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十四章 明朝的憤怒 (2)

關燈
通俗的稱呼——軍閥。

對於這些,朝廷自然是知道的,可也沒辦法,那地方兵荒馬亂,只有李成梁鎮得住,把他撤掉或者幹掉,誰幫你幹活?

所以自嘉靖以後,朝廷對這類人都非常客氣,特別是遼東,雖然萬歷十九年(1591)李成梁退休了,但他的兒子還在。要知道,軍閥的兒子,那還是軍閥。

而作為新一代的軍閥武將,李如松更是個難伺候的人物。

在明代,武將是一個很尷尬的角色,建國之初待遇極高,開國六公爵全部都是武將(李善長是因軍功受封的)。並形成了一個慣例:如非武將、無軍功,無論多大官,做了多少貢獻,都絕對不能受封爵位。

所以張居正雖位極人臣,幹到太師,連皇帝都被他捏著玩,卻什麽爵位都沒混上。而王守仁能混到伯爵,只是因為他平定了寧王叛亂,曾立下軍功。

但這只是個特例,事實上,自宣德以來,武將的地位就大不如前了,這倒也不難理解,國家不打仗,丘八們自然也就無用武之地了。

武將逐漸成為粗人的代名詞,加上明代的體制是以文制武,高級武官往往都是文科進士出身,真正拿刀拼命的,往往為人所鄙視。

被人鄙視久了,就會自己鄙視自己。許多武將為提高社會地位,紛紛努力學習文化,有事沒事弄本書夾著走,以顯示自己的“儒將”風度。

但這幫人靠打仗起家,基本都是文盲或半文盲,文言中有一句十分刻薄的話,說這些人是“舉筆如扛鼎”,雖說損人,卻也是事實。

所以折騰來折騰去,書沒讀幾本,本事卻丟光了,為了顯示風度,軍事訓練、實戰演習都沒人搞了——怕人家說粗俗,武將的軍事指揮能力開始大幅滑坡,戰鬥力也遠不如前。

比如明代著名文學家馮夢龍(三言的作者)就曾編過這麽個段子,說有一位武將,上陣打仗,眼看就要被人擊敗,突然間天降神兵,打垮了敵人。此人十分感激,便向天叩頭,問神仙的來歷和姓名。

神仙回答:我是垛子(註意這個稱呼)。

武將再叩首,說我何德何能,竟然能讓垛子神來救我。

垛子神卻告訴他:你不用謝我,我只是來報恩的。

武將大驚:我何曾有恩於尊神?

垛子神答道:當然有恩,平日我在訓練場,你從來沒有射中過我一箭(從不曾一箭傷我)。

真是暈死。

就是這麽個吃力不討好的工作,職業前景也不光明,幹的人自然越來越少。像班超那樣投筆從戎的人,基本上算是絕跡了,具體說來,此後只有兩種人幹這行。

第一種是當兵的,明代當兵的,無非是為混口飯吃,平時給長官種田,戰時為國家打仗,每月領點死工資,不知哪天被打死。拿破侖說,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明朝的士兵不想當將軍,但在如此惡劣的環境下,混個百戶、千戶還是要的——至少到時可以大喊一聲:兄弟們上!

為了實現從沖鋒到叫別人沖鋒的轉變,許多小兵都十分努力,開始了士兵突擊,苦練殺敵保命本領。一般說來,這種出身的武將都比較厲害,有上進心和戰鬥力,李成梁本人也是這麽混出來的。

第二種就是身不由己了,一般都是世家子弟,打從爺爺輩起,就幹這行。一家人吃飯的時候,經常討論的也是上次你殺多少,這次我幹掉幾個之類的話題,家教就是拳頭棍棒,傳統就是不喜讀書,從小錦衣玉食,自然也不想拼命,啥也幹不了,基本屬於廢品。嘉靖年間的那位遇到蒙古人就簽合同送錢的仇鉞大將軍,就是這類人的光榮代表。

總體看來,第一類人比第二類人要強,但特例也是有的,比如李如松。

用一帆風順來形容李如松的前半生,那是極其貼切的,由於他爹年年殺人,年年提幹,他還沒到三十歲時,就被授予都指揮同知的職務,這是一個從二品的高級官職,實在是有點聳人聽聞。想當年,戚繼光繼承的,也就是個四品官而已,而且還得熬到老爹退休,才能順利接班。

