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六回 姑侄聯話談朝聞 新池歡宴獻詩詞 (2)

關燈
昆池確實十分賣力,安樂公主令他中秋節前建造成功,如今剛入五月,定昆池已然建造而成。安樂公主大為欣喜,遂請父皇母後入定昆池觀賞。李顯自然滿口答應,並詔百官隨之入池觀賞賦詩,這個日子就定在明天。

李隆基不再接這個話茬兒,說道:“父王,姑姑今日不來,韋公正好在此。待會兒樂工與趙氏就過來了,你們品評一番如何?”

李旦道:“好呀,安石最善為詩,你那樂舞之詞正好由他品評指點。安石,你以為如何?”

韋安石想了想說道:“相王,屬下許久未入府拜望,今日已叨擾許久,不敢再勞臨淄王。”他又面向李隆基說道,“臨淄王樂舞之名冠蓋京城,安石不明樂舞之理,焉敢指點?待此後太平公主觀舞之時,安石定叨陪末座,以飽眼福。”

李隆基拱手道:“韋公之言實在謙遜。”

李旦本來不愛熱鬧,遂擺擺手說道:“罷了,三郎,你就別讓他們過來了。你先退下吧,我與安石再說幾句話。”

李隆基起立躬身道:“如此,孩兒就告退了。韋公,您請寬坐。”

五月的長安城裏,已稍顯燥熱。人們閑暇時候,往往喜愛到曲江之側游賞。然曲江兩側近年內各衙署修建了許多廳館臺榭,一些達官貴宦之家也在這裏辟地修宅,於是這裏的人聲漸隆,再無僻靜之所。大凡人聲鼎沸處,向為文士不喜,所以許多人轉而向城外杳無人跡之處尋覓游賞之所。

安樂公主的定昆池建成,一道矮墻圈進了方圓四十九裏的土地。墻內屈曲蜿蜒的水景將各種景物縈帶為一體,其累石為山,以像華岳,引水為澗,以像天津。飛閣奇檐,斜橋磴道,衣以錦繡,畫以丹青,飾以金銀,瑩以珠玉。又為九曲流杯池,作石蓮花臺,泉於臺中流出,窮天下之壯麗。

出延平門外二十裏,即為定昆池。這日辰時之後,皇帝及皇後的車仗迤邐出了延平門,其後面跟隨著百官的隊伍,一路上鼓鉦齊鳴,儀仗鮮明,引起沿途路人的註目。

李顯與韋皇後到了定昆池門前,未見安樂公主前來迎接,心裏微覺詫異,然並不為意,兩人進入門內。

進入門內後有一闊地,這裏有風亭水榭、梯橋架閣,以名花異木最盛。有天臺之金松、琪樹,嵇山之海棠、紅桂,天目之海棠、厚樸,鐘山之月桂、楊梅,曲房之山桂、溫樹,金陵之珠柏、欒荊、杜鵑,宜春之柳柏、紅豆、山櫻,藍田之栗梨、龍柏。李顯看到這些奇樹,嘖嘖讚道:“皇後,這趙履溫確實有本事,如此短的日子,他竟然將天下奇樹集於此。”

韋皇後道:“還不是裹兒逼得緊嗎?裹兒這一次算是得償心願了。定昆池?我們不看其他,就是眼前的這些樹木,已然把昆明池比了下去。”

“哈哈,裹兒雖為人母,畢竟還是小兒女心性啊。”

他們轉過樹叢,眼前豁然開朗。就見一巨大的拱形橋直伸池中,橋下池水碧波蕩漾,真是好大一片湖面。再視池中心之島,只見那裏重巒疊嶂,宛似華山之狀。因距離較遠,山形細致處稍顯模糊。

李顯看到橋上有數個農婦模樣的人,她們皆腰背魚簍,顯是在那裏垂釣摸蝦。其眉頭一皺,說道:“好好的一個園子,何方農婦擅敢闖入?你們去瞧瞧,把她們趕出去。”

幾個如狼似虎之人疾步前往,李顯很快聽到一聲嬌叱,那幾個人頓時不敢動彈,就見一個腰背魚簍的農婦小跑著奔了過來。此人來到李顯近前,嚷道:“父皇,此為女兒的園子,你莫非要趕我走嗎?”

李顯張了張嘴,驚愕中方才知道這幫農婦是女兒及下人們所扮,遂說道:“原來是裹兒,你怎麽變成這種模樣?”

