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身既死
關燈
小
中
大
鄺不疑隨父從軍多年,為人又坦蕩俠義,當晚他的遺體被運至呼延河畔時,軍中上至將領、下到部卒,聞訊無不失聲痛哭。
打從剛看到兒子遺體時吐了一口血後,鄺老將軍便再未露出哀慟之色。他神色如常,回到軍中便召集會議、安排布防,以防匈奴大單於再次突襲。然而,長了眼睛的人都看得出來,鄺實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衰老下去。昔日高大魁梧、身板挺直的老將軍,仿佛在一天時間裏被人抽去了精氣神,整個人忽然就老態龍鐘起來了。
然眾人都來不及安慰老將軍,也無法任由他排遣哀傷。大單於倉促退兵一事頗為蹊蹺,鄺部上下都絲毫不敢掉以輕心,紛紛猜測退兵原因。--幸而當天半夜裏,他們終於知道匈奴人到底為何跑了。--驍騎將軍賀言春領著三萬人馬先行趕到了呼延河畔。兩軍會合後,夏軍低落的士氣這才重又振作了起來。
原來當日鄭謖率部將追擊,生擒回來的匈奴貴族中,有好幾位左賢王身邊的親近小王及心腹王臣。那晚賀言春親自審訊,這才知道匈奴派左賢王故意引誘大夏主力深入大漠、大單於卻在呼延河一帶伏擊鄺部兵馬一事。其實按照匈奴原本的計劃,應該是大單於率重兵將鄺實的幾萬人馬盡數殲殺,然後領兵與左賢王會合,共擊賀言春所率主力。殊料人算不如天算,這邊鄺實所率部隊在大漠裏兜了個圈子才和大單於碰上;那邊賀部士兵卻又神速得緊,提前與左賢王兵馬遭遇了,雙方硬碰硬的一場仗打下來,夏軍竟然以少勝多,將左賢王部擊潰。大單於得訊後,知道趕不及前去支援,又聽說賀部兵馬挾餘威朝呼延河而來,這才不得不含恨退兵,避其鋒芒。
賀言春等人剛到呼延河畔,尚不及解鞍卸甲,便知道了鄺不疑戰死沙場的消息。程五當即號啕痛哭,邱固等人也淚落不止,立刻便叫人帶路,前去拜祭鄺不疑。賀言春身為主將,卻無法同行,而是帶著胡十八等人,先去見了鄺部軍中將領們,等了解完兩邊是怎麽回事,東邊天色已經發白,原來不覺已經又過去了一夜。
淩晨時分,賀言春才從鄺實帳中出來,他將胡十八等人都打發走了,這才前往鄺不疑停靈處拜祭。軍中條件十分有限,再加上鄺實也親口囑咐過,教人不必為設置靈堂而大費周章。因而鄺不疑和小四等侍衛並未裝殮,只擦幹身上臉上的血跡,平平整整擺放在地上,身上蒙著布帛。旁邊點了一對火燭,有幾個軍士守在火盆裏燒些紙錢,便算是靈堂了。
那幾個軍士見主將來了,忙都站起來,恭身行禮。賀言春也不說話,只擺了擺手,緩緩走到中間那人身邊,蹲下來揭開布帛,朝裏看了一眼。就見他鄺大哥雙目合著,無憂無喜靜靜躺著,如同睡著了一般。賀言春看了片刻,依舊把布帛蓋上,有些艱難地站起身,突然覺得一陣眩暈。
身後齊小白慌忙幾步搶上來,扶住他小聲道:“將軍,您兩天沒合眼了,先去帳中歇會兒罷!這邊……這邊自有人照看著……”
說到後來也自哽咽起來。賀言春卻長長籲了口氣,朝他擺擺手,低聲道:“我沒事,別瞎咋唬。休驚了其他人。老將軍心神已是亂了,恐顧不到這上頭來,這處還須你和邱固多費點心……”