李如松自然不同,他不是襲職,而是蔭職。簡單說來,是他不用把老爹等死或是等退休,直接就能幹。

明代的武將升官有兩種,一種是自己的職務,另一種是子孫後代的職務(蔭職)。因為幹武將這行,基本都是家族產業,所謂人才難得,而且萬一哪天你不行了,你的後代又不讀書(很有可能),找不到出路,也還能混口飯吃,安置好後路,你才能死心塌地去給國家賣命。

前面是老子的飯碗,後面是兒子的飯碗,所以更難升,也更難得。比如抗倭名將俞大猷,先輩也還混得不錯,留下的職務也只是百戶(世襲),李如松的這個職務雖說不能世襲,也相當不錯了。

說到底,還是因為他老子李成梁太猛,萬歷三年的時候,就已經是左都督兼太子太保,朝廷的一品大員,說李如松是高幹子弟,那是一點也不過分。

而這位高幹子弟後來的日子更是一帆風順,並歷任神機營副將等職,萬歷十一年(1583),他被任命為山西總兵。

山西總兵,大致相當於山西省軍區司令員,握有重兵,位高權重。而這一年,李如松剛滿三十四歲。

這是一個破紀錄的任命,要知道,一般人三十多歲混到個千戶,就已經算是很快了。所以不久之後,給事中黃道瞻就向皇帝上書,說李如松年級輕輕,身居高位,而且和他爹都手握兵權,實在不應該。

客觀地說,這是一個很有理的彈劾理由,但事實證明,有理比不上有後臺。內閣首輔申時行立刻站了出來,保了李如松,最後此事也不了了之。

李如松的好運似乎沒有盡頭,萬歷十五年(1587),他又被任命為宣府總兵,鎮守明朝四大要地之一,成為了朝廷的實權派。

一般說來,像李如松這類的高幹子弟,表現不外乎兩種,一種是特低調,特謙虛,比普通人還能裝孫子;另一種是特狂妄,特囂張,好像天地之間都容不下,不幸的是,李如松正好是後一種。

根據各種史料記載,這人從小就狂得沒邊,很有點武將之風——打人從來不找借口,就沒見他瞧得上誰,因為這人太狂,還曾鬧出過一件大事。

他在鎮守宣府的時候,有一次外出參加操練,正碰上了巡撫許守謙,見面也不打招呼,二話不說,自發自覺地坐到了許巡撫的身邊。

大家都傻了眼。

因為李如松雖然是總兵,這位許巡撫卻也是當地最高地方長官,而按照明朝的規矩,以文制武,文官的身份要高於武將。李公子卻仗勢欺人,看巡撫大人不順眼,非要搞特殊化。

許守謙臉色大變,青一陣白一陣,又不好太發作,他的下屬,參政王學書卻看不過去了,上前就勸,希望這位李總兵給點面子,坐到一邊去,讓巡撫好下臺。

李總兵估計是囂張慣了,坐著不動窩,看著王學書也不說話,那意思是老子就不走,你能把我怎麽樣?

很巧,王參政也是個直人,於是他發火了。

王參政二話不說,卷起袖子上前一步,就準備拉他起來。

這下子可是惹了大禍,李如松豈肯吃虧,看著對方上來,把凳子踢開就準備上去幹仗,好歹是被人拉住了。

許巡撫是個老實人,受了侮辱倒也沒說啥,禦史王之棟卻想走胡宗憲的老路,投機一把,便連夜上書,彈劾李如松驕橫無度,應予懲戒。

事實證明,幹禦史告狀這行,除了膽大手黑,還得看後臺。

奏疏上去之後,沒多久命令就下來了——王之棟無事生非,罰俸一年。

但在這個世界上,大致就沒有明代言官不敢幹的事情,王之棟倒下來,千千萬萬個王之棟站起來,大家一擁而上,紛紛彈劾李如松,說什麽的都有,輿論壓力甚大。

這麽多人,這麽多告狀信,就不是內閣能保得住的了,但耐人尋味的是,李如松卻還是安然無恙,毫發無傷。大家就奇了怪了,內閣的人都是你家親戚不成?

