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1193章殲11

關燈
第1193章殲11

馬卡羅夫說的是頗為自信,裏賓斯基仔細的想了想,然後點點頭,表示讚同馬卡羅夫的看法。

事實上不止是裏賓斯基,俄國航空工業界的主流意見其實跟馬卡羅夫差不多,都不覺得中國的航空工業水平能比新德裏高上多少。

正因為如此,他們才會答應總部首長的要求,同意中國“仿制”俄國的蘇—27戰鬥機。

就如同他們同意新德裏仿制蘇—30MKI戰鬥機一樣。

而在新德裏這個項目上,不但讓俄國和蘇霍伊航空生產聯合體賺的盆滿缽滿,更是令馬卡羅夫和裏賓斯基這樣的經辦人撈了不少好處。

因為新德裏為了“仿制”蘇—30MKI戰鬥機不但從俄國引進了生產線,更是不得不大批量的從俄國進口蘇—30MKI戰鬥機幾乎所有的零配件。

如此一來,俄國的機械加工、設備制造、配套廠家就被新德裏這麽一條短短的蘇—30MKI戰鬥機生產線完全帶動起來,不但解決了就業問題,穩定了技術流失的技術工人隊伍,同時也在這個過程中狠撈了一筆,給自己強行補了一波血不說,更是把一錘子買賣做成了長久的獨門生意。

紅利少說能吃上15年,總收益將達到驚人的300億美元。

毫不誇張的說,自從彼得大帝以來,幾百年來俄國人就沒有做過如此成功的生意。

有新德裏這個珠玉在前,俄國人當然想要將其多多覆制,於是他們將目標盯向中國,因為在他們看來中國與新德裏有著相同的人口規模,社會發展程度也大差不差,最最重要的是兩個國家都在冷戰時期接受過蘇聯的援助,俄國人對兩國的底子摸的很透,因此覺得既然新德裏能夠進入他們俄國布下的圈套,那中國大概率是逃不脫。

如果中國也能跟新德裏一樣,“仿制”蘇系列重型戰鬥機,從生產線到零配件全部讓俄國供給的話,不就等於另一個數百億美元規模的紅利到手了嘛。

屆時一個新德裏,一個中國,這兩個發展中大國就如同俄國兩大養料來源地,用蘇式重型戰鬥機這根管子,將養料源源不斷的輸送到日漸幹枯的俄國體內。

往大了說可以穩定俄國局勢,保住蘇聯時代遺留下來的航空工業老底子;往小了說馬卡洛夫等人也可以從中兩頭通吃,中飽私囊。

可謂是於公於私實現雙贏,這麽好的事兒簡直打著燈籠都找不到。

馬卡羅夫之所以底氣如此的足。

主要是因為生產設備和制造工藝就如同兩個無形的枷鎖,只要拷住中國,就算中國折騰出花來,也跳不出俄國規定的條條框框,這是什麽?

這便是技術標準!

新德裏“仿制”的蘇—30便是如此,哪怕新德裏的媒體天天吹出花兒來,說他們新德裏成為世界少有能夠獨立生產第三代重型戰鬥機的國家,但根子上用的還是俄國的技術標準,所以俄國只要稍微動一動標準,新德裏就得掏大把銀子買單,不然生產線就等著報廢。

至於新德裏會不會覺得俄國坑,一怒之下甩開俄國自己確定技術標準?

說實話新德裏真的想,問題是水平擺在那兒,根本就不到啊!

而在工業領域中,尤其是航空工業,受到蘇聯影響更深的中國,就更不用說了,只要紮進去,想出來都難。

所以當馬卡羅夫和裏賓斯基等人見總部首長答應的如此痛快,面上沒什麽,心裏卻樂得連後槽牙都冒出來了。

另一座金礦就這麽來了,不樂?不樂那叫傻子!

而後面的發展與馬卡羅夫和裏賓斯基預料的大差不差,國內方面很快就跟他達成了商務協議,協議斥資8億美元從俄國引進一條全新的蘇式重型戰鬥機的總裝線,安置在東北航空制造集團新成立的遼河新廠。

而這個遼河新廠在中國已經被納入特有的五年發展規劃綱要和工業長期發展願景規劃等一系列頂層重要發展計劃中。

預計總投資將達到800億人民幣,建成後將成為國內唯一的重型戰鬥機生產基地,初期規劃年產重型戰鬥機56架,未來將提高到年產82架,爆發性產能將達到年產157架。

從而超越俄國位於遠東地區的阿穆爾共青城飛機制造廠,成為亞洲最大的重型戰鬥機生產基地。

見到這份遼河新廠的願景規劃,馬卡羅夫和裏賓斯基等人是激動的,興奮的,實在是沒想到中國人不出手則已,一出手就這麽大氣,這麽大一個項目,他們俄國還不得吃得滿嘴流油呀。

所以得到消息的馬卡羅夫和裏賓斯基等人立刻就把如此重要的規劃,一字不差的送回俄國國內,然後便鼓動俄國國內相關的配套廠家趕緊囤積原材料,抓緊整頓工人隊伍,調整好產能結構,準備迎接來自中國的如此超級龐大且持續不斷的大訂單。

因為在他們看來,中國這麽大的重型戰鬥機生產廠,缺了他們俄國根本就轉不起來!

然而就在馬卡羅夫和裏賓斯基心心念念的等著中國的超級大單砸下來的時候,中國首批120萬美元的某重型戰機關鍵零配件的單子如約而至,然後……然後……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是的,除了之前的8億美元生產線和現在120萬美元的關鍵零配件外,規劃那麽大的項目竟然就沒有其他的訂單了,這下馬卡羅夫和裏賓斯基可就坐不住了,要知道俄國根據他們提供的情況已經囤了大量原材料並投入巨資進行了設備升級和改造,如果大單不能如約而至,就等於是說俄國相關配套廠家前期投入全都打了水漂。

這對本就經濟狀況很不好的俄國航空制造業無異於是相當沈重的打擊。

以馬卡羅夫和裏賓斯基的想法就是在耗一耗,因為他們覺得中國可能就是看到這一點,用拖延戰術來壓價,只要俄國咬牙熬過去,中國想不低頭都不行,因為相較於俄國,日益緊張的東南形勢迫使中國急需重型戰鬥機。

可問題是現如今的俄國不是蘇聯,沒有那麽強大的國力支撐航空制造業空轉耗下去,於是馬卡羅夫和裏賓斯基受到國內前所未有的壓力,無奈之下只能去找總部首長,商討下一步雙方的采購交易。

結果七拐八繞的見到總部首長後,總部首長一句話就讓兩人猶如遭遇晴天霹靂:“後續的采購案呀,你們要是不說我差點兒忘了,唉……最近被我們的純國產某重型戰鬥機,也就是殲—11首飛弄得是暈頭轉向……馬卡羅夫先生……您這是怎麽了?衛生員……衛生員……”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