齊小白忙點頭答應,賀言春說著,自己舉步朝營帳走。齊小白忙隔著幾步跟在他後面,眼看著賀言春進了營帳,這才嘆了口氣,默默轉頭去靈堂前照看去了。
且說賀言春進了帳,在臨時支起的簡陋床榻上呆呆坐了片刻,便翻身合眼躺下。四野寂寂,他腦子裏卻亂轟轟響成一片。直到此刻,他才真正意識到,他鄺大哥沒了。
這個想法咋一冒出來,他便如被人當胸重擊一拳,砸得眼前一陣陣地發黑,黑暗裏又炸出點點金花來,在腦海裏閃爍不定、轟鳴不息。連著幾天行軍打仗,他累得連想都想不動了,即使鄺不疑戰死沙場,似乎也並沒有帶給他多少哀痛。隨後他就在不斷轟響的金花中,陷入一場極為疲倦的昏睡,睡前還糾結了片刻,想著要不要把這事再瞞一瞞,能瞞方犁多久,就瞞多久……
元始十五年夏七月,賀言春部和鄺實部在呼延河畔進行了整編。其時鄺實所率三萬人馬,只剩下不到一萬五千人。除鄺不疑外,小四等陣亡將士都就地安葬,等後續人馬趕到後,賀言春便要領部隊前往呼延河上游追逐大單於。鄺老將軍卻並未隨行,前番一戰,他雖率部眾殲敵幾千人,然己方折損過半,按夏律難辭其咎,只能受命回京述罪。
鄺實向來體恤士卒,臨走前部下將士都來送行。眾人灑淚而別,大軍旋即朝呼延河進撥。鄺實則領一百親衛,帶著鄺不疑靈柩,穿過大漠回陽石郡。一行人走至半路,卻又遇到一彪兵馬,原來卻是曹葵等人一路逃回陽石郡去,郡守吳恭聽聞鄺部有難,特帶領駐守的五千人馬前來支援。聽說鄺小將軍以身殉國,不免也痛哭了一場。
鄺實聽說逃將曹葵在陽石郡,當即命人前去擒拿、就地斬殺。那吳恭卻是個謹慎圓滑之人,他一早料到鄺實性烈如火,最恨軍中逃兵,必不肯輕易放過曹葵等人。若是別人也就罷了,那曹大世子卻是皇帝親外甥,若是死在了陽石郡,只怕自己脫不了幹系,因而吳恭一早便命人將曹葵送往京城去了。對鄺實則說是曹世子自己要走,他也不敢強行留人。
鄺實得知消息後大怒,也不在陽石郡內休整了,當晚便帶人前去追趕曹葵。誰想曹葵打仗的本領沒有,逃命卻很有一套,曉得這番禍闖大了,只有老娘和阿舅才能護住自己,只得也帶了人沒命地往京城裏趕。兩邊人馬只差個前後腳,等鄺實一路追趕到京時,曹葵早已不知上哪兒躲著去了。
鄺實回京第二天,便顧不得疲勞,進宮去見皇帝,一方面將賀言春所寫奏折呈上去,另一方面給自己請罪,並要求把逃將曹葵等人捉拿正法、以懲效尤。皇帝先頭聽說賀言春部滅左賢王部一萬七千餘人,不由心頭歡喜;又聽說鄺實折損過半,轉而心生憂悶。後又聽說了曹葵的事,不由氣得摔了茶盅。當即命人把曹葵找過來,交由廷尉府審理。因見鄺實老年喪子,不忍苛責,只命厚葬鄺不疑,追封他為忠烈侯。
隴西鄺家在京城素有俠義忠勇之名,再加上鄺不疑的叔父鄺李又現任禦史大夫一職,是以京城文臣武將聞訊,鹹來鄺府吊唁。人來人往間,整條街白漫漫的一片。可嘆鄺實早年喪妻,並未再娶;鄺不疑又遲遲不肯娶親,府中只有些老仆,連個當家理紀的人也沒有。最後還是鄺李把府中得力管事派了幾個,又有方犁齊二等生前至交好友領了奴仆過來幫忙,最後才總算把喪事打理周全了。
