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丁字卷 第一百一起十七節 妙玉(補昨晚更求票!)

關燈
丁字卷 第一百一起十七節 妙玉(補昨晚更求票!)

從官應震府上離開時,想起官應震有些緊鎖的眉頭和有些發青的面頰,馮紫英估計官師今晚,嗯,估計今後幾晚都怕要睡不安枕了。

其實看到這些問題的當然不會只有他馮紫英,縱然他們和自己相比,欠缺一雙能看穿數百年進化發展史的慧眼,但是卻不能小覷他們對這個時代的認知。

尤其是像葉向高、方從哲和齊永泰以及官應震這些人,幾十年的宦海沈浮,從朝廷中央到地方上的種種經歷見識,要說他們不清楚這個舉步維艱的帝國究竟存在哪些問題,他們會一無所知?想想也不可能。

這從宗室到士紳在豪商巨賈們對土地的兼並,尋常庶民百姓隱匿身份,向這些宗室皇莊投田獻土躲避稅賦和勞役,官府會不知道?他們這些門生遍天下的閣老重臣們會不知曉?

元熙帝在後期的怠政惰政以及對自己親信的臣僚們寬縱無邊導致的貪墨橫行,六下江南留下的一地雞毛,至今都還沒有收拾完,他們也不清楚?

人口猛增加上土地稅賦流失,百姓缺乏謀生之道,這些道理其實誰都明白,關鍵在於如何來改變?

重新清理丈量土地,清理隱匿人口,知不知道這樣做的後果?那是在挑戰整個宗室加士紳羣體。

不說人人如此,但是相當大一個羣體,甚至可以說是極具影響力和話語權的羣體的利益都會受到挑戰和損害,這裏邊甚至包括準備操刀者自己。

至於說馮紫英給官應震提出的“攤丁入畝”和“官紳一體納糧”構想,更是把官應震給震蒙了。

這個大招幾乎是要廢黜士紳們的特權了,但事實上那不可能,會遭遇極大的抵制,起碼現在還有難度,另外即便是推行了,在地方官吏和士紳們利益一體化的情形下,最終還是會演變成爲一個轉嫁到農民頭上的過程,但是對土地的丈量清理,的確能給在一定程度上朝廷帶來增收倒是真的。

所以在給了官應震一些“振聾發聵”和“看似毫無可操作性”的建議之後,馮紫英又“靠譜”地給官應震提出了另外一些建議。

比如引入目前已經在沿海一帶由西夷人引入進來的土豆、番薯等耐旱高產農作物。

尤其是土豆,極其適應北方山地和黃土高原區,適應力強,產量高,容易種植,對於在當下北方地區遭遇水旱災害頻繁的前提下,如果這兩種作爲能夠普及開來,能夠很大程度減輕老百姓遭遇天災時缺衣少糧而鋌而走險的可能性。

再比如改革吏治,推進吏治考核的規範化和高效化,這提點馮紫英借監張居正的“考成法”。

再比如,馮紫英提出設立銀莊,通過銀莊募集銀錢來扶持一些“重點戰略產業”,而這個“重點戰略產業”主要指兩方面,一是產品能夠大量出口的產業,比如絲綢、瓷器、制茶、造紙等產業,另一類就是當下大周較爲落後但又不可或缺甚至亟待發展的產業,比如造船、采礦、冶煉、機械加工包括槍炮制造這一類不可假於人手的產業,而這些產業很大程度大周已經落後於歐洲,但落後還不算太多,急需向歐洲學習趕上來。

總而言之,零零碎碎的,馮紫英和官應震說了不少,而官應震顯然還沒有適應馮紫英給他帶來的沖擊,以至於在馮紫英離開時他都有些恍惚。

而馮紫英向他提出在設立銀莊時的一些想法,包括選址揚州,官應震也只能懵懵懂懂的點頭應是,沒有太多更好的建議。

不過馮紫英還是向官應震介紹了銀莊的謀利手段和對大周整個工商業經濟可能帶來的助益,包括他的一些設想,甚至也隱隱提及了朝中一些人對此的態度,這也獲得了官應震的認可。

該做的,該說的,馮紫英都做到了,剩下的就該是在其位謀其政了。

既然官師要執掌中書科,並且專司開海之略,馮紫英的職責就是做好其助手工作,而官應震也不需要有其他人在他身畔指手畫腳,除非他需要。

******

船從啓動那一刻起,馮紫英就放松了下來。

原本練國事是打算跟隨馮紫英一道去揚州的,馮紫英也希望練國事能和自己一道,但是這卻被剛進入角色的官應震斷然否決了。

剛剛進入中書科的官應震畢竟已經脫離大周官場好幾年了,很多情況還要熟悉,而中書科的職責,開海事務的梳理,都急需一批得力人員來幫襯。

練國事自然就是最好的助手,這等時候官應震怎麼會同意讓練國事跟隨馮紫英去揚州

馮紫英去揚州謀劃銀莊一事雖然重要,但是畢竟這一趟也只是一個搭框架的活兒,很多事情只是意向性的先嚐試著先接觸,具體如何來做,還有很多細節性的事務要慢慢一步一步來。

官應震的任命一下來,便馬不停蹄的入主中書科,對於原有那些混吃等死的閑散子弟們立即就被趕到了一處偏舍,官應震給他們的說法就是願意來就來這偏舍裏混著,不願意來悉聽尊便,最好不來。