後來個把太監透風出來,你們的奏疏,皇帝都是看過的。大家這才恍然大悟,原來最大的後臺在這裏。

說來也怪,萬歷對戚繼光、譚綸這種名將似乎興趣不大,卻單單喜歡李如松,把他看作帝國的武力支柱,對他十分欣賞,且刻意提拔,有他老人家做後臺,那自然是誰也告不動的了。

簡單說來,李如松是一個身居高位,卻不知謙遜,且囂張至極,到哪裏都討人嫌,碰誰得罪誰的狂妄家夥。

但我們也不得不說,這是一個有狂妄資本的家夥。

【李如松的實力】

萬歷二十年(1592),寧夏發生叛亂,萬歷雖然已經修養五年,且一直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然而叛亂逐漸擴大,眼看不管是不行了,便下令出兵平叛。

戚繼光已經死了,李成梁又退了休,指揮官自然是李如松,於是萬歷命令,任命李如松為提督陜西討逆軍務總兵官,前去平叛。

這是一個非同小可的任命,所謂提督陜西討逆軍務總兵官,並非是陜西一省的軍事長官,事實上,他帶領的,是遼東、宣府、大同、山西各省的援軍,也就是說,只要是平叛的部隊,統統都歸他管,不受地域限制,權力極大,類似於後來的督師,即所謂的平叛軍總司令。

而在以往,這種大軍團指揮官都由文官擔任,以武將身份就任提督的,李如松是第一個。

得到這一殊榮的李如松著實名不虛傳,到地方後一分鐘也不消停,就跟當地總督幹了起來,不服管,合理化建議也不聽,想幹什麽就幹什麽,兵部尚書石星看不下去,先去信勸他收斂點,結果李如松連部長的面子也不給,理都不理,石星氣得不行,就告到了皇帝那裏。

可是皇帝也沒多大反應,下了個命令,讓李如松註意影響,提督還是照做,跟沒說沒兩樣,石星丟盡了面子,索性也不管了,只是放話出來:紈絝子弟,看他如何平叛!

然而石星大人明顯忽略了一個問題:紈絝子弟,就一定沒有能力嗎?

紈絝子弟李如松去寧夏了,在那裏,他遇到了叛軍,還有麻貴。

麻貴,大同人,時任寧夏總兵,和李如松一樣,他也是將門出身,但要論職業發展,這兩人實在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早在嘉靖年間,這位仁兄就已經拿刀上陣拼命了,打了若幹年,若幹仗,到了隆慶時期,才混到個參將,然後又是若幹年,若幹仗,到萬歷年間,終於當上了大同副總兵,萬歷十年(1582)修成正果,當上了寧夏總兵。這一路走來,可謂是一步一個坑,吃盡了苦,受夠了累。

人比人,那真是氣死人,看人家李如松隨便晃晃,三十四歲就當上了山西總兵,現在更是搖身一變,當了討逆總司令,跑來當了自己的上司,麻貴的心裏很不服氣。

可還沒等他老人家發作,李如松就發火了,剛來沒幾天,就把他叫去罵了一頓,還送了他一個特定評價:無能。

這句話倒不是沒有來由的,李如松到來的時候,叛軍首領哱拜已收縮防線,退守堅城,麻貴也已將城團團圍住,並日夜不停攻打,但這幫叛軍很有點硬氣,小打小守,大打大守,明軍在城下晃悠了半個多月,卻毫無進展。

麻貴打了多年仗,是軍隊的老油條,且為人高傲,動輒問候人家父母,平時只有他罵人,沒有人罵他。

但這次挨了罵,他卻不敢出聲,因為他清楚眼前這個人的背景,那是萬萬得罪不起的,而且他確實攻城不利,一口惡氣只能咽肚子裏,苦著臉報告李司令員:敵軍堅守不出,城池高大,十分堅固,實在很難打,最後還畢恭畢敬地向新上司請教:我不行,您看怎麽辦?

