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十二章 完顏雍殺死完顏亮 (1)

關燈
當年的十月,完顏亮集結金國能召集起來的全部軍隊,對外號稱百萬,史料記載六十萬,專家分析有三十一萬,浩浩蕩蕩地向南方出發。

如此軍力,分成了三條戰線。其中最東端是浙東水師,由完顏鄭家奴蘇保衡率領,共七萬餘人,由海上進軍直入兩浙海域,突入內海,在臨安登陸,直接進攻南宋的首都。

中路主要在淮南戰場,也就是當年中興四大將之一張俊的戰區。那一片地域廣闊,大多是平原地帶,有利於大兵團的展開。這一路由完顏亮自將,是全軍的主力,至少占全軍的百分之八十。

最西端照例是川陜一帶,完顏亮劃分出了中西部西蜀道、中部漢南道兩塊戰區,分別有五萬、二萬兵力,領軍的人叫徒單合喜。

順便提一下,我們的老朋友,那位淚腺過分發達的完顏撤離喝將軍已經死了。他倒在了完顏亮的皇室大清洗之中,並且毫無例外是全家死。至於罪名,需要嗎?真的需要嗎?

完顏亮終於帶著他的夢幻大軍,開始了他史詩一樣的征途。他是中心,所以進程也圍繞著他敘述。在淮南戰場上,他的對手是南宋建康府都統制王權。建康府是現在的南京,在長江的南岸,與江北的淮南重鎮比如廬州距離很遠。

這個戰區內的傳統由張俊開創,就是坐在江南指揮江北。

王權的傳統觀念非常強,簡直是張俊的翻版。面對金國空前強大的軍隊,他沒有經過任何的猶豫,沒有進行半點的抵抗,完全相信了探馬匯報的數字。不論是一百萬、六十萬,還是三十一萬,他的反應都是一樣的,那就是——跑!

王權連棄廬州(今安徽合肥市)、和州(今安徽和縣)等淮南重鎮,讓金軍毫無阻礙地越過了南宋的第一條防線淮河。

金軍在渦口(今安徽懷遠)渡淮河,之後兵分兩路,迅速攻陷滁州、揚州等江北重鎮,兵勢直逼長江北岸。

軍情傳入臨安,南宋舉朝震驚。有人想到了逃,有人堅持抗戰,有人嚇得失態,等等,唯有一個人很冷靜。

趙構。

他一生中經歷了太多的危難,所謂久病成醫,已經對這事兒很精通了。他理智地對比了一下現狀和從前,知道大勢已去,他,可以亡國了。

如果說當年的北宋在精神上有滅亡的道理,在物理上卻沒有必亡的參數的話,現在的南宋是實實在在地滿足了必亡的一切條件了。

南宋的軍事體系從公元1141年殺岳抑韓之後,已經崩潰了二十年。這期間中興名將全部雕殘,曾經的精兵也早已老朽,在秦檜的管理下,根本談不到後繼之人。

民心士氣更加不用提,還有人心懷故土想著報仇、北伐嗎?連岳飛的名字都成了禁忌,還能奢望什麽志向與抱負。

整整二十年了,這個世界終於變成了趙構所希望的樣子。他真的成功了,可突然間他一無所有。因為他的主子、他的宗主國不想再養他這條狗了。就是這樣簡單,他所有的努力、堅忍、付出、殺戮都失去了意義!不知這時他作何感想,他會懷疑自己的智商嗎?

他連兩國之間絕對沒有永遠的和平這一說都不知道嗎?

