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0 章節
關燈
小
中
大
和私情間盤桓躊躇的矛盾與錯愕。
周潯的事跡在他“崩即崩耳”的豪語漸悄漸遠之後仍有餘波——那就是他死前所授的一名丐童。這丐童並無姓氏,亦不詳其身家,只知他也是天生一副好手眼,擅繪畫,且有個“左手畫圓、右手畫方”、分神演技的能耐,未遇周潯之前便常在街頭以四肢指趾各握一筆,同時為四人寫像,所繪之人無不畢肖如生。周潯見之如獲至寶,遂將自己一身的畫技和武功盡皆授之。此童長成之後便靠畫工謀生。妙的是他的生計卻是周潯自幼遁逃避走的家業:造屋建宅的圖工。
話說到了乾隆十七年壬申,有秀水人錢載字籜石者中了進士。此人襟抱豪放、性情疏狂,愛飲酒劇談,嘗與朱竹石、王石臞等名公過從,終夜講論學問經術,常達旦不寐,猶不盡興。壬申這年得中進士的考題又正是二十年前——也就是雍正十年壬子那年——錢籜石參加鄉試時的試題一模一樣。為了紀念這似乎是天意助成的功名巧合,也為了方便他與同儕好友縱談助酒、雄辯佐觴,遂延請匠人至家,起蓋了一幢一樓一底的小閣。樓下是飲宴之所,樓上是書齋,閣名“念平樂”。“念”字為“廿”的音讀,且籜石名“載”,合念載二字即是二十年之意,自有紀念其二十年苦讀雙捷之意;“平樂”則典出曹植《名都篇》:“歸來宴平樂/美酒鬥十千”之句。從這“念平樂閣”的完圖、起造到竣工,長達三年之久。凡一磚一木、片石片瓦,皆經錢籜石之手,而為他制圖的正是這小丐童——只不過此時丐童已經不再是乞食者流,年事亦長,成為一方名匠,人皆以“齊兒”呼之,蓋取諧音“乞兒”,但是齊兒也全然不以為忤。三年閣成,錢籜石早與這齊兒建立起深厚的友誼,遂收之在府,專事研究建築圖制,每有發明,即由錢籜石薦與那些宦囊甚豐的官人,為之建造林園房舍。朱竹石的“釣滄樓”取境杜牧之《旅宿》“滄江好煙月/門系釣魚船”,以及王石臞的“楚碧樓”取境柳宗元《溪居》“來往不逢人/長歌楚天碧”等,皆出於齊兒之手。錢籜石甚至出貲鳩工,為齊兒印行了一卷《雅閣圖譜》,並親為作序。這圖譜便是以齊兒之名署撰——他於是有了個和錢籜石一樣的姓,名字也改了,叫錢濟,字渡之。之所以加上三點水的偏旁,可能與《雅閣圖譜》序稱其“尤善於水上造閣,波波疊映,蜃影千端,非凡師俗匠可及也”有關。
錢渡之從此有了出身,也正因為朝夕往還、耳濡目染於錢籜石的書生氣質,是以教養子女必由科途出身。果然不出三代,他這一門便出了四個舉人,其中還有一人會試中了進士,官授翰林苑修撰。此外,不論是否有功名在身,這一支的後生代代傳習下去的一門畫功始終不曾中斷過。
據聞錢渡之本人到了晚年,因為某次替一道觀畫工圖而結識了一個叫吳燕然的老道,老道問了他一句怪話:“大匠起樓造舍凡數十年,可曾拆過一屋否?”錢渡之聞言大驚,從此轉入了另一個境界——但聞他鎮天價枯守在一池中小閣之上,日夕繪圖,動輒數月。待工圖制成,立刻雇工興建,經常亦須費時一年半載。一旦竣工之後,這錢渡之便召來親朋好友,在那新建的樓宇旁圍觀。此時錢渡之便昂聲喊道:“但看他起高樓,但看他宴賓客,但看他樓塌了。”說時遲、那時快,這看來美輪美奐的屋宇應聲便倒,落地便成為碎瓦破磚,並無一材半料可以再資利用了。後世建築工匠切口稱“淺肚子匠起朽木頭樓”,指工匠本事不濟,房屋蓋得不牢靠,其實說的就是錢渡之晚年癡狂,以即建即拆為游戲的掌故,外行人誤以為錢渡之三字為淺肚子,非其原本也。
但是,古代建築工匠卻明白:錢渡之並非真的癡狂,而是另入一層匠作的化境。
