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剛柔並濟的政治鬥爭 (4)
關燈
小
中
大
伐宋國而建立起來的齊、魯、鄭三國同盟,是春秋前期出現過的最牢固,也是最強大的國際聯盟。
齊、魯雄踞山東,鄭國威震河南,三個國家如同鐵三角一般,牢牢控制了中原的局勢。
公元前713年冬天,討伐宋國的征塵未洗,齊、鄭二國又聯合發動了討伐郕國的戰爭。
郕國是山東姬姓小國,其先祖成叔為周文王之子、周武王之弟。討伐郕國的理由,是因為鄭伯奉王命討伐宋國,號召各諸侯國參加,郕國卻公然違抗王命,坐視不理。
說實話,這個理由非常牽強。但是,強權即公理,那些年間,鄭莊公、齊僖公和魯隱公這三人認為誰有罪,誰就必定有罪了,簡直是毫不含糊。
面對如狼似虎的齊鄭聯軍,郕國人沒有抱任何不切實際的幻想,馬上派人表示認錯,請求原諒。
戰爭使人上癮,征服了郕國之後,寤生又將目光放到了許國身上。
許國和齊國同是姜姓國家,其地理位置大致在今天的河南省許昌市附近,離鄭國很近。討伐許國的理由,與討伐郕國的理由是一樣的。
討伐郕國,齊國是主謀;討伐許國,則由鄭國領銜主演,齊僖公和魯隱公友情客串,各自帶兵參加了這一場流血的盛宴。
這確實是一場盛宴,因為交戰雙方的力量實在太不對等。然而,寤生卻為這場沒有任何懸念的戰爭失去了一員猛將。
出兵許國之前,寤生依照慣例,在鄭國的大宮舉行了授兵儀式。
前面說過,諸侯的祖廟稱為大宮。鄭國的大宮裏面供奉著自周厲王以來的列祖列宗。每逢有戰事,國君都要親自開啟大宮的武庫,將庫藏的兵器取出來,象征性地授予部隊的將領。待到戰事結束,這些兵器還得繳回大宮收藏。
正是在這次授兵儀式上,大夫公孫閼(字子都)與穎考叔因為一輛戰車發生了爭執。
據《左傳》記載,寤生的軍旗名叫“蟊弧”,約有一丈二尺見方,旗竿長達三丈三尺,平時需要幾個人一起擡動,才能將其立於戎車(國君或大將乘坐的戰車)之上,以鐵圈固定。
為了激勵鬥志,寤生宣布,如果有哪位將領能夠舞動“蟊弧”,便授予先鋒職務,並將自己乘坐的戎車賜與他。
第一個出場的是大夫瑕叔盈,他拔起大旗,緊緊握定,上前三步,後退三步,又放回車中,面不改色。
第二個出場的是大夫穎考叔,他不但拔起大旗,而且左旋右轉,將它舞得像車輪一般,觀者無不駭然。
穎考叔確實是虎將,然而做事未免不太厚道。因為第三個出場的公孫閼還沒來得及表演,穎考叔便推著作為獎品的戎車跑了。
用力大如牛來形容穎考叔或許還有點欠缺。因為他推著本來由四匹戰馬牽引的戎車,仍然健步如飛,公孫閼拔起一支長戟去追他,一直追到新鄭的城門口都沒追上。
如此推算,穎考叔的功率至少是四馬力以上,委實非常人所能及。
公孫閼十分生氣。雖然寤生最後以和稀泥的方式,給他和瑕叔盈各獎勵了一輛戰車,仍然不能平息他心中的怒火。
在這本關於春秋的書中,我們將看到很多“公子某”或“公孫某”,仿佛公子和公孫是春秋年間最大的兩個姓,有如今天的王姓或李姓,其實這是一種大大的誤解。
有必要對春秋時期的姓氏制度作一個粗略的說明。
第一,春秋時期的中國,和明治維新前的日本一樣,姓是貴族階層獨有的標志,而平民大眾是沒有姓的。春秋時期的“百姓”,和我們現在的“百姓”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春秋時期的“百姓”指的是百官,是有姓的貴族的統稱。
第二,姓和氏是兩個概念。貴族不止有姓,而且有氏,氏是姓的分支。也就是說,同一個姓,有可能出現很多不同的氏族分支。比如說,魯、衛、鄭、晉的國君都是姬姓,但他們分屬不同的氏,而且就是以國名為氏,即魯國國君為魯氏,衛國國君為衛氏,以此類推。
第三,周天子家被稱為王室,周天子的兒子也就被稱為“王子某”,他的孫子則被稱為“王孫某”。各諸侯家被稱為公室,諸侯的兒子也就被稱為“公子某”,諸侯的孫子則被稱為“公孫某”。可見,公子和公孫既非姓,也非氏,更主要是一種身份的代稱。按照規定,公孫之子就不可再稱為公孫,而應該以其祖父之字為氏。如《左傳》所記載,魯隱公年間,有一位叫無駭的貴族,其祖父是公子展,所以無駭死後,這個家族被魯隱公賜以“展”氏,這在當時叫做“賜族”。
公孫閼既然被稱為“公孫”,必定是鄭國的公室成員。而穎考叔呢?原本只是穎谷地方的小領主,連這個“穎”氏也不過是從地名得來的,因為給國君出過一個掘地見母的主意,便成為了國君身邊的紅人,這讓根正苗紅的公孫閼感到很不爽,這種不爽郁積在他心中已經有很多年。而這一次,穎考叔不但在授兵儀式上出盡了風頭,而且將獎品據為己有,連表演的機會都沒留給公孫閼,更加讓公孫閼覺得忿忿不平。
他將這種忿忿不平帶到了戰場上。
公元前712年七月,三國同盟的大軍將許城包圍得水洩不通。穎考叔手持蟊弧大旗,第一個登上城墻,但是還沒站穩,就被一支冷箭射中背心,墜城而亡。
墜城的一剎那,他似乎看到了公孫閼陰險的笑容。
沒等眾人回過神來,瑕叔盈又扛起蟊弧大旗,再一次登上了城墻,繞城大呼道:“鄭伯登城啦!”聯軍士氣大振,勇氣倍增,紛紛登上城墻,一舉攻破了城池。許軍放棄了抵抗,許莊公換上平民的衣服,趁亂逃往衛國。
三巨頭以勝利者的身份進入了許國。
相比寤生的大方,齊僖公也不遑多讓,當他們聚到一起商量瓜分許國的大事的時候,齊僖公主動提出,應當由魯國來兼並許國。
一向當仁不讓的魯隱公這回卻謙虛起來了,對齊僖公說:“您說許國不聽天子之命,因而要攻打它,寡人就責無旁貸地來了。現在許國已經罪有應得,即便有違您的好意,寡人也不敢將其據為己有。”於是將這份厚禮轉讓給鄭莊公。
讀史至此,人便不覺精神恍惚,以為讀的不是《春秋》,而是《鏡花緣》——《鏡花緣》中有個君子國,人人隱忍謙讓,好處全讓給別人,其中有個老太太懷孕八十餘年仍未生育,不得已剖腹產,發現裏面有兩個白胡子老公公,為了謙讓對方,仍在一個勁地說“您先請”。
但是,仔細分析一下,齊僖公和魯隱公的君子行為,其實是有原因的:借此鞏固相互之間的同盟關系自然是一層考慮,更重要的是因為鞭長莫及。
許國是一個小國,地處今天的河南省中南部,與鄭國接壤,離山東的齊、魯兩國甚遠,而且中間還隔著好幾個國家。對於齊國和魯國來說,即便得到許國,也是一塊飛地,還不如送給鄭國做人情。這與當年寤生將郜、防兩城送給魯國是同一個道理。
問題是,兩位國君這麽一推讓,本來對許國垂涎三尺的寤生倒是真的不好意思起來了。
但是沒有什麽事情難得倒他。幾天之後,他派人找到了許莊公的弟弟新臣和許國大夫百裏,將他們帶到齊僖公和魯隱公面前,說:“這次的事情,是因為上天降禍於許國,連鬼神都對許君不滿意,所以借寡人之手來懲罰他。寡人只不過是在替天行道,你們能夠體諒嗎?”
