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放手
關燈
小
中
大
舊事杳遠,真相迷離,父皇駕崩多年,當年參與謀害母後和姐姐的歹人,也都已命喪黃泉,眼前這個曾觸碰過當年之事表面皮毛的茶館店主,能夠告訴母後的,僅僅是當年曾有人在廣陵城尋找“卿卿”,僅僅是“卿卿”即是姜辛夷。
皇帝不知母後能由此想到多深多遠,他希望母後什麽也不要多想,所謂難得糊塗,有時人糊塗一些,反而活得心安一些,故而此前他雖早知父皇對母後隱忍深重的愛戀,但卻從未和母後提過,那只父皇為母後親手戴上的貴妃嵌寶手鐲,暗刻有“熙”“卿”二字,去擾母後多年來平靜如水的心懷。
母後此生已時日無多,他希望母後走得平和安寧、心無疑怨,有些久遠的往事,已沒有必要去說,有些可怕的猜測,也沒有必要去想,他希望母後在人生最後的時候,就如這幾日裏,安心含笑,在臨終之際,回望今生種種,心中溫暖安定,而不是滿心猜疑地,幾能推翻否定過往幾十年。
他這為人子的,希望如此,卻似事與願違。
離開那間茶館 、回到落腳廣陵城的住處後,母後單獨與木蘭姑姑說了許久的話,房門打開時,多年來沈穩持重、泰山崩於前亦能面不改色的木蘭姑姑,眼圈竟是紅的,而屏退木蘭姑姑的母後,就一人待在房內,直至夜幕降臨,仍是沒有出來。
阿蘅與嘉儀,只知母後情緒不對,卻都不知為何,不知該從何勸起的她們,都將寄望的目光落到了他身上,他這為人夫、為人兄、為人子的,雖心知內情,但也不知如何是好,說多多錯,最後只能派出兩個孩子,讓他們去房裏,哄祖母開心。
舊事杳遠,真相迷離,父皇駕崩多年,當年參與謀害母後和姐姐的歹人,也都已命喪黃泉,眼前這個曾觸碰過當年之事表面皮毛的茶館店主,能夠告訴母後的,僅僅是當年曾有人在廣陵城尋找“卿卿”,僅僅是“卿卿”即是姜辛夷。皇帝不知母後能由此想到多深多遠,他希望母後什麽也不要多想,所謂難得糊塗,有時人糊塗一些,反而活得心安一些,故而此前他雖早知父皇對母後隱忍深重的愛戀,但卻從未和母後提過,那只父皇為母後親手戴上的貴妃嵌寶手鐲,暗刻有“熙”“卿”二字,去擾母後多年來平靜如水的心懷。母後此生已時日無多,他希望母後走得平和安寧、心無疑怨,有些久遠的往事,已沒有必要去說,有些可怕的猜測,也沒有必要去想,他希望母後在人生最後的時候,就如這幾日裏,安心含笑,在臨終之際,回望今生種種,心中溫暖安定,而不是滿心猜疑地,幾能推翻否定過往幾十年。他這為人子的,希望如此,卻似事與願違。離開那間茶館 、回到落腳廣陵城的住處後,母後單獨與木蘭姑姑說了許久的話,房門打開時,多年來沈穩持重、泰山崩於前亦能面不改色的木蘭姑姑,眼圈竟是紅的,而屏退木蘭姑姑的母後,就一人待在房內,直至夜幕降臨,仍是沒有出來。阿蘅與嘉儀,只知母後情緒不對,卻都不知為何,不知該從何勸起的她們,都將寄望的目光落到了他身上,他這為人夫、為人兄、為人子的,雖心知內情,但也不知如何是好,說多多錯,最後只能派出兩個孩子,讓他們去房裏,哄祖母開心。只身在房中待了數個時辰的母後,終是被兩個孩子哄得展顏,他與阿蘅、嘉儀,聽裏頭氣氛洽和,打簾走入房中,見母後正摟著兩個孩子笑語,同今日走入那間茶館前,無甚區別。
