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節 有利用價值才有存在價值
關燈
小
中
大
孫傳庭開始他在北京的牢獄生活之時,李自成和張獻忠愉快地舉行了谷城峰會。
這兩個在江湖上具有重要影響力的人物就今後農民軍的發展與明朝時局的新動向等亟待解決的問題廣泛交換了意見,一致認為,農民運動大有可為,造反者的明天會更好。革命形勢在經過一段時間的低潮之後正在迎來天王老子也擋不住的髙潮。必須抓住機遇,分頭發展,趁著清兵進攻大明之際,快速地做強做大自己。
在這個世界上,實力是第一位的。
實力者生存。
但很多時候,實力不是坐等出來的,而是像滾雪球一樣滾出來的,是真刀真槍打出來的。張獻忠決定,不再坐等,先反了他奶奶的再說。於是谷城一夜之間變了顏色,知縣阮之鈿自殺成仁,以死謝國。張獻忠貼出告示,為他的再次造反給出理由:自己之叛,總理使然。說是一年以來,總理熊文燦三天兩頭向他索賄,使他活得毫無生趣,毫無人的尊嚴。與其屈辱地活,不如有尊嚴地死。張獻忠還公布了索賄官員一覽表,對各索賄官員的姓名、索賄金額、索賄時間一一加以公布。
大明朝的一大醜聞就這樣被一個已經受撫的農民軍頭領給捅了出來。
熊文燦覺得張獻忠做人真是無恥之極。誰索賄了,誰敢到你張獻忠頭上去索賄?你擁兵自重,我防你還來不及呢?怎麽還敢向你收取保護費?至於你偶爾給我送點禮,我也不能不收不敢不收,因為這是面子問題,是相安無事的一種象征,怎麽就成了我索賄的證據呢?
但是人世間的事情,事實是一回事,看法是另一回事。
事實是熊文燦收張獻忠錢財了,而看法呢?那就不好說了。
什麽樣的立場和視角決定了有什麽樣的看法。
崇禎對熊文燦的看法只有一個:腐敗分子。危害程度極大的腐敗分子。
什麽錢不好拿要去拿張獻忠的錢,你這是找死啊!我們現在花錢買平安都求之不得,你倒好,與虎謀食。這北方剛剛安定下來南方就給我出事,你這不是要我日夜操勞嗎?楊嗣昌也是有眼無珠,竟然給我舉薦了個腐敗分子守湖廣。這樣的人萬一和張獻忠同流合汙,那我大明還有寧日嗎?
崇禎下令,逮捕熊文燦,有什麽話到牢裏說。同時楊嗣昌代熊文燦督師,火速前往湖廣。
解鈴還需系鈴人,你楊嗣昌舉薦的人出了問題,那只好委屈你跑一趟把問題給我解決了。
這才叫公平。
這才叫正義。
這才叫問責。
楊嗣昌果然是楊嗣昌。在張獻忠率部一路勢如破竹之時,他出手了。楊嗣昌重用總兵左良玉,同時協調各路人馬,一舉取得瑪瑙山大捷。這一仗,左良玉所部活捉了張獻忠的大小老婆和軍師潘獨鰲,張獻忠三千多精銳部隊被殲滅,三百多人投降。
張獻忠落荒而逃。左良玉一路追趕。
第一次,張獻忠對楊嗣昌刮目相看。熊文燦在的時候他屁事沒有,怎麽楊嗣昌一來他就得疲於奔命呢?唉,大明畢竟還是有人才的。
左良玉是人才。楊嗣昌更是人才。楊嗣昌運籌帷幄,左良玉出手狠辣,這兩個人才疊加在一起,湖廣農民運動就不可能蓬勃發展。
必須砍斷楊嗣昌、左良玉的人才鏈。必須讓他們互相猜忌、離心離德,只有這樣,張獻忠才能逃往生天。
工於心計的張獻忠也出手了。
在落荒而逃的途中。
他派了親信馬元利攜重金去拜見左良玉,跟左良玉說了這樣的意思:左將軍,你這樣趕盡殺絕,難道就沒有考慮後果嗎?
左良玉糊塗了:我考慮後果,你有沒搞錯?我只有把你們趕盡殺絕,才能立下赫赫戰功啊!
