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卷 菩提應道劫,太乙斬三屍 第930章 過河! (4)
關燈
小
中
大
下的佃戶、礦工、夥計們,先是惶然目送紅馬甲離去,接著再看向昔日主家的莊園、礦場和尚號,眼中漸漸升起光彩。
第十八卷 菩提應道劫,太乙斬三屍 第936章 首鼠兩端,船票重如山
隨著紅衣偏師帶領灰衣、紅馬甲和黑衣進入澤州、潞安等府,河東道如火如荼的三光行動漸漸也擴及翼寧道,大批商賈士紳丟下產業,背井離鄉,逃向他們心目中的道統堡壘:太原府。
太原府城,巡撫衙門裏,官民濟濟一堂,正熱議著這股逃難大潮。
“今日之事,穆憲早已洞燭,臨到刀斧加身,無知愚民才如夢初醒,可悲、可嘆!”
“還是我們這些牢記主子恩德的義人心志堅定,早早就景從穆憲,共襄救國大計……”
堂中官員占多數,可說話的這些官員卻滿口以民自居,顯然只是得了官身的“義人”。這些人還分三類,一是跟內務府有千絲萬縷聯系的皇商,甚至直接就是掛著內務府員外郎等官銜的包衣商人,一是以前那種捐納出來的官商,剩下的是北伐後緊急報效所得的官身。
這些人洋洋自得,乃至幸災樂禍也在情理之中,他們是整個山西最富有最有權勢的人,如果在山西開列TOP一百財富榜,這一堂人起碼要占八十個。作為晉商核心成員,他們當然沒傻到以為南蠻會寬待他們,在北伐風聲剛起的時候,就紛紛變賣家產,聚到了太原府城。
而現在才向太原逃來的商賈士紳,基本都是地方級別的大戶,政治嗅覺遲鈍,還自覺能如以前改朝換代那般,只要恭迎新朝,過往與晉商,與滿人的緊密關聯就會洗白。卻沒想到,南蠻以清算滿人和晉商歷史老賬的名義,要將他們連根拔起。
穆赫德矜持點頭,面無笑容,烏鴉嘴可不是什麽好名聲,不過能把這些人的心更收攏一層,也算是不幸之幸吧。
關鍵是下一步,必須要跨出這一步,才能讓這些人真正堅定心志,去作他們嘴裏自稱的“義人”。
趁熱打鐵,穆赫德道:“如今大勢涇渭分明,本憲看,也該將太原徹底清掃幹凈了。南蠻紅衣前鋒已至汾州,我等得破釜沈舟,決死一戰!”
話音落下,堂中頓時鴉雀無聲,無一人敢接這個話茬。
穆赫德說的是什麽,大家再清楚不過,那就是太原城中的南蠻人。
南北相通多年,南蠻在整個山西有諸多產業,眾多南蠻人來往駐留。在太原更設有領事館、山西華商會館,太原天廟、英慈院、華學會館等民間力量也在太原城紮了堆。領事館在城西右所街,商館在西米市,天廟英慈院和學館在城外河神廟一帶。南蠻北伐後,沒來得及南退的南蠻人就集中在這三個地方,大約三四百人。
領事館的南蠻官員屬於使節性質,而其他南蠻人不是商人就是類似廟祝的祭祀,以及醫生和教書先生,因此當太原知府派遣官差衙役封鎖三處,確保米糧食水時,穆赫德不僅沒說什麽,還另派綠營兵守護,擋住激進義士對南蠻人的襲擾。那會他還忙著吸聚人心,貿然妄動,只會亂了自家陣腳。
可現在不一樣了,南蠻已擺明車馬,甚至在山西對官商大肆殺戮,外加抄家洗劫。穆赫德認為,該是把南蠻人一舉拔除的時候了,如此就能進一步凝固人心,堅定反抗之志。
堂中沈默,穆赫德也並不意外,南蠻北伐檄文並未說明要如何處置滿人以及與滿人相關的官商勢力,這正是高起在河南,穆赫德在山西能夠操作人心的背景,他們就直接把南蠻國中激進派輿論拿來用了,由不得本地人不信。但檄文卻明確強調了兩樁罪行是南蠻絕不容赦,要罪加三等處置的,一是危害滯留在北方的南人,一是損毀英華在北方的產業和財產。
不到最後關頭,沒人願意自絕後路。
穆赫德在山西要的就是官民齊心抗南蠻,在座這些晉商豪強必須跟他同進退。本地綠營兵早不可靠,就是拿來維持秩序的,而旗營的那些漢軍綠旗兵,他也不敢貿然押著來過這條人心檻,在太原城的三千綠旗兵是他維持局面的唯一依憑。
逼著這些晉商豪強動手就是必然之選。這些人要麽帶有親信家丁,要麽身懷巨財,推著他們辦了這事,也算是血淋淋的投名狀,接下來再用他們抗阻紅衣,也就放心多了。
掃視眾人,將畏懼、忐忑和暗有盤算種種表情盡收眼底,穆赫德也不著惱,平靜地道:“如今也該跟諸位交代朝廷的底策了……”
許久之後,穆赫德話音落下,堂上眾人一臉恍然,穆赫德再補充道:“當然了,諸位也該清楚,這就像是大禹之舟,舟上位置有限,能得舟票的人,必得是我大清的鐵桿棟梁!怎麽能證明這一點,那就得看諸位是不是有足夠的決心了。”
眾人臉色變幻不定,有人問,光他們出力,那些逃難來的地方商紳就只看著麽?穆赫德身邊的幕僚趕緊宣布了一系列政策,例如在全城征發軍資,編戶充軍等等,讓這些人神情再緩了一層。
“咱們就聽穆憲的,殺南蠻,護大清!”
眾晉商豪強得了清晰的前路,再沒了後顧之憂,又有中小商紳分擔,頓時熱烈鼓噪起來,一個個恨不能親自上陣,手刃南蠻。
出了巡撫衙門,晉商豪強們三三兩兩結伴散去,相互之間低語不斷。
“你出多少人?多少銀子?”
“裝裝樣子不就成了,你不會當真吧?”
“誰願出頭幹這爛事誰就去,穆赫德自己都不幹,還推著咱們幹,真是異想天開。”
“朝廷想的退路,那叫退路麽?咱們又不是真正的蠻子,在關外野地喝風吃雪,還不如死了舒坦!”
大多數人都抱著這般默契,另有人說得直接:“就算南蠻要抄家滅族,咱們也不能自己伸著脖子,擠到最前面去湊刀子吧,檄文說得那麽清楚了,當不成南蠻……大英的人,也別被大英的刀子變作鬼啊。”
還有心思靈活的更背著人商議道:“還是跟大英領事館的人通個氣吧,有這一樁功勞獻上去,不定能掙條退路。”
“同去同去,別少了兄弟我一份。”
三月二十二日,太原城中本就凝重的氣息再壓下一層,無數鄉勇團練湧到右所街和西米市,揮著刀槍,叫囂如潮。
但也僅此而已,別看這些人喊殺聲震耳欲聾,刀子揮得呼呼響,就沒人靠近領事館和商館圍墻三丈之內。偶爾有熱血上頭的人跨過這條無形界線,作勢真要沖擊,左右人潮頓時倒卷而回,將這些人清晰無比地凸顯出來,似乎生怕跟這些人沾上關系。這也讓這些“義士”瞬間清醒,灰溜溜地縮了回去。
這些人領著東家銀子,就是來這裏鼓噪的,東家還刻意強調了,誰要真動手,非但死傷不顧,害了英人,徑直逐出,後果自負。
聲勢鬧得是大,領事館和商館的半點墻皮都沒弄掉,就連守護領事館和商館的衙役和綠營兵,也沒遵從穆赫德的命令退開,而是繼續盡責地護著,穆赫德氣得暴跳如雷。
衙役沒動,肯定是太原知府搞的鬼,綠營兵也沒動,那就是山西布政使,他的副手尹繼善在插手。自己嘔心瀝血,推著山西官民一心,副手卻在扯自己後腿,穆赫德不由悲從中來,招來尹繼善問罪時,聲淚皆下。
“我們都是滿人,就該一心為朝廷,為太後辦事,元長啊,你為何要護著南蠻?你捫心自問,是不是有暗投南蠻之心!?你難道不知道,你上桿子投過去,南蠻也要拿你開刀,南蠻就是要絕我滿人一族啊!”
