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欲戴王冠 10
關燈
小
中
大
和不斷補充兵源的守城隊伍相比,欒寧的這邊的隊伍逐漸減少。
逃兵越來越多,欒寧雖然是下了嚴格命令,並且專門設置巡視隊伍,卻仍舊無法遏制住逃兵風波。眼見士兵數目銳減,攻城的神器沖車而攻城難度愈大,欒寧打算把追擊皇帝的士兵隊伍調回,畢竟那是嫡系隊伍。
然而嫡系部隊卻失聯了。
欒寧召集謀士,討論下一步作戰策略。
有謀士指出,應該速戰速決,攻下京城;也有謀士指出,應該先撤回大本營,固定軍心,意圖再起。
兩方爭論不休,欒寧最終看向一直沈默不語的章胥。
章胥卻坦然說自己沒有什麽好主意。
會議結束,章胥並沒有離開,而是等人都走了,才同欒寧講道:“主上,我有一計。”
欒寧大喜過望,而後蹙眉道:“你為什麽不在會上說出來?”
“此乃離間計,需要遮人耳目,不可走漏風聲。”欒寧不慌不忙地說道。“請卿速速說來。”欒寧回道。
“我與這些守城門的將軍素有交往……”章胥同欒寧把計劃講明。
“明天你就同間諜一起進入京城。”欒寧安排道。
“不,今天晚上就去。”章胥道。
子期正在看圖紙,有人進來稟告。
“稟太子,敵軍正在攻城。”
子期略加思索,便點將而出。
敵軍萬軍列兵在正陽門,敲鑼連天。而此時,趁著夜色朦朧,幾個男子從另外一個小路逃過士兵看守,進入了京城。
敵軍聲勢浩大,來勢洶洶,更有將領叫陣說:“你們皇帝被我們捉到了。”
軍心渙散之時,洛寧搭箭射人,那敵軍將領應聲落下馬來。
不過片刻之後,敵軍退去。
次日,京城裏散布了許多皇帝被捉住的消息。
而守城門的將領也見到了章胥和他的隨從。
有人向子期稟告京城內的情況,子期沈吟片刻,讓人不去管它。
子期拆開桌上的三封書信,原來子期初初守城的時候,分別給三人去了幾封書信安排幾人事宜。若是有事,加以聯系。
王昂的書信是,現在王洛出工不出力,並且蠶食了欒寧的地盤,現在只待欒寧被殺,王洛就隨後可以處置。
徐璋的書信主要介紹了南疆之事,所謂敵軍侵犯,不過是一些邊疆部族以敵國的名義侵擾。
蕭伯仲的書信則是將領文儲主要抉擇是幫助皇帝還是幫助六皇子。
三人都等待子期的進一步指示。
子期一一回信,給王昂回覆的是,讓王昂勸服王洛繼續混亂欒寧的嫡系部隊,然後等待欒寧死之後,殺死王洛,扶立王洛之子王徹上位。
子期隨信附上了立王徹為大將軍的聖旨。
子期先親筆寫了給部族的幾封書信,宣揚朝廷的恩信,讓部族請求內附,然後給徐璋的回覆則是,對部族加以利用,平衡馬武和部族以及敵國三方面的勢力。
最後把親筆信和給徐璋的書信一起送回。
給蕭伯仲的回信則是,讓蕭伯仲勸文儲迎接皇帝,以此抗擊欒寧的嫡系部隊。
處理完這些事情之後,無後顧之憂之後,子期就專心研究如何快速有效的拿下欒寧。
此時,軍帳掀開,章胥走了進來。
子期和章胥四目相對。
“回來了?”子期問道。“是。”章胥幹脆的回答。
“一個人?”子期問道。“還有四個尾巴。”章胥笑著回答。
“將計就計。”章胥站在圖紙上,比劃著說道。
“可。”子期回道。
章胥同子期講了一路行來的種種過程,以及欒寧隊伍的現狀。
二人定下了計謀。
子期故意和正陽門的守城將領演了一出反目成仇的戲碼,後悄悄地放走了四個尾巴。
當天,欒寧親自披掛上陣。
他令士兵圍住正陽門的四面,並且開了一角。喊話道:“我只要京城,不要士兵的性命,給你們留了活門,從現在開始,給你們三個時辰的時間,想活命就從此處活門過。”
欒寧又令嗓門大的士兵們不停地喊話。
但是守城的士兵毫無反應。
正待欒寧繼續催人喊叫的時候,“你說的是真的?能保證我們的性命?”正陽門的將領卻突然問道。
欒寧大喜過望,連連點頭答應。
在兩軍對峙的時候,正陽門的將領卻帶著一隊人從城門走出,在兩軍的註視下,離開了城門。
城樓上,唯有子期和洛寧在坐鎮。
待正陽門將領逃逸之後,子期便命人擂鼓不斷,想要是殺出城來,卻只是虛晃一槍,讓欒寧每每撲空。
直到折騰到半夜,欒寧的隊伍已經疲憊,有的已經躺在地上呼呼大睡。欒寧正準備命令眾人安營紮寨,正逢此時,有人稟告欒寧,後方失火。
