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回 李林甫疊出妙計 武惠妃錯使昏招 (1)
關燈
小
中
大
李隆基現在十分關註邊疆之事,對有軍事之才的人物也十分註意。司農卿皇甫惟明昔年任左衛郎將之時,曾上書建言與吐蕃和好,並出使吐蕃取得成效。皇甫惟明自幼與忠王李亨為好友,比李亨與王忠嗣要年長數歲,三人讀書會武,私誼甚好。李隆基認為皇甫惟明之長在於軍事,須讓他到邊疆歷練一番,某日制授皇甫惟明為河西節度使,原河西節度使牛仙客轉授朔方節度使。
皇甫惟明到了涼州之後,在河西節度副使王忠嗣的陪同下,逐個視察了營房與倉庫,驚奇地發現牛仙客果然名不虛傳。只見營房整潔有序,庫房中糧食盈滿,諸般兵器雖置滿倉庫,然整齊有序又清潔如新,大約是經常擦拭的緣故。
皇甫惟明嘆道:“牛大使清勤如此,那些動輒伸手要錢的邊將何以為堪?有將如此,實為國家福祉。”
王忠嗣也讚道:“牛大使日常行事皆依令式,不敢有逾越。其清廉也就罷了,對聖上賞賜的財物皆緘封不啟,不敢揮霍享用。”
皇甫惟明又讚了一聲,回衙後將牛仙客的事跡寫成一書,然後上奏皇帝。李隆基閱罷,也是大為讚嘆,又慮皇甫惟明言過其實,遂派刑部員外郎張利貞前往涼州查實。
張利貞自涼州返回洛陽,就在朝堂之上將覆核情況稟報李隆基:“陛下,皇甫大使起初的奏書句句為實,臣奉旨查看了所有營房與倉庫,與奏書中的描繪並無差別之處。”
李隆基聞言大喜,說道:“武將能征善戰,是為本色,然多失於理財。牛仙客能戰又清勤如此,這種人就少之又少了。唉,朕想不起來如何賞他了,皇甫惟明的奏書上說,牛仙客竟然將朕所賜之物繼續封存,朕就是再賞財物有何用處?”
座下群臣聞言不禁莞爾。
李隆基仰頭說道:“如何賞牛仙客?朕要好好想一想。張卿,可擬制書一道予以褒美,這皇甫惟明不掩其功,也須彰揚。”
張九齡躬身答應。
朝會散後,李隆基留下張九齡與李林甫,欲繼續說牛仙客的事兒。李隆基嘆道:“牛仙客為武將之身,其能理財如此,行事皆依朝廷令式,朕以為此人有出將入相之能,二卿以為如何?”
李林甫瞧了張九齡一眼,當然不先說話。李隆基的話已然很明白,即是欲重用牛仙客。李林甫對牛仙客沒有惡感,因為牛仙客與李林甫的出身大致相同,且牛仙客為人謹慎,逢事以避讓為先,與之相處最為省心。
張九齡與李隆基說話之時,向來不看李隆基的神色與口氣若何,一貫由著自己的思路來說話,他當即答道:“陛下,牛仙客之清勤確實值得褒揚,待制書頒下,天下皆聞其名,則褒獎已足。陛下說牛仙客有出將入相之能,臣不敢認同,其薄文少識,豈是相者之才?”
張九齡如此說話,不自覺又觸到李林甫的痛處。李林甫不知是涵養甚深,還是聽此言語多了,並不為怪,依然笑吟吟站立在那裏,臉上沒有一絲惱怒之色。
李隆基接受上次欲授張守珪無果的教訓,斷不會再提授牛仙客為相之話。他這日心中已有計較,即是想授牛仙客為兵部尚書。他於是笑道:“朝中已有相者三人,朕不想再授他人。你們三人皆沒有軍事經歷,若讓牛仙客兼知兵部尚書,如此就相得益彰了。”李隆基說完後,由於深谙張九齡的稟性,知道他最愛阻撓自己的想法,故轉向李林甫道:“李卿一直未說話,你以為呢?”
李林甫躬身說道:“陛下聖慮遠大,只要張令傳旨,臣自當照辦。”
李隆基眼光中掠過一絲失望的神色,看來李林甫顧及自身行止,斷不會在自己面前顯示其與張九齡有異議。他於是只好轉問張九齡道:“張卿,你以為呢?”
張九齡果然不給皇帝面子,引經據典說道:“臣以為不可!尚書為古之納言,我朝或多以舊相任之,或選歷重任且有德望者任之。牛仙客不過為河、湟之間一使者罷了,若授之為尚書,天下之人會怎麽說呢?”
李隆基今日之所以不提授牛仙客為相,而退為其次,其實還是忌憚張九齡。現在張九齡慷慨陳詞一番,將牛仙客說得如此不堪,其不看牛仙客的能力,唯觀其出身,令李隆基的心間晃出一絲惱怒。然李隆基明白,此類人言語說得難聽,而心底無私,不過奉聖賢道理而已,遂將心間火氣慢慢按捺下去。他停頓片刻,又柔聲說道:“也罷,就依卿之言不授尚書。然牛仙客此行確實超卓,當為天下楷模。若僅僅以制書褒美,畢竟有些薄了,或者將之封爵,賜予實封如何?”
張九齡當即予以反對:“陛下呀,漢時之法非有功不封,唐遵漢法,此太宗皇帝之制也。牛仙客作為邊將,其積谷帛、繕器械,實為其職責本分。陛下若欲賞之,金帛可也,唯獨不宜裂地以封。”
李隆基聞言臉上有些僵硬,嘴角不自覺牽動了一下,顯示出內心極度不喜。李林甫在側冷眼瞧科,心中若有所思,且很快有了計較。
李隆基努力使自己臉色恢覆正常,其年輕時被人呼為“阿瞞”,當知喜怒不形於色為其涵養所在。張九齡的言語竟然使他臉上改換了顏色,由此可見其心底之怒。他此時反問道:“賞以金帛?張卿又非不知,此人慣將賞賜之物封存,就是賞他再多,又有什麽用呢?”
君臣此後無話可說,李隆基遂令二人退下。張九齡已退出殿門,李林甫卻一瘸一拐地落在後面。李隆基見狀,心想此人朝會之時尚無異狀,為何頃刻之間就腿瘸了呢?看來李林甫有話想說,遂將李林甫喚了回來。
李林甫臉現痛哭之色,說道:“臣剛才扭身移步,不料忽然劇痛難忍,想是岔氣之緣故。”
李隆基不想聽他的鬼話,笑問道:“李卿,你莫非有話想說嗎?”
李林甫見皇帝猜出了自己的意圖,急忙躬身答道:“陛下聖明,微臣確實有話想說。”
“嗯,說吧。就是錯了也無妨。”
李林甫道:“陛下即位以來聖目識人,唯才是舉,使各級官吏皆得其所,傾盡心力為朝廷辦事,由此大治天下。陛下識人,不以門第不以出身,如臣等小吏出身之人,也能超擢相位,臣唯有感激涕零。”李林甫知道皇帝睿智無比,這些好聽話兒須點到為止,若泛濫為之必定招煩,遂歸入正題道,“張令剛才所言,臣以為失於偏頗,其以文吏眼光拘泥於古義,如此就違了陛下唯才是舉之初衷。”
李隆基臉上有了一些笑意,問道:“哦,原來你與九齡的想法有些不同呀,剛才為什麽不說呢?”
“臣牢記陛下訓示,不敢與中書令意見相左。”
“你們不許動輒爭吵,然商議大事之時還是可以爭論的。朕倡言臣下可以諍諫,難道就允許中書令成為一言堂嗎?嗯,你以為可以給予牛仙客實封嗎?”