安樂公主一把扯掉頭巾,露出嬌艷的臉龐,反問道:“這樣不好嗎?”

韋皇後道:“你最愛胡鬧。你不在門前迎候,就該罰你。好好的一個人兒,怎麽就變成了一個漁婆子的模樣,後面的百官馬上入園,你如此模樣成何體統?”

安樂公主哈哈一笑道:“母後好沒有趣味,女兒如此裝扮,想以此逗父皇母後一樂。哈哈,想不到女兒如此苦心,母後竟然劈頭蓋臉一頓訓斥,實在冤枉啊。”

李顯笑道:“罷了,裹兒,你速去更換一下衣衫,你母後說得對,如此模樣見大臣,確實不成體統。要知百官隨朕出城,皆因觀賞你這定昆池。你為本池的主人,總該莊重些。”

安樂公主嘟起嘴道:“不嘛,女兒為本池的主人,就該如此裝扮。這裏又非朝會,何必太過莊重?何況,女兒不過一個公主的名分,在朝中又沒什麽官職,沒有必要如百官那樣正裝執笏。對了,父皇,您若不提起,女兒還想不起來呢。您若要讓女兒更換衣衫,就給女兒一個官職吧。”

“你要什麽官職?哪有女兒在朝中為官的道理?裹兒,不要再胡鬧了。你當初找朕要昆明池,朕未答應,結果就有了眼前這個定昆池。哼,你以為朕不知道嗎?你取名為定昆池,明顯想把昆明池比下去,你定是想以此氣朕來著。如此,你還不滿足,又來要什麽官職?皇後,你說呢?”

韋皇後笑道:“裹兒的心胸很大,不足為怪。今日女兒要授官職,還算新鮮,女兒為何就不能到朝中為官呢?陛下,我們且聽她說一說。”

安樂公主道:“對呀,母後說得對。阿武還能當皇帝,女兒要個小官做做有何不可?”

韋皇後與安樂公主母女對則天皇後怨恨極深,她們在李顯面前說話,對則天皇後殊無敬意,李顯這些年早已習以為常。他聽見女兒稱呼自己的母親為“阿武”,不以為忤,連忙問道:“裹兒,你想要個什麽小官呀?”

安樂公主道:“父皇,您的兒子沒有一個好東西,如重俊那樣,完全豬狗不如。他們沒有孝心,整天想的就是如何趕走父皇,哪兒有女兒貼心呀?女兒這些天一直在想,太子之位說什麽也不能再設了,幹脆給女兒一個皇太女的名分,讓他們都死了心,女兒定千秋萬載忠心侍奉父皇。”

李顯聞言,不禁驚愕得張大了嘴巴。

李顯共有四個兒子,大兒子李重潤系韋皇後所生,其餘三個兒子李重福、李重俊和李重茂皆為宮人所生。李重潤十九歲時,有人密報他與妹妹永泰郡主說張氏兄弟的壞話,故被則天皇後下令杖殺;韋皇後後來當權後,認為李重潤之所以身死,緣於李重福實為張氏兄弟的線人,因此把李重福貶至外任;三子李重俊不堪韋皇後與安樂公主的欺辱,奮起謀變,結果事敗身亡;四子李重茂今年剛剛十六歲。

韋皇後現在沒有親生兒子,也不可能再生育,遂對安樂公主之言甚為嘉許。他見李顯不言聲,說道:“陛下,裹兒的話也有些道理。如今太子之位虛懸,天下及朝臣仰之甚切,不能虛懸太久。若把裹兒立為皇太女,則天下安定,朝臣也少了聒噪。我看不錯。”

李顯雖然糊塗,也知儲位之立非同小可。女兒雖然貼心,畢竟是武家的媳婦兒,若立其為皇太女,那麽自己百年之後,這天下是不是姓李,那是不得而知的。

看到父皇在這裏躊躇不答,安樂公主大為不滿,嘟起嘴道:“哼,父皇還是不疼女兒,就這點小事,父皇還推三阻四,讓女兒實在心寒啊。”

李顯答道:“裹兒,儲位非為小事!事關重大,朕不可擅專。這樣吧,朕回頭再與你母後商議商議,再和一些大臣合計合計,如此方為穩妥。”

韋皇後見李顯並未拒絕,遂打圓場道:“裹兒,就這樣吧。百官馬上入園,你就不要再攪纏了。你父皇說得對,趕快把衣衫換了,如此模樣確實不成體統。”

