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淮西軍變 (2)
關燈
小
中
大
畢竟上了戰場是要相依為命的,多少年混在一起的老弟兄才管用,才能一如既往地幹些自己喜歡幹的事。
可“往分其兵”就不同了,這是把建制打散,把兵將都分到其他部隊裏,等於是之前的番號不見了,一切都作廢了。
這等於要酈瓊等人的命!
酈瓊等人震驚、懷疑,派人去臨安打探消息,結果半路上就回來了。分兵的人已經走在路上了,張俊、楊沂中、劉锜這三人分割淮西,很快就要過江了。
絕望了……這三個人是臨安方面能拿出來的最強軍人了,哪一個到了都不是酈瓊等人能對抗的。還用懷疑嗎?事實的確如此,呂祉這個陰險骯臟的賊,要不是他故作鎮靜表演過頭了,整個淮西軍連怎麽死的都不知道!
酈瓊等人多年官匪一家親,從來沒有服從領導這一說。領導是什麽,只是帶頭做事、第一個分贓的人而已,比如從前的劉光世。
這時,他們帶人沖進呂祉的大帳裏,一頓指責、咒罵、嘲諷,之後全軍開拔,向江邊運動。呂祉蒙了,他知道什麽是嘩變,可親身實踐是另一回事兒,一直到快出淮南西路了,他才驚醒過來,這是要去哪兒?
過長江,投偽齊,這是在叛變!
呂祉重新鼓起勇氣,跳下馬斥責酈瓊,激勵全軍,要大家分清楚什麽是英雄、什麽是叛賊,如果去投奔劉豫,就是做叛賊手下的叛賊,會罵名千載、後悔莫及……酈瓊一刀就砍了他。
原南宋行營左護軍近四萬士兵,以及六萬多家眷、百姓一起投靠偽齊,史稱“淮西之變”。事發時是宋紹興七年(公元1137年)八月八日。
消息傳進臨安,南宋舉國震驚。五大軍區之一突然間全空了,竟然全軍叛變,這是宋朝前所未有的事,哪怕遍查中國歷史,也找不出幾回。
趙構急火攻心、懊悔無及,這是他的家底,是他安身立命的東西。他容易嗎?當年急慌慌地逃到江南,被女真人萬裏追殺,幾乎身葬大海,都是因為沒有兵。這些年,他節衣縮食住小房,忍辱負重裝孫子,才攢出幾支軍隊來,居然一下子丟了五分之一。
這是投敵叛變,裏外疊加的損失是翻倍計算的,所以,趙構無論如何也沒法接受。
趙構派人用最快的速度傳令岳飛,要他給酈瓊寫信。只要酈瓊肯回頭,就當一切沒有發生過,回國之後,升官、獎錢,要什麽給什麽。
算他有自知之明,岳飛這時的面子,是誰都要給的。酈瓊在叛逃的路上不僅看了信,還寫了封回信。在信裏,他把南宋君臣上下均勻地鄙視了一遍,說他和劉豫情投意合、非常有緣。岳哥,你就別攔著了,給兄弟點祝福。
岳飛恨不得親手砍了他,淮西嘩變不只是南宋丟了四萬多軍隊那麽簡單,五大軍區之一空了,全盤形勢瞬間改變,南宋再也沒有進攻的資本了,岳飛想北伐,只能再等機會。而機會……等到軍隊再次強大了,所謂的條件成熟了,那會是哪一年的事呢?
岳飛很苦悶,本是一件天大的好事,為什麽會走到這一步?這個疑問讓南宋舉國沸騰,每個人都怒不可遏。答案是清晰的,所有的錯都集中在一個人的身上——張浚!
這個不知所謂的人,被豬油蒙了心。本來是一件再簡單不過的事,之前為了拿下左護軍,皇帝親自出面,再讓最強將軍親身蒞臨,去壓服那幫兵痞;可張浚居然派去了一個只知道到處宣揚理想的書生……兩者對比,傻子都知道會出事!
張浚白癡到了何等程度,真是個謎!
南宋基層人民的評價就不用說了,引用禦史臺長官的一段彈劾詞吧。我個人認為那段話真是說得既到位,又淋漓盡致,還非常解恨。
“……浚輕而寡謀,愚而自用。德不足以服人,而唯恃其權;誠不足以用眾,而專任其數。若喜而怒,若怒而喜,雖本無疑貳者,皆使有疑貳之心。予而覆奪,奪而覆予;雖本無怨望者,皆使有怨望之意。無事,則張威恃勢,使上下有暌隔之情;有急,則甘言美辭,使將士有輕侮之意。”
以上,正是張浚的寫真集。
關於張浚的處分決定很快就下來了。趙構親自下令,解除張浚一切職務,降為散官,流放嶺南。從力度上講,這是僅次於殺頭的重罰了。
心比天高的“第一人”閣下,萬丈高樓一腳踏空,掉到了泥坑裏。並且,他在趙構的心裏深深烙上了一個印記——永不覆用!
