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關燈
小
中
大
鍋爐房前支起了一張方形折疊桌。
門前的土地嵌著草葉雜石,凹凸不平的,劉館長拖著桌面走了兩步換個位置,伸手按了按,還是直晃悠。
張曉歪頭看了一眼桌腿:“要不墊一下吧。”
劉館長低頭在地面找尋,撿起兩塊石子,形狀不合適,又給扔了。他站起來抓抓胳膊,說:“我記得剛剛好像看到屋裏有舊書和報紙。”
張曉一擺手:“我去拿。”
他和堯曳一起走進屋裏,同時聞到了濃濃的飯香。
堯曳視線一掃,看到屋角的兩只小煤爐燒得火熱,各架著一口鍋。其中一只鍋蓋打開,裏面濃郁的米粥咕嘟咕嘟煮開了花。
老李頭弓著厚背,拿著勺子攪動粥底,然後把一摞瓷碗拿了過來。
堯曳走過去,說:“我來幫你盛粥吧。”
老李頭聞聲轉過臉來。他一張臉黑紅發亮,不知是被火燎的,還是膚色如此,總之他的顴骨和額頭都亮堂堂的,他的嗓門也粗獷,張口道:“不用,我來盛,你幫著把碗端到那邊臺子上去。”
堯曳點點頭,待老李頭盛起一碗粥,她就接過來端走。
窗前用瓷磚砌了個臺子,和平常書桌一般高,臺面上除了幾碗粥,還擺著幾碟小菜,用綠色塑料網罩了起來。
堯曳把最後一只碗端到臺子上。
粥碗裏細細的白氣往外面飄,堯曳順著看向窗外,天空仿佛在頭頂流動。藍天底下,張曉和劉館長已經把桌子墊穩當了。
他們走進屋裏一起端菜。
方桌中央擺著一只最大的深盤,裏面盛著熱乎乎的燉鹹魚。周圍擺了四樣小菜,都是冷盤,一道臘肉拼臘腸,一盤腌蘿蔔,一盤酸黃瓜,還有一盤切瓣的鹹鴨蛋。
都是些好保存的腌制食品,但在如今,已經算是豐盛了。而且配粥很香。
小羅搬來一摞椅子,圍著桌子放好六把,大家都坐下後,還有一個空椅。小羅擡頭問老李頭:“你兒子呢?”
老李頭說:“準是睡過頭了,我們先吃,不管他了。”
剛拿起筷子,有車輪聲在院墻外滾過。下一秒,一個半長卷發的小夥子騎車蹬進院門,在桌子旁邊“嘎—”停下了。
他的兩個車把和後座上都掛滿了行李,背上還背了一把吉他,一跳下車,掛在兩個車把上的行李沒了平衡,一左一右掉在地上。
老李頭瞅了他一眼,然後夾了塊黃瓜吃。
小羅一笑:“這不,剛說完就來了。”他拍拍身邊的空椅,“來,飯剛好。”
小夥子也不管行李了,支好車,就趕緊走了過來。他沖大家一點頭,下巴朝老李頭一扭:“這是我爸。”然後指指自己,“我,李樂。”
說完他拉過椅子就坐下吃飯。
這一行南下的六個人,齊了。
這張折疊桌不大,擡頭夾菜,低頭喝粥,腦袋都湊在一起。
堯曳喝粥的時候,聽到兩邊都是筷子的夾動聲,細細的咀嚼聲,以及小聲的評價聲。
小羅美滋滋地邊品嘗邊評價:“這個鹹蛋好,都流油了。”
劉館長擡起頭:“是嗎?”趕忙伸胳膊夾了一個過來嘗嘗。
