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春到夏:請帖及甄夫人
關燈
小
中
大
黛玉寫生日請帖,請的客一個不識。這些年她先守母孝再守父孝,沒出門做過客,到出了孝,邢、王兩位夫人因各自的夫君臥榻不便出門,賈母又年紀大了不出門。姑娘她就認識賈家姐妹、薛家姐妹和史湘雲,她們不必用請帖;還有見過一次的王熙雪,人家要選秀來不了。再有舟歸(英蓮),她是夏家大奶奶,由太太奶奶們發請帖。
探春比黛玉好些。但姑娘家出門通常從十二歲起,她去年才十二歲,再則姑娘出去做客主要是為相親,她已經訂了親,一些場合不便去,故此她只隨王夫人出過幾回門。好在王夫人有心栽培她為寶玉所用,早早命她背官眷家譜,另外榮府請客時她會出面陪庶女們,自然比黛玉強。
探春細說某家姑娘不好請來的原由,黛玉手撫額:“這奶奶那太太的,多少家的事難為你記的清楚!往後我們就天天糾纏這起子事?我算明白妙玉焉何出家了。”
平兒嘆道:“她想糾纏也沒法糾纏,二奶奶說她外家犯事,她母親哀毀過度沒了,她父親蘇秀才不肯再娶BLaBLa……”
黛玉兩眼發直:“天可憐見,世上竟有這等重情的男子,偏是不容於世。”
探春笑搖頭:“魔怔了!咱們可不是活在戲文裏,原是她外家貪墨所至,若家中女眷能勸勸總好些,只怕非但不勸,還樂得收禮索禮,又怎能怪怨蘇家不認這門姻親。貪墨非一官所能為,她外祖被斬那年,午門斬了好些貪官。故此平日交往亦要警醒,人言妻賢夫禍少,一個‘賢’字多少事,莫等當家了再做功課。”
黛玉悚然而驚,連道“受教”。她與探春的交好可不是面子情,早先人前不顯罷了,免得礙王夫人的眼。探春多有成算,即使年紀小時只知道看王夫人的眼色行事,她也做到大面上不能過不去。略長,她意識到黛玉不嫁高門便是她二嫂,應早早做好姐妹,故此素日細瑣處總是悄悄關照,為人處事更時有貼心提點。否則到王夫人想攏絡黛玉時再攏,以黛玉聰慧和個性,哪有這麽容易。
這次黛玉生日宴請的除武官家眷,還有文官家眷。武官是邢、王兩夫人擬了單給賈母過目,文官出自去秋賈母往清虛觀打醮時送禮的那些人家。
王夫人將文官家眷的名單交由寶玉定,他拿去向座師請教,又問過北靜郡王,刪掉了大半:賈母與文官家眷們素無交往,這些人不便給賈母送禮,更沒路子送給黛玉,只能送寧榮二府禮。當時打理諸事的是賈珍,能為了黛玉的嫁妝銀,不惜向賈淫~棍獻媚的文官,多少有些問題。假石頭底線雖低,不至於在無關自己小命的情形下,把林妹妹往火炕推。
這些人家的問題包括能耐,想求娶黛玉繞個彎不成麽?攀不上賈母的高門檻,政老爺只是從五品,竟也找不著路子,賈母當時就看扁他們。
即看扁這些文官,為什麽要請其家眷?
唉,黛玉的生日必請武官,且不提榮府屬勳貴,光是黛玉的嫁妝銀由史家討來,就要以勳貴為主。文武不對眼,為了生日宴皆大歡喜,文官家眷需是肯伏小做低的,所以得從這些人中選。
那為什麽不文武分開請?
榮府有多少文官人脈?黛玉又是侯小姐,父親還是探花,文官宴若是比武官宴差太多,榮府必被人指脊梁罵。索性不請文官家眷更不成,更要挨罵,只好將就著請。
而黛玉一看名單就覺得糟心,探花之女就請這些文官家眷?於是加了幾個。
林如海沒留人脈給她,她所知道的文官家的姑娘,來自賈雨村夫人。嬌杏夫人是賤妾扶為正室,會折節與她交往的京官家眷,看著地位不低,實質可想而知。
話說賈雨村寒士出身,扶正嬌杏時不清楚個中道道,做京官後才知麻煩大了。但嬌杏已被他帶出來見人,且生了兒子,不好下堂。他又有憐香惜玉的毛病,舍不得將嬌杏弄死,便堅定地一往情深:嬌杏是在他貧賤時高看他的,貧賤之妻不下堂!