皇帝略略松了一口氣,見接下來數日,母後心情都如之前,仿佛未在那日落雨時,踏入過那間茶館、見過舊人、聽過那些話,仍似先前一般平和,每日裏精神好些,就在廣陵城中略走一走,若不濟,就與阿蘅、嘉儀、孩子們,坐說說話,一切都與之前沒什麽不同,只是身體一日不如一日。
母後本就身體一日不如一日,太醫私下裏早已鬥膽稟告,母後大限將至,皇帝不知母後身體的每況愈下,是否多少因與父皇相關的猜疑有關,只能束手無策地看著母後終是病體難支,滯在廣陵城中纏綿病榻,再未能起。
撒手人寰的那一夜,母後先與兩個孩子告別,最後一次顫著手撫摸過晗兒和伽羅的小臉,虛弱地告訴他們,祖母只是累了睡了,人生在世,生老病死尋常,為祖母哭過一場後,就當收了眼淚,莫再悲傷,他們的一世都還長久著,要笑著長大,這樣祖母在天上看著,心裏才高興。
兩個年幼的孩子,還是第一次經歷這樣的分別,俱哭喚“祖母”,泣不成聲。
妹妹嘉儀也哭得像個小孩子般,伏在榻邊,緊握著母後的手,在母後囑咐她往後“不要任性胡鬧、要聽皇兄的話”時,掉著眼淚連連點頭,在母後輕撫她的臉頰,嘆說“真想疼你一世,只你姐姐孤孤單單地等了母後好久好久,母後也得緊著去疼疼她,不要吃你姐姐的醋”時,拼命搖頭道“我不吃醋,我和姐姐,來世一起再做您的女兒”後,終是哽咽地一句話也說不出來,淚如雨下。
母後臨終前的眸光,極虛弱,卻又蘊滿了一世的為母慈情,她柔望嘉儀許久,轉看向同樣跪在榻邊的溫羨,輕聲道:“你與嘉儀之間的事,哀家一直弄不清楚,也沒機會再看清楚,只知道嘉儀待你,終是有別於這世間的任何一個男子的,往後嘉儀若有什麽事,也請你幫著看顧些,就當是哀家拜托你了……”
溫羨含淚磕首應下,母後又朝阿蘅伸出手去,慈愛地望著她道:“第一次見你時,母後心裏就很喜歡你,沒過多久,就想著收你為‘義女’,雖沒收成,但後來,又以為你是我的第一個女兒,終是全了母女情分,盡管這是誤會一場,再往後,你我又成了婆媳,婆媳便似母女,你我之間的母女緣分,一直都牽連不斷,是天註定的……”
緊握著母後手的阿蘅,忍著淚道:“今生能喚您一聲‘母後’,是我前世修來的福氣。”
母後吃力地擡手,輕拭著阿蘅的眼淚道:“母後知道你心裏的事,母後都懂得,往後諸事,都只隨你的心意吧,無需為外事絆著,只聽你自己的心就是了……”
阿蘅含淚點頭,再怎麽極力抑制,心中潮水般的悲傷,亦沖擊得她淚眼婆娑,哽聲難言,她掩面退身讓位與他,皇帝上前緊攥住母後的手,一字未能言,即已飲淚失聲。
榻上的母後,眸光帶笑地望著她流淚的兒子,猶似望著多年前躲在被中哭泣的小男孩,嗓音虛弱而又溫柔地對他道:“記得你還在繈褓中時,哭聲極洪亮,木蘭說這是有福之相,當時母後抱著你想,旁的福氣,我不敢求,只要你一生平平安安,就算有福了,卻不知,你的福氣這樣大,大到母後為你提心吊膽了好些年,才放下心來……”
皇帝想起他當年一心往上,不肯做母後原所希望的寂寂無名的閑散皇子,抱著拼死的心,摻和進奪嫡的渾水裏,讓母後整日整夜地為他懸心吊膽,心中愧疚,忍淚啞聲喚道:“母後……”