百裏想,人也是你,鬼也是你,誰敢不“體諒”啊?當下點點頭說:“體諒。”
“寡人其實是個苦命人啊!”寤生話鋒一轉,“想想看,寡人連自己的父老兄弟尚不能相安,又怎敢因這件事沾沾自喜,自以為有功?寡人有個同胞弟弟,卻不能跟他友愛相處,他的後人至今流落四方,寄人籬下,讓寡人既傷心又無奈。”
齊僖公和魯隱公心裏犯了一個嘀咕,這是在提哪茬呢?但是新臣和百裏聽了,卻不寒而栗。這分明是在說,我可是連自己的親弟弟都下得了手,別提你們這些許國的亡國奴了!
“必須聲明的是,寡人絲毫沒有長期占領許國的意願。百裏你是許國的老臣了,就有勞你輔佐新臣,安撫許國的民眾吧!”寤生接著說。
此言一出,在場的幾個人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但是,且慢,還有下文:“許國現在這個樣子,單憑你的力量是不夠的,所以寡人已經決定了,派大夫公孫獲幫助你們鎮守許國。這是寡人的一片好意,請你們千萬不要拒絕。”
瞧您說的,這還有拒絕的餘地嗎?
“當然,好事也不能無休止地做。寡人百年之後,如果上天原諒了許國,公孫獲的使命也就結束了,自當還政於許君。但是寡人還有個不情之請,果真到了那一天,但凡我鄭國有所請求,煩請你們紆尊降貴,將我們當作一家人,聽從我們的安排。除此之外,不要讓別的國家插手,與我鄭國爭奪這片土地,好嗎?”話說得很客氣,但意思一點也不含糊,公孫獲駐軍許國,一直要到寤生死了之後才能撤走。而且,撤軍不代表放任自流,許國還是得聽從鄭國的安排,服從鄭國的領導,不能有三心二意。
“如果這點小小的請求你們都不答應,那我的子孫後代就有危險了,他們一旦自顧不暇,就更管不了許國的先祖。寡人讓你們居住在這裏,不僅僅是為了許國,也是為了鞏固鄭國的邊疆啊!”這是威脅,如果不答應鄭國提出的條件,許國的先祖就無人祭祀,那就意味著許國徹底亡國了。
百裏趕緊拉著新臣朝寤生下拜,表示接受。
寤生令百裏和新臣居住在許城東部,而令公孫獲駐守許城西部,並且囑咐公孫獲:“不要在許城搞任何形式的基礎建設,我死之後就趕緊撤離,不要留戀。”
公孫獲表示不解。
他不無傷感地解釋道:“我的祖先桓公從王畿東遷到這片土地上,在這裏興建城池,開創了自己的事業。然而,周朝畢竟已經衰落,我們這些周朝的子孫正在一天一天失去自己的地位。而許國,是四岳的後裔,上天既然已經厭棄了周人,我又憑借什麽和許國相爭呢?”
說罷,還煞有介事地擦了擦眼睛。
林語堂曾經說,中國的哲人是這樣一種人:“睜著一只眼,閉著一只眼,看穿了他周遭所發生的事情和他自己努力的徒然,可是還保留著充分的現實感去走完人生的道路。他很少幻滅,因為他沒有虛幻的憧憬,很少失望,因為他從來沒有懷著過度的希望。他的精神就是這樣解放了的。”
這也許是寤生的精神世界的貼切寫照。
《左傳》對於鄭莊公的行為,也給予了正面評價,然而都是陳詞濫調:“在對待許國這件事上,鄭伯是符合禮法的。所謂禮法,是用來治理國家、安定社會、維護秩序的,是有利於後代的。許國不遵守禮法,鄭國就討伐它,低頭認錯了就放它一馬。鄭伯這真是以德服人,量力而行啊!”
我只能說,寤生那兩座城沒白給魯國。
穎考叔的死讓寤生感到非常傷心。他讓部隊殺雞殺狗,詛咒射死穎考叔的人。《左傳》一針見血地指出,這種掩耳盜鈴式的舉動毫無意義,於政治和法治均無益處。
寤生難道不知道穎考叔死於公孫閼之手嗎?當然知道。但是,再怎麽說公孫閼都是公室成員,一旦較真處理起來,恐怕給整個公室都抹黑,這是寤生不願意看到的。所以,一樁冤案就在雞鳴犬吠的詛咒聲中不了了之了。
穎考叔的悲劇說明了兩個道理:一是做人不能鋒芒畢露,尤其是原本地位不高的人,即使有幸獲居高位,也要堅持謙虛謹慎的態度,保持一顆平常心;二是千萬不要得罪老板的親戚,尤其是老板的小舅子之類的人物。
【最高級別的以下犯上:弒君】
公元前712年秋天的伐許之役,是三巨頭最後一次會面。同年十月,寤生不顧鞍馬勞頓,再一次利用王室卿士的身份,聯合虢國討伐宋國,並且取得重大勝利。就在他結束了對宋國的戰爭,喜滋滋地返回新鄭的路上,他聽到了從魯國傳來的一個令人震驚的消息:魯隱公被人暗殺了!
對於魯隱公的非正常死亡,光用一個“震驚”來形容寤生的感受,恐怕是不夠的。
首先,從個人感情上講,魯隱公是一個很不錯的朋友,他為人憨厚,文質彬彬,平易近人,而且總是知恩圖報,為朋友的利益著想。在共同的東征西討、恃強淩弱的過程中,寤生與魯隱公已經建立了深厚的友誼,產生了強烈的認同感和信任感。在那個禮崩樂壞的年代,這種友誼委實為稀罕之物。
其次,從國家利益上來看,寤生已經在魯隱公身上進行了巨額的感情投資,不僅奉獻了泰山腳下的一座祊城,還將鄭國將士用鮮血換來的郜、防兩城也做了人情,贏得了魯隱公乃至整個魯國的尊重,使魯國成為了鄭國的堅強盟友。現在,隨著魯隱公的非正常死亡,這些感情投資會不會付諸東流,魯國下一步將何去何從,是繼續與鄭國友好合作,還是反目成仇,轉而成為宋國的盟友?都是讓寤生感到揪心的問題。
第三,暗殺事件本身也反映了那個時代的躁動與不安。自從周平王東遷以來,不但王室的影響力呈直線下降趨勢,諸侯的權威也屢屢遭到卿大夫階層的挑戰,前幾年衛國的弒君悲劇曾經掀起軒然大波,現在魯隱公又死於非命,怎能不令同為諸侯的寤生感到兔死狐悲?
