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反腐先鋒的一地雞毛
關燈
小
中
大
第一節 崇禎在等雨
除奸功成的崇禎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中興大明的偉業之中。
他深刻地感覺到時間不夠用。大明的國土是如此的遼闊,大明的人才是如此地稀缺,大明的奏章是如此之多,大明的百姓是如此之苦——想起大明的百姓是如此的苦,崇禎的眼淚就嘩嘩的:開國都兩百多年了,為什麽讓百姓的生活過得好一點這樣一個簡單的目標還是達不到呢?
天公也不做美。崇禎四年,自開春以來京師就沒下過一滴雨,幹渴的土地旱得人心裏發毛,也旱得崇禎內心羞愧不已:這都是我領導無方、領導無方啊,現如今,惹得老天爺都動怒了。
為了感動上天,崇禎搬家了。他從乾清宮搬到文華殿去住,還每天吃素,刻苦自虐。他希望老天爺看在他每天刻苦自虐的虔誠勁上,能夠下點雨來一一讓他明白,他崇禎還有救,還是一個可堪重任的皇帝。
崇禎在等雨。
等雨的日子是難熬的,但也是充滿希望的。
但是希望在一點點破滅——幹旱越來越嚴重了。
崇禎這次是真的羞愧了。全天下人都知道他在向老天爺祈雨,也都虔誠地相信:雨馬上就要來了。因為他崇禎是天子,上天的兒子。他向老天爺祈雨,老天爺能不給點嗎?多少也是個意思啊!
但是雨一直沒下。
等雨變成了一場恐怖行動——這樣等下去怎麽能不恐怖呢?老天爺如果一直不下雨就說明它不認可這個天子了,那崇禎施政的合法性就會受到世人的質疑。這可是關系到江山社稷、生死安危的大事啊。
崇禎終於寫下了《罪己詔》。他把心中的焦慮一一列舉出來,希望手下的官員們來和他一起檢討自省:
用人者選擇不當,任事者推諉不前,刑法失中而獄底多冤,墨吏縱橫而小民失所,官之參論修怨徇私,撫按舉劾視賄為準,南北直隸及十三省之召買暗派窮民,邊塞民膏多充官員私囊,軍隊擾害地方妄戮無辜。
這是一個皇帝的檢討書,但崇禎不知道自己這一回能不能過關——都說老天爺的眼睛是雪亮的,我把這些弊端都改了,老天爺,你總該原諒我了吧。
手下的官員也被崇禎給感動了,他們紛紛獻計獻策。除了人工降雨這法子沒想到外,其他什麽法子都想到了。浙江道禦史王道直從儒家天人感應學說的角度向皇上一針見血地指出:皇上前兩年殺人殺得太狠了,從魏忠賢到袁崇煥,用了重典,使肅殺之氣幹擾了春生之意,現在應該怡養天下以和平啊,不要動不動就開殺戒了。
王道直的話雖然犯沖,但是聽上去也確實很有道理。是啊,是不是殺得太多下手太狠,以至於老天爺都不答應了。特別是對袁崇煥,淩遲處死,現在想想,好像也用不著那麽狠。崇禎心中閃過一絲悔意,但是很快地,他就提醒自己不能後悔。
帝王是不能後悔的。這是帝王和普通人不一樣的地方,而且亂世用重典也不是我崇禎一人在用,先祖朱元璋比我用得還狠呢!他怎麽一點事都沒有呢?
