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字卷 第六百節 挑戰性,坐等
關燈
小
中
大
癸字卷 第六百節 挑戰性,坐等
薊鎮和宣府兩軍都對袁應泰的指揮怨氣沖天,認爲袁應泰面對烽火燎原的亂軍缺乏應對,只知道一味攔截圍堵,卻不知道分進合擊,集中優勢兵力打硬仗,導致局面始終難以扭轉,甚至導致了北直南北諸府亂軍逐漸合流。
尤其是順德府的亂軍北上與真定府白蓮亂軍匯合,使得白蓮亂軍氣勢暴漲,高邑、臨城、柏鄉、讚皇、元氏幾個緊鄰太行山的縣份全數淪陷,成爲白蓮亂軍最有力的根據地。
十個月過去了,袁應泰手中掌握著超過五萬宣府和薊鎮邊軍,但是卻遲遲未能剿滅橫行於北直隸的這些白蓮亂軍。
而這十個月中,孫承宗已經指揮著山西鎮和大同鎮徹底撲滅了晉南亂局,也徹底將豐州白蓮逐出了邊墻,恢覆了山西鎮在邊地上控制權。
同樣十個月中熊廷弼也基本剿滅了魯南地區的白蓮亂軍,其餘山東白蓮亂軍也基本上被逐出而逃往了西面的北直地區。
從這個角度來說,袁應泰未能解決北直白蓮之亂也並非無因,畢竟從山東逃過來的白蓮亂軍就多達十餘萬人,對本來就如火如荼的真定、廣平、大名、順德幾府的亂局更是增添了幾分烈焰。
不過雖然山東和山西局面已經扭轉,但是並不意味著整個山西山東就太平了。
兵災加上旱災帶來的巨大創傷使得山東山西兩省小規模的民亂此起彼伏,白蓮教的餘孽依然在很多偏遠山區十分猖獗,稍不留意就又會死灰覆燃。
所以無論是孫承宗還是熊廷弼都不敢掉以輕心,都仍然戰戰兢兢地在對兩省進行清剿,力求渡過萬統三年這一關鍵的一年。
不過這一切都和馮紫英沒太大關系,他要做的就是按照朝廷的要求,如數如期的將賦稅和漕糧運往山東和京師,這一點對於馮紫英來說不過是小事一樁,信手拈來。
這一年裏,馮紫英也沒有閑著,既然朝廷把自己放在了江南巡撫的位置上,而江南這一年沒有兵災戰亂,天時也不錯,那麼風調雨順之下,馮紫英自然就要按照自己的意圖來推進一些事情。
像以巡撫衙門的名義鼓勵工商和海貿,並支持移民東番和呂宋、舊港,尤其是要求江南報紙有針對性的介紹東番、南洋、蝦夷等地的地理氣候和物產路線,並號召商人們組建了一個探索拓墾協會和基金,扶持和支持有志於海外開拓的商人向外拓墾。
像進一步推進港口建設、疏浚河道、修建堤岸等交通水利基礎設施,利用巡撫衙門的一些權力,盡可能地克扣上繳朝廷的賦稅,用於本地,這裏邊其實一樣也有許多可供操作的餘地。
另外在教育上,馮紫英知道要觸動士人的利益風險太大,但是他以興辦賑濟學堂爲名,先後在徐州、鳳陽、寧國、松江四地興辦了四座商人出資,以救濟那些流民或者孤兒爲主的學堂,主要以習字和學習算術、建築、測繪、農學、船務、機械、木工、探礦和冶煉等實務雜學爲主,先後接納了超過兩千兒童少年,對外宣稱也就是讓他們能夠在學習幾年之後能夠有一技之長,能夠迅速找到一碗飯吃,不至於被餓死。
即便是這樣一個舉動,也還是引起了很大轟動,因爲開辦學舍居然不是學習經義詩文,而是學習那些士人不屑一顧的雜學,甚至就是謀生技能,這未免太有失身份了。
