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算起來,北境之征的每一場勝戰,都沒能留下北戎的主力部隊,甚至在蕭行……
關燈
小
中
大
第89章 算起來,北境之征的每一場勝戰,都沒能留下北戎的主力部隊,甚至在蕭行……
算起來, 北境之征的每一場勝戰,都沒能留下北戎的主力部隊,甚至在蕭行本以為勝券在握時, 都能讓佐木納越過重重包圍偷襲後方軍糧, 蕭行知道這次匆忙出征,隊伍中人心不齊, 可卻不曾想過, 他的隊伍之中, 或許還埋伏著敵人的暗樁。
“陳煥,你去查, 昨日宏安一戰布置下去, 七位主將分別見了什麽人, 說了什麽話, 事無巨細, 都一一替我查清楚。天亮之前, 我在帥營中等你。”
到此時, 陳煥與蕭行都是兩日一夜未曾合眼,但是他們都知道,宏安一戰已畢, 朝廷的旨意很快就會送達,他們已經沒有多少時間了。
凡人行過,必留下痕跡, 當陳煥將七位主將昨日行蹤呈交蕭行案前, 內鬼是誰呼之欲出。
不單是洩露行軍機密,陳煥更是因此發現, 當日軍糧被毀,本應負責右翼布防的這名主將, 竟離奇地將軍隊調至豐城附近,以至右翼一線門戶大開,而他本人,卻因為在北戎軍撤離豐城時伏兵截殺三支落單的小隊而建新功。
回過頭來再看,這其中的交易意味再明顯不過,以三十萬軍資換三支小隊,佐木納不虧,更何況這三支小隊,還是出自於他一貫不睦的拿谷部。
“主上,這個尹毅,正是太子的妻弟。”
普通人家,即便是兄弟鬩墻,也不過是一姓之內的口角之爭,而皇家的兄弟一旦反目,死的何止百人千人,蕭慎當真大方,只為了阻擋他所謂的北境軍功,一出手便是三十萬兩軍資。
帳外的守衛有事奏報,蕭行放下手中的情報,把人放了進來,只是看那小兵臉上慌張的神色,蕭行便知道,是聖旨到了。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皇長子蕭行行刺乾明殿,意圖謀殺君父與太子,篡奪皇位,其罪當誅,今廢其懷安親王爵位,奪其震遠大將軍軍職,貶為庶人,由宣旨欽差押回京中受審。神威將軍尹毅暫領北征軍主帥一職。
聖旨短短數行,定的卻是蕭行不赦死罪,一朝至尊親王,如今等著他的,只有暗無天日的死牢了。
“蕭行,還不跪下接旨嗎?”
宣旨的隊伍人數不多,卻是全副的皇家儀仗,蕭慎不愧是他的同胞兄弟,蕭行作為主帥打下北境五城,即便他所帶的軍隊之中不少都是太子的人馬,可人心都是肉長的,經此一役,無數的兵士對蕭行心服口服,若是與蕭行正面沖突,就算蕭行本人沒有謀逆之意,底下的人會不會在此逆境的刺激之下生擁護蕭行之心,以至出現黃袍加身的情形,那可就不好說了。
因此,朝廷前來宣旨的使臣絕不能是武將,只能是文臣,且儀仗越齊備越好,唯有如此,才能以皇室威儀逼蕭行就範,讓蕭行明白,站在他對面的不是太子,而是整個驤國皇朝,只要他還姓蕭,他就應該對父君低頭,對朝廷低頭。
“大人說對了,這旨,本王不接,這罪,本王不認。”
前來宣旨的是禦史臺禦史中丞張儀,在太子與懷安王的皇權之爭中,禦史臺一貫沒有偏向,這位禦史中丞也並非太子黨,但是駱一鳴行刺一事發生在眾目睽睽之下,不由禦史臺不信,張儀奉旨宣詔,蕭行拒不受旨,豈非是藐視天威。
“蕭行,你謀殺君父,已是不忠不孝之極,如今你拒不受旨,可曾想過京城裏的柔妃?”