崇禎還想堅持,但是有一個問題卻繞不過去:老天爺要是這麽一直不下雨怎麽辦?這不讓天下人都來看我的笑話嗎?崇禎決定事可以做,話不能說。兩天以後,他借口天氣開始漸漸轉熱,下令釋放了罪行較輕的被關押的囚犯,同時對那些被流放的重囚,崇禎也表示可酌情卸下枷銬,以示寬大。
當然替皇上分憂的不止浙江道禦史王道直,雲南道待禦史王象雲也替崇禎分憂了。這是更高層面上的八股文,王象雲切入的角度是要解民生之困。王象雲侃侃而談:當今民生之大困的根源就在於官府私派太多,賦稅加耗太重,憂民之情太冷,斂財之術太急。所以要解民困就要從以上方面人手,真正做到讓利於民。崇禎聽了,覺得道理是這個道理,但真要讓利於民,他奶奶的問題還真不小呢。這軍費開支一增再增,朝廷的用度已然是拆東墻補西墻,錢從哪裏來……罷罷罷,為了雨從天降,讓就讓點吧。
崇禎寬刑罰,施仁政,每天加緊自虐,但是這雨,還是遲遲未下。都說春雨貴如油,崇禎心想,這哪是貴如油啊,這可是比金子貴多了。我讓利於民讓的可都是金子啊。
一個多月過去了,沒下。兩個月過去了,都到農歷四月底了,還是沒下。京城周邊田地到處裂開了口子,根本就沒法子插秧。一年之計在於春,這秧要是插不進去,到秋天那就顆粒無收了。
京城裏到處有嗡嗡的聲音,朝廷裏也竊竊私語不已。崇禎好像聽到了什麽,又好像什麽都沒聽到。他的心裏非常恐慌。做了這麽多努力都無濟於事,這是老天爺在唾棄他,這是整個大明王朝對他施政合法性的懷疑啊。他真切地感覺到,肯定是殺袁崇煥殺錯了,老天爺這是在懲罰他啊。
崇禎開始做噩夢了。在夢中,只剩下一副骨架的袁崇煥總是無語地站在他面前,深陷的眼窩陰森森地,似有無限冤屈。在夢中,崇禎百般掙脫,盡失帝王尊嚴。在夢中,袁崇煥不著一語,盡得風流。在夢中,崇禎說千般言語,道萬種理由,卻總是落花流水春去也,事到抽身悔已遲。
其實,在袁崇煥事件上,崇禎自認為還是有所慈悲的。因為依《大明律》,一個通敵叛國的罪犯除自己需淩遲處死外,其家屬十六(歲)以上處決,十五(歲)以下給功臣家為奴。而袁崇煥被淩遲處死後,崇禎只“流其妻妾子女及同產兄弟於二千裏外,餘俱釋不問”。夠可以的了,還要怎麽樣呢?
而且,面對京城百姓的嗡嗡聲,崇禎覺得他們也應該負有責任的。想當年,袁崇煥被押到西市淩遲處死,多少京城百姓歡欣鼓舞啊。這是一個民族的狂歡,人人都以為大明朝一個最大的奸賊被揪出來了,個個以能生吃他的肉為榮。由於要吃他肉的人太多,搶購風潮淹沒了整個西市。那是怎樣的一幅場景啊——“割肉一塊,京師百姓從劊子手爭取生啖之。劊子亂撲,百姓以錢爭買其肉,頃刻立盡。開腔出其腸胃,百姓群起搶之,得其一節者,和燒酒生嚙,血流齒頰間,猶唾地罵不已。拾得其骨者,以刀斧碎磔之,骨肉俱盡,止剩一首,傳視九邊。”這可都是史官們親眼所見啊,他們是要寫入歷史的。現如今,有報應了,天不下雨,卻都諉過於我。天下哪有這樣的子民?真是民可使之,不可由之。
崇禎就這樣自怨自艾怨天尤人了好幾天,雨還是點滴未下。他心裏恨恨的,覺得說到底,自己是當皇帝的,總不能跟老百姓們一般見識。祈雨工作還是要常抓不懈的。五月初,崇禎將祈雨工作推向了一個新高潮。他率領文武百官從紫禁城步行到南郊崇雩壇,舉行隆重的祈雨儀式。崇禎放下帝王的自尊,雙膝跪地,匍匐不起,那真叫一個虔誠。但是崇禎的虔誠卻嚇壞了文武百官——見過皇帝半跪祈雨的,沒見過皇帝雙膝跪地祈雨的。他們一擁而上,強拉崇禎,崇禎竟堅持不起,誓將雙膝跪地堅持到底。崇禎淚流滿面,泣不成聲,一副為江山社稷以身飼虎的決絕神情深深地打趴下了大明官員。他們也雙膝跪地,匍匐不起,哭聲震天。整個大明王朝團結一致齊祈雨,雨不落地死不休。
六月,天不得不下雨了,而且是暴雨,一下就三天三夜。崇禎在朝野的威望頓時空前提髙。百官們交口稱讚皇上祈雨的真摯和熱烈,百姓們也暗自慶幸自己遇上了一位好領袖,只有崇禎自己還有些悶悶不樂,因為他搞不明白這雨到底是被自己求下來的還是被他嚇下來的——這點太重要了,因為它關系到一個王朝的命運,他想知道,天老爺是不是真心實意地站在他崇禎這邊,如果上天都不肯眷顧大明了,那他的日子肯定長不了。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除奸功成的崇禎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中興大明的偉業之中。
他深刻地感覺到時間不夠用。大明的國土是如此的遼闊,大明的人才是如此地稀缺,大明的奏章是如此之多,大明的百姓是如此之苦——想起大明的百姓是如此的苦,崇禎的眼淚就嘩嘩的:開國都兩百多年了,為什麽讓百姓的生活過得好一點這樣一個簡單的目標還是達不到呢?