不過馮紫英也專門把學政和江南有些著名士人大儒招來,在原來南京國子監開了一個座談會,介紹了一下自己的初衷。
言外之意也就是畢竟不是每個人都能堅持從童生到秀才,從秀才到舉人進士這麼多十多二十年苦讀堅持下來的,而學這些雜學和謀生技能,也能爲那些無土無地的窮苦人家孩子尋找到一個最短時間謀生的機會,這也是從仁義救人的角度來考慮的,勉強平息了這些非議。
馮紫英覺得這一年裏自己做的事情不算少了,尤其是在“雜學教育”這一塊開了一個自己認爲很完美的頭,尤其是在江南這種地方能夠突破,殊爲不易。
當然這裏邊有士人們並沒有將此打上眼,在他們心目中詩書經義和時政爲科舉核心,這才是亙古不變的真理,至於雜學,那都是微末小道,不值一提,拿來謀生可以,但要說做官卻不可能。
總的來說,馮紫英自認爲自己一年時間來鞏固了原來的商界盟友,進一步促進了一些開明士紳向工商業主轉化,同時也開始在教育上爲工商產業培養人才開了一個頭。
當然一些惠及地方的基礎設施建設也是必不可少的,這是撈取民心民意的必要手段,他當然不會吝嗇。
但這樣繼續下去,似乎也還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可讓馮紫英覺得好像乏味了一些,他更渴望一些變革性的事情來挑戰自己。
劉東陽在山西那邊打得很出色。
當然這得益於邱子雄的突然反叛歸順,立即打了亂軍一個措手不及。
尤其是劉東陽和邱子雄選擇了一個最佳的決戰時機才出手,可以說直接導致了整個晉南戰局的陡然逆轉。
這一戰之後,劉東陽率領西北軍趁勢猛攻,從解州一路打到平陽府城,亂軍再也無法組織起像樣的抵抗。
而後劉東陽借勢從從烏嶺山北面插入潞安府,將晉南亂軍分割成兩塊,逐一殲滅,晉南戰局便由此告一段落。
在晉南局面打開之後,孫承宗指揮大同軍開始對偏居偏頭關到老營堡一線的豐州白蓮發起猛攻,最終在萬統三年的三月將豐州白蓮逐出邊墻,重新穩固了山西鎮的邊境防線。
整個山西局面就此穩定下來,孫承宗也再一次證明了他在文臣知軍上的地位。
現在文臣知軍中號稱三傑,馮鏗、孫承宗、熊廷弼,馮紫英居首,孫承宗次之,熊廷弼居尾。
但就算是這樣,不少人都認爲熊廷弼要和這二人並列,還略有不如,其在播州之戰乃至後來的奢安之亂中打得並不算好,純粹是靠兵力和後勤活生生耗死了楊應龍和奢安兩家,也讓朝廷耗費了超出最初預計幾倍的糧帑。
在牀上的浮想聯翩,身旁探春也把臉貼在馮紫英肩頭,“相公還是想去打這一仗麼?”
馮紫英啞然失笑,搖了搖頭:“現在去接手沒太大意思了吧,除非局面真的不可控制,只是江南這邊顯得太過按部就班,有些想做的事情,在江南做不了,回京師也沒法做,所以空有一腔報國志,卻只能嗟嘆唏噓啊。”
探春能感受到丈夫心中的感慨,只是丈夫年齡太年輕,入仕資歷也就這麼幾年,走到現在這一步已經殊爲不易了,再上一步進正二品的尚書或者都禦史,乃至更進一步入閣,那都不是短時間內能做到的。
“相公,我以爲您還是留在江南踏踏實實做一些你覺得還可以做的事情的好,而且這一年裏你在江南做的很多事情不也收到了士紳民衆的極大歡迎麼?對了,山陜商會的人好像這兩天也要來拜會您吧?”