“微臣以為,牛仙客實有相者之才,難道就不能為尚書嗎?至於封爵實封,其實為末節了。”
李隆基目視李林甫,心想此人為宰相,比張九齡要有趣多了,其頷首說道:“嗯,朕知道你的心意了。然九齡剛才所言也有些道理,牛仙客固有宰相之才,還是需要一些歷練的。明日朝會之時,還是先為其封爵位賜實封吧。”
李林甫心中堅執認為,皇權為上,臣子須察言觀色,諸事皆順著皇帝的心意而行,如此臣子之位方能恒久。如張九齡這等動輒犯顏直諫,屢屢不合皇帝心意之人,焉能長久呢?皇帝現在如此表態,說明他剛才根本不喜張九齡之言,無非礙於太宗皇帝倡言的“兼聽則明、偏信則暗”的訓示,心中勉強按捺罷了。
李林甫甚識進退,見皇帝已然表態,自己的目的已達到,遂拜辭而去。
第二日的朝會之上,群臣奏事大致結束,李隆基言道:“褒美牛仙客與皇甫惟明的制書已頒發了,朕覺得稍嫌單薄,可封牛仙客為陜西縣公,加實封三百戶。”
張九齡聞言有點不相信自己的耳朵,皇帝昨日似乎已接受了自己的建言,為何一夜之間就變卦了呢?按說李隆基剛才所言沒有一點兒與群臣商議的意思,所謂君言為重,又是當殿說出,身為中書令的張九齡應該依旨意行事才是。
然若順從聖意而為,就不是張九齡了。他聞言出班,堅執反對牛仙客封爵。
李隆基冷冷說道:“難道什麽事兒都要依著你才行嗎?”
這句話已然說得相當刻薄了,甚至有厲言斥責張九齡有越位之嫌的意思了。
張九齡無動於衷,依然不依不饒地說道:“太宗皇帝說過,自古以來民為重,君為輕,則朝廷大政,須依聖賢道理而行。”
張九齡如此當殿頂撞,李隆基感到在群臣面前失去了顏面,一時怒火難抑,遂譏諷道:“你認為牛仙客沒有門籍,那麽你又有何門閥呢?”
張九齡聞言一楞,皇帝在眾目睽睽之下如此說話,即是譏誚張九齡並無望族血統,為何要苛責他人呢?這句話又比上句話更加刻薄,若為識趣之人,聞皇帝此言默默退回朝班最好。
然張九齡並未退回,又前行一步跪下說道:“臣確實生於荒遠之地,且家世微賤,而牛仙客為關中之人,有祖蔭可恃。然陛下能擢臣踐臺閣,掌綸浩;牛仙客卻為河、湟一使者,其目不識文字,若降大任於他,臣以為不宜。”
李隆基心中怒火更熾,本想再加呵斥,然他畢竟有隱忍功夫,知道史官在側,若自己再與張九齡糾纏下去,傳之後世,定有失威儀。於是他強按怒火,說道:“張卿,牛仙客的事兒就如此定了,你退朝後速速擬旨吧。你若有想不通的地方,我們可以私下再談。嗯,退朝吧。”
李隆基不等張九齡回答,也不待張九齡起身,自顧自地起身離去。
李林甫下衙回府,一個人在庭間沈思發呆。家人知他此時正在思索大事,皆不去打擾。
眼前的那盆牡丹花經過秋風之後,花葉早已雕盡,僅剩下壯碩的枝桿猶在抵禦日甚一日的寒風,待來年再吐芽綻開。李林甫眼睛盯著枯枝兒暗自想道,人其實與草木一樣,其繁茂與枯萎的時光皆有一個前奏,那麽張九齡現在為何季節呢?
一個很明白的事實,即是皇帝與張九齡之間的裂隙在逐步增大,然能判斷大勢的李林甫異常清醒:皇帝此時尚未有舍棄張九齡的兆頭,欲速則不達,自己還應韜光養晦,斷不敢貿然出招,以致前功盡棄。
那麽,能使張九齡徹底垮臺的機遇在何處呢?
李林甫不知道,但他相信一定會有的。
如此,就慢慢地等待機會吧。李林甫思念至此,忽然感覺有些饑餓,遂擡步向堂中走去。
吉溫依舊為李林甫的門客,此時他已成為李林甫最信任的親信。侍立一旁的吉溫,看到李林甫挪步,急忙小跑至其身後稟報道:“大人,蕭炅已等候多時了,讓他入見大人嗎?”
李林甫聞言,臉現厭憎神情,說道:“真沒眼色,沒看到現在是飯點嗎?先讓他候在那裏,我用完晚飯再見他。”李林甫知道蕭炅的來意,蕭炅剛剛由戶部侍郎之職改授為岐州刺史。當初蕭炅被授為戶部侍郎,還是得李林甫之薦,奈何此人太不爭氣,吏部考功甚差,加之剛剛鬧了一場笑話,由此被授外任。
蕭炅的門第相當顯赫,其為南朝梁國蕭衍的後裔,屬昭明太子蕭統的一支,為當時的名門望族。蕭氏向以文學傳家,如蕭統就編撰了《昭明文選》,蕭炅卻沒有這些愛好,自幼不學無術,長大後靠門第蔭官而已。所謂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想是他們出身與經歷大致相同,蕭炅與李林甫聚在了一起,如今李林甫為相,得其所薦,蕭炅由此被授為戶部侍郎。
某一日,蕭炅赴喜宴,與朝中官員在廳間閑坐等候,恰巧蕭炅座側放有一本《禮記》。蕭炅左右無事,將之取過誦讀起來。讀了片刻,口中忽然誦出“蒸嘗伏獵”四字,就聽四側響起了一陣輕笑,蕭炅不知何故,急忙住口不念,並擡頭觀看。
就見周圍多為一片奇異的眼光,一人從座中立起身走至蕭炅面前,微笑著問道:“蕭侍郎剛才誦讀得挺好,只是周圍聲音有些嘈雜,剛才數句未聞清楚,煩請蕭侍郎再讀一次,可乎?”
蕭炅笑道:“嚴左丞有令,蕭炅敢不遵從?”
於是低頭又念了一遍。
周圍笑聲又起,比剛才更加響亮。蕭炅不明何故,臉現迷惑之色。那嚴左丞謝道:“蕭侍郎果然讀得好,挺之深謝了。”
此人名嚴挺之,即是當初在太原向李隆基奏報王毛仲私索甲杖之人。李隆基後來念其功績,擢其為刑部侍郎。及至張九齡為中書令,張九齡與嚴挺之稟性相似,二人私誼又好,張九齡遂薦其為尚書左丞,並兼知吏部選拔之事,李隆基當即準奏。
原來《禮記》原文為“烝嘗伏臘”,意指四令時節。蕭炅估計不識“臘”字,將之讀為“獵”字。嚴挺之等人多為科舉出身,對《禮記》諸章實在谙熟無比,蕭炅讀後,他們馬上意識到了錯誤。嚴挺之起身戲言讓他再讀一遍,蕭炅不知是計,由此笑料更大。
蕭炅從此又得了一個“伏獵侍郎”之雅號。
更有好事之人揶揄道:本朝上有“弄獐宰相”,下有“伏獵侍郎”,看來他們慣好在山林中穿行狩獵了。
卻說李林甫吃完晚飯又獨坐消食一番,方讓吉溫將蕭炅喚過來。
蕭炅不想離開京城,此次來意,就是央求李林甫幫他想想辦法。
李林甫聽完蕭炅的傾訴許久未吱聲,既而呵斥道:“你好好去參加喜宴,無非吃飯喝酒而已,偏要去誦讀什麽《禮記》?你的文才很好嗎?哼,那幫人自幼習書,在他們面前讀《禮記》,你豈不是班門弄斧嗎?”
