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回 揮椎師博浪 毀炮挫哥舒 (2)
關燈
小
中
大
路過陡,大炮墜跌。山路越走越險,眾人正自提心吊膽,全力拖住大炮,突然山坳裏嗖嗖之聲大作,數十支羽箭射了出來。
十多名洋兵立時中箭,另有十多支箭射在騾馬身上。牲口受痛,向下急奔,眾洋兵哪裏拉扯得住?十尊大炮每一尊都重達千餘斤,下墜之勢非同小可。加之路上又突然出現陷坑,許多騾馬都跌入坑裏。只聽得轟隆之聲大作,最後兩尊大炮忽然倒轉,一路筋鬥翻了下去,數名洋兵給壓成了肉醬,前面的八尊大炮立時均受推動。
眾兵顧不得抵擋來襲敵人,忙向兩旁亂竄。有的無路可走,見大炮滾下來的聲勢險惡,踴身跳避,跌入了峽谷。十尊大炮翻翻滾滾,向下直沖,越來越快。騾馬在前疾馳,不久就給大炮趕上,壓得血肉橫飛。過了一陣,巨響震耳欲聾,十尊大炮都跌入深谷去了。
雷蒙和彼得驚魂甫定,回顧若克琳時,見她已嚇得暈了過去。兩人救起了她,指揮士兵伏下抵敵。敵人早在坡上挖了深坑,用山泥築成擋壁。火槍射去,傷不到一根毫毛,羽箭卻不住嗖嗖射來。戰了兩個多時辰,洋兵始終不能突圍。
雷蒙道:“咱們火藥不夠用了,只得硬沖。”彼得道:“叫錢通四去問問,這些土匪到底要什麽。”雷蒙怒道:“跟土匪有什麽說的?你不敢去,我來沖。”彼得道:“土匪弓箭厲害,何必逞無謂的勇敢?”雷蒙望了若克琳一眼,惡狠狠地吐了口唾沫,罵道:“懦夫,懦夫!”彼得氣得面色蒼白,低聲道:“等打退了土匪,叫你知道無禮的代價。”
雷蒙一躍而起,叫道:“是好漢跟我來!”彼得叫道:“雷蒙上校,你想尋死麽?”眾洋兵知道出去就是送死,誰肯跟他亂沖?雷蒙仗劍大呼,奔不數步,一箭射來,穿胸而死。
彼得與眾洋兵縮在山溝裏,仗著火器銳利,敵人不敢逼近,僵持了一日一夜,只盼官兵來救。但其時官場腐敗異常,若是調兵遣將,公文來往,又要請示,又要商議,不耗到十天半月,決不能調派一兵一卒。
守到第二日傍晚,眾兵餓得頭昏眼花,只得豎起了白旗。錢通四高聲大叫:“我們投降了,洋大人說投降了!”山坡上一人叫道:“把火槍都拋出來。”彼得道:“不能繳槍。”
敵人並不理會,也不再攻。過了一會兒,忽然一陣肉香酒香,隨風飄了過來。眾洋兵已一日兩夜沒吃東西,這時哪裏還抵受得住?紛紛拋出火槍,奔出溝來。彼得見大勢已去,只得下令棄械投降。眾兵把火槍堆在一起,大叫大嚷賽吃東西。
只聽得兩邊山坡上號角聲響,土坑中站起數百名大漢,彎弓搭箭,對住了眾洋兵。幾個人緩步過來,走到臨近,彼得看得清楚,當先一人便是那晚救了自己性命的少年。他身旁那人正是曾給雷蒙擊落頭巾的少女。若克琳叫道:“啊,就是這批有魔法的人!”彼得拔出佩劍,走上幾步,雙手橫捧,交給袁承志,意示投降,心想此人於己有恩,輸在他手下也還值得。
袁承志先是一楞,隨即領悟這是服輸投降之意,於是搖了搖手,對錢通四道:“你對他說,他們洋兵帶大炮來,如是幫助中國守衛國土,抵抗外敵,那麽我們很是感謝,當他們是好朋友。”錢通四照他的話譯了。彼得連連點頭,伸出手來和袁承志握了握。
袁承志又道:“但你們到潼關去,是幫皇帝殺我們百姓,這個我們就不許了。”彼得道:“是去打中國百姓麽?我完全不知道。”袁承志見他臉色誠懇,相信不是假話,又道:“全中國的百姓很苦,沒飯吃,只盼有人領他們打掉皇帝,脫離苦海。皇帝怕了,叫你們用大炮去轟死百姓。”彼得道:“我也是窮人出身,知道窮人的苦處。我這就回本國去了。”袁承志道:“那很好,你把兵都帶走吧。”
彼得下令集隊。袁承志命部下拿出酒肉,讓洋兵飽餐了一頓。彼得向袁承志舉手致敬,領隊上坡。袁承志叫道:“幹嗎不把火槍帶走?”錢通四譯了。彼得奇道:“那是你的戰利品。你放我們走,不要我們用錢來贖身,我們已很感謝你的寬宏大量了。”
袁承志笑道:“你已失了大炮,再不把槍帶走,只怕回去長官責罰更重。拿去吧。”彼得道:“你不怕我們開槍打你們麽?”袁承志哈哈笑道:“大丈夫一言既出,駟馬難追。我們中國人講究言而有信,既當你是朋友,哪有疑心?”彼得連聲道謝,命士兵取了火槍,列隊而去。他一路上坡,越想越是感佩,命眾兵坐下休息,和錢通四兩人又趕回來,從懷裏取出一個布包,對袁承志道:“閣下如此豪傑,我有一件東西相贈。”錢通四譯成了華語。
袁承志打開布包看時,見是一張折疊著的厚紙,攤了開來,原來是幅地圖,圖中所繪的似是大海中的一座島嶼,圖上註了許多彎彎曲曲的文字。
彼得道:“這是南方海上的一座大島。島上氣候溫暖,物產豐富,真如天堂一樣。我航海時到過那裏。”袁承志問道:“你給我這圖是什麽意思?”彼得道:“你們在這裏很是辛苦,不如帶了中國沒飯吃的受苦百姓,都到那島上去。”
袁承志暗暗好笑,心道:“你這外國人心地倒好,只不過不知我們中國有多大,億萬之眾,憑你再大的島也居住不下。”問道:“這島上沒人住麽?”彼得道:“有時有西班牙的海盜,有時沒有。你們這樣的英雄好漢,也不會怕那些該死的西班牙海盜。”袁承志見他一片誠意,就道了謝,收起地圖。彼得作別而去。
錢通四轉過身子,正要隨同上山,青青忽地伸手,扯住他的耳朵,喝道:“下次再見你作威作福,欺侮同胞,小心你的狗命!”錢通四耳上劇痛,連說:“小人不敢!”他口中少了許多牙齒,說話漏風,倒似說:“小人頗敢!”
