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關燈
小
中
大
又下雨了。
常昀裹緊身上的鬥篷, 盡可能的往暖爐邊上湊。他到達建鄴城已經有一段時間了, 但依舊未能適應江左地域春時的濕寒。
= ̄ω ̄=棠芯= ̄ω ̄=最帥= ̄ω ̄=城城= ̄ω ̄=整理
他朝握筆的右手呵了口氣, 繼續給遠在洛陽的褚謐君以及自己的父親寫信。他這人其實是有些話癆的,許多時候寫信都要費上好幾張紙,尤其是在寫給褚謐君時,一件細微的瑣事他也能活靈活現的描寫上數十行。但眼下天氣太冷, 他不得不精煉語句長話短說。
概括成一句話就是——並無收獲。
他的母親,清河王妃朱霓,活著的時候應該是個……怎麽說呢,是個不討人喜歡的家夥,朱氏族人中,沒有誰和她關系親密到能夠知道她生前的那些故事,就連陪同她一起前往洛陽的舅父, 都對她不甚了解。
既然如此,他們就更不可能知道衛賢是誰, 與朱霓是什麽關系了。
像這些人問起朱霓,他們大多滿口溢美之詞——這是看在常昀的面子上。但凡聰明些的人, 都不會在未來天子,或者說未來可能成為天子的人面前說他亡母的壞話。
常昀找到了母親在少年時代的一些畫作,雖筆法稚嫩,卻不乏靈性。那些朱氏的表親屢屢在常昀面前誇讚朱霓, 說得倒也不盡是阿諛奉承的話。
只可惜朱霓一生只活到了二十多歲,縱有卓絕的天賦,也沒有成長的機會了。
“十七娘最好的畫作, 多在洛陽。”十五舅見他捧著那些遺作看的出神,也頗為欷歔了一陣,“但我聽說她死時讓人將她不少得意之作都燒了,說是要帶去地下。”
“真是可惜了。”常昀喃喃。
“是很可惜。”朱十五附和道:“真不知她為何要這樣安排,她呀,一直是個性情古怪的丫頭。”在對上常昀的目光後,他意識到自己方才那句話或許有些失禮,連忙又道:“我是說,她……”
“我不在意的,舅父不必緊張。”常昀安撫道:“我倒很想知道母親真實的性情。”
朱十五猶豫了片刻,與常昀一同在一處清靜的六角亭內坐下,“我實話實說,你可別生氣。十七娘打小就……有些與眾不同。那時族中的人,其實沒多少喜歡她。她不乖巧,不識時務,就連作畫的天分——”
常昀以平靜的眼神註視著舅父,意思是他可以繼續說下去,無需顧忌什麽。
“我是個俗人,少年的時候也不覺得這個堂妹的畫有什麽驚人的地方,而族中幾乎所有的人,都與我一樣是俗人。之所以為她請來老師教她丹青,其實是因為,她是那一輩中模樣生得最好的女孩。”
世家能有幾個男子不愛美人皮囊?最美麗的女孩應當被嫁入最顯貴的世家,為了讓她能配得上未來的丈夫,長輩自然得對這個孩子悉心教導。
當時世人品評畫作,多重視人物而輕視山水,年輕的朱十七娘卻認為應當將人與山水融為一體,風景與人相互映襯。
時人作畫,喜歡用簡單的線條勾描,再用清雅的色調鋪陳,可她卻喜歡明艷絢麗的色彩層層暈染。
但她的想法並沒有多少人會去聽,她只是孩子罷了,還是個女孩,女孩是不需要張嘴說話的。
長輩們嫌惡她,同輩們更是討厭她,尤其是她的姊妹們。她們不懂,同樣是女子,她們可以做到乖巧溫順討人喜歡,為什麽偏偏這個家夥總是與她們格格不入。
總而言之,朱十七娘是個不被人喜歡、不被這個世道所容忍的女孩。
“可是後來,她到了洛陽,很快名氣揚遍京都。”朱十五欣慰的一笑,“那時我們暫住於丞相,見識到了許多人與事,她的畫技與日俱增。”
畫者的丹青、文人的詩詞、樂師的琴譜,都能反應某一階段他們的心境與際遇。若是朱霓沒有在死前燒毀自己的作品,那麽現在他應當可以從她的畫中猜出她當時都見了哪些人,是怎樣的心情。
不過很快,常昀遇到了一個很可能最了解他母親的人。
他之前只從朱家的親人那裏打探,卻忘了平日裏跟在朱霓這種世家千金身邊的人,應當是侍女仆從才對。
遺憾的是,朱霓生前舊奴,不是死了便是被發買。常昀費了一番功夫,才終於找到了一個年事已高的仆婦。
據說這人曾是他母親身邊的一位管事嬤嬤,今年大概也有五六十歲了,一頭白發,在他母親死後因為種種緣故又回到了建鄴朱家老宅。
這位老婦人的精神已經不是很好了,似乎都有些神志不清,在見到常昀後,不等他開口,先笑著問他,“小郎君可是姓衛?”