戲文般的佳話擊中黛玉的玻璃心,再加他們的養女英蓮有才情、性子好,她對這家子頗親厚。
探春不便直言,只好七大姑八大姨歪套,將那些萬不能請的人去掉。實際上連嬌杏都不會請,反正她也沒有到了說親年紀的兒子。請嬌杏,會把赴宴的太太奶奶們得罪光。夏大奶奶就會請,榮府姻親薛家也是皇商,不出格,順帶也就沒開罪賈雨村。
這裏頭的彎彎繞,黛玉要學的還很多。她到及笄尚有兩年,能悟出多少看她自己,畢竟探春、王夫人隔著一層,給她掰開了細說的只能是賈母。
。。。。。。。。。。。。。。。。
轉眼正月底,這天王夫人命人傳話,讓寶玉趕緊去她那兒。
寶玉至王夫人上房,裏外一片肅靜,門口探春守著。他悄做了一個“勿語”的手勢制止探春遞小話,直入房展拜:“兒到了,母親有何吩咐?”
王夫人失笑,劈手扯起他:“跟你說正事呢!”
寶玉扮了個鬼臉:“說正事,禮更不可失。”
王夫人不覺輕松下來,言:“也不算大事。江南甄府家眷昨日到京,先前也沒遞個信,忽派人來送禮,又來了四位媽媽拜見老太太。她們說甄夫人帶著甄三姑娘進宮朝賀去了,改日見老親,又說起你在甄府做客時的事。老太太要著人喚你,我擋了,說你正講課,改日見面是一樣的。我明日得去拜見甄夫人,你便不隨我一起去,甄夫人來咱們府上做客時,你不好不見,不若去京縣避避。”
寶玉早估到按諸事提前的脈絡,甄家女最後一次上京在今年,已和璉二商議好應對法。當下笑道:“避開亦無用,等她們來時見一面罷。緊要的是甄府被抄時,往咱們府裏藏金銀珠寶不能收。”
王夫人苦惱:“我不收有何用?老太太、大太太必收!只是甄家真會被抄?他們家大姑娘是三皇子妃,二姑娘……”
假石頭淡笑:“二姑娘是庶女,去年被南安郡王納為侍妾,無兒女。她被納沒多久又是侍妾,無兒女不奇怪。三皇子妃嫁了多久?也無一兒半女,三皇子的側妃侍妾倒生了不少。江南乃國之財倉,皇家不會放任江南糜爛,時機一到必整治,負債累累的甄家首當其沖。若非情形已險,甄夫人不會悄悄攜女入京,最後一搏罷了。拜帖都不遞便送禮到咱們家,明擺著是為藏銀打招呼,可不敢接他們家是非銀。且瞧著,嫡出的甄三姑娘定是上京選秀,若她被留牌,甄家又多一道催命符。”
王夫人道:“賈太妃、甄老太太還在呢。”
假石頭似笑非笑:“甄老太太年事已高,便長命百歲,一個奶母,聖上可敬著,也可以不敬著,咱們家攆出去的奶娘還少了?”