袁承志指揮眾人,爬到深谷底下去察看大炮,見十尊巨炮互相碰撞,都已毀得不成模樣,無法再用,於是掘土蓋上。袁承志見大功告成,與侯飛文等群豪歡聚半日,痛飲一場,這才分手。次日會齊了啞巴、洪勝海等人,帶了鐵箱向京師進發。
這一役胡桂南厥功最偉,弄濕火藥、掘坑陷炮等巧計都是他想出來的。眾人一路上對他不斷稱揚。再也不敢輕視他是小偷出身。袁部三營初出茅廬,便建奇勳。其後闖軍進攻潼關,明朝兵部尚書督師孫傳庭戰死,麾下大將高傑棄關逃赴西安,闖軍攻破潼關,得西安,再取北京,袁部毀炮挫敵之功甚巨。“金蛇營”的名聲大振。
此去一路之上,但見焦土殘垣,野犬食屍,盡是清兵燒殺劫掠的遺跡,群雄看得盡皆心頭火起。沙天廣道:“可惜那日沒殺了韃子兵的元帥阿巴泰。盟主,咱們趕上去刺殺他如何?”青青首先便鼓掌叫好。袁承志沈吟不答。青青道:“去殺了韃子兵元帥有什麽不好?也免得孫仲壽叔叔老是埋怨。”袁承志道:“要刺殺韃子的頭子,殺得越大越好,咱們索性便去刺殺滿清的皇帝皇太極。”(註二)眾人一怔,隨即齊聲歡呼。
袁承志詳細詢問洪勝海,滿清的京城如何防衛,如何方能混入皇宮。洪勝海道:“滿清的京城在沈陽,現今叫做盛京,那盛京規模簡陋,可萬萬及不上北京了。小人先前在睿親王多爾袞手下當差,有塊腰牌,可以直進睿親王府,皇宮卻沒進去過。”袁承志道:“咱們這就去盛京,到了之後相機行事。”
一行人先到北京順天府,租到住所後將鐵箱埋人地下,由程青竹率領青竹幫的幾名得力頭目留守,承志等出京向北進發,不一一日到了盛京。
眾人在一家小客店中歇了,商議混進宮中之策。洪勝海道:“相公,依小人之見,請你委屈一下,扮作小人的夥伴,先去見多爾袞。他是韃子皇帝的親弟弟,在各位王爺中最得寵信,權力最大。咱們或能憑著他帶進宮去。”袁承志道:“多爾袞派你送信給司禮太監曹化淳,你又怎地回報?”洪勝海道:“小人只說曹化淳還沒能見到,但在北京打探到了機密軍情,因此先行回報。”袁承志道:“什麽機密軍情?”洪勝海道:“小人胡說八道’番,說是明朝皇帝已向西洋國借兵,借來幾百門大炮,數千洋槍隊,日內就來攻打滿清。”袁承志喜道:“此計大妙,多爾袞聽了,定要去稟報韃子皇帝。”於是向青青要了那支洋槍,對洪勝海道:“你說我是西洋兵的通譯錢通四,因此得悉內情。”
青青大笑,說道:“承志哥哥,你什麽人不扮,卻去扮那個狗通譯錢通四,我打掉你滿嘴牙齒再說!”說著舉起右手,假意向袁承志嘴上打去。袁承志張口便咬,青青忙縮手不疊。袁承志嘰哩咕嚕地說了幾句冒充西洋話,眾人盡皆大笑。
當日午後,袁承志隨同洪勝海,去睿親王府求見王爺。多爾袞隨即傳見。袁承志見那多爾袞彐十一二歲年紀,身形高瘦,一臉精悍之氣。洪勝海跟他說了一陣滿洲話,多爾袞果然神色大變,隨即以漢語詢問袁承志。袁承志取出洋槍,放在桌上,將先前與洪勝海商量好的言語說了。多爾袞沈吟良久,說道:“你們報訊有功,我有重賞。這就下去吧。明日再來伺候,聽取吩咐。”兩人無奈,只得磕頭退出。
袁承志無緣無故向韃子王爺磕了幾個頭,卻見不到皇太極,回到客店,老大發悶。尋思一會兒,要洪勝海帶到皇宮外去察看了一番,決意晚間徑行入宮行刺。
他想此舉不論成敗,次日城中必定大索,捉拿刺客,於是要各人先行出城,約定明日午間在城南二十裏處一座破廟中相會。各人自知武功與他相差太遠,多一人非但幫不了忙,反而成為累贅,單是他一人,脫身便容易得多,俱各遵命,都力勸他務須小心。
青青出門時向袁承志凝望片刻,低聲道:“承志哥哥,韃子皇帝刺得到果然好,刺不到也就罷了,你自己可千萬要保重。你知道,在我心中,一百個韃子皇帝也及不上你一根頭發,我若是從此再也見不到你……”說到這裏,眼圈兒登時紅了。
袁承志要讓她寬懷,伸手拔下頭上一根頭發,笑道:“我送一百個韃子皇帝給你。”說時將頭發遞將過去。青青撲哧一笑,眼淚卻掉了下來。
袁承志等到初更時分,攜了金蛇劍與金蛇錐,來到宮墻外。眼見宮外守衛嚴密,悄步繞到一株大樹後躲起,待衛士巡過,輕輕躍入宮墻。眼見殿閣處處,卻不知皇太極居於何處,一時大費躊躇,心想只有抓到一名衛士或是太監來逼問。
他放輕腳步,走了小半個時辰,不見絲毫端倪,心道:“這件事艱難萬分,怎比得當日大功坊中夜探?務須沈住了氣,今晚不成,明晚再來,縱然須花一兩個月時光,那也不妨。”既這麽想,走得更加慢了,繞過一條回廊,忽見花叢中燈光閃動,忙縮身在假山之後,過不多時,只見四名太監提了宮燈,引著三名官員過來。他眼見人多,倘若搶出擒人,勢必驚動,只要一聲張,皇帝有備,便行刺不成了。當下躡足在後跟隨,只見那七人走向一座大殿,進殿去了。殿外匾額寫著“崇政殿”三字,旁邊有行彎彎曲曲的滿文。
袁承志繞到殿後,伏身在地,只見殿周四五十名衛士執刀守禦,心中一喜:“此處守衛森嚴,莫非韃子皇帝便在殿中?”在地下慢慢爬近,拾起一塊石子,投入花叢。四名衛士聞聲過去查看。其餘侍衛也均註視。袁承志展開輕功,已搶到墻邊,使出“壁虎游墻功”沿墻而上,頃刻間到了殿頂,伏在屋脊側面,傾聽四下無聲,自己蹤跡未讓發現,輕輕推開殿頂的幾塊琉璃瓦,從縫隙中凝目往下瞧去。見滿殿燈燭輝煌,那三名官員正跪在地下,行的是三跪九叩大禮,袁承志大喜:“果然是在參見皇帝。”
只聽得最前的一名花白胡子的老官說道:“臣範文程見駕。”其次一名身材魁梧的官員道:“臣寧完我見駕。”最後一名官員臉容尖削,說道:“臣鮑承先見駕。”袁承志心道:“這三個官兒都是漢人,卻投降了韃子,都是漢奸,待會兒順手一個一劍。”又想:“他們跟韃子皇帝怎地又都說漢話?”
