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742章 我們要看《國富論》

關燈
究竟是什麽了不起的東西,能讓李贄如此推崇呢?

首先要說說李贄這個人還有他出身的泰州學派,泰州學派作為心學的一支,創派之人是王艮,此人家裏頭是竈戶出身,也就是煮鹽的,從小就是苦孩子,只念了四年書,後來隨著父親經商,漸漸富裕,有了錢之後,王艮沒有追求享樂,而是苦心求學,讀書、辯論、講學,漸漸的有了名氣,後來有人說他講的東西和一個叫王陽明的家夥有些相似。

王艮立刻前去拜訪,攀談之下,大受啟發,當即拜在了門下,成為陽明公的親傳弟子。受益於經商積累,王艮手頭很是富裕,協助陽明公講學,款待四方同道,地位與日俱增。

王艮和其他心學大師不同,他沒學過八股,也沒參加過科舉,加上出身寒微,他極大地發展了心學親民的一面。提出“百姓日用即道”的觀點,主張工商皆本,男女平等,深受販夫走卒的歡迎。

李贄,還有那個被唐毅放逐到東番島的何心隱,他們都是泰州學派的人物,他們比王艮走得更遠,比如李贄就自稱異端,把四書五經都不看在眼裏,認為那根本不是說聖人之言,只是後人的穿鑿附會。

目睹了東南工商業的發展,他甚至提出“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後其心乃見”,“天盡世道以交”,認為人與人之間的交換關系、商業交易合乎天理。

要知道這些觀點在傳統儒家士人看來,豈止是離經叛道,簡直大逆不道。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李贄就是個徹頭徹尾的奸佞小人。

李贄雖然辯才無雙,不管多厲害的對手,都能被他駁倒,可是李贄也有自己的苦惱,能駁倒對手,卻不代表能說服對方。

他的學說還是不被主流接納,甚至連他自己都只能以異端自居。

只不過看過了唐毅的著書之後,李贄豁然開朗,他的那些觀點在書中都找到了依據,而且還是誰也駁不倒的依據!

唐毅的著作,開宗明義,就講解財富的來源,唐毅認為是勞動創造了財富,從糧食、布匹、到食鹽、瓷器、茶葉、家具、房舍、城池,都是通過勞動創造出來的,要想富國裕民,關鍵就是讓勞動創造出更多的財富,秘訣就在於——分工!

唐毅介紹了自上古以來出現的幾次大規模分工,首先是畜牧業同農業分離,接著是農業同手工業分離,再之後是專門從事交換的商人出現……唐毅認為不同行業的分離,能夠提升效率,使得社會生產和交換更加順暢。而同一個行業內部,進行分工,則能極大提升生產效率,創造更多的社會財富。

他就以親自參與的葦席編織為例,一家一戶的生產,在入冬前後,一個月之內,最多不過生產一百五十張席子,當全村都參與分工之後,同樣的時間,平均每一戶,產出近三千張席子,效率提升二十五倍。

產出增加,賣出去的商品多了,百姓的收入提升,自然富裕起來……

包括李贄在內,士人都喜歡靠著推想,靠著拍腦門解決問題,哪怕能把對方駁得啞口無言,人家也未必認同。

唐毅不一樣,他的理論建立在事實之上,比如他提到的分工,就以親身經歷為例子,列舉了詳實的數據,這是誰也駁斥不倒的。

要是不服氣,你們就來看一看,真金不怕火煉。

泰州學派講“百姓日用即道”,說的很好聽,可怎麽往下發展,落到實處,讓百姓真心接受,誰也沒主意。可是看到了唐毅的著作,李贄豁然開朗,仿佛撥雲見日。

奧妙就在於分工,在於提升勞動效率!

唐毅認為革新工具,提高勞工水平,都能增加勞動效率。尤其是把覆雜的工序分割開,變得簡單易學,熟能生巧,哪怕是中人之姿,經過培訓,也可以熟練操作。

如此一來,更多的人都可以參與到社會生產當中,每個人可以根據自己的比較優勢和興趣意願,選擇喜歡的工作。

誠如唐毅所說,效率百倍提升,生產出來的商品越來越多,百姓日用不就充足了嗎?而且分工的結果就是工作機會大增,閑散的勞力都能找到工作,養活家人,不就是歷代賢者一直追求的安居樂業嗎!

李贄第一遍讀此書,就驚喜不斷,酣暢淋漓,苦苦追尋的東西,總算有著落,那種奇妙的感覺,簡直像飄在了雲彩之上,從裏到外,都那麽舒服,美妙。

朝聞道夕可死!

原來不是騙人,哪怕此刻死了,也值了!