忠烈侯出殯那日,京城百官都來送殯,衛尉府裏與鄺不疑相熟的部將士卒也都過來了,送殯隊伍長達十餘裏,哀慟聲不絕於耳。一行人將靈樞送出城外巫人臺,先寄放在那處房屋中,待以後再送往隴西老家安葬。
方犁和齊二夾雜在送殯的人群裏,一路忙得瞻前顧後,及至到了巫人臺,又要安排巫人作各種法事。一直到天將黑時,送殯人群紛紛散了,鄺老將軍也由人勸回去了,兩人這才到鄺不疑靈柩前痛哭了一場。
方犁把靈前油燈剔亮,見燈光照著那黑沈沈的棺木,不由又想起種種往事,心如刀割。正悲痛難忍,忽然外頭奴仆來報,說是章臺街的燕七娘領著一幫女子來了,正在屋外候著。
方犁和齊二忙都迎出去,就見燕七娘帶著倚翠閣一幫姐妹和幾個樂師,一行十幾人立在屋外,均全身素縞、不施粉黛。燕七娘眼圈兒紅紅的,見兩人出來,便彎腰深深一福,道:“方三郎,齊二郎,燕七雖是風塵中人,今日卻要鬥膽懇求二位,讓奴等也進去送大郎一程。”
方犁和齊二忙把人往裏頭請,都道:“七娘說哪裏話,之前還曾叫人往倚翠閣裏送過信兒,前幾天卻未見七娘過來,想是家裏忙,不得閑過來。”
燕七娘率人往屋裏走,聞言慘然一笑,道:“兩位郎君說笑了。館閣女子,怎好前去侯門吊唁?傳給外人知道了,豈不是汙了將軍一世英名?”
方犁情知她說的也是實話,若當時燕七娘去鄺府裏吊唁,多半要被鄺家人打出來。想到兩人癡纏半生,臨了卻連見一面也不能,心頭更加黯然。
一行人到了鄺不疑靈柩前,都恭恭敬敬上前敬了香,燕七娘又從奴仆手裏接過一個酒壇子,滿滿斟了一杯酒,細細灑在地上,半晌,才輕聲道:“你這個狠心的,還說等出征回來,便要三茶六聘來娶我。如今怎麽拋下我去了?難怪阿娘說,臭男人沒一個靠得住……”
說到後面,不由哽咽住了。旁邊早有女娘們撐不住哭了起來。燕七娘卻並未落淚,只仰頭把淚意強忍了回去,又敬了兩盞酒,這才立起身來,道:“大郎,我雖恨你,卻又愛你。人都道你輕浮浪蕩,慣好眠花宿柳,只我曉得,你素日敬我重我,並不以秦樓女子相待。並這些倚翠閣裏姑娘們,往日也多承了你的看顧。咱們無以為報,今日也只有再給你舞一回劍,權當為你送行罷!”說著又回身對女娘們道:“姐妹們,今兒既來了,便好生把看家的本事施展出來。這是大郎看咱們最後一眼了,休教他笑話了去!”
那幾個女娘都忍不住大哭起來,良久才逐漸收了淚,各自紮束好衣裳,走至庭中,撥出寶劍立在院旁。七娘也撥出雙劍,靜立在旁邊,朝樂師們點了點頭。
寂寂空庭中,突然一聲烏沈沈、蕩悠悠的胡茄吹響了,斷斷續續的,如同大漠裏的風沙撲面而來。繼而一聲羯鼓咚地擂響,叫人心裏一顫,暗沈的夜色也顫動起來。就在這肅殺雄壯的氛圍裏,八名女子持劍從兩邊魚貫而出,身上素衣飛舞,手中劍光森寒。
羯鼓聲漸漸越來越急促,如馬蹄陣陣敲擊地面;劍舞亦越來越急,黑暗中只見團團寒光在庭中飛舞。到了那至急處,羯鼓突然一頓,便有一名歌者,沙啞著嗓子嘶吼著唱道:
“操吳戈兮被犀甲,車錯轂兮短兵接。
旌蔽日兮敵若雲,矢交墜兮士爭先。
淩餘陣兮躐餘行,左驂殪兮右刃傷。
……”