署名“陳秀美”撰寫的《上海小刀會沿革及洪門旁行秘本之研究》大約可稱為近世碩士論文中最為宏偉的巨作,全文連註釋近千頁。此書於一九六七年一月由臺灣某知名水泥公司資助出版,出版單位為與該公司同名之文教基金會,僅印行五百套一千五百冊。此書體制之所以如此龐大乃在它並非徒為上海小刀會之背景來歷作考據、論證,它也旁及於又稱洪門的天地會勢力所及的諸多行業、生意和底層社會生活狀態。不過分地說,此書其實是清代中葉以後華中、華南各地民生實況的一個百科全書式的總記錄。其中即有“建築門”之卷,對當年錢渡之臨老成狂的行徑有非常精辟的析論。著者如此寫道:“錢渡之從道士吳燕然那裏體會到建築物的‘非恒性’。這種體會不只是融佛道‘即生即滅’之理於道家‘絕聖棄智’、‘忘機去巧’的思考傳統,更牽涉到一種極其覆雜的匠作技藝。就技藝來說,這種在構造完成時異常堅實、牢固的建築物可因一個非常輕巧和細微部分之破壞而整體崩毀,它其實對匠作這一行作了雙重的嚴酷挑戰。一方面,建築物的設計者必須從起造整幢建築物的開始便構架出摧毀它的機關,使之一觸而解、有牽一發而動全身的效力。另一方面,及時摧毀創造者精心設計,甚至親自動手施工的建築物則確實考驗也顛覆了其人對物、對成品、對藝術成就的心理性投射。”
同樣在這本卷帙浩繁的書中,作者也提到了日後小刀會眾——其實也就是天地會系統的洪門光棍——為了向老漕幫勢力展開致命的打擊而利用這種建築物殘殺敵人的恐怖手段。
此事發生於光緒年間,小刀會為向遍及全中國各地的天地會黨人顯示此一新興勢力的躥起企圖,強行綁架了錢渡之的七世孫,勒令此人以一個月為期建一小樓,一幹匠作、技工皆由小刀會方面供應。且答允:小樓築成之後,小刀會非但立即放人,並在這錢氏匠師平素往來的票號戶頭中匯入大筆銀兩,以表感謝。可條件之一是:這小樓其實藏有個“牽一發而動全身”的機關。
嗣後未幾,小刀會首親自具名撒出一式數十份的請柬,受邀者皆是老漕幫內三堂的首領。給老爺子的請柬上附了封密函,說得十分明白:昔年天地會前人洪氏英雄將本會“海底”獻出,交絡南北各地豪傑人物,其宗旨即在於驅逐滿虜、光覆華夏。其間雖有太平天國徒眾借洋夷教法混入舊章,擴張勢力,終究因為淆亂華夷分際,革鼎不成,純因人謀不臧。如今小刀會聚義萬數,有意重修“海底”,統一號召,結交江湖志士共圖興漢事業。
老漕幫在各個會黨幫教之中從未公然表示過反滿興漢的野心,這裏面有不同的顧慮。首先,老漕幫的前身糧米幫只是貧苦流浪的船丁水手組織而成的經濟互助團體,原無政治意圖。其次,老漕幫認知上的一個慣例是“無會不秘,但不可因秘而會”,是以從來不以為天地會提出“海底”秘本,令各個地方械鬥團體分而享之這種行徑是一正確的手段。因為借由一份原本有其獨特歷史意義的秘本之公開,而任令天下人擁之自重且無所揀擇地擴張、蔓延,並非祖宗家門創立幫會的本意初衷。
也正因為擴張目的和方式上不同於天地會,相對而言,老漕幫並不曾對“統一號召”各盟會幫派勢力有什麽積極的企圖或做法,這使老漕幫相形之下顯得保守而膽怯,也就對此一邀約有了另一層疑慮——所謂“宴無好宴、會無好會”——換言之,對方可能另有圖謀。
在老漕幫內三堂中也有兩種看法。認為不應該赴會的占了多數;但是,也有三個舵主和正道堂的領事認為應該赴會。三個舵轄下各有五到九個總旗,每一總旗之下又有七八個分旗,每一分旗建制之內的總堂和其下分堂又代表了數以百計的各別庵清光棍。仔細推敲,這三個舵主的意見其實正反映了自上海以至於南京兩地之間數萬之眾共同的想法——他們不想和已經逐漸夥結成一股龐大勢力的天地會為敵。至於正道堂領事的看法則另具只眼:他認為這老漕幫的制度早在過去一百多年之中已與天地會不謀而合——比方說,由老爺子親下“旨諭”將轄下人多勢眾之總堂主擢升為旗主的這個“立旗”制便是從天地會中借來,原本就是擴張人丁勢力的一個必然的手段。