蕭炅低頭聽訓,心中卻不以為然:我不過讀錯了一個字,李大人您呢?那幅“弄獐”之字掛在姜度中堂何止一日?豈不是比我丟醜還要大嗎?其想到這裏,憤然罵道:“這幫人太可惡了,不過多識幾字,有何張狂之處?”
李林甫擺擺手道:“罷了,不要再糾纏這件事兒了,與讀書人打交道,唇槍舌劍你是無論如何也鬥不過他們的。即便你當時占了一些便宜,然筆桿子攥在他們手中,千秋萬代之後,終歸是你遺臭萬年。”
蕭炅道:“李大人,這件事兒沒有商量的餘地了嗎?”
“朝廷授書已下,又無過硬的理由,如何再扳過來?張九齡與嚴挺之讓你出任岐州,人家未提你的‘伏獵’之事,緣於你的考功太差,且京官外任向為皇帝提倡,就是到了皇帝面前,這樣的理由也很過硬。”
其實李林甫不知,嚴挺之兼知吏部詮選之事,某一日對張九齡說道:“張公無法制止‘弄獐宰相’,難道也能容忍‘伏獵侍郎’嗎?”張九齡遂以考功為由將蕭炅改任,則蕭炅出為外任還是緣於“伏獵”。
蕭炅道:“哼,下官知道,下官之所以有今天,皆是那個好事的嚴挺之攛掇張九齡的結果。”此前京官放為外任的時候,往往在秩級上稍稍升一些以為安慰。蕭炅原為戶部侍郎,是為正四品下,而岐州為下州,刺史也為正四品下,看似為平級調任,實則有貶官的意味了。
李林甫嘆道:“你還是先去就任吧,將來再尋機會。人在背運之時,多靜少動為其主旨,你此去岐州,須勤於政事,最好不要多說話。”
蕭炅躬身答應,然意猶未平,狠狠說道:“我與嚴挺之有何冤仇,他為何要平白無故害我前程?李大人的訓誡,下官定會銘記在心,然這口氣終究難忍。”
李林甫淡淡地說道:“你能不能忍住,事關你想成事或是壞事。你若想圖一時痛快,大可效匹夫之行前去辱罵一番,此於事有何補呢?唉,蕭炅啊,世間要隱忍的地方太多了,你這點小挫又算得了什麽?”
蕭炅見李林甫大發感慨,一時難明其意,只好應了一聲。
李林甫又笑了一聲,說道:“你此去岐州為任,其實很好呀,如此就在京城無聲無息。你那‘伏獵’之名,說不定數月之後就會被人們淡忘了。如此一來,你就處於暗處,那嚴挺之就居於明處。”
“暗處?”蕭炅有些不明白。
“對呀,那嚴挺之在明處,他若有過失,你大可進行點評嘛。”
“嚴挺之難道會有過失嗎?李大人,此人除了說話難聽一些,下官確實瞧不出他的過失之處。”
李林甫幽幽一笑,說道:“他難道沒有過失之處嗎?他現在沒有,並不意味他將來沒有!蕭炅啊,嚴挺之身處要位,他能保證自己不犯錯嗎?對了,你說他說話難聽,這許是他犯錯的根源。”
嚴挺之將“弄獐宰相”與“伏獵侍郎”連在一起笑談,李林甫也有耳聞,他內心裏也早對嚴挺之恨得牙根直癢。
裴耀卿這兩年忙於漕運之事,經常到各地奔波,很少回京,如此殫精竭慮,終於使運糧關中有了起色。
南方所產之糧經運河運到洛陽,其間通行無阻,運價甚廉,其最艱難處即是三門砥柱一段。這裏水流迅疾,舟船易破,幾乎無法通行。高宗皇帝顯慶年間,朝廷征六千餘人在三門山鑿石開山,修山路以通牛車,將水運改為陸運。然如此一來,其運費昂貴也就罷了,運量卻受到限制,每年最多能輸入關中之糧約五十萬石,遠遠不敷關中使用。
裴耀卿親自在三門山附近踏勘多次,最終采用了“沿河設倉、逐級轉運、水通即運、水細便止”的辦法,即在三門砥柱東面置集津倉,西置三門倉,又於三門北山開山路十八裏,漕糧運至集津倉後,改為陸運繞過三門險灘儲入鹽倉,再用船運至太原倉,最後經黃河入渭水,漕糧即可輸入京師。
如此一來,每年可輸入京師漕糧二百餘萬石,並節省運費十餘萬緡。
李隆基聽完裴耀卿的稟報,龍顏大悅,放聲大笑道:“好呀,朕從此以後再不用被人譏為‘逐糧天子’了!哈哈,裴卿功勞很大,張李二卿,朕該如何酬勞裴卿呢?”
裴耀卿躬身答道:“臣忝為侍中,這些年未署朝政之事,僅僅忙於漕運之事,漕運雖有小成,畢竟有虧職守。陛下若不斥責微臣,則已足矣。”
張九齡衷心讚道:“三門險灘向為漕運最艱難處,此前多少人想了無數方法,依然難奏其效。裴侍中今依地勢,逞巧思而去難題,實有李冰建都江堰的同工之妙。陛下,裴侍中剛才說話太謙,臣以為可頒制書褒獎。”
李隆基微微一笑道:“頒制褒獎實為惠而不費之事,然天下之人會不會責朕過於吝嗇呀?”隨著國勢漸旺,府庫財貨日積,李隆基如今賞賜之時,其手面甚闊。
李林甫此前與張九齡一起面君時,難聞其聲,現在似乎話語也多了起來,其躬身說道:“裴侍中此舉使朝廷每年節省運費十餘萬緡,其功莫大焉。”此話藏頭露尾,既順李隆基之意,又順勢捧了裴耀卿。
李隆基道:“如何賞賜裴卿?裴卿如今官至宰相,又有爵位,也就照舊吧。朕聽說裴卿在長安的宅第甚小,這樣吧,朕在長安賜你一處新宅,建造之費用由國庫所出。李卿,此事就由你來辦吧。”
李林甫躬身答應,裴耀卿急忙謝恩,張九齡想起那日朝堂上與皇帝爭論的情景,也不想在此等小事上徒費口舌。
李隆基因為運糧關中的事兒得到解決,興致變得很好,展顏說道:“裴卿將此等事兒辦成,看來其中也有天意。我們此次離開長安,不覺已近兩年。朕在宮中一直住得挺好,近來卻有數名宮女接連遇到異事,她們皆說看見過青面獠牙之鬼怪。想來宮中鬧鬼,定是上天催促我們速回長安了。”
三人聞言一驚,宮中鬧鬼實為大事,裴耀卿急問道:“陛下,若宮中有鬼,不可忽視,須由太常寺之巫師施法祛之。”
李隆基不以為然道:“鬼怪之事多為傳言,不足為信。然宮中人心惶惶,也不可忽視。今日三位宰相總算聚齊了,我們這就商議一下,趁著現在天氣尚未寒冷,我們回歸長安如何?”