母後含笑望著他道:“在君主、兄長、丈夫等位置上,你是有這樣那樣的不足,但在兒子這個位置上,天下間,再沒比你貼心的好孩子了,母後有你這樣的好兒子,也是今生的福氣,因為你在,母後才能走得安心,母後知道,你會照顧好嘉儀、阿蘅和孩子們的,母後知道……”
皇帝含淚道:“您放心,兒子一定會照顧好他們,您放心……”
母後欣慰地望著他,慈愛的眸光,漸漸緲遠,如跌入了久遠的夢境中,只握著他的手,依然使著最後的力氣,昭示著心念的堅執,“母後糊塗了一世,到臨了這幾日,終是憶起‘卿卿’,究竟是何緣故了……‘卿卿’……你父皇臨終前念著的‘卿卿’,是假的,只是一張畫紙,‘姜辛夷’才是真正活著的,她是一個人,她有自己的心,母後不是‘卿卿’,母後是‘姜辛夷’,‘姜辛夷’希望死後葬在廣陵,她能實現這一世最後的心願嗎……”
母後最後期等的眸光中,皇帝終是點了點頭,柔愛輕撫他鬢發的手,失了今世的最後一絲氣力,輕而寬慰地落了下去,如山間的辛夷花,為輕風吹飄離枝,靜靜地落在這塵世間,芳影已遠,只香如故。
盡管嘉儀痛哭,求他這兄長,將母後遺體運回京中、葬入皇陵,好讓她日後時時拜祭母後,盡管他知曉,皇陵中的父皇,已等母後合葬等了許多許多年,但皇帝仍是遵母後遺願,將母後秘密葬在廣陵,木蘭姑姑請領專人在此守陵一世,大梁太後薨逝的消息,在母後真正下葬數日後傳出,那將要送回京中皇陵的太後棺槨中,無世人所以為的太後遺體,唯有一套丁香色的裙裳,雖已是經年舊物,卻珍藏如新。
天子南巡中止於太後薨逝,禦駕將離青州前夜,溫蘅哄睡兩個傷心的孩子,回到行宮禦殿,見皇帝正蜷坐在窗下,對著明亮的燈光,像小孩子一樣,一顆顆線串碧璽珠子,神情平靜而極認真,如是在做一件重要的大事,每一顆串系的,都是一份沈甸甸的心意。
她走近前去,見榻幾上除了那匣碧璽珠,還另有幾匣琳瑯璀璨的寶珠,皇帝見她過來,牽她至身邊,問孩子們如何後,又問她,這幾匣寶珠,哪種更配碧璽?
他淡淡笑望著她道:“朕把你的十八子碧璽珠串,摔壞了好些年,珠子也摔丟了三顆,這麽些年,也找不回來了,只能拿新的替補上了。”
這是母後去後,溫蘅第一次在皇帝面上看到笑意,盡管輕淡,卻一直笑望著她,等著她的回答。
溫蘅手指了其中一匣珍珠,皇帝便拈起一顆珍珠,對著燈光望了一會兒,笑對她道:“珍珠好,溫潤純凈,正似咱們晗兒的性子。”
他將那顆珍珠串上,又問,“咱們的伽羅呢?”
溫蘅細挑了一顆紅珊瑚珠,皇帝接過並道出她的心思,“珊瑚是佛家七寶,也正應咱們伽羅的佛名。”
他慢將手中珊瑚珠,串在一顆顆碧璽當中,最後問溫蘅道:“朕呢?”
溫蘅對望著皇帝期等的眸光,思量片刻,選挑了一顆青金珠,這一次,皇帝未再釋義,也未問她因由,只是接過後凝望許久,終將指尖的青金珠,認真串在了新系的碧璽珠串中,作為收尾。
一顆顆晶瑩剔透的碧璽珠,串系起了另外三顆新的寶珠,連結成一道新的圓滿,被輕握住溫蘅手的皇帝,推戴在她清纖的皓腕上。
柔和燈光下,顆顆寶珠熠熠生輝,耀得人眸中幽光明爍,皇帝的聲音,亦似幽海中浮曳的星光,輕低得如是夢喃,“三年……三年夠嗎?”