尹繼善四十來歲,圓臉大耳,富態之外,還浸著一股濃濃書生氣,他搖頭道:“太原的南蠻人不是使節,就是民人,妄加屠戮,不僅有傷天和,也損我大清仁義。”
穆赫德捶著桌子咆哮道:“天和!?仁義!?南蠻正殺得我大清子民屍橫贏野,河東道已是十室九空!短短不到十日,就有數萬難民湧入太原,你還跟這樣的夷狄禽獸講什麽天和仁義!”
尹繼善搖頭道:“大憲此言差矣,我耳目尚清,知得河東道情事。南蠻是在拔除與我滿人相關的商賈豪強,並未損及一般民人。前兩年我大清不也鼓噪民人毀過南蠻產業,殺傷南蠻民人麽?這不過是一報還一報。”
穆赫德瞠目結舌,哆嗦了好一陣才憤然道:“怪不得你尹繼善在太後面前就沒落得好臉!你是被漢人的仁義道德熏壞了腦子吧,還當自己是不是滿人!?”
尹繼善臉上升起深深的無奈,就因為他還當自己是滿人,所以才盡心周旋,希望能護住南蠻民人。在他看來,大清大勢已去,滿人前途更是堪憂。要能存族,就不要再多作孽,放低身段,恭順求活,在南蠻和聖道前爭取到一線機會。
南蠻一國舉的大義是天人之倫,絕族這等殘暴之事是不好幹的,瞧聖道皇帝一心推著國中民意來頂缸,就知道滿人一族並不是毫無生機。再加上南蠻國中踞有人心底線發言權的儒賢清流勢力頗盛,他們所倡的“仁恕向新”理念也給滿人留有餘地,他自認這個設想是很現實的。
當今慈淳太後的構想,在本質上與他所思不謀而合,只是太後不願意丟開顏面,就此放棄,還認為靠自己的謀劃,可以且戰且退,自己拼出一條生路。因此本該受重用的尹繼善就被發落到山西,丟給強硬分子穆赫德做副手。這任命也還含著調和穆赫德手腕之意,避免在山西搞出不可收拾的局面,滿人還有理論上的後路,總得盡力保全。
“太原的南蠻人,必須全部清除!尹元長,尹繼善,你還記得自己祖宗穆都巴延居於黑山白水間,就別再掣肘於我!否則……我可是能行軍法的!”
兩人職分有差,但都頂著欽差的招牌,只是穆赫德總理山西軍政,有便宜行事之權。
見穆赫德發飆,尹繼善也拍桌子吼道:“我是為太原十數萬百姓著想!殺了太原的南人,你就不怕南蠻屠了太原一城!?你就不怕百萬滿人也受牽連,更要一並陪葬!?你自可絕你的後路,卻無權絕滿人一族的後路!穆赫德,你能擋住紅衣大潮,便是殺絕山西地面上的南蠻人,我也任你自為,你能嗎!?”
這話也把穆赫德塞得梗住,他當然不能。
轉了好幾圈,穆赫德眼中閃起寒光:“我不能,可還有人能!”
他咬牙蹦出三個字:“團結拳!”
尹繼善臉色慘白,無力地道:“大憲,先不說團結拳頂不頂用,團結拳一入,山西人心還能在大憲你這邊,在大清這邊?”
團結拳在直隸已經遍地開花,拳民都是兩年前在北京城鬧出大動靜的民間好漢。塘沽修約後,大清在官面上大力打壓這股反英意志最堅定的勢力,私底下卻是暗自遮護,推著他們沈到地方去了。
這些好漢跑到地方,跟鄉鎮中習武的豪客游手水乳交融,又加上直隸紛紛雜雜的會黨教門在反英運動中也脫了官府控制,三方湊在一起,短短兩年,就演變為席卷整個北直隸的大潮。這股大潮由大大小小無數勢力構成,幾乎囊括了所有游手地痞,大小匪盜,以及有心亂世摸魚的人物,名稱紛雜,多帶一個拳字,被總稱為“團結拳”。
山西這邊因為被晉商勢力霸著,團結拳沒怎麽鬧起來,原本雙方也是勢不兩立的。團結拳號稱反英扶清,可連帶著卻反所有富人,鼓噪起來時,那就是蝗蟲過境,寸草不留。
要引團結拳入山西,怕山西晉商豪強轉瞬就得全投了南蠻,即便十中抽九抄家滅族,那都還有一成活命存財的機會,而團結拳麽,從來都視富人跟南蠻一路貨色,甚至南蠻還只是嘴上的敵人,富人卻是手上的敵人。他們現在又打不著南蠻,富人撞上他們,那是十成十的沒好下場。
穆赫德呆了半晌,頹然落座,帶著哭音拍桌子道:“這也不成,那也不成,如今到底該怎麽辦!?”
尹繼善幽幽道:“天下大勢不可逆,你我只能盡臣子本分。”
他再嘆道:“也罷,大憲,我們各讓一步,能作多少算多少吧……”
太原城西門外,靠近汾水邊的河神廟,原本是一片荒寂之地,這幾年接連立起太原英慈院,太原天廟,以及英華太原義學,漸漸聚為一座繁華小鎮。
三月二十三日,這座小鎮卻是沈寂一片,人都在,全縮在屋子裏,就透過窗縫,緊張地看著大隊荷槍實彈的綠營兵丁圍了英華產業。
“在下也是奉令行事……”
領頭的綠營參將對義學山長機械地解釋著,臉上滿是糾結之色。
太原義學是英華山西籍人士捐資建起的,收家境貧寒子弟,乃至孤兒入學。以三百千等傳統教材教著讀書認字,再教些算學賬目,讓這些子弟未來能有份生計。與救死扶傷的英慈院以及助貧苦人生死事的天廟一樣,在太原善名遠揚。
之前大清官府還護著這裏,現在卻派兵丁來,聽說是要將所有英人抓捕下獄,繞著醫院、義學和天廟而居的都是受過大恩的民人,無膽跟官府抗衡,只能以沈默表達著他們的抗議。
“呸!別看現在蹦得歡,小心他日拉清單!”
英慈院裏,被清出來的病員朝綠營兵暗自吐著唾沫,而義學這邊,大隊兵丁湧入,也讓院子裏朗朗讀書聲嘎然而止。
“看來這是夫子給你們上的最後一課了……”
一間教室裏,綸巾長衫的儒雅夫子深深嘆道,下面端坐著的三四十個孩童沈默不語,眼中都噙著滿滿淚水。
第十八卷 菩提應道劫,太乙斬三屍 第937章 後門大開,獻功爭贖罪
兵丁圍了義學好些日子,夫子對這一日的到來早有預料,可這些七八歲到十三四歲的學生卻壓不住情緒,更壓不住疑惑。
稚嫩的嗓音響起:“夫子又不是殺官兵的紅衣,為什麽要抓夫子!?”
