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三種練法
關燈
小
中
大
國術,通俗點講,就是指武功。
而武功,以前丁毅只在武俠小說和武俠電影中才看到過,但是小說和電影都有點神話,其實很多武功,就包含在生活中,有些簡單的功夫,只要你勤加練習就能化腐朽為神奇。
大家都知道有些殺豬的人,一刀下去,切肉幾斤幾量,清清楚楚,這是常年積累,日夜練習的後果。
古書上有苞丁解牛:“奏刀然,莫不中音”,他一生宰牛無數計,一把殺牛刀用了十九年依然鋒利無比,這也是因為反覆實踐,殺牛多了,最後才會得心應手,運用自如。
像這樣的人,如果有名師指點,稍加練習,就可以成為一名出色的刀客,國術好手。
現代社會,一些著名的運動員,常年練習一項運動,只要有名師指點,也容易成就明勁高手。
陳家的陳若鋒,在那鄧師父的指點下,站在高臺上,用一根長繩,一頭綁著短棍,一頭綁著一桶水,雙手十指緊抓,不停的扭動卷起長繩,提起水桶,長年累月之後,手掌五指之勁會強大無比。(現實中有人這麽練了很多年,吃核桃時空手一捏即碎。)
當然了,陳若鋒和運動員們,練好了也只能算是外家的功夫,外家功夫只能算是國術的皮毛,沒有明師指點,自己練的話,很容易傷筋傷骨。
所以一些運動員,軍中的兵王猛人,退役之後,身上會有很多毛病。
國術真正巔峰算是清末和民國之初,而國術的稱呼也來源於那個時代。
清朝末年,由孫中山領導的革命黨人,多次刺殺滿清高官,甚至親王,其中多倚仗武林中人出力。
至1927年,國民政府委員長張之江發起,馮玉祥、於佑任,蔡元培等人呼籲,於南京創立了國術研究館,稱‘國術館組設,原本救國之熱誠,以期強種強國,而循至民眾均國術化’。(看最後一句話,那個時代,政府都希望全國百姓人人習武,強健體魄,保家衛國。)
1928年,更名為中央國術館,相當於民國時期主管國術的中央行政機構(與現在的教育部,衛生部等一個級別。)
之後省、市、縣級國術館(分館,支館)紛紛新設,且館長很多都是有市長,縣長兼任。
由此可見當時國家政府對國術的重視,從此迎來中華武術界的‘黃金十年’。
在那個時代,拔刀相助是英雄的象征,快義恩仇是俠義的精神,全國各地湧現出諸多國術高手,有很多人物都在後來被搬上電影屏幕,成為膾炙人口的武林傳奇。
也同樣在那個年代,火器開始盛行,所謂‘武功再高,一槍撩倒’,甚至一些國術大師都死在槍口之下,很多練武的人都失了銳氣,覺的辛苦練上幾十年,不如一個拿槍的少年,再加之後國家日趨穩定,政府重提‘俠以武犯禁’,慢慢的國術變的日漸衰弱。
進入二十一世紀之後,國術精華都已經失傳殆盡,青黃不接,國內一些所謂練武的都只有花架子,擂臺上常見的自由搏擊,武林大會等,更多的就像是小孩子打架,抱著你摔我摔。
看到這裏,丁毅也不禁唏籲不已,曾經中華民族的愧寶,保家衛國的根本,在這個時代曾經流落到用來武術表演,坑蒙拐騙的地步。
現在他終於明白,當初練國術的人會說出一句‘只殺敵,不表演’的堅定,是何等的熱血。
丁毅定了定神,繼續在網上搜索,心中對國術也越來越有興趣。
後面看的更讓他大跌眼鏡。
大概在兩三百年之前,又或者是一百多年之前,網上似乎對這段時間描的很隱晦,在丁毅所現在所呆的城市,東寧市裏又湧起幾位國術高手。
這些人不知從什麽人身邊學到了真正的國術,使國術大放光芒,再次迎來一段時間的黃金期。
經過這麽多年的發展,如今帝國的國術已經在全世界發揚光大,國內的門派也百花奇放,不過因為政府也同樣堅定‘俠以武犯禁’這個根本,國內正面不準有國術的報道。
