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回 君王惘識安祿山 權相欲謀王忠嗣 (2)
關燈
小
中
大
臣以為,若使聖意順利通達前線,最好考慮主帥易人。”
“主帥易人?卿有人可薦嗎?”
“陛下,如今大唐國力鼎盛,王忠嗣竟然連一個小小的石堡城都拿不下來,許多軍士皆引以為恥。他們義憤填膺,紛紛要求上陣殺敵,以建軍功。右武威將軍董延光數次上書,懇言奔赴前線。”
“這董延光此前可有戰功嗎?”
“董延光此前一直在京中宿衛,未曾在邊關建功。”
“哦。”李隆基輕輕應了一聲,然後默默思索,他知道邊關易人務須持重,讓一個沒有實戰經驗之人領如此重任,那是萬萬不可的。他於是搖搖頭,說道:“王忠嗣雖對攻石堡城不積極,然他在那裏經營多年,西北近年無戰事,他實有大功,不可輕言廢之。然眼前局面亟需改變,二位愛卿,朕意再下詔書,其中厲言促王忠嗣出戰,你們以為如何?”
李林甫微笑著答道:“陛下,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那王忠嗣心意如此,恐難改變,他接旨後許是會出戰一次,然不出全力,不痛不癢,實無關宏旨。”
李隆基嘆道:“如此說來,除了易人,別無他法嗎?”
場面上由此沈寂片刻。
李林甫率先打破平靜,稟道:“陛下,臣有一法,可能會對王忠嗣有所觸動。臣知道石堡城正面狹窄,若大舉兵力難以展開,則有三萬勁兵足可攻關。若陛下另任戰將一員,自京畿之中募兵三萬前赴石堡城,再讓王忠嗣為後援,不知此計可行否?”
李隆基默思此計,覺得若能因此力促王忠嗣下定攻取石堡城之心,倒不失為一條好計,然他也有憂心,遂問道:“天下承平已久,京畿之兵多年來專職宿衛之事,他們若驟然上陣,能行嗎?”
“陛下所言甚是,臣之所以如此建言,就是想讓他們上陣得到磨煉。再說了,他們上陣攻關就是遭遇小挫,也無關大礙,王忠嗣坐擁雄兵,他不會坐視不管吧?”
李隆基於是下定決心,決然道:“也罷,就依卿此計而行。那個董延光不是數次上書請戰嗎?就授他為兵馬指揮使,讓他領兵三萬,克日出征;另詔王忠嗣為董延光後援,董延光但有所求,他不得拒絕。”
二人躬身接旨。李林甫見皇帝果然依了自己的計策,頓時心中大樂。他知道,董延光此次領兵去攻石堡城,不管是勝是敗,王忠嗣皆在皇帝面前討不到好處。若董延光取勝,可見石堡城易攻,王忠嗣畏縮避戰,你到底有何居心?若董延光遭敗,大可將取敗原因歸罪到王忠嗣不配合協助之上。其實李林甫十分明白,以王忠嗣之智之勇,對攻取石堡城持重萬分,那麽這個石堡城肯定不易攻取,董延光以無戰陣經驗之身率一幫京畿承平之兵,又如何能取得勝利呢?
既然這樣,李林甫心中就拿定了主意:董延光出征之前,自己須派人向他密密囑咐一番。
吉溫是日入夜後,又悄悄入李林甫宅中,自是有隱秘事兒稟報。
李林甫未曾向吉溫明言自己對太子李亨的真實態度,然吉溫已從上次李適之、皇甫惟明和韋堅一案中,大致瞧出了李林甫的真實目標,由此心領神會。
自從太子妃韋氏被廢後,太子李亨的身邊之人皆成為吉溫的觀察對象,良娣杜氏由於太子妃缺位,由此成為東宮內官之首,也就得到了吉溫的重點關照。
吉溫雙手遞給李林甫一封告辯,李林甫快速看了一遍,嘴角間就漾出了笑意。
這道告辯系左驍衛兵曹柳勣所寫,柳勣的夫人即為杜良娣的姐姐,柳勣所告之人卻為自己的岳丈杜有鄰。
李林甫笑問道:“這個柳勣竟然首告自己的岳丈,其岳丈又為太子良娣之父,不會有詐吧?”