想當年不同意修改建制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周潯的事跡在他“崩即崩耳”的豪語漸悄漸遠之後仍有餘波——那就是他死前所授的一名丐童。這丐童並無姓氏,亦不詳其身家,只知他也是天生一副好手眼,擅繪畫,且有個“左手畫圓、右手畫方”、分神演技的能耐,未遇周潯之前便常在街頭以四肢指趾各握一筆,同時為四人寫像,所繪之人無不畢肖如生。周潯見之如獲至寶,遂將自己一身的畫技和武功盡皆授之。此童長成之後便靠畫工謀生。妙的是他的生計卻是周潯自幼遁逃避走的家業:造屋建宅的圖工。
話說到了乾隆十七年壬申,有秀水人錢載字籜石者中了進士。此人襟抱豪放、性情疏狂,愛飲酒劇談,嘗與朱竹石、王石臞等名公過從,終夜講論學問經術,常達旦不寐,猶不盡興。壬申這年得中進士的考題又正是二十年前——也就是雍正十年壬子那年——錢籜石參加鄉試時的試題一模一樣。為了紀念這似乎是天意助成的功名巧合,也為了方便他與同儕好友縱談助酒、雄辯佐觴,遂延請匠人至家,起蓋了一幢一樓一底的小閣。樓下是飲宴之所,樓上是書齋,閣名“念平樂”。“念”字為“廿”的音讀,且籜石名“載”,合念載二字即是二十年之意,自有紀念其二十年苦讀雙捷之意;“平樂”則典出曹植《名都篇》:“歸來宴平樂/美酒鬥十千”之句。從這“念平樂閣”的完圖、起造到竣工,長達三年之久。凡一磚一木、片石片瓦,皆經錢籜石之手,而為他制圖的正是這小丐童——只不過此時丐童已經不再是乞食者流,年事亦長,成為一方名匠,人皆以“齊兒”呼之,蓋取諧音“乞兒”,但是齊兒也全然不以為忤。三年閣成,錢籜石早與這齊兒建立起深厚的友誼,遂收之在府,專事研究建築圖制,每有發明,即由錢籜石薦與那些宦囊甚豐的官人,為之建造林園房舍。朱竹石的“釣滄樓”取境杜牧之《旅宿》“滄江好煙月/門系釣魚船”,以及王石臞的“楚碧樓”取境柳宗元《溪居》“來往不逢人/長歌楚天碧”等,皆出於齊兒之手。錢籜石甚至出貲鳩工,為齊兒印行了一卷《雅閣圖譜》,並親為作序。這圖譜便是以齊兒之名署撰——他於是有了個和錢籜石一樣的姓,名字也改了,叫錢濟,字渡之。之所以加上三點水的偏旁,可能與《雅閣圖譜》序稱其“尤善於水上造閣,波波疊映,蜃影千端,非凡師俗匠可及也”有關。
錢渡之從此有了出身,也正因為朝夕往還、耳濡目染於錢籜石的書生氣質,是以教養子女必由科途出身。果然不出三代,他這一門便出了四個舉人,其中還有一人會試中了進士,官授翰林苑修撰。此外,不論是否有功名在身,這一支的後生代代傳習下去的一門畫功始終不曾中斷過。
據聞錢渡之本人到了晚年,因為某次替一道觀畫工圖而結識了一個叫吳燕然的老道,老道問了他一句怪話:“大匠起樓造舍凡數十年,可曾拆過一屋否?”錢渡之聞言大驚,從此轉入了另一個境界——但聞他鎮天價枯守在一池中小閣之上,日夕繪圖,動輒數月。待工圖制成,立刻雇工興建,經常亦須費時一年半載。一旦竣工之後,這錢渡之便召來親朋好友,在那新建的樓宇旁圍觀。此時錢渡之便昂聲喊道:“但看他起高樓,但看他宴賓客,但看他樓塌了。”說時遲、那時快,這看來美輪美奐的屋宇應聲便倒,落地便成為碎瓦破磚,並無一材半料可以再資利用了。後世建築工匠切口稱“淺肚子匠起朽木頭樓”,指工匠本事不濟,房屋蓋得不牢靠,其實說的就是錢渡之晚年癡狂,以即建即拆為游戲的掌故,外行人誤以為錢渡之三字為淺肚子,非其原本也。
但是,古代建築工匠卻明白:錢渡之並非真的癡狂,而是另入一層匠作的化境。
