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回 張丞相用人分明 王忠嗣揮兵如神 (1)
關燈
小
中
大
李林甫自太原返京,這日帶著一些並州土儀入源乾曜府中拜望。
經歷了括戶的過程,李林甫與源乾曜變得相熟起來,李林甫已不需要讓源乾曜的兒子們傳話,兩人可以相對攀談,且話語漸至深入。
李林甫拱手拜道:“源公,晚輩奉命回京,看來括戶之事已大致成功,不用朝廷派人日夜督促了?”
“是呀,聖上對張令就是這樣說的。”
“源公,不知朝廷會如何安置我們這幫人呀?”
“嗯,你們大有前途,大有前途啊。”源乾曜說到括戶之事,頓時大為興奮,當初由源乾曜和宇文融倡言括戶,此事使國家受益很大,聖上對此大為稱心。追根溯源,源乾曜之所以被授為門下省侍中成為宰相職,其與括戶之事大有幹系,他接著興奮地說道:“你們此次回京,朝廷定會論功行賞,官秩皆會有升的。”
“哦,如此還請源公多多照看晚輩。”
源乾曜問道:“你昔在太原之時,張說在那裏任並州長史和天兵軍大使,你們應該經常見面,他對你觀感如何?”
“晚輩不過匆匆見過張令數面,言語並不多,也就無情分可言了。”
源乾曜微微一笑道:“是了,張說自視才高,你又為蔭職出身,他終歸未將你瞧在眼中。”
張說將政事堂改為中書門下,源乾曜如此一來待在中書省的時間最多,他們每每議事,張說的主意成為主要,源乾曜處於絕對從屬的地位。
源乾曜待在中書省裏的時候,有時候也暗讚張說的能耐。其將政事堂改為中書門下,則門下省似成為中書省的附屬;其在中書門下設立五房,又可將尚書省繞過,可以直接向六部下令,如此似將各衙署的權力集於一身。
門下省對中書省封駁之權,如今處於從屬位置,則封駁功能大為降低。源乾曜知道,此前的中書省與門下省的相對設計,有利於權力的制衡,如今集於一身,則張說相權日重,其實對皇權不利。
令源乾曜大為不解的是,皇帝李隆基對此舉不加反對,反而大加讚成。
皇帝尚且如此,源乾曜當然隨同,然並不意味他的心裏沒有想法。
李林甫自從約見張說之後,已明張說對自己的態度,知道自己就是百般奉承,也終歸枉然。李林甫有一件好處,他能夠很快明白事情的大致脈絡,進而有所抉擇,絕不走冤枉之路。
所以他決計不會再走張說的門路。
李林甫微微一笑道:“源公所言甚是,晚輩明白張令眼光甚高,也就不會去空耗力氣了。”
源乾曜嘆道:“然皇帝之下,張說一言九鼎,你不去走他的門路,再尋他途,實為空耗力氣啊。”
李林甫從此話中讀出了源乾曜的無奈,心想源乾曜日常唯張說之令是聽,看來心中也是有想法的,遂說道:“源公為侍中,亦為宰相職,聖上睿智無比,肯定不會偏聽偏信,則源公說話,聖上也會重視的。”
源乾曜剛才話音出口,已是大為後悔,心想自己在一個後生小子面前說出此怨懟之語,若傳揚出去實在不美,遂笑道:“是啊,國家大事,例由我們先議,張說還是善於傾聽意見的。哥奴呀,你們括戶有功,朝廷定會念著你們的功勞,妥為授任的。”
李林甫知道,這就是所謂的官腔了,其神色如常,謙遜問道:“晚輩識淺目陋,不知進退。請問源公,晚輩今後在何處任職為宜呀?”
由於事關李林甫的前程,源乾曜倒是開動腦筋想了一遍。李林甫非科舉出身,雖對書藝、音律、丹青之事有所涉獵,然官場中以文翰為主,他終歸難上臺面。源乾曜又想,如今中書省、門下省與尚書省似混為一體,唯禦史臺可以彈劾任何人,似成為三省之外唯一的相抗陣地。若禦史臺也被張說所把持,則朝中就成為一團和氣了。眼前此子說什麽也不會與張說混成一體,若將之布於禦史臺,說不定將來會有什麽用處哩。
源乾曜想到這裏,微微一笑道:“聖上如今導人諍諫,對言官甚為重視。哥奴呀,你有識見,行事也縝密,我覺得你能入禦史臺倒是一個好去處。”
李林甫躬身相謝:“源公之言,晚輩謹記。還望源公方便的時候,在聖上和張令面前多替晚輩周全則個。”
看來武惠兒的無意之言在李隆基面前起了作用,過了幾日,李隆基對張說說道,潘好禮頗有才具,須到外任上歷練一番。
是時內外任交流已成慣例,潘好禮又非張說的親信,也就無須向皇帝進言。後數日,潘好禮被授為並州長史,並兼知天兵軍節度副使。
如此一來,禦史大夫之位出現空缺。
李隆基征詢張說授任此位的意見。
張說道:“臣想起一人,其平亂有功,又為功臣之弟,現為中山郡公閑居在家。”
李隆基道:“此人莫非崔日知嗎?”
“正是崔日知。”
崔日知系崔日用的從父弟弟,當初李隆基殺掉韋氏擁父親李旦為皇帝之時,崔日知時任洛州司馬。適逢中宗皇帝的次子李重福在洛陽領人作亂,崔日知領兵痛擊,遂立大功。後來崔日用被貶,崔日知也受到牽連,賦閑至今。
李隆基嘆道:“博陵崔氏實乃人才輩出,可惜崔日用已逝,想起他當初立有大功,而今黃泉兩途,朕心傷悲啊。好呀,可以起覆崔日知嘛。張卿,你莫非想授崔日知為禦史大夫嗎?”
“臣有此心意。陛下,崔日知明經及第,素有才翰,可堪為用。”
“然他賦閑多年,禦史大夫為一重要的職事,他果然能勝任嗎?”
李隆基心中掠過了一陣不快,他想起了張說對崔隱甫和宇文融的授任之事。
崔隱甫和宇文融的授任之事空懸至今,緣於張說欲授崔隱甫為金吾將軍、宇文融為明威將軍。
金吾將軍為從三品,明威將軍為從四品,其秩級不低,然兵制厘革之後,府兵制已名存實亡,其雖有將軍之名,而無督軍之實,則為閑散之職。
張說欲授任此二人的想法尚未奏聞李隆基,其訊息不知從何處流了出去,引起京城人們輿論。
“崔隱甫與宇文融括戶有功,聖上也說過要予以重用,為何將他們任為軍中閑職呢?”
“嘿嘿,中書令張說為文宗領袖,對非文學之士向來瞧不在眼裏,你莫非不知此二人的出身嗎?”
“不錯,此二人確實未經科舉入官。”
“對呀,他們未經科舉入官,就是無才,焉能為文官?還是做一名武夫最好。”
“胡說。此二人致力於括戶之事,若無文翰之才,焉能大功告成?”
“嘿嘿,所謂黨同伐異,朝中多為文學之士,如何能容這二位白丁之士?”
這股風也刮入李隆基耳中,宮內的武惠兒也有耳聞。
那日李隆基下朝之後,武惠兒陪其用午膳。他們用完膳後,李隆基躺在胡椅中閉目消食,武惠兒忽然笑吟吟問道:“陛下,妾近日得聞姚公與魏知古的一段故事,有點想不通哩。”
李隆基“嗯”了一聲,示意她說下去。
“當初韋氏和太平公主幹政,姚公與魏知古皆為陛下立下大功。聽說魏知古偵知太平公主欲不利於陛下,他及時奏聞方免禍亂。然姚公為相之後,似乎忘了魏知古的功勞,對魏知古殊無好感,且百般刁難。”
李隆基心想,姚崇當初大加貶斥功臣,非是出於個人恩怨,卻是為固自己皇權而設。只是其中幽微,也沒必要向武惠兒詳細說知了。
武惠兒接著道:“妾後來得知,姚公之所以不喜魏知古,緣於他認為魏知古小吏出身。陛下,魏知古有大功在身,為政時又勤勉謹慎,姚公如此待他,是否有些不公呀?”