夫子呵呵輕笑,一邊整理自己衣冠一邊道:“倒不是單獨針對我,不過呢,在這大清國某些人眼裏,夫子我這種人比紅衣更可恨,紅衣只是殺官兵,夫子我卻是殺人心。夫子此去,一別無期了。”
已有學生哽咽出聲,夫子這話他們有些印象,在這座小鎮裏,英華來的醫生還沒什麽,天廟的祭祀和義學的先生,都是當地官老爺、秀才舉人老爺們口誅筆伐的對象。之前是攝於南北局勢,不敢明面上為難,現在紅衣快來了,那些人要跑路了,跑路前當然要下毒手害了他們恨之入骨的人。
為什麽夫子會這麽招人恨,夫子說得有些玄奧,有大一些且早慧的少年道:“夫子是說,他們覺得夫子在蠱惑我們,想讓我們也投了英華,反這大清國?”
夫子緩緩搖頭:“不,他們是恨夫子幫你們擦亮了眼睛,讓你們能直視本心。”
看著這些孩童乃至少年,夫子深呼吸,平日一直壓在心中的話語噴薄而出:“夫子今日要告訴你們,英華於你們,不是投不投之事,英華本就是你們的國家。紅衣來時,是迎你們入國,而不是逼你們從什麽大清轉投。”
學生們愕然,夫子繼續道:“你們總當夫子是他國之人,可夫子卻從未當你們是外人,夫子為什麽要教你們讀書認字?因為你們是夫子的同胞,是的,我們都是華夏之人。英華是華夏歷代延續而下的又一朝,是華夏大義下的正朔之國。”
他指向學生們的頭頂:“大清的官老爺時時來這裏講什麽《聖訓》,開口閉口就是滿漢一家,大清也是華夏,可你們摸摸自己的腦袋,那上面的辮子是華夏的東西麽?”
這不必摸了,如古人躍然出畫般的夫子就立在眼前,學生們對自己,對家人頭頂上的東西早就引以為恥,能有機會就罩上帽子。
“英華紅衣剃發,如趙人胡服騎射,那是武人之事,除此之外,我華夏數千年來,衣冠發式從未變過。百年前,滿清入中原,讓華夏億民作滿人發式,再講滿漢一家,一家確是一家了,滿人是主,華夏為奴。這大清國,絕不是華夏之國,不是你們的國!”
“這道理本是不言自明的,可架不住滿人和漢奸百年灌洗,北方人都將這清國當作自己的國,當我華夏之國北伐覆土時,正有無數人受惑於此,要舍命保衛清國,他們為什麽記不住,百年前的祖宗還在保衛大明,與清國不共戴天呢?”
夫子漸漸激動了:“英華國中都在說,山西一省皆滿賊,都是二韃子,不可救藥。夫子我,還有眾多仁人志士都不這麽認為。山西的晉商,明時裏通滿人發家,清時依附滿人吸血,這些人是要清算,要問罪的。可山西的老百姓卻不能一並視之,百年前,山西百姓反清之勢如火如荼,就如現在的紅衣一般,壓得清兵困守在太原孤城,連滿清的大同總兵姜瓖都迫於形勢,一並反清,你們的祖宗,無愧於華夏!”
“現在的山西百姓,就如你們一般,是被滿人和漢奸遮蔽了耳目,是被從小到大的蠱惑之言亂了是非,只要擦亮你們的眼睛,讓你們知得生來就該知的道理,你們一定會覺悟的!”
夫子兩眼亮晶晶,話語更攪得學生們心神激蕩:“當你們覺悟時,華夏就已重立在了山西,不必紅衣來,這裏就是換了天地,這裏就是英華!”
沈默許久後,學生們漲紅了臉,紛紛叫喊出聲。
“我們不是滿賊!不是二韃子!”
“我爺爺的爺爺當年還是打韃子的明軍,我爺爺說過!”
更有激動的招呼著同窗們:“不能讓那些二韃子抓走夫子,我們要保護夫子!”
夫子沈聲凜然地阻止著學生:“夫子從千裏之外的福建來,就已存了舍身殉道之心!夫子的道,就是能讓你們能知書達禮,能自力為人,再能正華夷之辯,豈能讓你們為護夫子而傷損?你們好好活著,才能成就夫子的功業!你們別擔心,夫子不在了,紅衣不久將至,那時還有新的夫子來,繼續教你們讀書做人。”
目送夫子出了教室,學生們哽咽難抑。
年紀小的學生還好安撫,義學大門口,十四五歲的少年學生們群情激憤,正跟綠營兵丁推推攘攘,不讓他們帶走義學裏的十多位夫子,而夫子們則竭力安撫著學生。
這些夫子多出身英華科舉的師範科,以教書育人為畢生功業,更毅然置身敵境,就為踐行南北一家皆華夏的信念。與國中其他人相比,雖還是一身酸氣,可大難臨頭時,一腔熱血竟也不輸紅衣。
被夫子的慷慨和學生的激憤震懾,帶隊參將越來越心虛,當山長再嚴正告誡,讓他註意英華北伐檄文所列不容赦之罪行時,參將額頭冒汗地道:“小人升任參將時,被逼入了漢軍綠旗,聽聞天朝不赦旗人,小人便是想立功,也怕……”
這意思山長清楚,如今滿清中層以上軍政官員再無一個漢人,之前便是漢人,都被動主動地入了漢軍綠旗,當年光緒皇帝弘時所行的這項政策,因為肇始者吳襄還好端端身居高位,歷乾隆、嘉慶和道光三帝,也成為滿人籠絡漢人精英的重要手段,更是“棟梁論”政策最關鍵的外在體現。
現在英華北伐,如何處置滿人旗人的政策一直沒出籠,就只有民間輿論四處橫行,占主流的還是激進派的政策,要滿清文武官員將功贖罪,毅然南投的心理門檻太高。
山長想拍胸脯,保這參將護人一功,卻感自己人微言輕,無力在這種事上打包票,又讀書人心性發作,覺得難以保證之事就不該隨意允諾,頓覺內心煎熬不已,轉而埋怨起皇帝和朝堂,乃至之前被解散的兩院,為什麽沒能盡早出臺處置滿人令。
參將很是遺憾,正要招呼部下押人走,一人忽然從圍觀人群中擠出來,朗聲道:“只要你護住這裏,不涉之後的兵戈之事,我保你,保你部下中的旗人不但無罪,還能論功!”
這人作僧人打扮,可看頭上的禿瓢全無青茬,顯是剛剃的,而整個人氣宇軒昂,更非日日所見的清人。
參將拱手道:“這位是……”
那和尚道:“本人乃大英通事館駐清太原領事館武事參讚,恒東駿!”
正主來了!
參將心中一聲高叫,徑直屈膝跪拜道:“請恒參讚教我!”
真能有將功贖罪的出路,鬼才跟著那穆赫德一條路走到黑呢!
參將跪在地上,一顆心卻飄到了雲上,總算能有出路了!別看眼下太原府乃至周邊,官民一片眾志成城抗南蠻的景象,可那不過是英華始終沒出臺滿人處置令的原因。清算滿人旗人的民間輿論,以及河東道拔除晉商豪強之事,都推著軍政官員和紳商豪強不得不抱住大清這根朽木,繼續隨波逐流,現在有大英官員出面擔保,參將自覺已是無比幸運。
聽得恒東駿一番交代,不立旗號不站隊,就只以陽奉陰違之策,護住這一片英華產業,保護英華民人安全,參將不疊應道:“但聽參讚吩咐!”