而新的中書舍人們暫時還沒有補上,但是官應震已經開始在這一兩科的進士們裏選拔了,而馮紫英和練國事更是當仁不讓的被官應震點將進入中書科協助他工作。

看著史湘雲興奮地在船上竄來竄去,而玉釧兒和史湘雲的丫頭翠縷也是格外親熱,二人在榮國府裏便熟識,現在有機會一起南下揚州,更是歡喜無比。

倒是妙玉沈靜的坐在船艙一角,手中卻握著一卷佛經,只是心思卻已經不在經書上,單單是看那眼神,便知道神思不屬。

王熙鳳的確是在榮國府裏有些本事,尋個機會果真說動了賈母,加上史湘雲“義薄雲天”的豪氣,賈母還真的就同意了史湘雲南下揚州去和黛玉作陪。

當然這也是建立在馮紫英“正好”要南下揚州,可以護送一程的情形下。

不到半個時辰,史湘雲便和妙玉熟絡了起來,雖然妙玉也很喜歡史湘雲的這種豪爽性格,但是長期在佛門清凈之地生活的她,還是對史湘雲這種自來熟的性子不太適應。

“真沒想到林姐姐還有一個姐姐,但初一說還不覺得,但這麼仔細一看,妙玉姐姐你和林姐姐還真的一些相似呢。”史湘雲快人快嘴,“不過妙玉姐姐身體可要比林姐姐強得多,……”

“雲姑娘和我那位妹妹很熟悉?”輕輕嘆了一口氣,妙玉也丟開了有些心思。

“是啊,林姐姐在府裏邊住著,我也一樣,和林姐姐算是同病相憐吧?”史湘雲大大咧咧地道:“我們幾個,還有探丫頭,二姐姐她們,都很熟識,沒事兒大家以在一起聊聊天,有時候也寫寫詩,作作畫,……”

這便是自己那位妹妹的大家閨秀生活,妙玉心中湧起一股說不出的滋味來。

截然不同的兩種生活,自己在佛門清修,她在閨閣中吟詩作畫,孰好孰壞,好像一時間也很難評判。

而現在大家卻要一起同樣面對一個父親過世的場景,把兩個原本毫不相幹的人牽扯到一起,想到這裏妙玉也越發覺得人間緣分果然是很難說得清楚。

妙玉也已經從史湘雲那裏知曉了榮國府的情況,自己那位同父異母的妹妹便是榮國府老太君的嫡親外孫女,看樣子若是父親去世,這位妹妹也多半是要寄居在榮國府中去的。

對於了林如海,她有一些印象,但是你要說有多麼深厚的感情也說不上,只不過爲人之女,這等情況下理所應當要回去一趟,見一見最後一面。

對這一點妙玉不太在意,但是師傅卻在臨行之前要自己再鄭重其事的考慮一下,入佛門易,但是出佛門之後你很難再融入這個社會了。

師傅的提醒讓妙玉也是心驚肉跳。

師傅一直說自己塵緣未盡,並非佛門中人,只是機緣未到,所以暫時棲身與佛門。

這讓妙玉自己也是百思不得其解,不知道自己的機緣從何而來,難道就是因爲這一次的歸宗認祖?

妙玉不這麼認爲,這位沒見過幾次面的父親這個時候突發奇想要見自己,或許有某些歉疚心理在裏邊,甚至可能要補償一些什麼,但是那又如何?

難道還能重新改變自己這一生的命運?

要說妙玉從未考慮過自己未來的生涯,那是假話。

雖然說成日裏在蟠香寺中,落得個清閑自在,但是隨著年齡日長,師傅卻又不肯幫自己剃度,妙玉自己都意識到一些東西。

自己好像對真正投身佛門並不抵觸,但是也沒有自己覺得自己應該有的那種期盼,嗯,約摸就是一種隨遇而安的心態。

過於古板而枯燥的佛門生活對於青春少艾的女孩子來說,委實太過於乏味了一些,對妙玉來說,似乎和岫煙在一起的日子更能讓自己心情愉悅,這大概就是師傅一直認爲自己不不屬於佛門的緣故吧。

總歸還是要面對這樣一個家庭,雖然現在這位父親已經病入沈痾,但妙玉對自己這等時候回去還是有些好奇的。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