他輕輕吻上她怔望的眼睫,緊握著她的雙手,抵額輕道:“朕知道,明郎走後,你早有去意,只是為了母後,為了孩子……想要走走散心,那便去吧,把孩子帶在身邊,晗兒早想走走天下,伽羅還小,離不開母親……朕等著你們……等著你們回來……一定……要回來……”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皇帝不知母後能由此想到多深多遠,他希望母後什麽也不要多想,所謂難得糊塗,有時人糊塗一些,反而活得心安一些,故而此前他雖早知父皇對母後隱忍深重的愛戀,但卻從未和母後提過,那只父皇為母後親手戴上的貴妃嵌寶手鐲,暗刻有“熙”“卿”二字,去擾母後多年來平靜如水的心懷。
母後此生已時日無多,他希望母後走得平和安寧、心無疑怨,有些久遠的往事,已沒有必要去說,有些可怕的猜測,也沒有必要去想,他希望母後在人生最後的時候,就如這幾日裏,安心含笑,在臨終之際,回望今生種種,心中溫暖安定,而不是滿心猜疑地,幾能推翻否定過往幾十年。
他這為人子的,希望如此,卻似事與願違。
離開那間茶館 、回到落腳廣陵城的住處後,母後單獨與木蘭姑姑說了許久的話,房門打開時,多年來沈穩持重、泰山崩於前亦能面不改色的木蘭姑姑,眼圈竟是紅的,而屏退木蘭姑姑的母後,就一人待在房內,直至夜幕降臨,仍是沒有出來。
阿蘅與嘉儀,只知母後情緒不對,卻都不知為何,不知該從何勸起的她們,都將寄望的目光落到了他身上,他這為人夫、為人兄、為人子的,雖心知內情,但也不知如何是好,說多多錯,最後只能派出兩個孩子,讓他們去房裏,哄祖母開心。
舊事杳遠,真相迷離,父皇駕崩多年,當年參與謀害母後和姐姐的歹人,也都已命喪黃泉,眼前這個曾觸碰過當年之事表面皮毛的茶館店主,能夠告訴母後的,僅僅是當年曾有人在廣陵城尋找“卿卿”,僅僅是“卿卿”即是姜辛夷。皇帝不知母後能由此想到多深多遠,他希望母後什麽也不要多想,所謂難得糊塗,有時人糊塗一些,反而活得心安一些,故而此前他雖早知父皇對母後隱忍深重的愛戀,但卻從未和母後提過,那只父皇為母後親手戴上的貴妃嵌寶手鐲,暗刻有“熙”“卿”二字,去擾母後多年來平靜如水的心懷。母後此生已時日無多,他希望母後走得平和安寧、心無疑怨,有些久遠的往事,已沒有必要去說,有些可怕的猜測,也沒有必要去想,他希望母後在人生最後的時候,就如這幾日裏,安心含笑,在臨終之際,回望今生種種,心中溫暖安定,而不是滿心猜疑地,幾能推翻否定過往幾十年。他這為人子的,希望如此,卻似事與願違。離開那間茶館 、回到落腳廣陵城的住處後,母後單獨與木蘭姑姑說了許久的話,房門打開時,多年來沈穩持重、泰山崩於前亦能面不改色的木蘭姑姑,眼圈竟是紅的,而屏退木蘭姑姑的母後,就一人待在房內,直至夜幕降臨,仍是沒有出來。阿蘅與嘉儀,只知母後情緒不對,卻都不知為何,不知該從何勸起的她們,都將寄望的目光落到了他身上,他這為人夫、為人兄、為人子的,雖心知內情,但也不知如何是好,說多多錯,最後只能派出兩個孩子,讓他們去房裏,哄祖母開心。只身在房中待了數個時辰的母後,終是被兩個孩子哄得展顏,他與阿蘅、嘉儀,聽裏頭氣氛洽和,打簾走入房中,見母後正摟著兩個孩子笑語,同今日走入那間茶館前,無甚區別。