恒東駿向山長、夫子以及一旁也被押來的天廟眾人拱手道:“我們領事館的職責就是守護國人,恒某來得太慢,讓諸位受驚了。”
眾人欣慰異常,同時長拜,烈火見真金,大英官府是為誰辦事,大英一國是誰的國,今日真有了切身體會。領事館本就被圍了,他們都沒指望過國中官員伸手,沒想到這恒參讚不惜冒險,扮成和尚出了城。
恒東駿回到城中左所街領事館附近時,已是層層綠旗兵圍困,本還要找人間接聯絡館中同僚,綠旗兵裏有軍官見了他的光頭,舉手喊道:“是恒參讚麽?王領事正在館中相候,囑小人等招呼一聲……”
嘿,聽這意思,領事連綠旗兵也招撫了?可這後門是不是開得太大了?
恒東駿進了館中,向太原領事王資說起自己的擔憂,王資道:“韃清山西布政使尹繼善跟我搭上了線……倒不是為他自己,而是借赦免太原旗人眷屬之名,獻上一大功,為滿人一族埋點人情線。”
恒東駿皺眉道:“這不是跟陳相和謝知事對山西的謀劃沖突了麽,山西就是要從重從厲地梳洗一遍,更不能給晉商旗人明開口子……”
南北事務總署在山西的策略有一項是行於整個北方的,那就是不公開招降納叛,更任由滿清朝堂和官府鼓噪英華民間的激進反滿政策,這也是皇帝所頒的不具文諭旨。
英華北伐,真要來一嗓子降者無罪,有功大用,別說騎墻派漢奸,就連滿人,怕都要降六七成。然後呢?麻煩就全爛在鍋裏了,重組北方格局的目標就多了無數阻力,把滿人趕出去的打算也要落空。
先吃下北方,再搞事後清算也不是不行,可這些人再弄出什麽亂子難以保證,而國中輿論也會有異議,別說現在英華一國得講信譽,古時歷代王朝也都得守起碼的顏面……
英華軍、政、工商乃至民心等各方面都穩穩壓著滿清,北伐多點阻力不怕,就如治惡瘡一般,把膿毒盡量擠出來,痛是痛,可這種開刀引流策略,比溫養散毒,待其自愈的策略見效更快,遺患也少得多。
當然,這也不意味著政策僵化,一點口子都不留。之前恒東駿為照應國人而許了那綠營參將的前程,這就是特殊情況特殊處理。
現在王資要給尹繼善開如此寬一條口子,嚴治山西的策略豈不是要就此落空?
王資解釋道:“尹繼善也明白我們的用心,答應會盡量把人帶走的。”
恒東駿苦笑道:“終究會有不少人看出端倪,順竿子往上爬的。”
王資攤手:“這也沒辦法,鄭巡撫傳來消息,說國中各界都開始北上了,咱們總不能被民人牽著鼻子走。”
恒東駿還想說什麽,就有人來通報說,某某暗中求見,自稱是太原知府的親信幕僚,兩人相對無語。
先是太原知府通過親信來獻城防情報和兵力部署圖,還願說服不少團練鄉勇起事。
接著是旗營幾個領兵官的心腹家人來暗中投效,相約起事。
再來的一個更讓人無語,是穆赫德身邊的行軍師爺,可這家夥不是代表穆赫德而來的,是為他家族而來,這個山西山西糧商出身的師爺獻上了穆赫德的一整套行軍部署方案,還拍胸脯說穆赫德有任何決策,他都會第一時間傳到領事館來。
之後來的人更多了,這知縣那通判,甚至翼寧兵備道都親身上門,跪地請降,還有絡繹不絕的晉商豪強,一個個都爭著保證自己能護住某府某縣的英華民人以及工商資產。
這當然是尹繼善走漏的風聲,兩人被這陣仗搞得有些慌了手腳,召集領事館所有人集體會商,終於擬定了妥協之策。立功可以贖罪,但依舊得付出代價。便是極大功勞,也絕不給英華前程,而只是保他們人身安全。此外小功保小財,大功保大財,總之得割肉清產,不可能再過舊清時代的好日子。
本以為這般苛刻的條件可以嚇退不少人,卻沒想,絕大部分人都滿臉喜色地應承下來,這一日,左所街領事館後門熱鬧非凡。出來的人大多都小心翼翼地捏著一張領事館簽發的“功票”,相互欣慰告喜,這可是他們的船票,跟穆赫德給他們空口許諾的禹舟之票比起來,英華的船票雖然代價不菲,卻是貨真價實能過變世門檻,在新世重新做人的保證。
當然,相對山西一省官員以及晉商豪強來說,能得這個門路,而且還能拿出功勞砝碼的畢竟只是少數。大多數人依舊被瞞在鼓裏,包括穆赫德。
三月二十八日,晚了許久的紅衣前鋒終於抵達太原城下,穆赫德振臂一呼,就等著十數萬軍民同心抗敵的壯麗一幕出現,卻沒想到,南面迎澤門、承恩門大開……
“尹繼善,你竟敢資敵!”
再見綠營兵、綠旗兵沒什麽動靜,就安插著自己心腹親信的一千旗營還在掌握中,全城更是慌亂中有沈靜,那些沈靜之人像是早有所料,穆赫德心念驟轉,很快就明白了這一切。除非是副手尹繼善在欺瞞他,否則太原局勢不可能失控至此,他還毫無知覺。
“穆憲,來的只是紅衣哨騎,還有時間,趕緊領著還自認是大清子民的人走吧。”
尹繼善自認這是忠於滿人之舉,毫不在意穆赫德的狂怒。
“今日我就在這裏與大清共存亡!先拿你這滿奸祭旗!”
穆赫德發了狂,拔刀直砍尹繼善,卻被尹繼善的侍衛擋住,穆赫德的侍衛再上來助拳,亂鬥一氣後,尹繼善急急退去,穆赫德則急奔巡撫衙門,廣招太原四周的民團鄉勇,準備破城一戰。
“殺了這麽一個人,算多大功勞?”
“不清楚,可總是有功勞的。”
“聽說有功也沒賞,還得蝕財……”
“真要去關外吹風麽?這般大勢,能活下來就不錯了,蝕財免災嘛。”
穆赫德正調度兵馬時,卻沒註意親信師爺跟侍從正暗自嘀咕著。
急急而就一大堆文書告身,轉身招呼師爺,卻見師爺眼中寒芒閃起,微微點頭,身邊兩個心腹侍從驟然拔刀,一左一右,刀鋒直透腰眼。
穆赫德雙目呲裂,瀕死時還沒想明白,南蠻分明沒招降納叛,封官許願,為何自己還成了叛徒邀功的砝碼……
三月三十日,顧世寧踏上太原城迎澤門的城門樓,俯瞰顯得很是寂寥的太原城,再對踴躍請戰的部下道:“這幫文官已經夠讓人煩了,你們再要堵住那些朝直隸逃去的韃子和二韃子,抓了他們,不是更讓人煩?”
他郁悶地道:“山西已經不是咱們紅衣的舞臺了,剩下的戲是文官和民人來唱……”
第十八卷 菩提應道劫,太乙斬三屍 第938章 直隸風雲,又見團結拳
太原城剛下,在國史館坐了多年冷板凳,如今起覆為山西巡撫的鄭燮就風風火火來了,聽顧世寧抱怨說紅衣在努力消滅和驅趕韃子,文官卻在努力把韃子變成自己人,鄭燮自要為文官辯護:“論人頭的話,文官這邊砍的怕比紅衣多得多吧……”
顧世寧一口氣沒提上來,臉色又青又白。
文官殺人比武人多,這是英華北伐的普遍現象,在山西尤為突出。顧世寧的北伐第三軍就沒打過幾場硬仗,在文官的配合下,紅衣到處,不,甚至只是赤影搖曳,地方就望風而降。而預定清除的晉商豪強,早已自覺地拖家帶口逃向直隸,去拿滿清給他們開出的船票了。
就在河東道和冀寧道,文官靠著紅馬甲和黑衣推行三光政策,大半個月內就殺了三五萬人之多,除了多如牛毛的盜匪外,兩道府縣下還沒跑掉的晉商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第十八卷 菩提應道劫,太乙斬三屍 第936章 首鼠兩端,船票重如山
隨著紅衣偏師帶領灰衣、紅馬甲和黑衣進入澤州、潞安等府,河東道如火如荼的三光行動漸漸也擴及翼寧道,大批商賈士紳丟下產業,背井離鄉,逃向他們心目中的道統堡壘:太原府。
太原府城,巡撫衙門裏,官民濟濟一堂,正熱議著這股逃難大潮。
“今日之事,穆憲早已洞燭,臨到刀斧加身,無知愚民才如夢初醒,可悲、可嘆!”