吉溫道:“請恩相放心,那柳勣與小可約談數回,小可核實多次,應該不會有詐。”
“嗯,他們翁婿之間,到底有何深怨呢?”
“小可都問清楚了。看來他們翁婿二人,性情大為不同。杜有鄰為東宮讚善大夫,行事向來持重;而柳勣則輕傲狂放,喜交豪俊之士,他與淄川太守裴敦覆、北海太守李邕、著作郎王曾等人交好,其在宅中輒喜聚飲。杜有鄰不喜柳勣如此行為,多次訓斥不已。”
“僅僅性情不同,柳勣也不至於翻臉首告嘛。”
“稟恩相,他們翁婿不和,如此就有了嫌隙,小可再從中敘說利害,那柳勣當然會反戈一擊了。”
“哦,怪不得,若無你從中相助,柳勣能想出如此罪名嗎?”
“對呀。柳勣與杜有鄰為至親,現在柳勣首告自己的岳丈,如此所行大違常理。外人聞言,皆會以為杜有鄰有大逆之罪,雖至親之人也不敢為之隱瞞。”
李林甫微微一笑道:“你與羅希奭現在行事,愈發爐火純青了。嗯,既有首告,即可興刑獄之事,這的確為一樁大案子。”
“若恩相允可,小可這就開始動手吧?”
李林甫臉色凝重,沈思片刻又堅決地搖了搖頭,說道:“現在尚非時機,先押後一段時辰吧。那個柳勣,現在果然在你掌控之中嗎?”
“請恩相放心,柳勣何時說話,又如何來說,須憑小可言語。”
“這就好。你須對柳勣說知,事發之前,不可一字一語流出。”
“小可明白。”吉溫明白此事先擱置一段時辰,也就乖覺地不再多言,又面含笑容另稟他事,“恩相,小可剛剛尋來一名絕色女子,若得恩相允可,晚間就送入尊府吧。”
李林甫府中現在媵妾成群,因人數眾多,分兩處居住。吉溫深明李林甫老來彌堅,深愛此道,多年來堅持為其覓人不已,已為李林甫選來佳人七名,由此大獲李林甫賞識。現在吉溫欲再贈佳人,李林甫當然來者不拒,笑答道:“好呀,此女從何處覓來呀?”
“稟恩相,此女系契丹絕色佳人。”
李林甫聞到“契丹”二字,臉上的微笑頓時凝成冰霜之態,沈聲問道:“契丹?看來你與安祿山來往頗多,此女定是安祿山托你轉贈於我的吧?”
吉溫見李林甫臉色嚴肅,又知李林甫對安祿山的態度,心中頓時一沈,只好硬著頭皮答道:“稟恩相,此女確為安祿山所贈。小可知道恩相嚴謹,然又思此女已送入京城,再送回頗費周折,如此就請恩相笑納了吧。”
“嗯,你既知我之態度,為何還要前來招煩?就物歸原主吧。”李林甫自從見過安祿山,深知此人面似蠢笨,內心其實機警無比,由此有了警惕之心。不料安祿山被自己拒去贈物,現在又來贈人。人與物相較,人又比物兇險多了。自己若接納此女,焉知此女是否為安祿山埋在自己身邊的眼線?那麽自己的一舉一動,安祿山許是會了如指掌。
吉溫與安祿山交往密切,李林甫心中其實並不舒服。李林甫由此想到,這個安祿山倒是頗有手腕的,吉溫跟隨自己多年,不料東北一行,兩人竟成莫逆之交。他於是不動聲色地說道:“哦,看來安祿山待你,果然非同一般啊!吉溫,那安祿山到底有何長處呀?”
吉溫察言觀色,感到李林甫所言非善,他久侍李林甫身邊,深知其習性及手段,心中由此大懼,“撲通”一聲跪在地上叩首說道:“恩相,那安祿山不過胡人一個,他縱有長處,到了恩相面前,實屬螞蟻一般,小可與其相交,無非想藉此獲得一些訊息,以為恩相出力。”
李林甫輕聲警告一聲,看到吉溫如此乖覺,心中就大為妥帖,說道:“好好說話,你又為何如此多禮了?起來吧,你有如此想法,我很欣慰。”
吉溫依言起身。
李林甫又囑咐道:“我如此提醒你,實為你好。你為禦史中丞,列為朝廷高官,那安祿山為胡人邊將,你們若來往頗密有了痕跡,傳入聖上耳中,你豈有好處?”