探春提醒道。
馮紫英當然不會忘。
揚州鹽商終於邁出了轉型的第一步,他們和山陜商人合作,效仿京畿煤鋼聯合體,在徐州開始建立南直隸第一家大型鋼鐵煤炭聯合體。
徐州有從漢代就開始開采的利國鐵礦,有南直隸地區最豐富的煤炭資源,加上地處南北要沖,運河貫穿而過,距離江南這個最大的消費市場亦不遠,可以說發展煤鋼產業得天獨厚。
山陜商人早就垂涎了,但是這裏是南直隸地盤,沒有江南商人的合作,他們不可能涉足這裏。
同樣江南商人也對北地商人在北地興起的煤鐵、水泥建材等產業蓬勃發展一樣無比羨慕,但是監於缺乏必要的新式冶鐵技術和水泥制造工藝,他們也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北方的鐵料、鐵器、石炭和水泥經海運和運河大舉南下占領江南市場。
隨著江南造船、造車等行業的發展,對鐵料鐵器的需求也日益加大,無論是本地還是來自廣東的鐵料都遠遠無法滿足本地需求,而廣東鐵料鐵器現在隨著海運興起,更多的開始出口南洋和日本,所以缺口更大,只能越來越依靠來自北地的鐵料鐵器。
所以江南商人們也亟待發展自己本土的冶鐵行業。
現在小馮巡撫來了江南,立即促成了山陜商人和江南商人的合作,在徐州組建新的大型煤鐵覆合體,江南鹽商率先拔得頭籌,洞庭商幫亦有資本參與。
按照規劃,這樣一家煤鐵覆合體企業的規模不會低於現在的京畿煤鐵覆合體,將會很大程度滿足江南對鐵料鐵器的需求,並會供應長江上游的湖廣地區。
“哎,說自己閑,其實並不閑,也就是覺得這些事兒沒有挑戰性罷了,罷了,罷了,起牀吧。”馮紫英伸了一個懶腰,“侍書翠墨,聽牀也聽夠了,來侍候爺穿衣吧。”
章節報錯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薊鎮和宣府兩軍都對袁應泰的指揮怨氣沖天,認爲袁應泰面對烽火燎原的亂軍缺乏應對,只知道一味攔截圍堵,卻不知道分進合擊,集中優勢兵力打硬仗,導致局面始終難以扭轉,甚至導致了北直南北諸府亂軍逐漸合流。
尤其是順德府的亂軍北上與真定府白蓮亂軍匯合,使得白蓮亂軍氣勢暴漲,高邑、臨城、柏鄉、讚皇、元氏幾個緊鄰太行山的縣份全數淪陷,成爲白蓮亂軍最有力的根據地。
十個月過去了,袁應泰手中掌握著超過五萬宣府和薊鎮邊軍,但是卻遲遲未能剿滅橫行於北直隸的這些白蓮亂軍。
而這十個月中,孫承宗已經指揮著山西鎮和大同鎮徹底撲滅了晉南亂局,也徹底將豐州白蓮逐出了邊墻,恢覆了山西鎮在邊地上控制權。
同樣十個月中熊廷弼也基本剿滅了魯南地區的白蓮亂軍,其餘山東白蓮亂軍也基本上被逐出而逃往了西面的北直地區。
從這個角度來說,袁應泰未能解決北直白蓮之亂也並非無因,畢竟從山東逃過來的白蓮亂軍就多達十餘萬人,對本來就如火如荼的真定、廣平、大名、順德幾府的亂局更是增添了幾分烈焰。
不過雖然山東和山西局面已經扭轉,但是並不意味著整個山西山東就太平了。
兵災加上旱災帶來的巨大創傷使得山東山西兩省小規模的民亂此起彼伏,白蓮教的餘孽依然在很多偏遠山區十分猖獗,稍不留意就又會死灰覆燃。
所以無論是孫承宗還是熊廷弼都不敢掉以輕心,都仍然戰戰兢兢地在對兩省進行清剿,力求渡過萬統三年這一關鍵的一年。
不過這一切都和馮紫英沒太大關系,他要做的就是按照朝廷的要求,如數如期的將賦稅和漕糧運往山東和京師,這一點對於馮紫英來說不過是小事一樁,信手拈來。
這一年裏,馮紫英也沒有閑著,既然朝廷把自己放在了江南巡撫的位置上,而江南這一年沒有兵災戰亂,天時也不錯,那麼風調雨順之下,馮紫英自然就要按照自己的意圖來推進一些事情。