堯曳印象中與家人都沒這樣吃過飯。
這很奇妙,他們都沒有太多的相互介紹,但卻仿佛已經足夠熟識了。
像是聚在同一輛旅游團大巴上的旅客,每個人都只知道對方即將與自己去往同樣的目的地,除此以外,其他的信息都不重要。
然而每個人卻都足夠友善,都帶著輕松的心情。
這是環境造就的默契。
菜下了一半,李老頭拎出一袋玉米餅:“這些菜都有點鹹啊,就著吃。”
張曉擡身拿了兩張餅,坐下後,遞給堯曳一張。
堯曳已經快把碗裏的粥喝完了,她微微搖頭:“我吃飽了。”
張曉說:“那吃一小塊。”他把一張餅掰成兩半,又把其中一半掰下一角,看向她,“就這麽大一塊,嘗嘗。”
堯曳唇角一彎,把那餅接過來,咬了一口。
餅是涼的,咬在嘴裏結構松散,有種粗糧特有的幹香。
她又吃了兩口菜,然後把碗底最後一口粥喝掉了,之後她慢慢咬著餅,像在吃某種零食。
身旁的張曉在認真吃飯,一口餅,一口菜,幾輪之後再就一口粥,有種勢必要吃到最後一刻的架勢。
堯曳目光滑過他,隨意往下一瞥,視線突然停駐了。
她這邊的桌角底下墊著一疊報紙,那報紙隨意折成了巴掌大小,沖上的那一面正是頭條新聞,加粗字體印著標題
——最後一個“無電村”通電換新顏
新聞詳細描述了工作人員翻身躍嶺,肩扛手拉,將電送到各家各戶的艱辛過程。通電後,有的村民買來豆腐磨漿機,在村裏開起了豆腐作坊;有的人買來電動木材加工機械,辦起了木材加工廠。總之通電後,提供就業崗位也多了,各行業的產值也急速增長了。
之後文字被桌腿壓住了,只能看到最後一行寫著,當電燈綻放出溫暖光芒那一刻,村民鄧新民激動得老淚縱橫。
堯曳視線找了一圈,從側面看到報紙的日期是18年年底的,與現在不過一年之隔。
埋著頭脖子發酸,堯曳揉揉脖子擡起頭來。她嘆了口氣想,不知道那些豆腐機木材機現在落灰了沒,也不知道村民鄧新民現在心情如何。
停電不到一個月,堯曳卻覺得以前的生活已經離得那麽遙遠。沒有看到這則新聞前,她甚至很久沒有回想有電的日子是多麽便利了。
現在一餐暖熱的飯,一個無風無雨的好天氣,就能令人感受到深刻的幸福。
日子清減了,感受卻更加清晰了。
就像以前住在裝著大吊燈的客廳裏,她從來不覺得一支蠟燭就能照亮整個屋子。可能人永遠都是貪得無厭的吧。
桌上的菜底已經被打掃幹凈了,張曉正在看著她。
見她回過神來,張曉問:“怎麽了?”
堯曳說:“沒什麽。”她淡淡笑了一下,補充道,“突然覺得現在的生活倒也很好。”
張曉道:“還是太辛苦,吃飯作息都沒個規律,昨晚也沒睡成覺。”他把筷子輕輕擱在碗邊,“快了,等回到家,就安穩了。”
吃好飯,大家一起收拾碗筷,很快就都打掃幹凈了。
劉館長說:“都回去休息休息吧,養精蓄銳,等天黑了再集合。”
小羅問:“今天白天不用去博物館麽,領導會不會來?”