吉溫躬身道:“恩相訓誡,小可謹記心中,今後定註意言行。”
二人皆為聰穎之人,凡話點到為止,不用多說。李林甫於是又轉往另一個話題,問道:“西北諸吏中,可有相信之人嗎?”
“不知恩相問的是哪一類人?”
“嗯,就是近三年中,能與王忠嗣有過交往的郡縣官吏。”
吉溫默默想了片刻,實在想不出有此類人,只好答道:“恩相,小可實在想不出。”
李林甫橫了他一眼,斥道:“再想!西北之郡官員眾多,難道竟無一個可相信之人?”
李林甫如此問話,吉溫當然知道其本意何在。這人既要與王忠嗣有過交往,又要與吉溫相熟,則李林甫實想尋出不利於王忠嗣的憑據。然一時之間,這樣的人兒須從何處尋來呢?
吉溫就在那裏苦思冥想,眼光中忽然一亮,急忙說道:“恩相,小可想起一人,只是此人已不在西北了。”
“此人為誰?又在何處?”
“此人姓魏名林,現任濟陽別駕。”
“如此不相幹之人,有何用處?”
“恩相閱人甚多,想是記不起此人了。魏林昔為鄯州刺史,其時王忠嗣為隴右節度使。某一日王忠嗣向朝廷奏報魏林解送糧草不力,魏林由此被貶為一個八品之吏。”
李林甫道:“鄯州刺史?天寶初年改州為郡,那麽魏林貶官實為開元末年的事兒了。時辰那麽久遠,我真是想不起來。多年過去,不料還為一縣小吏。”
“對呀,若追根溯源,魏林以刺史之身降為小吏,還是要歸咎到王忠嗣身上。小可也是近來偶然得知,說那魏林現在怨氣很大。然王忠嗣現為四鎮節度使,又是皇帝假子、太子摯友,他終究無計可使。”
李林甫得知濟陽竟然有這樣一個妙人兒,頓時來了興趣,就吩咐道:“好呀,你不妨尋個緣由將魏林召喚入京,你們兩個可以好好敘說一番。”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主帥易人?卿有人可薦嗎?”
“陛下,如今大唐國力鼎盛,王忠嗣竟然連一個小小的石堡城都拿不下來,許多軍士皆引以為恥。他們義憤填膺,紛紛要求上陣殺敵,以建軍功。右武威將軍董延光數次上書,懇言奔赴前線。”
“這董延光此前可有戰功嗎?”
“董延光此前一直在京中宿衛,未曾在邊關建功。”
“哦。”李隆基輕輕應了一聲,然後默默思索,他知道邊關易人務須持重,讓一個沒有實戰經驗之人領如此重任,那是萬萬不可的。他於是搖搖頭,說道:“王忠嗣雖對攻石堡城不積極,然他在那裏經營多年,西北近年無戰事,他實有大功,不可輕言廢之。然眼前局面亟需改變,二位愛卿,朕意再下詔書,其中厲言促王忠嗣出戰,你們以為如何?”
李林甫微笑著答道:“陛下,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那王忠嗣心意如此,恐難改變,他接旨後許是會出戰一次,然不出全力,不痛不癢,實無關宏旨。”
李隆基嘆道:“如此說來,除了易人,別無他法嗎?”
場面上由此沈寂片刻。
李林甫率先打破平靜,稟道:“陛下,臣有一法,可能會對王忠嗣有所觸動。臣知道石堡城正面狹窄,若大舉兵力難以展開,則有三萬勁兵足可攻關。若陛下另任戰將一員,自京畿之中募兵三萬前赴石堡城,再讓王忠嗣為後援,不知此計可行否?”
李隆基默思此計,覺得若能因此力促王忠嗣下定攻取石堡城之心,倒不失為一條好計,然他也有憂心,遂問道:“天下承平已久,京畿之兵多年來專職宿衛之事,他們若驟然上陣,能行嗎?”
“陛下所言甚是,臣之所以如此建言,就是想讓他們上陣得到磨煉。再說了,他們上陣攻關就是遭遇小挫,也無關大礙,王忠嗣坐擁雄兵,他不會坐視不管吧?”