李隆基嘆道:“朕用姚公,在於他有濟時之用。朕對姚公信任有加,允其轄內威權獨運,果然使國運昌盛。有相如此,朕心甚慰啊。至於他在施政時對誰好一些對誰差一些,乃至委屈了某人,終為小節。”
“陛下所言甚是。然妾還是不明白,人若小吏出身,就可斷定其一生無才嗎?”
李隆基睜開眼,微笑道:“天下人們眾多,豈能一脈考人?姚公如此認為,實在失於偏頗了。譬如文學與吏治並非對立,如姚公為科舉出身,以文華著名,尤善於吏道,他若一味以文學治世,焉能有‘救時之相’之稱?惠兒,你今日為何沈湎於這個話題?”
武惠兒抿嘴笑道:“妾也是一時心血來潮,由此想請陛下指明。唉,女子為何不能參加科舉呢?若有此例,妾說不定也能考中進士,如此也很榮光嘛。”
李隆基聞言暢懷大笑,說道:“嗯,你哪日到孔夫子墓前瞻仰一番,捎帶著問一下孔夫子,他那‘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之語從何而來?你若能說服孔夫子,朕也可以專為你設立女進士之位嘛。”
武惠兒知道這是皇帝調笑之言,那是當不得真的,遂正色道:“惠兒不敢擾了陛下之心智。妾知道,男女有別,治國大事還是男子來理最好,若女子插足,極易釀成歧途。所以三皇五帝至於今,未見女子為皇帝為大臣者。”
“嗯,你知道就好。惠兒,朕有些乏了,我們到榻上歇息一會兒。”
武惠兒為聰穎之人,她說的這番話是有所指的。她既知張說對自己的態度,知道此人的主意甚堅,那是不會輕易改變的。自己的皇後之位暫時無望,然假以時日,萬一皇帝舊話重提,屆時朝中大臣依然無人支持自己,則皇後之位依然渺茫。從這個時候開始,武惠兒決意在朝中尋覓支持自己的人兒,張說明顯不是,那麽她遍植親信、打壓異己的做法也不可做得太暢快了。
如此就有了這番對話。
李隆基現在見張說推薦崔日知為禦史大夫,耳邊就響起了那日與武惠兒的對話,遂說道:“張卿,崔隱甫昔為禦史中丞,因禁惡錢被貶,現在又括戶有功,若讓他任禦史大夫還算妥當;還有宇文融,其倡言括戶,又在東都督促括戶數年,其成績卓著,授其為禦史中丞,應該能有作用。”
皇帝既有此意,張說不敢與之硬抗,只好迂回說道:“陛下,此二人到禦史臺任職,應該稱職。臣有一點憂心,他們讀書不多,如此眼光就有了局限。禦史臺有肅正朝列之職責,他們為主官,眼光識見較於尋常官吏要高。”
李隆基見張說又擡出了這般說辭,聞言說道:“張卿,他們未經科舉出身,是為短處。然也有好處,他們明白自身之短,處政時加倍努力,所謂以勤補拙是也。括戶之所以成功,正是因為他們出於公心,戮力而為,是為例證。”
張說見皇帝心意甚堅,不敢再加阻撓,遂躬身言道:“臣奉旨。”
“好吧,你這就去擬旨吧。嗯,崔日知也不要再賦閑了,就授他為金吾將軍。他在洛陽以平亂出名,還是有些軍事之才的。”
李隆基不經意之間改變了張說的欲授之人,崔隱甫與宇文融入主禦史臺,他們後來也輾轉知道此次授任的詳細過程,二人從此對張說暗自懷恨。
崔隱甫為禦史大夫,宇文融為禦史中丞,二人一主一副主持禦史臺,李林甫也很快進入禦史臺,成為察院的侍禦史,是為六品職。
李林甫為謝二人提攜之情,這日晚間在府中治酒,請二人入府為客。
宴酣酒熱之際,崔隱甫與宇文融不由得想起張說,慢慢地就有了不遜之言。
崔隱甫罵道:“昔日狼竄鼠輩,不過會舔奴才的靴跟,一朝權在手,就把令來行了。”張說巴結王毛仲,且他吻王毛仲靴面之事不知如何就傳揚出去,如此就被天下人詬病。
宇文融也很得意,說道:“還是聖上聖明啊,我們辦了一些具體事兒,聖上就瞧在眼中。張說這一次欲玩權術,不料被聖上瞧破了。哈哈,想張說這會兒定是懊喪得很哩。”
崔隱甫衷心說道:“是啊,是啊,你倡言括戶,果然眼光深遠。嘿嘿,我禁惡錢被貶,不料因括戶又翻過身來。唉,其實這禦史大夫應當你做才是,我繼續做我的禦史中丞,最為相宜。”
宇文融道:“崔兄何出此言?我們同臺為僚,又分什麽彼此了?今後遇事時,我們大可多商議數回,只要誰的主意好,就依此言而行。”
“那是,那是。”崔隱甫點頭稱是。
宇文融道:“我們今後就把眼光集中盯於張說那幫人身上,他們只要有錯,我們盡可彈劾。哼哼,他們皆處要位,只要行事,皆會有錯,我們彈劾多了,時間一長,聖上也會不耐煩他們。”
崔隱甫讚道:“對呀,禦史臺謹守職責,如此做正合聖上心意。”
李林甫比二人年輕,又為他們的屬下,今日設酒相待,只是殷勤侍候,不敢隨便插話。他聽了二人說了許多話,心中有了計較,遂舉盞道:“二位兄長,愚弟再敬酒一盞。”
三人舉盞對飲。
李林甫起身執壺倒酒,他為謹慎之人,開席之後不許家人入內,並將房門合上,不許家人聽見他們說話。
李林甫歸於座上,拱手說道:“愚弟心中有些想法,還請二位兄長批評。”
崔隱甫嘿嘿一笑道:“哥奴年紀雖輕,然比我們老成。你的話定是深思熟慮而來,說吧。”
李林甫道:“二位兄長剛才所言,愚弟不敢茍同。愚弟以為,對張說這幫人不宜彈劾太頻,反而應該放任他們。”
“此為何道理?”宇文融驚問道。
“二位兄長應該看到,聖上擇相甚嚴,如今張說為相,聖上肯定會有所期待。張說上任之後,果然不負眾望,先改政事堂為中書門下,又厘革兵制,此二招皆為大手筆,聖上甚為嘉許啊。”
崔隱甫頷首道:“不錯,是這樣。”
李林甫接著道:“張說為相未及二年,其理政少有缺失,國勢也日漸繁榮,聖上對其信任有加。我們若動輒彈劾,聖上定會以為我們為洩私憤而為。”
崔隱甫和宇文融相視點頭,意甚嘉許。
“如此一來,就有些打草驚蛇了。愚弟以為,我們不挑其毛病,以奉承為主。剛才宇文兄說得對,他們皆處要位,怎麽會沒有毛病呢?我們不挑其小毛病,要找一個致命的大毛病,然後一招致命!”李林甫說完,又拱手道,“此為愚弟的拙見,還望二位兄長批評。”
二人一時沒有答話,他們心中皆被深深地震撼了:此子年紀輕輕,卻有如此心機。若假以時日,那如何得了啊!