或許他會一直記著宋、遼之間的百年好和,但是,他沒那個命,也沒那個福分,最重要的是他腦子鈣化了,忘了宋、遼之所以能一直和平,是因為宋真宗親征檀淵,逼得遼國不得不和,不敢不和!這和他的搖尾乞憐截然不同。

和他不惜自殘臂膊、冤殺功臣來搖尾乞憐截然不同。

反正這時他清醒地意識到完蛋了,除了逃跑之外再沒有辦法了。那麽去哪兒呢,四川——還是大海?他在猶豫,周圍的一些人幫他下了決心。

首相陳康伯、禁軍統領楊存中建議先打打看。他們提醒他,至少國內還有幾個人是可以期望的。比如李顯忠,這是新一代宋將中僅見的敢戰者:比如張浚,這位曾經的軍事第一人沈淪了二十多年,可一直不斷請戰,現在可以讓他試一下。

二十年,趙構有些恍惚,很多人和事在他腦子裏飄來蕩去,一個個人名閃來閃去,他們都死了。還剩下誰?

張浚嗎?不,那並不是他要的。趙構想起的是另一個人的名字。二十多年前,正是這個人拉開了最輝煌壯麗的北伐篇章!

劉锜。

這是個已經快被遺忘的名字,甚至絕大多數人都不能確定他是生是死。這位曾經飛揚勇決、耀武於百萬軍中的青年,曾經獨擋金軍,決勝順昌,置十餘塊班師金牌於不顧,我行我素、堅持操守,已經成了往事和傳說。

他近二十年來的記錄是兩任荊南(今湖北江陵)知府、一任潭州(今湖南長沙)知府,之後被秦檜迫害丟官罷職,再也沒有出現在公眾視線中。

如今大難臨頭才想起他,卻不知道這人是不是還活著。

趙構的運氣非常好,派人去查了一下,回報居然是還沒死,不過也差不多了。劉锜這年已經六十五歲了,重病臥床,飯都沒法吃,每天只能喝些稀粥。

趙構沈默了。

沈默之後派人再去一趟,告訴使者什麽都不必講,只要說當前的形勢就成。效果是神奇的,劉锜立即掙紮起來,請命領軍出征。

時隔二十年,重病纏身、鬢發蒼白的劉锜出征了。那一天他沒法騎馬,只能坐在轎中離開臨安。道路兩旁是無數焚香列隊送行的百姓,他們向上天祈禱這位老將的健康。他們清楚,如果南宋還有救,那麽只能寄希望於這個人。

中興名將僅存的劉锜。

劉锜渡江,江北已經不可收拾,他剛剛領軍進駐清河口(今江蘇淮陰西),金軍的大股部隊就蜂擁而來,另一邊趙構的命令也到了。

令他棄淮守江。

這意味著整個淮河流域都必須得放棄。對此劉锜有心無力,他不是當年那個他了,當年他有八字軍、有順昌城,形勢雖然惡劣,但戰士強悍,自己正值壯年,一切無可畏懼。可這時金國是傾國之兵,而他……劉锜下令後撤,但要盡量滯緩金軍的速度,把能撤過江的軍民物資都帶過去。

按照這個思路,他以最快的速度趕往揚州,那是江淮地區最繁華的城市,有太多的東西要搶運。

四天後,十月二十三日,劉锜帶著龐大的輜重、人口撤向附近最大的長江渡口瓜洲。在他身後,揚州城空了,城外的民居都被滅掉了,城裏更是什麽都沒留下,多出來的是一條條寫在墻上的標語:“完顏亮死於此!”

這在當時怎麽看都是出於氣憤的一點小詛咒,沒誰會把它當真。卻不料在不久之後,就是這幾個字影響了整個南宋的命運。

瓜洲渡口位於揚州古運河下游與長江交匯處,距揚州城約四十裏遠。這點距離在平時不過是行軍半日而已,這時卻變得非常遙遠,金軍的前鋒部隊已經殺到了身後。來的人是萬戶長高景山,這個人就是上次在南宋大殿上宣布欽宗死訊的金國使團正使。

