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碾谷場
關燈
小
中
大
接下來的時間,林斌和奶奶一起,把麥子弄到碾谷場。
說到碾谷場,早先,農村碾場用石滾子“碌碡”,粗約六七十公分,長約一米左右,兩側圓心各鑲嵌有凹鐵,叫“碌碡眼”。按“碌碡”大小做一木框架,土語叫“撥架”,“撥架”兩側安裝鉄杵,尖頭對著“碌碡眼”,牛拉著就可以碾場了。碾場的時候,一人套一掛“碌碡”,吆喝著牛(驢)在麥場上一圈一圈的轉,土話叫“吆碌碡”。
牛(驢)是帶著“牛鞍眼”的,是麥桿編的草帽頂,用細繩系在牛眼睛上,大概是防止牛吃麥或是怕牛轉暈了。
拿個巖巖是拾牛(驢)糞的,以免糞掉到糧食中。
後來是這樣,因為科技發展和進步。
現在基本都是脫粒機脫麥,三輪車比較費油。農民有的時候還感覺比較昂貴。
農歷六月上旬,田地裏的麥子基本割完了,各家的屋檐下、樓板上,那些平時空著的地方都嚴嚴實實地摞滿了麥捆,人們一邊歇氣一邊做著脫麥的準備。脫麥的過程需要多人合作,因此各家都通過互助來換取幫工,村裏人厚道,緊急的時候招呼一聲誰也不拒絕。
我先碾著,你們緩著
碾過一個多時辰,就到“挑場”和“翻場”,的時候了。看著簡單,其實這件事情也算的上是一件技術活。
到了半後晌,場就碾晚了。一幫男男女女開始“起場”,經過碾壓脫粒後的麥稈就叫麥稭了,先用木杈將麥稭挑成隴,再用“揀杈”清場。“揀杈”形狀類似“拉拉”,但比“拉拉”小很多,一個人推著在場院跑,非常輕巧靈便實用。人們把碾過兩三遍的麥稭,拉到場邊臨時堆成垛,以便日後騰揀,和另作他用,不過在村裏大多都用作生活做飯的柴火了。農村不比城裏,沒有天然氣,煤氣等等。即使有村裏人也用不起。
收拾幹凈麥稭後,場院是一層厚厚的麥子,人們用“推扒”把麥子堆到一起,等午後起微風了,就開始“揚場”。
“揚場”可是個講究“把式”的技術活,通常兩個人配合,一個“揚場”,一個“打場”。
“揚場”者手執一把木掀,在麥堆上戳起一木掀麥子,迎著風頭很巧妙的一揚,麥子在空中呈扇面狀很均勻的散開,借助風力將麥粒與麥糠分開,麥粒落在上風頭,麥糠飄落在下風頭。“打場”者站在上風頭,光著脊背,手執一把大掃帚,在麥堆上不停的揮舞著,將夾雜在麥堆中的稗子清掃出去,麥堆就全是幹幹凈凈的麥粒了。
“揚場”的整個過程一揚一打,配合默契,揮灑自如,到了妙處,旁邊就有人喝彩叫好,揚場者便越發的得意賣勁,空中的麥粒像天女散花般嘩嘩地落了下來。看起來這個過程簡單,但是落到實處,還是比較困難的,林斌以現在的身體條件還是做不來的,只能在一旁幹點零碎的活計。
趁天還沒黑,大家爭分奪秒的把曬幹的麥子裝進口袋,夏天的雨水說來就來,所以幹活要快,如果不小心麥子被雨水吹打了,那可是賣不上價格的。
孩子們最怕的就是幫大人張口袋,一股土腥味,隨著大人裝袋的過程中一掀(xian)農村土話。接著一掀撲面而來。但還是得忍著一麻袋一麻袋的往裏灌。掀,農村土話,和城裏的鐵鍬相似,農村人自己用木頭做的。叫木鍁。
新割的麥子全部碾完後,開始“騰揀麥”,就是把經過第一次碾壓不徹底的麥稭,再次進行晾曬碾壓。“騰揀麥”的工序與前次一樣,只是麥子質量就差多了。騰揀後的麥稭比較柔軟,垛成長方形“麥稭眥(zi)”,日後鍘草餵牛或者餵羊,座位畜生草料來用。至此,割麥碾場的農活就算完結了。接下來就是要晾曬和售賣,或者入倉,留作自己家平常生活中所用。通過鎮子上的機器打麥子,打出面粉。
這一系列生動的場面,都成為村裏農民們夏忙辛勤勞作的見證。
林斌記得後世再回老家的時候,老家農村已經很難看見“割麥鐮”、“拉拉”、“揀杈”、“碌碡”、“撥架”、“木掀”、“木杈”、“推扒”等傳統的農具了。有的村子甚至連養牛的人也不多了,而隨著城市化進程不斷地加快,農村進城的的人所生的孩子,根本不知道碾場為何事。而重活一世的林斌對這些事深有感觸,他清楚的知道隨著國家的發展,不僅僅城市得到發展,農村的發展也得到長足的進步。再過幾年這些都要被農業機械取代。時代的發展日新月異,不僅城市裏的互聯網,工業得到發展,使城市裏的人享受到諸多發展的福利i,但是林斌清楚的知道即使農村農業發展了,但是農人還是處在社會的底層。
風很輕,陽光很淡,細細地從樹葉的的縫隙裏灑下來,留下一地斑駁。聽著樹葉嘩啦啦的響動和知了的鳴叫,以及田間地頭蛐蛐,蟋蟀和青蛙的吟唱。懷念這麽多年走過的時光,在歲月深處綻放.......習慣在夜裏點一盞燈等待那一生未能盡的緣份,縱然歲月無聲輕輕溜走風箏已消失在遙遠的天空,這紛亂的世界裏總有一些難掩的苦痛悲傷的年代裏總有一些坎苛的路要走!