馬元利笑了:怕只怕你趕盡殺絕之日,你自己的死期也不遠了。
左良玉警惕性很髙:我告你啊,別離間我。我不上這當。
馬元利:左將軍難道真的不明白嗎?你平時跟熊文燦好得跟一個人似的,在湖廣,那就是土皇帝啊!現在熊文燦進去了,因為什麽,索賄啊,可左將軍你就沒有索賄嗎?你從我們這裏拿了多少錢財,我們清楚,牢裏的熊文燦也清楚。憑什麽他進去了你沒進去。你能說熊文燦就沒有一點想法?再有,左將軍手下的兵是狠,對我們狠,平時對老百姓也狠啊,所有這一切朝廷知道了,會對左將軍有什麽看法想必你比我們更清楚。說句實在話,現在在楊嗣昌眼裏,你的利用價值就是剿殺張獻忠,將他趕盡殺絕。什麽時候趕盡殺絕了,你的利用價值也就完了。朝廷也該秋後算賬了。怕只怕到那時,左將軍的下場比熊文燦更慘啊……
馬元利的話還沒說完,就被左良玉趕了出來。左良玉不喜歡被敵手描述他的悲慘命運,但是馬元利帶來的重金他留下了。
他喜歡金子,喜歡一切實實在在的東西,不喜歡悲慘命運。
不管馬元利說得有沒有道理,但有一句話左良玉聽了還是感同身受——在楊嗣昌眼裏,左良玉的利用價值就是剿殺張獻忠,將他趕盡殺絕。什麽時候趕盡殺絕了,利用價值也就完了。
是這麽回事,的確是這麽回事。在這個世界上,有利用價值的人才有存在價值。利用價值越長久,存在價值也就越長久。熊文燦為什麽進去了,就因為他的利用價值沒了嘛。那麽什麽是他的利用價值呢,把張獻忠穩住,溫暖地穩住,不給朝廷和皇上添亂,這就是熊文燦的利用價值。現在張獻忠重新起兵,還把造反的原因歸結到他熊文燦身上,那就對不起了,熊文燦你就要走路了。
他左良玉也一樣。在這個世界上,真理是簡單的,但真理是普遍適用的。
左良玉稱病了。他在竹山一帶按兵不動,說是自己不便行軍。與此同時,張獻忠倦鳥歸林,在另一座山頭重整旗鼓,靜悄悄地發展自己。
但其實,左良玉在這樣的關鍵時刻稱病,馬元利的話只起了一半作用,另外一半作用是楊嗣昌起的。
原來楊嗣昌不會做人,真是不會做人啊。
在瑪瑙山戰役打響之前,楊嗣昌親切接見了左良玉,表示要向皇上請旨,保薦他為平“賊”將軍。左良玉心裏那叫一個激動,連連向楊嗣昌保證一定精忠報國死而後已。但是兩天以後,楊嗣昌向崇禎請旨保薦為平“賊”將軍的卻是另外一個人,陜西將領賀人龍。不是楊嗣昌太狡猾,而是左良玉太飛揚跋扈,平時又劣跡多多,難以控制,楊嗣昌臨時改了主意。崇禎充分尊重楊嗣昌的意見,任命賀人龍為平“賊”將軍,可聖旨都下到軍營了,楊嗣昌又改主意了。他覺得賀人龍無論是兵力還是戰績都無法和左良玉,這樣的一個平“賊”將軍平不了“賊”不說,弄得不好還被左良玉給滅了——內訌是極有可能的,這是一個實力說話的時代。到時候別說賀人龍要被滅,弄得不好我楊嗣昌也要被滅。楊嗣昌又緊急請旨,希望皇上還是任命左良玉為平“賊”將軍,賀人龍為總兵。這一下三個男人同時惱了:崇禎、左良玉以及賀人龍。做事做人不能做成這樣子啊,拜托你謀定而後動行不行?崇禎在鼻子裏哼出一股氣流之後就對楊嗣昌的請旨不理不睬了,而左良玉和賀人龍也同時對楊嗣昌如此行事表示不敢茍同。特別是左良玉,心裏那個失望——你楊嗣昌顛三倒四的幹什麽嘛?把我一個平“賊”將軍給顛沒了,既然這麽不痛快讓我平“賊”,那我不平可以了吧。
就這麽著,左良玉“病”了。左良玉一病,楊嗣昌比自己生病還難受。平不了“賊”,左良玉要被問責,他楊嗣昌更要被問責。楊嗣昌給左良玉寫去一封封熱情洋溢的慰問信,希望他的病能早日好,當然如果能帶病作戰的話,他一定奏明聖上為他請功。
左良玉回信說,病得很重,一時半會好不了了,希望楊嗣昌考慮啟用賀人龍去平“賊”。
楊嗣昌的心涼了。
心病啊,果然是心病。這個左良玉,功名心也未免太重了吧。當然楊嗣昌還不能沖他發火,本來就號稱是“病人”,再罵他一通,說不定就“一病不起”了。楊嗣昌只能繼續寫信,而接下來的信還不能繞圈子,必須直奔主題。
心病還需心藥醫。從不說謊的楊嗣昌第一次說了謊。他寫信解釋說由賀人龍代替他出任平“賊”將軍是兵部的意思,他楊嗣昌是不同意的,還上疏明確反對,只是因為兵部堅持己見,所以才造成今天這種局面。
左良玉回信了,他是行伍出身,說話喜歡直來直去。左良玉說賀人龍曾經親口告訴他,說楊大人有意讓他代替左良玉為平“賊”將軍,只是瑪瑙山大捷後才說沒他賀人龍的份了,現在賀人龍心裏還一直窩火著呢!