所有學國術的人,都是私底下學習,各門各派的招生也非常低調嚴格。
甚至普通子弟都沒有機會接觸到國術,只有一些名門貴族,世家子弟,政府高層的子女才有機會進入各大門派學習國術。
“原來國術的再次盛行居然從東寧市開始的,不知東寧市出了什麽樣的天才,竟然能重新帶動國術的崛起?”丁毅仔細在網上查閱,這段歷史好像被故意隱匿,所謂的東寧市幾大國術高手,全部沒有名字和信息留下,他們的故事也很傳神化,像是小說。
“這種事,也許只有從國術大師口中才能問到真像,網上應該找不到了。”丁毅心中自言自語,對這幾大國術宗師也產生了興趣。
據網上描述,國術經過這幾百年,數代人的傳承,完善,現在大至分為明勁,暗勁,化勁三重,一般的人,窮其一生,能練到化勁,已經算是宗師中的宗師,萬中無一。
化勁之上,據說還有區分,但那屬於更高深的境界,在很多門派裏,都是口口相傳,不到化勁的人,聽都沒有聽過這些境界。
這個劃分是以形意拳大師郭雲深(清末武術家,以半步崩拳打遍天下著稱)的遺著《能說形意拳經》開始的。
郭雲深說形意拳有三層道理,三步功夫,三種練法。
三層道理是:練精化氣,練氣化神,練神還虛。
三步功夫是:易骨,易筋,易髓。
三種練法是:明勁,暗勁,化勁。
看到這裏時,丁毅心想,武俠小說中天下第一門派少林寺有無上神功《易筋經》,在郭雲深的著作中,也只相當於中層功夫。(其實歷史上,達摩大師傳下易筋洗髓二經,意在讓僧人習之,以強壯人之身體,還其人之初生本來面目,後到宋朝,由南宋名將岳飛擴允二經之義,作為三經:易骨,易筋,洗髓。)
郭雲深的三步功夫,多半由岳飛這三經演化而來。
所謂明勁,字面上的意思:就是很明顯的拳勁。
國術上說:拳之剛勁也。
但是這個勁,對普通人來說,就是你的力量。
外國職業的拳王一拳有三百斤,四百斤甚至五百斤,這就是你的力量,你的拳勁,但他們這樣已經算了到了巔峰,怎麽練也不可能超越,因為這不是明勁。
練出第一步功夫,才叫明勁。
第一步是易骨,拳經上說:易骨者,即練精化氣,易骨之道也。因人身中先天之氣與後天之氣不合,體質不堅,故發明其道---。
拳經很長,換成白話大概的意思,就是人的體質本來不好,練成易骨可以改善體質,將身體中散亂之氣,收納於丹田之內,使肉身內外如一,勁力大增。
這時候人的拳頭,已經堅不可摧,瞬息的暴發力更加的兇猛,同樣打一拳在樹上,可能你痛的捂著拳頭哇哇大叫,甚至骨折,而練成明勁的人,可以一拳打斷小樹枝,而毫無傷害。
現代社會,把明勁練成,最出名的人應該就是李某龍。
據說李某龍的一腳轉身側踢可以把人踢出二十多米,為什麽他這麽瘦有這麽強大的力量,因為他已經踏入明勁,拳腳瞬息崩發的力量,遠比一些拳王的力量還有殺傷力。
擂臺上正規的打可能不是拳王的對手,但是無規則的搏殺,十個拳王也未必是他的對手。
可惜李某龍也只步入明勁初期,大概和丁毅所殺的蘇牙哥相似,或許還不如蘇牙哥,後期他把更多的時間用在電影表演上,也沒有明師指導,更是忘了國術宗師們口口相傳的真言“只殺敵,不表演。”所以他一生的成就也不過明勁初期。(葉問當年見到李某龍時,曾經就斷言此人短命,後來果真靈驗。)
而不管什麽國術,基本功和起點就是站樁。
站樁有很多種,不同的門派,不同的師傅都有不同的站樁。