魯隱公的死,還得從魯國的上一任君主魯惠公說起。
魯惠公的元妃(嫡妻)孟子是宋國的公主。孟子沒有生育,而且很早去世,魯惠公便又續弦娶了宋國的另一位公主聲子,聲子給他生下一個兒子,取名為息姑,也就是後來的魯隱公。
雖然是續弦,聲子本人的地位卻不高,沒有被立為嫡妻,反倒是魯惠公後來又娶了另一位宋國公主仲子,成為了正牌的國君夫人。
根據《左傳》的記載,這位仲子公主,可以說生來就是註定要嫁到魯國去當夫人的,因為她出生的時候,手掌心清清楚楚地寫著“為魯夫人”四個字。
既然是天意,仲子長大成人之後,便義無反顧地嫁給了魯惠公這個老頭子,並且給他生下一個兒子,取名為軌,也就是公子軌。按照嫡長子繼承制的原則,軌被立為大子。
但是,公子軌還沒有成年,魯惠公就去世了。那個年代,中國還沒有垂簾聽政的說法,仲子也不好抱著個娃娃南面稱君。魯國的群臣們商議了一下,從國家的利益出發,決定先立息姑為君,替公子軌代理國事,並且約好,等到公子軌長大之後,再將君位奉還給他。
息姑的身份,有點類似於後世的“攝政王”。隱公是他死後的謚號,“隱”代表的含義是:攝其政而不屍其位。
三國同盟討伐許國的時候,魯隱公在位已經十一年,公子軌也已經十四歲。按照當年的約定,還政於公子軌的事情,按理說應該提上議事日程了。
但是,魯隱公願意按照約定奉還大政,退居二線嗎?在一般人看來,肯定是不願意的。藝人到了年老色衰的時候,尚且頻頻出鏡,不願退出舞臺,何況是萬人之上的國君?
大夫公子翚,也就是當年不聽魯隱公號令擅自率軍參與圍攻鄭國的那位仁兄,覺得這是一個討好國君的大好時機,於是偷偷地跑去找魯隱公,向他提出了一個大膽的建議:“請讓我殺掉公子軌,您就不用考慮退位的事了!”當然,公子翚這麽做也是有條件的,那就是事成之後,魯隱公任命他為魯國的大宰。
春秋時期,各國官制互不相同,大宰一職在別的國家也許並不重要,但在魯國就是首席執政官,乃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重要人物。
魯隱公聽了公子翚的建議,先是一楞,繼而大笑。他對公子翚說:“這些年來,因為軌還年幼,寡人才勉為其難,代為攝政。現在他已經成年,我正打算盡快將君位奉還給他,因此早就派人在菟裘(魯國城市)營造宮室,準備退位之後就去那裏養老了。你說,到那個時候,我再想去哪裏看魚,應該不會再有人指指點點了吧?”
公子翚訕訕而退。從魯隱公宮中出來,他越想越不對勁,越想越害怕:如果魯隱公將這件事告訴公子軌,等公子軌即位,還不把他整死?
公子翚輾轉了一夜,第二天一早就來到公子軌的府上,對公子軌說:“昨夜國君將我召入宮中,交給我一個任務。”
“什麽任務?”公子軌冷冷地看著他。這位十四歲的少年與他那位憨厚的哥哥完全不同,眼神中總是帶著一種旁人難以揣測的冷漠。
“他……他要我將您殺死,並許諾我當太宰。”
“那你為什麽還來告訴我?”公子軌眼中掠過一絲驚慌,但很快掩飾過去。
“您是先君的世子,魯國的君位本來就應該是您的,我不效忠於您,難道效忠於他?”公子翚一本正經地說。這句話他說得如此義正辭嚴,以至於自己都深受感動,差點流出了眼淚。
聽他這麽一說,公子軌連忙正襟危坐,雙手作揖懇求道:“請大夫救我。”
“他既然不仁,您也不必有義。為今之計,只好先下手為強,我願為您刺殺息姑……只不過,事成之後,您當上了國君,請別忘了我的功勞,封我為大宰。”公子翚說。
“唔。”對於公子翚的要求,公子軌沒有正面回答,反而問了一個很現實的問題:“宮中禁衛森嚴,大夫打算在哪裏下手?”
“宮禁當然森嚴。”公子翚遲疑了片刻,“您想必也知道,每年秋天,他都要出宮祭祀鐘巫,在別人家裏過夜吧?”
公子軌長長一揖到地,說:“那就托付給大夫了。”
原來,魯隱公還在當公子時候,魯國與鄭國發生過戰爭。魯惠公派他帶兵入侵鄭國的狐壤,結果打了敗仗,被鄭國人俘虜,囚禁在大夫尹氏家中。魯隱公以重金為許諾,買通了尹氏,並且在尹氏家族供奉的神祗鐘巫面前發誓,只要能夠平安回到魯國,一定在魯國樹立鐘巫的神位,年年祭祀。
鐘巫是位什麽樣的神,史料沒有任何記載。大約當年的名門望族,都有古時流傳下來的家族之神,鐘巫便是尹氏的家族之神罷。魯隱公在尹氏的幫助下逃回魯國,將鐘巫的神位也帶回了魯國,當了國君之後仍然信守承諾,每年都為鐘巫舉行盛大的祭祀活動。
公元前712年十一月,魯隱公再度祭祀鐘巫,並在大夫寪(wěi)氏家中住宿,接受了寪氏的招待。當天晚上,公子翚派刺客潛入寪氏家,將魯隱公刺死。
當然,這筆賬被算到了寪氏頭上,寪氏全家都遭到殺戮。
魯隱公死後,公子軌在公子翚的扶持之下順利登上君位,成為了歷史上的魯桓公。
對於哥哥魯隱公的死,魯桓公沒有任何愧疚之意,甚至沒有按國君的禮節為魯隱公舉辦一場像樣的葬禮。但是,對於魯隱公的盟友鄭伯寤生,魯桓公倒是畢恭畢敬,即位之後的第一件事就是派人去新鄭通報情況,要求進一步加強兩國之間的溝通與合作,建立更加緊密的戰略夥伴關系。
魯桓公為什麽急於討好寤生?因為他的上臺並不光彩,魯國朝野對於魯隱公的真正死因都心存懷疑,大家雖然敢怒而不敢言,心裏面卻不約而同地認為魯桓公就是幕後真兇。在這種情況下,他急於得到王室和國際社會的承認,而鄭伯寤生的承認顯得尤其重要。另外,鄭國和魯國是盟友關系,如果他上臺之後不及時向鄭國表明自己的立場與態度,寤生必定會對兩國的關系產生猜疑,很有可能利用其王室卿士的身份,打著為魯隱公報仇的旗號,聯合齊僖公對魯國進行武力幹涉,這是魯桓公最怕看到的事情。
魯桓公的巴結正中寤生下懷。寤生意識到,這是一個坐地起價的好機會,於是派使者前往曲阜,一方面承認了魯桓公政權的合法性,另一方面向魯國人提出一個意想不到的要求:“當年我國承諾在許田祭祀周公,一直未能實現,現在再次提出這一要求,請貴國務必答應。”
前面說過,鄭、魯兩國交易祊與許田,祊已入魯,許田卻一直賴著未交給鄭國。魯隱公在位的時候,寤生對這件事絕口不提,等到魯桓公一上臺,他便用一種很委婉的方式提醒魯國人,現在該將許田移交給鄭國啦。
有求於人的魯桓公沒法拒絕這一要求。公元前711年三月,兩國國君在衛國的垂地舉行了會晤。魯國正式將許田割讓給鄭國,而寤生為了表示自己的大度,不但沒有要求魯國支付利息,反而加送了一雙玉璧,作為與魯桓公初次會晤的見面禮。