雖然麻貴識相,但李公子脾氣卻著實不小,一點不消停,接著往下罵,麻貴一咬牙,就當是狗叫吧,罵死也不出聲,等到李如松不罵了,這才行個禮準備往外走,卻聽到了李如松的最後一句話:

你馬上去準備三萬口布袋,裝上土,過幾天我要用。

攻城要布袋作甚?麻貴不知道為什麽,也不敢問為什麽,但有一點他是知道的,如果幾天後沒有這些布袋,他還要挨第二次罵。

幾天之後,李如松站在三萬口土袋的面前,滿意地點了點頭,然後下達了簡潔的命令——堆。

麻貴這才恍然大悟。

李如松的方法並不神秘,既然敵城高大,難以攻打,那就找土袋打底,就好比爬墻時找兩塊磚頭墊腳,夠得差不離了就能翻墻,簡單,卻實在是個好辦法。

就這麽一路往高堆,眼看差不多了,當兵的就踩在布袋堆上往城頭射箭,架雲梯,準備登城。

但城內的叛軍首領哱拜也不是吃素的,很有兩下子,在城頭架起火炮投石機,直接轟擊布袋堆上的士兵,打退了明軍的進攻。

敵人如此頑強,實在出乎李如松的意料,於是他派出了自己的弟弟李如樟,在深夜發動進攻,李如樟也沒給哥哥丟臉,領導帶頭爬雲梯,無奈叛軍十分強悍,掀翻雲梯,打退了明軍,李如樟同志自由落體摔傷,好在並無大礙。

進攻再次受阻,李如松卻毫不氣餒,他叫來了游擊將軍龔子敬,給了他一個光榮的任務——組建敢死隊。

所謂敢死隊,就是關鍵時刻敢拼命的,龔子敬思慮再三,感覺一般士兵沒有這個覺悟(客觀事實),便召集了軍中的苗軍,先請吃飯,再給重賞,要他們賣命打仗,攻擊城池南關。

要說還是苗兵實在,吃了人家的,感覺過意不去,上級一聲令下,個個奮勇當先,拼死登城,城內守軍沒見過這個陣勢,一時之間有點支持不住。

李如松見狀,親自帶領主力部隊前來支援,眼看就要一舉拿下,可這夥叛軍實在太過紮實,驚慌之後立刻判明形勢,並調集全城軍隊嚴防死守,硬是把攻城部隊給打了回去。

明軍攻城失敗,麻貴卻有些得意:說我不行,你也不怎樣嘛。

但讓他吃驚的是,李如松卻不以為意,非但沒有愁眉苦臉,反而開始騎著馬圍著城池轉圈,頗有點郊游的意思。

幾天後,他又找到了麻貴,讓他召集三千士兵,開始幹另一件事——挖溝。

具體說來,是從城外的河川挖起,由高至低,往城池的方向推進,這種作業方式,在兵法上有一個專用稱呼——水攻。

李如松經過幾天的圍城觀察,終於發現,叛軍城池太過堅固,如果硬攻,損失慘重不說,攻不攻得下來也難說。

但同時他也發現,城池所處的位置很低,而附近正好也有河流,於是……

這回哱拜麻煩了,看著城外不斷高漲的水位,以及墻根處不斷出現的裂縫管湧,只能天天挖土堵漏,面對茫茫一片大水,想打都沒對手,手足無措。

此時,李如松正坐在城外高處,滿意地看著眼前的這一幕,他知道敵人眼前的困境,也知道他們即將采取的行動——因為這是他們唯一的選擇。

三天之後的一個深夜,久閉的城門突然洞開,一群騎兵快速沖出,向遠處奔去——那裏有叛軍的援軍。

明軍似乎毫無準備,這群人放馬狂奔,竟未受阻擋,突圍而去。

但自由的快樂是短暫的,高興了一陣後,他們驚奇地發現,在自己的前方,突然出現了大隊明軍,而且看起來,這幫人已經等了很久。

逃出包圍已然是筋疲力盡,要再拼一次實在有點強人所難,所以明軍剛剛發起進攻,脫逃叛軍便土崩瓦解,死的死,降的降。

由始至終,一切都在李如松的掌握之中。

他水攻城池,就料定敵軍必然會出城求援,而城外叛軍的方向他也早已探明,在敵軍必經之路上設下埋伏,是一件再簡單不過的事情。

但有一件事情仍出乎了他的意料——叛軍援軍還是來了。

其實來也不奇怪,圍城都圍了那麽久,天天槍打炮轟,保密是談不上了,但這個時候叛軍到來,如果內外夾攻,戰局將會非常麻煩。

麻貴一頭亂麻,趕緊去找李如松,李司令員仍舊是一臉平靜,只說了一句話:

管他城內城外,敵軍若來,就地殲之!