提起柔妃,蕭行心中一陣劇痛,他如今的境地已是如此艱難,留在京城裏的母妃,不知要受何等折磨。
如果他引頸受戮,就能換母妃安然無恙,他也能甘心就死,可是太子黨如今裏通外國,他倒下了,驤國徹底成為太子的掌中之物,北境又將如何?直到今天,他才終於看清楚,從一開始,太子就有意放棄這邊境五城,這一場北戎之戰,不過是太子和佐木納一起,為他蕭行掘好的墳墓。
蕭行看向陳煥,輕輕一點頭,陳煥手中明劍出鞘,帳中將士們一擁而上,將宣旨的隊伍全數拿下。
“張大人,我知道你是一個忠直之臣,前往北境宣旨,也是皇命難違。你放心,我不會殺宣旨的隊伍,相反,我還會帶宣旨的隊伍一道回京。”
“蕭行!你這是起兵造反!”
蕭行看向張儀的眼中閃過森森寒意:“張大人,不管你信與不信,本王從未對皇位動念,更不可能為了皇位行造反之事。你既然自稱是奉父皇旨意,待我回京面見父皇後,若父皇還認為我有謀反之意,下獄、殺頭,我絕無二話。”
陳煥的劍抵在張儀的脖子上,他卻像感受不到那陰冷的兵刃一般,仍是直視著蕭行的雙眼:“好,蕭行,你記住你今日的一番話,若你真的謀權篡位,老夫就是死了,也要睜開眼睛看著,看你蕭行是怎樣一個言行不一的小人。”
蕭行不願再同張儀多費口舌,示意陳煥將宣旨的隊伍妥善安置。
軍帳之外,是聞風而來的尹毅的人馬,他尚不知蕭行已經掌握他叛國的罪證,見蕭行將宣旨的隊伍拿下,便湊上前來:“主上,咱們接下來是要拔營返京?”
蕭行搖了搖頭:“佐木納帶著他的核心部隊出逃,北境局勢未定,現在不是拔營的時候。再者我若真的領大軍直指京城,豈非真如聖旨所言,行謀逆之事。”
蕭行越過人群,走到尹毅的身前:“神威將軍尹毅聽令。”
方才在帥帳之外,尹毅將聖旨聽得一清二楚,如今蕭行說他不打算班師回朝,又欲隨宣旨的隊伍回京,那北征軍必然得由旁人暫領,太子早已有密令,要他趁機奪下蕭行的軍權,這些時日他屢建軍功,蕭行也對他頗為重視,哪怕軍中盛傳蕭行謀逆叛國一事,他也照舊對蕭行畢恭畢敬。
如今正如他所願,蕭行動身返京,他順理成章接手北境軍務,他壓下內心的狂喜,跪在蕭行的身前:“末將在。”
“神威將軍尹毅,裏通北戎軍,洩露軍機,依北征軍軍令,斬立決。”
蕭行從懷中拿出一卷卷軸扔在尹毅臉上,那是陳煥呈上來的叛國罪證。
“什麽?!”
同卷軸一起向尹毅而來的,還有蕭行的無名劍,尹毅最後一句話還沒有說完,無名劍已割斷了他的喉嚨,蕭行在尹毅尚有餘溫的屍體上擦幹了無名劍上的血跡,將劍尖指向跟在尹毅身邊的幾人。
那幾人止不住地顫抖,將手牢牢地按在自己的劍上:“主上,我們雖然跟在尹將軍身邊,卻從未有過裏通外國之舉,求您明鑒!”
蕭行沒有說話,卻也沒有放下的手中的無名劍,那幾人對視一眼,齊齊跪下:“主上,我等一心效忠驤國,若主上疑心,我等皆可以死明志!只求主上放過我等家中親眷!”