常昀覺著有些莫名其妙,“我不姓衛。”
“我聽人說,你是十七娘的孩子。難道不是麽?”老人疑惑的皺著花白的眉。
“我是她的兒子,但我姓常。”
老人這才如夢初醒,“想起來了、想起來了,十七娘沒能嫁給衛郎君。唉,也是作孽喲。”
常昀隱約猜到了什麽,但還是不死心的問道:“衛郎君是誰?”
老人擡眸,幽幽的盯著常昀瞧了會,吐出兩個字:“衛賢。”
***
朱家十七娘從小就不討人喜歡。
不被人喜歡的人,是很可憐的。但朱霓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麽不被人喜歡。她只能隱約的意識到,自己和身邊的姊妹們不一樣,她總是會做出和她們不會做的事,說出她們不會說的話。
有時候朱霓會懷疑自己腦子不好使,為什麽許多東西,姊妹們輕而易舉就能想到並做到,可她就是不行呢?不被人喜歡的朱霓一直被排斥在同族姊妹中,好在她也不是個害怕寂寞的人。只要拿起筆,她就能自得其樂。
她喜歡用筆其描畫她所見到的世界,用色彩去表達她的心境。她小心的觀察著她所見到的一切,藤蘿是嫵媚的碧色、桃花初綻時艷麗之中透著純凈的白、春來柳絮隨風揚起像是一場不合時宜的雪、四月間的雨明明無色,卻被春生的萬物染成了鮮活的翠綠。
她用她的眼睛容納這世間的一切,再用柔軟的筆觸使她所見到的景物在她的紙上“活”過來。
這一過程讓她十分快樂,周遭人的喜惡,也就不再那麽重要了。
她在孤獨中慢慢長大,不知不覺就到了十八歲。
十八歲還未定親,算是有些遲了。其中緣由一部分是因為家中長輩奇貨可居,認為她足夠美貌不能輕易許人,另一部分原因是她的古怪之名已由朱氏一族繁茂的親族傳遍了建鄴城。
她十八歲那年,朱家遇上了一樁麻煩,因為侵占官田而與丹陽郡官府起了沖突。族中有人想起了朱氏與千裏之外丞相似乎沾親帶故,又剛好希望族中子弟入京以謀求官職,於是便讓年輕一輩中最為出色的九郎、十五郎前往洛陽。
同時,長輩們還讓他們帶上朱霓。
那是冬末春初,梅花綻放的時節。她聽說建鄴城外牛首山上的朱砂梅開得鮮妍,於是獨自帶著畫筆與紙就出發了。倚在一塊石頭上大致勾勒好了那片綿延無盡的花海,被凍得渾身僵硬。回去後打算細細調出朱砂梅濃艷的顏色,父親卻將她叫去了族中尊長面前。
長輩們細細叮囑了她很多,然而她都聽得糊裏糊塗。誰讓她本來就不是什麽聰明人呢。
準備了許多東西,終於是在梅花差不多雕謝的時候動身出發了。她跟著堂兄們踏上了北去道路,心中既有遠行的歡喜,又滿懷恐懼。
她知道自己北去,是為了找一個丈夫。別的女孩說起出嫁便滿心歡喜嬌羞,唯有她總覺得不安,好像一旦成為某人的妻子,就要被束縛住了。
在歡喜與恐懼中,她離洛陽越來越近。