形意拳的起點是三體式,三體式沒有老師傅教的話,自己站很容易出問題,丁毅在網上搜索了一下,找了個馬步動作,仔細看了看,跳下床上,擺了個姿勢,呼,站出一個馬步。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而武功,以前丁毅只在武俠小說和武俠電影中才看到過,但是小說和電影都有點神話,其實很多武功,就包含在生活中,有些簡單的功夫,只要你勤加練習就能化腐朽為神奇。
大家都知道有些殺豬的人,一刀下去,切肉幾斤幾量,清清楚楚,這是常年積累,日夜練習的後果。
古書上有苞丁解牛:“奏刀然,莫不中音”,他一生宰牛無數計,一把殺牛刀用了十九年依然鋒利無比,這也是因為反覆實踐,殺牛多了,最後才會得心應手,運用自如。
像這樣的人,如果有名師指點,稍加練習,就可以成為一名出色的刀客,國術好手。
現代社會,一些著名的運動員,常年練習一項運動,只要有名師指點,也容易成就明勁高手。
陳家的陳若鋒,在那鄧師父的指點下,站在高臺上,用一根長繩,一頭綁著短棍,一頭綁著一桶水,雙手十指緊抓,不停的扭動卷起長繩,提起水桶,長年累月之後,手掌五指之勁會強大無比。(現實中有人這麽練了很多年,吃核桃時空手一捏即碎。)
當然了,陳若鋒和運動員們,練好了也只能算是外家的功夫,外家功夫只能算是國術的皮毛,沒有明師指點,自己練的話,很容易傷筋傷骨。
所以一些運動員,軍中的兵王猛人,退役之後,身上會有很多毛病。
國術真正巔峰算是清末和民國之初,而國術的稱呼也來源於那個時代。
清朝末年,由孫中山領導的革命黨人,多次刺殺滿清高官,甚至親王,其中多倚仗武林中人出力。
至1927年,國民政府委員長張之江發起,馮玉祥、於佑任,蔡元培等人呼籲,於南京創立了國術研究館,稱‘國術館組設,原本救國之熱誠,以期強種強國,而循至民眾均國術化’。(看最後一句話,那個時代,政府都希望全國百姓人人習武,強健體魄,保家衛國。)
1928年,更名為中央國術館,相當於民國時期主管國術的中央行政機構(與現在的教育部,衛生部等一個級別。)
之後省、市、縣級國術館(分館,支館)紛紛新設,且館長很多都是有市長,縣長兼任。
由此可見當時國家政府對國術的重視,從此迎來中華武術界的‘黃金十年’。
在那個時代,拔刀相助是英雄的象征,快義恩仇是俠義的精神,全國各地湧現出諸多國術高手,有很多人物都在後來被搬上電影屏幕,成為膾炙人口的武林傳奇。
也同樣在那個年代,火器開始盛行,所謂‘武功再高,一槍撩倒’,甚至一些國術大師都死在槍口之下,很多練武的人都失了銳氣,覺的辛苦練上幾十年,不如一個拿槍的少年,再加之後國家日趨穩定,政府重提‘俠以武犯禁’,慢慢的國術變的日漸衰弱。
進入二十一世紀之後,國術精華都已經失傳殆盡,青黃不接,國內一些所謂練武的都只有花架子,擂臺上常見的自由搏擊,武林大會等,更多的就像是小孩子打架,抱著你摔我摔。
看到這裏,丁毅也不禁唏籲不已,曾經中華民族的愧寶,保家衛國的根本,在這個時代曾經流落到用來武術表演,坑蒙拐騙的地步。
現在他終於明白,當初練國術的人會說出一句‘只殺敵,不表演’的堅定,是何等的熱血。
丁毅定了定神,繼續在網上搜索,心中對國術也越來越有興趣。
後面看的更讓他大跌眼鏡。
大概在兩三百年之前,又或者是一百多年之前,網上似乎對這段時間描的很隱晦,在丁毅所現在所呆的城市,東寧市裏又湧起幾位國術高手。
這些人不知從什麽人身邊學到了真正的國術,使國術大放光芒,再次迎來一段時間的黃金期。
經過這麽多年的發展,如今帝國的國術已經在全世界發揚光大,國內的門派也百花奇放,不過因為政府也同樣堅定‘俠以武犯禁’這個根本,國內正面不準有國術的報道。