安樂公主見母後這樣說,認為她肯定會讚成自己的皇太女之說。只要母親同意,父皇也不會推脫太過,遂笑容上臉,又扮了個鬼臉,轉身離去。

這時百官已然進園。李顯此時在攜來的禦座上坐定,百官按例朝拜,李顯令其平身,百官按朝例立於禦座前。這時,黃門官趨前宣道:“聖上有旨,百官入園後可四處游賞,並以定昆池為題擬作詩篇,午時前齊集池中央華岳山前,由上官昭容品評,最佳詩作可入樂為詞,聖上另外有賞。詩會之後,聖上在瑤光殿賜宴。”

百官再覆叩拜謝恩,由此來看,今日之會很是輕松,許多人皆面露喜色。

眾人漸漸散去,他們三五成群到各處游賞。李顯在人群中看了半天,未見太平公主人影,僅看到相王李旦,遂對黃門官道:“去,召相王過來,讓他陪朕游賞。”

李旦聞聽哥哥召喚,就疾步走了過來,他再向哥哥行禮,又向韋皇後示意,李顯問道:“四弟,朕在人群中未見令月妹妹之影,她今日未來嗎?”

李顯答道:“臣弟不知,想是她被它事絆住了身子,以致未能成行。”

韋皇後很明白太平公主未來定昆池的原因,一撇嘴道:“你們的這個妹子呀,心眼兒如針鼻一般。我聽說裹兒最近在修政坊欲建一處佛寺,不知如何惹惱了她,放言說再也不參加任何朝廷之會。相王,我們都為長輩,犯得著和小輩們較真嗎?”

李旦當然明白太平公主今日不來的原因,他不想評論此事,含糊答道:“臣弟委實不知。若果有此事,令月妹妹確實有點過了。”

李顯得知太平公主今日不來與會,原因是與安樂公主慪氣,哈哈一笑道:“她原來是與裹兒較勁呀,咳,令月妹妹確實為老不尊,事兒若傳揚出去,還不讓人笑掉大牙?四弟,你該勸勸她,怎麽年齡愈長,性子愈成小兒女姿態了呢?”

韋皇後笑道:“她大約想返老還童了。前一段時間,聽說她與僧人爭一具水碾,鬧得不可開交,還打了一場官司,現在又與侄女兒鬥開氣了。將來會不會與幼童爭奪玩具呢?哈哈,實在好玩。”

李旦躬身道:“請皇兄皇嫂放心,臣弟今日回城後就直奔妹妹府中,好好說她一回。”

“嗯,就這樣吧,我們畢竟是兄妹,千萬不能生分了。走吧,我們一同到四周轉一轉,四弟,看來裹兒的這個池子造得不錯,比昆明池要好,京郊從此又多了一處景致。”

“那是自然。裹兒風華絕代,須有如此景致相配最好。”李旦平時惜語如金,他今天能說出這等話,也算不易了。

趙履溫興建定昆池確實費盡了心力,他調來十餘萬人在此日夜作業,再傳令各地輸來名木奇石,天下能工巧匠皆集於此,該工程不亞於秦始皇所造阿房宮的規模,其工期尤甚於阿房宮。如池中華岳山所用之石,由工匠在華山現場剝離,再用草繩將巨石纏滿,然後人拖馬拉,輾轉運到池中。那些天,全國通往京城的馳道和漕運中,定昆池所需之物占了所輸量的七成。

百官從各處漸漸會至池中的華岳山下。只見山體皆選用華山那樣黝黑的山石,其絕壁峭立,山間臺階相連,赫然就是一座微縮的華山。登上山頂,那裏有數座涼亭,倚亭而觀,可見山下的定昆池水勢瀲灩柔波,園內的奇花異木爭奇鬥艷,與遠方的終南山渾然一體,未見人工斧鑿的痕跡。山腳下的一個小廣場上,風拂楊柳,腳踩碧波,實為觀景的一個好去處。臨近水池一側,臨時搭就了一個鮮花棚子,上官婉兒要在這裏品評詩作,以定優劣。

百官詩作皆集上官婉兒之手,其慢慢賞析,每讀過一篇詩作,若不入眼,纖手便將之向外一拋,那寫有詩作的絲絹飄飄灑灑,慢慢跌至棚下,該詩主人看見自己的詩篇被棄,心裏就有了一絲遺憾。