緩緩移身向南,從縫隙中向北瞧去,只見龍座上一人方面大耳,雙目炯炯有神,唇留微髭,約莫五十來歲年紀,料想便是父親當年的大敵皇太極。尋思:“從此發射金蛇錐,當可取他性命,只是隔得遠了,並無十足把握,倘若侍衛之中有高手在內,別要給擋格開去,還是跳下去一劍割了他首級的為是。”
只聽皇太極道:“南朝軍情這幾天怎樣?今日接到阿巴泰稟報,說先前在山東青州、泰安之間中伏,打了個大敗仗,難道明軍居然還這麽能打?你們可知青州、泰安這一帶的統兵官是誰?”袁承志心想:“原來他們正在說我們打的這場勝仗,倒要聽聽他們說些什麽?”
寧完我道:“啟稟皇上,臣已詳細查過。明軍帶兵的總兵姓水,名叫水鑒,武藝了得。其實真正打仗的是李自成手下的一批亡命之徒,叫做什麽金蛇營,那水總兵倒給他們收服投降了。”皇太極“哦”了一聲,道:“他降了反賊,那太可惜了。你們去仔細查明,能不能設法要他降我大清,瞧他是貪財呢,還是愛美色。此人能打敗阿巴泰,那是個人才,咱們決不能輕易放過了。”三名官員齊聲道:“皇上聖明英斷,那水鑒若肯降順,是他的福氣。”
皇太極嘆了口氣,說道:“咱們當年使反間計殺了袁崇煥,朕事後想來,常覺十分可惜……”袁承志聽他提到自己父親的名字,耳中嗡的一聲,全身發熱,心道:“他們使反間計,使反間計!我爹爹果然是他害的。這人是害死我爹爹的大仇人!”只聽皇太極續道:“倘若袁崇煥能為朕用,南朝的江山這時候多半早已是大清的了。”袁承志暗暗“呸”的一聲,心中罵道:“狗韃子打的好如意算盤!我爹爹忠肝義膽,豈能降你?”
皇太極又道:“只是袁崇煥為人愚忠,不識大勢,諒來也是不肯投降的。”又嘆了口氣,問道:“洪承疇近來怎樣?”袁承志知道父親當年曾任薊遼總督,後來洪承疇也做薊遼總督,崇禎皇帝委以兵馬大權,兵敗被擒,降了滿清。洪承疇失陷之初,崇禎還以為他已殉國,曾親自隆重祭祀。後來得知降清,天下都笑崇禎無知人之明。
範文程道:“啟奏皇上,洪承疇已將南朝的實情什麽都說了。他說崇禎剛愎自用,舉措失當,信用奸佞,殺害忠良,四方流寇大起。我大清大軍正可趁機進關,解民倒懸。”皇太極搖頭道:“崇禎的性子,他說得一點兒也不錯。但我兵進關卻還不是時候。這時候進關,並無必勝把握。總須讓明兵再跟流寇打下去,雙方精疲力盡,兩敗俱傷,大清便可收那漁翁之利,一舉而得天下。你們漢人叫做卞莊刺虎之計,是不是?”三臣齊道:“是,是,皇上聖明。”
袁承志暗暗心驚:“這韃子皇帝當真厲害,崇禎和他相比可天差地遠了。我非殺他不可,此人不除,我大漢江山不穩。就算闖王得了天下,只怕……只怕……”隱隱覺得此人目光遠大,統觀全局,想得通透,穩紮穩打,半點也不急躁,闖王的才具與他相較,似乎也頗有不及,又想:“這皇帝的漢語可也說得流利得很。他還讀過中國書,居然知道卞莊刺虎的故事。”
只聽皇太極道:“那洪承疇還說些什麽?”範文程道:“洪承疇向臣露了幾次口風,盼望皇上恩典,賞他個差使,他得以為皇上效犬馬之勞,仰報天恩。”皇太極哈哈大笑,道:“這差使嗎?慢慢再說。”鮑承先道:“皇上,臣愚魯之極,心中有一事不明白,盼望皇上指點。”皇太極點點頭。鮑承先道:“洪承疇先前不肯歸順,皇上大賜恩寵,親自解下身上的貂裘,披在他身上,又連日大張筵席請他,連我大清的開國功臣也從來沒這般殊榮。眾臣工都不明白。皇上開導說:咱們這些年來辛辛苦苦、連年征戰,為的是什麽?眾臣工啟奏道:為的是打南朝江山。皇上諭道:是啊,可是咱們不明南朝內情,好比都是瞎子,洪承疇一歸順,咱們都睜開了眼啦,那還不歡喜麽?眾臣工都拜服皇上聖明。這些日子來,那洪承疇於南朝各地的城守職官、民情風俗,都說得詳詳細細,果然盡在皇上算中。但皇七卻不賞他官職封爵,眾臣工可又都不明白了。”
皇太極微微一笑,說道:“老鮑性子直爽,想問什麽,倒也直言無忌。你們三個,雖然都是漢人,但早就跟先皇和朕辦事,忠心耿耿,洪承疇怎能跟你們相比?”範文程等三人忙趴下磕頭,咚咚有聲,顯是心中感激之極。袁承志暗罵:“無恥,無恥!”
皇太極道:“洪承疇這人,本事是有的,可是骨氣就說不上了。先前我已待他太好,若再賜他高官厚祿,這人還肯出力辦事嗎?哼,崇禎封他的官難道還不夠大,那時他做的是什麽官?”範文程道:“啟奏皇上:那時他在南朝官封太子太保、兵部尚書、總督薊遼軍務,麾下統率八名總兵官,實是官大權大。”皇太極道:“著啊。我封他的官再大,也大不過崇禎封他的。要他盡心竭力辦事,便不能給他官做。把他吊在那兒,叫他搖搖晃晃的摸不著邊兒。”三臣齊聲道:“皇上聖明。”
袁承志越想越有道理,覺得他這駕馭人才的法門實是高明之極,此刻聽到這番話,宛似當年在華山絕頂初見《金蛇秘笈》,其中所述法門無不匪夷所思,雖然絕非正道,卻令人不由得不服。
他呆了一陣,卻聽得皇太極在和範文程等商議,日後取得明朝天下之後如何治理,此時如何先為之備,倒似大明的江山已是他掌中之物一般。袁承志心下憤怒,輕輕又揭開了兩張琉璃瓦,看準了殿中落腳之處,卻聽得皇太極道:“南朝所以流寇四起,說來說去,也只一個道理,就是老百姓沒飯吃。咱們得了南朝江山,第一件大事,就是要讓天下百姓人人有飯吃……”袁承志心下一凜:“這話對極!”