王夫人苦笑,心道妃也不算什麽,妾罷了,玩意兒。就前些天,老太太下令攆走二房一位有兒有女的妾。甄太妃兒女皆無……甄家女都不能生?怕是皇家早想收拾甄家。
寶玉看她悟過來,俯耳說了番話。王夫人眉頭打結,良久道:“只能如此了。”
覆兩日甄夫人母女至榮府回拜,邢、王兩夫人備了上等席面,叫來名班大戲。
賈母年邁又是長輩,陪看了一折戲便回屋歇息。王夫人告訴甄夫人已差人喚寶玉,只是她的兒肖父,刻板守禮,有外姓姑娘不會進門。
邢夫人和甄夫人搭不上話,坐著難受,借機起身,說帶姑娘們去園子裏逛逛,等下一折上場再回。探春笑言別處猶可,妙玉那裏必得去。黛玉應和,倍讚妙玉的才情品貌。
甄夫人不免問妙玉何許人,王夫人微嘆著兜底,末了道:“她外祖家被抄前,送金銀珠寶藏到親家,蘇家大義滅親送去刑部,她外祖家也就罪加一等了。”
甄夫人無從接話——蘇家所為著實涼薄,奈何朝廷嘉獎!於是她叉開話題,讓丫環拿銀子打賞方才登臺的小旦小生,以示催戲。
臺上戲肯定不會這麽快開場,寶玉還要做戲呢。
那年假石頭赴金陵甄府,甄夫人恰去寺廟祈福,沒見過。當假石頭進來行禮,甄夫人不由喋喋稱奇:“向聽他們說兩個寶玉像的似一個人,我想大家公子哥兒都養的嬌嫩,又一般大年紀,大約看去一般齊整,未曾想這般像。倘若別處見到,還只道我兒跟著進京了。”一邊拉起假石頭的手問長問短。
王夫人笑道:“形似神不似。都說你們家寶玉一等討人疼,我家這個,小小年紀跟小老兒似的,素日一身文士青衫,今日~逼著才換了身。”
甄夫人嘆道:“我家寶玉最是淘氣古怪,無法無天,一逼他上學就生病,哪似你家寶玉十二進歲?那混世魔王,最煩男兒,只喜姐姐妹妹,屋裏也只使喚女孩兒,婆子不許近前。說的話行的事,我家老爺恨的無法,偏是他得老太太疼寵,由著他淘氣。”
假石頭不免拿“真性情”雲雲替甄寶玉塗脂抹粉,又問候時平兄。
甄夫人眼圈微紅,說她的長子已於去年夏末過世。
甄時平自中舉後便靜養,無力往場面上行走,親友至甄家都很少露面,璉二寶玉那回由他接待,是甄賈兩家關系不近卻特殊,再則甄家與璉二相熟又身份相當的只有他。這麽位幾近隱身的人,上頭又有兩代親長在世,過世時便沒大辦。賈家不過是甄家“老親”,自是不會特地來封信。
璉二、寶玉一直關註甄家,自然知道甄時平去世了,早有一番計較。去年璉二赴金陵時給打理庶務的甄二爺遞了話,不料甄家女人仍按原著路數至榮府,顯然甄家婦和賈家婦半斤八倆,行事習慣繞過男人。誰讓女人地位低?她們但凡有“出格”之舉,第一瞞著的便是自家男人。假石頭對此十分敬重,親自上陣給甄家當家主母難看。
就見他泫然欲泣:“時平兄音容笑貌猶在,竟去了!真的去了!他對我說時,我哪裏肯信!時平兄說,若他去後您來,給您看看……”
說到這他掏出一張半尺見方的畫,王夫人的心腹丫環們立即一擁而上,將甄夫人的丫環隔開視線。
畫是假石頭的特色簡筆彩畫,兩顆相連的青草,草葉歪向兩邊折斷,題名《斷青》,旁蓋著醒目的甄時平私印(假石頭有甄時平的墨寶,做個假私印不難)。
甄夫人瞪大眼,想接過來細看,假石頭已收起,眾丫飛快退下。
《斷青》諧音“斷親”,甄夫人智商沒低於水平線,一下就悟過來了。
可她無法相信沈穩的長子會在這樣一張畫上蓋私印,臉色有些難看地笑道:“才說兩個寶玉不像,這又像了,都愛胡鬧。”
王夫人笑道:“我兒愛胡鬧就好了,孩兒該有孩兒樣,可他從不胡鬧。”——其實她也覺得像胡鬧,但緊要的是表明意思,目的能達到,管他胡鬧不胡鬧。
甄夫人即驚且疑,王夫人端起茶杯慢慢飲茶,菩薩臉格外慈和。
甄夫人眼神一冷,可算明白過來王氏先前講妙玉家事的用意。
這時臺子那邊傳來開場前的琴簫合奏,寶玉搖頭晃腦補刀:“來來去去一場戲,時平兄一語成讖,夫人還請節哀。”
甄夫人迅速收斂異色,帶笑望向戲臺。她想見見假石頭,是她的夫君說賈家的寶玉非等閑,長子更嘆甄家枉為書香世家,小輩中找不出比賈寶玉更強的。
她想一個小孩兒能有多強?怕是言過其實,也就是肯讀書比自家寶玉強點。現在她疑心賈家寶玉的秀才是撞大運考上的,言談舉止還不如自家寶玉呢!自家兒脾性再刁鉆,懂裏外之別,見人時禮數和大人不差什麽,可笑王氏竟縱著這麽個東西……不對,是王氏想斷親,讓她的兒借著年紀小渾鬧,真個武將府中無規矩!