即使重活一世,林斌也有諸多情感難以拋棄,當往事一幕幕的在眼前腦海浮現的時候。當親身又一次體會到小時候的一切,事物依舊,但心智已改。林斌明白,即使自己重生,前路也頗多坎坷,哪裏來的因為自己先知,就可以神擋殺神,佛阻弒佛。但是明知前路險阻,自己不僅僅是一個人,又有何俱。自己不僅僅要實現自我的功成名就。當看到農人的辛苦,想到他們的樸實,憶起後世有些人裝逼的表現,那些人炫富,浪費,隨意踐踏他人的勞動成果的時候,林斌感到自己肩上的責任重大。終有一日,通過努力。林斌會讓他們明白什麽是尊重,什麽是窮人亦不可欺。**絲亦可逆襲。什麽叫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小斌,吃飯“林斌的回憶和感悟被奶奶的叫聲驚醒,驚醒以後,林斌笑了笑,握了握拳頭。邁著堅定的步伐走進屋內。如果這時候有人看到現在的林斌以後,一定大吃一驚。現在的林斌和剛才的林斌截然不同。
吃飯的時候,奶奶說:“小斌,多吃點,這兩天看把你累的。”
“奶奶,咱們場也碾完了,接下來咱們怎麽做呀?”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說到碾谷場,早先,農村碾場用石滾子“碌碡”,粗約六七十公分,長約一米左右,兩側圓心各鑲嵌有凹鐵,叫“碌碡眼”。按“碌碡”大小做一木框架,土語叫“撥架”,“撥架”兩側安裝鉄杵,尖頭對著“碌碡眼”,牛拉著就可以碾場了。碾場的時候,一人套一掛“碌碡”,吆喝著牛(驢)在麥場上一圈一圈的轉,土話叫“吆碌碡”。
牛(驢)是帶著“牛鞍眼”的,是麥桿編的草帽頂,用細繩系在牛眼睛上,大概是防止牛吃麥或是怕牛轉暈了。
拿個巖巖是拾牛(驢)糞的,以免糞掉到糧食中。
後來是這樣,因為科技發展和進步。
現在基本都是脫粒機脫麥,三輪車比較費油。農民有的時候還感覺比較昂貴。
農歷六月上旬,田地裏的麥子基本割完了,各家的屋檐下、樓板上,那些平時空著的地方都嚴嚴實實地摞滿了麥捆,人們一邊歇氣一邊做著脫麥的準備。脫麥的過程需要多人合作,因此各家都通過互助來換取幫工,村裏人厚道,緊急的時候招呼一聲誰也不拒絕。
我先碾著,你們緩著
碾過一個多時辰,就到“挑場”和“翻場”,的時候了。看著簡單,其實這件事情也算的上是一件技術活。
到了半後晌,場就碾晚了。一幫男男女女開始“起場”,經過碾壓脫粒後的麥稈就叫麥稭了,先用木杈將麥稭挑成隴,再用“揀杈”清場。“揀杈”形狀類似“拉拉”,但比“拉拉”小很多,一個人推著在場院跑,非常輕巧靈便實用。人們把碾過兩三遍的麥稭,拉到場邊臨時堆成垛,以便日後騰揀,和另作他用,不過在村裏大多都用作生活做飯的柴火了。農村不比城裏,沒有天然氣,煤氣等等。即使有村裏人也用不起。
收拾幹凈麥稭後,場院是一層厚厚的麥子,人們用“推扒”把麥子堆到一起,等午後起微風了,就開始“揚場”。
“揚場”可是個講究“把式”的技術活,通常兩個人配合,一個“揚場”,一個“打場”。
“揚場”者手執一把木掀,在麥堆上戳起一木掀麥子,迎著風頭很巧妙的一揚,麥子在空中呈扇面狀很均勻的散開,借助風力將麥粒與麥糠分開,麥粒落在上風頭,麥糠飄落在下風頭。“打場”者站在上風頭,光著脊背,手執一把大掃帚,在麥堆上不停的揮舞著,將夾雜在麥堆中的稗子清掃出去,麥堆就全是幹幹凈凈的麥粒了。