對於這件事,魯國的史書是這樣記載的:“鄭伯以璧假許田。”假,就是交易。按照這種說法,許田不是鄭國人主動要去的,而是鄭伯用一雙玉璧交換的。魯國人愛面子,可以說是到了厚顏無恥的地步。
魯國人愛面子,鄭國人就給面子,兩國元首在垂地的會晤極其愉快,有甚於魯隱公的年代。一個月之後,兩國元首又在越地簽定了和平友好條約,雙方舉行了隆重的盟誓,誓言是:“渝盟,無享國!”意思是,誰違背了盟約,就不能享有國家。值得一提的是,在日本的戰國時代,大名之間簽訂盟約,仍基本采用這一誓言,可見中國文化對其影響之深。
同年冬天,寤生對魯國進行了正式的國事訪問,受到魯桓公的熱情款待。此時距魯隱公之死剛好一年。一年的功夫,昔日的朋友已成舊鬼,而蓄謀殺死朋友的人,又成為了觥籌交錯的新朋友——這真是應了邱吉爾先生那句名言:沒有永遠的朋友,沒有永遠的敵人,有的只是永遠的利益。
就在這個堪稱“魯鄭蜜月”的冬天,在鄭國的宿敵宋國,發生了一件雞毛蒜皮的小事。這件事,如果刊登在《壹周刊》之類的八卦雜志上,或許很合適。但它竟然煞有介事地記載在《左傳》這樣嚴肅的史書中,多少讓人感到意外。
宋華父督見孔父之妻於路,目逆而送之,曰:“美而艷”。
華父督,既不姓華也不姓華父,華父是他的字,督是他的名,古人名字連讀,所以稱為華父督。他是宋戴公的孫子,宋戴公是宋殤公的曾祖父,所以華父督是宋國的公室成員,論輩分則是宋殤公的叔伯輩。
孔父嘉,就是前面說過的大司馬孔父嘉。和華父督一樣,孔父嘉也是名字連讀,字孔父,名嘉。這個人在歷史上因為兩件事而出名,第一,他的老婆很漂亮;第二,他有一位後人,名丘字仲尼,也就是我們熟悉的孔夫子。
華父督看見孔夫人(姑且這樣稱呼她,雖然並不準確),可謂是“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後人無從得知當時孔夫人是否與他眉來眼去,但華父督已是三魂不見了七魄,以至於回家之後仍然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但是他只能想,只能獨自輾轉反側,不敢去找孔夫人,因為孔夫人的老公不好惹,是宋國的國防部長,手握重兵的實權派人物,深受國君信任的紅人。但是啊但是,孔夫人的誘惑力實在太大了,她的嬌好面容和曼妙身姿在華父督的腦海裏揮之不去,有如醇酒一般被珍藏,而且偷偷發酵。一個月之後,公元前710年的正月,飽受相思之苦的華父督斷然作出了一個沖動的決定。
他派人襲擊了大司馬府,殺死了孔父嘉,將夢寐以求的孔夫人搶到了手。
事情發展到這一步,就不只是一個八卦新聞,而是一樁政治醜聞了。宋殤公得到消息,勃然大怒。色膽包天的華父督這才想起害怕,幹脆一不做二不休,又帶人殺入宮中,將宋殤公也殺掉了。
如果說,魯隱公之死曾經給寤生帶來過一絲不安的話,宋殤公之死帶給他的則全都是重大利好。
這件事發生過之後沒多久,華父督就向鄭國派出了使者,請求鄭國將公子馮送回宋國,繼承君位。使者同時也向寤生表達了結束兩國之間的爭端、睦鄰友好的願望。
公子馮被送到鄭國,是公元前720年的事,至今已經有十年之久。因為有寤生這樣一位強有力的保護者,十年的流亡生涯並沒有給他帶來太多困苦,他吃得飽,睡得好,不用擔心被人追殺,也不怕仇人動用數個國家的部隊來取他的性命。但是,當宋國來的使者跪在他面前,舉著群臣聯署的文書,請求他回國當國君的時候,他反倒是吃了一驚,仿佛不相信命運會發生如此重大的逆轉。他下意識地看了一眼自己的保護人,而寤生正一臉慈祥,如同老父親一般看著他。
他沒有理會使者,反倒是跪倒在寤生面前,說了一句掏心窩子的話:“如果沒有您,我又怎麽能夠茍延殘喘至今?這次有幸回國,得以延續祭祀祖先,宋國世世代代臣服於鄭國,不敢有二心。”
寤生微微一笑,將公子馮扶起來。他相信公子馮此時說的是真話,但他也明白,真話是有一定的時效性的,別看公子馮現在感恩戴德,等到回國南面為君,能夠在他寤生有生之年臣服於鄭國就已經很不錯了,還談什麽世世代代?
公子馮回國之後,在華父督等人的擁戴之下順利登上君位,成為了歷史上的宋莊公。同年三月,齊、魯、鄭、陳、宋等國元首在宋國的稷地舉行了高級會晤。會晤的主題,一是“以成宋亂”,也就是對宋國發生的弒君事件表示諒解,各國承諾不幹涉宋國內政,尊重宋國人民的選擇;二是承認宋莊公繼承君位的合法性,認可他為宋國的最高領袖;三是確立華父督在宋國的首席執政官地位。
“宋亂”之所以成,原因是多方面的。
第一,宋殤公自即位以來,十年之間,發生了十一場戰爭。從戰爭的起因上看,主要是為了滿足自己的一己私利,斬除公子馮;從戰爭的結果上看,喪師、辱國、失地、丟人。連年的戰爭使得宋國的人民疲憊不堪,早就無法忍受了。而孔父嘉作為大司馬,對這些戰爭的發生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同樣難辭其咎。這兩個人的死,在宋國朝野沒有引起多大的震動,大夥心裏反倒是松了一口氣,慶幸這連年征戰的日子終於到了盡頭。
第二,公子馮原來就是宋穆公的大子,繼承君位也在情理之中,再加上他在外流亡了十年,得到大多數人的同情。
第三,在華父督的操縱之下,宋國花了大本錢,對齊、魯、鄭、陳等國進行賄賂,用金錢收買國際承認。以魯國為例,宋國送給魯桓公的禮物中就包括“郜大鼎”這樣貴重的禮器。
郜國是姬姓小國,很早就被宋國吞並,因此郜國的大鼎也成為了宋國的器物。公元前713年,齊、魯、鄭三國同盟討伐宋國,郜被攻占,又成為了魯國的領地。自古以來,鼎就是權力的象征,宋莊公將郜大鼎送給魯國,等於是承認了魯國對郜的主權。
魯桓公對此喜不自禁,郜大鼎運到曲阜後,派人將它安放在大廟之中。這一舉動遭到朝中大臣的反對。大夫臧哀伯(臧僖伯的兒子)勸諫說:“將作為賄賂的大鼎放在大廟,以此向官員和民眾炫耀,百官必定以此為榜樣。國家的衰敗,是由於官員的邪惡;官員的邪惡,是由於索賄受賄成風。郜鼎放在大廟裏,還有比這更明顯的賄賂嗎?昔日周武王打敗商紂王,將九鼎遷到自己的首都,尤且受人詬病,現在您竟然將代表弒君叛亂的器物放在大廟,究竟是想幹什麽呢?”
這番話很有道理。可是,臧哀伯還沒來得及想明白,魯桓公不也正是通過弒君才上臺的嗎?用這番道理來教育魯桓公,豈不是變相地掌他的嘴?