李隆基口中對鬼怪之事不以為然,心中卻未必這樣。是時人們皆信鬼神,宮中有如此異兆,李隆基肯定為此上心且心生焦慮。
張九齡再一次表現了他不懂君心的特點,宮中既然鬧鬼,李隆基心中已有不安,那麽離開洛陽返回長安實為正解。張九齡卻不這樣想,其躬身稟道:“陛下,如今剛入十月,正值秋收時節。若大隊人馬返回長安,勢必影響沿途百姓的秋收事宜。微臣以為,若返京可延後一些時日,待仲冬十一月最為適宜。”
裴耀卿也順口讚同了一句,李林甫卻一聲不吭。
張九齡此議實為秉持“民為重、君為輕”之聖賢道理,主要考慮不奪農時,也就忽略了李隆基的迫切心跡:此時返回長安既可擺脫洛陽宮中鬧鬼的窘境,行在路上又不會覺得寒冷。
三名宰相中有兩名不同意現在返回長安,李隆基心中不高興,也就不想再說這個話題了。
待他們辭退的時候,李林甫又故技重演,裝出腿腳不舒服的樣子,故意落在後面,李隆基瞧其模樣,知道他有話想說,就將他喚了回來。
李林甫說話相當簡約,其拱手稟道:“陛下,臣以為陛下欲返長安,其實不用征求臣下的意見。”
“此為朝政大事,例該征詢宰相意見。”
“微臣以為,洛陽與長安為陛下的東西二宮,陛下或住東宮,或住西宮,全憑陛下一時興致,我們為臣下者自當跟隨罷了,那是不必多言的。”
李林甫此言實為李隆基找尋理由,將皇帝行幸兩京說成自己的家事。自古以來,皇帝家國一體,則皇帝無私事,所以皇帝立皇後太子,乃至日常用度,例當與重臣商議,以匡正過失,有利國家。
李隆基聽言後覺得十分順耳,說道:“剛才九齡所言也有道理,朕之出行須不違農時。”
“張令有些泥古不化了。陛下心系百姓,返回長安之後免除沿途地方的租賦,如此對百姓更為有益。”
李隆基向李林甫投去讚賞的目光,心想此人能夠體察聖意也就罷了,還能因勢想出一些妥當的處置之法,如此就很難得了。
後一日,李隆基下詔,全體人員於十月初六動身返回長安。
張九齡選擇直率之言與皇帝相抗,其效果極差。皇帝由此愈益不高興,且大多結果與張九齡的初衷相違,可見李林甫的法兒顯得更為高明。自古以來,以諍諫出名者以魏征最顯,成就魏征之名者非是其本人,還是緣於其身後的太宗皇帝。李隆基此前能夠容忍宋璟和韓休,現在對張九齡卻有些不耐煩了。
大隊人馬返回長安不數日,氣溫驟降,長安很快迎來了是年的初雪。
李隆基晚膳後離開勤政樓,其不坐暖輿,自行頂著雪花踏雪而行,如此費時小半個時辰方入南熏殿,周身已然發熱,且冒有薄汗。
宮女幫他去掉鬥篷,看到武惠兒未前來迎接,李隆基微覺詫異,遂順口問了一句,宮女怯怯地答道:“稟陛下,娘娘今日不知何故生悶氣,連晚膳也不用,一直躺在榻上呢。”
李隆基來到榻邊,果見武惠兒側身而臥,臉朝向裏側,遂上前將她身子扳過來,急問道:“惠兒,莫非身子不舒服嗎?”
武惠兒急忙起身欲見禮,李隆基見她臉上布滿了淚痕,就將她按坐下去,驚問何故。
武惠兒眼中不絕地流出淚水,張開嘴本想說話,又搖搖頭不再開言,唯低聲啜泣而已。
李隆基愈發摸不著頭腦,就與武惠兒挨著坐於榻上,輕輕手撫其肩,柔聲問道:“惠兒,到底有何委屈之事?你如此悶在心中,豈不是作踐自己的身子?”
武惠兒再搖搖頭,然後輕聲說道:“陛下呀,妾不想說出此等言語。唉,事關皇子,妾不管怎麽說終究難脫嫌疑。”
“皇子,莫非哪個皇子惹你了嗎?”
武惠兒還是搖頭,說道:“陛下,妾真的不想說,也不敢說。”
李隆基看到武惠兒顧慮甚多,遂寬慰道:“惠兒,你我夫妻一體恩愛多年,可以無話不說,你就是說錯了,我也不會怪你。我知道皇子眾多,難免口舌駁雜,他們多數年幼,說話少有分寸,若無意間沖撞了你,還是寬懷為本吧。”
“陛下,若年幼皇子說話無禮,妾也是一笑了之。然這幾個皇子年齡既長,學識又好,其所言非是脫口而出,當是深思熟慮而成,妾因此方才憂慮萬端。”
“嗯,哪幾個?”
“太子瑛、鄂王瑤、光王琚。”
“他們如何說話?”
武惠兒伸手抹了一把眼淚,似自責般說道:“陛下,此話說來話長。唉,陛下踏雪入殿,妾只顧想自己的心事兒,竟然忘了替陛下寬衣。來,且將靴子脫下,先燙燙足,待陛下安定下來,妾再詳說吧。”
李隆基其實未聽出她話中的破綻:武惠兒本來一直躺在榻上傷心落淚,又如何知道自己踏雪而來呢?
李隆基舒坦地斜倚在胡床之上,溫度適宜的熱水滋潤著足部。他凝視側旁的武惠兒,溫言道:“他們究竟如何?你可以說了。”
武惠兒道:“妾此前早知他們三人私誼甚好,他們或入東宮,或入二王之府,諸皇子中他們三人私下交往甚多。”
“嗯,諸皇子中以他們三人學識最好,想是他們趣味相投,由此過往甚密,實屬正常。”
武惠兒搖搖頭道:“妾起初也是這樣想,現在看來全錯了。他們如此交往甚密,非是志趣相投,緣於他們的母親或逝或被陛下疏遠,由此對陛下漸生怨懟之情,且陛下一直待妾親愛,他們連帶著將妾母子也一同恨上了。”
李隆基生於皇家,對後宮之事何等熟稔?他聞言覺得武惠兒有點小題大做,微微一笑道:“惠兒,此為你之猜測吧?瑛兒為太子二十餘年,日常端莊謹慎,絕非多事之人,他不該對我們有怨懟之情啊?”
武惠兒此時的顏色也淡定下來,其緩緩說道:“妾侍奉陛下多年,陛下當知妾非無端猜測之人。妾今日之所以傷心,實因得了翔實的憑據。”
“有何憑據?”
“鄂王瑤府中有一張姓仆人,其日常侍奉鄂王左右。前幾日,這張姓仆人因做錯一件小事,被鄂王令人痛毆一番,他由此不忿,前往駙馬楊洄那裏告密。陛下,原來太子他們三人一起時說的話,既對陛下無禮,又對妾母子心懷怨毒。”
李隆基聞言,不由得坐直了身子,臉色頓時變得凝重無比,沈聲問道:“他們如何說?”
“他們說陛下寵愛妾身,由此漸至昏庸,只對妾生子女憐愛,卻對其他皇子公主視若無物。以太子為例,其居儲位二十餘年,陛下唯勸其讀書,年近三十竟然還不能接觸政事。太子曾多次慨嘆,他至今不知監國為何滋味。”
李隆基臉色變得更加凝重,其“哼”了一聲,並不插言。
“鄂王與光王多引前史為例,勸太子要以隱忍為主。他們說陛下年事漸高,太子終有一日能夠繼承皇位,到那時殺伐決斷,其實未晚。陛下呀,妾以為他們所言實在陰險無比,他們既盼陛下早日交出權柄,又想不利於妾母子。妾由此憂慮萬端,將來事情終歸要成這樣,妾難有萬全之策啊。陛下,難道妾殷勤侍奉陛下,也錯了嗎?”
李隆基臉色怒極,伸手猛地向下一擊,怒道:“其心可誅!其心可誅!”
李隆基是年五十二歲,正值壯年。遙想自己於先天元年登基之時,自己不過二十四歲,看自己目下的身體與精力光景,再做二十年皇帝也非難事,難道太子李瑛果然有些焦急了嗎?
太子若有此等心思,只要其不付諸於行動,按說也很正常,然他現在就與李瑤、李琚混在一起,那李琚還為文武全才之人,他們如此妄議父皇,其實已有結黨之嫌了。
李隆基由郡王之身經多番拼殺成為皇帝,他當然明白覬覦皇位者甚眾。為了清除這些對皇位有威脅者,他往往不待其發展至萌芽狀態即扼殺之。像王毛仲當初未必有謀反之心,然其權位日重且交結諸將,則有謀反的條件和可能,所以李隆基憑借嚴挺之的奏言將王毛仲一夥散之於無形。如今太子三人交結妄言,其實蘊藏有禍亂的可能,李隆基由此心生警覺。他默默思索片刻,然後問道:“那張姓仆人現在何方?”