“還是我們這些牢記主子恩德的義人心志堅定,早早就景從穆憲,共襄救國大計……”
堂中官員占多數,可說話的這些官員卻滿口以民自居,顯然只是得了官身的“義人”。這些人還分三類,一是跟內務府有千絲萬縷聯系的皇商,甚至直接就是掛著內務府員外郎等官銜的包衣商人,一是以前那種捐納出來的官商,剩下的是北伐後緊急報效所得的官身。
這些人洋洋自得,乃至幸災樂禍也在情理之中,他們是整個山西最富有最有權勢的人,如果在山西開列TOP一百財富榜,這一堂人起碼要占八十個。作為晉商核心成員,他們當然沒傻到以為南蠻會寬待他們,在北伐風聲剛起的時候,就紛紛變賣家產,聚到了太原府城。
而現在才向太原逃來的商賈士紳,基本都是地方級別的大戶,政治嗅覺遲鈍,還自覺能如以前改朝換代那般,只要恭迎新朝,過往與晉商,與滿人的緊密關聯就會洗白。卻沒想到,南蠻以清算滿人和晉商歷史老賬的名義,要將他們連根拔起。
穆赫德矜持點頭,面無笑容,烏鴉嘴可不是什麽好名聲,不過能把這些人的心更收攏一層,也算是不幸之幸吧。
關鍵是下一步,必須要跨出這一步,才能讓這些人真正堅定心志,去作他們嘴裏自稱的“義人”。
趁熱打鐵,穆赫德道:“如今大勢涇渭分明,本憲看,也該將太原徹底清掃幹凈了。南蠻紅衣前鋒已至汾州,我等得破釜沈舟,決死一戰!”
話音落下,堂中頓時鴉雀無聲,無一人敢接這個話茬。
穆赫德說的是什麽,大家再清楚不過,那就是太原城中的南蠻人。
南北相通多年,南蠻在整個山西有諸多產業,眾多南蠻人來往駐留。在太原更設有領事館、山西華商會館,太原天廟、英慈院、華學會館等民間力量也在太原城紮了堆。領事館在城西右所街,商館在西米市,天廟英慈院和學館在城外河神廟一帶。南蠻北伐後,沒來得及南退的南蠻人就集中在這三個地方,大約三四百人。
領事館的南蠻官員屬於使節性質,而其他南蠻人不是商人就是類似廟祝的祭祀,以及醫生和教書先生,因此當太原知府派遣官差衙役封鎖三處,確保米糧食水時,穆赫德不僅沒說什麽,還另派綠營兵守護,擋住激進義士對南蠻人的襲擾。那會他還忙著吸聚人心,貿然妄動,只會亂了自家陣腳。
可現在不一樣了,南蠻已擺明車馬,甚至在山西對官商大肆殺戮,外加抄家洗劫。穆赫德認為,該是把南蠻人一舉拔除的時候了,如此就能進一步凝固人心,堅定反抗之志。
堂中沈默,穆赫德也並不意外,南蠻北伐檄文並未說明要如何處置滿人以及與滿人相關的官商勢力,這正是高起在河南,穆赫德在山西能夠操作人心的背景,他們就直接把南蠻國中激進派輿論拿來用了,由不得本地人不信。但檄文卻明確強調了兩樁罪行是南蠻絕不容赦,要罪加三等處置的,一是危害滯留在北方的南人,一是損毀英華在北方的產業和財產。
不到最後關頭,沒人願意自絕後路。
穆赫德在山西要的就是官民齊心抗南蠻,在座這些晉商豪強必須跟他同進退。本地綠營兵早不可靠,就是拿來維持秩序的,而旗營的那些漢軍綠旗兵,他也不敢貿然押著來過這條人心檻,在太原城的三千綠旗兵是他維持局面的唯一依憑。
逼著這些晉商豪強動手就是必然之選。這些人要麽帶有親信家丁,要麽身懷巨財,推著他們辦了這事,也算是血淋淋的投名狀,接下來再用他們抗阻紅衣,也就放心多了。
掃視眾人,將畏懼、忐忑和暗有盤算種種表情盡收眼底,穆赫德也不著惱,平靜地道:“如今也該跟諸位交代朝廷的底策了……”
許久之後,穆赫德話音落下,堂上眾人一臉恍然,穆赫德再補充道:“當然了,諸位也該清楚,這就像是大禹之舟,舟上位置有限,能得舟票的人,必得是我大清的鐵桿棟梁!怎麽能證明這一點,那就得看諸位是不是有足夠的決心了。”
眾人臉色變幻不定,有人問,光他們出力,那些逃難來的地方商紳就只看著麽?穆赫德身邊的幕僚趕緊宣布了一系列政策,例如在全城征發軍資,編戶充軍等等,讓這些人神情再緩了一層。
“咱們就聽穆憲的,殺南蠻,護大清!”
眾晉商豪強得了清晰的前路,再沒了後顧之憂,又有中小商紳分擔,頓時熱烈鼓噪起來,一個個恨不能親自上陣,手刃南蠻。
出了巡撫衙門,晉商豪強們三三兩兩結伴散去,相互之間低語不斷。
“你出多少人?多少銀子?”
“裝裝樣子不就成了,你不會當真吧?”
“誰願出頭幹這爛事誰就去,穆赫德自己都不幹,還推著咱們幹,真是異想天開。”
“朝廷想的退路,那叫退路麽?咱們又不是真正的蠻子,在關外野地喝風吃雪,還不如死了舒坦!”
大多數人都抱著這般默契,另有人說得直接:“就算南蠻要抄家滅族,咱們也不能自己伸著脖子,擠到最前面去湊刀子吧,檄文說得那麽清楚了,當不成南蠻……大英的人,也別被大英的刀子變作鬼啊。”
還有心思靈活的更背著人商議道:“還是跟大英領事館的人通個氣吧,有這一樁功勞獻上去,不定能掙條退路。”
“同去同去,別少了兄弟我一份。”
三月二十二日,太原城中本就凝重的氣息再壓下一層,無數鄉勇團練湧到右所街和西米市,揮著刀槍,叫囂如潮。
但也僅此而已,別看這些人喊殺聲震耳欲聾,刀子揮得呼呼響,就沒人靠近領事館和商館圍墻三丈之內。偶爾有熱血上頭的人跨過這條無形界線,作勢真要沖擊,左右人潮頓時倒卷而回,將這些人清晰無比地凸顯出來,似乎生怕跟這些人沾上關系。這也讓這些“義士”瞬間清醒,灰溜溜地縮了回去。
這些人領著東家銀子,就是來這裏鼓噪的,東家還刻意強調了,誰要真動手,非但死傷不顧,害了英人,徑直逐出,後果自負。
聲勢鬧得是大,領事館和商館的半點墻皮都沒弄掉,就連守護領事館和商館的衙役和綠營兵,也沒遵從穆赫德的命令退開,而是繼續盡責地護著,穆赫德氣得暴跳如雷。
衙役沒動,肯定是太原知府搞的鬼,綠營兵也沒動,那就是山西布政使,他的副手尹繼善在插手。自己嘔心瀝血,推著山西官民一心,副手卻在扯自己後腿,穆赫德不由悲從中來,招來尹繼善問罪時,聲淚皆下。
“我們都是滿人,就該一心為朝廷,為太後辦事,元長啊,你為何要護著南蠻?你捫心自問,是不是有暗投南蠻之心!?你難道不知道,你上桿子投過去,南蠻也要拿你開刀,南蠻就是要絕我滿人一族啊!”