蕭行沈默了片刻,將無名劍收回劍鞘:“你們幾個,去把這屍首處理了吧。”
營地之內,象征著北征軍的旗幟在風沙中狂舞,蕭行擡頭看了這面軍旗一眼:“本帥之令,由驍騎營統領陳煥暫代北征軍主帥一職,驃騎營,隨我進京面聖,向皇上面呈此次北地軍情。”
陳煥的軍職不高,蕭行只能將驍騎營留給他,驍騎營是陳煥一手帶出來的,無論是鎮壓軍中不服的人,還是抵禦來襲的佐木納,驍騎營都會是陳煥最趁手的武器。
“主上,你當真不要屬下隨您回京,京中的情形,必定是萬分兇險啊!”
蕭行搖了搖頭:“陳煥,北征軍我就交給你了,攘外必先安內,我回京,亦是為保北境安定,不管結果如何,你都必須替我、替驤國守好北境國門。”
陳煥從蕭行手中接過北征軍兵府,蕭行南下返京,他便是北征軍最高將領你,全軍將士,乃至驤國的存亡,都系於他的身上,他鄭重地對蕭行說道:“屬下一定竭盡全力,不辜負主上所托,主上,一路保重,我和北征軍就守在這國界上,等您歸來。”
烈馬疾弛,塵土飛揚,蕭行領驃騎營踏上了回京之路,京城的聖旨發往北境,一路上大張旗鼓,如今驤國之中,蕭行謀逆叛國,人盡皆知。
蕭行人生在世二十七年,還從未曾像如今這樣,清晰地感受到沿途百姓的冷眼,他再也不是救百姓於水火的戰神,如果不是驃騎營的將士們腰上利刃,恐怕百姓們便要忍不住替皇上教訓這個不忠不孝之子了。
“別說主上並沒有行刺,就是主上真的對太子動手,難道主上在北境出生入死的戰功,就能因此一並抹了?這些人是忘了嗎,這些年主上征戰南北,守護的是驤國疆土,救下的驤國子民不計其數,但凡他們還有一絲感恩之心,也不該是這樣的嘴臉。”
比起驃騎營的將士,蕭行卻更能對此情此景淡然視之:“我身為皇子,保家衛國是應盡之責。我的罪是朝廷定的,百姓們愛戴父皇,不過出於一腔義憤,不能容許皇子不忠不孝罷了。”
曾經的歌頌功德,到如今恨之欲其死,輿論的風向從來如此。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算起來, 北境之征的每一場勝戰,都沒能留下北戎的主力部隊,甚至在蕭行本以為勝券在握時, 都能讓佐木納越過重重包圍偷襲後方軍糧, 蕭行知道這次匆忙出征,隊伍中人心不齊, 可卻不曾想過, 他的隊伍之中, 或許還埋伏著敵人的暗樁。
“陳煥,你去查, 昨日宏安一戰布置下去, 七位主將分別見了什麽人, 說了什麽話, 事無巨細, 都一一替我查清楚。天亮之前, 我在帥營中等你。”
到此時, 陳煥與蕭行都是兩日一夜未曾合眼,但是他們都知道,宏安一戰已畢, 朝廷的旨意很快就會送達,他們已經沒有多少時間了。
凡人行過,必留下痕跡, 當陳煥將七位主將昨日行蹤呈交蕭行案前, 內鬼是誰呼之欲出。
不單是洩露行軍機密,陳煥更是因此發現, 當日軍糧被毀,本應負責右翼布防的這名主將, 竟離奇地將軍隊調至豐城附近,以至右翼一線門戶大開,而他本人,卻因為在北戎軍撤離豐城時伏兵截殺三支落單的小隊而建新功。
回過頭來再看,這其中的交易意味再明顯不過,以三十萬軍資換三支小隊,佐木納不虧,更何況這三支小隊,還是出自於他一貫不睦的拿谷部。
“主上,這個尹毅,正是太子的妻弟。”
普通人家,即便是兄弟鬩墻,也不過是一姓之內的口角之爭,而皇家的兄弟一旦反目,死的何止百人千人,蕭慎當真大方,只為了阻擋他所謂的北境軍功,一出手便是三十萬兩軍資。
帳外的守衛有事奏報,蕭行放下手中的情報,把人放了進來,只是看那小兵臉上慌張的神色,蕭行便知道,是聖旨到了。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皇長子蕭行行刺乾明殿,意圖謀殺君父與太子,篡奪皇位,其罪當誅,今廢其懷安親王爵位,奪其震遠大將軍軍職,貶為庶人,由宣旨欽差押回京中受審。神威將軍尹毅暫領北征軍主帥一職。
聖旨短短數行,定的卻是蕭行不赦死罪,一朝至尊親王,如今等著他的,只有暗無天日的死牢了。
“蕭行,還不跪下接旨嗎?”