李隆基於是下定決心,決然道:“也罷,就依卿此計而行。那個董延光不是數次上書請戰嗎?就授他為兵馬指揮使,讓他領兵三萬,克日出征;另詔王忠嗣為董延光後援,董延光但有所求,他不得拒絕。”
二人躬身接旨。李林甫見皇帝果然依了自己的計策,頓時心中大樂。他知道,董延光此次領兵去攻石堡城,不管是勝是敗,王忠嗣皆在皇帝面前討不到好處。若董延光取勝,可見石堡城易攻,王忠嗣畏縮避戰,你到底有何居心?若董延光遭敗,大可將取敗原因歸罪到王忠嗣不配合協助之上。其實李林甫十分明白,以王忠嗣之智之勇,對攻取石堡城持重萬分,那麽這個石堡城肯定不易攻取,董延光以無戰陣經驗之身率一幫京畿承平之兵,又如何能取得勝利呢?
既然這樣,李林甫心中就拿定了主意:董延光出征之前,自己須派人向他密密囑咐一番。
吉溫是日入夜後,又悄悄入李林甫宅中,自是有隱秘事兒稟報。
李林甫未曾向吉溫明言自己對太子李亨的真實態度,然吉溫已從上次李適之、皇甫惟明和韋堅一案中,大致瞧出了李林甫的真實目標,由此心領神會。
自從太子妃韋氏被廢後,太子李亨的身邊之人皆成為吉溫的觀察對象,良娣杜氏由於太子妃缺位,由此成為東宮內官之首,也就得到了吉溫的重點關照。
吉溫雙手遞給李林甫一封告辯,李林甫快速看了一遍,嘴角間就漾出了笑意。
這道告辯系左驍衛兵曹柳勣所寫,柳勣的夫人即為杜良娣的姐姐,柳勣所告之人卻為自己的岳丈杜有鄰。
李林甫笑問道:“這個柳勣竟然首告自己的岳丈,其岳丈又為太子良娣之父,不會有詐吧?”
吉溫道:“請恩相放心,那柳勣與小可約談數回,小可核實多次,應該不會有詐。”
“嗯,他們翁婿之間,到底有何深怨呢?”
“小可都問清楚了。看來他們翁婿二人,性情大為不同。杜有鄰為東宮讚善大夫,行事向來持重;而柳勣則輕傲狂放,喜交豪俊之士,他與淄川太守裴敦覆、北海太守李邕、著作郎王曾等人交好,其在宅中輒喜聚飲。杜有鄰不喜柳勣如此行為,多次訓斥不已。”
“僅僅性情不同,柳勣也不至於翻臉首告嘛。”
“稟恩相,他們翁婿不和,如此就有了嫌隙,小可再從中敘說利害,那柳勣當然會反戈一擊了。”
“哦,怪不得,若無你從中相助,柳勣能想出如此罪名嗎?”
“對呀。柳勣與杜有鄰為至親,現在柳勣首告自己的岳丈,如此所行大違常理。外人聞言,皆會以為杜有鄰有大逆之罪,雖至親之人也不敢為之隱瞞。”
李林甫微微一笑道:“你與羅希奭現在行事,愈發爐火純青了。嗯,既有首告,即可興刑獄之事,這的確為一樁大案子。”
“若恩相允可,小可這就開始動手吧?”
李林甫臉色凝重,沈思片刻又堅決地搖了搖頭,說道:“現在尚非時機,先押後一段時辰吧。那個柳勣,現在果然在你掌控之中嗎?”
“請恩相放心,柳勣何時說話,又如何來說,須憑小可言語。”
“這就好。你須對柳勣說知,事發之前,不可一字一語流出。”
“小可明白。”吉溫明白此事先擱置一段時辰,也就乖覺地不再多言,又面含笑容另稟他事,“恩相,小可剛剛尋來一名絕色女子,若得恩相允可,晚間就送入尊府吧。”
李林甫府中現在媵妾成群,因人數眾多,分兩處居住。吉溫深明李林甫老來彌堅,深愛此道,多年來堅持為其覓人不已,已為李林甫選來佳人七名,由此大獲李林甫賞識。現在吉溫欲再贈佳人,李林甫當然來者不拒,笑答道:“好呀,此女從何處覓來呀?”