尹繼善四十來歲,圓臉大耳,富態之外,還浸著一股濃濃書生氣,他搖頭道:“太原的南蠻人不是使節,就是民人,妄加屠戮,不僅有傷天和,也損我大清仁義。”
穆赫德捶著桌子咆哮道:“天和!?仁義!?南蠻正殺得我大清子民屍橫贏野,河東道已是十室九空!短短不到十日,就有數萬難民湧入太原,你還跟這樣的夷狄禽獸講什麽天和仁義!”
尹繼善搖頭道:“大憲此言差矣,我耳目尚清,知得河東道情事。南蠻是在拔除與我滿人相關的商賈豪強,並未損及一般民人。前兩年我大清不也鼓噪民人毀過南蠻產業,殺傷南蠻民人麽?這不過是一報還一報。”
穆赫德瞠目結舌,哆嗦了好一陣才憤然道:“怪不得你尹繼善在太後面前就沒落得好臉!你是被漢人的仁義道德熏壞了腦子吧,還當自己是不是滿人!?”
尹繼善臉上升起深深的無奈,就因為他還當自己是滿人,所以才盡心周旋,希望能護住南蠻民人。在他看來,大清大勢已去,滿人前途更是堪憂。要能存族,就不要再多作孽,放低身段,恭順求活,在南蠻和聖道前爭取到一線機會。
南蠻一國舉的大義是天人之倫,絕族這等殘暴之事是不好幹的,瞧聖道皇帝一心推著國中民意來頂缸,就知道滿人一族並不是毫無生機。再加上南蠻國中踞有人心底線發言權的儒賢清流勢力頗盛,他們所倡的“仁恕向新”理念也給滿人留有餘地,他自認這個設想是很現實的。
當今慈淳太後的構想,在本質上與他所思不謀而合,只是太後不願意丟開顏面,就此放棄,還認為靠自己的謀劃,可以且戰且退,自己拼出一條生路。因此本該受重用的尹繼善就被發落到山西,丟給強硬分子穆赫德做副手。這任命也還含著調和穆赫德手腕之意,避免在山西搞出不可收拾的局面,滿人還有理論上的後路,總得盡力保全。
“太原的南蠻人,必須全部清除!尹元長,尹繼善,你還記得自己祖宗穆都巴延居於黑山白水間,就別再掣肘於我!否則……我可是能行軍法的!”
兩人職分有差,但都頂著欽差的招牌,只是穆赫德總理山西軍政,有便宜行事之權。
見穆赫德發飆,尹繼善也拍桌子吼道:“我是為太原十數萬百姓著想!殺了太原的南人,你就不怕南蠻屠了太原一城!?你就不怕百萬滿人也受牽連,更要一並陪葬!?你自可絕你的後路,卻無權絕滿人一族的後路!穆赫德,你能擋住紅衣大潮,便是殺絕山西地面上的南蠻人,我也任你自為,你能嗎!?”
這話也把穆赫德塞得梗住,他當然不能。
轉了好幾圈,穆赫德眼中閃起寒光:“我不能,可還有人能!”
他咬牙蹦出三個字:“團結拳!”
尹繼善臉色慘白,無力地道:“大憲,先不說團結拳頂不頂用,團結拳一入,山西人心還能在大憲你這邊,在大清這邊?”
團結拳在直隸已經遍地開花,拳民都是兩年前在北京城鬧出大動靜的民間好漢。塘沽修約後,大清在官面上大力打壓這股反英意志最堅定的勢力,私底下卻是暗自遮護,推著他們沈到地方去了。
這些好漢跑到地方,跟鄉鎮中習武的豪客游手水乳交融,又加上直隸紛紛雜雜的會黨教門在反英運動中也脫了官府控制,三方湊在一起,短短兩年,就演變為席卷整個北直隸的大潮。這股大潮由大大小小無數勢力構成,幾乎囊括了所有游手地痞,大小匪盜,以及有心亂世摸魚的人物,名稱紛雜,多帶一個拳字,被總稱為“團結拳”。
山西這邊因為被晉商勢力霸著,團結拳沒怎麽鬧起來,原本雙方也是勢不兩立的。團結拳號稱反英扶清,可連帶著卻反所有富人,鼓噪起來時,那就是蝗蟲過境,寸草不留。
要引團結拳入山西,怕山西晉商豪強轉瞬就得全投了南蠻,即便十中抽九抄家滅族,那都還有一成活命存財的機會,而團結拳麽,從來都視富人跟南蠻一路貨色,甚至南蠻還只是嘴上的敵人,富人卻是手上的敵人。他們現在又打不著南蠻,富人撞上他們,那是十成十的沒好下場。
穆赫德呆了半晌,頹然落座,帶著哭音拍桌子道:“這也不成,那也不成,如今到底該怎麽辦!?”
尹繼善幽幽道:“天下大勢不可逆,你我只能盡臣子本分。”
他再嘆道:“也罷,大憲,我們各讓一步,能作多少算多少吧……”
太原城西門外,靠近汾水邊的河神廟,原本是一片荒寂之地,這幾年接連立起太原英慈院,太原天廟,以及英華太原義學,漸漸聚為一座繁華小鎮。
三月二十三日,這座小鎮卻是沈寂一片,人都在,全縮在屋子裏,就透過窗縫,緊張地看著大隊荷槍實彈的綠營兵丁圍了英華產業。
“在下也是奉令行事……”
領頭的綠營參將對義學山長機械地解釋著,臉上滿是糾結之色。
太原義學是英華山西籍人士捐資建起的,收家境貧寒子弟,乃至孤兒入學。以三百千等傳統教材教著讀書認字,再教些算學賬目,讓這些子弟未來能有份生計。與救死扶傷的英慈院以及助貧苦人生死事的天廟一樣,在太原善名遠揚。
之前大清官府還護著這裏,現在卻派兵丁來,聽說是要將所有英人抓捕下獄,繞著醫院、義學和天廟而居的都是受過大恩的民人,無膽跟官府抗衡,只能以沈默表達著他們的抗議。
“呸!別看現在蹦得歡,小心他日拉清單!”
英慈院裏,被清出來的病員朝綠營兵暗自吐著唾沫,而義學這邊,大隊兵丁湧入,也讓院子裏朗朗讀書聲嘎然而止。
“看來這是夫子給你們上的最後一課了……”
一間教室裏,綸巾長衫的儒雅夫子深深嘆道,下面端坐著的三四十個孩童沈默不語,眼中都噙著滿滿淚水。
第十八卷 菩提應道劫,太乙斬三屍 第937章 後門大開,獻功爭贖罪
兵丁圍了義學好些日子,夫子對這一日的到來早有預料,可這些七八歲到十三四歲的學生卻壓不住情緒,更壓不住疑惑。
稚嫩的嗓音響起:“夫子又不是殺官兵的紅衣,為什麽要抓夫子!?”