宣旨的隊伍人數不多,卻是全副的皇家儀仗,蕭慎不愧是他的同胞兄弟,蕭行作為主帥打下北境五城,即便他所帶的軍隊之中不少都是太子的人馬,可人心都是肉長的,經此一役,無數的兵士對蕭行心服口服,若是與蕭行正面沖突,就算蕭行本人沒有謀逆之意,底下的人會不會在此逆境的刺激之下生擁護蕭行之心,以至出現黃袍加身的情形,那可就不好說了。
因此,朝廷前來宣旨的使臣絕不能是武將,只能是文臣,且儀仗越齊備越好,唯有如此,才能以皇室威儀逼蕭行就範,讓蕭行明白,站在他對面的不是太子,而是整個驤國皇朝,只要他還姓蕭,他就應該對父君低頭,對朝廷低頭。
“大人說對了,這旨,本王不接,這罪,本王不認。”
前來宣旨的是禦史臺禦史中丞張儀,在太子與懷安王的皇權之爭中,禦史臺一貫沒有偏向,這位禦史中丞也並非太子黨,但是駱一鳴行刺一事發生在眾目睽睽之下,不由禦史臺不信,張儀奉旨宣詔,蕭行拒不受旨,豈非是藐視天威。
“蕭行,你謀殺君父,已是不忠不孝之極,如今你拒不受旨,可曾想過京城裏的柔妃?”
提起柔妃,蕭行心中一陣劇痛,他如今的境地已是如此艱難,留在京城裏的母妃,不知要受何等折磨。
如果他引頸受戮,就能換母妃安然無恙,他也能甘心就死,可是太子黨如今裏通外國,他倒下了,驤國徹底成為太子的掌中之物,北境又將如何?直到今天,他才終於看清楚,從一開始,太子就有意放棄這邊境五城,這一場北戎之戰,不過是太子和佐木納一起,為他蕭行掘好的墳墓。
蕭行看向陳煥,輕輕一點頭,陳煥手中明劍出鞘,帳中將士們一擁而上,將宣旨的隊伍全數拿下。
“張大人,我知道你是一個忠直之臣,前往北境宣旨,也是皇命難違。你放心,我不會殺宣旨的隊伍,相反,我還會帶宣旨的隊伍一道回京。”
“蕭行!你這是起兵造反!”
蕭行看向張儀的眼中閃過森森寒意:“張大人,不管你信與不信,本王從未對皇位動念,更不可能為了皇位行造反之事。你既然自稱是奉父皇旨意,待我回京面見父皇後,若父皇還認為我有謀反之意,下獄、殺頭,我絕無二話。”
陳煥的劍抵在張儀的脖子上,他卻像感受不到那陰冷的兵刃一般,仍是直視著蕭行的雙眼:“好,蕭行,你記住你今日的一番話,若你真的謀權篡位,老夫就是死了,也要睜開眼睛看著,看你蕭行是怎樣一個言行不一的小人。”
蕭行不願再同張儀多費口舌,示意陳煥將宣旨的隊伍妥善安置。
軍帳之外,是聞風而來的尹毅的人馬,他尚不知蕭行已經掌握他叛國的罪證,見蕭行將宣旨的隊伍拿下,便湊上前來:“主上,咱們接下來是要拔營返京?”