自從默啜死後,突厥人對西北境的壓力頓減,安西都護府與北庭都護府得到了難得的安謐,其商旅之路也暢通無阻。
郭虔權久為北庭都護,其因為斬殺默啜之子同俄而威名遠揚,使突厥人不敢輕易啟釁。然去年冬日,郭虔權忽染一病竟然不治,如此就死在軍中。郭虔權雖死,突厥人現在一盤散沙無力攻伐,邊疆由此相安無事。
突厥人無事,吐蕃人卻在蠢蠢欲動。某一日,他們興兵攻下石堡城。
石堡城原為吐谷渾的地盤,吐谷渾王內附大唐之後,這片地面也就歸了大唐。吐蕃看到吐谷渾歸了大唐,頓時感受到了威脅,遂屢屢攻入唐境。他們攻到石堡城地面,覺得這裏是進入河西地區的必經之道,遂在這裏因山築城,以儲存糧械,進而威脅河西、隴右地面。
吐蕃內亂之後,其勢衰落,石堡城由此易手,由唐兵控制。現在唐兵一時大意,石堡城又被奪走。
蕭嵩是時任河西節度使,恰在此時,朝廷厘革兵制的文書頒下,蕭嵩見之大喜,遂想起一人,令人喚他入帳,劈面問道:“你久有鴻鵠之志,眼前有一個報仇機會,你願往否?”
“只要能報仇,末將願往。”此人年紀甚輕,至多不過十六七歲的年齡,其面龐稚嫩,然身子高大且粗壯。
“好呀,朝廷有敕令,我們今後可以自行募兵。這樣吧,你可在現有兵士中挑選,也可另行募兵,如此練成一萬人。我給你三月的時限練兵,然後興兵直取石堡城。”
“末將聽令。”
此人名為王忠嗣,是年剛剛十八歲,卻是一位大有來歷之人。
解琬昔為朔方節度使的時候,為了對付吐蕃侵擾,朝廷令他兼知河西節度使,某日他召集重兵,以王海濱為先鋒攻擊石堡城。此戰唐兵大勝,共斬敵一萬七千人,獲馬七萬匹,牛羊四十萬頭,可謂大捷,唯王海濱身先士卒,其深入敵圍,竟然脫力戰死。
李隆基感於王海濱之忠義,贈其為左金吾大將軍。王忠嗣是為王海濱的獨子,是年剛剛九歲,其入見李隆基的時候,伏地而泣,李隆基撫之說道:“此霍去病之孤也,須壯而將之。”遂授其為尚輦奉禦,是為五品職,並將之養在禁中。王忠嗣年齡與李隆基第三子李享相當,二人又志趣相投,由此一同長大。
王忠嗣長到十七歲,為報父仇,累累請求到河西為將,李隆基無奈答應,授其為左威衛將軍。然李隆基怕他血氣方剛,又有覆仇之心,私下裏詔蕭嵩不可輕易派王忠嗣出戰,以免發生意外。蕭嵩由此將王忠嗣壓了兩年,王忠嗣累累請戰而不能,惱得嗷嗷連聲。直到近期蕭嵩密奏李隆基,李隆基覆詔答應:若有以多勝少之機會,王忠嗣可以居後出戰。
由此可見李隆基對王忠嗣的關愛之心。
所以王忠嗣領令之後,蕭嵩又交代一聲:“與戰之時,你可居後指揮,不得前鋒殺敵。此為聖旨,你若不聽,就是抗旨!”
王忠嗣答應了一聲,心想我若到了陣上,你又如何管得了我在陣前或是在陣後?
王忠嗣在軍中日久,深知府兵制的弊病。這些亦兵亦農的兵士,貪戀家中的田畝和妻兒,打仗時極不願冒死沖鋒,只想混夠時辰返回家中。在高宗皇帝時期開始,西北戰事屢有兵敗之事,其主要原因就在於此。
王忠嗣決心訓練出一支全新的軍隊,只是蕭嵩給的時限太短,他只好從權了。
時限太短,就不能到太遠處募兵。王忠嗣決定,先從河西軍中選出六千人,再設法從鄰近的隴右、朔方等地招募四千兵士,由此形成步、騎各五千的隊伍。
此後,王忠嗣用了一月時間將一萬兵士集齊,再用兩月時間集訓。他一邊練兵,一面思考如何攻擊石堡城的事兒。
石堡城因山而建,據險而立,與雁門關的地勢有些相似。王忠嗣知道,若拿這一萬人去強攻石堡城,就會成為一場曠日持久的攻堅戰,能否攻下石堡城尚在兩可,估計這一萬人定會傷亡大半。
但為了不辜負皇帝的期望,王忠嗣一定要打好這一仗。
兩萬唐兵向石堡城進發,他們到了距石堡城兩裏處的小山前停下,然後擺開陣列,根本沒有攻城打算,擺出了一副防禦的態勢。城上的吐蕃人眼見兩萬唐兵犯關,知道他們純粹是以卵擊石,根本沒把他們放在眼中。然而他們沒有想到,唐兵擺好陣列,從後面又走來了許多提鏟持錘等農夫模樣之人,他們到小山上開始鑿石築墻,明顯想建一城堡。
吐蕃人見之大驚,若此城堡建成由唐兵據守,則後患無窮。以往吐蕃人固據石堡城,間或開關縱兵侵入河西、隴右地面大肆劫掠一陣,看到唐兵開始合圍,即又躥回石堡城,唐兵到此無法攻破,只好望洋興嘆。若眼前新堡建成,吐蕃人就沒有了以往暢快進出的方便。譬如吐蕃兵再入河西、隴西地面侵掠,極易被新堡裏的唐兵閘斷歸路,由此大量傷亡。
吐蕃小論悉諾邏恭祿負責主持對唐軍事,其聞聽唐兵在石堡城前築新堡,連忙到關前親眼觀察,他很快明白了唐軍的用意,說道:“若此新堡建成,即成我軍跗骨之蛆,不行,須讓他們建不成新堡。”
悉諾邏恭祿與唐兵交手多次,深明唐軍的虛實,其說道:“哼,用兩萬兵馬就能擋住我吐蕃鐵騎嗎?嗯,速速集齊一萬鐵騎來此集合,待午間他們懈怠之時即去沖殺一陣。你們見兵就殺,連那些農夫也不可放過,不出兩日,他們自可退回。”
悉諾邏恭祿知道,唐兵步卒大多怕死,他們每每遇到吐蕃鐵騎即一哄而散。
他不知道,引兵出關正是王忠嗣的計策。
高原的陽光較之平原更為濃烈一些,天空中雖有數抹白雲,終究難擋陽光。就見碧藍的空中掛著一輪熱辣辣的日頭,其直射地面令人慵懶。唐兵經過一晌的暴曬,漸漸枯萎,其陣形眼見散亂起來。
石堡城門猛然洞開,就見許多吐蕃鐵騎一擁而出。
唐軍見狀大驚失色,趁著吐蕃兵出關之後需要等候排陣的當兒,一唐將揮舞紅旗,就見二萬唐軍步卒很快分成兩撥:一撥手持盾牌護持小山農夫,另一撥排成方形之隊,前面步卒排起盾牌,後面步卒張弓待發。
吐蕃兵已排陣完畢,就聽他們忽然齊發一聲喊,陣形開始發動。隨著他們靠近,那些持弓唐兵發出箭矢,密集的吐蕃馬騎頓時有人馬中箭倒地。
無奈關門離唐兵陣列太近,那些吐蕃鐵騎很快闖入唐軍陣列中,他們或砍或挑,就聽唐兵一片哀號聲音,如此吐蕃鐵騎過後,地面上橫七豎八躺有唐兵的千餘屍體。
驀地,唐兵陣中有角聲鳴起,就見小山上的唐兵收縮防守,紛紛以山石掩護,以防吐蕃鐵騎的沖擊;空地上被沖散的唐兵瞬間變成大圓,外面皆用盾牌護持,然後緩緩地旋轉後退。
吐蕃鐵騎回頭又沖擊了一回,然到了這個奇怪的陣勢面前沖擊不開,只好遇強而分,從其兩翼掠過,然後再成方陣,再頂著唐兵圓陣緩緩後退。
雙方就這樣僵持著且戰且退,圓陣裏的唐兵此時騰出手來放一些冷箭,讓吐蕃人傷亡不少。此時後退約有三裏開外,到了一個更為廣闊的場地,吐蕃人突然發現,一彪唐兵正立在那裏,似是專候他們。
圓陣裏的紅旗又展,圓陣於是緩緩退到左邊,將新到的唐兵與吐蕃人對陣。
吐蕃兵的率兵之將看到眼前的這幫唐兵更少,至多有五千人,他們所處位置正好適合己方。就聽牦牛角吹響,吐蕃人又發動了攻勢。
新到唐兵的戰法很奇怪,他們排成橫隊,其間相距約有二十步。眼見敵騎沖來,前排之人一手持圓盾護身,然後將身滾地,盾下伸出一只鉤形之槍專鉤來騎馬腳;後排之人依樣畫葫蘆,皆倒地伸出鉤槍。
沖鋒過來的吐蕃鐵騎由此遇到了克星,一番沖鋒過去,竟有三停馬騎倒地。那些唐兵此時丟掉鉤槍,從身上拔出砍刀,開始與摔在地上的吐蕃兵纏鬥起來。
沖鋒過去的吐蕃鐵騎眼見此狀,不知所措。現在若反身再沖,極易傷到自己人,他們一時拿不定主意。
驀地,一陣低沈的號角聲響起,隨後就聽見馬蹄如風一般卷地而來,兩彪唐軍馬騎一左一右夾持奔馳,瞬間就到了正在楞神的吐蕃馬軍面前。吐蕃人尚未驚醒過來,唐軍馬騎已闖入敵陣開始砍將起來。
一銀甲將軍一馬當先,其手揮潑風大砍刀率先殺入敵陣,只見銀光閃處,十餘名吐蕃人頓時身首異處。此人正是王忠嗣,他早忘了皇帝的囑咐,變成一位拼命先鋒。
王忠嗣的勇氣激勵著將士們的殺敵之心,那吐蕃將領見不是勢頭,又令牦牛角響起,此為退兵命令,吐蕃鐵騎此時所剩不過一半,開始奪路而逃,待他們退回到石堡城門前,所剩之人不及一千。
為什麽呢?