到達瑯琊之後,天氣早已回暖,東風正盛,於是兄長等人改走水路。她在從故鄉動身前就悄悄帶了一套畫具,正好利用舟船上平穩寬闊的環境作畫。
某天她一如往常那般在清晨時早早醒來,沒有驚動侍女,輕聲輕腳的來到了甲板上。
晨光熹微的時候,甲板上幾乎沒有人,她可以不被打擾的勾勒眼前風景。這一路上她早就發現了,晨曦的江面十分美麗。這條河是洛水,他們已經很靠近洛陽了。
夜露結成了霜,霧氣氤氳如薄紗,水天近乎一色,一切仿佛是靜止的,而在這份靜謐中卻又透出勃勃生機。
她喜歡清晨時分這份獨屬於她的安靜。
然而這天,當她往岸邊遠眺時,她見到了行人。
在重重晨霧之後,有一騎一人穿梭於岸邊稀疏的柳林之中。在近乎靜謐無聲的清晨,那一人一騎是寂靜中唯一的生命。
那應當是個少年吧,若不是少年,哪來那般纖細筆直的側影。她想。
就在這時,一陣風吹起了她擱在小案上的未完成的畫作。
沒有那個畫者不愛自己的心血,她不猶低呼。那那張薄紙卻仿佛有神鬼庇佑一般,輕飄飄的飛過了江面,然後——
恰好被岸上那少年接了個正著。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常昀裹緊身上的鬥篷, 盡可能的往暖爐邊上湊。他到達建鄴城已經有一段時間了, 但依舊未能適應江左地域春時的濕寒。
= ̄ω ̄=棠芯= ̄ω ̄=最帥= ̄ω ̄=城城= ̄ω ̄=整理
他朝握筆的右手呵了口氣, 繼續給遠在洛陽的褚謐君以及自己的父親寫信。他這人其實是有些話癆的,許多時候寫信都要費上好幾張紙,尤其是在寫給褚謐君時,一件細微的瑣事他也能活靈活現的描寫上數十行。但眼下天氣太冷, 他不得不精煉語句長話短說。
概括成一句話就是——並無收獲。
他的母親,清河王妃朱霓,活著的時候應該是個……怎麽說呢,是個不討人喜歡的家夥,朱氏族人中,沒有誰和她關系親密到能夠知道她生前的那些故事,就連陪同她一起前往洛陽的舅父, 都對她不甚了解。
既然如此,他們就更不可能知道衛賢是誰, 與朱霓是什麽關系了。
像這些人問起朱霓,他們大多滿口溢美之詞——這是看在常昀的面子上。但凡聰明些的人, 都不會在未來天子,或者說未來可能成為天子的人面前說他亡母的壞話。
常昀找到了母親在少年時代的一些畫作,雖筆法稚嫩,卻不乏靈性。那些朱氏的表親屢屢在常昀面前誇讚朱霓, 說得倒也不盡是阿諛奉承的話。
只可惜朱霓一生只活到了二十多歲,縱有卓絕的天賦,也沒有成長的機會了。
“十七娘最好的畫作, 多在洛陽。”十五舅見他捧著那些遺作看的出神,也頗為欷歔了一陣,“但我聽說她死時讓人將她不少得意之作都燒了,說是要帶去地下。”
“真是可惜了。”常昀喃喃。