對方援軍很快就兵臨城下了,且人數眾多,有數萬之眾,城內的叛軍歡欣鼓舞,明軍即將敗退,勝利觸手可得!

然而不久之後,他們就親眼看到了希望的破滅,破滅在李如松的手中。

麻貴再次大開眼界,在這次戰役中,他看到了另一個李如松。

面對人多勢眾的敵軍,李如松不顧他人的勸阻,親自上陣,更讓麻貴吃驚的是,這位正二品的高級指揮官竟然親自揮舞馬刀,沖鋒在前!

和西方軍隊不同,中國軍隊打仗,除了單挑外,指揮官一般不在前列。這是很明智的,中國打仗規模大,人多,死人也多,兵死了可以再招,將軍死了沒地方找,也沒時間換,反正沖鋒也不差你一個,所以一般說來,能不沖就不沖。

明軍也不例外,開國時那一班猛人中,除了常遇春出於個人愛好,喜歡當前鋒外,別人基本都呆在中軍,後來的朱棣倒也有這個喜好,很是風光了幾回,但自此之後,這一不正常現象基本絕跡,包括戚繼光在內。

但李如松不同,他帶頭沖鋒,那是家庭傳統,他爹李成梁從小軍官幹起,白手起家組建遼東鐵騎,一向是領導率先垂範,帶頭砍人,老子英雄兒好漢,李如松對這項工作也甚感興趣。

於是在李如松的帶領下,明軍向叛軍發動了猛攻,但對方估計也是急了眼了,死命抵住明軍的沖擊後,竟然還能發動反攻。

畢竟李如松這樣的人還是少數,大多數明軍都是按月拿工資的,被對方一沖,怕死的難免就往回跑。而此時,李如松又表現出了患難與共的品質——誰也不許跑,但凡逃跑的,都被他的督戰隊幹掉了。他也不甘寂寞,親手殺了幾個退卻的士兵(手斬士卒畏縮者),在兇神惡煞的李如松面前,士兵們終於認定,還是回去打仗的好。

在明軍的頑強阻擊下,援軍敗退而去,城內叛軍失去了最後的希望。

正所謂屋漏偏逢連夜雨,哱拜又發現,經過多日水泡,城池北關部分城墻已經塌陷,防守極其薄弱。

現在無論是李如松還是哱拜,都已經認定,戰爭即將結束,只剩下最後的一幕。

在落幕之前,李如松召開了一次軍事會議,討論下一步的進攻計劃。

在場的人終於達成了一致意見——進攻北關,因為瞎子也看得見,這裏將是最好的突破口。

李如松點了點頭,他命令部將蕭如薰帶兵攻擊北關。

但是接下來,他卻下了另一道讓所有人大吃一驚的命令:

全軍集合,於北關攻擊開始後,總攻南關!

所有人都認定北關將是主攻地點,所以進攻南關,才是最好的選擇。

兵者,詭道也。

從那一刻起,麻貴才真正認識了眼前的這個人,這個被稱為紈絝子弟的家夥,他知道,此人的能力深不可測,此人的前途不可限量。

進攻開始了,當所有的叛軍都集結在北關,準備玩最後一把命的時候,卻聽到了背後傳來的吶喊聲,李如松這次也豁出去了,親自登雲梯爬墻,堅守了幾個月的城池就此被攻陷。

緊跟在李如松身後的,正是麻貴,看著這個小自己一茬的身影,他已經心服口服,甘願步其後塵,但他不會想到,五年之後,他真步了李如松的後塵。

看見明軍入城,叛軍們慌不擇路,要說這哱拜不愧是首領,比小兵反應快得多,一轉手就幹掉了自己的兩個下屬,並召集其餘叛軍,找李如松談判,大意是說我之所以反叛,是受了這兩人的騙,現在看到你入城,已然悔過自新,希望給我和我家人一條活路。

李如松想了一下,說:好,放下武器,就饒了你。

哱拜松了口氣,投降了。

延續幾個月的寧夏之亂就此劃上句號,由於其規模巨大,影響深遠,史稱“萬歷三大征”寧夏之亂。當然,關於哱拜的結局,還要交代一句。

史料上是這樣記載的:盡滅拜(哱拜)族。

這正是李如松的風格。

投降?早幹嘛去了?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