劉館長一想也是,火車頭雖然弄好了,但也得過去打個掩護,別被其他人再給碰壞了。
於是劉館長說:“那這樣,今天我和小張兄弟去館裏,老李頭和小羅,你倆先回去休息,連軸轉頂不住的。今晚等車跑起來了,你們兩個開車,我們兩個再補覺。”
這安排合適,大家答好。
張曉騎車帶著堯曳回到博物館。
此時天還尚早,不著急進館裏,他們在路口便停下車,慢慢往回溜達。
昨晚的風刮掉了半樹黃葉,無人打掃。道路上密密堆滿了一層,鞋底一觸,像是踩在剛出爐的酥皮上,松軟脆響。
想必秋天結束,這路上的落葉該堆到膝蓋高了。
走了一段,在通向博物館的道路岔口停著一輛推車,一個老阿姨在車旁板凳上候著。
堯曳看著道:“這是,在擺攤?“
張曉說:“是,博物館裏每天都有人進出,自然就吸引做生意的人過來了。”
直到走近至面前,他們也沒看出這個老阿姨在賣什麽。她的推車上放了好幾只暖瓶,但這裏畢竟不比前不著村後不搭店的高速路,只是熱水恐怕也售賣不出去。
於是堯曳上前問了問,老阿姨從車上搬出一個小盒子,從盒子裏端出一只白瓷茶碗:“八寶茶,祖傳配方,之前是開實體店的。”
她展示著掀開杯蓋,裏面顯眼的有紅棗枸杞,還有些不認識的幹果茶葉,堆了小半碗。
張曉問:“多少錢?”
老阿姨把蓋子放到杯沿上,用手指按著:“五十。”
張曉點點頭,對堯曳道:“看著挺有營養的。”
老阿姨又打開箱子:“你們一人一碗?”
堯曳說:“一碗就行。”
老阿姨又把箱子放了回去。
她把兩只馬紮擺在路邊,然後將一壺熱水拎過來:“一碗茶,一暖壺水,可以一直蓄,喝完為止。”
茶碗倒上熱水,扣上蓋悶了一會兒,茶湯泡出了香味。堯曳掀開蓋子,湊到嘴邊抿了一口。
茶碗裏的內容都浮上來,一喝就往嘴巴上沾。
張曉說:“這個要蓋著蓋子喝。”
他伸手把茶碗接過來,另手拿著瓷蓋,在水面上蓋了兩下,然後壓著茶葉遞過來:“這樣小口喝。”
堯曳在淡淡的水蒸氣裏擡起眼睛看著他,然後垂下目光湊到碗邊,抿了一口。
茶湯暖熱微甜,後調帶著淡淡的草藥香。她咽下後,又重新看著他。
張曉笑了一下:“這種茶碗就是這麽用的。”
堯曳緩慢地點了下頭,又往前湊近。
張曉以為她又要喝一口,將茶碗向前一遞。但堯曳卻輕輕起身,湊到他面前。
在室外呆了這麽久,她的嘴唇很幹,她能感受到。幾口熱茶也沒能完全滋潤下來,她慢慢舔了一下嘴唇,將起皮潤了下去,然後跟他接吻。
他的嘴唇更幹燥,但內裏卻是無比柔軟,而且是燙的。他的嘴唇,他的身體,他這個人永遠是燙的。這樣迅速而迷人的反饋。
他身後是延伸向遠處行道樹,那些樹上的葉子有些是綠的,有些是黃的。那些枯黃的葉片零散地不斷地往下落,像是慢放的秋季布景。最後飄散的葉片終於在地面停留下來,找到了歸屬。
他的手扣著茶蓋,指節不自覺地用力,她伸手輕輕摸在他的手背上。
片刻,她慢慢睜開眼睛,移開臉,看著他。
他的眼睛很黑很緊,想要追逐她的嘴唇,呼吸震動了兩下,還是緩和下來。
堯曳笑了一下,坐了回去,指指他手裏的茶缸:“喝水。”
喝完一碗,張曉又續了一碗水喝。
堯曳歪頭靠在他的肩膀上,透過樹縫看陽光。
她想,別人談戀愛去咖啡館,我們在路邊喝碗茶,感覺倒也不錯。
陽光疏離地灑在臉上,她很淺地笑了笑,放松地閉上眼睛。
很久,張曉在她耳邊很輕地說:“回招待所躺床上睡吧。”