新出現的唐軍已殲滅近半敵人。
左方的圓陣唐兵又變為一字長蛇陣,順勢截下千餘馬騎。
剩下的吐蕃馬騎行到小山之前,就見那裏的萬餘唐兵步卒已排好陣勢,以盾牌將他們攔截,他們纏鬥在一起,後面的王忠嗣已帶領唐軍馬騎前來抄底。不及千人的吐蕃人好歹闖過了攔截之陣列,他們也多是遍體鱗傷了。
吐蕃兵由此大敗。
王忠嗣銀盔銀甲,帶人在石堡城前耀武揚威一番。
蕭嵩聞此大捷,當即寫成奏書送往長安,其中詳敘戰場情節,當然重點讚揚王忠嗣有謀有勇。
蕭嵩得知王忠嗣不聽聖命,依然為前鋒在陣前沖殺,遂怪而責道:“你明知聖上之命不許為前鋒,為何還要抗旨呢?哼,你就是有些功勞,終究難贖抗旨大罪。”
王忠嗣少年心性,到了陣前就忘記了皇帝的囑咐,返程之時想起此事,心中不免惴惴。其回到靈州之後,不先見蕭嵩,而是悄悄尋到此前相熟的軍中錄事,從其口中得知發往京中的奏書中只提自己的功勞,未提違旨之事,心中的石頭方才落了地。
王忠嗣誠懇答道:“末將到了陣前,滿腦子皆為殺敵的念頭,就忘記了聖上和蕭大使的囑咐。蕭大使,還望瞧在末將欲為父報仇的分上,請在聖上面前多遮掩一些吧。”
蕭嵩看到王忠嗣擡出死去的父親,實在無話可說,只好重重地嘆了一口氣。
蕭嵩沈默了一會兒,還是言猶未盡,嘆道:“此戰雖大捷,然吐蕃人還據守石堡城,有些美中不足啊。”
王忠嗣慨然說道:“請蕭大使放心,此戰不過為大戰之前奏,末將還有後續之策,管教吐蕃人退出石堡城。”
蕭嵩嘆了一口氣,心想那石堡城據險而建,想讓吐蕃人退走,談何容易?不過王忠嗣此戰有功,他說些大話也不以為過。
捷報送往京中,李隆基閱罷龍顏大悅,拍案說道:“好哇,虎父果然無犬子,又是一員良將!”
張說其時在側,也讚道:“王忠嗣自幼得陛下關愛,其為報父仇,由此用心磨礪,果立不世之功。陛下,那蕭嵩敢用如此年輕之將,也算慧眼識人了。”
李隆基聞言不免有些得意,自詡道:“朕曾對蕭嵩言道,若能保忠嗣安全,可以給他出戰的機會。呵呵,看來武將與文士有些不同,武將往往需要臨機變化,在瞬息變陣中能覷出戰機,非是一味勇猛即可,這樣的人才可能成為帥才。嗯,能為帥者還是著重天賦的。”
“陛下所言甚是。此戰彰顯王忠嗣有為帥之才,陛下宜擢拔重用。”
“是呀,怎樣賞其功呢?忠嗣年齡不過十八歲,已成為四品將軍,其位已高,似不宜擢拔太快。”
張說微微一笑,說道:“陛下所慮甚是。若王忠嗣再打幾次勝仗,陛下接連擢拔,則他很快官至一品,如此一來,若他志得意滿,由此不思進取,就違了陛下的心意。”
李隆基沈思了一會兒,說道:“然此仗為忠嗣軍事生涯的首場勝仗,朕無任何封賞,也就少了激勵之意。這樣吧,給他一個爵位,以示關愛之意。”
此後,李隆基敕封王忠嗣為清源縣男。
說完了王忠嗣的事兒,李隆基又對張說厘革兵制大加讚賞,其說道:“張卿,此次與吐蕃一戰,彰顯兵制厘革已初見成效。蕭嵩奏書中說道,這次之所以能戰勝敵人,關鍵在於那一萬新生力軍。有句話叫做一心無二用,此前兵士亦兵亦農,他們的軍械甲服還要自己承辦,其打仗之時牽掛家中的田畝和妻兒,甚至對手中的軍械也不敢損壞,這樣的兵失卻勇往直前的勁兒,能打勝仗嗎?譬如自高宗皇帝至今,我方與吐蕃的戰事屢有勝負,朕以為我方敗績的原因,多因少了這股精神頭兒。”
皇帝讚揚兵制厘革,即是對自己施政的肯定,張說聞言心中無比舒坦。李隆基又道:“忠嗣此次就地募兵,使朝廷少了人員轉運之費。張卿,此舉果然能使國庫充實一些嗎?”
張說答道:“臣令戶部核算過,兩者其實相差無幾。府兵制之時,兵士無戰事時居家為農,有戰事時自備衣裝軍械加入戰列,朝廷主要負責其戰時糧草,雖有轉運之勞,負擔並不很重;兵制厘革之後,自募兵開始,朝廷須負擔其衣裝軍械,還要免其租庸調,另邊疆緊要處須常備為軍,戶部每年要專項撥出大筆軍費以養兵。”
李隆基卻不計算這些小賬,說道:“國家養軍隊幹什麽?須使他們有軍隊的樣子,由此所戰必捷,以鎮四夷。他們既有戰力使邊疆穩固,則四海承平,百姓可以平安富足。此前的兵制看似省錢,然一戰敗績,即震動京師,此等震駭與糜費,豈是能用錢來衡量的?這樣挺好,張卿,你確實文武全才,為國家立了一大功。”
張說眼觀李隆基那神采飛揚的神色,心想如此區區一戰,皇帝如此高興,看來還是其心思發生了變化。張說知道,姚崇為相時向李隆基提出三十年內不求邊功的建言,李隆基爽快答應;宋璟為相時蕭規曹隨,對於取回默啜首級的郝靈佺不理不睬,遲遲不願擢其官職,郝靈佺竟然郁郁而死。那時的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經歷了括戶的過程,李林甫與源乾曜變得相熟起來,李林甫已不需要讓源乾曜的兒子們傳話,兩人可以相對攀談,且話語漸至深入。
李林甫拱手拜道:“源公,晚輩奉命回京,看來括戶之事已大致成功,不用朝廷派人日夜督促了?”