原來是正陽門的首領帶著隊伍根據章胥的指點,帶著欒寧的旗號,大搖大擺的燒掉了欒寧的糧草,然後逃之夭夭。
沖天通紅的火焰熾烈,城樓內外的人都可以看到。
欒寧被氣得差點吐血,正打算回營戍守。
恰在此時,京城內一聲炮響,突然之間,洛寧率領守衛沖殺出來,欒寧立即調令攻城。
許多人剛剛從夢中驚醒,驚慌失措,亂作一團。
而洛寧所帶的人則是精神抖擻,氣勢非凡。
騎兵所過之處,皆引得敵軍大亂。
一波又一波的士兵來襲,完全不比他這邊的士兵少。
原來子期把所有的士兵全部調至正陽門,增兵畢其一役。
而正陽門將領的燒敵營
欒寧見勢不好,在嫡系人馬的掩飾下逃脫,沿著河流而去。
洛寧大喊:“欒寧死了。”
欒寧手下見將軍不見,無人指揮,更加混亂,只顧著倉皇逃命。
而欒寧帶著手下,正慶幸逃出升天的時候,杜良施施然的站在他前面。
原來,杜良早就等在此處。
欒寧不甘心的死在杜良手裏。
至死,他都未曾和太子交過手。
至天亮,此戰結束。
杜良拎著欒寧的人頭,正陽門首領和騎馬奔來的洛寧,三人臉色激動,相視一笑,和章胥、何遷一起,齊聚軍帳內。
“我們勝了。”洛寧笑著說道,語氣中飽含著無數內容。
洛寧看著太子爺,心中頓生萬千情緒。
幾次死裏逃生,困厄東宮,終於太子爺守得雲山見月明。
子期含笑著一一看過眾人。
“昭告天下,叛賊欒寧已死。”
軍營內外,京城內外,群情激奮。
隨著子期的詔令傳遍天下,許多朝臣開始回到京城。
子期論功行賞,卻遭到西直門的首領抗議,“我們都是士兵,他們都是百姓,怎麽能得到一樣封賞?”子期道:”矢石之間,不辨貴賤;論勳之際,何有等差?”
西直門的首領被懟的啞口無言。
子期按照所言,分封賞賜,並免京城一年稅。
京城的百姓歡欣鼓舞,更加擁戴太子。
最先是一些和皇帝走散的朝臣回到京城,想著戰後的京城畢竟是混亂不堪,他們都打算著在太子面前施展一二,能揀給大官當當。
未曾想,京城井然有序,比戰前更加繁華。
而想要恢覆原職卻並不容易,因為他們要先通過考試和考察。
簡直想死的心都有了。
子期設置的這個官員門檻,導致一部分朝臣怨聲載道,然而寡不敵眾,要不是被懟成官迷心竅,總之四處不逢源。
和整個朝氣蓬勃的京城格格不入。
為了能繼續做官,只能按照太子爺的指示繼續考試。眼巴巴地望著太子爺的班底還有一半的空缺。
隨著子期的詔令,王昂、徐璋、蕭伯仲依計行事,邊疆四處已經安穩。
待昔日的朝臣已經考中,再次入官的時候,卻發現六部的主職已經有人了。
工部杜良,吏部蕭伯仲,戶部何遷,刑部王昂,禮部章胥,兵部徐璋,每一個人都有功勳,惹不起。
只能怪當初自己早早的就逃走了。
這些朝臣想著從前不能立功,現在得趕緊立功,成為太子的人,便開始頻頻上策。
卻不料子期卻道:“不谙民事,輕於獻計;一旦施行,片紙之出,兆姓蒙害。”
這些朝臣終於歇了心思,安心埋頭做起實事來。
朝政初穩,子期著人去請被貶的右相出山,打算改制。
而此時,有人勸說太子當立為帝,卻有人出其不意的反駁道 “應該把在外的皇帝迎回來。”
子期答應讓人尋回皇帝。
暗中,有人私下勸說子期應該暗殺皇帝,子期一面答應,一面派人,兵分三路,以假亂真去接回皇帝。
待子期接皇上的人馬返回的時候,就有謠言四起,傳言皇帝被太子暗害。
此時,六皇子屬下勸六皇子趁機反叛,奪得天下。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逃兵越來越多,欒寧雖然是下了嚴格命令,並且專門設置巡視隊伍,卻仍舊無法遏制住逃兵風波。眼見士兵數目銳減,攻城的神器沖車而攻城難度愈大,欒寧打算把追擊皇帝的士兵隊伍調回,畢竟那是嫡系隊伍。
然而嫡系部隊卻失聯了。
欒寧召集謀士,討論下一步作戰策略。
有謀士指出,應該速戰速決,攻下京城;也有謀士指出,應該先撤回大本營,固定軍心,意圖再起。
兩方爭論不休,欒寧最終看向一直沈默不語的章胥。
章胥卻坦然說自己沒有什麽好主意。
會議結束,章胥並沒有離開,而是等人都走了,才同欒寧講道:“主上,我有一計。”
欒寧大喜過望,而後蹙眉道:“你為什麽不在會上說出來?”