範文程等頌揚了幾句。皇太極道:“要老百姓有飯吃,你們說有什麽法子?範先生,你先說說看。”他似對範文程頗為客氣,稱他“先生”,不像對鮑承先那樣呼之為“老鮑”。
範文程道:“皇上未得江山,先就念念不忘於百姓,這番心意,必得上天眷顧。以臣愚見,要天下百姓都有飯吃,第一須得輕徭薄賦,決不可如崇禎那樣,不斷地加餉搜刮。”皇太極點頭道:“咱們進關之後,須得定下規矩,世世代代,不得加賦,只要庫中有餘,就得下旨免百姓錢糧。”範文程道:“皇上如此存心,實是萬民之福,臣得以投效明主,為皇上粉身碎骨,也所……也所甘願。”說到後來,語音竟然嗚咽了。
袁承志心想:“這個大漢奸,倒似確有幾分愛民之心,卻不知是做戲呢,還是真心。”皇太極道:“很好,很好。你們漢人罵你們是漢奸,日後你們好好為朕辦事,也就是為天下百姓辦事,總得狠狠地爭一口氣,讓千千萬萬百姓瞧瞧,到底是你們這些人為漢人做了好事呢,還是崇禎手下那些只知升官發財、搜刮百姓的真漢奸做了好事。老寧,你有什麽條陳?”
寧完我道:“啟奏皇上:我大清的滿洲人少,漢人眾多。皇上得了天下之後,以臣愚見,須得視天下滿人漢人俱是皇上子民,不可像元朝蒙古人那樣,把漢人南方人當作下等百姓。只消我大清對眾百姓一視同仁,漢人之中縱有倔強之徒,也成不了大事。”皇太極點頭道:“此言有理。元人弓馬天下無敵,可是他們在中國的江山卻坐不穩,就是為了虐待漢人。這是前車什麽的?”鮑承先道:“前車覆轍。”皇太極微笑道:“對了,老鮑,我讀漢人的書,始終不易有什麽長進。”鮑承先道:“皇上日理萬機,這些漢人書裏的典故,也不必太放在心上。只要懂得書裏的大道理,如何治國平天下,那就夠了。”皇太極點頭道:“漢人的學問,不少是很好的。只不過做主子的,讀書當學書裏頭的道理策略,不必學漢人的秀才進士那樣,學什麽吟詩作對……”
袁承志聽了這些話,只覺句句入耳動心,渾忘了此來是要刺死此人,內心隱隱似盼多聽一會兒,但聽他四人商議如何整飭軍紀,清兵入關之後,決計不可殘殺百姓,務須嚴禁劫掠。只見兩名侍衛走上前來,換去禦座前桌上的巨燭,燭光一明一暗之際,袁承志心想:“再不動手,更待何時?”左掌提起,猛力擊落,喀喇喇一聲響,殿頂已斷了兩根椽子,他隨著釓片泥塵,躍下殿來,右足踏上龍案,金蛇劍疾向皇太極胸口刺去。
皇太極兩側搶上四名衛士,不及拔刀,已同時擋在皇太極身前。嗤嗤兩響,兩名衛士已身中金蛇劍而死。皇太極身手甚是敏捷,從龍椅中急躍而起,退開兩步。這時又有五六名衛士搶上攔截,寧完我與鮑承先撲向袁承志身後,各伸雙手去抱。袁承志左腳反踢,砰砰兩聲,將寧、鮑兩人踢得直摜出去。便這麽緩得一緩,皇太極又退開了兩步。
袁承志大急,心想今日莫要給這韃子皇帝逃了出去,再要行刺,可就更加不易了,連發兩枚金蛇錐,卻都給衛士沖上擋去,做了替死鬼。袁承志金蛇劍連刺,更不理會眾衛士來攻,疾向皇太極沖去。眼見距他已不過丈許,驀地裏帷幕後搶出八名武士,都是空手,同時撲到。袁承志右足彈出,砰的一響,踢飛一名,左足鴛鴦連環,跟著飛出,一名武士正在此時自左側撲到。袁承志左腳踢中了他胸口,他雙手卻已牢牢抓住了袁承志小腿。這武士口中鮮血狂噴,雙手卻死命抓住不放。這八名武士在滿洲語中稱為“布庫”,擅於摔跤擒拿,平時宮中或貝勒王公盛宴,例有角鬥娛賓。皇太極接見臣下之後,臨睡之前常要先看一場角鬥。這八名布庫武士此刻正在殿旁伺候,聽得有刺客,紛紛搶上來護駕。
袁承志左足力甩,卻甩不脫這武士,金蛇劍揮出,削去了他半邊腦袋,但那武士雙手兀自緊緊抓住袁承志小腿。忽聽得身後有人喝道:“好大膽,竟敢犯駕?”說的是漢語。袁承志全不理會,左腳帶著那名死武士,跨步上前去追皇太極,只跨一步,頭頂風聲颯然,一件兵刃襲到,勁風掠頸,有如利刃。袁承志一驚,知道敵人武功高強之極,危急中滾倒在地,一個筋鬥翻出,舞劍護頂,左手扯脫腳上的死武士,這才站起。
燭光照映下,只見眼前站著一個中年道人,眉清目秀,臉色白潤,右手執著一柄拂塵,冷笑道:“大膽刺客,還不拋下兵器受縛?”
