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一百零三章 不白冤

關燈
這年元宵節過後,宮裏突然傳來消息,說是皇太後病篤,皇帝帶著後妃們整日在病榻前侍疾,一應宴飲游樂都取消了。拖到正月末,皇太後薨逝,皇帝哀慟不已,綴朝十日,朝臣和內命婦都紛紛入內,素服舉哀。停靈二十七日後,梓棺被運至永陵,與先帝合葬。

皇帝感念太後撫養教導之恩,深恨自己為人子卻不能時刻侍奉於親側,特地在葬禮後下了旨,命地方官員察舉四方孝子,上報朝廷進行表彰。各郡縣中,凡是年過六十的老者,每月可領粟米五升、布帛一端;年過七十的老者,每月可領粟米十升,布帛五端,以示天下共養之意。詔令一出,天下踴躍,那些儒生士子,都紛紛作詩寫賦,誇讚皇帝實在是古往今來第一至純至孝之人!

這期間,平虜侯作為深受帝後信賴喜愛的親戚,自然要頻頻出入宮闈,寬慰勸解皇帝兩口子,還得在皇後忙亂時負責帶孩子。服孝期間,宮中禁擲壺蹴鞠等一切娛樂活動,鄭謖又每每纏著他問聖城之戰的始末,賀言春只得把太子抱在膝上,給他們講打仗的事,那表弟兄兩人聽得聚精會神,尤其鄭謖,越發對自家小叔佩服得要命。一來二去的,太子也和他漸漸廝混熟了,沒有外人時,一口一個小舅舅喊得親甜。

這天叔侄三人又在皇後宮中開故事會,人報皇帝過來了。太子見了親爹,忙叫著撲過去,一把抱住大腿,賀言春和鄭謖也起身給皇帝施禮。皇帝去了華服,身著斬衰,臉色雖有些倦怠,精神卻還不錯。把兒子抱在懷裏逗玩片刻,便讓乳母和鄭謖領到旁邊玩兒去,自己則在席上坐了,對賀言春道:“正有事要告訴你。年前不是和匈奴換回來一批夏人麽?白石郡守登記時,才曉得這夏人裏頭,有兩人竟是先帝在時,派往西域出使的使臣。我已讓他二人進京,等回來了,都交與你,看能不能為軍中所用。”

賀言春應了,又道:“臣也有事想回稟皇上。臣前段時間常去江老將軍府上,蒙他不棄,教導了許多排兵布陣的法子,獲益匪淺。臣偶爾想到,既是對付大漠騎兵,若能在陣法中編入特制的機弩、絆索這類東西,威力豈不是要加倍?”

皇帝聽了,滿眼讚賞之情,點頭道:“還是你腦子活絡!我一會兒給李更交待一聲,要怎麽制,你只管跟他說,衛尉府下的武備庫,專領弓箭、武器制造之職,叫他們造去!”

賀言春謝了皇上,又道:“臣也只是粗略那麽一想,至於這機弩絆索怎麽制合適,也並沒什麽好法子。聽說鐵署裏盡有能工巧匠,不若將這些匠人匯到一處,大家合計合計,說不定就有了呢?”

皇帝點頭,立刻把徐常侍叫進來,寫了條子讓他送去衛尉府和大司農府。只說平虜侯但有所求,兩府須全力配合雲雲。賀言春又和皇上扯了兩句閑話,這才告辭出宮,去了方犁處。第二日,索性直接陪鐵市長丞上班去了。

原來賀言春當日看到香熏球時,就心中一動,想到軍中雖有機弩,卻是精準度差不說,還不能連射。是以箭術高超之人,多不屑於用弩。既然小小玩物都能打造得如此精巧,何不對機弩進行改進?後來他在江老爺子府上跟著學排兵布陣時,又想到自己與匈奴第一戰時,無師自通使用了絆馬索,效果奇佳。若是造出一種能連發的機弩車,車四角裝上絆馬索,可隨意勾連,與騎兵對陣時,沖鋒陷陣極為有利。縱然兩軍人數相當,有了這特殊裝備,勝算也大了許多。