皇帝略略松了一口氣,見接下來數日,母後心情都如之前,仿佛未在那日落雨時,踏入過那間茶館、見過舊人、聽過那些話,仍似先前一般平和,每日裏精神好些,就在廣陵城中略走一走,若不濟,就與阿蘅、嘉儀、孩子們,坐說說話,一切都與之前沒什麽不同,只是身體一日不如一日。
母後本就身體一日不如一日,太醫私下裏早已鬥膽稟告,母後大限將至,皇帝不知母後身體的每況愈下,是否多少因與父皇相關的猜疑有關,只能束手無策地看著母後終是病體難支,滯在廣陵城中纏綿病榻,再未能起。
撒手人寰的那一夜,母後先與兩個孩子告別,最後一次顫著手撫摸過晗兒和伽羅的小臉,虛弱地告訴他們,祖母只是累了睡了,人生在世,生老病死尋常,為祖母哭過一場後,就當收了眼淚,莫再悲傷,他們的一世都還長久著,要笑著長大,這樣祖母在天上看著,心裏才高興。
兩個年幼的孩子,還是第一次經歷這樣的分別,俱哭喚“祖母”,泣不成聲。
妹妹嘉儀也哭得像個小孩子般,伏在榻邊,緊握著母後的手,在母後囑咐她往後“不要任性胡鬧、要聽皇兄的話”時,掉著眼淚連連點頭,在母後輕撫她的臉頰,嘆說“真想疼你一世,只你姐姐孤孤單單地等了母後好久好久,母後也得緊著去疼疼她,不要吃你姐姐的醋”時,拼命搖頭道“我不吃醋,我和姐姐,來世一起再做您的女兒”後,終是哽咽地一句話也說不出來,淚如雨下。
母後臨終前的眸光,極虛弱,卻又蘊滿了一世的為母慈情,她柔望嘉儀許久,轉看向同樣跪在榻邊的溫羨,輕聲道:“你與嘉儀之間的事,哀家一直弄不清楚,也沒機會再看清楚,只知道嘉儀待你,終是有別於這世間的任何一個男子的,往後嘉儀若有什麽事,也請你幫著看顧些,就當是哀家拜托你了……”
溫羨含淚磕首應下,母後又朝阿蘅伸出手去,慈愛地望著她道:“第一次見你時,母後心裏就很喜歡你,沒過多久,就想著收你為‘義女’,雖沒收成,但後來,又以為你是我的第一個女兒,終是全了母女情分,盡管這是誤會一場,再往後,你我又成了婆媳,婆媳便似母女,你我之間的母女緣分,一直都牽連不斷,是天註定的……”
緊握著母後手的阿蘅,忍著淚道:“今生能喚您一聲‘母後’,是我前世修來的福氣。”
母後吃力地擡手,輕拭著阿蘅的眼淚道:“母後知道你心裏的事,母後都懂得,往後諸事,都只隨你的心意吧,無需為外事絆著,只聽你自己的心就是了……”
阿蘅含淚點頭,再怎麽極力抑制,心中潮水般的悲傷,亦沖擊得她淚眼婆娑,哽聲難言,她掩面退身讓位與他,皇帝上前緊攥住母後的手,一字未能言,即已飲淚失聲。
榻上的母後,眸光帶笑地望著她流淚的兒子,猶似望著多年前躲在被中哭泣的小男孩,嗓音虛弱而又溫柔地對他道:“記得你還在繈褓中時,哭聲極洪亮,木蘭說這是有福之相,當時母後抱著你想,旁的福氣,我不敢求,只要你一生平平安安,就算有福了,卻不知,你的福氣這樣大,大到母後為你提心吊膽了好些年,才放下心來……”
皇帝想起他當年一心往上,不肯做母後原所希望的寂寂無名的閑散皇子,抱著拼死的心,摻和進奪嫡的渾水裏,讓母後整日整夜地為他懸心吊膽,心中愧疚,忍淚啞聲喚道:“母後……”
母後含笑望著他道:“在君主、兄長、丈夫等位置上,你是有這樣那樣的不足,但在兒子這個位置上,天下間,再沒比你貼心的好孩子了,母後有你這樣的好兒子,也是今生的福氣,因為你在,母後才能走得安心,母後知道,你會照顧好嘉儀、阿蘅和孩子們的,母後知道……”