袁承志眼光只向他一瞥,又轉去瞧皇太極,只見已有十餘名衛士擋在他身前。袁承志陡然躍起,急向皇太極撲去,身在半空,驀見那道士也躍起身子,拂塵迎面拂來。
袁承志金蛇劍連刺兩下,快速無倫。那道士側頭避了一劍,拂塵擋開一劍,跟著千百根拂塵絲急速揮來。袁承志伸左手去抓拂塵,右手劍刺他咽喉。刷的一聲響,塵尾打中了他左手,手背上登時鮮血淋漓,原來他拂塵之絲系以金絲銀絲所制,雖然柔軟,運上了內勁,卻是一件致命的厲害兵刃。就在這時,金蛇劍劍尖上的蛇舌也已鉤中那道人肩頭。
兩人在空中交手三招,各受輕傷,落下地來時已交叉易位,心下都驚疑不定:“這人是誰?武功恁地了得,實是我生平所僅見。”
註:一、唐朝安祿山造反時,玄宗命大將哥舒翰守潼關,哥舒翰出戰敗死,潼關失守,長安不久便即陷落,本回回目借用此史事,唯比喻不甚貼切。
二、其時滿清國君皇太極未稱“皇帝”,只稱為“汗”,但漢人習慣上稱之為“皇帝”。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十多名洋兵立時中箭,另有十多支箭射在騾馬身上。牲口受痛,向下急奔,眾洋兵哪裏拉扯得住?十尊大炮每一尊都重達千餘斤,下墜之勢非同小可。加之路上又突然出現陷坑,許多騾馬都跌入坑裏。只聽得轟隆之聲大作,最後兩尊大炮忽然倒轉,一路筋鬥翻了下去,數名洋兵給壓成了肉醬,前面的八尊大炮立時均受推動。
眾兵顧不得抵擋來襲敵人,忙向兩旁亂竄。有的無路可走,見大炮滾下來的聲勢險惡,踴身跳避,跌入了峽谷。十尊大炮翻翻滾滾,向下直沖,越來越快。騾馬在前疾馳,不久就給大炮趕上,壓得血肉橫飛。過了一陣,巨響震耳欲聾,十尊大炮都跌入深谷去了。
雷蒙和彼得驚魂甫定,回顧若克琳時,見她已嚇得暈了過去。兩人救起了她,指揮士兵伏下抵敵。敵人早在坡上挖了深坑,用山泥築成擋壁。火槍射去,傷不到一根毫毛,羽箭卻不住嗖嗖射來。戰了兩個多時辰,洋兵始終不能突圍。
雷蒙道:“咱們火藥不夠用了,只得硬沖。”彼得道:“叫錢通四去問問,這些土匪到底要什麽。”雷蒙怒道:“跟土匪有什麽說的?你不敢去,我來沖。”彼得道:“土匪弓箭厲害,何必逞無謂的勇敢?”雷蒙望了若克琳一眼,惡狠狠地吐了口唾沫,罵道:“懦夫,懦夫!”彼得氣得面色蒼白,低聲道:“等打退了土匪,叫你知道無禮的代價。”
雷蒙一躍而起,叫道:“是好漢跟我來!”彼得叫道:“雷蒙上校,你想尋死麽?”眾洋兵知道出去就是送死,誰肯跟他亂沖?雷蒙仗劍大呼,奔不數步,一箭射來,穿胸而死。
彼得與眾洋兵縮在山溝裏,仗著火器銳利,敵人不敢逼近,僵持了一日一夜,只盼官兵來救。但其時官場腐敗異常,若是調兵遣將,公文來往,又要請示,又要商議,不耗到十天半月,決不能調派一兵一卒。
守到第二日傍晚,眾兵餓得頭昏眼花,只得豎起了白旗。錢通四高聲大叫:“我們投降了,洋大人說投降了!”山坡上一人叫道:“把火槍都拋出來。”彼得道:“不能繳槍。”
敵人並不理會,也不再攻。過了一會兒,忽然一陣肉香酒香,隨風飄了過來。眾洋兵已一日兩夜沒吃東西,這時哪裏還抵受得住?紛紛拋出火槍,奔出溝來。彼得見大勢已去,只得下令棄械投降。眾兵把火槍堆在一起,大叫大嚷賽吃東西。
只聽得兩邊山坡上號角聲響,土坑中站起數百名大漢,彎弓搭箭,對住了眾洋兵。幾個人緩步過來,走到臨近,彼得看得清楚,當先一人便是那晚救了自己性命的少年。他身旁那人正是曾給雷蒙擊落頭巾的少女。若克琳叫道:“啊,就是這批有魔法的人!”彼得拔出佩劍,走上幾步,雙手橫捧,交給袁承志,意示投降,心想此人於己有恩,輸在他手下也還值得。
袁承志先是一楞,隨即領悟這是服輸投降之意,於是搖了搖手,對錢通四道:“你對他說,他們洋兵帶大炮來,如是幫助中國守衛國土,抵抗外敵,那麽我們很是感謝,當他們是好朋友。”錢通四照他的話譯了。彼得連連點頭,伸出手來和袁承志握了握。
袁承志又道:“但你們到潼關去,是幫皇帝殺我們百姓,這個我們就不許了。”彼得道:“是去打中國百姓麽?我完全不知道。”袁承志見他臉色誠懇,相信不是假話,又道:“全中國的百姓很苦,沒飯吃,只盼有人領他們打掉皇帝,脫離苦海。皇帝怕了,叫你們用大炮去轟死百姓。”彼得道:“我也是窮人出身,知道窮人的苦處。我這就回本國去了。”袁承志道:“那很好,你把兵都帶走吧。”
彼得下令集隊。袁承志命部下拿出酒肉,讓洋兵飽餐了一頓。彼得向袁承志舉手致敬,領隊上坡。袁承志叫道:“幹嗎不把火槍帶走?”錢通四譯了。彼得奇道:“那是你的戰利品。你放我們走,不要我們用錢來贖身,我們已很感謝你的寬宏大量了。”
袁承志笑道:“你已失了大炮,再不把槍帶走,只怕回去長官責罰更重。拿去吧。”彼得道:“你不怕我們開槍打你們麽?”袁承志哈哈笑道:“大丈夫一言既出,駟馬難追。我們中國人講究言而有信,既當你是朋友,哪有疑心?”彼得連聲道謝,命士兵取了火槍,列隊而去。他一路上坡,越想越是感佩,命眾兵坐下休息,和錢通四兩人又趕回來,從懷裏取出一個布包,對袁承志道:“閣下如此豪傑,我有一件東西相贈。”錢通四譯成了華語。
袁承志打開布包看時,見是一張折疊著的厚紙,攤了開來,原來是幅地圖,圖中所繪的似是大海中的一座島嶼,圖上註了許多彎彎曲曲的文字。
彼得道:“這是南方海上的一座大島。島上氣候溫暖,物產豐富,真如天堂一樣。我航海時到過那裏。”袁承志問道:“你給我這圖是什麽意思?”彼得道:“你們在這裏很是辛苦,不如帶了中國沒飯吃的受苦百姓,都到那島上去。”
袁承志暗暗好笑,心道:“你這外國人心地倒好,只不過不知我們中國有多大,億萬之眾,憑你再大的島也居住不下。”問道:“這島上沒人住麽?”彼得道:“有時有西班牙的海盜,有時沒有。你們這樣的英雄好漢,也不會怕那些該死的西班牙海盜。”袁承志見他一片誠意,就道了謝,收起地圖。彼得作別而去。
錢通四轉過身子,正要隨同上山,青青忽地伸手,扯住他的耳朵,喝道:“下次再見你作威作福,欺侮同胞,小心你的狗命!”錢通四耳上劇痛,連說:“小人不敢!”他口中少了許多牙齒,說話漏風,倒似說:“小人頗敢!”