彩棚的對面,一幫樂工在那裏奏樂,十餘個優伶在那裏翩翩而舞。舞者皆身著衣襟修長的舞衣,其長袖飄飄,如白雪迎風飄舞,似鴻鳥舉翅欲翔。舞姿輕盈曼妙又兼舒緩柔婉。是時宮廷舞蹈分為健舞與軟舞兩種,顧名思義,軟舞以舒緩柔婉為舞蹈特點,場中所舞正是軟舞之代表——回波舞。

大約婉兒用心閱讀,其品評速度極慢,棚上需過片刻方才跌下一篇絲絹來。李顯在這裏等待得有些不耐煩起來,又不能急催婉兒,於是就想了一個消磨時間的主意,他對群臣說道:“眾愛卿,棚上由昭容品評詩作,我們也不能閑著。眼前回波舞正酣,不能沒有回波詞。這樣吧,卿等能者多勞,各試作一首,如何?”

皇帝之言即為旨意,座下群臣只好搜腸刮肚,以為回波詞。

沈佺期畢竟文思敏捷,其心中默思片刻,急就成章,越眾朗吟道:回波爾如佺期,流向嶺外生歸。

身名幸蒙嚙錄,袍笏未列牙緋。

沈佺期此次借詞自嘲,說自己現在雖列修文館學士,畢竟未蒙授任,所以向李顯乞還“牙緋”,那是伸手要官的意思。沈佺期吟完,宗楚客大約得了沈佺期的好處,即拱手向李顯道:“陛下,沈學士才思翩翩,臣以為他現在乞還牙笏緋袍,亦屬無愧。”李顯聞言,此時心情正好,遂當場答道:“好呀,就依卿所奏,還沈佺期牙緋罷了。宗卿,此事由你來辦。嗯,誰還有詞?”

紀處訥此時越眾道:“陛下,臣才疏學淺,不能急就。然臣曾聽聞過俚歌,與回波詞相似。”

“好呀,說來聽聽。”

“此俚歌詞近諧謔,恐怕冒犯了陛下,若陛下赦臣無罪,臣方敢奏聞。”

“赦你無罪,說吧。”

紀處訥遂吟道:

回波爾如栲栳,怕婆卻也大好。

外頭只有裴談,內面無過李老。

李顯及群臣聽過此歌,顏色不禁大變。

歌中所提的裴談,現任諫議大夫,此人以怕妻出名,且有三怕名言:妻少時如活菩薩,一可怕;兒女滿前時如九子魔星,二可怕;及妻年漸老,薄施脂粉,或青或黑,狀如鳩盤茶,三可怕。至於所說的李老,即指當今皇帝李顯。

裴談此時坐在末座,其怕妻名揚天下,所以滿不在乎。李顯雖然怕韋皇後,畢竟現在是皇帝,現在紀處訥當眾說他懼內,臉上有點掛不住,就透出些尷尬之色。

李旦雖然恬淡處事,他畢竟當過皇帝,盡管名不副實,也深明皇上的威嚴何在。現在紀處訥公然侮辱自己的皇兄,其心中不是滋味,不過因為其慣常的秉性,還是神色木然的樣子。

韋安石聞言,心中頓時大罵:“此賊公然侮辱皇帝,實為大罪,唉,只是皇帝果然懼內,那也怨不得別人。”當是時,除了韋皇後嫡系之人,其他人估計都如韋安石一樣的心思。然他們礙於韋皇後的威風,皆選擇不吭聲的方式。

還是韋皇後率先說話:“紀卿由何聽來的俚歌?還算有趣。你們這幫男子,何必害怕懼內呢?若人人有一個能持家的夫人,何愁不旺家呢?陛下,臣妾覺得紀卿說得有理,應該有賞。”

李顯此時恢覆了顏色,接過韋皇後的話茬道:“不錯,今日來游定昆池,本來就是圖個快活。紀卿此詞,諧謔有趣,可越日領賞。”

紀處訥急忙叩拜謝恩,群臣見此結果,心裏五味雜陳。

經過這麽一番忙乎,棚上的上官婉兒品評詩作已到了尾聲。群臣的詩篇皆飄了下來,唯有沈佺期與宋之問尚未手執己詩,看來今日之冠須從此二人中勝出。

這時,一張絲絹飄然而落,恰被蕭至忠拾到,他看了一眼,將之遞給沈佺期,說道:“哈哈哈,看來你今日只好屈居第二了。”沈佺期臉現失望之色,伸手接過。

上官婉兒立起身來,朗聲說道:“陛下,皇後,妾以為,今日之詩,以宋之問之詩為冠,可以入樂。”

李顯道:“好呀,朕看你在沈、宋之間猶豫半天,緣何最後棄沈而取宋?”