楊嗣昌的臉唰地紅了。他沒想到說謊是要付出代價的,而圓謊是比說謊更高超的技術。
眼下,他還掌握不了這門技術。
因為要左良玉相信他所說的話,就要賀人龍去證明他楊嗣昌沒向他講過類似的話。但賀人龍會去證明嗎?也許會,也許不會。就按會的路子走吧,一個新的難題又擺在了面前:如果楊嗣昌沒向賀人龍講過類似的話,那賀人龍向左良玉所說的一切就是謊話——賀人龍為什麽要說謊呢?
楊嗣昌的頭都大了。圓謊是比說謊更高超的技術。這話真是一點沒錯啊。
楊嗣昌再也說服不了左良玉,因為他技術沒過關。左良玉也就一直“病”下去。但是讓楊嗣昌沒想到的是,蝴蝶效應開始顯現,左良玉輕輕扇動的翅膀引發了一場致命的海嘯。賀人龍開始敷衍了事,而各省會剿的督撫也趁著這個僵局借機從中抽身。陜西總督鄭崇儉幹脆學習左良玉好榜樣,在川北太平也“病”倒了,楊嗣昌要他去大寧會師,他倒好,帶兵回陜西了。楊嗣昌無奈,搬出聖旨來嚇唬鄭崇儉,說皇上早有“留蜀之旨”,你他奶奶的竟縮回陜西去了,簡直是不把皇上放在眼裏嘛?!楊嗣昌說得聲色俱厲,沒想到這鄭崇儉竟是從小被嚇大的主,根本不尿他那一壺,楊嗣昌毫無辦法。
由於鄭崇儉撤離四川,導致四川防務空虛。張獻忠的人馬來到這廣闊天地,真是大有作為。他們一舉攻下綿竹、安縣、德陽、金堂一帶,搞得四川幾乎要變了顏色。崇禎龍顏大怒,恨不得揪住鄭崇儉這狗娘養的細脖子把它給擰斷了,可畢竟於事無補,張獻忠旋風實在是太過威猛,他率部從水路出發,又攻下簡州、資陽、榮昌、永州、瀘州等地,四川的半壁江山已然失守。楊嗣昌坐鎮成都,軟硬兼施。硬的方面他集中了周邊各省精銳部隊進行圍剿,軟的方面他對張獻忠所部實施分化瓦解,下令赦羅汝才無罪,能降者授都司以下官職,但是對張獻忠決不赦免,凡有能抓獲張獻忠者,賞銀萬兩。
楊嗣昌以為,這樣一來,即便不能馬上抓住張獻忠,但起碼分化瓦解的效果是達到了。
果然,幾天之後,斷斷續續有農民軍的小頭目來降了,只是張獻忠依然不見蹤影,唯一和張獻忠有關的是他派人貼在楊嗣昌行營衙門上的一張傳單,上面寫著:有能殺楊嗣昌者,賞銀三錢。
楊嗣昌氣得幾乎要吐血而亡,但是有什麽辦法呢?張獻忠滑溜得就像泥揪一樣,他楊嗣昌根本就抓不到,而眼下最要命的還是征剿軍軍心渙散問題,這個問題不解決,抓住張獻忠就是一句空話。但這個問題說實在的又很難解決,因為說到底是楊嗣昌自己先把事情給做砸了,搞得左良玉們心寒,不願為他賣命。
唉,性格決定命運。第一次,楊嗣昌為自己患得患失、首鼠兩端的性格苦惱不已。
張獻忠重新起兵的時候,李自成也在陜西起兵了。
這是他們谷城峰會時達成的協議。
革命形勢重新如火如荼,李自成在江湖上的金字招牌再一次體現了它的品牌價值,三個月內,在他身邊竟然站起了幾十萬的人馬。
當然,這也拜張獻忠所賜,正是張獻忠在湖廣四川的閃轉騰挪牽制了大明的征剿軍,才得以使李自成的人馬沒有受到大明部隊的圍剿,最終發展壯大了起來。
甚至,聰明的李自成利用了楊嗣昌與左良玉的不和,突破由左良玉把守的武關防區,進入河南內鄉。
其實,左良玉原本要攔截的,可考慮到自己“病”了,不能太生猛,就意思了一下,然後目送李自成入豫。
這一送,就將一個王朝送到了絕境上。人豫後的李自成那叫一個如虎添翼,幾十萬的人馬啊,是可以好好幹一番大事的。李自成很快占領洛陽城,活捉了福王朱常洵。這個朱常洵是崇禎的叔父,是一個重量級的人物,體重竟然達到三百六十多斤,走起路來那叫一個渾身顫抖。
但李自成不讓他再走路了。先是把他殺了,然後把他身上的肉一塊塊割下來,和鹿肉一起煮了滿滿的一大鍋,並在西關的周公廟舉行了聲勢浩大的福祿(鹿的諧音)宴,全軍將士吃得那叫一個滿嘴流油。
這是崇禎十四年的正月,洛陽的天空還飄著雪花,這個城市過年的喜慶甚至還超過了往年。但是喜慶只屬於那些衣衫襤褸操著一口陜西方言的農民軍,並不屬於這個城市惶恐不安的市民,更不屬於這個業已存在了兩百多年的王朝——大明王朝。因為從行政意義上說,此時的洛陽與明朝沒有一點關系了,它的最高統治者是原失業驛夫、現自稱為闖王的李自成。
紫禁城的天空也飄著雪花。
這雪花並不比往年更多,但崇禎卻感受到了一股深深的寒意。
階級鬥爭確實是很殘酷的,很血淋淋,很沒有人性。八年前的正月,朱家在鳳陽的祖墳被張獻忠扒了,今年正月,福王朱常洵——當今皇帝的叔父被李自成給煮了吃了。蒼天哪,大明的氣數真的快到頭了嗎?