“此乃離間計,需要遮人耳目,不可走漏風聲。”欒寧不慌不忙地說道。“請卿速速說來。”欒寧回道。
“我與這些守城門的將軍素有交往……”章胥同欒寧把計劃講明。
“明天你就同間諜一起進入京城。”欒寧安排道。
“不,今天晚上就去。”章胥道。
子期正在看圖紙,有人進來稟告。
“稟太子,敵軍正在攻城。”
子期略加思索,便點將而出。
敵軍萬軍列兵在正陽門,敲鑼連天。而此時,趁著夜色朦朧,幾個男子從另外一個小路逃過士兵看守,進入了京城。
敵軍聲勢浩大,來勢洶洶,更有將領叫陣說:“你們皇帝被我們捉到了。”
軍心渙散之時,洛寧搭箭射人,那敵軍將領應聲落下馬來。
不過片刻之後,敵軍退去。
次日,京城裏散布了許多皇帝被捉住的消息。
而守城門的將領也見到了章胥和他的隨從。
有人向子期稟告京城內的情況,子期沈吟片刻,讓人不去管它。
子期拆開桌上的三封書信,原來子期初初守城的時候,分別給三人去了幾封書信安排幾人事宜。若是有事,加以聯系。
王昂的書信是,現在王洛出工不出力,並且蠶食了欒寧的地盤,現在只待欒寧被殺,王洛就隨後可以處置。
徐璋的書信主要介紹了南疆之事,所謂敵軍侵犯,不過是一些邊疆部族以敵國的名義侵擾。
蕭伯仲的書信則是將領文儲主要抉擇是幫助皇帝還是幫助六皇子。
三人都等待子期的進一步指示。
子期一一回信,給王昂回覆的是,讓王昂勸服王洛繼續混亂欒寧的嫡系部隊,然後等待欒寧死之後,殺死王洛,扶立王洛之子王徹上位。
子期隨信附上了立王徹為大將軍的聖旨。
子期先親筆寫了給部族的幾封書信,宣揚朝廷的恩信,讓部族請求內附,然後給徐璋的回覆則是,對部族加以利用,平衡馬武和部族以及敵國三方面的勢力。
最後把親筆信和給徐璋的書信一起送回。
給蕭伯仲的回信則是,讓蕭伯仲勸文儲迎接皇帝,以此抗擊欒寧的嫡系部隊。
處理完這些事情之後,無後顧之憂之後,子期就專心研究如何快速有效的拿下欒寧。
此時,軍帳掀開,章胥走了進來。
子期和章胥四目相對。
“回來了?”子期問道。“是。”章胥幹脆的回答。
“一個人?”子期問道。“還有四個尾巴。”章胥笑著回答。
“將計就計。”章胥站在圖紙上,比劃著說道。
“可。”子期回道。
章胥同子期講了一路行來的種種過程,以及欒寧隊伍的現狀。
二人定下了計謀。
子期故意和正陽門的守城將領演了一出反目成仇的戲碼,後悄悄地放走了四個尾巴。
當天,欒寧親自披掛上陣。
他令士兵圍住正陽門的四面,並且開了一角。喊話道:“我只要京城,不要士兵的性命,給你們留了活門,從現在開始,給你們三個時辰的時間,想活命就從此處活門過。”
欒寧又令嗓門大的士兵們不停地喊話。
但是守城的士兵毫無反應。
正待欒寧繼續催人喊叫的時候,“你說的是真的?能保證我們的性命?”正陽門的將領卻突然問道。
欒寧大喜過望,連連點頭答應。
在兩軍對峙的時候,正陽門的將領卻帶著一隊人從城門走出,在兩軍的註視下,離開了城門。
城樓上,唯有子期和洛寧在坐鎮。
待正陽門將領逃逸之後,子期便命人擂鼓不斷,想要是殺出城來,卻只是虛晃一槍,讓欒寧每每撲空。
直到折騰到半夜,欒寧的隊伍已經疲憊,有的已經躺在地上呼呼大睡。欒寧正準備命令眾人安營紮寨,正逢此時,有人稟告欒寧,後方失火。
原來是正陽門的首領帶著隊伍根據章胥的指點,帶著欒寧的旗號,大搖大擺的燒掉了欒寧的糧草,然後逃之夭夭。