皇帝含淚道:“您放心,兒子一定會照顧好他們,您放心……”
母後欣慰地望著他,慈愛的眸光,漸漸緲遠,如跌入了久遠的夢境中,只握著他的手,依然使著最後的力氣,昭示著心念的堅執,“母後糊塗了一世,到臨了這幾日,終是憶起‘卿卿’,究竟是何緣故了……‘卿卿’……你父皇臨終前念著的‘卿卿’,是假的,只是一張畫紙,‘姜辛夷’才是真正活著的,她是一個人,她有自己的心,母後不是‘卿卿’,母後是‘姜辛夷’,‘姜辛夷’希望死後葬在廣陵,她能實現這一世最後的心願嗎……”
母後最後期等的眸光中,皇帝終是點了點頭,柔愛輕撫他鬢發的手,失了今世的最後一絲氣力,輕而寬慰地落了下去,如山間的辛夷花,為輕風吹飄離枝,靜靜地落在這塵世間,芳影已遠,只香如故。
盡管嘉儀痛哭,求他這兄長,將母後遺體運回京中、葬入皇陵,好讓她日後時時拜祭母後,盡管他知曉,皇陵中的父皇,已等母後合葬等了許多許多年,但皇帝仍是遵母後遺願,將母後秘密葬在廣陵,木蘭姑姑請領專人在此守陵一世,大梁太後薨逝的消息,在母後真正下葬數日後傳出,那將要送回京中皇陵的太後棺槨中,無世人所以為的太後遺體,唯有一套丁香色的裙裳,雖已是經年舊物,卻珍藏如新。
天子南巡中止於太後薨逝,禦駕將離青州前夜,溫蘅哄睡兩個傷心的孩子,回到行宮禦殿,見皇帝正蜷坐在窗下,對著明亮的燈光,像小孩子一樣,一顆顆線串碧璽珠子,神情平靜而極認真,如是在做一件重要的大事,每一顆串系的,都是一份沈甸甸的心意。
她走近前去,見榻幾上除了那匣碧璽珠,還另有幾匣琳瑯璀璨的寶珠,皇帝見她過來,牽她至身邊,問孩子們如何後,又問她,這幾匣寶珠,哪種更配碧璽?
他淡淡笑望著她道:“朕把你的十八子碧璽珠串,摔壞了好些年,珠子也摔丟了三顆,這麽些年,也找不回來了,只能拿新的替補上了。”
這是母後去後,溫蘅第一次在皇帝面上看到笑意,盡管輕淡,卻一直笑望著她,等著她的回答。
溫蘅手指了其中一匣珍珠,皇帝便拈起一顆珍珠,對著燈光望了一會兒,笑對她道:“珍珠好,溫潤純凈,正似咱們晗兒的性子。”
他將那顆珍珠串上,又問,“咱們的伽羅呢?”
溫蘅細挑了一顆紅珊瑚珠,皇帝接過並道出她的心思,“珊瑚是佛家七寶,也正應咱們伽羅的佛名。”
他慢將手中珊瑚珠,串在一顆顆碧璽當中,最後問溫蘅道:“朕呢?”
溫蘅對望著皇帝期等的眸光,思量片刻,選挑了一顆青金珠,這一次,皇帝未再釋義,也未問她因由,只是接過後凝望許久,終將指尖的青金珠,認真串在了新系的碧璽珠串中,作為收尾。
一顆顆晶瑩剔透的碧璽珠,串系起了另外三顆新的寶珠,連結成一道新的圓滿,被輕握住溫蘅手的皇帝,推戴在她清纖的皓腕上。
柔和燈光下,顆顆寶珠熠熠生輝,耀得人眸中幽光明爍,皇帝的聲音,亦似幽海中浮曳的星光,輕低得如是夢喃,“三年……三年夠嗎?”
他輕輕吻上她怔望的眼睫,緊握著她的雙手,抵額輕道:“朕知道,明郎走後,你早有去意,只是為了母後,為了孩子……想要走走散心,那便去吧,把孩子帶在身邊,晗兒早想走走天下,伽羅還小,離不開母親……朕等著你們……等著你們回來……一定……要回來……”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