他把這想法和方犁一說,方犁自是十分支持,立刻選撥了能幹匠人,會同武備庫的匠人們,商議設計新式機弩車。這車須輕巧,方便長途奔襲;又須牢靠,綁上絆馬索後,不至拉得四分五裂。機弩如何提高精準度、又要如何裝置到車上,種種問題均要考慮周詳。十幾個匠人討論了好幾天,在紙上設計出好幾種樣式,均覺得不妥當。後來聽說京西某郡兵器坊裏有位老者,閱歷既廣,手藝又十分精湛,賀言春幹脆帶著方犁和武備庫丞前去考察了。

就在他們走了沒兩天,京城裏就隱隱傳出些閑話,說是定西賀氏家族有人上京告狀,就住在城東某家客棧,要告的人是皇帝新封的平虜侯賀言春,罪名則是忤逆父母。來人言之鑿鑿地說,賀言春在定西老家時,就時常頂撞父母,十四歲時更是膽大包天,刺傷嫡母後出逃,自此後便再無音訊。

原來賀言春封侯後,消息傳到定西郡,賀家人尤不肯信,只以為賀言春早已經死了,這個必是個重了名的人。後來過年時,賀家從京中返鄉的人口中輾轉打聽,竟是越聽越像是他們家走失的兒子。此事鬧大後,驚動了賀氏族長。族長聽說家族中出了位侯爺,本來喜出望外,抖抖索索地拈著花白胡子,要派人進京,請平虜侯回鄉祭祖。誰想侯爺的爹耷拉著頭,死活不作聲,問之再三,才吞吞吐吐地說,當初孩子是受不了打罵、逃出家門的,此時急巴巴上門認親,只怕他不肯認。族長這才模糊想起,好幾年前,確乎是親眼看到過他們家小子一身是傷,穿得破衣爛衫地去放羊。族長眼見著這高枝是不大容易攀上了,不由急怒攻心,把賀明山痛罵了一頓,說他治家無方,慣得家中牡雞司晨、女人稱霸,這種婦人,就該早些休了,免得禍害家族。

這話很快就傳到胡氏耳中。胡氏聽說賀家那野小子還活著、且交了天大好運時,本就已經嫉恨得咬牙切齒,如今又聽這番責罵,當即氣了個死,跳起腳來千畜生、萬野種地罵了一頓,又揎拳擄袖地要進京告禦狀去。只說姓賀的封了侯,卻把爹媽置之不理,這不是大不孝是什麽?嚷嚷到後來,什麽殺母未遂之類的話都隨口放出來了。

賀明山是個懦弱無用之人,管束不住老婆,只得眼睜睜看著胡氏四處亂說。恰好那回鄉的,也有些攀附京中權貴的阿諛之輩。聽到這樁奇聞,也曉得京中有人正嫉恨平虜侯深得聖心,想挫挫他的銳氣,既有這個把柄,何不加以利用?是以竟在胡氏耳邊大加慫恿,給她出謀劃策,讓胡氏只管上京找某某大人,自有人幫她申冤。胡氏氣昏了腦子,便真的派兩位舅爺隨那人上京,去廷尉府告了狀,立時引得京城一片大嘩。

大夏以孝治國,皇帝又最重孝道,前段時間剛頒了詣,要舉察孝子,就鬧出這麽樁事來,鄭孟卿聽說消息後就慌了。因兄弟不在京中,也無法問他當初出逃的細節,只得急急忙忙回家換了衣服,要去求皇後幫忙。正要出門,白氏得了消息趕出來了。

白氏拉住大兒,細問了一番詳情,知道事關教化,皇後有心幫忙,也不便出面。大兒老實,兒媳又上不得高臺盤,況且小叔子的事,也要避個嫌。唯今之計,只能自己上了。思慮周詳了,對李氏道:“慌什麽!你來服侍我梳洗穿戴,我即刻去京兆府尹。大郎,你休出面,只帶人去鐵市長丞府上,找那些當初從穎陽來的大夥計,把這事告訴他們,再叫他們去京兆府幫忙做個見證。我看是哪裏來的猢猻,倒要會一會他!”