這人在江南皇廷上耀武揚威,接著又領兵南下,真是把宋人從上至下都欺侮了一遍。看著是位暴戾牛人了吧,可他心裏也非常痛苦。

他覺得自己是女真人立國打仗以來,最憋屈悲摧的一位先鋒官。

在人們的常規意識裏,完顏亮在金國內部已經殺得滿世界全是血,那麽對江南會怎樣呢?估計會敲骨吸髓、收集人皮當紀念品吧。當他的先鋒官,一定要以最快的效率殺得屍山血海才成。

不對。

完顏亮是一位追求完美的浪漫主義豪放型詩人。修宮殿要求極致效果,打仗更要突出品位。他是個進化後的女真人,再不能像從前的爺爺叔叔們那樣野蠻粗陋了。他下令此次南征,是一次體現文化的戰爭,要不燒、不殺、不淫、不搶,要讓宋人深切地體會到,做金國的臣子是幸福的。

據記載,有個金軍小兵習慣性地將火把扔進了一戶宋人民居,造成了一起小型火災,導致完顏亮大怒,下令砍頭示眾。

這麽有品位,讓高景山情何以堪啊!他只好把全部的精神都用在了行軍上,以空前的速度席卷江淮大地,趕在劉锜搶渡江北百姓過江之前,把宋軍追上了。

地點是皂角林(今江蘇江都縣南三十裏)。

這片樹林緊挨著揚州古運河。這條河名聲顯赫,就是那條讓隋煬帝傾家蕩產,便宜了後來李唐的京杭大運河的揚州段。

這一段是整個運河體系中最古老、河道相應最窄、植被最茂盛的一段,也可以說是地形最覆雜的一段。當天高景山遠遠地看見一群宋兵望風而逃,他高興了,這些天玩命地追趕終於有了效果,前有大江後有追兵,看你們往哪兒逃?!

他忽略了他與宋兵之間還隔著些別的東西,那片皂角林,以及林子邊上的古運河。

宋兵死命地往那片林子裏跑,仿佛進了林子就會安全。高景山興致勃勃地追,終於在入林之前截住了他們。激戰開始,全騎兵的金軍先鋒團團把宋兵圍住,從四面八方往裏邊砍。從形勢上說,這群宋兵死定了,鐵定會全軍覆滅。

危急中,這支宋軍卻很反常。

他們沒有亂,很一根筋地按原方向挺進,連陣中的主將都棄馬和部下們一起向不遠處的那片林子裏沖,那樣子不像是在逃命,而是在攻擊,一定要攻進這片林子!

高景山沒看出這一點,龐大的金軍先鋒騎兵也沒意識到,結果他們一連犯了兩個錯誤。先是沒擋住,讓這夥宋軍沖了進去;之後又繼續不依不饒地追,覺得雙方的力量是這樣的天差地遠,進林子和不進林子沒有什麽區別。

區別是一大片強勁密集的箭雨!

能射出三石以上重量的宋軍神臂弓的箭雨。這種打擊是第一代金軍戰士都無法承受的,在和尚原、仙人關,在各個戰場上這都是金軍的噩夢。

金軍立即調頭就跑,按說全是騎兵兵種,想逃的話不是問題,可他們忘了這是在哪兒。古運河沿岸地貌彎曲狹窄,沖進來時可以一窩蜂地前進,想調頭,尤其是全軍調頭往回跑,那就很難了。身後皂角林裏的宋軍沖了出來,反過來追殺他們。

直到這時高景山才意識到上當了。他是被引誘過來的,這裏是一片天然的狙擊騎兵的戰場!

進了窄胡同的公牛是悲劇的,這支金軍騎兵以慘敗收場,逃出去的只是很少的一部分,連主將高景山都死在了皂角林外。

戰鬥結束。說實話,公平地講,這場戰鬥在完顏亮侵宋的整個戰爭中只是一次很小的遭遇戰,一片大潮中的一朵小浪花而已。非得說意義的話,它是開戰以來南宋的第一場勝利,能讓在恐懼中顫抖的宋廷君臣們稍微好過那麽一點點罷了。

就連指揮這場戰鬥的劉锜本人都沒怎麽樂觀。有什麽好激動的,只是給大撤退爭取了一點時間。他繼續按原計劃向江北撤軍,同時病情加劇,再也沒法支撐了。

劉锜倒了。這消息傳到江南,引起一片哀嘆。最後一根梁塌了,還有誰能拯救宋朝?