“是呀,聖上對張令就是這樣說的。”
“源公,不知朝廷會如何安置我們這幫人呀?”
“嗯,你們大有前途,大有前途啊。”源乾曜說到括戶之事,頓時大為興奮,當初由源乾曜和宇文融倡言括戶,此事使國家受益很大,聖上對此大為稱心。追根溯源,源乾曜之所以被授為門下省侍中成為宰相職,其與括戶之事大有幹系,他接著興奮地說道:“你們此次回京,朝廷定會論功行賞,官秩皆會有升的。”
“哦,如此還請源公多多照看晚輩。”
源乾曜問道:“你昔在太原之時,張說在那裏任並州長史和天兵軍大使,你們應該經常見面,他對你觀感如何?”
“晚輩不過匆匆見過張令數面,言語並不多,也就無情分可言了。”
源乾曜微微一笑道:“是了,張說自視才高,你又為蔭職出身,他終歸未將你瞧在眼中。”
張說將政事堂改為中書門下,源乾曜如此一來待在中書省的時間最多,他們每每議事,張說的主意成為主要,源乾曜處於絕對從屬的地位。
源乾曜待在中書省裏的時候,有時候也暗讚張說的能耐。其將政事堂改為中書門下,則門下省似成為中書省的附屬;其在中書門下設立五房,又可將尚書省繞過,可以直接向六部下令,如此似將各衙署的權力集於一身。
門下省對中書省封駁之權,如今處於從屬位置,則封駁功能大為降低。源乾曜知道,此前的中書省與門下省的相對設計,有利於權力的制衡,如今集於一身,則張說相權日重,其實對皇權不利。
令源乾曜大為不解的是,皇帝李隆基對此舉不加反對,反而大加讚成。
皇帝尚且如此,源乾曜當然隨同,然並不意味他的心裏沒有想法。
李林甫自從約見張說之後,已明張說對自己的態度,知道自己就是百般奉承,也終歸枉然。李林甫有一件好處,他能夠很快明白事情的大致脈絡,進而有所抉擇,絕不走冤枉之路。
所以他決計不會再走張說的門路。
李林甫微微一笑道:“源公所言甚是,晚輩明白張令眼光甚高,也就不會去空耗力氣了。”
源乾曜嘆道:“然皇帝之下,張說一言九鼎,你不去走他的門路,再尋他途,實為空耗力氣啊。”
李林甫從此話中讀出了源乾曜的無奈,心想源乾曜日常唯張說之令是聽,看來心中也是有想法的,遂說道:“源公為侍中,亦為宰相職,聖上睿智無比,肯定不會偏聽偏信,則源公說話,聖上也會重視的。”
源乾曜剛才話音出口,已是大為後悔,心想自己在一個後生小子面前說出此怨懟之語,若傳揚出去實在不美,遂笑道:“是啊,國家大事,例由我們先議,張說還是善於傾聽意見的。哥奴呀,你們括戶有功,朝廷定會念著你們的功勞,妥為授任的。”
李林甫知道,這就是所謂的官腔了,其神色如常,謙遜問道:“晚輩識淺目陋,不知進退。請問源公,晚輩今後在何處任職為宜呀?”
由於事關李林甫的前程,源乾曜倒是開動腦筋想了一遍。李林甫非科舉出身,雖對書藝、音律、丹青之事有所涉獵,然官場中以文翰為主,他終歸難上臺面。源乾曜又想,如今中書省、門下省與尚書省似混為一體,唯禦史臺可以彈劾任何人,似成為三省之外唯一的相抗陣地。若禦史臺也被張說所把持,則朝中就成為一團和氣了。眼前此子說什麽也不會與張說混成一體,若將之布於禦史臺,說不定將來會有什麽用處哩。
源乾曜想到這裏,微微一笑道:“聖上如今導人諍諫,對言官甚為重視。哥奴呀,你有識見,行事也縝密,我覺得你能入禦史臺倒是一個好去處。”
李林甫躬身相謝:“源公之言,晚輩謹記。還望源公方便的時候,在聖上和張令面前多替晚輩周全則個。”
看來武惠兒的無意之言在李隆基面前起了作用,過了幾日,李隆基對張說說道,潘好禮頗有才具,須到外任上歷練一番。
是時內外任交流已成慣例,潘好禮又非張說的親信,也就無須向皇帝進言。後數日,潘好禮被授為並州長史,並兼知天兵軍節度副使。
如此一來,禦史大夫之位出現空缺。
李隆基征詢張說授任此位的意見。
張說道:“臣想起一人,其平亂有功,又為功臣之弟,現為中山郡公閑居在家。”
李隆基道:“此人莫非崔日知嗎?”
“正是崔日知。”
崔日知系崔日用的從父弟弟,當初李隆基殺掉韋氏擁父親李旦為皇帝之時,崔日知時任洛州司馬。適逢中宗皇帝的次子李重福在洛陽領人作亂,崔日知領兵痛擊,遂立大功。後來崔日用被貶,崔日知也受到牽連,賦閑至今。
李隆基嘆道:“博陵崔氏實乃人才輩出,可惜崔日用已逝,想起他當初立有大功,而今黃泉兩途,朕心傷悲啊。好呀,可以起覆崔日知嘛。張卿,你莫非想授崔日知為禦史大夫嗎?”
“臣有此心意。陛下,崔日知明經及第,素有才翰,可堪為用。”
“然他賦閑多年,禦史大夫為一重要的職事,他果然能勝任嗎?”
李隆基心中掠過了一陣不快,他想起了張說對崔隱甫和宇文融的授任之事。
崔隱甫和宇文融的授任之事空懸至今,緣於張說欲授崔隱甫為金吾將軍、宇文融為明威將軍。
金吾將軍為從三品,明威將軍為從四品,其秩級不低,然兵制厘革之後,府兵制已名存實亡,其雖有將軍之名,而無督軍之實,則為閑散之職。
張說欲授任此二人的想法尚未奏聞李隆基,其訊息不知從何處流了出去,引起京城人們輿論。
“崔隱甫與宇文融括戶有功,聖上也說過要予以重用,為何將他們任為軍中閑職呢?”
“嘿嘿,中書令張說為文宗領袖,對非文學之士向來瞧不在眼裏,你莫非不知此二人的出身嗎?”
“不錯,此二人確實未經科舉入官。”
“對呀,他們未經科舉入官,就是無才,焉能為文官?還是做一名武夫最好。”
“胡說。此二人致力於括戶之事,若無文翰之才,焉能大功告成?”
“嘿嘿,所謂黨同伐異,朝中多為文學之士,如何能容這二位白丁之士?”
這股風也刮入李隆基耳中,宮內的武惠兒也有耳聞。
那日李隆基下朝之後,武惠兒陪其用午膳。他們用完膳後,李隆基躺在胡椅中閉目消食,武惠兒忽然笑吟吟問道:“陛下,妾近日得聞姚公與魏知古的一段故事,有點想不通哩。”
李隆基“嗯”了一聲,示意她說下去。
“當初韋氏和太平公主幹政,姚公與魏知古皆為陛下立下大功。聽說魏知古偵知太平公主欲不利於陛下,他及時奏聞方免禍亂。然姚公為相之後,似乎忘了魏知古的功勞,對魏知古殊無好感,且百般刁難。”
李隆基心想,姚崇當初大加貶斥功臣,非是出於個人恩怨,卻是為固自己皇權而設。只是其中幽微,也沒必要向武惠兒詳細說知了。
武惠兒接著道:“妾後來得知,姚公之所以不喜魏知古,緣於他認為魏知古小吏出身。陛下,魏知古有大功在身,為政時又勤勉謹慎,姚公如此待他,是否有些不公呀?”