堯曳迷迷糊糊地,都不知道是自己站了起來,還是被扶了起來。
總之仿佛下一秒,她就躺在了舒適的大床上。她手一夠抱過枕頭,在充滿陽光的白天睡覺真舒服啊,渾身暖洋洋的。
張曉好像來到床頭又跟她說了什麽,她隨意點點頭,也不知道這麽不明顯的動作他能不能看出來。
後來張曉好像是出門了。
堯曳再醒來的時候,窗外天已經黑了。
她聽到輕微響動,一盞煤油燈在桌前晃動。
堯曳慢慢坐起來,張曉走到床邊,煤油燈把她眼前照亮:“走,車都弄好了,上路。”
屋裏的行李已經都被搬走了,三輪車也已被提前搬上了火車。張曉騎著自行車帶著她在夜色中穿梭,來到鍋爐房後面。
一節比這深夜更加漆黑的火車停在高高的鐵軌之上,像是徒然間出現的巨物,遮蔽了月光。火車暫時停靠,車輪軸間咯查作響,車頭向上噴著汽,那些煙氣只能隱約看到幾絲,很快便完全融入徹黑的夜裏。
仰頭看著,只覺得壯觀。
車上已經上了幾個人,煤油燈火搖晃,堯曳扒著扶梯爬上車。
後來又等來了小羅,火車就開動了。
直到感受到腳下隆隆震響,堯曳才徹底清醒過來。她走到車尾,趴著窗縫向後望去。
黑夜茫茫,一絲光亮也沒有,那些鐵軌,那些房舍,那些草木,統統都看不清。
只有夜風微涼的掀起。
堯曳卻一直朝窗外望著,似乎硬要從黑暗中看出點什麽。她的頭發在臉兩側輕輕飄起來。
她知道,無論以後來電與否,無論以後的科技多麽引人入勝,她的心裏都將永遠存在著一根蠟燭,一道炊煙,一個人寬厚的背影,以及那條車輪碾過的路。
有些東西,找到歸屬,便會永遠停留。
作者有話要說: 真是安逸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門前的土地嵌著草葉雜石,凹凸不平的,劉館長拖著桌面走了兩步換個位置,伸手按了按,還是直晃悠。
張曉歪頭看了一眼桌腿:“要不墊一下吧。”
劉館長低頭在地面找尋,撿起兩塊石子,形狀不合適,又給扔了。他站起來抓抓胳膊,說:“我記得剛剛好像看到屋裏有舊書和報紙。”
張曉一擺手:“我去拿。”
他和堯曳一起走進屋裏,同時聞到了濃濃的飯香。
堯曳視線一掃,看到屋角的兩只小煤爐燒得火熱,各架著一口鍋。其中一只鍋蓋打開,裏面濃郁的米粥咕嘟咕嘟煮開了花。
老李頭弓著厚背,拿著勺子攪動粥底,然後把一摞瓷碗拿了過來。
堯曳走過去,說:“我來幫你盛粥吧。”
老李頭聞聲轉過臉來。他一張臉黑紅發亮,不知是被火燎的,還是膚色如此,總之他的顴骨和額頭都亮堂堂的,他的嗓門也粗獷,張口道:“不用,我來盛,你幫著把碗端到那邊臺子上去。”
堯曳點點頭,待老李頭盛起一碗粥,她就接過來端走。
窗前用瓷磚砌了個臺子,和平常書桌一般高,臺面上除了幾碗粥,還擺著幾碟小菜,用綠色塑料網罩了起來。
堯曳把最後一只碗端到臺子上。
粥碗裏細細的白氣往外面飄,堯曳順著看向窗外,天空仿佛在頭頂流動。藍天底下,張曉和劉館長已經把桌子墊穩當了。
他們走進屋裏一起端菜。
方桌中央擺著一只最大的深盤,裏面盛著熱乎乎的燉鹹魚。周圍擺了四樣小菜,都是冷盤,一道臘肉拼臘腸,一盤腌蘿蔔,一盤酸黃瓜,還有一盤切瓣的鹹鴨蛋。
都是些好保存的腌制食品,但在如今,已經算是豐盛了。而且配粥很香。
小羅搬來一摞椅子,圍著桌子放好六把,大家都坐下後,還有一個空椅。小羅擡頭問老李頭:“你兒子呢?”