蕭行搖了搖頭:“佐木納帶著他的核心部隊出逃,北境局勢未定,現在不是拔營的時候。再者我若真的領大軍直指京城,豈非真如聖旨所言,行謀逆之事。”
蕭行越過人群,走到尹毅的身前:“神威將軍尹毅聽令。”
方才在帥帳之外,尹毅將聖旨聽得一清二楚,如今蕭行說他不打算班師回朝,又欲隨宣旨的隊伍回京,那北征軍必然得由旁人暫領,太子早已有密令,要他趁機奪下蕭行的軍權,這些時日他屢建軍功,蕭行也對他頗為重視,哪怕軍中盛傳蕭行謀逆叛國一事,他也照舊對蕭行畢恭畢敬。
如今正如他所願,蕭行動身返京,他順理成章接手北境軍務,他壓下內心的狂喜,跪在蕭行的身前:“末將在。”
“神威將軍尹毅,裏通北戎軍,洩露軍機,依北征軍軍令,斬立決。”
蕭行從懷中拿出一卷卷軸扔在尹毅臉上,那是陳煥呈上來的叛國罪證。
“什麽?!”
同卷軸一起向尹毅而來的,還有蕭行的無名劍,尹毅最後一句話還沒有說完,無名劍已割斷了他的喉嚨,蕭行在尹毅尚有餘溫的屍體上擦幹了無名劍上的血跡,將劍尖指向跟在尹毅身邊的幾人。
那幾人止不住地顫抖,將手牢牢地按在自己的劍上:“主上,我們雖然跟在尹將軍身邊,卻從未有過裏通外國之舉,求您明鑒!”
蕭行沒有說話,卻也沒有放下的手中的無名劍,那幾人對視一眼,齊齊跪下:“主上,我等一心效忠驤國,若主上疑心,我等皆可以死明志!只求主上放過我等家中親眷!”
蕭行沈默了片刻,將無名劍收回劍鞘:“你們幾個,去把這屍首處理了吧。”
營地之內,象征著北征軍的旗幟在風沙中狂舞,蕭行擡頭看了這面軍旗一眼:“本帥之令,由驍騎營統領陳煥暫代北征軍主帥一職,驃騎營,隨我進京面聖,向皇上面呈此次北地軍情。”
陳煥的軍職不高,蕭行只能將驍騎營留給他,驍騎營是陳煥一手帶出來的,無論是鎮壓軍中不服的人,還是抵禦來襲的佐木納,驍騎營都會是陳煥最趁手的武器。
“主上,你當真不要屬下隨您回京,京中的情形,必定是萬分兇險啊!”
蕭行搖了搖頭:“陳煥,北征軍我就交給你了,攘外必先安內,我回京,亦是為保北境安定,不管結果如何,你都必須替我、替驤國守好北境國門。”
陳煥從蕭行手中接過北征軍兵府,蕭行南下返京,他便是北征軍最高將領你,全軍將士,乃至驤國的存亡,都系於他的身上,他鄭重地對蕭行說道:“屬下一定竭盡全力,不辜負主上所托,主上,一路保重,我和北征軍就守在這國界上,等您歸來。”
烈馬疾弛,塵土飛揚,蕭行領驃騎營踏上了回京之路,京城的聖旨發往北境,一路上大張旗鼓,如今驤國之中,蕭行謀逆叛國,人盡皆知。
蕭行人生在世二十七年,還從未曾像如今這樣,清晰地感受到沿途百姓的冷眼,他再也不是救百姓於水火的戰神,如果不是驃騎營的將士們腰上利刃,恐怕百姓們便要忍不住替皇上教訓這個不忠不孝之子了。
“別說主上並沒有行刺,就是主上真的對太子動手,難道主上在北境出生入死的戰功,就能因此一並抹了?這些人是忘了嗎,這些年主上征戰南北,守護的是驤國疆土,救下的驤國子民不計其數,但凡他們還有一絲感恩之心,也不該是這樣的嘴臉。”
比起驃騎營的將士,蕭行卻更能對此情此景淡然視之:“我身為皇子,保家衛國是應盡之責。我的罪是朝廷定的,百姓們愛戴父皇,不過出於一腔義憤,不能容許皇子不忠不孝罷了。”
曾經的歌頌功德,到如今恨之欲其死,輿論的風向從來如此。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