李隆基嘆道:“朕用姚公,在於他有濟時之用。朕對姚公信任有加,允其轄內威權獨運,果然使國運昌盛。有相如此,朕心甚慰啊。至於他在施政時對誰好一些對誰差一些,乃至委屈了某人,終為小節。”
“陛下所言甚是。然妾還是不明白,人若小吏出身,就可斷定其一生無才嗎?”
李隆基睜開眼,微笑道:“天下人們眾多,豈能一脈考人?姚公如此認為,實在失於偏頗了。譬如文學與吏治並非對立,如姚公為科舉出身,以文華著名,尤善於吏道,他若一味以文學治世,焉能有‘救時之相’之稱?惠兒,你今日為何沈湎於這個話題?”
武惠兒抿嘴笑道:“妾也是一時心血來潮,由此想請陛下指明。唉,女子為何不能參加科舉呢?若有此例,妾說不定也能考中進士,如此也很榮光嘛。”
李隆基聞言暢懷大笑,說道:“嗯,你哪日到孔夫子墓前瞻仰一番,捎帶著問一下孔夫子,他那‘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之語從何而來?你若能說服孔夫子,朕也可以專為你設立女進士之位嘛。”
武惠兒知道這是皇帝調笑之言,那是當不得真的,遂正色道:“惠兒不敢擾了陛下之心智。妾知道,男女有別,治國大事還是男子來理最好,若女子插足,極易釀成歧途。所以三皇五帝至於今,未見女子為皇帝為大臣者。”
“嗯,你知道就好。惠兒,朕有些乏了,我們到榻上歇息一會兒。”
武惠兒為聰穎之人,她說的這番話是有所指的。她既知張說對自己的態度,知道此人的主意甚堅,那是不會輕易改變的。自己的皇後之位暫時無望,然假以時日,萬一皇帝舊話重提,屆時朝中大臣依然無人支持自己,則皇後之位依然渺茫。從這個時候開始,武惠兒決意在朝中尋覓支持自己的人兒,張說明顯不是,那麽她遍植親信、打壓異己的做法也不可做得太暢快了。
如此就有了這番對話。
李隆基現在見張說推薦崔日知為禦史大夫,耳邊就響起了那日與武惠兒的對話,遂說道:“張卿,崔隱甫昔為禦史中丞,因禁惡錢被貶,現在又括戶有功,若讓他任禦史大夫還算妥當;還有宇文融,其倡言括戶,又在東都督促括戶數年,其成績卓著,授其為禦史中丞,應該能有作用。”
皇帝既有此意,張說不敢與之硬抗,只好迂回說道:“陛下,此二人到禦史臺任職,應該稱職。臣有一點憂心,他們讀書不多,如此眼光就有了局限。禦史臺有肅正朝列之職責,他們為主官,眼光識見較於尋常官吏要高。”
李隆基見張說又擡出了這般說辭,聞言說道:“張卿,他們未經科舉出身,是為短處。然也有好處,他們明白自身之短,處政時加倍努力,所謂以勤補拙是也。括戶之所以成功,正是因為他們出於公心,戮力而為,是為例證。”
張說見皇帝心意甚堅,不敢再加阻撓,遂躬身言道:“臣奉旨。”
“好吧,你這就去擬旨吧。嗯,崔日知也不要再賦閑了,就授他為金吾將軍。他在洛陽以平亂出名,還是有些軍事之才的。”
李隆基不經意之間改變了張說的欲授之人,崔隱甫與宇文融入主禦史臺,他們後來也輾轉知道此次授任的詳細過程,二人從此對張說暗自懷恨。
崔隱甫為禦史大夫,宇文融為禦史中丞,二人一主一副主持禦史臺,李林甫也很快進入禦史臺,成為察院的侍禦史,是為六品職。
李林甫為謝二人提攜之情,這日晚間在府中治酒,請二人入府為客。
宴酣酒熱之際,崔隱甫與宇文融不由得想起張說,慢慢地就有了不遜之言。
崔隱甫罵道:“昔日狼竄鼠輩,不過會舔奴才的靴跟,一朝權在手,就把令來行了。”張說巴結王毛仲,且他吻王毛仲靴面之事不知如何就傳揚出去,如此就被天下人詬病。
宇文融也很得意,說道:“還是聖上聖明啊,我們辦了一些具體事兒,聖上就瞧在眼中。張說這一次欲玩權術,不料被聖上瞧破了。哈哈,想張說這會兒定是懊喪得很哩。”
崔隱甫衷心說道:“是啊,是啊,你倡言括戶,果然眼光深遠。嘿嘿,我禁惡錢被貶,不料因括戶又翻過身來。唉,其實這禦史大夫應當你做才是,我繼續做我的禦史中丞,最為相宜。”
宇文融道:“崔兄何出此言?我們同臺為僚,又分什麽彼此了?今後遇事時,我們大可多商議數回,只要誰的主意好,就依此言而行。”
“那是,那是。”崔隱甫點頭稱是。
宇文融道:“我們今後就把眼光集中盯於張說那幫人身上,他們只要有錯,我們盡可彈劾。哼哼,他們皆處要位,只要行事,皆會有錯,我們彈劾多了,時間一長,聖上也會不耐煩他們。”
崔隱甫讚道:“對呀,禦史臺謹守職責,如此做正合聖上心意。”
李林甫比二人年輕,又為他們的屬下,今日設酒相待,只是殷勤侍候,不敢隨便插話。他聽了二人說了許多話,心中有了計較,遂舉盞道:“二位兄長,愚弟再敬酒一盞。”
三人舉盞對飲。
李林甫起身執壺倒酒,他為謹慎之人,開席之後不許家人入內,並將房門合上,不許家人聽見他們說話。
李林甫歸於座上,拱手說道:“愚弟心中有些想法,還請二位兄長批評。”
崔隱甫嘿嘿一笑道:“哥奴年紀雖輕,然比我們老成。你的話定是深思熟慮而來,說吧。”
李林甫道:“二位兄長剛才所言,愚弟不敢茍同。愚弟以為,對張說這幫人不宜彈劾太頻,反而應該放任他們。”
“此為何道理?”宇文融驚問道。
“二位兄長應該看到,聖上擇相甚嚴,如今張說為相,聖上肯定會有所期待。張說上任之後,果然不負眾望,先改政事堂為中書門下,又厘革兵制,此二招皆為大手筆,聖上甚為嘉許啊。”
崔隱甫頷首道:“不錯,是這樣。”
李林甫接著道:“張說為相未及二年,其理政少有缺失,國勢也日漸繁榮,聖上對其信任有加。我們若動輒彈劾,聖上定會以為我們為洩私憤而為。”
崔隱甫和宇文融相視點頭,意甚嘉許。
“如此一來,就有些打草驚蛇了。愚弟以為,我們不挑其毛病,以奉承為主。剛才宇文兄說得對,他們皆處要位,怎麽會沒有毛病呢?我們不挑其小毛病,要找一個致命的大毛病,然後一招致命!”李林甫說完,又拱手道,“此為愚弟的拙見,還望二位兄長批評。”
二人一時沒有答話,他們心中皆被深深地震撼了:此子年紀輕輕,卻有如此心機。若假以時日,那如何得了啊!