甄夫人原本有些想頭:因賈母與南安郡王太妃交好,平日對二姑娘多有照應,她想這是榮府示好,自家不必搭架子。老親老親,本就是相望相持,賈家宮裏有賢德妃娘娘,外有姻親王太傅,可與甄家相互關照。不料王氏狗眼看人低!什麽妙玉家事,咒甄家被抄?
話說政老爺非要還欠銀、後來榮府真的還了,此事在京城鬧的很大,三皇子妃寫家信時提過。這回入京她知道得更詳細了,在她看來,賈老太太、賈大老爺都是明白人,可惜賈老太太年紀大了,賈大老爺又多病,管不住自大愚婦王氏和自負忠君的賈二老爺,有這對夫妻作怪,甄家想與賈家親近也難。哼,甄家不稀罕!
所以說困於後宅方寸地的婦人眼界有限,她壓根沒想過甄家會出事:低調入京,是因今上崇節儉;沒事先往榮府遞拜帖,是骨子裏看不起賈家。
自始自終,她沒把賈家和甄家婢生子聯在一起想過。甄家婢生子賣為奴,事雖秘,身為當家主母的她不會不知情,否則婢生子們能不能生下來兩說。她沒把這等事放在心上,一來在主母的眼中婢生子等同奴,對外間隱瞞是不好聽;二來她認為甄家真有女入賤籍、男為奴那天,都是做奴,明公正道賣為奴仍有姓氏,比隱姓埋名的婢生賤~種強。
甄夫人場面功夫一等一,再是不悅也坐到戲散。隨之與賈家淡了往來,後甄家被抄時如假石頭所願,甄家女人沒送金銀珠寶至榮府。
回到二月初,後宮選秀鳴鑼,前朝春闈科考開、各地縣試啟動,榮府則喜氣洋洋籌辦黛玉生日宴……
作者有話要說: 假石頭:喵了個咪的!甄阿姨,你敢擡贓銀來我家,爺就敢擡去刑部!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探春比黛玉好些。但姑娘家出門通常從十二歲起,她去年才十二歲,再則姑娘出去做客主要是為相親,她已經訂了親,一些場合不便去,故此她只隨王夫人出過幾回門。好在王夫人有心栽培她為寶玉所用,早早命她背官眷家譜,另外榮府請客時她會出面陪庶女們,自然比黛玉強。
探春細說某家姑娘不好請來的原由,黛玉手撫額:“這奶奶那太太的,多少家的事難為你記的清楚!往後我們就天天糾纏這起子事?我算明白妙玉焉何出家了。”
平兒嘆道:“她想糾纏也沒法糾纏,二奶奶說她外家犯事,她母親哀毀過度沒了,她父親蘇秀才不肯再娶BLaBLa……”
黛玉兩眼發直:“天可憐見,世上竟有這等重情的男子,偏是不容於世。”
探春笑搖頭:“魔怔了!咱們可不是活在戲文裏,原是她外家貪墨所至,若家中女眷能勸勸總好些,只怕非但不勸,還樂得收禮索禮,又怎能怪怨蘇家不認這門姻親。貪墨非一官所能為,她外祖被斬那年,午門斬了好些貪官。故此平日交往亦要警醒,人言妻賢夫禍少,一個‘賢’字多少事,莫等當家了再做功課。”
黛玉悚然而驚,連道“受教”。她與探春的交好可不是面子情,早先人前不顯罷了,免得礙王夫人的眼。探春多有成算,即使年紀小時只知道看王夫人的眼色行事,她也做到大面上不能過不去。略長,她意識到黛玉不嫁高門便是她二嫂,應早早做好姐妹,故此素日細瑣處總是悄悄關照,為人處事更時有貼心提點。否則到王夫人想攏絡黛玉時再攏,以黛玉聰慧和個性,哪有這麽容易。
這次黛玉生日宴請的除武官家眷,還有文官家眷。武官是邢、王兩夫人擬了單給賈母過目,文官出自去秋賈母往清虛觀打醮時送禮的那些人家。
王夫人將文官家眷的名單交由寶玉定,他拿去向座師請教,又問過北靜郡王,刪掉了大半:賈母與文官家眷們素無交往,這些人不便給賈母送禮,更沒路子送給黛玉,只能送寧榮二府禮。當時打理諸事的是賈珍,能為了黛玉的嫁妝銀,不惜向賈淫~棍獻媚的文官,多少有些問題。假石頭底線雖低,不至於在無關自己小命的情形下,把林妹妹往火炕推。
這些人家的問題包括能耐,想求娶黛玉繞個彎不成麽?攀不上賈母的高門檻,政老爺只是從五品,竟也找不著路子,賈母當時就看扁他們。
即看扁這些文官,為什麽要請其家眷?