“稟恩相,此女系契丹絕色佳人。”
李林甫聞到“契丹”二字,臉上的微笑頓時凝成冰霜之態,沈聲問道:“契丹?看來你與安祿山來往頗多,此女定是安祿山托你轉贈於我的吧?”
吉溫見李林甫臉色嚴肅,又知李林甫對安祿山的態度,心中頓時一沈,只好硬著頭皮答道:“稟恩相,此女確為安祿山所贈。小可知道恩相嚴謹,然又思此女已送入京城,再送回頗費周折,如此就請恩相笑納了吧。”
“嗯,你既知我之態度,為何還要前來招煩?就物歸原主吧。”李林甫自從見過安祿山,深知此人面似蠢笨,內心其實機警無比,由此有了警惕之心。不料安祿山被自己拒去贈物,現在又來贈人。人與物相較,人又比物兇險多了。自己若接納此女,焉知此女是否為安祿山埋在自己身邊的眼線?那麽自己的一舉一動,安祿山許是會了如指掌。
吉溫與安祿山交往密切,李林甫心中其實並不舒服。李林甫由此想到,這個安祿山倒是頗有手腕的,吉溫跟隨自己多年,不料東北一行,兩人竟成莫逆之交。他於是不動聲色地說道:“哦,看來安祿山待你,果然非同一般啊!吉溫,那安祿山到底有何長處呀?”
吉溫察言觀色,感到李林甫所言非善,他久侍李林甫身邊,深知其習性及手段,心中由此大懼,“撲通”一聲跪在地上叩首說道:“恩相,那安祿山不過胡人一個,他縱有長處,到了恩相面前,實屬螞蟻一般,小可與其相交,無非想藉此獲得一些訊息,以為恩相出力。”
李林甫輕聲警告一聲,看到吉溫如此乖覺,心中就大為妥帖,說道:“好好說話,你又為何如此多禮了?起來吧,你有如此想法,我很欣慰。”
吉溫依言起身。
李林甫又囑咐道:“我如此提醒你,實為你好。你為禦史中丞,列為朝廷高官,那安祿山為胡人邊將,你們若來往頗密有了痕跡,傳入聖上耳中,你豈有好處?”
吉溫躬身道:“恩相訓誡,小可謹記心中,今後定註意言行。”
二人皆為聰穎之人,凡話點到為止,不用多說。李林甫於是又轉往另一個話題,問道:“西北諸吏中,可有相信之人嗎?”
“不知恩相問的是哪一類人?”
“嗯,就是近三年中,能與王忠嗣有過交往的郡縣官吏。”
吉溫默默想了片刻,實在想不出有此類人,只好答道:“恩相,小可實在想不出。”
李林甫橫了他一眼,斥道:“再想!西北之郡官員眾多,難道竟無一個可相信之人?”
李林甫如此問話,吉溫當然知道其本意何在。這人既要與王忠嗣有過交往,又要與吉溫相熟,則李林甫實想尋出不利於王忠嗣的憑據。然一時之間,這樣的人兒須從何處尋來呢?
吉溫就在那裏苦思冥想,眼光中忽然一亮,急忙說道:“恩相,小可想起一人,只是此人已不在西北了。”
“此人為誰?又在何處?”
“此人姓魏名林,現任濟陽別駕。”
“如此不相幹之人,有何用處?”
“恩相閱人甚多,想是記不起此人了。魏林昔為鄯州刺史,其時王忠嗣為隴右節度使。某一日王忠嗣向朝廷奏報魏林解送糧草不力,魏林由此被貶為一個八品之吏。”
李林甫道:“鄯州刺史?天寶初年改州為郡,那麽魏林貶官實為開元末年的事兒了。時辰那麽久遠,我真是想不起來。多年過去,不料還為一縣小吏。”
“對呀,若追根溯源,魏林以刺史之身降為小吏,還是要歸咎到王忠嗣身上。小可也是近來偶然得知,說那魏林現在怨氣很大。然王忠嗣現為四鎮節度使,又是皇帝假子、太子摯友,他終究無計可使。”
李林甫得知濟陽竟然有這樣一個妙人兒,頓時來了興趣,就吩咐道:“好呀,你不妨尋個緣由將魏林召喚入京,你們兩個可以好好敘說一番。”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