當時,誰也沒意識到皂角林一戰真正的意義所在,它讓整個戰場悄悄地向西轉移了。這個決定是完顏亮本人作出的,他總結了皂角林之戰的得失,得出一個結論,揚州、瓜洲渡口一帶無法展開大兵團作戰,如果他帶著傾國之兵殺過去,很可能會重演剛剛那一幕。

長江如此遼闊,何處不能突破?於是戰場西移,向中游開闊地段移動。這一次他顯然做足了功課,選擇的突破點很有歷史感,是當年趙匡胤滅南唐時,曹彬所選的那片江面——采石磯。

完顏亮覺得,從概率上分析,金國遠比當年的北宋強大,而現在的江南卻比不上南唐時的江南。這樣對比,加上采石磯曾經成功的例子,無論如何南宋必將滅亡。

可是他忘了些別的數據,比如南宋的後方。北宋滅南唐之前先滅掉了南漢,抄了南唐的後路。這時南宋的後院卻一片安靜,半個金兵的影子都沒有。

比如四川。北宋先四川而後唐,先確保了上游的勝利。這時的四川還在南宋的手裏。完顏亮派去的徒單合喜遇到了吳璘,敗得比高景山還要慘。吳璘已經創出了宋軍在戰場上最先進、最覆雜、最合理的以步克騎的陣形,其法如下:

臨戰時第一排是長槍手,以半蹲勢踞坐,不得起立,形成一道矛墻。第二排是最強弓,第三排是強弓,第四排是神臂弓。相距不遠,是另一塊相同配置的陣地。陣四周以拒馬為障,以鐵鉤相連,遇敵百步遠時神臂弓先發,七十步時兩隊強弓再射,騎兵則隱藏在兩翼。

這種配置讓宋軍走出了掩體,可以在曠野平地上與金軍騎兵爭勝。徒單合喜正中鐵板,不僅沒進去四川,反而被吳璘反攻倒算,收覆了秦(今陜西華縣)、陜(今河南陜縣)、虢(今河南靈寶)等州。

金軍西北方面大敗,可比起最東端的戰局來說,還算是好的。東部戰爭發生在海面上,早在完顏亮大軍開拔之前的一個月,金軍浙東道水軍就完成了集結,開始向臨安方面運動。

他們的對手是南宋治海提督李寶,這位李將軍之前聲名不顯,可他有一個舉世震懾的身份——岳家軍曾經的戰士,岳飛的部下。

這些年他被秦檜一黨貶到了海上,遠離了政治軍事中心,卻不料陰差陽錯地給南宋保留下了一股珍貴的元氣。戰爭爆發前,他手邊的兵不滿五千,船不過兩百艘。

在軍力對比上,他能守住臨安海域,就已經堪稱奇跡了。

李寶本人最早的打算也是這樣,在全國都在奢望防守成功的前提下,根本就不可能進攻。可是形勢突然間變化,讓他覺得不進攻就是犯罪!