“楊洄為了不引起鄂王警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皇甫惟明到了涼州之後,在河西節度副使王忠嗣的陪同下,逐個視察了營房與倉庫,驚奇地發現牛仙客果然名不虛傳。只見營房整潔有序,庫房中糧食盈滿,諸般兵器雖置滿倉庫,然整齊有序又清潔如新,大約是經常擦拭的緣故。
皇甫惟明嘆道:“牛大使清勤如此,那些動輒伸手要錢的邊將何以為堪?有將如此,實為國家福祉。”
王忠嗣也讚道:“牛大使日常行事皆依令式,不敢有逾越。其清廉也就罷了,對聖上賞賜的財物皆緘封不啟,不敢揮霍享用。”
皇甫惟明又讚了一聲,回衙後將牛仙客的事跡寫成一書,然後上奏皇帝。李隆基閱罷,也是大為讚嘆,又慮皇甫惟明言過其實,遂派刑部員外郎張利貞前往涼州查實。
張利貞自涼州返回洛陽,就在朝堂之上將覆核情況稟報李隆基:“陛下,皇甫大使起初的奏書句句為實,臣奉旨查看了所有營房與倉庫,與奏書中的描繪並無差別之處。”
李隆基聞言大喜,說道:“武將能征善戰,是為本色,然多失於理財。牛仙客能戰又清勤如此,這種人就少之又少了。唉,朕想不起來如何賞他了,皇甫惟明的奏書上說,牛仙客竟然將朕所賜之物繼續封存,朕就是再賞財物有何用處?”
座下群臣聞言不禁莞爾。
李隆基仰頭說道:“如何賞牛仙客?朕要好好想一想。張卿,可擬制書一道予以褒美,這皇甫惟明不掩其功,也須彰揚。”
張九齡躬身答應。
朝會散後,李隆基留下張九齡與李林甫,欲繼續說牛仙客的事兒。李隆基嘆道:“牛仙客為武將之身,其能理財如此,行事皆依朝廷令式,朕以為此人有出將入相之能,二卿以為如何?”
李林甫瞧了張九齡一眼,當然不先說話。李隆基的話已然很明白,即是欲重用牛仙客。李林甫對牛仙客沒有惡感,因為牛仙客與李林甫的出身大致相同,且牛仙客為人謹慎,逢事以避讓為先,與之相處最為省心。
張九齡與李隆基說話之時,向來不看李隆基的神色與口氣若何,一貫由著自己的思路來說話,他當即答道:“陛下,牛仙客之清勤確實值得褒揚,待制書頒下,天下皆聞其名,則褒獎已足。陛下說牛仙客有出將入相之能,臣不敢認同,其薄文少識,豈是相者之才?”
張九齡如此說話,不自覺又觸到李林甫的痛處。李林甫不知是涵養甚深,還是聽此言語多了,並不為怪,依然笑吟吟站立在那裏,臉上沒有一絲惱怒之色。
李隆基接受上次欲授張守珪無果的教訓,斷不會再提授牛仙客為相之話。他這日心中已有計較,即是想授牛仙客為兵部尚書。他於是笑道:“朝中已有相者三人,朕不想再授他人。你們三人皆沒有軍事經歷,若讓牛仙客兼知兵部尚書,如此就相得益彰了。”李隆基說完後,由於深谙張九齡的稟性,知道他最愛阻撓自己的想法,故轉向李林甫道:“李卿一直未說話,你以為呢?”
李林甫躬身說道:“陛下聖慮遠大,只要張令傳旨,臣自當照辦。”
李隆基眼光中掠過一絲失望的神色,看來李林甫顧及自身行止,斷不會在自己面前顯示其與張九齡有異議。他於是只好轉問張九齡道:“張卿,你以為呢?”
張九齡果然不給皇帝面子,引經據典說道:“臣以為不可!尚書為古之納言,我朝或多以舊相任之,或選歷重任且有德望者任之。牛仙客不過為河、湟之間一使者罷了,若授之為尚書,天下之人會怎麽說呢?”
李隆基今日之所以不提授牛仙客為相,而退為其次,其實還是忌憚張九齡。現在張九齡慷慨陳詞一番,將牛仙客說得如此不堪,其不看牛仙客的能力,唯觀其出身,令李隆基的心間晃出一絲惱怒。然李隆基明白,此類人言語說得難聽,而心底無私,不過奉聖賢道理而已,遂將心間火氣慢慢按捺下去。他停頓片刻,又柔聲說道:“也罷,就依卿之言不授尚書。然牛仙客此行確實超卓,當為天下楷模。若僅僅以制書褒美,畢竟有些薄了,或者將之封爵,賜予實封如何?”
張九齡當即予以反對:“陛下呀,漢時之法非有功不封,唐遵漢法,此太宗皇帝之制也。牛仙客作為邊將,其積谷帛、繕器械,實為其職責本分。陛下若欲賞之,金帛可也,唯獨不宜裂地以封。”
李隆基聞言臉上有些僵硬,嘴角不自覺牽動了一下,顯示出內心極度不喜。李林甫在側冷眼瞧科,心中若有所思,且很快有了計較。
李隆基努力使自己臉色恢覆正常,其年輕時被人呼為“阿瞞”,當知喜怒不形於色為其涵養所在。張九齡的言語竟然使他臉上改換了顏色,由此可見其心底之怒。他此時反問道:“賞以金帛?張卿又非不知,此人慣將賞賜之物封存,就是賞他再多,又有什麽用呢?”
君臣此後無話可說,李隆基遂令二人退下。張九齡已退出殿門,李林甫卻一瘸一拐地落在後面。李隆基見狀,心想此人朝會之時尚無異狀,為何頃刻之間就腿瘸了呢?看來李林甫有話想說,遂將李林甫喚了回來。
李林甫臉現痛哭之色,說道:“臣剛才扭身移步,不料忽然劇痛難忍,想是岔氣之緣故。”
李隆基不想聽他的鬼話,笑問道:“李卿,你莫非有話想說嗎?”
李林甫見皇帝猜出了自己的意圖,急忙躬身答道:“陛下聖明,微臣確實有話想說。”
“嗯,說吧。就是錯了也無妨。”
李林甫道:“陛下即位以來聖目識人,唯才是舉,使各級官吏皆得其所,傾盡心力為朝廷辦事,由此大治天下。陛下識人,不以門第不以出身,如臣等小吏出身之人,也能超擢相位,臣唯有感激涕零。”李林甫知道皇帝睿智無比,這些好聽話兒須點到為止,若泛濫為之必定招煩,遂歸入正題道,“張令剛才所言,臣以為失於偏頗,其以文吏眼光拘泥於古義,如此就違了陛下唯才是舉之初衷。”
李隆基臉上有了一些笑意,問道:“哦,原來你與九齡的想法有些不同呀,剛才為什麽不說呢?”
“臣牢記陛下訓示,不敢與中書令意見相左。”
“你們不許動輒爭吵,然商議大事之時還是可以爭論的。朕倡言臣下可以諍諫,難道就允許中書令成為一言堂嗎?嗯,你以為可以給予牛仙客實封嗎?”