歌聲在漸漸暗下來的小院中回蕩,帶著無窮無盡的蒼涼。方犁想起第一次見這劍舞時,鄺不疑尚青春年少,那眼淚便不由滾滾落下。齊二則站在旁邊廊下,早看得癡了。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打從剛看到兒子遺體時吐了一口血後,鄺老將軍便再未露出哀慟之色。他神色如常,回到軍中便召集會議、安排布防,以防匈奴大單於再次突襲。然而,長了眼睛的人都看得出來,鄺實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衰老下去。昔日高大魁梧、身板挺直的老將軍,仿佛在一天時間裏被人抽去了精氣神,整個人忽然就老態龍鐘起來了。
然眾人都來不及安慰老將軍,也無法任由他排遣哀傷。大單於倉促退兵一事頗為蹊蹺,鄺部上下都絲毫不敢掉以輕心,紛紛猜測退兵原因。--幸而當天半夜裏,他們終於知道匈奴人到底為何跑了。--驍騎將軍賀言春領著三萬人馬先行趕到了呼延河畔。兩軍會合後,夏軍低落的士氣這才重又振作了起來。
原來當日鄭謖率部將追擊,生擒回來的匈奴貴族中,有好幾位左賢王身邊的親近小王及心腹王臣。那晚賀言春親自審訊,這才知道匈奴派左賢王故意引誘大夏主力深入大漠、大單於卻在呼延河一帶伏擊鄺部兵馬一事。其實按照匈奴原本的計劃,應該是大單於率重兵將鄺實的幾萬人馬盡數殲殺,然後領兵與左賢王會合,共擊賀言春所率主力。殊料人算不如天算,這邊鄺實所率部隊在大漠裏兜了個圈子才和大單於碰上;那邊賀部士兵卻又神速得緊,提前與左賢王兵馬遭遇了,雙方硬碰硬的一場仗打下來,夏軍竟然以少勝多,將左賢王部擊潰。大單於得訊後,知道趕不及前去支援,又聽說賀部兵馬挾餘威朝呼延河而來,這才不得不含恨退兵,避其鋒芒。
賀言春等人剛到呼延河畔,尚不及解鞍卸甲,便知道了鄺不疑戰死沙場的消息。程五當即號啕痛哭,邱固等人也淚落不止,立刻便叫人帶路,前去拜祭鄺不疑。賀言春身為主將,卻無法同行,而是帶著胡十八等人,先去見了鄺部軍中將領們,等了解完兩邊是怎麽回事,東邊天色已經發白,原來不覺已經又過去了一夜。
淩晨時分,賀言春才從鄺實帳中出來,他將胡十八等人都打發走了,這才前往鄺不疑停靈處拜祭。軍中條件十分有限,再加上鄺實也親口囑咐過,教人不必為設置靈堂而大費周章。因而鄺不疑和小四等侍衛並未裝殮,只擦幹身上臉上的血跡,平平整整擺放在地上,身上蒙著布帛。旁邊點了一對火燭,有幾個軍士守在火盆裏燒些紙錢,便算是靈堂了。
那幾個軍士見主將來了,忙都站起來,恭身行禮。賀言春也不說話,只擺了擺手,緩緩走到中間那人身邊,蹲下來揭開布帛,朝裏看了一眼。就見他鄺大哥雙目合著,無憂無喜靜靜躺著,如同睡著了一般。賀言春看了片刻,依舊把布帛蓋上,有些艱難地站起身,突然覺得一陣眩暈。
身後齊小白慌忙幾步搶上來,扶住他小聲道:“將軍,您兩天沒合眼了,先去帳中歇會兒罷!這邊……這邊自有人照看著……”
說到後來也自哽咽起來。賀言春卻長長籲了口氣,朝他擺擺手,低聲道:“我沒事,別瞎咋唬。休驚了其他人。老將軍心神已是亂了,恐顧不到這上頭來,這處還須你和邱固多費點心……”
齊小白忙點頭答應,賀言春說著,自己舉步朝營帳走。齊小白忙隔著幾步跟在他後面,眼看著賀言春進了營帳,這才嘆了口氣,默默轉頭去靈堂前照看去了。