這個變化完全由一個人造成,他叫魏勝,字彥威,宿遷(今江蘇宿遷西南)人,出身農家,這一年四十一歲,曾經當過弓箭手。

這是一份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檔案了,作為一個身體健康的南宋男性公民,幾乎每一個人都有相似的出身和經歷,等到年過四十變得消沈低調,直到默默地衰老死去——而魏勝正好相反。

這人是塊生姜,越老越辣。當他聽說金軍二十年之後又要開戰了,第一反應是今天的陽光真燦爛啊。他站在地上向四面八方嗷叫了一嗓子,大約有三百多個男人聽見了,於是大家一起操起家夥沖向了淮河。

三百多人的民間武裝臨時集結起來,在一位中年大叔的率領下,渡過了淮河,沖向了金國水軍重鎮漣水。

怎麽看都是找死,可居然一戰成功,他們把漣水軍打下來了!這得怎麽解釋?全世界都搞不清狀況了。

南宋方面沒反應。金國方面大怒,具體人物是附近的最高長官海州(今江蘇連雲港)知州高文富。高大人大怒,這還了得,立即派兵去收覆!

金軍的收覆軍隊迅速殺向了出事地點,憑經驗一定得快,不然這幫人就跑了。現實再次讓人冒汗,魏勝沒跑,就在漣水軍等著他們呢。

金軍的收覆軍隊再次大敗。

敗了之後他們比來時更快地向回跑,這不是他們跑出了慣性收不住了,而是魏勝不依不饒,正在後邊追他們!

金軍做夢都想不到有這樣一天,幾百個中年漢人彪悍到如此地步。高文富更是沒想到,他坐在海州城裏等消息,等到的是漣水軍還在丟失狀態中,而劫匪已經沖進了他的城裏!

那一天,魏勝帶人沖進了海州城,全城的漢人都瘋了一般,一起滿城追殺金兵。當高文富逃出來時,城裏邊已經死了一千多個金軍。

光覆海州,消息傳到了李寶的耳朵裏,他那顆好戰的心蠢蠢欲動了。拿後腳跟想都能想清楚,下一步金軍一定會出動大軍去圍剿海州,魏勝那點人再狠也頂不住。而他李寶有兵、有船……海州臨海。那還等什麽?

李寶親自率領三千多人,乘一百多艘戰船離開臨安海域,殺向了金國境內。他到得非常及時,剛巧趕在金軍圍剿海州時到達,他與魏勝裏應外合殺了萬餘名金軍,穩定了海州局勢。

克名城,殺萬餘敵軍,這是巨大的戰績,可以說連當年的中興將領們都會滿意。可李寶、魏勝兩人碰頭之後,事情就徹底失去控制了。

兄弟,海州其實不算啥。

同意。

再北點有個地方叫膠西,在山東附近,聽說過沒?

沒。

那兒有大批的金國水軍,要殺到臨安的——兩個中年大叔互相凝視,眼睛裏冒出一連串的火花。他們帶上所有的隊伍殺向了膠西,那邊正準備開拔的金國浙東道水軍猝不及防,在一片火光中全軍覆滅。

東部戰事金國輸得很慘,貌似也沒法更慘了,已經全軍覆滅了啊!可是比起北端出的事,東部戰事的局面還是比較容易被接受的。因為北邊是指金國大本營的北面。

而出的事,是造反,並且成功了。

這要從最北邊說起。完顏亮這次舉國出兵,是人人有份,除了女真人之外,奚、契丹等少數民族也都在內。這些本來已經很苦的亡國人被逼著走上戰場,當苦難感、死亡感堆積到一定程度之後,反抗自然就出現了。

契丹人最先行動,遼國的遺民們在鹹平府(今遼寧開原附近)起義,攻向金國五京中的東京(今遼寧遼陽),之後攻克了遼國的故都臨潢府(今內蒙古巴林左旗)。這讓基數龐大的契丹人心氣大增,也讓金國變得嚴肅認真起來。

事情到這步還沒什麽,金國實力龐大到無視一切反抗的地步,派個人去鎮壓就好了。可是千不該萬不該,不該派這個人去。

東京留守完顏雍。

完顏雍,女真名烏祿,金太祖完顏阿骨打之孫,在金熙宗時代受封為葛王。他和完顏亮是同一個祖父,在全國性貴族大清洗中得以幸免,還能鎮守一方,看來著實很幸福。事實卻不是那麽回事,他一直活在危險和屈辱裏。