老李頭說:“準是睡過頭了,我們先吃,不管他了。”
剛拿起筷子,有車輪聲在院墻外滾過。下一秒,一個半長卷發的小夥子騎車蹬進院門,在桌子旁邊“嘎—”停下了。
他的兩個車把和後座上都掛滿了行李,背上還背了一把吉他,一跳下車,掛在兩個車把上的行李沒了平衡,一左一右掉在地上。
老李頭瞅了他一眼,然後夾了塊黃瓜吃。
小羅一笑:“這不,剛說完就來了。”他拍拍身邊的空椅,“來,飯剛好。”
小夥子也不管行李了,支好車,就趕緊走了過來。他沖大家一點頭,下巴朝老李頭一扭:“這是我爸。”然後指指自己,“我,李樂。”
說完他拉過椅子就坐下吃飯。
這一行南下的六個人,齊了。
這張折疊桌不大,擡頭夾菜,低頭喝粥,腦袋都湊在一起。
堯曳喝粥的時候,聽到兩邊都是筷子的夾動聲,細細的咀嚼聲,以及小聲的評價聲。
小羅美滋滋地邊品嘗邊評價:“這個鹹蛋好,都流油了。”
劉館長擡起頭:“是嗎?”趕忙伸胳膊夾了一個過來嘗嘗。
堯曳印象中與家人都沒這樣吃過飯。
這很奇妙,他們都沒有太多的相互介紹,但卻仿佛已經足夠熟識了。
像是聚在同一輛旅游團大巴上的旅客,每個人都只知道對方即將與自己去往同樣的目的地,除此以外,其他的信息都不重要。
然而每個人卻都足夠友善,都帶著輕松的心情。
這是環境造就的默契。
菜下了一半,李老頭拎出一袋玉米餅:“這些菜都有點鹹啊,就著吃。”
張曉擡身拿了兩張餅,坐下後,遞給堯曳一張。
堯曳已經快把碗裏的粥喝完了,她微微搖頭:“我吃飽了。”
張曉說:“那吃一小塊。”他把一張餅掰成兩半,又把其中一半掰下一角,看向她,“就這麽大一塊,嘗嘗。”
堯曳唇角一彎,把那餅接過來,咬了一口。
餅是涼的,咬在嘴裏結構松散,有種粗糧特有的幹香。
她又吃了兩口菜,然後把碗底最後一口粥喝掉了,之後她慢慢咬著餅,像在吃某種零食。
身旁的張曉在認真吃飯,一口餅,一口菜,幾輪之後再就一口粥,有種勢必要吃到最後一刻的架勢。
堯曳目光滑過他,隨意往下一瞥,視線突然停駐了。
她這邊的桌角底下墊著一疊報紙,那報紙隨意折成了巴掌大小,沖上的那一面正是頭條新聞,加粗字體印著標題
——最後一個“無電村”通電換新顏
新聞詳細描述了工作人員翻身躍嶺,肩扛手拉,將電送到各家各戶的艱辛過程。通電後,有的村民買來豆腐磨漿機,在村裏開起了豆腐作坊;有的人買來電動木材加工機械,辦起了木材加工廠。總之通電後,提供就業崗位也多了,各行業的產值也急速增長了。
之後文字被桌腿壓住了,只能看到最後一行寫著,當電燈綻放出溫暖光芒那一刻,村民鄧新民激動得老淚縱橫。
堯曳視線找了一圈,從側面看到報紙的日期是18年年底的,與現在不過一年之隔。
埋著頭脖子發酸,堯曳揉揉脖子擡起頭來。她嘆了口氣想,不知道那些豆腐機木材機現在落灰了沒,也不知道村民鄧新民現在心情如何。
停電不到一個月,堯曳卻覺得以前的生活已經離得那麽遙遠。沒有看到這則新聞前,她甚至很久沒有回想有電的日子是多麽便利了。
現在一餐暖熱的飯,一個無風無雨的好天氣,就能令人感受到深刻的幸福。
日子清減了,感受卻更加清晰了。
就像以前住在裝著大吊燈的客廳裏,她從來不覺得一支蠟燭就能照亮整個屋子。可能人永遠都是貪得無厭的吧。
桌上的菜底已經被打掃幹凈了,張曉正在看著她。
見她回過神來,張曉問:“怎麽了?”