夫子呵呵輕笑,一邊整理自己衣冠一邊道:“倒不是單獨針對我,不過呢,在這大清國某些人眼裏,夫子我這種人比紅衣更可恨,紅衣只是殺官兵,夫子我卻是殺人心。夫子此去,一別無期了。”
已有學生哽咽出聲,夫子這話他們有些印象,在這座小鎮裏,英華來的醫生還沒什麽,天廟的祭祀和義學的先生,都是當地官老爺、秀才舉人老爺們口誅筆伐的對象。之前是攝於南北局勢,不敢明面上為難,現在紅衣快來了,那些人要跑路了,跑路前當然要下毒手害了他們恨之入骨的人。
為什麽夫子會這麽招人恨,夫子說得有些玄奧,有大一些且早慧的少年道:“夫子是說,他們覺得夫子在蠱惑我們,想讓我們也投了英華,反這大清國?”
夫子緩緩搖頭:“不,他們是恨夫子幫你們擦亮了眼睛,讓你們能直視本心。”
看著這些孩童乃至少年,夫子深呼吸,平日一直壓在心中的話語噴薄而出:“夫子今日要告訴你們,英華於你們,不是投不投之事,英華本就是你們的國家。紅衣來時,是迎你們入國,而不是逼你們從什麽大清轉投。”
學生們愕然,夫子繼續道:“你們總當夫子是他國之人,可夫子卻從未當你們是外人,夫子為什麽要教你們讀書認字?因為你們是夫子的同胞,是的,我們都是華夏之人。英華是華夏歷代延續而下的又一朝,是華夏大義下的正朔之國。”
他指向學生們的頭頂:“大清的官老爺時時來這裏講什麽《聖訓》,開口閉口就是滿漢一家,大清也是華夏,可你們摸摸自己的腦袋,那上面的辮子是華夏的東西麽?”
這不必摸了,如古人躍然出畫般的夫子就立在眼前,學生們對自己,對家人頭頂上的東西早就引以為恥,能有機會就罩上帽子。
“英華紅衣剃發,如趙人胡服騎射,那是武人之事,除此之外,我華夏數千年來,衣冠發式從未變過。百年前,滿清入中原,讓華夏億民作滿人發式,再講滿漢一家,一家確是一家了,滿人是主,華夏為奴。這大清國,絕不是華夏之國,不是你們的國!”
“這道理本是不言自明的,可架不住滿人和漢奸百年灌洗,北方人都將這清國當作自己的國,當我華夏之國北伐覆土時,正有無數人受惑於此,要舍命保衛清國,他們為什麽記不住,百年前的祖宗還在保衛大明,與清國不共戴天呢?”
夫子漸漸激動了:“英華國中都在說,山西一省皆滿賊,都是二韃子,不可救藥。夫子我,還有眾多仁人志士都不這麽認為。山西的晉商,明時裏通滿人發家,清時依附滿人吸血,這些人是要清算,要問罪的。可山西的老百姓卻不能一並視之,百年前,山西百姓反清之勢如火如荼,就如現在的紅衣一般,壓得清兵困守在太原孤城,連滿清的大同總兵姜瓖都迫於形勢,一並反清,你們的祖宗,無愧於華夏!”
“現在的山西百姓,就如你們一般,是被滿人和漢奸遮蔽了耳目,是被從小到大的蠱惑之言亂了是非,只要擦亮你們的眼睛,讓你們知得生來就該知的道理,你們一定會覺悟的!”
夫子兩眼亮晶晶,話語更攪得學生們心神激蕩:“當你們覺悟時,華夏就已重立在了山西,不必紅衣來,這裏就是換了天地,這裏就是英華!”
沈默許久後,學生們漲紅了臉,紛紛叫喊出聲。
“我們不是滿賊!不是二韃子!”
“我爺爺的爺爺當年還是打韃子的明軍,我爺爺說過!”
更有激動的招呼著同窗們:“不能讓那些二韃子抓走夫子,我們要保護夫子!”
夫子沈聲凜然地阻止著學生:“夫子從千裏之外的福建來,就已存了舍身殉道之心!夫子的道,就是能讓你們能知書達禮,能自力為人,再能正華夷之辯,豈能讓你們為護夫子而傷損?你們好好活著,才能成就夫子的功業!你們別擔心,夫子不在了,紅衣不久將至,那時還有新的夫子來,繼續教你們讀書做人。”
目送夫子出了教室,學生們哽咽難抑。
年紀小的學生還好安撫,義學大門口,十四五歲的少年學生們群情激憤,正跟綠營兵丁推推攘攘,不讓他們帶走義學裏的十多位夫子,而夫子們則竭力安撫著學生。
這些夫子多出身英華科舉的師範科,以教書育人為畢生功業,更毅然置身敵境,就為踐行南北一家皆華夏的信念。與國中其他人相比,雖還是一身酸氣,可大難臨頭時,一腔熱血竟也不輸紅衣。
被夫子的慷慨和學生的激憤震懾,帶隊參將越來越心虛,當山長再嚴正告誡,讓他註意英華北伐檄文所列不容赦之罪行時,參將額頭冒汗地道:“小人升任參將時,被逼入了漢軍綠旗,聽聞天朝不赦旗人,小人便是想立功,也怕……”
這意思山長清楚,如今滿清中層以上軍政官員再無一個漢人,之前便是漢人,都被動主動地入了漢軍綠旗,當年光緒皇帝弘時所行的這項政策,因為肇始者吳襄還好端端身居高位,歷乾隆、嘉慶和道光三帝,也成為滿人籠絡漢人精英的重要手段,更是“棟梁論”政策最關鍵的外在體現。
現在英華北伐,如何處置滿人旗人的政策一直沒出籠,就只有民間輿論四處橫行,占主流的還是激進派的政策,要滿清文武官員將功贖罪,毅然南投的心理門檻太高。
山長想拍胸脯,保這參將護人一功,卻感自己人微言輕,無力在這種事上打包票,又讀書人心性發作,覺得難以保證之事就不該隨意允諾,頓覺內心煎熬不已,轉而埋怨起皇帝和朝堂,乃至之前被解散的兩院,為什麽沒能盡早出臺處置滿人令。
參將很是遺憾,正要招呼部下押人走,一人忽然從圍觀人群中擠出來,朗聲道:“只要你護住這裏,不涉之後的兵戈之事,我保你,保你部下中的旗人不但無罪,還能論功!”
這人作僧人打扮,可看頭上的禿瓢全無青茬,顯是剛剃的,而整個人氣宇軒昂,更非日日所見的清人。
參將拱手道:“這位是……”
那和尚道:“本人乃大英通事館駐清太原領事館武事參讚,恒東駿!”
正主來了!
參將心中一聲高叫,徑直屈膝跪拜道:“請恒參讚教我!”
真能有將功贖罪的出路,鬼才跟著那穆赫德一條路走到黑呢!
參將跪在地上,一顆心卻飄到了雲上,總算能有出路了!別看眼下太原府乃至周邊,官民一片眾志成城抗南蠻的景象,可那不過是英華始終沒出臺滿人處置令的原因。清算滿人旗人的民間輿論,以及河東道拔除晉商豪強之事,都推著軍政官員和紳商豪強不得不抱住大清這根朽木,繼續隨波逐流,現在有大英官員出面擔保,參將自覺已是無比幸運。
聽得恒東駿一番交代,不立旗號不站隊,就只以陽奉陰違之策,護住這一片英華產業,保護英華民人安全,參將不疊應道:“但聽參讚吩咐!”
恒東駿向山長、夫子以及一旁也被押來的天廟眾人拱手道:“我們領事館的職責就是守護國人,恒某來得太慢,讓諸位受驚了。”
眾人欣慰異常,同時長拜,烈火見真金,大英官府是為誰辦事,大英一國是誰的國,今日真有了切身體會。領事館本就被圍了,他們都沒指望過國中官員伸手,沒想到這恒參讚不惜冒險,扮成和尚出了城。
恒東駿回到城中左所街領事館附近時,已是層層綠旗兵圍困,本還要找人間接聯絡館中同僚,綠旗兵裏有軍官見了他的光頭,舉手喊道:“是恒參讚麽?王領事正在館中相候,囑小人等招呼一聲……”
嘿,聽這意思,領事連綠旗兵也招撫了?可這後門是不是開得太大了?