李贄看過一遍之後,又迫不及待地讀了第二遍,比起前面一遍,他想的更多了。

唐毅認為商人是社會分工的結果,出現晚於農民和工匠,這和儒家認為的士農工商,天生四民,士為第一,農為根本,工商皆末,全然不同。甚至有拔高商人地位的意味,李贄敢說,東南的那幫人看到了這本書,絕對感動流淚,奉為圭臬。

唐毅不光教給了他們如何生產出更多的商品,大賺其利的妙法,更給予了他們提升政治地位的理論依據。

商人不是罪惡,也不低級,只是理所當然,就好像太陽東升西落,生老病死一般,更不是什麽奸商小人,他們只是從事交換的職業而已。相比農商皆本的說法,唐毅的觀點更家貼心,更有說服力。

李贄自詡異端,可是在叛逆的道路上,連唐毅的背影都看不到。

偏偏唐毅的東西建立在詳細的論證之上,他引述了大量古書作為證據,講述的道理又有實例作為依據,比起李贄他們的單純呼喊更加振聾發聵,震撼人心。可越是真知灼見,就越要小心謹慎。

“唐大人,是不是——過了啊?”

李贄讀到了第三遍,才敢發問,他生怕自己沒領會真意,鬧了笑話。

唐毅就輕松了許多,他參考了《國富論》的觀點,又融合了自己的許多東西,才寫了出來。

只是這輩子除了早些年,寫過戲文和八股之外,唐毅沒什麽著述,也不太清楚人們的口味。

他本打算寫好之後,找徐渭和王世貞幫忙修改,沒想到李贄卻主動送上了門。

這家夥的心學造詣比徐渭還高,而且更加離經叛道,簡直是老天賜給自己的助手。

唐毅感嘆道:“連李狂都覺得過了,那就是過了,我想請卓吾兄幫忙,共同潤色一番,怎麽能更符合天下人人的胃口,更讓人容易接受。”

“敢不效命!”

李贄深深一躬,他覺得能參與此書寫作,哪怕用了他一個字,都是莫大的幸福。李贄這家夥讀書極好,記憶力驚人,還善於穿鑿附會,曲解古人意思,正好能幫著唐毅,給此書披上一層漂亮的外衣。

前後用了半個月時間,總算把大明版的《國富論》弄了出來。

定名的時候,唐毅還有點猶豫,書中兩大觀念,勞動價值論,分工與專業化是效率之源,都剽竊了亞當斯密的觀點。倒是李贄沒有什麽顧忌,“大人,此乃是富國裕民之正道,《國富論》恰如其分!”

唐毅一琢磨,亞當斯密還有差不多兩百年才出生呢,用了就用了。當年盜用詩詞的時候,都沒有猶豫,怎麽年歲大了,反而臉皮變薄了。

就這樣,書名正式定為《國富論》。

只不過按照李贄的建議,唐毅把書目的順序調整了,開頭以故事的形式,講述了唐毅如何指導百姓分工編織葦席,通過詳盡的數據對比,顯示出分工協作的強悍。

有了實際例子,往下講就容易了,書中提出了依照分工的思路,讓生產變得更有效率,物盡其用,人盡其才,產出更多的商品,實現富國裕民的目標。

在全書的最後部分,梳理歷史脈絡,用古籍佐證幾次社會分工,進而證明士農工商,都是自然發展而來,是社會發展和分工選擇的結果,自然就不存在貴賤之分。

定稿之後,李贄發自肺腑感嘆道:“能隨著大人著成此書,李贄死而無憾了!”

“別。”唐毅呵呵一笑,“這才是開頭,拋出去試試水溫,接下來還有更重要的。”

“當真?”李贄不敢置信。

“自然!”唐毅笑道:“卓吾兄,歷代以來,讀書人把功夫都放在研究虛無縹緲的東西上面,真正關系國計民生的,反而無人問津,唐某不才,願意開一個頭兒,只要能讓這些真正學問流傳於世,哪怕付出再多,也值得了!”

唐毅一副舍身殉道的架勢,把李贄感動壞了,啥也不說,跟在唐毅身邊,死心塌地做起了秘書兼幕僚。

唐毅也是說得好聽,實際上他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要是連《國富論》都接受不了,其他的東西也別指望了,還不如不提呢!

千萬別第一炮就啞火啊!

唐毅滿心祈禱,第一批三千本,悄然出現在了各大書坊,一天,兩天,足足五天,都沒人過問,只賣出了寥寥幾本。

大家都對這個奇怪的書名沒什麽興趣,他們更喜歡八股科舉,通俗小說。

直到第六天,有個商人偶然到了書坊,隨手一翻,竟然入迷了,舍不得挪步,足足看了一個下午,臨走的時候,把店裏的幾十本都給買光了。

有了一個,就有第二個,十天過去,三千本銷售一空不說,更有聞訊而來的商人士子,把書坊的門都給堵住了,揮舞著銀子,千言萬語一句話:我們要看《國富論》!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