崇禎病倒了,在他登基十四年之後病倒了。崇禎宣布停止上朝三天,在家閉門思過。
這是一個王朝統治者的深沈反思,不過崇禎卻很難思考或總結出什麽規律性的東西來,大明朝的命運密碼在二百多年前就已經在起作用,現如今的崇禎也只能是盡人事而已,談何改變呢?命運密碼是不可以改變的,任何局中人都只是它的棋子。崇禎總算有些明白了。但是對於謎底,崇禎還是有著孩童般的好奇心:在前路風景上,究竟有多少柳暗花明又一村;每一個置身其間的人的命運歸宿會是如何,特別是他崇禎,還將經歷怎樣的驚濤駭浪?崇禎太想知道了。
驚濤駭浪很快就來了,洛陽福王剛死沒多久,襄陽的襄王朱翊銘又被張獻忠誅殺。這朱翊銘是萬歷二十三年繼承王位的,按輩分,應該是崇禎的祖父輩了。從叔父到祖父,一月之間,兩王被殺,崇禎不僅感到羞辱,更感到震驚。這襄陽是楊嗣昌的督師衙門所在地啊,應該有重兵把守,怎麽就看不住呢?
要說洛陽福王看不住,是因為楊嗣昌遠在四川剿“匪”一時顧不上還可以原諒的話,那麽襄王朱翊銘被誅殺就實在說不過去了,不錯,“匪”要剿,可這些朱家王爺們更要保護啊!王爺們都被殺光了,剿“匪”還有個屁用。再說這剿“匪”,怎麽越剿越多呢?李自成從哪裏招了幾十萬人馬,不是說只剩下18個人了嗎?他會變魔術啊?!想到這些,崇禎心中真叫一個氣急敗壞。
那麽,當初起用楊嗣昌到底是對還是不對?這個十面張網究竟網住了流“匪”沒有?崇禎又開始懷疑自己。唉,這十四年來,無數的人走馬燈似的在他面前一一走過,他所做的一切工作就是用人、廢人,但總是所用非人,所廢也非人。現如今,如果棄用楊嗣昌,究竟還有什麽人好用呢?
將到用時方恨少。崇禎心頭一片茫然。
楊嗣昌病了。
病得很嚴重。
準確地說快死了。
他是被累出病來的,也是被嚇出病來的。
他怎麽也沒想到,張獻忠會突然飛出四川,直撲襄陽。楊嗣昌在後面氣喘籲籲地追趕,卻始終差那麽一步。
這是宿命的一步,崇禎十四年的楊嗣昌永遠走不出這宿命的一步了。當滿頭白發年過七旬的襄王朱翊銘的頭顱被張獻忠掛到西門城樓時,楊嗣昌知道一切的一切都已經結束了。
他不可能再撐得住。他順理成章水到渠成地病了,真的病了。他甚至不敢把生病的事報告皇上。在這樣的年代,生病都成了一件可疑的事,多少人以“病”來避禍啊。
楊嗣昌只能孤獨地病著,在一個叫徐家園的地方。這個十面張網計劃的締造者、人際關系的麻煩制造者、大明王朝大廈最後的支撐者之一寂寞地死於崇禎十四年三月初一,終年五十四歲。
逝者比天大,何況楊鶴、楊嗣昌為大明忠心耿耿幾十年,沒有功勞也有苦勞,這讓崇禎對楊嗣昌的死是又恨又憐,當然也有深深的惋惜和恐懼。大明的人才是死一個少一個,大明王朝大廈的支柱在不斷減少,不知道哪一天就會嘩啦啦倒下來,這樣的猜測讓崇禎恐懼不已。
唉,人生其實就是這樣。
一半是猜測,一半是恐懼。
在猜測中恐懼。
在恐懼中猜測。
直到生命終結。
而所謂的人生意義,無非就是體驗這個折磨過程。