完顏亮沒有殺他,也沒優待他,而是發配他去邊遠地區中京(今內蒙古寧城)站崗反省。完顏雍深知危險臨頭,到任之後恨不得每時每刻都給族兄送上奇珍異寶以討歡心。這很有效,時間不長完顏亮被感動了,派人來下了一道命令。

令完顏雍的夫人烏林答氏進京。

完顏雍蒙了,全世界都知道完顏亮是色中惡鬼,妻子進京只能有一個結果。可不去行嗎?百分之百全家抄斬。他的夫人很鎮定,跟著使者走了,在臨近京城時上吊自殺了。

堅貞的妻子,痛苦的丈夫。

可據說最難受的是完顏亮,這麽個美人近在咫尺,居然說死就死了!

難受就要報覆。完顏亮也明白這個道理,可是完顏亮又有點小尷尬,畢竟強奸不成逼死對方再殺人家老公,這有點說不過去。

好吧,繼續發配打壓完顏雍,暫時留他一條小命算了。

完顏雍開始了漫長的北方巡游站崗期,他被迫從一個城遷到另一個城,一步步向遙遠的更北方遷徙。契丹人起義時,他正在事發地附近——東京(今遼寧遼陽)。既然他趕上了,而且完顏亮正在偉大的南征中,那麽剿匪的任務自然就落到完顏雍頭上了。

這也沒什麽,相反會在一定意義上削弱完顏雍的實力,畢竟剿匪也是要死人的,死的都是完顏雍的人。何況完顏亮早就在他身邊安插了兩個眼線,一個是完顏亮的老丈人高存福,一個是心腹李彥隆,確保完顏雍的一舉一動都在控制之中。

可偏偏就在這個時候,從前線敗下來了很多金軍,有些是完顏雍以前的親信,他們都找上門來了。這讓完顏雍既憑空多出了數量龐大的軍隊,還知道了近期發生的情況。

完顏亮臨行前又殺了一大批人,除了所剩不多的金國皇室之外,北宋被擄皇室全殺了,遼國剩餘的皇族也全殺了,沒有任何跡象表明一定不會殺他完顏雍。

各種仇恨、各種危險加在一起,完顏雍決定造反。他這麽做從表面上看是迫不得已,不想安樂死罷了,但往深裏想一些就會發現,他必將成功,而且會非常輕松。

完顏亮以謀反得國,一直都在防著有人學樣。他殺了那麽多的皇室人員,南征時帶走了全國絕大多數軍力,都是為了保證後院不亂。可這也決定了除非不亂,只要有人敢幹,立即就會不可收拾。

空虛到極點的金國內部除了對完顏亮的刻骨仇恨之外,什麽都沒有。完顏雍用剛剛得到的兵力迅速殺光身邊的監視者,第一時間稱帝。這個消息像一點火星落進了火藥桶裏,金國一下子炸開了。報覆、報覆、報覆!完顏亮這個色鬼屠夫狂人戰爭販子,金國人早就恨他恨得牙癢癢了——完顏雍成功了!

完顏雍稱帝的消息傳到前線,正值瓜洲渡口前皂角林大戰結束,金軍向采石磯一線運動。完顏亮震驚之餘保持了足夠的清醒,下了兩個命令:

第一,嚴格封鎖消息,不許擴散,絕不能讓南征的士兵們知道。

第二,謹慎估算這次造反的能量。他要算清楚完顏雍的破壞指數,以便決定是立即起兵回國平叛,還是繼續進攻南宋。

歷史證明直到這一刻,完顏亮和他的幕僚們仍然沒有正視完顏雍。或許在他們的眼裏,完顏雍是個膽小如鼠的公子哥。理由是,這人在金熙宗時期受封王爵,無所事事,毫無建樹;在完顏亮時期貪生怕死,老婆被逼死都毫無反應。

這樣的人何懼之有?