“微臣以為,牛仙客實有相者之才,難道就不能為尚書嗎?至於封爵實封,其實為末節了。”
李隆基目視李林甫,心想此人為宰相,比張九齡要有趣多了,其頷首說道:“嗯,朕知道你的心意了。然九齡剛才所言也有些道理,牛仙客固有宰相之才,還是需要一些歷練的。明日朝會之時,還是先為其封爵位賜實封吧。”
李林甫心中堅執認為,皇權為上,臣子須察言觀色,諸事皆順著皇帝的心意而行,如此臣子之位方能恒久。如張九齡這等動輒犯顏直諫,屢屢不合皇帝心意之人,焉能長久呢?皇帝現在如此表態,說明他剛才根本不喜張九齡之言,無非礙於太宗皇帝倡言的“兼聽則明、偏信則暗”的訓示,心中勉強按捺罷了。
李林甫甚識進退,見皇帝已然表態,自己的目的已達到,遂拜辭而去。
第二日的朝會之上,群臣奏事大致結束,李隆基言道:“褒美牛仙客與皇甫惟明的制書已頒發了,朕覺得稍嫌單薄,可封牛仙客為陜西縣公,加實封三百戶。”
張九齡聞言有點不相信自己的耳朵,皇帝昨日似乎已接受了自己的建言,為何一夜之間就變卦了呢?按說李隆基剛才所言沒有一點兒與群臣商議的意思,所謂君言為重,又是當殿說出,身為中書令的張九齡應該依旨意行事才是。
然若順從聖意而為,就不是張九齡了。他聞言出班,堅執反對牛仙客封爵。
李隆基冷冷說道:“難道什麽事兒都要依著你才行嗎?”
這句話已然說得相當刻薄了,甚至有厲言斥責張九齡有越位之嫌的意思了。
張九齡無動於衷,依然不依不饒地說道:“太宗皇帝說過,自古以來民為重,君為輕,則朝廷大政,須依聖賢道理而行。”
張九齡如此當殿頂撞,李隆基感到在群臣面前失去了顏面,一時怒火難抑,遂譏諷道:“你認為牛仙客沒有門籍,那麽你又有何門閥呢?”
張九齡聞言一楞,皇帝在眾目睽睽之下如此說話,即是譏誚張九齡並無望族血統,為何要苛責他人呢?這句話又比上句話更加刻薄,若為識趣之人,聞皇帝此言默默退回朝班最好。
然張九齡並未退回,又前行一步跪下說道:“臣確實生於荒遠之地,且家世微賤,而牛仙客為關中之人,有祖蔭可恃。然陛下能擢臣踐臺閣,掌綸浩;牛仙客卻為河、湟一使者,其目不識文字,若降大任於他,臣以為不宜。”
李隆基心中怒火更熾,本想再加呵斥,然他畢竟有隱忍功夫,知道史官在側,若自己再與張九齡糾纏下去,傳之後世,定有失威儀。於是他強按怒火,說道:“張卿,牛仙客的事兒就如此定了,你退朝後速速擬旨吧。你若有想不通的地方,我們可以私下再談。嗯,退朝吧。”
李隆基不等張九齡回答,也不待張九齡起身,自顧自地起身離去。
李林甫下衙回府,一個人在庭間沈思發呆。家人知他此時正在思索大事,皆不去打擾。
眼前的那盆牡丹花經過秋風之後,花葉早已雕盡,僅剩下壯碩的枝桿猶在抵禦日甚一日的寒風,待來年再吐芽綻開。李林甫眼睛盯著枯枝兒暗自想道,人其實與草木一樣,其繁茂與枯萎的時光皆有一個前奏,那麽張九齡現在為何季節呢?
一個很明白的事實,即是皇帝與張九齡之間的裂隙在逐步增大,然能判斷大勢的李林甫異常清醒:皇帝此時尚未有舍棄張九齡的兆頭,欲速則不達,自己還應韜光養晦,斷不敢貿然出招,以致前功盡棄。
那麽,能使張九齡徹底垮臺的機遇在何處呢?
李林甫不知道,但他相信一定會有的。
如此,就慢慢地等待機會吧。李林甫思念至此,忽然感覺有些饑餓,遂擡步向堂中走去。
吉溫依舊為李林甫的門客,此時他已成為李林甫最信任的親信。侍立一旁的吉溫,看到李林甫挪步,急忙小跑至其身後稟報道:“大人,蕭炅已等候多時了,讓他入見大人嗎?”
李林甫聞言,臉現厭憎神情,說道:“真沒眼色,沒看到現在是飯點嗎?先讓他候在那裏,我用完晚飯再見他。”李林甫知道蕭炅的來意,蕭炅剛剛由戶部侍郎之職改授為岐州刺史。當初蕭炅被授為戶部侍郎,還是得李林甫之薦,奈何此人太不爭氣,吏部考功甚差,加之剛剛鬧了一場笑話,由此被授外任。
蕭炅的門第相當顯赫,其為南朝梁國蕭衍的後裔,屬昭明太子蕭統的一支,為當時的名門望族。蕭氏向以文學傳家,如蕭統就編撰了《昭明文選》,蕭炅卻沒有這些愛好,自幼不學無術,長大後靠門第蔭官而已。所謂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想是他們出身與經歷大致相同,蕭炅與李林甫聚在了一起,如今李林甫為相,得其所薦,蕭炅由此被授為戶部侍郎。
某一日,蕭炅赴喜宴,與朝中官員在廳間閑坐等候,恰巧蕭炅座側放有一本《禮記》。蕭炅左右無事,將之取過誦讀起來。讀了片刻,口中忽然誦出“蒸嘗伏獵”四字,就聽四側響起了一陣輕笑,蕭炅不知何故,急忙住口不念,並擡頭觀看。
就見周圍多為一片奇異的眼光,一人從座中立起身走至蕭炅面前,微笑著問道:“蕭侍郎剛才誦讀得挺好,只是周圍聲音有些嘈雜,剛才數句未聞清楚,煩請蕭侍郎再讀一次,可乎?”
蕭炅笑道:“嚴左丞有令,蕭炅敢不遵從?”
於是低頭又念了一遍。
周圍笑聲又起,比剛才更加響亮。蕭炅不明何故,臉現迷惑之色。那嚴左丞謝道:“蕭侍郎果然讀得好,挺之深謝了。”
此人名嚴挺之,即是當初在太原向李隆基奏報王毛仲私索甲杖之人。李隆基後來念其功績,擢其為刑部侍郎。及至張九齡為中書令,張九齡與嚴挺之稟性相似,二人私誼又好,張九齡遂薦其為尚書左丞,並兼知吏部選拔之事,李隆基當即準奏。
原來《禮記》原文為“烝嘗伏臘”,意指四令時節。蕭炅估計不識“臘”字,將之讀為“獵”字。嚴挺之等人多為科舉出身,對《禮記》諸章實在谙熟無比,蕭炅讀後,他們馬上意識到了錯誤。嚴挺之起身戲言讓他再讀一遍,蕭炅不知是計,由此笑料更大。
蕭炅從此又得了一個“伏獵侍郎”之雅號。
更有好事之人揶揄道:本朝上有“弄獐宰相”,下有“伏獵侍郎”,看來他們慣好在山林中穿行狩獵了。
卻說李林甫吃完晚飯又獨坐消食一番,方讓吉溫將蕭炅喚過來。
蕭炅不想離開京城,此次來意,就是央求李林甫幫他想想辦法。
李林甫聽完蕭炅的傾訴許久未吱聲,既而呵斥道:“你好好去參加喜宴,無非吃飯喝酒而已,偏要去誦讀什麽《禮記》?你的文才很好嗎?哼,那幫人自幼習書,在他們面前讀《禮記》,你豈不是班門弄斧嗎?”
蕭炅低頭聽訓,心中卻不以為然:我不過讀錯了一個字,李大人您呢?那幅“弄獐”之字掛在姜度中堂何止一日?豈不是比我丟醜還要大嗎?其想到這裏,憤然罵道:“這幫人太可惡了,不過多識幾字,有何張狂之處?”