袁承志指揮眾人,爬到深谷底下去察看大炮,見十尊巨炮互相碰撞,都已毀得不成模樣,無法再用,於是掘土蓋上。袁承志見大功告成,與侯飛文等群豪歡聚半日,痛飲一場,這才分手。次日會齊了啞巴、洪勝海等人,帶了鐵箱向京師進發。
這一役胡桂南厥功最偉,弄濕火藥、掘坑陷炮等巧計都是他想出來的。眾人一路上對他不斷稱揚。再也不敢輕視他是小偷出身。袁部三營初出茅廬,便建奇勳。其後闖軍進攻潼關,明朝兵部尚書督師孫傳庭戰死,麾下大將高傑棄關逃赴西安,闖軍攻破潼關,得西安,再取北京,袁部毀炮挫敵之功甚巨。“金蛇營”的名聲大振。
此去一路之上,但見焦土殘垣,野犬食屍,盡是清兵燒殺劫掠的遺跡,群雄看得盡皆心頭火起。沙天廣道:“可惜那日沒殺了韃子兵的元帥阿巴泰。盟主,咱們趕上去刺殺他如何?”青青首先便鼓掌叫好。袁承志沈吟不答。青青道:“去殺了韃子兵元帥有什麽不好?也免得孫仲壽叔叔老是埋怨。”袁承志道:“要刺殺韃子的頭子,殺得越大越好,咱們索性便去刺殺滿清的皇帝皇太極。”(註二)眾人一怔,隨即齊聲歡呼。
袁承志詳細詢問洪勝海,滿清的京城如何防衛,如何方能混入皇宮。洪勝海道:“滿清的京城在沈陽,現今叫做盛京,那盛京規模簡陋,可萬萬及不上北京了。小人先前在睿親王多爾袞手下當差,有塊腰牌,可以直進睿親王府,皇宮卻沒進去過。”袁承志道:“咱們這就去盛京,到了之後相機行事。”
一行人先到北京順天府,租到住所後將鐵箱埋人地下,由程青竹率領青竹幫的幾名得力頭目留守,承志等出京向北進發,不一一日到了盛京。
眾人在一家小客店中歇了,商議混進宮中之策。洪勝海道:“相公,依小人之見,請你委屈一下,扮作小人的夥伴,先去見多爾袞。他是韃子皇帝的親弟弟,在各位王爺中最得寵信,權力最大。咱們或能憑著他帶進宮去。”袁承志道:“多爾袞派你送信給司禮太監曹化淳,你又怎地回報?”洪勝海道:“小人只說曹化淳還沒能見到,但在北京打探到了機密軍情,因此先行回報。”袁承志道:“什麽機密軍情?”洪勝海道:“小人胡說八道’番,說是明朝皇帝已向西洋國借兵,借來幾百門大炮,數千洋槍隊,日內就來攻打滿清。”袁承志喜道:“此計大妙,多爾袞聽了,定要去稟報韃子皇帝。”於是向青青要了那支洋槍,對洪勝海道:“你說我是西洋兵的通譯錢通四,因此得悉內情。”
青青大笑,說道:“承志哥哥,你什麽人不扮,卻去扮那個狗通譯錢通四,我打掉你滿嘴牙齒再說!”說著舉起右手,假意向袁承志嘴上打去。袁承志張口便咬,青青忙縮手不疊。袁承志嘰哩咕嚕地說了幾句冒充西洋話,眾人盡皆大笑。
當日午後,袁承志隨同洪勝海,去睿親王府求見王爺。多爾袞隨即傳見。袁承志見那多爾袞彐十一二歲年紀,身形高瘦,一臉精悍之氣。洪勝海跟他說了一陣滿洲話,多爾袞果然神色大變,隨即以漢語詢問袁承志。袁承志取出洋槍,放在桌上,將先前與洪勝海商量好的言語說了。多爾袞沈吟良久,說道:“你們報訊有功,我有重賞。這就下去吧。明日再來伺候,聽取吩咐。”兩人無奈,只得磕頭退出。
袁承志無緣無故向韃子王爺磕了幾個頭,卻見不到皇太極,回到客店,老大發悶。尋思一會兒,要洪勝海帶到皇宮外去察看了一番,決意晚間徑行入宮行刺。
他想此舉不論成敗,次日城中必定大索,捉拿刺客,於是要各人先行出城,約定明日午間在城南二十裏處一座破廟中相會。各人自知武功與他相差太遠,多一人非但幫不了忙,反而成為累贅,單是他一人,脫身便容易得多,俱各遵命,都力勸他務須小心。
青青出門時向袁承志凝望片刻,低聲道:“承志哥哥,韃子皇帝刺得到果然好,刺不到也就罷了,你自己可千萬要保重。你知道,在我心中,一百個韃子皇帝也及不上你一根頭發,我若是從此再也見不到你……”說到這裏,眼圈兒登時紅了。
袁承志要讓她寬懷,伸手拔下頭上一根頭發,笑道:“我送一百個韃子皇帝給你。”說時將頭發遞將過去。青青撲哧一笑,眼淚卻掉了下來。
袁承志等到初更時分,攜了金蛇劍與金蛇錐,來到宮墻外。眼見宮外守衛嚴密,悄步繞到一株大樹後躲起,待衛士巡過,輕輕躍入宮墻。眼見殿閣處處,卻不知皇太極居於何處,一時大費躊躇,心想只有抓到一名衛士或是太監來逼問。
他放輕腳步,走了小半個時辰,不見絲毫端倪,心道:“這件事艱難萬分,怎比得當日大功坊中夜探?務須沈住了氣,今晚不成,明晚再來,縱然須花一兩個月時光,那也不妨。”既這麽想,走得更加慢了,繞過一條回廊,忽見花叢中燈光閃動,忙縮身在假山之後,過不多時,只見四名太監提了宮燈,引著三名官員過來。他眼見人多,倘若搶出擒人,勢必驚動,只要一聲張,皇帝有備,便行刺不成了。當下躡足在後跟隨,只見那七人走向一座大殿,進殿去了。殿外匾額寫著“崇政殿”三字,旁邊有行彎彎曲曲的滿文。
袁承志繞到殿後,伏身在地,只見殿周四五十名衛士執刀守禦,心中一喜:“此處守衛森嚴,莫非韃子皇帝便在殿中?”在地下慢慢爬近,拾起一塊石子,投入花叢。四名衛士聞聲過去查看。其餘侍衛也均註視。袁承志展開輕功,已搶到墻邊,使出“壁虎游墻功”沿墻而上,頃刻間到了殿頂,伏在屋脊側面,傾聽四下無聲,自己蹤跡未讓發現,輕輕推開殿頂的幾塊琉璃瓦,從縫隙中凝目往下瞧去。見滿殿燈燭輝煌,那三名官員正跪在地下,行的是三跪九叩大禮,袁承志大喜:“果然是在參見皇帝。”
只聽得最前的一名花白胡子的老官說道:“臣範文程見駕。”其次一名身材魁梧的官員道:“臣寧完我見駕。”最後一名官員臉容尖削,說道:“臣鮑承先見駕。”袁承志心道:“這三個官兒都是漢人,卻投降了韃子,都是漢奸,待會兒順手一個一劍。”又想:“他們跟韃子皇帝怎地又都說漢話?”