所以他們的分析結果是,先不要理會國內,那是個陷阱。如果回兵的話,無論是全軍都撤,還是留些人繼續保持攻勢,都會造成一個結果——軍隊解體。

完顏亮上位以來,純粹是以威壓人,以殺服眾,沒有半點恩德。如果不能保持這個勢頭,稍有頹敗的話,比如此次親征,沒有實質性的勝利,立即就會全民皆敵。何況完顏雍手裏握著軍隊的家屬,這是無解的撒手鐧,再精銳的軍隊遇上也得低頭。

不能後退,只能前進。他想到了一個光明的前景,如果強行、快速地渡江,征服南宋,完成之前歷代金國皇帝都沒能完成的偉業,那時全軍回城,局面會怎樣?

小小完顏雍,不過疥癬之患,舉手之勞爾!

作上述決定時,完顏亮忽略了兩個問題。一個是長江。他想得沒錯,如果真的能快速渡江平定江南的話,或許真的能以摧枯拉朽之勢、以滅國之威回城平叛,搞定一切。

可問題是如果不能過江呢,或者過江緩慢呢?那時國內的完顏雍已經養成氣勢,南北皆敵,他可怎麽辦?更不用說萬一失敗會如何!

再就是完顏雍。這個人一直被低估了,他到底是怎樣的一個人,以後會有幾十年的時光來驗證,那真的是非同凡響。

其實就算是現在,他的身上也充滿了亮點,只是別人的視角有問題,沒有發現罷了。就比如上面之所以蔑視他的那兩個理由。

完顏雍比完顏亮還要小一歲,年紀輕輕受封王爵,並不是誰都能做到的,這無論如何不是劣跡。至於膽小怕事——女真人不缺少的就是膽魄,一個個不是被金兀術砍了,就是被完顏亮砍了,只能說明他們都是些政治小白,一點厚黑低調的潛質都沒有。

活下去才是政治家的第一要素。

完顏亮下定決心先南後北,拿下江南之後再雷霆萬鈞般回國分大小,這就要求他一定要快,於是他想到了最近發生的最成功的例子。

曹彬波長江那回。

那一次發生在采石磯,那麽他也去。重溫下地形,采石磯位於現安徽省馬鞍山市西南五公裏處的長江南岸,看記載它和岳陽城陵磯、南京燕子磯合稱長江三磯,號稱峭壁千尋、突兀江流,有“千古一秀”之美譽。很美是嗎?看那些旅游手冊的介紹,根本無法了解那地方長啥樣。

首先它是一座山,名叫翠螺。這山從江邊突入江水,臨水這面是塊一百三十一米高的峭壁,這一塊就是采石磯。看到這些大家會問,數據顯示真的很險很難爬啊,為什麽長江那麽寬,一定要跑到這裏來登陸呢?

問完顏亮,他會說曹彬就是這麽幹的。

問曹彬,曹彬會說科技的力量是無窮的。當年那條夢幻的、橫跨長江兩岸的浮橋必須架在這附近,誰讓樊若水測出來的那條淺溝就在這片兒呢。

以浮橋渡江,省掉多少戰船,讓當年南唐強大的水師完全成了擺設,這是多麽神奇的設計!

那麽回過頭來問完顏亮,請問那條水道在哪兒?造浮橋的巨大物資你有嗎?回答是沒有。那麽水軍的船呢,這個總該有吧?完顏亮沈默。船,他真有,可都在海面上,浙東道的水師——早就被李寶、魏勝燒幹凈了。

他有的只是數量不多的小型戰船,要用這些把數量龐大到幾十萬的部隊運過江去,這任務實在是艱巨,而他還把艱巨程度提高到天險采石磯上——這到底是什麽型號的腦子啊?