且說賀言春進了帳,在臨時支起的簡陋床榻上呆呆坐了片刻,便翻身合眼躺下。四野寂寂,他腦子裏卻亂轟轟響成一片。直到此刻,他才真正意識到,他鄺大哥沒了。
這個想法咋一冒出來,他便如被人當胸重擊一拳,砸得眼前一陣陣地發黑,黑暗裏又炸出點點金花來,在腦海裏閃爍不定、轟鳴不息。連著幾天行軍打仗,他累得連想都想不動了,即使鄺不疑戰死沙場,似乎也並沒有帶給他多少哀痛。隨後他就在不斷轟響的金花中,陷入一場極為疲倦的昏睡,睡前還糾結了片刻,想著要不要把這事再瞞一瞞,能瞞方犁多久,就瞞多久……
元始十五年夏七月,賀言春部和鄺實部在呼延河畔進行了整編。其時鄺實所率三萬人馬,只剩下不到一萬五千人。除鄺不疑外,小四等陣亡將士都就地安葬,等後續人馬趕到後,賀言春便要領部隊前往呼延河上游追逐大單於。鄺老將軍卻並未隨行,前番一戰,他雖率部眾殲敵幾千人,然己方折損過半,按夏律難辭其咎,只能受命回京述罪。
鄺實向來體恤士卒,臨走前部下將士都來送行。眾人灑淚而別,大軍旋即朝呼延河進撥。鄺實則領一百親衛,帶著鄺不疑靈柩,穿過大漠回陽石郡。一行人走至半路,卻又遇到一彪兵馬,原來卻是曹葵等人一路逃回陽石郡去,郡守吳恭聽聞鄺部有難,特帶領駐守的五千人馬前來支援。聽說鄺小將軍以身殉國,不免也痛哭了一場。
鄺實聽說逃將曹葵在陽石郡,當即命人前去擒拿、就地斬殺。那吳恭卻是個謹慎圓滑之人,他一早料到鄺實性烈如火,最恨軍中逃兵,必不肯輕易放過曹葵等人。若是別人也就罷了,那曹大世子卻是皇帝親外甥,若是死在了陽石郡,只怕自己脫不了幹系,因而吳恭一早便命人將曹葵送往京城去了。對鄺實則說是曹世子自己要走,他也不敢強行留人。
鄺實得知消息後大怒,也不在陽石郡內休整了,當晚便帶人前去追趕曹葵。誰想曹葵打仗的本領沒有,逃命卻很有一套,曉得這番禍闖大了,只有老娘和阿舅才能護住自己,只得也帶了人沒命地往京城裏趕。兩邊人馬只差個前後腳,等鄺實一路追趕到京時,曹葵早已不知上哪兒躲著去了。
鄺實回京第二天,便顧不得疲勞,進宮去見皇帝,一方面將賀言春所寫奏折呈上去,另一方面給自己請罪,並要求把逃將曹葵等人捉拿正法、以懲效尤。皇帝先頭聽說賀言春部滅左賢王部一萬七千餘人,不由心頭歡喜;又聽說鄺實折損過半,轉而心生憂悶。後又聽說了曹葵的事,不由氣得摔了茶盅。當即命人把曹葵找過來,交由廷尉府審理。因見鄺實老年喪子,不忍苛責,只命厚葬鄺不疑,追封他為忠烈侯。
隴西鄺家在京城素有俠義忠勇之名,再加上鄺不疑的叔父鄺李又現任禦史大夫一職,是以京城文臣武將聞訊,鹹來鄺府吊唁。人來人往間,整條街白漫漫的一片。可嘆鄺實早年喪妻,並未再娶;鄺不疑又遲遲不肯娶親,府中只有些老仆,連個當家理紀的人也沒有。最後還是鄺李把府中得力管事派了幾個,又有方犁齊二等生前至交好友領了奴仆過來幫忙,最後才總算把喪事打理周全了。
忠烈侯出殯那日,京城百官都來送殯,衛尉府裏與鄺不疑相熟的部將士卒也都過來了,送殯隊伍長達十餘裏,哀慟聲不絕於耳。一行人將靈樞送出城外巫人臺,先寄放在那處房屋中,待以後再送往隴西老家安葬。