恒東駿進了館中,向太原領事王資說起自己的擔憂,王資道:“韃清山西布政使尹繼善跟我搭上了線……倒不是為他自己,而是借赦免太原旗人眷屬之名,獻上一大功,為滿人一族埋點人情線。”
恒東駿皺眉道:“這不是跟陳相和謝知事對山西的謀劃沖突了麽,山西就是要從重從厲地梳洗一遍,更不能給晉商旗人明開口子……”
南北事務總署在山西的策略有一項是行於整個北方的,那就是不公開招降納叛,更任由滿清朝堂和官府鼓噪英華民間的激進反滿政策,這也是皇帝所頒的不具文諭旨。
英華北伐,真要來一嗓子降者無罪,有功大用,別說騎墻派漢奸,就連滿人,怕都要降六七成。然後呢?麻煩就全爛在鍋裏了,重組北方格局的目標就多了無數阻力,把滿人趕出去的打算也要落空。
先吃下北方,再搞事後清算也不是不行,可這些人再弄出什麽亂子難以保證,而國中輿論也會有異議,別說現在英華一國得講信譽,古時歷代王朝也都得守起碼的顏面……
英華軍、政、工商乃至民心等各方面都穩穩壓著滿清,北伐多點阻力不怕,就如治惡瘡一般,把膿毒盡量擠出來,痛是痛,可這種開刀引流策略,比溫養散毒,待其自愈的策略見效更快,遺患也少得多。
當然,這也不意味著政策僵化,一點口子都不留。之前恒東駿為照應國人而許了那綠營參將的前程,這就是特殊情況特殊處理。
現在王資要給尹繼善開如此寬一條口子,嚴治山西的策略豈不是要就此落空?
王資解釋道:“尹繼善也明白我們的用心,答應會盡量把人帶走的。”
恒東駿苦笑道:“終究會有不少人看出端倪,順竿子往上爬的。”
王資攤手:“這也沒辦法,鄭巡撫傳來消息,說國中各界都開始北上了,咱們總不能被民人牽著鼻子走。”
恒東駿還想說什麽,就有人來通報說,某某暗中求見,自稱是太原知府的親信幕僚,兩人相對無語。
先是太原知府通過親信來獻城防情報和兵力部署圖,還願說服不少團練鄉勇起事。
接著是旗營幾個領兵官的心腹家人來暗中投效,相約起事。
再來的一個更讓人無語,是穆赫德身邊的行軍師爺,可這家夥不是代表穆赫德而來的,是為他家族而來,這個山西山西糧商出身的師爺獻上了穆赫德的一整套行軍部署方案,還拍胸脯說穆赫德有任何決策,他都會第一時間傳到領事館來。
之後來的人更多了,這知縣那通判,甚至翼寧兵備道都親身上門,跪地請降,還有絡繹不絕的晉商豪強,一個個都爭著保證自己能護住某府某縣的英華民人以及工商資產。
這當然是尹繼善走漏的風聲,兩人被這陣仗搞得有些慌了手腳,召集領事館所有人集體會商,終於擬定了妥協之策。立功可以贖罪,但依舊得付出代價。便是極大功勞,也絕不給英華前程,而只是保他們人身安全。此外小功保小財,大功保大財,總之得割肉清產,不可能再過舊清時代的好日子。
本以為這般苛刻的條件可以嚇退不少人,卻沒想,絕大部分人都滿臉喜色地應承下來,這一日,左所街領事館後門熱鬧非凡。出來的人大多都小心翼翼地捏著一張領事館簽發的“功票”,相互欣慰告喜,這可是他們的船票,跟穆赫德給他們空口許諾的禹舟之票比起來,英華的船票雖然代價不菲,卻是貨真價實能過變世門檻,在新世重新做人的保證。
當然,相對山西一省官員以及晉商豪強來說,能得這個門路,而且還能拿出功勞砝碼的畢竟只是少數。大多數人依舊被瞞在鼓裏,包括穆赫德。
三月二十八日,晚了許久的紅衣前鋒終於抵達太原城下,穆赫德振臂一呼,就等著十數萬軍民同心抗敵的壯麗一幕出現,卻沒想到,南面迎澤門、承恩門大開……
“尹繼善,你竟敢資敵!”
再見綠營兵、綠旗兵沒什麽動靜,就安插著自己心腹親信的一千旗營還在掌握中,全城更是慌亂中有沈靜,那些沈靜之人像是早有所料,穆赫德心念驟轉,很快就明白了這一切。除非是副手尹繼善在欺瞞他,否則太原局勢不可能失控至此,他還毫無知覺。
“穆憲,來的只是紅衣哨騎,還有時間,趕緊領著還自認是大清子民的人走吧。”
尹繼善自認這是忠於滿人之舉,毫不在意穆赫德的狂怒。
“今日我就在這裏與大清共存亡!先拿你這滿奸祭旗!”
穆赫德發了狂,拔刀直砍尹繼善,卻被尹繼善的侍衛擋住,穆赫德的侍衛再上來助拳,亂鬥一氣後,尹繼善急急退去,穆赫德則急奔巡撫衙門,廣招太原四周的民團鄉勇,準備破城一戰。
“殺了這麽一個人,算多大功勞?”
“不清楚,可總是有功勞的。”
“聽說有功也沒賞,還得蝕財……”
“真要去關外吹風麽?這般大勢,能活下來就不錯了,蝕財免災嘛。”
穆赫德正調度兵馬時,卻沒註意親信師爺跟侍從正暗自嘀咕著。
急急而就一大堆文書告身,轉身招呼師爺,卻見師爺眼中寒芒閃起,微微點頭,身邊兩個心腹侍從驟然拔刀,一左一右,刀鋒直透腰眼。
穆赫德雙目呲裂,瀕死時還沒想明白,南蠻分明沒招降納叛,封官許願,為何自己還成了叛徒邀功的砝碼……
三月三十日,顧世寧踏上太原城迎澤門的城門樓,俯瞰顯得很是寂寥的太原城,再對踴躍請戰的部下道:“這幫文官已經夠讓人煩了,你們再要堵住那些朝直隸逃去的韃子和二韃子,抓了他們,不是更讓人煩?”
他郁悶地道:“山西已經不是咱們紅衣的舞臺了,剩下的戲是文官和民人來唱……”
第十八卷 菩提應道劫,太乙斬三屍 第938章 直隸風雲,又見團結拳
太原城剛下,在國史館坐了多年冷板凳,如今起覆為山西巡撫的鄭燮就風風火火來了,聽顧世寧抱怨說紅衣在努力消滅和驅趕韃子,文官卻在努力把韃子變成自己人,鄭燮自要為文官辯護:“論人頭的話,文官這邊砍的怕比紅衣多得多吧……”
顧世寧一口氣沒提上來,臉色又青又白。
文官殺人比武人多,這是英華北伐的普遍現象,在山西尤為突出。顧世寧的北伐第三軍就沒打過幾場硬仗,在文官的配合下,紅衣到處,不,甚至只是赤影搖曳,地方就望風而降。而預定清除的晉商豪強,早已自覺地拖家帶口逃向直隸,去拿滿清給他們開出的船票了。
就在河東道和冀寧道,文官靠著紅馬甲和黑衣推行三光政策,大半個月內就殺了三五萬人之多,除了多如牛毛的盜匪外,兩道府縣下還沒跑掉的晉商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