像以巡撫衙門的名義鼓勵工商和海貿,並支持移民東番和呂宋、舊港,尤其是要求江南報紙有針對性的介紹東番、南洋、蝦夷等地的地理氣候和物產路線,並號召商人們組建了一個探索拓墾協會和基金,扶持和支持有志於海外開拓的商人向外拓墾。
像進一步推進港口建設、疏浚河道、修建堤岸等交通水利基礎設施,利用巡撫衙門的一些權力,盡可能地克扣上繳朝廷的賦稅,用於本地,這裏邊其實一樣也有許多可供操作的餘地。
另外在教育上,馮紫英知道要觸動士人的利益風險太大,但是他以興辦賑濟學堂爲名,先後在徐州、鳳陽、寧國、松江四地興辦了四座商人出資,以救濟那些流民或者孤兒爲主的學堂,主要以習字和學習算術、建築、測繪、農學、船務、機械、木工、探礦和冶煉等實務雜學爲主,先後接納了超過兩千兒童少年,對外宣稱也就是讓他們能夠在學習幾年之後能夠有一技之長,能夠迅速找到一碗飯吃,不至於被餓死。
即便是這樣一個舉動,也還是引起了很大轟動,因爲開辦學舍居然不是學習經義詩文,而是學習那些士人不屑一顧的雜學,甚至就是謀生技能,這未免太有失身份了。
不過馮紫英也專門把學政和江南有些著名士人大儒招來,在原來南京國子監開了一個座談會,介紹了一下自己的初衷。
言外之意也就是畢竟不是每個人都能堅持從童生到秀才,從秀才到舉人進士這麼多十多二十年苦讀堅持下來的,而學這些雜學和謀生技能,也能爲那些無土無地的窮苦人家孩子尋找到一個最短時間謀生的機會,這也是從仁義救人的角度來考慮的,勉強平息了這些非議。
馮紫英覺得這一年裏自己做的事情不算少了,尤其是在“雜學教育”這一塊開了一個自己認爲很完美的頭,尤其是在江南這種地方能夠突破,殊爲不易。
當然這裏邊有士人們並沒有將此打上眼,在他們心目中詩書經義和時政爲科舉核心,這才是亙古不變的真理,至於雜學,那都是微末小道,不值一提,拿來謀生可以,但要說做官卻不可能。
總的來說,馮紫英自認爲自己一年時間來鞏固了原來的商界盟友,進一步促進了一些開明士紳向工商業主轉化,同時也開始在教育上爲工商產業培養人才開了一個頭。
當然一些惠及地方的基礎設施建設也是必不可少的,這是撈取民心民意的必要手段,他當然不會吝嗇。
但這樣繼續下去,似乎也還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可讓馮紫英覺得好像乏味了一些,他更渴望一些變革性的事情來挑戰自己。
劉東陽在山西那邊打得很出色。
當然這得益於邱子雄的突然反叛歸順,立即打了亂軍一個措手不及。
尤其是劉東陽和邱子雄選擇了一個最佳的決戰時機才出手,可以說直接導致了整個晉南戰局的陡然逆轉。
這一戰之後,劉東陽率領西北軍趁勢猛攻,從解州一路打到平陽府城,亂軍再也無法組織起像樣的抵抗。
而後劉東陽借勢從從烏嶺山北面插入潞安府,將晉南亂軍分割成兩塊,逐一殲滅,晉南戰局便由此告一段落。
在晉南局面打開之後,孫承宗指揮大同軍開始對偏居偏頭關到老營堡一線的豐州白蓮發起猛攻,最終在萬統三年的三月將豐州白蓮逐出邊墻,重新穩固了山西鎮的邊境防線。
整個山西局面就此穩定下來,孫承宗也再一次證明了他在文臣知軍上的地位。
現在文臣知軍中號稱三傑,馮鏗、孫承宗、熊廷弼,馮紫英居首,孫承宗次之,熊廷弼居尾。
但就算是這樣,不少人都認爲熊廷弼要和這二人並列,還略有不如,其在播州之戰乃至後來的奢安之亂中打得並不算好,純粹是靠兵力和後勤活生生耗死了楊應龍和奢安兩家,也讓朝廷耗費了超出最初預計幾倍的糧帑。
在牀上的浮想聯翩,身旁探春也把臉貼在馮紫英肩頭,“相公還是想去打這一仗麼?”