【挑戰權威的尺度:有禮、有據、有節】
現在,從地圖上看,鄭國周邊的幾個國家,東邊的齊、魯是鐵桿盟國,宋國已經化敵為友,成為友好鄰邦,南邊的陳國是姻親,許國是附庸,西邊的周王室則風雨飄搖,不足為患。
北方的少數民族北戎曾經於公元前714年,也就是齊、魯、鄭三國同盟謀劃進攻宋國的那一年,趁著中原動蕩,從今天的山西省平陸縣一帶出兵,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齊、魯雄踞山東,鄭國威震河南,三個國家如同鐵三角一般,牢牢控制了中原的局勢。
公元前713年冬天,討伐宋國的征塵未洗,齊、鄭二國又聯合發動了討伐郕國的戰爭。
郕國是山東姬姓小國,其先祖成叔為周文王之子、周武王之弟。討伐郕國的理由,是因為鄭伯奉王命討伐宋國,號召各諸侯國參加,郕國卻公然違抗王命,坐視不理。
說實話,這個理由非常牽強。但是,強權即公理,那些年間,鄭莊公、齊僖公和魯隱公這三人認為誰有罪,誰就必定有罪了,簡直是毫不含糊。
面對如狼似虎的齊鄭聯軍,郕國人沒有抱任何不切實際的幻想,馬上派人表示認錯,請求原諒。
戰爭使人上癮,征服了郕國之後,寤生又將目光放到了許國身上。
許國和齊國同是姜姓國家,其地理位置大致在今天的河南省許昌市附近,離鄭國很近。討伐許國的理由,與討伐郕國的理由是一樣的。
討伐郕國,齊國是主謀;討伐許國,則由鄭國領銜主演,齊僖公和魯隱公友情客串,各自帶兵參加了這一場流血的盛宴。
這確實是一場盛宴,因為交戰雙方的力量實在太不對等。然而,寤生卻為這場沒有任何懸念的戰爭失去了一員猛將。
出兵許國之前,寤生依照慣例,在鄭國的大宮舉行了授兵儀式。
前面說過,諸侯的祖廟稱為大宮。鄭國的大宮裏面供奉著自周厲王以來的列祖列宗。每逢有戰事,國君都要親自開啟大宮的武庫,將庫藏的兵器取出來,象征性地授予部隊的將領。待到戰事結束,這些兵器還得繳回大宮收藏。
正是在這次授兵儀式上,大夫公孫閼(字子都)與穎考叔因為一輛戰車發生了爭執。
據《左傳》記載,寤生的軍旗名叫“蟊弧”,約有一丈二尺見方,旗竿長達三丈三尺,平時需要幾個人一起擡動,才能將其立於戎車(國君或大將乘坐的戰車)之上,以鐵圈固定。
為了激勵鬥志,寤生宣布,如果有哪位將領能夠舞動“蟊弧”,便授予先鋒職務,並將自己乘坐的戎車賜與他。
第一個出場的是大夫瑕叔盈,他拔起大旗,緊緊握定,上前三步,後退三步,又放回車中,面不改色。
第二個出場的是大夫穎考叔,他不但拔起大旗,而且左旋右轉,將它舞得像車輪一般,觀者無不駭然。
穎考叔確實是虎將,然而做事未免不太厚道。因為第三個出場的公孫閼還沒來得及表演,穎考叔便推著作為獎品的戎車跑了。
用力大如牛來形容穎考叔或許還有點欠缺。因為他推著本來由四匹戰馬牽引的戎車,仍然健步如飛,公孫閼拔起一支長戟去追他,一直追到新鄭的城門口都沒追上。
如此推算,穎考叔的功率至少是四馬力以上,委實非常人所能及。
公孫閼十分生氣。雖然寤生最後以和稀泥的方式,給他和瑕叔盈各獎勵了一輛戰車,仍然不能平息他心中的怒火。
在這本關於春秋的書中,我們將看到很多“公子某”或“公孫某”,仿佛公子和公孫是春秋年間最大的兩個姓,有如今天的王姓或李姓,其實這是一種大大的誤解。
有必要對春秋時期的姓氏制度作一個粗略的說明。
第一,春秋時期的中國,和明治維新前的日本一樣,姓是貴族階層獨有的標志,而平民大眾是沒有姓的。春秋時期的“百姓”,和我們現在的“百姓”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春秋時期的“百姓”指的是百官,是有姓的貴族的統稱。
第二,姓和氏是兩個概念。貴族不止有姓,而且有氏,氏是姓的分支。也就是說,同一個姓,有可能出現很多不同的氏族分支。比如說,魯、衛、鄭、晉的國君都是姬姓,但他們分屬不同的氏,而且就是以國名為氏,即魯國國君為魯氏,衛國國君為衛氏,以此類推。
第三,周天子家被稱為王室,周天子的兒子也就被稱為“王子某”,他的孫子則被稱為“王孫某”。各諸侯家被稱為公室,諸侯的兒子也就被稱為“公子某”,諸侯的孫子則被稱為“公孫某”。可見,公子和公孫既非姓,也非氏,更主要是一種身份的代稱。按照規定,公孫之子就不可再稱為公孫,而應該以其祖父之字為氏。如《左傳》所記載,魯隱公年間,有一位叫無駭的貴族,其祖父是公子展,所以無駭死後,這個家族被魯隱公賜以“展”氏,這在當時叫做“賜族”。
公孫閼既然被稱為“公孫”,必定是鄭國的公室成員。而穎考叔呢?原本只是穎谷地方的小領主,連這個“穎”氏也不過是從地名得來的,因為給國君出過一個掘地見母的主意,便成為了國君身邊的紅人,這讓根正苗紅的公孫閼感到很不爽,這種不爽郁積在他心中已經有很多年。而這一次,穎考叔不但在授兵儀式上出盡了風頭,而且將獎品據為己有,連表演的機會都沒留給公孫閼,更加讓公孫閼覺得忿忿不平。
他將這種忿忿不平帶到了戰場上。
公元前712年七月,三國同盟的大軍將許城包圍得水洩不通。穎考叔手持蟊弧大旗,第一個登上城墻,但是還沒站穩,就被一支冷箭射中背心,墜城而亡。
墜城的一剎那,他似乎看到了公孫閼陰險的笑容。
沒等眾人回過神來,瑕叔盈又扛起蟊弧大旗,再一次登上了城墻,繞城大呼道:“鄭伯登城啦!”聯軍士氣大振,勇氣倍增,紛紛登上城墻,一舉攻破了城池。許軍放棄了抵抗,許莊公換上平民的衣服,趁亂逃往衛國。
三巨頭以勝利者的身份進入了許國。
相比寤生的大方,齊僖公也不遑多讓,當他們聚到一起商量瓜分許國的大事的時候,齊僖公主動提出,應當由魯國來兼並許國。
一向當仁不讓的魯隱公這回卻謙虛起來了,對齊僖公說:“您說許國不聽天子之命,因而要攻打它,寡人就責無旁貸地來了。現在許國已經罪有應得,即便有違您的好意,寡人也不敢將其據為己有。”於是將這份厚禮轉讓給鄭莊公。
讀史至此,人便不覺精神恍惚,以為讀的不是《春秋》,而是《鏡花緣》——《鏡花緣》中有個君子國,人人隱忍謙讓,好處全讓給別人,其中有個老太太懷孕八十餘年仍未生育,不得已剖腹產,發現裏面有兩個白胡子老公公,為了謙讓對方,仍在一個勁地說“您先請”。
但是,仔細分析一下,齊僖公和魯隱公的君子行為,其實是有原因的:借此鞏固相互之間的同盟關系自然是一層考慮,更重要的是因為鞭長莫及。
許國是一個小國,地處今天的河南省中南部,與鄭國接壤,離山東的齊、魯兩國甚遠,而且中間還隔著好幾個國家。對於齊國和魯國來說,即便得到許國,也是一塊飛地,還不如送給鄭國做人情。這與當年寤生將郜、防兩城送給魯國是同一個道理。
問題是,兩位國君這麽一推讓,本來對許國垂涎三尺的寤生倒是真的不好意思起來了。
但是沒有什麽事情難得倒他。幾天之後,他派人找到了許莊公的弟弟新臣和許國大夫百裏,將他們帶到齊僖公和魯隱公面前,說:“這次的事情,是因為上天降禍於許國,連鬼神都對許君不滿意,所以借寡人之手來懲罰他。寡人只不過是在替天行道,你們能夠體諒嗎?”