上官婉兒道:“當今詩界沈宋齊名,今日二詩工力悉敵,確實難以取舍。不過沈詩落句詞氣已竭,宋猶健筆,宋詩因而勝出。”

李顯雖作詩一般,畢竟經常觀詩,又得婉兒指點,品評功夫還是有一些的。他令人拿過沈李二人的詩箋,凝神觀看。

沈佺期詩曰:

法駕乘春轉,神池象漢回。雙星移舊石,孤月隱殘灰。

戰鹢逢時去,恩魚望幸來。山花緹綺繞,堤柳幔城開。

思逸橫汾唱,歡留宴鎬杯。微臣雕朽質,羞睹豫章材。

宋之問詩曰:

春豫靈池會,滄波帳殿開。舟淩石鯨度,槎拂鬥牛回。

節晦蓂全落,春遲柳暗催。象溟看浴景,燒劫辨沈灰。

鎬飲周文樂,汾歌漢武才。不愁明月盡,自有夜珠來。

這兩首詩皆為五言六韻律詩,詩句語言的錘煉和氣勢的流暢,已超出了齊梁浮艷之作的範圍。後世比較推崇沈宋二人,緣於他們在詩歌聲律中的貢獻,他們完成了律詩“回忌聲病,約句準篇”的任務,使以後作詩的人有明確的規格可以遵循,以此為界限,古體詩與近體詩可以明確地區分。

兩人詩中都用了漢武帝與昆明池的典故,以歌唱頌揚李顯,並描繪了君臣賦詩唱和的場景,全詩確實難以區分高下。沈佺期詩末兩句“微臣雕朽質,羞睹豫章材”用了《論語》“朽木不可雕也”句意,已然離開全詩主題,用婉兒的話說,叫做“言浮於言”,而宋之問詩的末句,仍然緊扣主題,即“言盡意不盡”,所以把沈詩比了下去。

李顯將沈宋二人叫到面前,將詩箋還給他們,說道:“昭容品得不錯,沈詩確實失於末句。沈卿,你今日得朕言語,明日覆你牙緋,亦算有得嘛。”

沈佺期急忙謝恩。

宋之問見狀,急忙叩首道:“陛下,向來沈宋齊名,臣今日又得詩冠,乞陛下亦還臣牙緋。”

李顯笑道:“哈哈,你們詩寫得好,手也伸得挺快。也罷,明日也還你牙緋吧。”

宋之問急忙謝恩。

李顯又道:“此時日已中竿,朕有些餓了,走吧,我們用膳去。”

自唐太宗開始,宮廷裏流行唱和詩詞,文士們也愛聯詩聚飲,這種上流社會的風氣逐漸引領時尚,使全社會以作詩為榮。唐詩後來逐漸鼎盛,成為唐代的文學瑰寶,與唐初的這些活動是密不可分的。

且說崔湜被授為襄州刺史,其一面準備行裝,一面與婉兒繾綣纏綿。

崔湜心中當然煩悶,自己無非收了一點小錢,卻被弄得下獄貶官,若不是婉兒這次傾力幫忙,還不知為何等結局呢。再看那宗楚客與紀處訥,他們收了突厥人的大把財物,丟了安西四鎮,又勞師遠征,喪帥失卒,按道理應為殺頭之罪,然而兩人什麽事兒都沒有,依舊固守原職。崔湜每每想起這些事兒,不禁暗暗咬牙切齒:奶奶的,事兒為什麽如此不公平?

婉兒明白他的心思,勸慰道:“這個世界上不公平的事兒太多,就是冤死的人兒,又何止萬千呢?”看到崔湜那懊喪的嘴臉,婉兒心中又大樂,揶揄道,“你羨慕宗楚客,為何當初不走韋皇後的門子呢?”

崔湜何等聰明,馬上明白婉兒的話中之意,急忙謝道:“豈敢,我此生得逢婉兒,已為前生修來的福分,豈敢得隴望蜀?”

“哈哈,看來你的心中還有不甘嘛。我為隴上,能有蜀中令人眼熱嗎?你也太小瞧我了。我是一個妒婦嗎?哼,我若小氣,能讓安樂公主入你懷中嗎?若沒有這一檔子事兒,安樂公主此次能幫你嗎?”