唉,黛玉的生日必請武官,且不提榮府屬勳貴,光是黛玉的嫁妝銀由史家討來,就要以勳貴為主。文武不對眼,為了生日宴皆大歡喜,文官家眷需是肯伏小做低的,所以得從這些人中選。
那為什麽不文武分開請?
榮府有多少文官人脈?黛玉又是侯小姐,父親還是探花,文官宴若是比武官宴差太多,榮府必被人指脊梁罵。索性不請文官家眷更不成,更要挨罵,只好將就著請。
而黛玉一看名單就覺得糟心,探花之女就請這些文官家眷?於是加了幾個。
林如海沒留人脈給她,她所知道的文官家的姑娘,來自賈雨村夫人。嬌杏夫人是賤妾扶為正室,會折節與她交往的京官家眷,看著地位不低,實質可想而知。
話說賈雨村寒士出身,扶正嬌杏時不清楚個中道道,做京官後才知麻煩大了。但嬌杏已被他帶出來見人,且生了兒子,不好下堂。他又有憐香惜玉的毛病,舍不得將嬌杏弄死,便堅定地一往情深:嬌杏是在他貧賤時高看他的,貧賤之妻不下堂!
戲文般的佳話擊中黛玉的玻璃心,再加他們的養女英蓮有才情、性子好,她對這家子頗親厚。
探春不便直言,只好七大姑八大姨歪套,將那些萬不能請的人去掉。實際上連嬌杏都不會請,反正她也沒有到了說親年紀的兒子。請嬌杏,會把赴宴的太太奶奶們得罪光。夏大奶奶就會請,榮府姻親薛家也是皇商,不出格,順帶也就沒開罪賈雨村。
這裏頭的彎彎繞,黛玉要學的還很多。她到及笄尚有兩年,能悟出多少看她自己,畢竟探春、王夫人隔著一層,給她掰開了細說的只能是賈母。
。。。。。。。。。。。。。。。。
轉眼正月底,這天王夫人命人傳話,讓寶玉趕緊去她那兒。
寶玉至王夫人上房,裏外一片肅靜,門口探春守著。他悄做了一個“勿語”的手勢制止探春遞小話,直入房展拜:“兒到了,母親有何吩咐?”
王夫人失笑,劈手扯起他:“跟你說正事呢!”
寶玉扮了個鬼臉:“說正事,禮更不可失。”
王夫人不覺輕松下來,言:“也不算大事。江南甄府家眷昨日到京,先前也沒遞個信,忽派人來送禮,又來了四位媽媽拜見老太太。她們說甄夫人帶著甄三姑娘進宮朝賀去了,改日見老親,又說起你在甄府做客時的事。老太太要著人喚你,我擋了,說你正講課,改日見面是一樣的。我明日得去拜見甄夫人,你便不隨我一起去,甄夫人來咱們府上做客時,你不好不見,不若去京縣避避。”
寶玉早估到按諸事提前的脈絡,甄家女最後一次上京在今年,已和璉二商議好應對法。當下笑道:“避開亦無用,等她們來時見一面罷。緊要的是甄府被抄時,往咱們府裏藏金銀珠寶不能收。”
王夫人苦惱:“我不收有何用?老太太、大太太必收!只是甄家真會被抄?他們家大姑娘是三皇子妃,二姑娘……”
假石頭淡笑:“二姑娘是庶女,去年被南安郡王納為侍妾,無兒女。她被納沒多久又是侍妾,無兒女不奇怪。三皇子妃嫁了多久?也無一兒半女,三皇子的側妃侍妾倒生了不少。江南乃國之財倉,皇家不會放任江南糜爛,時機一到必整治,負債累累的甄家首當其沖。若非情形已險,甄夫人不會悄悄攜女入京,最後一搏罷了。拜帖都不遞便送禮到咱們家,明擺著是為藏銀打招呼,可不敢接他們家是非銀。且瞧著,嫡出的甄三姑娘定是上京選秀,若她被留牌,甄家又多一道催命符。”
王夫人道:“賈太妃、甄老太太還在呢。”
假石頭似笑非笑:“甄老太太年事已高,便長命百歲,一個奶母,聖上可敬著,也可以不敬著,咱們家攆出去的奶娘還少了?”