天公也不做美。崇禎四年,自開春以來京師就沒下過一滴雨,幹渴的土地旱得人心裏發毛,也旱得崇禎內心羞愧不已:這都是我領導無方、領導無方啊,現如今,惹得老天爺都動怒了。
為了感動上天,崇禎搬家了。他從乾清宮搬到文華殿去住,還每天吃素,刻苦自虐。他希望老天爺看在他每天刻苦自虐的虔誠勁上,能夠下點雨來一一讓他明白,他崇禎還有救,還是一個可堪重任的皇帝。
崇禎在等雨。
等雨的日子是難熬的,但也是充滿希望的。
但是希望在一點點破滅——幹旱越來越嚴重了。
崇禎這次是真的羞愧了。全天下人都知道他在向老天爺祈雨,也都虔誠地相信:雨馬上就要來了。因為他崇禎是天子,上天的兒子。他向老天爺祈雨,老天爺能不給點嗎?多少也是個意思啊!
但是雨一直沒下。
等雨變成了一場恐怖行動——這樣等下去怎麽能不恐怖呢?老天爺如果一直不下雨就說明它不認可這個天子了,那崇禎施政的合法性就會受到世人的質疑。這可是關系到江山社稷、生死安危的大事啊。
崇禎終於寫下了《罪己詔》。他把心中的焦慮一一列舉出來,希望手下的官員們來和他一起檢討自省:
用人者選擇不當,任事者推諉不前,刑法失中而獄底多冤,墨吏縱橫而小民失所,官之參論修怨徇私,撫按舉劾視賄為準,南北直隸及十三省之召買暗派窮民,邊塞民膏多充官員私囊,軍隊擾害地方妄戮無辜。
這是一個皇帝的檢討書,但崇禎不知道自己這一回能不能過關——都說老天爺的眼睛是雪亮的,我把這些弊端都改了,老天爺,你總該原諒我了吧。
手下的官員也被崇禎給感動了,他們紛紛獻計獻策。除了人工降雨這法子沒想到外,其他什麽法子都想到了。浙江道禦史王道直從儒家天人感應學說的角度向皇上一針見血地指出:皇上前兩年殺人殺得太狠了,從魏忠賢到袁崇煥,用了重典,使肅殺之氣幹擾了春生之意,現在應該怡養天下以和平啊,不要動不動就開殺戒了。
王道直的話雖然犯沖,但是聽上去也確實很有道理。是啊,是不是殺得太多下手太狠,以至於老天爺都不答應了。特別是對袁崇煥,淩遲處死,現在想想,好像也用不著那麽狠。崇禎心中閃過一絲悔意,但是很快地,他就提醒自己不能後悔。
帝王是不能後悔的。這是帝王和普通人不一樣的地方,而且亂世用重典也不是我崇禎一人在用,先祖朱元璋比我用得還狠呢!他怎麽一點事都沒有呢?