李林甫擺擺手道:“罷了,不要再糾纏這件事兒了,與讀書人打交道,唇槍舌劍你是無論如何也鬥不過他們的。即便你當時占了一些便宜,然筆桿子攥在他們手中,千秋萬代之後,終歸是你遺臭萬年。”
蕭炅道:“李大人,這件事兒沒有商量的餘地了嗎?”
“朝廷授書已下,又無過硬的理由,如何再扳過來?張九齡與嚴挺之讓你出任岐州,人家未提你的‘伏獵’之事,緣於你的考功太差,且京官外任向為皇帝提倡,就是到了皇帝面前,這樣的理由也很過硬。”
其實李林甫不知,嚴挺之兼知吏部詮選之事,某一日對張九齡說道:“張公無法制止‘弄獐宰相’,難道也能容忍‘伏獵侍郎’嗎?”張九齡遂以考功為由將蕭炅改任,則蕭炅出為外任還是緣於“伏獵”。
蕭炅道:“哼,下官知道,下官之所以有今天,皆是那個好事的嚴挺之攛掇張九齡的結果。”此前京官放為外任的時候,往往在秩級上稍稍升一些以為安慰。蕭炅原為戶部侍郎,是為正四品下,而岐州為下州,刺史也為正四品下,看似為平級調任,實則有貶官的意味了。
李林甫嘆道:“你還是先去就任吧,將來再尋機會。人在背運之時,多靜少動為其主旨,你此去岐州,須勤於政事,最好不要多說話。”
蕭炅躬身答應,然意猶未平,狠狠說道:“我與嚴挺之有何冤仇,他為何要平白無故害我前程?李大人的訓誡,下官定會銘記在心,然這口氣終究難忍。”
李林甫淡淡地說道:“你能不能忍住,事關你想成事或是壞事。你若想圖一時痛快,大可效匹夫之行前去辱罵一番,此於事有何補呢?唉,蕭炅啊,世間要隱忍的地方太多了,你這點小挫又算得了什麽?”
蕭炅見李林甫大發感慨,一時難明其意,只好應了一聲。
李林甫又笑了一聲,說道:“你此去岐州為任,其實很好呀,如此就在京城無聲無息。你那‘伏獵’之名,說不定數月之後就會被人們淡忘了。如此一來,你就處於暗處,那嚴挺之就居於明處。”
“暗處?”蕭炅有些不明白。
“對呀,那嚴挺之在明處,他若有過失,你大可進行點評嘛。”
“嚴挺之難道會有過失嗎?李大人,此人除了說話難聽一些,下官確實瞧不出他的過失之處。”
李林甫幽幽一笑,說道:“他難道沒有過失之處嗎?他現在沒有,並不意味他將來沒有!蕭炅啊,嚴挺之身處要位,他能保證自己不犯錯嗎?對了,你說他說話難聽,這許是他犯錯的根源。”
嚴挺之將“弄獐宰相”與“伏獵侍郎”連在一起笑談,李林甫也有耳聞,他內心裏也早對嚴挺之恨得牙根直癢。
裴耀卿這兩年忙於漕運之事,經常到各地奔波,很少回京,如此殫精竭慮,終於使運糧關中有了起色。
南方所產之糧經運河運到洛陽,其間通行無阻,運價甚廉,其最艱難處即是三門砥柱一段。這裏水流迅疾,舟船易破,幾乎無法通行。高宗皇帝顯慶年間,朝廷征六千餘人在三門山鑿石開山,修山路以通牛車,將水運改為陸運。然如此一來,其運費昂貴也就罷了,運量卻受到限制,每年最多能輸入關中之糧約五十萬石,遠遠不敷關中使用。
裴耀卿親自在三門山附近踏勘多次,最終采用了“沿河設倉、逐級轉運、水通即運、水細便止”的辦法,即在三門砥柱東面置集津倉,西置三門倉,又於三門北山開山路十八裏,漕糧運至集津倉後,改為陸運繞過三門險灘儲入鹽倉,再用船運至太原倉,最後經黃河入渭水,漕糧即可輸入京師。
如此一來,每年可輸入京師漕糧二百餘萬石,並節省運費十餘萬緡。
李隆基聽完裴耀卿的稟報,龍顏大悅,放聲大笑道:“好呀,朕從此以後再不用被人譏為‘逐糧天子’了!哈哈,裴卿功勞很大,張李二卿,朕該如何酬勞裴卿呢?”
裴耀卿躬身答道:“臣忝為侍中,這些年未署朝政之事,僅僅忙於漕運之事,漕運雖有小成,畢竟有虧職守。陛下若不斥責微臣,則已足矣。”
張九齡衷心讚道:“三門險灘向為漕運最艱難處,此前多少人想了無數方法,依然難奏其效。裴侍中今依地勢,逞巧思而去難題,實有李冰建都江堰的同工之妙。陛下,裴侍中剛才說話太謙,臣以為可頒制書褒獎。”
李隆基微微一笑道:“頒制褒獎實為惠而不費之事,然天下之人會不會責朕過於吝嗇呀?”隨著國勢漸旺,府庫財貨日積,李隆基如今賞賜之時,其手面甚闊。
李林甫此前與張九齡一起面君時,難聞其聲,現在似乎話語也多了起來,其躬身說道:“裴侍中此舉使朝廷每年節省運費十餘萬緡,其功莫大焉。”此話藏頭露尾,既順李隆基之意,又順勢捧了裴耀卿。
李隆基道:“如何賞賜裴卿?裴卿如今官至宰相,又有爵位,也就照舊吧。朕聽說裴卿在長安的宅第甚小,這樣吧,朕在長安賜你一處新宅,建造之費用由國庫所出。李卿,此事就由你來辦吧。”
李林甫躬身答應,裴耀卿急忙謝恩,張九齡想起那日朝堂上與皇帝爭論的情景,也不想在此等小事上徒費口舌。
李隆基因為運糧關中的事兒得到解決,興致變得很好,展顏說道:“裴卿將此等事兒辦成,看來其中也有天意。我們此次離開長安,不覺已近兩年。朕在宮中一直住得挺好,近來卻有數名宮女接連遇到異事,她們皆說看見過青面獠牙之鬼怪。想來宮中鬧鬼,定是上天催促我們速回長安了。”
三人聞言一驚,宮中鬧鬼實為大事,裴耀卿急問道:“陛下,若宮中有鬼,不可忽視,須由太常寺之巫師施法祛之。”
李隆基不以為然道:“鬼怪之事多為傳言,不足為信。然宮中人心惶惶,也不可忽視。今日三位宰相總算聚齊了,我們這就商議一下,趁著現在天氣尚未寒冷,我們回歸長安如何?”