“是很可惜。”朱十五附和道:“真不知她為何要這樣安排,她呀,一直是個性情古怪的丫頭。”在對上常昀的目光後,他意識到自己方才那句話或許有些失禮,連忙又道:“我是說,她……”
“我不在意的,舅父不必緊張。”常昀安撫道:“我倒很想知道母親真實的性情。”
朱十五猶豫了片刻,與常昀一同在一處清靜的六角亭內坐下,“我實話實說,你可別生氣。十七娘打小就……有些與眾不同。那時族中的人,其實沒多少喜歡她。她不乖巧,不識時務,就連作畫的天分——”
常昀以平靜的眼神註視著舅父,意思是他可以繼續說下去,無需顧忌什麽。
“我是個俗人,少年的時候也不覺得這個堂妹的畫有什麽驚人的地方,而族中幾乎所有的人,都與我一樣是俗人。之所以為她請來老師教她丹青,其實是因為,她是那一輩中模樣生得最好的女孩。”
世家能有幾個男子不愛美人皮囊?最美麗的女孩應當被嫁入最顯貴的世家,為了讓她能配得上未來的丈夫,長輩自然得對這個孩子悉心教導。
當時世人品評畫作,多重視人物而輕視山水,年輕的朱十七娘卻認為應當將人與山水融為一體,風景與人相互映襯。
時人作畫,喜歡用簡單的線條勾描,再用清雅的色調鋪陳,可她卻喜歡明艷絢麗的色彩層層暈染。
但她的想法並沒有多少人會去聽,她只是孩子罷了,還是個女孩,女孩是不需要張嘴說話的。
長輩們嫌惡她,同輩們更是討厭她,尤其是她的姊妹們。她們不懂,同樣是女子,她們可以做到乖巧溫順討人喜歡,為什麽偏偏這個家夥總是與她們格格不入。
總而言之,朱十七娘是個不被人喜歡、不被這個世道所容忍的女孩。
“可是後來,她到了洛陽,很快名氣揚遍京都。”朱十五欣慰的一笑,“那時我們暫住於丞相,見識到了許多人與事,她的畫技與日俱增。”
畫者的丹青、文人的詩詞、樂師的琴譜,都能反應某一階段他們的心境與際遇。若是朱霓沒有在死前燒毀自己的作品,那麽現在他應當可以從她的畫中猜出她當時都見了哪些人,是怎樣的心情。
不過很快,常昀遇到了一個很可能最了解他母親的人。
他之前只從朱家的親人那裏打探,卻忘了平日裏跟在朱霓這種世家千金身邊的人,應當是侍女仆從才對。
遺憾的是,朱霓生前舊奴,不是死了便是被發買。常昀費了一番功夫,才終於找到了一個年事已高的仆婦。
據說這人曾是他母親身邊的一位管事嬤嬤,今年大概也有五六十歲了,一頭白發,在他母親死後因為種種緣故又回到了建鄴朱家老宅。
這位老婦人的精神已經不是很好了,似乎都有些神志不清,在見到常昀後,不等他開口,先笑著問他,“小郎君可是姓衛?”
常昀覺著有些莫名其妙,“我不姓衛。”
“我聽人說,你是十七娘的孩子。難道不是麽?”老人疑惑的皺著花白的眉。
“我是她的兒子,但我姓常。”
老人這才如夢初醒,“想起來了、想起來了,十七娘沒能嫁給衛郎君。唉,也是作孽喲。”
常昀隱約猜到了什麽,但還是不死心的問道:“衛郎君是誰?”