崇禎還想堅持,但是有一個問題卻繞不過去:老天爺要是這麽一直不下雨怎麽辦?這不讓天下人都來看我的笑話嗎?崇禎決定事可以做,話不能說。兩天以後,他借口天氣開始漸漸轉熱,下令釋放了罪行較輕的被關押的囚犯,同時對那些被流放的重囚,崇禎也表示可酌情卸下枷銬,以示寬大。
當然替皇上分憂的不止浙江道禦史王道直,雲南道待禦史王象雲也替崇禎分憂了。這是更高層面上的八股文,王象雲切入的角度是要解民生之困。王象雲侃侃而談:當今民生之大困的根源就在於官府私派太多,賦稅加耗太重,憂民之情太冷,斂財之術太急。所以要解民困就要從以上方面人手,真正做到讓利於民。崇禎聽了,覺得道理是這個道理,但真要讓利於民,他奶奶的問題還真不小呢。這軍費開支一增再增,朝廷的用度已然是拆東墻補西墻,錢從哪裏來……罷罷罷,為了雨從天降,讓就讓點吧。
崇禎寬刑罰,施仁政,每天加緊自虐,但是這雨,還是遲遲未下。都說春雨貴如油,崇禎心想,這哪是貴如油啊,這可是比金子貴多了。我讓利於民讓的可都是金子啊。
一個多月過去了,沒下。兩個月過去了,都到農歷四月底了,還是沒下。京城周邊田地到處裂開了口子,根本就沒法子插秧。一年之計在於春,這秧要是插不進去,到秋天那就顆粒無收了。
京城裏到處有嗡嗡的聲音,朝廷裏也竊竊私語不已。崇禎好像聽到了什麽,又好像什麽都沒聽到。他的心裏非常恐慌。做了這麽多努力都無濟於事,這是老天爺在唾棄他,這是整個大明王朝對他施政合法性的懷疑啊。他真切地感覺到,肯定是殺袁崇煥殺錯了,老天爺這是在懲罰他啊。
崇禎開始做噩夢了。在夢中,只剩下一副骨架的袁崇煥總是無語地站在他面前,深陷的眼窩陰森森地,似有無限冤屈。在夢中,崇禎百般掙脫,盡失帝王尊嚴。在夢中,袁崇煥不著一語,盡得風流。在夢中,崇禎說千般言語,道萬種理由,卻總是落花流水春去也,事到抽身悔已遲。
其實,在袁崇煥事件上,崇禎自認為還是有所慈悲的。因為依《大明律》,一個通敵叛國的罪犯除自己需淩遲處死外,其家屬十六(歲)以上處決,十五(歲)以下給功臣家為奴。而袁崇煥被淩遲處死後,崇禎只“流其妻妾子女及同產兄弟於二千裏外,餘俱釋不問”。夠可以的了,還要怎麽樣呢?
而且,面對京城百姓的嗡嗡聲,崇禎覺得他們也應該負有責任的。想當年,袁崇煥被押到西市淩遲處死,多少京城百姓歡欣鼓舞啊。這是一個民族的狂歡,人人都以為大明朝一個最大的奸賊被揪出來了,個個以能生吃他的肉為榮。由於要吃他肉的人太多,搶購風潮淹沒了整個西市。那是怎樣的一幅場景啊——“割肉一塊,京師百姓從劊子手爭取生啖之。劊子亂撲,百姓以錢爭買其肉,頃刻立盡。開腔出其腸胃,百姓群起搶之,得其一節者,和燒酒生嚙,血流齒頰間,猶唾地罵不已。拾得其骨者,以刀斧碎磔之,骨肉俱盡,止剩一首,傳視九邊。”這可都是史官們親眼所見啊,他們是要寫入歷史的。現如今,有報應了,天不下雨,卻都諉過於我。天下哪有這樣的子民?真是民可使之,不可由之。
崇禎就這樣自怨自艾怨天尤人了好幾天,雨還是點滴未下。他心裏恨恨的,覺得說到底,自己是當皇帝的,總不能跟老百姓們一般見識。祈雨工作還是要常抓不懈的。五月初,崇禎將祈雨工作推向了一個新高潮。他率領文武百官從紫禁城步行到南郊崇雩壇,舉行隆重的祈雨儀式。崇禎放下帝王的自尊,雙膝跪地,匍匐不起,那真叫一個虔誠。但是崇禎的虔誠卻嚇壞了文武百官——見過皇帝半跪祈雨的,沒見過皇帝雙膝跪地祈雨的。他們一擁而上,強拉崇禎,崇禎竟堅持不起,誓將雙膝跪地堅持到底。崇禎淚流滿面,泣不成聲,一副為江山社稷以身飼虎的決絕神情深深地打趴下了大明官員。他們也雙膝跪地,匍匐不起,哭聲震天。整個大明王朝團結一致齊祈雨,雨不落地死不休。
六月,天不得不下雨了,而且是暴雨,一下就三天三夜。崇禎在朝野的威望頓時空前提髙。百官們交口稱讚皇上祈雨的真摯和熱烈,百姓們也暗自慶幸自己遇上了一位好領袖,只有崇禎自己還有些悶悶不樂,因為他搞不明白這雨到底是被自己求下來的還是被他嚇下來的——這點太重要了,因為它關系到一個王朝的命運,他想知道,天老爺是不是真心實意地站在他崇禎這邊,如果上天都不肯眷顧大明了,那他的日子肯定長不了。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