此時此刻,崇禎正在“享受”他的人生意義。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這兩個在江湖上具有重要影響力的人物就今後農民軍的發展與明朝時局的新動向等亟待解決的問題廣泛交換了意見,一致認為,農民運動大有可為,造反者的明天會更好。革命形勢在經過一段時間的低潮之後正在迎來天王老子也擋不住的髙潮。必須抓住機遇,分頭發展,趁著清兵進攻大明之際,快速地做強做大自己。
在這個世界上,實力是第一位的。
實力者生存。
但很多時候,實力不是坐等出來的,而是像滾雪球一樣滾出來的,是真刀真槍打出來的。張獻忠決定,不再坐等,先反了他奶奶的再說。於是谷城一夜之間變了顏色,知縣阮之鈿自殺成仁,以死謝國。張獻忠貼出告示,為他的再次造反給出理由:自己之叛,總理使然。說是一年以來,總理熊文燦三天兩頭向他索賄,使他活得毫無生趣,毫無人的尊嚴。與其屈辱地活,不如有尊嚴地死。張獻忠還公布了索賄官員一覽表,對各索賄官員的姓名、索賄金額、索賄時間一一加以公布。
大明朝的一大醜聞就這樣被一個已經受撫的農民軍頭領給捅了出來。
熊文燦覺得張獻忠做人真是無恥之極。誰索賄了,誰敢到你張獻忠頭上去索賄?你擁兵自重,我防你還來不及呢?怎麽還敢向你收取保護費?至於你偶爾給我送點禮,我也不能不收不敢不收,因為這是面子問題,是相安無事的一種象征,怎麽就成了我索賄的證據呢?
但是人世間的事情,事實是一回事,看法是另一回事。
事實是熊文燦收張獻忠錢財了,而看法呢?那就不好說了。
什麽樣的立場和視角決定了有什麽樣的看法。
崇禎對熊文燦的看法只有一個:腐敗分子。危害程度極大的腐敗分子。
什麽錢不好拿要去拿張獻忠的錢,你這是找死啊!我們現在花錢買平安都求之不得,你倒好,與虎謀食。這北方剛剛安定下來南方就給我出事,你這不是要我日夜操勞嗎?楊嗣昌也是有眼無珠,竟然給我舉薦了個腐敗分子守湖廣。這樣的人萬一和張獻忠同流合汙,那我大明還有寧日嗎?
崇禎下令,逮捕熊文燦,有什麽話到牢裏說。同時楊嗣昌代熊文燦督師,火速前往湖廣。
解鈴還需系鈴人,你楊嗣昌舉薦的人出了問題,那只好委屈你跑一趟把問題給我解決了。
這才叫公平。
這才叫正義。
這才叫問責。
楊嗣昌果然是楊嗣昌。在張獻忠率部一路勢如破竹之時,他出手了。楊嗣昌重用總兵左良玉,同時協調各路人馬,一舉取得瑪瑙山大捷。這一仗,左良玉所部活捉了張獻忠的大小老婆和軍師潘獨鰲,張獻忠三千多精銳部隊被殲滅,三百多人投降。
張獻忠落荒而逃。左良玉一路追趕。
第一次,張獻忠對楊嗣昌刮目相看。熊文燦在的時候他屁事沒有,怎麽楊嗣昌一來他就得疲於奔命呢?唉,大明畢竟還是有人才的。
左良玉是人才。楊嗣昌更是人才。楊嗣昌運籌帷幄,左良玉出手狠辣,這兩個人才疊加在一起,湖廣農民運動就不可能蓬勃發展。
必須砍斷楊嗣昌、左良玉的人才鏈。必須讓他們互相猜忌、離心離德,只有這樣,張獻忠才能逃往生天。
工於心計的張獻忠也出手了。
在落荒而逃的途中。
他派了親信馬元利攜重金去拜見左良玉,跟左良玉說了這樣的意思:左將軍,你這樣趕盡殺絕,難道就沒有考慮後果嗎?
左良玉糊塗了:我考慮後果,你有沒搞錯?我只有把你們趕盡殺絕,才能立下赫赫戰功啊!