所有學國術的人,都是私底下學習,各門各派的招生也非常低調嚴格。
甚至普通子弟都沒有機會接觸到國術,只有一些名門貴族,世家子弟,政府高層的子女才有機會進入各大門派學習國術。
“原來國術的再次盛行居然從東寧市開始的,不知東寧市出了什麽樣的天才,竟然能重新帶動國術的崛起?”丁毅仔細在網上查閱,這段歷史好像被故意隱匿,所謂的東寧市幾大國術高手,全部沒有名字和信息留下,他們的故事也很傳神化,像是小說。
“這種事,也許只有從國術大師口中才能問到真像,網上應該找不到了。”丁毅心中自言自語,對這幾大國術宗師也產生了興趣。
據網上描述,國術經過這幾百年,數代人的傳承,完善,現在大至分為明勁,暗勁,化勁三重,一般的人,窮其一生,能練到化勁,已經算是宗師中的宗師,萬中無一。
化勁之上,據說還有區分,但那屬於更高深的境界,在很多門派裏,都是口口相傳,不到化勁的人,聽都沒有聽過這些境界。
這個劃分是以形意拳大師郭雲深(清末武術家,以半步崩拳打遍天下著稱)的遺著《能說形意拳經》開始的。
郭雲深說形意拳有三層道理,三步功夫,三種練法。
三層道理是:練精化氣,練氣化神,練神還虛。
三步功夫是:易骨,易筋,易髓。
三種練法是:明勁,暗勁,化勁。
看到這裏時,丁毅心想,武俠小說中天下第一門派少林寺有無上神功《易筋經》,在郭雲深的著作中,也只相當於中層功夫。(其實歷史上,達摩大師傳下易筋洗髓二經,意在讓僧人習之,以強壯人之身體,還其人之初生本來面目,後到宋朝,由南宋名將岳飛擴允二經之義,作為三經:易骨,易筋,洗髓。)
郭雲深的三步功夫,多半由岳飛這三經演化而來。
所謂明勁,字面上的意思:就是很明顯的拳勁。
國術上說:拳之剛勁也。
但是這個勁,對普通人來說,就是你的力量。
外國職業的拳王一拳有三百斤,四百斤甚至五百斤,這就是你的力量,你的拳勁,但他們這樣已經算了到了巔峰,怎麽練也不可能超越,因為這不是明勁。
練出第一步功夫,才叫明勁。
第一步是易骨,拳經上說:易骨者,即練精化氣,易骨之道也。因人身中先天之氣與後天之氣不合,體質不堅,故發明其道---。
拳經很長,換成白話大概的意思,就是人的體質本來不好,練成易骨可以改善體質,將身體中散亂之氣,收納於丹田之內,使肉身內外如一,勁力大增。
這時候人的拳頭,已經堅不可摧,瞬息的暴發力更加的兇猛,同樣打一拳在樹上,可能你痛的捂著拳頭哇哇大叫,甚至骨折,而練成明勁的人,可以一拳打斷小樹枝,而毫無傷害。
現代社會,把明勁練成,最出名的人應該就是李某龍。
據說李某龍的一腳轉身側踢可以把人踢出二十多米,為什麽他這麽瘦有這麽強大的力量,因為他已經踏入明勁,拳腳瞬息崩發的力量,遠比一些拳王的力量還有殺傷力。
擂臺上正規的打可能不是拳王的對手,但是無規則的搏殺,十個拳王也未必是他的對手。
可惜李某龍也只步入明勁初期,大概和丁毅所殺的蘇牙哥相似,或許還不如蘇牙哥,後期他把更多的時間用在電影表演上,也沒有明師指導,更是忘了國術宗師們口口相傳的真言“只殺敵,不表演。”所以他一生的成就也不過明勁初期。(葉問當年見到李某龍時,曾經就斷言此人短命,後來果真靈驗。)
而不管什麽國術,基本功和起點就是站樁。
站樁有很多種,不同的門派,不同的師傅都有不同的站樁。
形意拳的起點是三體式,三體式沒有老師傅教的話,自己站很容易出問題,丁毅在網上搜索了一下,找了個馬步動作,仔細看了看,跳下床上,擺了個姿勢,呼,站出一個馬步。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