百裏想,人也是你,鬼也是你,誰敢不“體諒”啊?當下點點頭說:“體諒。”
“寡人其實是個苦命人啊!”寤生話鋒一轉,“想想看,寡人連自己的父老兄弟尚不能相安,又怎敢因這件事沾沾自喜,自以為有功?寡人有個同胞弟弟,卻不能跟他友愛相處,他的後人至今流落四方,寄人籬下,讓寡人既傷心又無奈。”
齊僖公和魯隱公心裏犯了一個嘀咕,這是在提哪茬呢?但是新臣和百裏聽了,卻不寒而栗。這分明是在說,我可是連自己的親弟弟都下得了手,別提你們這些許國的亡國奴了!
“必須聲明的是,寡人絲毫沒有長期占領許國的意願。百裏你是許國的老臣了,就有勞你輔佐新臣,安撫許國的民眾吧!”寤生接著說。
此言一出,在場的幾個人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但是,且慢,還有下文:“許國現在這個樣子,單憑你的力量是不夠的,所以寡人已經決定了,派大夫公孫獲幫助你們鎮守許國。這是寡人的一片好意,請你們千萬不要拒絕。”
瞧您說的,這還有拒絕的餘地嗎?
“當然,好事也不能無休止地做。寡人百年之後,如果上天原諒了許國,公孫獲的使命也就結束了,自當還政於許君。但是寡人還有個不情之請,果真到了那一天,但凡我鄭國有所請求,煩請你們紆尊降貴,將我們當作一家人,聽從我們的安排。除此之外,不要讓別的國家插手,與我鄭國爭奪這片土地,好嗎?”話說得很客氣,但意思一點也不含糊,公孫獲駐軍許國,一直要到寤生死了之後才能撤走。而且,撤軍不代表放任自流,許國還是得聽從鄭國的安排,服從鄭國的領導,不能有三心二意。
“如果這點小小的請求你們都不答應,那我的子孫後代就有危險了,他們一旦自顧不暇,就更管不了許國的先祖。寡人讓你們居住在這裏,不僅僅是為了許國,也是為了鞏固鄭國的邊疆啊!”這是威脅,如果不答應鄭國提出的條件,許國的先祖就無人祭祀,那就意味著許國徹底亡國了。
百裏趕緊拉著新臣朝寤生下拜,表示接受。
寤生令百裏和新臣居住在許城東部,而令公孫獲駐守許城西部,並且囑咐公孫獲:“不要在許城搞任何形式的基礎建設,我死之後就趕緊撤離,不要留戀。”
公孫獲表示不解。
他不無傷感地解釋道:“我的祖先桓公從王畿東遷到這片土地上,在這裏興建城池,開創了自己的事業。然而,周朝畢竟已經衰落,我們這些周朝的子孫正在一天一天失去自己的地位。而許國,是四岳的後裔,上天既然已經厭棄了周人,我又憑借什麽和許國相爭呢?”
說罷,還煞有介事地擦了擦眼睛。
林語堂曾經說,中國的哲人是這樣一種人:“睜著一只眼,閉著一只眼,看穿了他周遭所發生的事情和他自己努力的徒然,可是還保留著充分的現實感去走完人生的道路。他很少幻滅,因為他沒有虛幻的憧憬,很少失望,因為他從來沒有懷著過度的希望。他的精神就是這樣解放了的。”
這也許是寤生的精神世界的貼切寫照。
《左傳》對於鄭莊公的行為,也給予了正面評價,然而都是陳詞濫調:“在對待許國這件事上,鄭伯是符合禮法的。所謂禮法,是用來治理國家、安定社會、維護秩序的,是有利於後代的。許國不遵守禮法,鄭國就討伐它,低頭認錯了就放它一馬。鄭伯這真是以德服人,量力而行啊!”
我只能說,寤生那兩座城沒白給魯國。
穎考叔的死讓寤生感到非常傷心。他讓部隊殺雞殺狗,詛咒射死穎考叔的人。《左傳》一針見血地指出,這種掩耳盜鈴式的舉動毫無意義,於政治和法治均無益處。
寤生難道不知道穎考叔死於公孫閼之手嗎?當然知道。但是,再怎麽說公孫閼都是公室成員,一旦較真處理起來,恐怕給整個公室都抹黑,這是寤生不願意看到的。所以,一樁冤案就在雞鳴犬吠的詛咒聲中不了了之了。
穎考叔的悲劇說明了兩個道理:一是做人不能鋒芒畢露,尤其是原本地位不高的人,即使有幸獲居高位,也要堅持謙虛謹慎的態度,保持一顆平常心;二是千萬不要得罪老板的親戚,尤其是老板的小舅子之類的人物。
【最高級別的以下犯上:弒君】
公元前712年秋天的伐許之役,是三巨頭最後一次會面。同年十月,寤生不顧鞍馬勞頓,再一次利用王室卿士的身份,聯合虢國討伐宋國,並且取得重大勝利。就在他結束了對宋國的戰爭,喜滋滋地返回新鄭的路上,他聽到了從魯國傳來的一個令人震驚的消息:魯隱公被人暗殺了!
對於魯隱公的非正常死亡,光用一個“震驚”來形容寤生的感受,恐怕是不夠的。
首先,從個人感情上講,魯隱公是一個很不錯的朋友,他為人憨厚,文質彬彬,平易近人,而且總是知恩圖報,為朋友的利益著想。在共同的東征西討、恃強淩弱的過程中,寤生與魯隱公已經建立了深厚的友誼,產生了強烈的認同感和信任感。在那個禮崩樂壞的年代,這種友誼委實為稀罕之物。
其次,從國家利益上來看,寤生已經在魯隱公身上進行了巨額的感情投資,不僅奉獻了泰山腳下的一座祊城,還將鄭國將士用鮮血換來的郜、防兩城也做了人情,贏得了魯隱公乃至整個魯國的尊重,使魯國成為了鄭國的堅強盟友。現在,隨著魯隱公的非正常死亡,這些感情投資會不會付諸東流,魯國下一步將何去何從,是繼續與鄭國友好合作,還是反目成仇,轉而成為宋國的盟友?都是讓寤生感到揪心的問題。
第三,暗殺事件本身也反映了那個時代的躁動與不安。自從周平王東遷以來,不但王室的影響力呈直線下降趨勢,諸侯的權威也屢屢遭到卿大夫階層的挑戰,前幾年衛國的弒君悲劇曾經掀起軒然大波,現在魯隱公又死於非命,怎能不令同為諸侯的寤生感到兔死狐悲?