老人擡眸,幽幽的盯著常昀瞧了會,吐出兩個字:“衛賢。”
***
朱家十七娘從小就不討人喜歡。
不被人喜歡的人,是很可憐的。但朱霓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麽不被人喜歡。她只能隱約的意識到,自己和身邊的姊妹們不一樣,她總是會做出和她們不會做的事,說出她們不會說的話。
有時候朱霓會懷疑自己腦子不好使,為什麽許多東西,姊妹們輕而易舉就能想到並做到,可她就是不行呢?不被人喜歡的朱霓一直被排斥在同族姊妹中,好在她也不是個害怕寂寞的人。只要拿起筆,她就能自得其樂。
她喜歡用筆其描畫她所見到的世界,用色彩去表達她的心境。她小心的觀察著她所見到的一切,藤蘿是嫵媚的碧色、桃花初綻時艷麗之中透著純凈的白、春來柳絮隨風揚起像是一場不合時宜的雪、四月間的雨明明無色,卻被春生的萬物染成了鮮活的翠綠。
她用她的眼睛容納這世間的一切,再用柔軟的筆觸使她所見到的景物在她的紙上“活”過來。
這一過程讓她十分快樂,周遭人的喜惡,也就不再那麽重要了。
她在孤獨中慢慢長大,不知不覺就到了十八歲。
十八歲還未定親,算是有些遲了。其中緣由一部分是因為家中長輩奇貨可居,認為她足夠美貌不能輕易許人,另一部分原因是她的古怪之名已由朱氏一族繁茂的親族傳遍了建鄴城。
她十八歲那年,朱家遇上了一樁麻煩,因為侵占官田而與丹陽郡官府起了沖突。族中有人想起了朱氏與千裏之外丞相似乎沾親帶故,又剛好希望族中子弟入京以謀求官職,於是便讓年輕一輩中最為出色的九郎、十五郎前往洛陽。
同時,長輩們還讓他們帶上朱霓。
那是冬末春初,梅花綻放的時節。她聽說建鄴城外牛首山上的朱砂梅開得鮮妍,於是獨自帶著畫筆與紙就出發了。倚在一塊石頭上大致勾勒好了那片綿延無盡的花海,被凍得渾身僵硬。回去後打算細細調出朱砂梅濃艷的顏色,父親卻將她叫去了族中尊長面前。
長輩們細細叮囑了她很多,然而她都聽得糊裏糊塗。誰讓她本來就不是什麽聰明人呢。
準備了許多東西,終於是在梅花差不多雕謝的時候動身出發了。她跟著堂兄們踏上了北去道路,心中既有遠行的歡喜,又滿懷恐懼。
她知道自己北去,是為了找一個丈夫。別的女孩說起出嫁便滿心歡喜嬌羞,唯有她總覺得不安,好像一旦成為某人的妻子,就要被束縛住了。
在歡喜與恐懼中,她離洛陽越來越近。
到達瑯琊之後,天氣早已回暖,東風正盛,於是兄長等人改走水路。她在從故鄉動身前就悄悄帶了一套畫具,正好利用舟船上平穩寬闊的環境作畫。
某天她一如往常那般在清晨時早早醒來,沒有驚動侍女,輕聲輕腳的來到了甲板上。
晨光熹微的時候,甲板上幾乎沒有人,她可以不被打擾的勾勒眼前風景。這一路上她早就發現了,晨曦的江面十分美麗。這條河是洛水,他們已經很靠近洛陽了。
夜露結成了霜,霧氣氤氳如薄紗,水天近乎一色,一切仿佛是靜止的,而在這份靜謐中卻又透出勃勃生機。
她喜歡清晨時分這份獨屬於她的安靜。
然而這天,當她往岸邊遠眺時,她見到了行人。
在重重晨霧之後,有一騎一人穿梭於岸邊稀疏的柳林之中。在近乎靜謐無聲的清晨,那一人一騎是寂靜中唯一的生命。
那應當是個少年吧,若不是少年,哪來那般纖細筆直的側影。她想。
就在這時,一陣風吹起了她擱在小案上的未完成的畫作。
沒有那個畫者不愛自己的心血,她不猶低呼。那那張薄紙卻仿佛有神鬼庇佑一般,輕飄飄的飛過了江面,然後——
恰好被岸上那少年接了個正著。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