李隆基口中對鬼怪之事不以為然,心中卻未必這樣。是時人們皆信鬼神,宮中有如此異兆,李隆基肯定為此上心且心生焦慮。
張九齡再一次表現了他不懂君心的特點,宮中既然鬧鬼,李隆基心中已有不安,那麽離開洛陽返回長安實為正解。張九齡卻不這樣想,其躬身稟道:“陛下,如今剛入十月,正值秋收時節。若大隊人馬返回長安,勢必影響沿途百姓的秋收事宜。微臣以為,若返京可延後一些時日,待仲冬十一月最為適宜。”
裴耀卿也順口讚同了一句,李林甫卻一聲不吭。
張九齡此議實為秉持“民為重、君為輕”之聖賢道理,主要考慮不奪農時,也就忽略了李隆基的迫切心跡:此時返回長安既可擺脫洛陽宮中鬧鬼的窘境,行在路上又不會覺得寒冷。
三名宰相中有兩名不同意現在返回長安,李隆基心中不高興,也就不想再說這個話題了。
待他們辭退的時候,李林甫又故技重演,裝出腿腳不舒服的樣子,故意落在後面,李隆基瞧其模樣,知道他有話想說,就將他喚了回來。
李林甫說話相當簡約,其拱手稟道:“陛下,臣以為陛下欲返長安,其實不用征求臣下的意見。”
“此為朝政大事,例該征詢宰相意見。”
“微臣以為,洛陽與長安為陛下的東西二宮,陛下或住東宮,或住西宮,全憑陛下一時興致,我們為臣下者自當跟隨罷了,那是不必多言的。”
李林甫此言實為李隆基找尋理由,將皇帝行幸兩京說成自己的家事。自古以來,皇帝家國一體,則皇帝無私事,所以皇帝立皇後太子,乃至日常用度,例當與重臣商議,以匡正過失,有利國家。
李隆基聽言後覺得十分順耳,說道:“剛才九齡所言也有道理,朕之出行須不違農時。”
“張令有些泥古不化了。陛下心系百姓,返回長安之後免除沿途地方的租賦,如此對百姓更為有益。”
李隆基向李林甫投去讚賞的目光,心想此人能夠體察聖意也就罷了,還能因勢想出一些妥當的處置之法,如此就很難得了。
後一日,李隆基下詔,全體人員於十月初六動身返回長安。
張九齡選擇直率之言與皇帝相抗,其效果極差。皇帝由此愈益不高興,且大多結果與張九齡的初衷相違,可見李林甫的法兒顯得更為高明。自古以來,以諍諫出名者以魏征最顯,成就魏征之名者非是其本人,還是緣於其身後的太宗皇帝。李隆基此前能夠容忍宋璟和韓休,現在對張九齡卻有些不耐煩了。
大隊人馬返回長安不數日,氣溫驟降,長安很快迎來了是年的初雪。
李隆基晚膳後離開勤政樓,其不坐暖輿,自行頂著雪花踏雪而行,如此費時小半個時辰方入南熏殿,周身已然發熱,且冒有薄汗。
宮女幫他去掉鬥篷,看到武惠兒未前來迎接,李隆基微覺詫異,遂順口問了一句,宮女怯怯地答道:“稟陛下,娘娘今日不知何故生悶氣,連晚膳也不用,一直躺在榻上呢。”
李隆基來到榻邊,果見武惠兒側身而臥,臉朝向裏側,遂上前將她身子扳過來,急問道:“惠兒,莫非身子不舒服嗎?”
武惠兒急忙起身欲見禮,李隆基見她臉上布滿了淚痕,就將她按坐下去,驚問何故。
武惠兒眼中不絕地流出淚水,張開嘴本想說話,又搖搖頭不再開言,唯低聲啜泣而已。
李隆基愈發摸不著頭腦,就與武惠兒挨著坐於榻上,輕輕手撫其肩,柔聲問道:“惠兒,到底有何委屈之事?你如此悶在心中,豈不是作踐自己的身子?”
武惠兒再搖搖頭,然後輕聲說道:“陛下呀,妾不想說出此等言語。唉,事關皇子,妾不管怎麽說終究難脫嫌疑。”
“皇子,莫非哪個皇子惹你了嗎?”
武惠兒還是搖頭,說道:“陛下,妾真的不想說,也不敢說。”
李隆基看到武惠兒顧慮甚多,遂寬慰道:“惠兒,你我夫妻一體恩愛多年,可以無話不說,你就是說錯了,我也不會怪你。我知道皇子眾多,難免口舌駁雜,他們多數年幼,說話少有分寸,若無意間沖撞了你,還是寬懷為本吧。”
“陛下,若年幼皇子說話無禮,妾也是一笑了之。然這幾個皇子年齡既長,學識又好,其所言非是脫口而出,當是深思熟慮而成,妾因此方才憂慮萬端。”
“嗯,哪幾個?”
“太子瑛、鄂王瑤、光王琚。”
“他們如何說話?”
武惠兒伸手抹了一把眼淚,似自責般說道:“陛下,此話說來話長。唉,陛下踏雪入殿,妾只顧想自己的心事兒,竟然忘了替陛下寬衣。來,且將靴子脫下,先燙燙足,待陛下安定下來,妾再詳說吧。”
李隆基其實未聽出她話中的破綻:武惠兒本來一直躺在榻上傷心落淚,又如何知道自己踏雪而來呢?
李隆基舒坦地斜倚在胡床之上,溫度適宜的熱水滋潤著足部。他凝視側旁的武惠兒,溫言道:“他們究竟如何?你可以說了。”
武惠兒道:“妾此前早知他們三人私誼甚好,他們或入東宮,或入二王之府,諸皇子中他們三人私下交往甚多。”
“嗯,諸皇子中以他們三人學識最好,想是他們趣味相投,由此過往甚密,實屬正常。”
武惠兒搖搖頭道:“妾起初也是這樣想,現在看來全錯了。他們如此交往甚密,非是志趣相投,緣於他們的母親或逝或被陛下疏遠,由此對陛下漸生怨懟之情,且陛下一直待妾親愛,他們連帶著將妾母子也一同恨上了。”
李隆基生於皇家,對後宮之事何等熟稔?他聞言覺得武惠兒有點小題大做,微微一笑道:“惠兒,此為你之猜測吧?瑛兒為太子二十餘年,日常端莊謹慎,絕非多事之人,他不該對我們有怨懟之情啊?”
武惠兒此時的顏色也淡定下來,其緩緩說道:“妾侍奉陛下多年,陛下當知妾非無端猜測之人。妾今日之所以傷心,實因得了翔實的憑據。”
“有何憑據?”
“鄂王瑤府中有一張姓仆人,其日常侍奉鄂王左右。前幾日,這張姓仆人因做錯一件小事,被鄂王令人痛毆一番,他由此不忿,前往駙馬楊洄那裏告密。陛下,原來太子他們三人一起時說的話,既對陛下無禮,又對妾母子心懷怨毒。”
李隆基聞言,不由得坐直了身子,臉色頓時變得凝重無比,沈聲問道:“他們如何說?”
“他們說陛下寵愛妾身,由此漸至昏庸,只對妾生子女憐愛,卻對其他皇子公主視若無物。以太子為例,其居儲位二十餘年,陛下唯勸其讀書,年近三十竟然還不能接觸政事。太子曾多次慨嘆,他至今不知監國為何滋味。”
李隆基臉色變得更加凝重,其“哼”了一聲,並不插言。
“鄂王與光王多引前史為例,勸太子要以隱忍為主。他們說陛下年事漸高,太子終有一日能夠繼承皇位,到那時殺伐決斷,其實未晚。陛下呀,妾以為他們所言實在陰險無比,他們既盼陛下早日交出權柄,又想不利於妾母子。妾由此憂慮萬端,將來事情終歸要成這樣,妾難有萬全之策啊。陛下,難道妾殷勤侍奉陛下,也錯了嗎?”
李隆基臉色怒極,伸手猛地向下一擊,怒道:“其心可誅!其心可誅!”
李隆基是年五十二歲,正值壯年。遙想自己於先天元年登基之時,自己不過二十四歲,看自己目下的身體與精力光景,再做二十年皇帝也非難事,難道太子李瑛果然有些焦急了嗎?
太子若有此等心思,只要其不付諸於行動,按說也很正常,然他現在就與李瑤、李琚混在一起,那李琚還為文武全才之人,他們如此妄議父皇,其實已有結黨之嫌了。
李隆基由郡王之身經多番拼殺成為皇帝,他當然明白覬覦皇位者甚眾。為了清除這些對皇位有威脅者,他往往不待其發展至萌芽狀態即扼殺之。像王毛仲當初未必有謀反之心,然其權位日重且交結諸將,則有謀反的條件和可能,所以李隆基憑借嚴挺之的奏言將王毛仲一夥散之於無形。如今太子三人交結妄言,其實蘊藏有禍亂的可能,李隆基由此心生警覺。他默默思索片刻,然後問道:“那張姓仆人現在何方?”
“楊洄為了不引起鄂王警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