署名“陳秀美”撰寫的《上海小刀會沿革及洪門旁行秘本之研究》大約可稱為近世碩士論文中最為宏偉的巨作,全文連註釋近千頁。此書於一九六七年一月由臺灣某知名水泥公司資助出版,出版單位為與該公司同名之文教基金會,僅印行五百套一千五百冊。此書體制之所以如此龐大乃在它並非徒為上海小刀會之背景來歷作考據、論證,它也旁及於又稱洪門的天地會勢力所及的諸多行業、生意和底層社會生活狀態。不過分地說,此書其實是清代中葉以後華中、華南各地民生實況的一個百科全書式的總記錄。其中即有“建築門”之卷,對當年錢渡之臨老成狂的行徑有非常精辟的析論。著者如此寫道:“錢渡之從道士吳燕然那裏體會到建築物的‘非恒性’。這種體會不只是融佛道‘即生即滅’之理於道家‘絕聖棄智’、‘忘機去巧’的思考傳統,更牽涉到一種極其覆雜的匠作技藝。就技藝來說,這種在構造完成時異常堅實、牢固的建築物可因一個非常輕巧和細微部分之破壞而整體崩毀,它其實對匠作這一行作了雙重的嚴酷挑戰。一方面,建築物的設計者必須從起造整幢建築物的開始便構架出摧毀它的機關,使之一觸而解、有牽一發而動全身的效力。另一方面,及時摧毀創造者精心設計,甚至親自動手施工的建築物則確實考驗也顛覆了其人對物、對成品、對藝術成就的心理性投射。”
同樣在這本卷帙浩繁的書中,作者也提到了日後小刀會眾——其實也就是天地會系統的洪門光棍——為了向老漕幫勢力展開致命的打擊而利用這種建築物殘殺敵人的恐怖手段。
此事發生於光緒年間,小刀會為向遍及全中國各地的天地會黨人顯示此一新興勢力的躥起企圖,強行綁架了錢渡之的七世孫,勒令此人以一個月為期建一小樓,一幹匠作、技工皆由小刀會方面供應。且答允:小樓築成之後,小刀會非但立即放人,並在這錢氏匠師平素往來的票號戶頭中匯入大筆銀兩,以表感謝。可條件之一是:這小樓其實藏有個“牽一發而動全身”的機關。
嗣後未幾,小刀會首親自具名撒出一式數十份的請柬,受邀者皆是老漕幫內三堂的首領。給老爺子的請柬上附了封密函,說得十分明白:昔年天地會前人洪氏英雄將本會“海底”獻出,交絡南北各地豪傑人物,其宗旨即在於驅逐滿虜、光覆華夏。其間雖有太平天國徒眾借洋夷教法混入舊章,擴張勢力,終究因為淆亂華夷分際,革鼎不成,純因人謀不臧。如今小刀會聚義萬數,有意重修“海底”,統一號召,結交江湖志士共圖興漢事業。
老漕幫在各個會黨幫教之中從未公然表示過反滿興漢的野心,這裏面有不同的顧慮。首先,老漕幫的前身糧米幫只是貧苦流浪的船丁水手組織而成的經濟互助團體,原無政治意圖。其次,老漕幫認知上的一個慣例是“無會不秘,但不可因秘而會”,是以從來不以為天地會提出“海底”秘本,令各個地方械鬥團體分而享之這種行徑是一正確的手段。因為借由一份原本有其獨特歷史意義的秘本之公開,而任令天下人擁之自重且無所揀擇地擴張、蔓延,並非祖宗家門創立幫會的本意初衷。
也正因為擴張目的和方式上不同於天地會,相對而言,老漕幫並不曾對“統一號召”各盟會幫派勢力有什麽積極的企圖或做法,這使老漕幫相形之下顯得保守而膽怯,也就對此一邀約有了另一層疑慮——所謂“宴無好宴、會無好會”——換言之,對方可能另有圖謀。
在老漕幫內三堂中也有兩種看法。認為不應該赴會的占了多數;但是,也有三個舵主和正道堂的領事認為應該赴會。三個舵轄下各有五到九個總旗,每一總旗之下又有七八個分旗,每一分旗建制之內的總堂和其下分堂又代表了數以百計的各別庵清光棍。仔細推敲,這三個舵主的意見其實正反映了自上海以至於南京兩地之間數萬之眾共同的想法——他們不想和已經逐漸夥結成一股龐大勢力的天地會為敵。至於正道堂領事的看法則另具只眼:他認為這老漕幫的制度早在過去一百多年之中已與天地會不謀而合——比方說,由老爺子親下“旨諭”將轄下人多勢眾之總堂主擢升為旗主的這個“立旗”制便是從天地會中借來,原本就是擴張人丁勢力的一個必然的手段。想當年不同意修改建制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