不管怎麽說,在北岸已經有了完整的思路和裝備,現在去看看南岸。

江南也在緊鑼密鼓地行動著,先是換人。劉锜病重,無力支撐,由成閔替換。王權瀆職,換李顯忠出戰。而整個江防重任落在了一位樞密院高官的手裏,這個人叫葉義問。

葉義問火速趕到了鎮江府(今江蘇鎮江市),在那裏成立了臨時指揮所。他下達的第一道命令是征集盡可能多的民夫去江邊做防務。

他讓民夫們掘沙成溝,中間栽上樹枝充當荊棘,準備用這些抵擋金軍沖上灘頭陣地。這些人一邊幹活兒一邊聊天,讚嘆葉樞密的想法真高。這些工事幹得就是快,白天幹完,夜裏漲潮,沙子挖成的溝、樹枝壘成的路障一沖全垮。但沒關系,明天還可以再挖再蓋!

葉義問就是這種貨色。

江南的命運可想而知。兩相對比,南宋這邊的腦子更傻!在南北對比大腦容量的比賽中,有一個看似局中人,卻一點都不重要的角色,正快速趕往采石磯一線。

他叫虞允文,職務是中書舍人兼參謀軍事,幹的活兒在近幾年來看就是個跑腿的。比如說出長差,到金國去當使者;出短差,像這次到蕪湖催李顯忠走快點,到前線來交接軍權,之後順道一起去采石磯巡師犒軍。這樣的差使,再加上他的年齡——已經五十一歲了,就可以知道他的官途實在是不怎麽順暢。

這是肯定的,在秦檜當政時能官運亨通的都是些烏龜王八蛋。

虞允文不招人喜歡。南宋、金國都一樣煩他。首先他相貌堂堂,身高六尺四寸,相當於現代的兩米多。這實在太不低調了,別說宋朝這邊,連女真人見了心裏都覺得煩。

出使金國時,在一次宴會上,女真人拿了張弓過來,笑嘻嘻地說:“來,高人,射一箭看看。”

明顯是想看南宋文人的樂子。長得高怎麽樣,一樣的文弱廢物。卻不料虞允文接過弓來,搭箭就射,正中靶心,壞了一大堆女真貴族的好心情。之後虞允文在北方看來看去,回到江南後額外報告說金國必將在近期發動戰爭,那邊兒全都準備好了。

這把南宋貴人們的好心情也給壞了。

虞允文註定了只能當個跑腿的小官,尤其是在戰爭爆發時,他只能在前線跑來跑去。這看上去很慘很炮灰,但虞允文幹得很來勁兒。像以往一樣,他總能趁機做些讓某些人難受他自己快活的事。這次也不例外,跑著跑著,他就跑偏了。

按程序,他應該先去蕪湖接李顯忠,可他先奔向了最前線的地段采石磯。歷史證明這次的跑偏有多重要,因為在最前線的某些人和他一樣,都沒按規矩出牌。

王權。

這個至今只知道一路撤退,從淮南一直撤到江北,一戰都沒打過的逃跑將軍,沒等李顯忠到位就又開始跑了。這時的采石磯一線處於權力真空狀態,沒有人負責。江南最危險地段的江防官兵像放風的囚犯一樣懶散、隨意、拖沓、無責任。

虞允文在采石磯見到的就是這一幕,官兵三三兩兩地坐在道邊,馬鞍子、鎧甲扔得遍地都是。這哪裏是兵,純粹是從北邊逃過來的難民!

也就是完顏亮沒有望遠鏡,不然會立即渡江,保準成功。意識到這些,虞允文那顆讓當政者厭煩的心再一次蠢蠢欲動了。

他決定做點什麽。

冷靜客觀地分析的話,支撐他做出這一舉動的全部基石,當然是貫穿了他一生的強烈的愛國憂國之志。可真要實施起來的話,他知道一切都是因為他鉆了一個小空子。

采石磯一線沒有軍方的統一指揮長官。

虞允文以犒師前線的文官身份召集將領們開會。外面這群一路只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