堯曳說:“沒什麽。”她淡淡笑了一下,補充道,“突然覺得現在的生活倒也很好。”
張曉道:“還是太辛苦,吃飯作息都沒個規律,昨晚也沒睡成覺。”他把筷子輕輕擱在碗邊,“快了,等回到家,就安穩了。”
吃好飯,大家一起收拾碗筷,很快就都打掃幹凈了。
劉館長說:“都回去休息休息吧,養精蓄銳,等天黑了再集合。”
小羅問:“今天白天不用去博物館麽,領導會不會來?”
劉館長一想也是,火車頭雖然弄好了,但也得過去打個掩護,別被其他人再給碰壞了。
於是劉館長說:“那這樣,今天我和小張兄弟去館裏,老李頭和小羅,你倆先回去休息,連軸轉頂不住的。今晚等車跑起來了,你們兩個開車,我們兩個再補覺。”
這安排合適,大家答好。
張曉騎車帶著堯曳回到博物館。
此時天還尚早,不著急進館裏,他們在路口便停下車,慢慢往回溜達。
昨晚的風刮掉了半樹黃葉,無人打掃。道路上密密堆滿了一層,鞋底一觸,像是踩在剛出爐的酥皮上,松軟脆響。
想必秋天結束,這路上的落葉該堆到膝蓋高了。
走了一段,在通向博物館的道路岔口停著一輛推車,一個老阿姨在車旁板凳上候著。
堯曳看著道:“這是,在擺攤?“
張曉說:“是,博物館裏每天都有人進出,自然就吸引做生意的人過來了。”
直到走近至面前,他們也沒看出這個老阿姨在賣什麽。她的推車上放了好幾只暖瓶,但這裏畢竟不比前不著村後不搭店的高速路,只是熱水恐怕也售賣不出去。
於是堯曳上前問了問,老阿姨從車上搬出一個小盒子,從盒子裏端出一只白瓷茶碗:“八寶茶,祖傳配方,之前是開實體店的。”
她展示著掀開杯蓋,裏面顯眼的有紅棗枸杞,還有些不認識的幹果茶葉,堆了小半碗。
張曉問:“多少錢?”
老阿姨把蓋子放到杯沿上,用手指按著:“五十。”
張曉點點頭,對堯曳道:“看著挺有營養的。”
老阿姨又打開箱子:“你們一人一碗?”