魯隱公的死,還得從魯國的上一任君主魯惠公說起。
魯惠公的元妃(嫡妻)孟子是宋國的公主。孟子沒有生育,而且很早去世,魯惠公便又續弦娶了宋國的另一位公主聲子,聲子給他生下一個兒子,取名為息姑,也就是後來的魯隱公。
雖然是續弦,聲子本人的地位卻不高,沒有被立為嫡妻,反倒是魯惠公後來又娶了另一位宋國公主仲子,成為了正牌的國君夫人。
根據《左傳》的記載,這位仲子公主,可以說生來就是註定要嫁到魯國去當夫人的,因為她出生的時候,手掌心清清楚楚地寫著“為魯夫人”四個字。
既然是天意,仲子長大成人之後,便義無反顧地嫁給了魯惠公這個老頭子,並且給他生下一個兒子,取名為軌,也就是公子軌。按照嫡長子繼承制的原則,軌被立為大子。
但是,公子軌還沒有成年,魯惠公就去世了。那個年代,中國還沒有垂簾聽政的說法,仲子也不好抱著個娃娃南面稱君。魯國的群臣們商議了一下,從國家的利益出發,決定先立息姑為君,替公子軌代理國事,並且約好,等到公子軌長大之後,再將君位奉還給他。
息姑的身份,有點類似於後世的“攝政王”。隱公是他死後的謚號,“隱”代表的含義是:攝其政而不屍其位。
三國同盟討伐許國的時候,魯隱公在位已經十一年,公子軌也已經十四歲。按照當年的約定,還政於公子軌的事情,按理說應該提上議事日程了。
但是,魯隱公願意按照約定奉還大政,退居二線嗎?在一般人看來,肯定是不願意的。藝人到了年老色衰的時候,尚且頻頻出鏡,不願退出舞臺,何況是萬人之上的國君?
大夫公子翚,也就是當年不聽魯隱公號令擅自率軍參與圍攻鄭國的那位仁兄,覺得這是一個討好國君的大好時機,於是偷偷地跑去找魯隱公,向他提出了一個大膽的建議:“請讓我殺掉公子軌,您就不用考慮退位的事了!”當然,公子翚這麽做也是有條件的,那就是事成之後,魯隱公任命他為魯國的大宰。
春秋時期,各國官制互不相同,大宰一職在別的國家也許並不重要,但在魯國就是首席執政官,乃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重要人物。
魯隱公聽了公子翚的建議,先是一楞,繼而大笑。他對公子翚說:“這些年來,因為軌還年幼,寡人才勉為其難,代為攝政。現在他已經成年,我正打算盡快將君位奉還給他,因此早就派人在菟裘(魯國城市)營造宮室,準備退位之後就去那裏養老了。你說,到那個時候,我再想去哪裏看魚,應該不會再有人指指點點了吧?”
公子翚訕訕而退。從魯隱公宮中出來,他越想越不對勁,越想越害怕:如果魯隱公將這件事告訴公子軌,等公子軌即位,還不把他整死?
公子翚輾轉了一夜,第二天一早就來到公子軌的府上,對公子軌說:“昨夜國君將我召入宮中,交給我一個任務。”
“什麽任務?”公子軌冷冷地看著他。這位十四歲的少年與他那位憨厚的哥哥完全不同,眼神中總是帶著一種旁人難以揣測的冷漠。
“他……他要我將您殺死,並許諾我當太宰。”
“那你為什麽還來告訴我?”公子軌眼中掠過一絲驚慌,但很快掩飾過去。
“您是先君的世子,魯國的君位本來就應該是您的,我不效忠於您,難道效忠於他?”公子翚一本正經地說。這句話他說得如此義正辭嚴,以至於自己都深受感動,差點流出了眼淚。
聽他這麽一說,公子軌連忙正襟危坐,雙手作揖懇求道:“請大夫救我。”
“他既然不仁,您也不必有義。為今之計,只好先下手為強,我願為您刺殺息姑……只不過,事成之後,您當上了國君,請別忘了我的功勞,封我為大宰。”公子翚說。
“唔。”對於公子翚的要求,公子軌沒有正面回答,反而問了一個很現實的問題:“宮中禁衛森嚴,大夫打算在哪裏下手?”
“宮禁當然森嚴。”公子翚遲疑了片刻,“您想必也知道,每年秋天,他都要出宮祭祀鐘巫,在別人家裏過夜吧?”
公子軌長長一揖到地,說:“那就托付給大夫了。”
原來,魯隱公還在當公子時候,魯國與鄭國發生過戰爭。魯惠公派他帶兵入侵鄭國的狐壤,結果打了敗仗,被鄭國人俘虜,囚禁在大夫尹氏家中。魯隱公以重金為許諾,買通了尹氏,並且在尹氏家族供奉的神祗鐘巫面前發誓,只要能夠平安回到魯國,一定在魯國樹立鐘巫的神位,年年祭祀。
鐘巫是位什麽樣的神,史料沒有任何記載。大約當年的名門望族,都有古時流傳下來的家族之神,鐘巫便是尹氏的家族之神罷。魯隱公在尹氏的幫助下逃回魯國,將鐘巫的神位也帶回了魯國,當了國君之後仍然信守承諾,每年都為鐘巫舉行盛大的祭祀活動。
公元前712年十一月,魯隱公再度祭祀鐘巫,並在大夫寪(wěi)氏家中住宿,接受了寪氏的招待。當天晚上,公子翚派刺客潛入寪氏家,將魯隱公刺死。
當然,這筆賬被算到了寪氏頭上,寪氏全家都遭到殺戮。
魯隱公死後,公子軌在公子翚的扶持之下順利登上君位,成為了歷史上的魯桓公。
對於哥哥魯隱公的死,魯桓公沒有任何愧疚之意,甚至沒有按國君的禮節為魯隱公舉辦一場像樣的葬禮。但是,對於魯隱公的盟友鄭伯寤生,魯桓公倒是畢恭畢敬,即位之後的第一件事就是派人去新鄭通報情況,要求進一步加強兩國之間的溝通與合作,建立更加緊密的戰略夥伴關系。
魯桓公為什麽急於討好寤生?因為他的上臺並不光彩,魯國朝野對於魯隱公的真正死因都心存懷疑,大家雖然敢怒而不敢言,心裏面卻不約而同地認為魯桓公就是幕後真兇。在這種情況下,他急於得到王室和國際社會的承認,而鄭伯寤生的承認顯得尤其重要。另外,鄭國和魯國是盟友關系,如果他上臺之後不及時向鄭國表明自己的立場與態度,寤生必定會對兩國的關系產生猜疑,很有可能利用其王室卿士的身份,打著為魯隱公報仇的旗號,聯合齊僖公對魯國進行武力幹涉,這是魯桓公最怕看到的事情。
魯桓公的巴結正中寤生下懷。寤生意識到,這是一個坐地起價的好機會,於是派使者前往曲阜,一方面承認了魯桓公政權的合法性,另一方面向魯國人提出一個意想不到的要求:“當年我國承諾在許田祭祀周公,一直未能實現,現在再次提出這一要求,請貴國務必答應。”
前面說過,鄭、魯兩國交易祊與許田,祊已入魯,許田卻一直賴著未交給鄭國。魯隱公在位的時候,寤生對這件事絕口不提,等到魯桓公一上臺,他便用一種很委婉的方式提醒魯國人,現在該將許田移交給鄭國啦。
有求於人的魯桓公沒法拒絕這一要求。公元前711年三月,兩國國君在衛國的垂地舉行了會晤。魯國正式將許田割讓給鄭國,而寤生為了表示自己的大度,不但沒有要求魯國支付利息,反而加送了一雙玉璧,作為與魯桓公初次會晤的見面禮。
對於這件事,魯國的史書是這樣記載的:“鄭伯以璧假許田。”假,就是交易。按照這種說法,許田不是鄭國人主動要去的,而是鄭伯用一雙玉璧交換的。魯國人愛面子,可以說是到了厚顏無恥的地步。