“揚場”的整個過程一揚一打,配合默契,揮灑自如,到了妙處,旁邊就有人喝彩叫好,揚場者便越發的得意賣勁,空中的麥粒像天女散花般嘩嘩地落了下來。看起來這個過程簡單,但是落到實處,還是比較困難的,林斌以現在的身體條件還是做不來的,只能在一旁幹點零碎的活計。
趁天還沒黑,大家爭分奪秒的把曬幹的麥子裝進口袋,夏天的雨水說來就來,所以幹活要快,如果不小心麥子被雨水吹打了,那可是賣不上價格的。
孩子們最怕的就是幫大人張口袋,一股土腥味,隨著大人裝袋的過程中一掀(xian)農村土話。接著一掀撲面而來。但還是得忍著一麻袋一麻袋的往裏灌。掀,農村土話,和城裏的鐵鍬相似,農村人自己用木頭做的。叫木鍁。
新割的麥子全部碾完後,開始“騰揀麥”,就是把經過第一次碾壓不徹底的麥稭,再次進行晾曬碾壓。“騰揀麥”的工序與前次一樣,只是麥子質量就差多了。騰揀後的麥稭比較柔軟,垛成長方形“麥稭眥(zi)”,日後鍘草餵牛或者餵羊,座位畜生草料來用。至此,割麥碾場的農活就算完結了。接下來就是要晾曬和售賣,或者入倉,留作自己家平常生活中所用。通過鎮子上的機器打麥子,打出面粉。
這一系列生動的場面,都成為村裏農民們夏忙辛勤勞作的見證。
林斌記得後世再回老家的時候,老家農村已經很難看見“割麥鐮”、“拉拉”、“揀杈”、“碌碡”、“撥架”、“木掀”、“木杈”、“推扒”等傳統的農具了。有的村子甚至連養牛的人也不多了,而隨著城市化進程不斷地加快,農村進城的的人所生的孩子,根本不知道碾場為何事。而重活一世的林斌對這些事深有感觸,他清楚的知道隨著國家的發展,不僅僅城市得到發展,農村的發展也得到長足的進步。再過幾年這些都要被農業機械取代。時代的發展日新月異,不僅城市裏的互聯網,工業得到發展,使城市裏的人享受到諸多發展的福利i,但是林斌清楚的知道即使農村農業發展了,但是農人還是處在社會的底層。
風很輕,陽光很淡,細細地從樹葉的的縫隙裏灑下來,留下一地斑駁。聽著樹葉嘩啦啦的響動和知了的鳴叫,以及田間地頭蛐蛐,蟋蟀和青蛙的吟唱。懷念這麽多年走過的時光,在歲月深處綻放.......習慣在夜裏點一盞燈等待那一生未能盡的緣份,縱然歲月無聲輕輕溜走風箏已消失在遙遠的天空,這紛亂的世界裏總有一些難掩的苦痛悲傷的年代裏總有一些坎苛的路要走!
即使重活一世,林斌也有諸多情感難以拋棄,當往事一幕幕的在眼前腦海浮現的時候。當親身又一次體會到小時候的一切,事物依舊,但心智已改。林斌明白,即使自己重生,前路也頗多坎坷,哪裏來的因為自己先知,就可以神擋殺神,佛阻弒佛。但是明知前路險阻,自己不僅僅是一個人,又有何俱。自己不僅僅要實現自我的功成名就。當看到農人的辛苦,想到他們的樸實,憶起後世有些人裝逼的表現,那些人炫富,浪費,隨意踐踏他人的勞動成果的時候,林斌感到自己肩上的責任重大。終有一日,通過努力。林斌會讓他們明白什麽是尊重,什麽是窮人亦不可欺。**絲亦可逆襲。什麽叫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小斌,吃飯“林斌的回憶和感悟被奶奶的叫聲驚醒,驚醒以後,林斌笑了笑,握了握拳頭。邁著堅定的步伐走進屋內。如果這時候有人看到現在的林斌以後,一定大吃一驚。現在的林斌和剛才的林斌截然不同。
吃飯的時候,奶奶說:“小斌,多吃點,這兩天看把你累的。”
“奶奶,咱們場也碾完了,接下來咱們怎麽做呀?”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