堯曳說:“一碗就行。”
老阿姨又把箱子放了回去。
她把兩只馬紮擺在路邊,然後將一壺熱水拎過來:“一碗茶,一暖壺水,可以一直蓄,喝完為止。”
茶碗倒上熱水,扣上蓋悶了一會兒,茶湯泡出了香味。堯曳掀開蓋子,湊到嘴邊抿了一口。
茶碗裏的內容都浮上來,一喝就往嘴巴上沾。
張曉說:“這個要蓋著蓋子喝。”
他伸手把茶碗接過來,另手拿著瓷蓋,在水面上蓋了兩下,然後壓著茶葉遞過來:“這樣小口喝。”
堯曳在淡淡的水蒸氣裏擡起眼睛看著他,然後垂下目光湊到碗邊,抿了一口。
茶湯暖熱微甜,後調帶著淡淡的草藥香。她咽下後,又重新看著他。
張曉笑了一下:“這種茶碗就是這麽用的。”
堯曳緩慢地點了下頭,又往前湊近。
張曉以為她又要喝一口,將茶碗向前一遞。但堯曳卻輕輕起身,湊到他面前。
在室外呆了這麽久,她的嘴唇很幹,她能感受到。幾口熱茶也沒能完全滋潤下來,她慢慢舔了一下嘴唇,將起皮潤了下去,然後跟他接吻。
他的嘴唇更幹燥,但內裏卻是無比柔軟,而且是燙的。他的嘴唇,他的身體,他這個人永遠是燙的。這樣迅速而迷人的反饋。
他身後是延伸向遠處行道樹,那些樹上的葉子有些是綠的,有些是黃的。那些枯黃的葉片零散地不斷地往下落,像是慢放的秋季布景。最後飄散的葉片終於在地面停留下來,找到了歸屬。
他的手扣著茶蓋,指節不自覺地用力,她伸手輕輕摸在他的手背上。
片刻,她慢慢睜開眼睛,移開臉,看著他。
他的眼睛很黑很緊,想要追逐她的嘴唇,呼吸震動了兩下,還是緩和下來。
堯曳笑了一下,坐了回去,指指他手裏的茶缸:“喝水。”
喝完一碗,張曉又續了一碗水喝。
堯曳歪頭靠在他的肩膀上,透過樹縫看陽光。
她想,別人談戀愛去咖啡館,我們在路邊喝碗茶,感覺倒也不錯。
陽光疏離地灑在臉上,她很淺地笑了笑,放松地閉上眼睛。
很久,張曉在她耳邊很輕地說:“回招待所躺床上睡吧。”
堯曳迷迷糊糊地,都不知道是自己站了起來,還是被扶了起來。
總之仿佛下一秒,她就躺在了舒適的大床上。她手一夠抱過枕頭,在充滿陽光的白天睡覺真舒服啊,渾身暖洋洋的。
張曉好像來到床頭又跟她說了什麽,她隨意點點頭,也不知道這麽不明顯的動作他能不能看出來。
後來張曉好像是出門了。
堯曳再醒來的時候,窗外天已經黑了。
她聽到輕微響動,一盞煤油燈在桌前晃動。
堯曳慢慢坐起來,張曉走到床邊,煤油燈把她眼前照亮:“走,車都弄好了,上路。”
屋裏的行李已經都被搬走了,三輪車也已被提前搬上了火車。張曉騎著自行車帶著她在夜色中穿梭,來到鍋爐房後面。
一節比這深夜更加漆黑的火車停在高高的鐵軌之上,像是徒然間出現的巨物,遮蔽了月光。火車暫時停靠,車輪軸間咯查作響,車頭向上噴著汽,那些煙氣只能隱約看到幾絲,很快便完全融入徹黑的夜裏。
仰頭看著,只覺得壯觀。
車上已經上了幾個人,煤油燈火搖晃,堯曳扒著扶梯爬上車。
後來又等來了小羅,火車就開動了。
直到感受到腳下隆隆震響,堯曳才徹底清醒過來。她走到車尾,趴著窗縫向後望去。
黑夜茫茫,一絲光亮也沒有,那些鐵軌,那些房舍,那些草木,統統都看不清。
只有夜風微涼的掀起。
堯曳卻一直朝窗外望著,似乎硬要從黑暗中看出點什麽。她的頭發在臉兩側輕輕飄起來。
她知道,無論以後來電與否,無論以後的科技多麽引人入勝,她的心裏都將永遠存在著一根蠟燭,一道炊煙,一個人寬厚的背影,以及那條車輪碾過的路。
有些東西,找到歸屬,便會永遠停留。
作者有話要說: 真是安逸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