王夫人苦笑,心道妃也不算什麽,妾罷了,玩意兒。就前些天,老太太下令攆走二房一位有兒有女的妾。甄太妃兒女皆無……甄家女都不能生?怕是皇家早想收拾甄家。
寶玉看她悟過來,俯耳說了番話。王夫人眉頭打結,良久道:“只能如此了。”
覆兩日甄夫人母女至榮府回拜,邢、王兩夫人備了上等席面,叫來名班大戲。
賈母年邁又是長輩,陪看了一折戲便回屋歇息。王夫人告訴甄夫人已差人喚寶玉,只是她的兒肖父,刻板守禮,有外姓姑娘不會進門。
邢夫人和甄夫人搭不上話,坐著難受,借機起身,說帶姑娘們去園子裏逛逛,等下一折上場再回。探春笑言別處猶可,妙玉那裏必得去。黛玉應和,倍讚妙玉的才情品貌。
甄夫人不免問妙玉何許人,王夫人微嘆著兜底,末了道:“她外祖家被抄前,送金銀珠寶藏到親家,蘇家大義滅親送去刑部,她外祖家也就罪加一等了。”
甄夫人無從接話——蘇家所為著實涼薄,奈何朝廷嘉獎!於是她叉開話題,讓丫環拿銀子打賞方才登臺的小旦小生,以示催戲。
臺上戲肯定不會這麽快開場,寶玉還要做戲呢。
那年假石頭赴金陵甄府,甄夫人恰去寺廟祈福,沒見過。當假石頭進來行禮,甄夫人不由喋喋稱奇:“向聽他們說兩個寶玉像的似一個人,我想大家公子哥兒都養的嬌嫩,又一般大年紀,大約看去一般齊整,未曾想這般像。倘若別處見到,還只道我兒跟著進京了。”一邊拉起假石頭的手問長問短。
王夫人笑道:“形似神不似。都說你們家寶玉一等討人疼,我家這個,小小年紀跟小老兒似的,素日一身文士青衫,今日~逼著才換了身。”
甄夫人嘆道:“我家寶玉最是淘氣古怪,無法無天,一逼他上學就生病,哪似你家寶玉十二進歲?那混世魔王,最煩男兒,只喜姐姐妹妹,屋裏也只使喚女孩兒,婆子不許近前。說的話行的事,我家老爺恨的無法,偏是他得老太太疼寵,由著他淘氣。”
假石頭不免拿“真性情”雲雲替甄寶玉塗脂抹粉,又問候時平兄。
甄夫人眼圈微紅,說她的長子已於去年夏末過世。
甄時平自中舉後便靜養,無力往場面上行走,親友至甄家都很少露面,璉二寶玉那回由他接待,是甄賈兩家關系不近卻特殊,再則甄家與璉二相熟又身份相當的只有他。這麽位幾近隱身的人,上頭又有兩代親長在世,過世時便沒大辦。賈家不過是甄家“老親”,自是不會特地來封信。
璉二、寶玉一直關註甄家,自然知道甄時平去世了,早有一番計較。去年璉二赴金陵時給打理庶務的甄二爺遞了話,不料甄家女人仍按原著路數至榮府,顯然甄家婦和賈家婦半斤八倆,行事習慣繞過男人。誰讓女人地位低?她們但凡有“出格”之舉,第一瞞著的便是自家男人。假石頭對此十分敬重,親自上陣給甄家當家主母難看。
就見他泫然欲泣:“時平兄音容笑貌猶在,竟去了!真的去了!他對我說時,我哪裏肯信!時平兄說,若他去後您來,給您看看……”
說到這他掏出一張半尺見方的畫,王夫人的心腹丫環們立即一擁而上,將甄夫人的丫環隔開視線。
畫是假石頭的特色簡筆彩畫,兩顆相連的青草,草葉歪向兩邊折斷,題名《斷青》,旁蓋著醒目的甄時平私印(假石頭有甄時平的墨寶,做個假私印不難)。