緩緩移身向南,從縫隙中向北瞧去,只見龍座上一人方面大耳,雙目炯炯有神,唇留微髭,約莫五十來歲年紀,料想便是父親當年的大敵皇太極。尋思:“從此發射金蛇錐,當可取他性命,只是隔得遠了,並無十足把握,倘若侍衛之中有高手在內,別要給擋格開去,還是跳下去一劍割了他首級的為是。”
只聽皇太極道:“南朝軍情這幾天怎樣?今日接到阿巴泰稟報,說先前在山東青州、泰安之間中伏,打了個大敗仗,難道明軍居然還這麽能打?你們可知青州、泰安這一帶的統兵官是誰?”袁承志心想:“原來他們正在說我們打的這場勝仗,倒要聽聽他們說些什麽?”
寧完我道:“啟稟皇上,臣已詳細查過。明軍帶兵的總兵姓水,名叫水鑒,武藝了得。其實真正打仗的是李自成手下的一批亡命之徒,叫做什麽金蛇營,那水總兵倒給他們收服投降了。”皇太極“哦”了一聲,道:“他降了反賊,那太可惜了。你們去仔細查明,能不能設法要他降我大清,瞧他是貪財呢,還是愛美色。此人能打敗阿巴泰,那是個人才,咱們決不能輕易放過了。”三名官員齊聲道:“皇上聖明英斷,那水鑒若肯降順,是他的福氣。”
皇太極嘆了口氣,說道:“咱們當年使反間計殺了袁崇煥,朕事後想來,常覺十分可惜……”袁承志聽他提到自己父親的名字,耳中嗡的一聲,全身發熱,心道:“他們使反間計,使反間計!我爹爹果然是他害的。這人是害死我爹爹的大仇人!”只聽皇太極續道:“倘若袁崇煥能為朕用,南朝的江山這時候多半早已是大清的了。”袁承志暗暗“呸”的一聲,心中罵道:“狗韃子打的好如意算盤!我爹爹忠肝義膽,豈能降你?”
皇太極又道:“只是袁崇煥為人愚忠,不識大勢,諒來也是不肯投降的。”又嘆了口氣,問道:“洪承疇近來怎樣?”袁承志知道父親當年曾任薊遼總督,後來洪承疇也做薊遼總督,崇禎皇帝委以兵馬大權,兵敗被擒,降了滿清。洪承疇失陷之初,崇禎還以為他已殉國,曾親自隆重祭祀。後來得知降清,天下都笑崇禎無知人之明。
範文程道:“啟奏皇上,洪承疇已將南朝的實情什麽都說了。他說崇禎剛愎自用,舉措失當,信用奸佞,殺害忠良,四方流寇大起。我大清大軍正可趁機進關,解民倒懸。”皇太極搖頭道:“崇禎的性子,他說得一點兒也不錯。但我兵進關卻還不是時候。這時候進關,並無必勝把握。總須讓明兵再跟流寇打下去,雙方精疲力盡,兩敗俱傷,大清便可收那漁翁之利,一舉而得天下。你們漢人叫做卞莊刺虎之計,是不是?”三臣齊道:“是,是,皇上聖明。”
袁承志暗暗心驚:“這韃子皇帝當真厲害,崇禎和他相比可天差地遠了。我非殺他不可,此人不除,我大漢江山不穩。就算闖王得了天下,只怕……只怕……”隱隱覺得此人目光遠大,統觀全局,想得通透,穩紮穩打,半點也不急躁,闖王的才具與他相較,似乎也頗有不及,又想:“這皇帝的漢語可也說得流利得很。他還讀過中國書,居然知道卞莊刺虎的故事。”
只聽皇太極道:“那洪承疇還說些什麽?”範文程道:“洪承疇向臣露了幾次口風,盼望皇上恩典,賞他個差使,他得以為皇上效犬馬之勞,仰報天恩。”皇太極哈哈大笑,道:“這差使嗎?慢慢再說。”鮑承先道:“皇上,臣愚魯之極,心中有一事不明白,盼望皇上指點。”皇太極點點頭。鮑承先道:“洪承疇先前不肯歸順,皇上大賜恩寵,親自解下身上的貂裘,披在他身上,又連日大張筵席請他,連我大清的開國功臣也從來沒這般殊榮。眾臣工都不明白。皇上開導說:咱們這些年來辛辛苦苦、連年征戰,為的是什麽?眾臣工啟奏道:為的是打南朝江山。皇上諭道:是啊,可是咱們不明南朝內情,好比都是瞎子,洪承疇一歸順,咱們都睜開了眼啦,那還不歡喜麽?眾臣工都拜服皇上聖明。這些日子來,那洪承疇於南朝各地的城守職官、民情風俗,都說得詳詳細細,果然盡在皇上算中。但皇七卻不賞他官職封爵,眾臣工可又都不明白了。”
皇太極微微一笑,說道:“老鮑性子直爽,想問什麽,倒也直言無忌。你們三個,雖然都是漢人,但早就跟先皇和朕辦事,忠心耿耿,洪承疇怎能跟你們相比?”範文程等三人忙趴下磕頭,咚咚有聲,顯是心中感激之極。袁承志暗罵:“無恥,無恥!”
皇太極道:“洪承疇這人,本事是有的,可是骨氣就說不上了。先前我已待他太好,若再賜他高官厚祿,這人還肯出力辦事嗎?哼,崇禎封他的官難道還不夠大,那時他做的是什麽官?”範文程道:“啟奏皇上:那時他在南朝官封太子太保、兵部尚書、總督薊遼軍務,麾下統率八名總兵官,實是官大權大。”皇太極道:“著啊。我封他的官再大,也大不過崇禎封他的。要他盡心竭力辦事,便不能給他官做。把他吊在那兒,叫他搖搖晃晃的摸不著邊兒。”三臣齊聲道:“皇上聖明。”
袁承志越想越有道理,覺得他這駕馭人才的法門實是高明之極,此刻聽到這番話,宛似當年在華山絕頂初見《金蛇秘笈》,其中所述法門無不匪夷所思,雖然絕非正道,卻令人不由得不服。
他呆了一陣,卻聽得皇太極在和範文程等商議,日後取得明朝天下之後如何治理,此時如何先為之備,倒似大明的江山已是他掌中之物一般。袁承志心下憤怒,輕輕又揭開了兩張琉璃瓦,看準了殿中落腳之處,卻聽得皇太極道:“南朝所以流寇四起,說來說去,也只一個道理,就是老百姓沒飯吃。咱們得了南朝江山,第一件大事,就是要讓天下百姓人人有飯吃……”袁承志心下一凜:“這話對極!”