婉兒的這一番連珠反問弄得崔湜不知所措,臉現惶恐不安之色。

婉兒此時的思緒卻想到別處,其長嘆一聲道:“澄瀾,經歷了你這一檔子事兒,我也有所悟啊。別看我平時風光無比,又是聖上昭容,又有內相之說,然真正有了事兒,誰來幫我呢?這次若非安樂公主找聖上說項,你現在恐怕已在江州了吧。唉,人無事時整天裏渾渾噩噩,有事時方悟世態炎涼。”

崔湜道:“如今皇後勢同日月,若依你所言,我們今後想法修通與皇後的管道,如此方立於不敗之地。”

婉兒冷笑一聲,說道:“你呀,枉生了一副聰明人的嘴臉,整日裏就會撈點小錢,卻對朝中局勢看不清楚。你認為那韋皇後能成大器嗎?”

“眼下聖上孱弱,韋皇後在朝中遍植親信,她又可以掌握聖上的想法,其把控朝政已成定局,能成大氣與否已不重要了。現在朝中之人都是這樣看的。”

婉兒堅決地搖搖頭,說道:“我卻不這樣以為!”

“你如何以為呢?”

婉兒瞧了瞧崔湜那俊秀的面龐,心中忽然晃過一個念頭:“大凡模樣俊秀之人,以中看不中用者居多。崔湜既有文才,又有俊秀身姿,此為女子心儀的目標。然他被擢拔到高位之後,不思如何縱橫捭闔,一味在小錢上下功夫,這樣的人其實難堪大任。”不過兩人已走到如此地步,又經歷這番患難,畢竟比常人要親密許多,可以當自己人對待,然有些話兒也不能全部說給他聽。

婉兒說道:“國柄大器豈是兒戲?韋皇後手下使用宗楚客、紀處訥以及趙履溫這一幫人,焉能長久?想想則天皇後當日,手下固然有來俊臣及張氏兄弟等人禍亂國家,然則天皇後用來俊臣是為了鞏固權位,用張氏兄弟是為了自己快活,朝中重權畢竟由自己掌握,並選派狄仁傑等一幫能臣來執行。韋皇後的手下,如狄仁傑這樣的能臣又有幾個呢?”

崔湜點點頭。

婉兒又笑道:“澄瀾,我有一個主意,我們需要到太平公主府中走一回。”

“太平公主?”

“是呀,我們要修通與太平公主的管道。”

崔湜大惑不解,問道:“太平公主有何用處?她現在自保尚且不能,沒有必要找她吧。”

婉兒現在愈來愈覺得太平公主在暗中積蓄力量。她從各方面匯集而來的片言只語感受到,太平公主正在積極地籠絡朝臣,而且她還善於偽裝,一開始為了一具水碾鬧得不可開交,現在又和安樂公主為佛寺之事慪氣。婉兒畢竟與太平公主相處多年,深知此人心機深沈,她現在既然刻意隱藏心事,說明她心中必有所圖。婉兒知道,以韋皇後等人的心思萬萬不能猜測太平公主的心機,她自詡舉目天下,能識太平公主心事之人,唯自己一人而已。崔湜固然與自己親密,然也不能將這番話向他全盤托出。

婉兒道:“我不知其他,只知你若能得太平公主垂青,則下半生會得益不少。你相信我的話嗎?”

崔湜素服婉兒之能,答道:“婉兒所言,那是不會錯的,我深為敬服。”

“好吧,明日我與太平公主約個時間,我們一同入府拜望。”

婉兒又輕輕一笑道:“不知太平公主能否看上你?若能入她眼中,你之色相恐怕又要犧牲一回了。”

崔湜默然不語。他知道,太平公主素喜男寵,如張昌宗就是她自己試罷之後,再轉獻則天皇後。她現在已屆中年,聽說此風不減。

此時月已闌幹,崔湜伸手扯過婉兒,說道:“婉兒,你與太平公主年齡相若,我之滋味,你若認可,估計太平公主也不會推托吧。只是你動輒把我獻出,心裏果然願意嗎?”

婉兒倒在崔湜懷中,暈色上臉,嗔道:“哼,我一個弱女子整天為你著想,你難道不解我這番心意嗎?你別小瞧了太平公主,告訴你,她閱人無數,你能否中她意,就看你的造化了。”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