沖天通紅的火焰熾烈,城樓內外的人都可以看到。
欒寧被氣得差點吐血,正打算回營戍守。
恰在此時,京城內一聲炮響,突然之間,洛寧率領守衛沖殺出來,欒寧立即調令攻城。
許多人剛剛從夢中驚醒,驚慌失措,亂作一團。
而洛寧所帶的人則是精神抖擻,氣勢非凡。
騎兵所過之處,皆引得敵軍大亂。
一波又一波的士兵來襲,完全不比他這邊的士兵少。
原來子期把所有的士兵全部調至正陽門,增兵畢其一役。
而正陽門將領的燒敵營
欒寧見勢不好,在嫡系人馬的掩飾下逃脫,沿著河流而去。
洛寧大喊:“欒寧死了。”
欒寧手下見將軍不見,無人指揮,更加混亂,只顧著倉皇逃命。
而欒寧帶著手下,正慶幸逃出升天的時候,杜良施施然的站在他前面。
原來,杜良早就等在此處。
欒寧不甘心的死在杜良手裏。
至死,他都未曾和太子交過手。
至天亮,此戰結束。
杜良拎著欒寧的人頭,正陽門首領和騎馬奔來的洛寧,三人臉色激動,相視一笑,和章胥、何遷一起,齊聚軍帳內。
“我們勝了。”洛寧笑著說道,語氣中飽含著無數內容。
洛寧看著太子爺,心中頓生萬千情緒。
幾次死裏逃生,困厄東宮,終於太子爺守得雲山見月明。
子期含笑著一一看過眾人。
“昭告天下,叛賊欒寧已死。”
軍營內外,京城內外,群情激奮。
隨著子期的詔令傳遍天下,許多朝臣開始回到京城。
子期論功行賞,卻遭到西直門的首領抗議,“我們都是士兵,他們都是百姓,怎麽能得到一樣封賞?”子期道:”矢石之間,不辨貴賤;論勳之際,何有等差?”
西直門的首領被懟的啞口無言。
子期按照所言,分封賞賜,並免京城一年稅。
京城的百姓歡欣鼓舞,更加擁戴太子。
最先是一些和皇帝走散的朝臣回到京城,想著戰後的京城畢竟是混亂不堪,他們都打算著在太子面前施展一二,能揀給大官當當。
未曾想,京城井然有序,比戰前更加繁華。
而想要恢覆原職卻並不容易,因為他們要先通過考試和考察。
簡直想死的心都有了。
子期設置的這個官員門檻,導致一部分朝臣怨聲載道,然而寡不敵眾,要不是被懟成官迷心竅,總之四處不逢源。
和整個朝氣蓬勃的京城格格不入。
為了能繼續做官,只能按照太子爺的指示繼續考試。眼巴巴地望著太子爺的班底還有一半的空缺。
隨著子期的詔令,王昂、徐璋、蕭伯仲依計行事,邊疆四處已經安穩。
待昔日的朝臣已經考中,再次入官的時候,卻發現六部的主職已經有人了。
工部杜良,吏部蕭伯仲,戶部何遷,刑部王昂,禮部章胥,兵部徐璋,每一個人都有功勳,惹不起。
只能怪當初自己早早的就逃走了。
這些朝臣想著從前不能立功,現在得趕緊立功,成為太子的人,便開始頻頻上策。
卻不料子期卻道:“不谙民事,輕於獻計;一旦施行,片紙之出,兆姓蒙害。”
這些朝臣終於歇了心思,安心埋頭做起實事來。
朝政初穩,子期著人去請被貶的右相出山,打算改制。
而此時,有人勸說太子當立為帝,卻有人出其不意的反駁道 “應該把在外的皇帝迎回來。”
子期答應讓人尋回皇帝。
暗中,有人私下勸說子期應該暗殺皇帝,子期一面答應,一面派人,兵分三路,以假亂真去接回皇帝。
待子期接皇上的人馬返回的時候,就有謠言四起,傳言皇帝被太子暗害。
此時,六皇子屬下勸六皇子趁機反叛,奪得天下。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