馬元利笑了:怕只怕你趕盡殺絕之日,你自己的死期也不遠了。
左良玉警惕性很髙:我告你啊,別離間我。我不上這當。
馬元利:左將軍難道真的不明白嗎?你平時跟熊文燦好得跟一個人似的,在湖廣,那就是土皇帝啊!現在熊文燦進去了,因為什麽,索賄啊,可左將軍你就沒有索賄嗎?你從我們這裏拿了多少錢財,我們清楚,牢裏的熊文燦也清楚。憑什麽他進去了你沒進去。你能說熊文燦就沒有一點想法?再有,左將軍手下的兵是狠,對我們狠,平時對老百姓也狠啊,所有這一切朝廷知道了,會對左將軍有什麽看法想必你比我們更清楚。說句實在話,現在在楊嗣昌眼裏,你的利用價值就是剿殺張獻忠,將他趕盡殺絕。什麽時候趕盡殺絕了,你的利用價值也就完了。朝廷也該秋後算賬了。怕只怕到那時,左將軍的下場比熊文燦更慘啊……
馬元利的話還沒說完,就被左良玉趕了出來。左良玉不喜歡被敵手描述他的悲慘命運,但是馬元利帶來的重金他留下了。
他喜歡金子,喜歡一切實實在在的東西,不喜歡悲慘命運。
不管馬元利說得有沒有道理,但有一句話左良玉聽了還是感同身受——在楊嗣昌眼裏,左良玉的利用價值就是剿殺張獻忠,將他趕盡殺絕。什麽時候趕盡殺絕了,利用價值也就完了。
是這麽回事,的確是這麽回事。在這個世界上,有利用價值的人才有存在價值。利用價值越長久,存在價值也就越長久。熊文燦為什麽進去了,就因為他的利用價值沒了嘛。那麽什麽是他的利用價值呢,把張獻忠穩住,溫暖地穩住,不給朝廷和皇上添亂,這就是熊文燦的利用價值。現在張獻忠重新起兵,還把造反的原因歸結到他熊文燦身上,那就對不起了,熊文燦你就要走路了。
他左良玉也一樣。在這個世界上,真理是簡單的,但真理是普遍適用的。
左良玉稱病了。他在竹山一帶按兵不動,說是自己不便行軍。與此同時,張獻忠倦鳥歸林,在另一座山頭重整旗鼓,靜悄悄地發展自己。
但其實,左良玉在這樣的關鍵時刻稱病,馬元利的話只起了一半作用,另外一半作用是楊嗣昌起的。
原來楊嗣昌不會做人,真是不會做人啊。
在瑪瑙山戰役打響之前,楊嗣昌親切接見了左良玉,表示要向皇上請旨,保薦他為平“賊”將軍。左良玉心裏那叫一個激動,連連向楊嗣昌保證一定精忠報國死而後已。但是兩天以後,楊嗣昌向崇禎請旨保薦為平“賊”將軍的卻是另外一個人,陜西將領賀人龍。不是楊嗣昌太狡猾,而是左良玉太飛揚跋扈,平時又劣跡多多,難以控制,楊嗣昌臨時改了主意。崇禎充分尊重楊嗣昌的意見,任命賀人龍為平“賊”將軍,可聖旨都下到軍營了,楊嗣昌又改主意了。他覺得賀人龍無論是兵力還是戰績都無法和左良玉,這樣的一個平“賊”將軍平不了“賊”不說,弄得不好還被左良玉給滅了——內訌是極有可能的,這是一個實力說話的時代。到時候別說賀人龍要被滅,弄得不好我楊嗣昌也要被滅。楊嗣昌又緊急請旨,希望皇上還是任命左良玉為平“賊”將軍,賀人龍為總兵。這一下三個男人同時惱了:崇禎、左良玉以及賀人龍。做事做人不能做成這樣子啊,拜托你謀定而後動行不行?崇禎在鼻子裏哼出一股氣流之後就對楊嗣昌的請旨不理不睬了,而左良玉和賀人龍也同時對楊嗣昌如此行事表示不敢茍同。特別是左良玉,心裏那個失望——你楊嗣昌顛三倒四的幹什麽嘛?把我一個平“賊”將軍給顛沒了,既然這麽不痛快讓我平“賊”,那我不平可以了吧。
就這麽著,左良玉“病”了。左良玉一病,楊嗣昌比自己生病還難受。平不了“賊”,左良玉要被問責,他楊嗣昌更要被問責。楊嗣昌給左良玉寫去一封封熱情洋溢的慰問信,希望他的病能早日好,當然如果能帶病作戰的話,他一定奏明聖上為他請功。
左良玉回信說,病得很重,一時半會好不了了,希望楊嗣昌考慮啟用賀人龍去平“賊”。
楊嗣昌的心涼了。
心病啊,果然是心病。這個左良玉,功名心也未免太重了吧。當然楊嗣昌還不能沖他發火,本來就號稱是“病人”,再罵他一通,說不定就“一病不起”了。楊嗣昌只能繼續寫信,而接下來的信還不能繞圈子,必須直奔主題。
心病還需心藥醫。從不說謊的楊嗣昌第一次說了謊。他寫信解釋說由賀人龍代替他出任平“賊”將軍是兵部的意思,他楊嗣昌是不同意的,還上疏明確反對,只是因為兵部堅持己見,所以才造成今天這種局面。
左良玉回信了,他是行伍出身,說話喜歡直來直去。左良玉說賀人龍曾經親口告訴他,說楊大人有意讓他代替左良玉為平“賊”將軍,只是瑪瑙山大捷後才說沒他賀人龍的份了,現在賀人龍心裏還一直窩火著呢!