方犁和齊二夾雜在送殯的人群裏,一路忙得瞻前顧後,及至到了巫人臺,又要安排巫人作各種法事。一直到天將黑時,送殯人群紛紛散了,鄺老將軍也由人勸回去了,兩人這才到鄺不疑靈柩前痛哭了一場。
方犁把靈前油燈剔亮,見燈光照著那黑沈沈的棺木,不由又想起種種往事,心如刀割。正悲痛難忍,忽然外頭奴仆來報,說是章臺街的燕七娘領著一幫女子來了,正在屋外候著。
方犁和齊二忙都迎出去,就見燕七娘帶著倚翠閣一幫姐妹和幾個樂師,一行十幾人立在屋外,均全身素縞、不施粉黛。燕七娘眼圈兒紅紅的,見兩人出來,便彎腰深深一福,道:“方三郎,齊二郎,燕七雖是風塵中人,今日卻要鬥膽懇求二位,讓奴等也進去送大郎一程。”
方犁和齊二忙把人往裏頭請,都道:“七娘說哪裏話,之前還曾叫人往倚翠閣裏送過信兒,前幾天卻未見七娘過來,想是家裏忙,不得閑過來。”
燕七娘率人往屋裏走,聞言慘然一笑,道:“兩位郎君說笑了。館閣女子,怎好前去侯門吊唁?傳給外人知道了,豈不是汙了將軍一世英名?”
方犁情知她說的也是實話,若當時燕七娘去鄺府裏吊唁,多半要被鄺家人打出來。想到兩人癡纏半生,臨了卻連見一面也不能,心頭更加黯然。
一行人到了鄺不疑靈柩前,都恭恭敬敬上前敬了香,燕七娘又從奴仆手裏接過一個酒壇子,滿滿斟了一杯酒,細細灑在地上,半晌,才輕聲道:“你這個狠心的,還說等出征回來,便要三茶六聘來娶我。如今怎麽拋下我去了?難怪阿娘說,臭男人沒一個靠得住……”
說到後面,不由哽咽住了。旁邊早有女娘們撐不住哭了起來。燕七娘卻並未落淚,只仰頭把淚意強忍了回去,又敬了兩盞酒,這才立起身來,道:“大郎,我雖恨你,卻又愛你。人都道你輕浮浪蕩,慣好眠花宿柳,只我曉得,你素日敬我重我,並不以秦樓女子相待。並這些倚翠閣裏姑娘們,往日也多承了你的看顧。咱們無以為報,今日也只有再給你舞一回劍,權當為你送行罷!”說著又回身對女娘們道:“姐妹們,今兒既來了,便好生把看家的本事施展出來。這是大郎看咱們最後一眼了,休教他笑話了去!”
那幾個女娘都忍不住大哭起來,良久才逐漸收了淚,各自紮束好衣裳,走至庭中,撥出寶劍立在院旁。七娘也撥出雙劍,靜立在旁邊,朝樂師們點了點頭。
寂寂空庭中,突然一聲烏沈沈、蕩悠悠的胡茄吹響了,斷斷續續的,如同大漠裏的風沙撲面而來。繼而一聲羯鼓咚地擂響,叫人心裏一顫,暗沈的夜色也顫動起來。就在這肅殺雄壯的氛圍裏,八名女子持劍從兩邊魚貫而出,身上素衣飛舞,手中劍光森寒。
羯鼓聲漸漸越來越急促,如馬蹄陣陣敲擊地面;劍舞亦越來越急,黑暗中只見團團寒光在庭中飛舞。到了那至急處,羯鼓突然一頓,便有一名歌者,沙啞著嗓子嘶吼著唱道:
“操吳戈兮被犀甲,車錯轂兮短兵接。
旌蔽日兮敵若雲,矢交墜兮士爭先。
淩餘陣兮躐餘行,左驂殪兮右刃傷。
……”
歌聲在漸漸暗下來的小院中回蕩,帶著無窮無盡的蒼涼。方犁想起第一次見這劍舞時,鄺不疑尚青春年少,那眼淚便不由滾滾落下。齊二則站在旁邊廊下,早看得癡了。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