劉徹試過一番便覺得幫別人梳發比自己給自己梳發簡單。於是這學習梳男子發型的便是陳阿嬌。習了一路,終於小有成就。待到了市集,劉徹便先找地保尋了個稍微好些的倡家,找了個女子來教他梳女子發型。
而陳阿嬌則去找人學最簡單烹制食物的方法。
縱是如此艱難,兩人也從未想過要多帶個人伺候,於是少不得這不會的一切,都要自己學著做了。
幸好兩人都是極為聰慧的。掌握了簡單的方法,又使人置辦了平民所穿衣物,收拾一番後,迅速離開了翠華山。
----
因了離開之時天色已晚,這一夜,他們並未找到投宿之地,只能撿了個看上去已然年久失修的道觀鉆了進去。
這一行人,莫說太子和太子妃了,就連內侍董封都從沒吃過這種苦。
陳阿嬌帶的被褥有限,且這破道觀中四面透風,怎麽住也不能暖和。好在周博文聽過周亞夫早年從軍故事,知道可以燒火取暖。當下便四處尋了幹柴,燃成一堆,眾人圍坐。
或許是吃飽喝足除了寒冷外並無其他不適,這種宿在破道觀中的體驗又太過新奇,眾人皆是精神奕奕。劉徹便在此刻拿出地形圖來,吩咐了一番,也不說他們準備如何,只言在兩月後在蘭考相見。
侍衛這邊,由一個叫劉方的統領,護送給梁王的賀禮在渭南時先走一步。而劉徹這方,除了陳阿嬌外,竟只帶了顏青和周博文。
這決定一出,眾人自然不能答應,又是一番諫言。
怎奈劉徹決心已定,怎樣都不肯再改。
還是陳阿嬌看不下去道了一句:“其實這般來講,最危險的卻是你們。太子離京並不是絕密之事,有心人自然會想到,如今你們人多帶著馬車賀禮先行,若有心懷不軌之人必會盯上你們。如此一來,我們這邊人雖少,卻足夠安全,你們那頭若不小心卻恐難了。”
這話一出,侍衛們恍然大悟,滿口稱讚劉徹好計,一時間鬥志昂揚。
----
火苗舔舐著柴火,發出刺啦,刺啦的歡快聲音。
道觀之中,眾人因無被褥只能縮在一處取暖。陳阿嬌同劉徹蓋著被褥緊緊縮在一角。同劉徹的好眠不同,陳阿嬌卻是睡不著:白龍魚服,自古以來都要鬧出許多事來。有事她不怕,可最怕的卻是萬一有個什麽閃失。這天下……
她輕輕地嘆了一聲:必須時刻小心謹慎,比如此時,便該有人值夜才對。而他們卻覺得這裏杳無人煙,一定不會有事。
她不能說太多,只能勉強打起精神,一夜不眠守著這道觀,若有個人來,雖不能迎敵。好歹也能喚醒他們……
遠處,有一兩聲犬吠。更襯的這裏安靜極了……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