魯國人愛面子,鄭國人就給面子,兩國元首在垂地的會晤極其愉快,有甚於魯隱公的年代。一個月之後,兩國元首又在越地簽定了和平友好條約,雙方舉行了隆重的盟誓,誓言是:“渝盟,無享國!”意思是,誰違背了盟約,就不能享有國家。值得一提的是,在日本的戰國時代,大名之間簽訂盟約,仍基本采用這一誓言,可見中國文化對其影響之深。
同年冬天,寤生對魯國進行了正式的國事訪問,受到魯桓公的熱情款待。此時距魯隱公之死剛好一年。一年的功夫,昔日的朋友已成舊鬼,而蓄謀殺死朋友的人,又成為了觥籌交錯的新朋友——這真是應了邱吉爾先生那句名言:沒有永遠的朋友,沒有永遠的敵人,有的只是永遠的利益。
就在這個堪稱“魯鄭蜜月”的冬天,在鄭國的宿敵宋國,發生了一件雞毛蒜皮的小事。這件事,如果刊登在《壹周刊》之類的八卦雜志上,或許很合適。但它竟然煞有介事地記載在《左傳》這樣嚴肅的史書中,多少讓人感到意外。
宋華父督見孔父之妻於路,目逆而送之,曰:“美而艷”。
華父督,既不姓華也不姓華父,華父是他的字,督是他的名,古人名字連讀,所以稱為華父督。他是宋戴公的孫子,宋戴公是宋殤公的曾祖父,所以華父督是宋國的公室成員,論輩分則是宋殤公的叔伯輩。
孔父嘉,就是前面說過的大司馬孔父嘉。和華父督一樣,孔父嘉也是名字連讀,字孔父,名嘉。這個人在歷史上因為兩件事而出名,第一,他的老婆很漂亮;第二,他有一位後人,名丘字仲尼,也就是我們熟悉的孔夫子。
華父督看見孔夫人(姑且這樣稱呼她,雖然並不準確),可謂是“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後人無從得知當時孔夫人是否與他眉來眼去,但華父督已是三魂不見了七魄,以至於回家之後仍然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但是他只能想,只能獨自輾轉反側,不敢去找孔夫人,因為孔夫人的老公不好惹,是宋國的國防部長,手握重兵的實權派人物,深受國君信任的紅人。但是啊但是,孔夫人的誘惑力實在太大了,她的嬌好面容和曼妙身姿在華父督的腦海裏揮之不去,有如醇酒一般被珍藏,而且偷偷發酵。一個月之後,公元前710年的正月,飽受相思之苦的華父督斷然作出了一個沖動的決定。
他派人襲擊了大司馬府,殺死了孔父嘉,將夢寐以求的孔夫人搶到了手。
事情發展到這一步,就不只是一個八卦新聞,而是一樁政治醜聞了。宋殤公得到消息,勃然大怒。色膽包天的華父督這才想起害怕,幹脆一不做二不休,又帶人殺入宮中,將宋殤公也殺掉了。
如果說,魯隱公之死曾經給寤生帶來過一絲不安的話,宋殤公之死帶給他的則全都是重大利好。
這件事發生過之後沒多久,華父督就向鄭國派出了使者,請求鄭國將公子馮送回宋國,繼承君位。使者同時也向寤生表達了結束兩國之間的爭端、睦鄰友好的願望。
公子馮被送到鄭國,是公元前720年的事,至今已經有十年之久。因為有寤生這樣一位強有力的保護者,十年的流亡生涯並沒有給他帶來太多困苦,他吃得飽,睡得好,不用擔心被人追殺,也不怕仇人動用數個國家的部隊來取他的性命。但是,當宋國來的使者跪在他面前,舉著群臣聯署的文書,請求他回國當國君的時候,他反倒是吃了一驚,仿佛不相信命運會發生如此重大的逆轉。他下意識地看了一眼自己的保護人,而寤生正一臉慈祥,如同老父親一般看著他。
他沒有理會使者,反倒是跪倒在寤生面前,說了一句掏心窩子的話:“如果沒有您,我又怎麽能夠茍延殘喘至今?這次有幸回國,得以延續祭祀祖先,宋國世世代代臣服於鄭國,不敢有二心。”
寤生微微一笑,將公子馮扶起來。他相信公子馮此時說的是真話,但他也明白,真話是有一定的時效性的,別看公子馮現在感恩戴德,等到回國南面為君,能夠在他寤生有生之年臣服於鄭國就已經很不錯了,還談什麽世世代代?
公子馮回國之後,在華父督等人的擁戴之下順利登上君位,成為了歷史上的宋莊公。同年三月,齊、魯、鄭、陳、宋等國元首在宋國的稷地舉行了高級會晤。會晤的主題,一是“以成宋亂”,也就是對宋國發生的弒君事件表示諒解,各國承諾不幹涉宋國內政,尊重宋國人民的選擇;二是承認宋莊公繼承君位的合法性,認可他為宋國的最高領袖;三是確立華父督在宋國的首席執政官地位。
“宋亂”之所以成,原因是多方面的。
第一,宋殤公自即位以來,十年之間,發生了十一場戰爭。從戰爭的起因上看,主要是為了滿足自己的一己私利,斬除公子馮;從戰爭的結果上看,喪師、辱國、失地、丟人。連年的戰爭使得宋國的人民疲憊不堪,早就無法忍受了。而孔父嘉作為大司馬,對這些戰爭的發生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同樣難辭其咎。這兩個人的死,在宋國朝野沒有引起多大的震動,大夥心裏反倒是松了一口氣,慶幸這連年征戰的日子終於到了盡頭。
第二,公子馮原來就是宋穆公的大子,繼承君位也在情理之中,再加上他在外流亡了十年,得到大多數人的同情。
第三,在華父督的操縱之下,宋國花了大本錢,對齊、魯、鄭、陳等國進行賄賂,用金錢收買國際承認。以魯國為例,宋國送給魯桓公的禮物中就包括“郜大鼎”這樣貴重的禮器。
郜國是姬姓小國,很早就被宋國吞並,因此郜國的大鼎也成為了宋國的器物。公元前713年,齊、魯、鄭三國同盟討伐宋國,郜被攻占,又成為了魯國的領地。自古以來,鼎就是權力的象征,宋莊公將郜大鼎送給魯國,等於是承認了魯國對郜的主權。
魯桓公對此喜不自禁,郜大鼎運到曲阜後,派人將它安放在大廟之中。這一舉動遭到朝中大臣的反對。大夫臧哀伯(臧僖伯的兒子)勸諫說:“將作為賄賂的大鼎放在大廟,以此向官員和民眾炫耀,百官必定以此為榜樣。國家的衰敗,是由於官員的邪惡;官員的邪惡,是由於索賄受賄成風。郜鼎放在大廟裏,還有比這更明顯的賄賂嗎?昔日周武王打敗商紂王,將九鼎遷到自己的首都,尤且受人詬病,現在您竟然將代表弒君叛亂的器物放在大廟,究竟是想幹什麽呢?”
這番話很有道理。可是,臧哀伯還沒來得及想明白,魯桓公不也正是通過弒君才上臺的嗎?用這番道理來教育魯桓公,豈不是變相地掌他的嘴?
【挑戰權威的尺度:有禮、有據、有節】
現在,從地圖上看,鄭國周邊的幾個國家,東邊的齊、魯是鐵桿盟國,宋國已經化敵為友,成為友好鄰邦,南邊的陳國是姻親,許國是附庸,西邊的周王室則風雨飄搖,不足為患。
北方的少數民族北戎曾經於公元前714年,也就是齊、魯、鄭三國同盟謀劃進攻宋國的那一年,趁著中原動蕩,從今天的山西省平陸縣一帶出兵,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