楊嗣昌的臉唰地紅了。他沒想到說謊是要付出代價的,而圓謊是比說謊更高超的技術。
眼下,他還掌握不了這門技術。
因為要左良玉相信他所說的話,就要賀人龍去證明他楊嗣昌沒向他講過類似的話。但賀人龍會去證明嗎?也許會,也許不會。就按會的路子走吧,一個新的難題又擺在了面前:如果楊嗣昌沒向賀人龍講過類似的話,那賀人龍向左良玉所說的一切就是謊話——賀人龍為什麽要說謊呢?
楊嗣昌的頭都大了。圓謊是比說謊更高超的技術。這話真是一點沒錯啊。
楊嗣昌再也說服不了左良玉,因為他技術沒過關。左良玉也就一直“病”下去。但是讓楊嗣昌沒想到的是,蝴蝶效應開始顯現,左良玉輕輕扇動的翅膀引發了一場致命的海嘯。賀人龍開始敷衍了事,而各省會剿的督撫也趁著這個僵局借機從中抽身。陜西總督鄭崇儉幹脆學習左良玉好榜樣,在川北太平也“病”倒了,楊嗣昌要他去大寧會師,他倒好,帶兵回陜西了。楊嗣昌無奈,搬出聖旨來嚇唬鄭崇儉,說皇上早有“留蜀之旨”,你他奶奶的竟縮回陜西去了,簡直是不把皇上放在眼裏嘛?!楊嗣昌說得聲色俱厲,沒想到這鄭崇儉竟是從小被嚇大的主,根本不尿他那一壺,楊嗣昌毫無辦法。
由於鄭崇儉撤離四川,導致四川防務空虛。張獻忠的人馬來到這廣闊天地,真是大有作為。他們一舉攻下綿竹、安縣、德陽、金堂一帶,搞得四川幾乎要變了顏色。崇禎龍顏大怒,恨不得揪住鄭崇儉這狗娘養的細脖子把它給擰斷了,可畢竟於事無補,張獻忠旋風實在是太過威猛,他率部從水路出發,又攻下簡州、資陽、榮昌、永州、瀘州等地,四川的半壁江山已然失守。楊嗣昌坐鎮成都,軟硬兼施。硬的方面他集中了周邊各省精銳部隊進行圍剿,軟的方面他對張獻忠所部實施分化瓦解,下令赦羅汝才無罪,能降者授都司以下官職,但是對張獻忠決不赦免,凡有能抓獲張獻忠者,賞銀萬兩。
楊嗣昌以為,這樣一來,即便不能馬上抓住張獻忠,但起碼分化瓦解的效果是達到了。
果然,幾天之後,斷斷續續有農民軍的小頭目來降了,只是張獻忠依然不見蹤影,唯一和張獻忠有關的是他派人貼在楊嗣昌行營衙門上的一張傳單,上面寫著:有能殺楊嗣昌者,賞銀三錢。
楊嗣昌氣得幾乎要吐血而亡,但是有什麽辦法呢?張獻忠滑溜得就像泥揪一樣,他楊嗣昌根本就抓不到,而眼下最要命的還是征剿軍軍心渙散問題,這個問題不解決,抓住張獻忠就是一句空話。但這個問題說實在的又很難解決,因為說到底是楊嗣昌自己先把事情給做砸了,搞得左良玉們心寒,不願為他賣命。
唉,性格決定命運。第一次,楊嗣昌為自己患得患失、首鼠兩端的性格苦惱不已。
張獻忠重新起兵的時候,李自成也在陜西起兵了。
這是他們谷城峰會時達成的協議。
革命形勢重新如火如荼,李自成在江湖上的金字招牌再一次體現了它的品牌價值,三個月內,在他身邊竟然站起了幾十萬的人馬。
當然,這也拜張獻忠所賜,正是張獻忠在湖廣四川的閃轉騰挪牽制了大明的征剿軍,才得以使李自成的人馬沒有受到大明部隊的圍剿,最終發展壯大了起來。
甚至,聰明的李自成利用了楊嗣昌與左良玉的不和,突破由左良玉把守的武關防區,進入河南內鄉。
其實,左良玉原本要攔截的,可考慮到自己“病”了,不能太生猛,就意思了一下,然後目送李自成入豫。
這一送,就將一個王朝送到了絕境上。人豫後的李自成那叫一個如虎添翼,幾十萬的人馬啊,是可以好好幹一番大事的。李自成很快占領洛陽城,活捉了福王朱常洵。這個朱常洵是崇禎的叔父,是一個重量級的人物,體重竟然達到三百六十多斤,走起路來那叫一個渾身顫抖。
但李自成不讓他再走路了。先是把他殺了,然後把他身上的肉一塊塊割下來,和鹿肉一起煮了滿滿的一大鍋,並在西關的周公廟舉行了聲勢浩大的福祿(鹿的諧音)宴,全軍將士吃得那叫一個滿嘴流油。
這是崇禎十四年的正月,洛陽的天空還飄著雪花,這個城市過年的喜慶甚至還超過了往年。但是喜慶只屬於那些衣衫襤褸操著一口陜西方言的農民軍,並不屬於這個城市惶恐不安的市民,更不屬於這個業已存在了兩百多年的王朝——大明王朝。因為從行政意義上說,此時的洛陽與明朝沒有一點關系了,它的最高統治者是原失業驛夫、現自稱為闖王的李自成。
紫禁城的天空也飄著雪花。
這雪花並不比往年更多,但崇禎卻感受到了一股深深的寒意。
階級鬥爭確實是很殘酷的,很血淋淋,很沒有人性。八年前的正月,朱家在鳳陽的祖墳被張獻忠扒了,今年正月,福王朱常洵——當今皇帝的叔父被李自成給煮了吃了。蒼天哪,大明的氣數真的快到頭了嗎?