馮紫英啞然失笑,搖了搖頭:“現在去接手沒太大意思了吧,除非局面真的不可控制,只是江南這邊顯得太過按部就班,有些想做的事情,在江南做不了,回京師也沒法做,所以空有一腔報國志,卻只能嗟嘆唏噓啊。”
探春能感受到丈夫心中的感慨,只是丈夫年齡太年輕,入仕資歷也就這麼幾年,走到現在這一步已經殊爲不易了,再上一步進正二品的尚書或者都禦史,乃至更進一步入閣,那都不是短時間內能做到的。
“相公,我以爲您還是留在江南踏踏實實做一些你覺得還可以做的事情的好,而且這一年裏你在江南做的很多事情不也收到了士紳民衆的極大歡迎麼?對了,山陜商會的人好像這兩天也要來拜會您吧?”
探春提醒道。
馮紫英當然不會忘。
揚州鹽商終於邁出了轉型的第一步,他們和山陜商人合作,效仿京畿煤鋼聯合體,在徐州開始建立南直隸第一家大型鋼鐵煤炭聯合體。
徐州有從漢代就開始開采的利國鐵礦,有南直隸地區最豐富的煤炭資源,加上地處南北要沖,運河貫穿而過,距離江南這個最大的消費市場亦不遠,可以說發展煤鋼產業得天獨厚。
山陜商人早就垂涎了,但是這裏是南直隸地盤,沒有江南商人的合作,他們不可能涉足這裏。
同樣江南商人也對北地商人在北地興起的煤鐵、水泥建材等產業蓬勃發展一樣無比羨慕,但是監於缺乏必要的新式冶鐵技術和水泥制造工藝,他們也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北方的鐵料、鐵器、石炭和水泥經海運和運河大舉南下占領江南市場。
隨著江南造船、造車等行業的發展,對鐵料鐵器的需求也日益加大,無論是本地還是來自廣東的鐵料都遠遠無法滿足本地需求,而廣東鐵料鐵器現在隨著海運興起,更多的開始出口南洋和日本,所以缺口更大,只能越來越依靠來自北地的鐵料鐵器。
所以江南商人們也亟待發展自己本土的冶鐵行業。
現在小馮巡撫來了江南,立即促成了山陜商人和江南商人的合作,在徐州組建新的大型煤鐵覆合體,江南鹽商率先拔得頭籌,洞庭商幫亦有資本參與。
按照規劃,這樣一家煤鐵覆合體企業的規模不會低於現在的京畿煤鐵覆合體,將會很大程度滿足江南對鐵料鐵器的需求,並會供應長江上游的湖廣地區。
“哎,說自己閑,其實並不閑,也就是覺得這些事兒沒有挑戰性罷了,罷了,罷了,起牀吧。”馮紫英伸了一個懶腰,“侍書翠墨,聽牀也聽夠了,來侍候爺穿衣吧。”
章節報錯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