甄夫人瞪大眼,想接過來細看,假石頭已收起,眾丫飛快退下。
《斷青》諧音“斷親”,甄夫人智商沒低於水平線,一下就悟過來了。
可她無法相信沈穩的長子會在這樣一張畫上蓋私印,臉色有些難看地笑道:“才說兩個寶玉不像,這又像了,都愛胡鬧。”
王夫人笑道:“我兒愛胡鬧就好了,孩兒該有孩兒樣,可他從不胡鬧。”——其實她也覺得像胡鬧,但緊要的是表明意思,目的能達到,管他胡鬧不胡鬧。
甄夫人即驚且疑,王夫人端起茶杯慢慢飲茶,菩薩臉格外慈和。
甄夫人眼神一冷,可算明白過來王氏先前講妙玉家事的用意。
這時臺子那邊傳來開場前的琴簫合奏,寶玉搖頭晃腦補刀:“來來去去一場戲,時平兄一語成讖,夫人還請節哀。”
甄夫人迅速收斂異色,帶笑望向戲臺。她想見見假石頭,是她的夫君說賈家的寶玉非等閑,長子更嘆甄家枉為書香世家,小輩中找不出比賈寶玉更強的。
她想一個小孩兒能有多強?怕是言過其實,也就是肯讀書比自家寶玉強點。現在她疑心賈家寶玉的秀才是撞大運考上的,言談舉止還不如自家寶玉呢!自家兒脾性再刁鉆,懂裏外之別,見人時禮數和大人不差什麽,可笑王氏竟縱著這麽個東西……不對,是王氏想斷親,讓她的兒借著年紀小渾鬧,真個武將府中無規矩!
甄夫人原本有些想頭:因賈母與南安郡王太妃交好,平日對二姑娘多有照應,她想這是榮府示好,自家不必搭架子。老親老親,本就是相望相持,賈家宮裏有賢德妃娘娘,外有姻親王太傅,可與甄家相互關照。不料王氏狗眼看人低!什麽妙玉家事,咒甄家被抄?
話說政老爺非要還欠銀、後來榮府真的還了,此事在京城鬧的很大,三皇子妃寫家信時提過。這回入京她知道得更詳細了,在她看來,賈老太太、賈大老爺都是明白人,可惜賈老太太年紀大了,賈大老爺又多病,管不住自大愚婦王氏和自負忠君的賈二老爺,有這對夫妻作怪,甄家想與賈家親近也難。哼,甄家不稀罕!
所以說困於後宅方寸地的婦人眼界有限,她壓根沒想過甄家會出事:低調入京,是因今上崇節儉;沒事先往榮府遞拜帖,是骨子裏看不起賈家。
自始自終,她沒把賈家和甄家婢生子聯在一起想過。甄家婢生子賣為奴,事雖秘,身為當家主母的她不會不知情,否則婢生子們能不能生下來兩說。她沒把這等事放在心上,一來在主母的眼中婢生子等同奴,對外間隱瞞是不好聽;二來她認為甄家真有女入賤籍、男為奴那天,都是做奴,明公正道賣為奴仍有姓氏,比隱姓埋名的婢生賤~種強。
甄夫人場面功夫一等一,再是不悅也坐到戲散。隨之與賈家淡了往來,後甄家被抄時如假石頭所願,甄家女人沒送金銀珠寶至榮府。
回到二月初,後宮選秀鳴鑼,前朝春闈科考開、各地縣試啟動,榮府則喜氣洋洋籌辦黛玉生日宴……
作者有話要說: 假石頭:喵了個咪的!甄阿姨,你敢擡贓銀來我家,爺就敢擡去刑部!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