自從默啜死後,突厥人對西北境的壓力頓減,安西都護府與北庭都護府得到了難得的安謐,其商旅之路也暢通無阻。
郭虔權久為北庭都護,其因為斬殺默啜之子同俄而威名遠揚,使突厥人不敢輕易啟釁。然去年冬日,郭虔權忽染一病竟然不治,如此就死在軍中。郭虔權雖死,突厥人現在一盤散沙無力攻伐,邊疆由此相安無事。
突厥人無事,吐蕃人卻在蠢蠢欲動。某一日,他們興兵攻下石堡城。
石堡城原為吐谷渾的地盤,吐谷渾王內附大唐之後,這片地面也就歸了大唐。吐蕃看到吐谷渾歸了大唐,頓時感受到了威脅,遂屢屢攻入唐境。他們攻到石堡城地面,覺得這裏是進入河西地區的必經之道,遂在這裏因山築城,以儲存糧械,進而威脅河西、隴右地面。
吐蕃內亂之後,其勢衰落,石堡城由此易手,由唐兵控制。現在唐兵一時大意,石堡城又被奪走。
蕭嵩是時任河西節度使,恰在此時,朝廷厘革兵制的文書頒下,蕭嵩見之大喜,遂想起一人,令人喚他入帳,劈面問道:“你久有鴻鵠之志,眼前有一個報仇機會,你願往否?”
“只要能報仇,末將願往。”此人年紀甚輕,至多不過十六七歲的年齡,其面龐稚嫩,然身子高大且粗壯。
“好呀,朝廷有敕令,我們今後可以自行募兵。這樣吧,你可在現有兵士中挑選,也可另行募兵,如此練成一萬人。我給你三月的時限練兵,然後興兵直取石堡城。”
“末將聽令。”
此人名為王忠嗣,是年剛剛十八歲,卻是一位大有來歷之人。
解琬昔為朔方節度使的時候,為了對付吐蕃侵擾,朝廷令他兼知河西節度使,某日他召集重兵,以王海濱為先鋒攻擊石堡城。此戰唐兵大勝,共斬敵一萬七千人,獲馬七萬匹,牛羊四十萬頭,可謂大捷,唯王海濱身先士卒,其深入敵圍,竟然脫力戰死。
李隆基感於王海濱之忠義,贈其為左金吾大將軍。王忠嗣是為王海濱的獨子,是年剛剛九歲,其入見李隆基的時候,伏地而泣,李隆基撫之說道:“此霍去病之孤也,須壯而將之。”遂授其為尚輦奉禦,是為五品職,並將之養在禁中。王忠嗣年齡與李隆基第三子李享相當,二人又志趣相投,由此一同長大。
王忠嗣長到十七歲,為報父仇,累累請求到河西為將,李隆基無奈答應,授其為左威衛將軍。然李隆基怕他血氣方剛,又有覆仇之心,私下裏詔蕭嵩不可輕易派王忠嗣出戰,以免發生意外。蕭嵩由此將王忠嗣壓了兩年,王忠嗣累累請戰而不能,惱得嗷嗷連聲。直到近期蕭嵩密奏李隆基,李隆基覆詔答應:若有以多勝少之機會,王忠嗣可以居後出戰。
由此可見李隆基對王忠嗣的關愛之心。
所以王忠嗣領令之後,蕭嵩又交代一聲:“與戰之時,你可居後指揮,不得前鋒殺敵。此為聖旨,你若不聽,就是抗旨!”
王忠嗣答應了一聲,心想我若到了陣上,你又如何管得了我在陣前或是在陣後?
王忠嗣在軍中日久,深知府兵制的弊病。這些亦兵亦農的兵士,貪戀家中的田畝和妻兒,打仗時極不願冒死沖鋒,只想混夠時辰返回家中。在高宗皇帝時期開始,西北戰事屢有兵敗之事,其主要原因就在於此。
王忠嗣決心訓練出一支全新的軍隊,只是蕭嵩給的時限太短,他只好從權了。
時限太短,就不能到太遠處募兵。王忠嗣決定,先從河西軍中選出六千人,再設法從鄰近的隴右、朔方等地招募四千兵士,由此形成步、騎各五千的隊伍。
此後,王忠嗣用了一月時間將一萬兵士集齊,再用兩月時間集訓。他一邊練兵,一面思考如何攻擊石堡城的事兒。
石堡城因山而建,據險而立,與雁門關的地勢有些相似。王忠嗣知道,若拿這一萬人去強攻石堡城,就會成為一場曠日持久的攻堅戰,能否攻下石堡城尚在兩可,估計這一萬人定會傷亡大半。
但為了不辜負皇帝的期望,王忠嗣一定要打好這一仗。
兩萬唐兵向石堡城進發,他們到了距石堡城兩裏處的小山前停下,然後擺開陣列,根本沒有攻城打算,擺出了一副防禦的態勢。城上的吐蕃人眼見兩萬唐兵犯關,知道他們純粹是以卵擊石,根本沒把他們放在眼中。然而他們沒有想到,唐兵擺好陣列,從後面又走來了許多提鏟持錘等農夫模樣之人,他們到小山上開始鑿石築墻,明顯想建一城堡。
吐蕃人見之大驚,若此城堡建成由唐兵據守,則後患無窮。以往吐蕃人固據石堡城,間或開關縱兵侵入河西、隴右地面大肆劫掠一陣,看到唐兵開始合圍,即又躥回石堡城,唐兵到此無法攻破,只好望洋興嘆。若眼前新堡建成,吐蕃人就沒有了以往暢快進出的方便。譬如吐蕃兵再入河西、隴西地面侵掠,極易被新堡裏的唐兵閘斷歸路,由此大量傷亡。
吐蕃小論悉諾邏恭祿負責主持對唐軍事,其聞聽唐兵在石堡城前築新堡,連忙到關前親眼觀察,他很快明白了唐軍的用意,說道:“若此新堡建成,即成我軍跗骨之蛆,不行,須讓他們建不成新堡。”
悉諾邏恭祿與唐兵交手多次,深明唐軍的虛實,其說道:“哼,用兩萬兵馬就能擋住我吐蕃鐵騎嗎?嗯,速速集齊一萬鐵騎來此集合,待午間他們懈怠之時即去沖殺一陣。你們見兵就殺,連那些農夫也不可放過,不出兩日,他們自可退回。”
悉諾邏恭祿知道,唐兵步卒大多怕死,他們每每遇到吐蕃鐵騎即一哄而散。
他不知道,引兵出關正是王忠嗣的計策。
高原的陽光較之平原更為濃烈一些,天空中雖有數抹白雲,終究難擋陽光。就見碧藍的空中掛著一輪熱辣辣的日頭,其直射地面令人慵懶。唐兵經過一晌的暴曬,漸漸枯萎,其陣形眼見散亂起來。
石堡城門猛然洞開,就見許多吐蕃鐵騎一擁而出。
唐軍見狀大驚失色,趁著吐蕃兵出關之後需要等候排陣的當兒,一唐將揮舞紅旗,就見二萬唐軍步卒很快分成兩撥:一撥手持盾牌護持小山農夫,另一撥排成方形之隊,前面步卒排起盾牌,後面步卒張弓待發。
吐蕃兵已排陣完畢,就聽他們忽然齊發一聲喊,陣形開始發動。隨著他們靠近,那些持弓唐兵發出箭矢,密集的吐蕃馬騎頓時有人馬中箭倒地。
無奈關門離唐兵陣列太近,那些吐蕃鐵騎很快闖入唐軍陣列中,他們或砍或挑,就聽唐兵一片哀號聲音,如此吐蕃鐵騎過後,地面上橫七豎八躺有唐兵的千餘屍體。
驀地,唐兵陣中有角聲鳴起,就見小山上的唐兵收縮防守,紛紛以山石掩護,以防吐蕃鐵騎的沖擊;空地上被沖散的唐兵瞬間變成大圓,外面皆用盾牌護持,然後緩緩地旋轉後退。
吐蕃鐵騎回頭又沖擊了一回,然到了這個奇怪的陣勢面前沖擊不開,只好遇強而分,從其兩翼掠過,然後再成方陣,再頂著唐兵圓陣緩緩後退。
雙方就這樣僵持著且戰且退,圓陣裏的唐兵此時騰出手來放一些冷箭,讓吐蕃人傷亡不少。此時後退約有三裏開外,到了一個更為廣闊的場地,吐蕃人突然發現,一彪唐兵正立在那裏,似是專候他們。
圓陣裏的紅旗又展,圓陣於是緩緩退到左邊,將新到的唐兵與吐蕃人對陣。
吐蕃兵的率兵之將看到眼前的這幫唐兵更少,至多有五千人,他們所處位置正好適合己方。就聽牦牛角吹響,吐蕃人又發動了攻勢。
新到唐兵的戰法很奇怪,他們排成橫隊,其間相距約有二十步。眼見敵騎沖來,前排之人一手持圓盾護身,然後將身滾地,盾下伸出一只鉤形之槍專鉤來騎馬腳;後排之人依樣畫葫蘆,皆倒地伸出鉤槍。
沖鋒過來的吐蕃鐵騎由此遇到了克星,一番沖鋒過去,竟有三停馬騎倒地。那些唐兵此時丟掉鉤槍,從身上拔出砍刀,開始與摔在地上的吐蕃兵纏鬥起來。
沖鋒過去的吐蕃鐵騎眼見此狀,不知所措。現在若反身再沖,極易傷到自己人,他們一時拿不定主意。
驀地,一陣低沈的號角聲響起,隨後就聽見馬蹄如風一般卷地而來,兩彪唐軍馬騎一左一右夾持奔馳,瞬間就到了正在楞神的吐蕃馬軍面前。吐蕃人尚未驚醒過來,唐軍馬騎已闖入敵陣開始砍將起來。
一銀甲將軍一馬當先,其手揮潑風大砍刀率先殺入敵陣,只見銀光閃處,十餘名吐蕃人頓時身首異處。此人正是王忠嗣,他早忘了皇帝的囑咐,變成一位拼命先鋒。
王忠嗣的勇氣激勵著將士們的殺敵之心,那吐蕃將領見不是勢頭,又令牦牛角響起,此為退兵命令,吐蕃鐵騎此時所剩不過一半,開始奪路而逃,待他們退回到石堡城門前,所剩之人不及一千。
為什麽呢?