李氏和鄭孟卿忙依吩咐,各自行事。不一刻,白氏穿戴整齊,坐著車徑往京兆尹府而去。到了府前,白氏也不下車,就在府衙大門旁候著,一直等胡安帶著墩兒六兒等人趕到,才由仆婦們扶著下了車,對胡安道:“胡家大爺,列位郎君,今日請你們來,是要為我兒言春作個見證。”

胡安忙道:“大郎已是對我們說了,但聽老夫人安排!”

白氏點點頭,緩步行至府衙左側的一面大鼓前,站定後拿起鼓槌,咚咚敲擊起來。

這鼓名為鳴冤鼓,平素無人敢碰,今天突然被人敲響,頓時驚動了府裏府外的人,不多時,府衙門前便黑壓壓圍了裏三層外三層,都跑出來看熱鬧。

衙役見擊鼓的是位老婦人,旁邊圍著一圈仆婦,便知道是大戶人家內眷,忙問了姓名,聽說是皇後的娘親,驚得頭皮發麻,如飛般報了進去,一時把李府尹驚動了。李府尹忙親自迎出來,在白氏跟前勸道:“老夫人,有甚冤屈,進府來說,何苦在外頭吹冷風?”

白氏客客氣氣地施了禮,道:“驚動府尹,老身惶恐!只是我兒賀言春,平白遭奸人誣陷,我這做娘的,想了便心如刀絞,吃口冷風算得了什麽?”

說著不由聲淚俱下,便當著眾人面,把賀言春小時由父親領走,因不甚淩虐,不得不千裏尋親至京城的事說了,又道:“我兒言春來京城那年,只十四歲,小小孩子,便一身傷疤,手上胳膊上都是拿簪子戳的坑眼,大腿上險些被狼咬斷筋,叫哪個當娘的看了不痛斷肝腸……”

白氏口齒本就靈便,又觸著真情實感,講得份外動情,那圍觀的人聽得個個義憤填膺,痛罵毒婦聲一時沸沸揚揚。白氏候著人聲稍靜了,又朗聲道:“可恨那毒婦,趕我兒走時,半點盤纏沒給他!分明是不給一分活路!我兒沿路乞討,險些餓斃道旁,幸好遇到大夏義商方犁帶著商隊經過,這才救了他一命。這些商隊夥計,均可做個見證!”

六兒墩兒胡安都是當時親身經過的,聽到這裏,忙都開了口,七嘴八舌朝周圍人講述初次遇到賀小郎的情形。如何灰頭土臉、卻餓死不拿人錢財,中途又如何見義勇為、幫商隊追趕盜賊,在邊郡遇蠻兵圍城,又如何臨危不亂,幫駐軍守城等等,聽得旁邊人又個個熱血沸騰起來,都道:“難怪人家頭一回領兵就打了勝仗!真真從小兒就這般血性仗義!”

趁著胡安等人講話的時候,白氏在旁邊歇息片刻,又開口道:“我兒從賀家出走這五六年裏,定西賀家沒一個人出門找一找,問一問!渾不拿他當人!如今聽說他立了軍功封了侯,便有臉來告禦狀了!還空口白牙誣告我兒殺人未遂!試問殺的是誰?既殺了人,當初為何不報官?請的是何人醫治?何人可以作證?那毒婦一個牙花兒也說不出,卻來京中敗壞我兒名聲!可憐我兒被皇上派去公幹,只能任由人平白往他身上潑臟水,我這當娘的如何能看過眼?府尹大人,各位父老,還求諸位為我兒作主,早些查清事實,還我兒公道!”

那些京城百姓,頓時都紛紛喊起來,有的道:“竟有如此毒婦,殘害良家子嗣不說,還敢誣告朝廷王侯,莫非生了七八個膽不成?早些揪她出來浸豬籠!”有的說:“老夫人,休傷心,府尹大人明察秋毫,定能還侯爺公道!”一時七嘴八舌,紛擾不止,吵得李府尹頭都大了,只得再三地勸白氏,勸了多時,白氏才進府中去。外頭圍觀的人群卻還站了許久,一個個議論不止,都替平虜侯抱不平。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