崇禎病倒了,在他登基十四年之後病倒了。崇禎宣布停止上朝三天,在家閉門思過。
這是一個王朝統治者的深沈反思,不過崇禎卻很難思考或總結出什麽規律性的東西來,大明朝的命運密碼在二百多年前就已經在起作用,現如今的崇禎也只能是盡人事而已,談何改變呢?命運密碼是不可以改變的,任何局中人都只是它的棋子。崇禎總算有些明白了。但是對於謎底,崇禎還是有著孩童般的好奇心:在前路風景上,究竟有多少柳暗花明又一村;每一個置身其間的人的命運歸宿會是如何,特別是他崇禎,還將經歷怎樣的驚濤駭浪?崇禎太想知道了。
驚濤駭浪很快就來了,洛陽福王剛死沒多久,襄陽的襄王朱翊銘又被張獻忠誅殺。這朱翊銘是萬歷二十三年繼承王位的,按輩分,應該是崇禎的祖父輩了。從叔父到祖父,一月之間,兩王被殺,崇禎不僅感到羞辱,更感到震驚。這襄陽是楊嗣昌的督師衙門所在地啊,應該有重兵把守,怎麽就看不住呢?
要說洛陽福王看不住,是因為楊嗣昌遠在四川剿“匪”一時顧不上還可以原諒的話,那麽襄王朱翊銘被誅殺就實在說不過去了,不錯,“匪”要剿,可這些朱家王爺們更要保護啊!王爺們都被殺光了,剿“匪”還有個屁用。再說這剿“匪”,怎麽越剿越多呢?李自成從哪裏招了幾十萬人馬,不是說只剩下18個人了嗎?他會變魔術啊?!想到這些,崇禎心中真叫一個氣急敗壞。
那麽,當初起用楊嗣昌到底是對還是不對?這個十面張網究竟網住了流“匪”沒有?崇禎又開始懷疑自己。唉,這十四年來,無數的人走馬燈似的在他面前一一走過,他所做的一切工作就是用人、廢人,但總是所用非人,所廢也非人。現如今,如果棄用楊嗣昌,究竟還有什麽人好用呢?
將到用時方恨少。崇禎心頭一片茫然。
楊嗣昌病了。
病得很嚴重。
準確地說快死了。
他是被累出病來的,也是被嚇出病來的。
他怎麽也沒想到,張獻忠會突然飛出四川,直撲襄陽。楊嗣昌在後面氣喘籲籲地追趕,卻始終差那麽一步。
這是宿命的一步,崇禎十四年的楊嗣昌永遠走不出這宿命的一步了。當滿頭白發年過七旬的襄王朱翊銘的頭顱被張獻忠掛到西門城樓時,楊嗣昌知道一切的一切都已經結束了。
他不可能再撐得住。他順理成章水到渠成地病了,真的病了。他甚至不敢把生病的事報告皇上。在這樣的年代,生病都成了一件可疑的事,多少人以“病”來避禍啊。
楊嗣昌只能孤獨地病著,在一個叫徐家園的地方。這個十面張網計劃的締造者、人際關系的麻煩制造者、大明王朝大廈最後的支撐者之一寂寞地死於崇禎十四年三月初一,終年五十四歲。
逝者比天大,何況楊鶴、楊嗣昌為大明忠心耿耿幾十年,沒有功勞也有苦勞,這讓崇禎對楊嗣昌的死是又恨又憐,當然也有深深的惋惜和恐懼。大明的人才是死一個少一個,大明王朝大廈的支柱在不斷減少,不知道哪一天就會嘩啦啦倒下來,這樣的猜測讓崇禎恐懼不已。
唉,人生其實就是這樣。
一半是猜測,一半是恐懼。
在猜測中恐懼。
在恐懼中猜測。
直到生命終結。
而所謂的人生意義,無非就是體驗這個折磨過程。
此時此刻,崇禎正在“享受”他的人生意義。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