新出現的唐軍已殲滅近半敵人。
左方的圓陣唐兵又變為一字長蛇陣,順勢截下千餘馬騎。
剩下的吐蕃馬騎行到小山之前,就見那裏的萬餘唐兵步卒已排好陣勢,以盾牌將他們攔截,他們纏鬥在一起,後面的王忠嗣已帶領唐軍馬騎前來抄底。不及千人的吐蕃人好歹闖過了攔截之陣列,他們也多是遍體鱗傷了。
吐蕃兵由此大敗。
王忠嗣銀盔銀甲,帶人在石堡城前耀武揚威一番。
蕭嵩聞此大捷,當即寫成奏書送往長安,其中詳敘戰場情節,當然重點讚揚王忠嗣有謀有勇。
蕭嵩得知王忠嗣不聽聖命,依然為前鋒在陣前沖殺,遂怪而責道:“你明知聖上之命不許為前鋒,為何還要抗旨呢?哼,你就是有些功勞,終究難贖抗旨大罪。”
王忠嗣少年心性,到了陣前就忘記了皇帝的囑咐,返程之時想起此事,心中不免惴惴。其回到靈州之後,不先見蕭嵩,而是悄悄尋到此前相熟的軍中錄事,從其口中得知發往京中的奏書中只提自己的功勞,未提違旨之事,心中的石頭方才落了地。
王忠嗣誠懇答道:“末將到了陣前,滿腦子皆為殺敵的念頭,就忘記了聖上和蕭大使的囑咐。蕭大使,還望瞧在末將欲為父報仇的分上,請在聖上面前多遮掩一些吧。”
蕭嵩看到王忠嗣擡出死去的父親,實在無話可說,只好重重地嘆了一口氣。
蕭嵩沈默了一會兒,還是言猶未盡,嘆道:“此戰雖大捷,然吐蕃人還據守石堡城,有些美中不足啊。”
王忠嗣慨然說道:“請蕭大使放心,此戰不過為大戰之前奏,末將還有後續之策,管教吐蕃人退出石堡城。”
蕭嵩嘆了一口氣,心想那石堡城據險而建,想讓吐蕃人退走,談何容易?不過王忠嗣此戰有功,他說些大話也不以為過。
捷報送往京中,李隆基閱罷龍顏大悅,拍案說道:“好哇,虎父果然無犬子,又是一員良將!”
張說其時在側,也讚道:“王忠嗣自幼得陛下關愛,其為報父仇,由此用心磨礪,果立不世之功。陛下,那蕭嵩敢用如此年輕之將,也算慧眼識人了。”
李隆基聞言不免有些得意,自詡道:“朕曾對蕭嵩言道,若能保忠嗣安全,可以給他出戰的機會。呵呵,看來武將與文士有些不同,武將往往需要臨機變化,在瞬息變陣中能覷出戰機,非是一味勇猛即可,這樣的人才可能成為帥才。嗯,能為帥者還是著重天賦的。”
“陛下所言甚是。此戰彰顯王忠嗣有為帥之才,陛下宜擢拔重用。”
“是呀,怎樣賞其功呢?忠嗣年齡不過十八歲,已成為四品將軍,其位已高,似不宜擢拔太快。”
張說微微一笑,說道:“陛下所慮甚是。若王忠嗣再打幾次勝仗,陛下接連擢拔,則他很快官至一品,如此一來,若他志得意滿,由此不思進取,就違了陛下的心意。”
李隆基沈思了一會兒,說道:“然此仗為忠嗣軍事生涯的首場勝仗,朕無任何封賞,也就少了激勵之意。這樣吧,給他一個爵位,以示關愛之意。”
此後,李隆基敕封王忠嗣為清源縣男。
說完了王忠嗣的事兒,李隆基又對張說厘革兵制大加讚賞,其說道:“張卿,此次與吐蕃一戰,彰顯兵制厘革已初見成效。蕭嵩奏書中說道,這次之所以能戰勝敵人,關鍵在於那一萬新生力軍。有句話叫做一心無二用,此前兵士亦兵亦農,他們的軍械甲服還要自己承辦,其打仗之時牽掛家中的田畝和妻兒,甚至對手中的軍械也不敢損壞,這樣的兵失卻勇往直前的勁兒,能打勝仗嗎?譬如自高宗皇帝至今,我方與吐蕃的戰事屢有勝負,朕以為我方敗績的原因,多因少了這股精神頭兒。”
皇帝讚揚兵制厘革,即是對自己施政的肯定,張說聞言心中無比舒坦。李隆基又道:“忠嗣此次就地募兵,使朝廷少了人員轉運之費。張卿,此舉果然能使國庫充實一些嗎?”
張說答道:“臣令戶部核算過,兩者其實相差無幾。府兵制之時,兵士無戰事時居家為農,有戰事時自備衣裝軍械加入戰列,朝廷主要負責其戰時糧草,雖有轉運之勞,負擔並不很重;兵制厘革之後,自募兵開始,朝廷須負擔其衣裝軍械,還要免其租庸調,另邊疆緊要處須常備為軍,戶部每年要專項撥出大筆軍費以養兵。”
李隆基卻不計算這些小賬,說道:“國家養軍隊幹什麽?須使他們有軍隊的樣子,由此所戰必捷,以鎮四夷。他們既有戰力使邊疆穩固,則四海承平,百姓可以平安富足。此前的兵制看似省錢,然一戰敗績,即震動京師,此等震駭與糜費,豈是能用錢來衡量的?這樣挺好,張卿,你確實文武全才,為國家立了一大功。”
張說眼觀李隆基那神采飛揚的神色,心想如此區區一戰,皇帝如此高興,看來還是其心思發生了變化。張說知道,姚崇為相時向李隆基提出三十年內不求邊功的建言,李隆基爽快答應;宋璟為相時蕭規曹隨,對於取回默啜首級的郝靈佺不理不睬,遲遲不願擢其官職,郝靈佺竟然郁郁而死。那時的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