範文程等頌揚了幾句。皇太極道:“要老百姓有飯吃,你們說有什麽法子?範先生,你先說說看。”他似對範文程頗為客氣,稱他“先生”,不像對鮑承先那樣呼之為“老鮑”。
範文程道:“皇上未得江山,先就念念不忘於百姓,這番心意,必得上天眷顧。以臣愚見,要天下百姓都有飯吃,第一須得輕徭薄賦,決不可如崇禎那樣,不斷地加餉搜刮。”皇太極點頭道:“咱們進關之後,須得定下規矩,世世代代,不得加賦,只要庫中有餘,就得下旨免百姓錢糧。”範文程道:“皇上如此存心,實是萬民之福,臣得以投效明主,為皇上粉身碎骨,也所……也所甘願。”說到後來,語音竟然嗚咽了。
袁承志心想:“這個大漢奸,倒似確有幾分愛民之心,卻不知是做戲呢,還是真心。”皇太極道:“很好,很好。你們漢人罵你們是漢奸,日後你們好好為朕辦事,也就是為天下百姓辦事,總得狠狠地爭一口氣,讓千千萬萬百姓瞧瞧,到底是你們這些人為漢人做了好事呢,還是崇禎手下那些只知升官發財、搜刮百姓的真漢奸做了好事。老寧,你有什麽條陳?”
寧完我道:“啟奏皇上:我大清的滿洲人少,漢人眾多。皇上得了天下之後,以臣愚見,須得視天下滿人漢人俱是皇上子民,不可像元朝蒙古人那樣,把漢人南方人當作下等百姓。只消我大清對眾百姓一視同仁,漢人之中縱有倔強之徒,也成不了大事。”皇太極點頭道:“此言有理。元人弓馬天下無敵,可是他們在中國的江山卻坐不穩,就是為了虐待漢人。這是前車什麽的?”鮑承先道:“前車覆轍。”皇太極微笑道:“對了,老鮑,我讀漢人的書,始終不易有什麽長進。”鮑承先道:“皇上日理萬機,這些漢人書裏的典故,也不必太放在心上。只要懂得書裏的大道理,如何治國平天下,那就夠了。”皇太極點頭道:“漢人的學問,不少是很好的。只不過做主子的,讀書當學書裏頭的道理策略,不必學漢人的秀才進士那樣,學什麽吟詩作對……”
袁承志聽了這些話,只覺句句入耳動心,渾忘了此來是要刺死此人,內心隱隱似盼多聽一會兒,但聽他四人商議如何整飭軍紀,清兵入關之後,決計不可殘殺百姓,務須嚴禁劫掠。只見兩名侍衛走上前來,換去禦座前桌上的巨燭,燭光一明一暗之際,袁承志心想:“再不動手,更待何時?”左掌提起,猛力擊落,喀喇喇一聲響,殿頂已斷了兩根椽子,他隨著釓片泥塵,躍下殿來,右足踏上龍案,金蛇劍疾向皇太極胸口刺去。
皇太極兩側搶上四名衛士,不及拔刀,已同時擋在皇太極身前。嗤嗤兩響,兩名衛士已身中金蛇劍而死。皇太極身手甚是敏捷,從龍椅中急躍而起,退開兩步。這時又有五六名衛士搶上攔截,寧完我與鮑承先撲向袁承志身後,各伸雙手去抱。袁承志左腳反踢,砰砰兩聲,將寧、鮑兩人踢得直摜出去。便這麽緩得一緩,皇太極又退開了兩步。
袁承志大急,心想今日莫要給這韃子皇帝逃了出去,再要行刺,可就更加不易了,連發兩枚金蛇錐,卻都給衛士沖上擋去,做了替死鬼。袁承志金蛇劍連刺,更不理會眾衛士來攻,疾向皇太極沖去。眼見距他已不過丈許,驀地裏帷幕後搶出八名武士,都是空手,同時撲到。袁承志右足彈出,砰的一響,踢飛一名,左足鴛鴦連環,跟著飛出,一名武士正在此時自左側撲到。袁承志左腳踢中了他胸口,他雙手卻已牢牢抓住了袁承志小腿。這武士口中鮮血狂噴,雙手卻死命抓住不放。這八名武士在滿洲語中稱為“布庫”,擅於摔跤擒拿,平時宮中或貝勒王公盛宴,例有角鬥娛賓。皇太極接見臣下之後,臨睡之前常要先看一場角鬥。這八名布庫武士此刻正在殿旁伺候,聽得有刺客,紛紛搶上來護駕。
袁承志左足力甩,卻甩不脫這武士,金蛇劍揮出,削去了他半邊腦袋,但那武士雙手兀自緊緊抓住袁承志小腿。忽聽得身後有人喝道:“好大膽,竟敢犯駕?”說的是漢語。袁承志全不理會,左腳帶著那名死武士,跨步上前去追皇太極,只跨一步,頭頂風聲颯然,一件兵刃襲到,勁風掠頸,有如利刃。袁承志一驚,知道敵人武功高強之極,危急中滾倒在地,一個筋鬥翻出,舞劍護頂,左手扯脫腳上的死武士,這才站起。
燭光照映下,只見眼前站著一個中年道人,眉清目秀,臉色白潤,右手執著一柄拂塵,冷笑道:“大膽刺客,還不拋下兵器受縛?”
袁承志眼光只向他一瞥,又轉去瞧皇太極,只見已有十餘名衛士擋在他身前。袁承志陡然躍起,急向皇太極撲去,身在半空,驀見那道士也躍起身子,拂塵迎面拂來。
袁承志金蛇劍連刺兩下,快速無倫。那道士側頭避了一劍,拂塵擋開一劍,跟著千百根拂塵絲急速揮來。袁承志伸左手去抓拂塵,右手劍刺他咽喉。刷的一聲響,塵尾打中了他左手,手背上登時鮮血淋漓,原來他拂塵之絲系以金絲銀絲所制,雖然柔軟,運上了內勁,卻是一件致命的厲害兵刃。就在這時,金蛇劍劍尖上的蛇舌也已鉤中那道人肩頭。
兩人在空中交手三招,各受輕傷,落下地來時已交叉易位,心下都驚疑不定:“這人是誰?武功恁地了得,實是我生平所僅見。”
註:一、唐朝安祿山造反時,玄宗命大將哥舒翰守潼關,哥舒翰出戰敗死,潼關失守,長安不久便即陷落,本回回目借用此史事,唯比喻不甚貼切。
二、其時滿清國君皇太極未稱“皇帝”,只稱為“汗”,但漢人習慣上稱之為“皇帝”。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