富平決戰、淮西兵變,這兩件事都是足以決定國家命運的悲劇,居然連續發生在同一個人的身上。除了這個人本身太愚蠢之外,用這個人的領導又是怎麽回事?
趙構恨不得用自己的腦袋去撞墻,為啥自己就發了昏,看不清這個絕世蠢貨呢?恨歸恨,臨行前,趙構還是把張浚單獨召進了皇宮,咨詢了一下行政問題。
“張浚,你看誰來接替你的位置好呢?”
趙構真的成熟了,他能忍住怒火,理智地做每一件事。張浚雖然不分好壞人,但只要有能力,他就能認出來。
張浚不說話。
趙構繼續問:“秦檜如何?”
張浚差點氣哭了,這個陰險狡詐、背後捅刀的東西!他悲憤地說:“我之前不了解他,共事了一段時間後,才知道這人真是太黑了。”
趙構若有所思,點了點頭,那就選趙鼎吧,他還算有經驗。張浚同意。於是,趙構給了他最後一個任務,由他執筆,去都堂寫趙鼎的拜相制。
當天深夜,張浚端坐在都堂裏,一筆一畫地寫著關於趙鼎的讚美詩。拜相制嘛,一定要花團錦簇、歌功頌德,要不是帝國最有才有德的人,怎麽能當上帝國首相呢?這樣寫著,張浚的心像刀割一樣疼。他明白,這是趙構給他的懲罰之一。
你不是要官嗎?就由你親手寫別人上位的詔書,以最近的距離看別人得到你所失去的!
不過,在這種銷魂時刻,張浚的心態還是很平穩的,因為他的身邊還有一個人。這人睜著一雙誠摯、無邪的大眼睛,非常崇敬地望著張浚,嘴裏不斷吐出輕柔、恭維的話語,仿佛面對的還是帝國最高行政長官。
秦檜。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可“往分其兵”就不同了,這是把建制打散,把兵將都分到其他部隊裏,等於是之前的番號不見了,一切都作廢了。
這等於要酈瓊等人的命!
酈瓊等人震驚、懷疑,派人去臨安打探消息,結果半路上就回來了。分兵的人已經走在路上了,張俊、楊沂中、劉锜這三人分割淮西,很快就要過江了。
絕望了……這三個人是臨安方面能拿出來的最強軍人了,哪一個到了都不是酈瓊等人能對抗的。還用懷疑嗎?事實的確如此,呂祉這個陰險骯臟的賊,要不是他故作鎮靜表演過頭了,整個淮西軍連怎麽死的都不知道!
酈瓊等人多年官匪一家親,從來沒有服從領導這一說。領導是什麽,只是帶頭做事、第一個分贓的人而已,比如從前的劉光世。
這時,他們帶人沖進呂祉的大帳裏,一頓指責、咒罵、嘲諷,之後全軍開拔,向江邊運動。呂祉蒙了,他知道什麽是嘩變,可親身實踐是另一回事兒,一直到快出淮南西路了,他才驚醒過來,這是要去哪兒?
過長江,投偽齊,這是在叛變!
呂祉重新鼓起勇氣,跳下馬斥責酈瓊,激勵全軍,要大家分清楚什麽是英雄、什麽是叛賊,如果去投奔劉豫,就是做叛賊手下的叛賊,會罵名千載、後悔莫及……酈瓊一刀就砍了他。
原南宋行營左護軍近四萬士兵,以及六萬多家眷、百姓一起投靠偽齊,史稱“淮西之變”。事發時是宋紹興七年(公元1137年)八月八日。
消息傳進臨安,南宋舉國震驚。五大軍區之一突然間全空了,竟然全軍叛變,這是宋朝前所未有的事,哪怕遍查中國歷史,也找不出幾回。
趙構急火攻心、懊悔無及,這是他的家底,是他安身立命的東西。他容易嗎?當年急慌慌地逃到江南,被女真人萬裏追殺,幾乎身葬大海,都是因為沒有兵。這些年,他節衣縮食住小房,忍辱負重裝孫子,才攢出幾支軍隊來,居然一下子丟了五分之一。
這是投敵叛變,裏外疊加的損失是翻倍計算的,所以,趙構無論如何也沒法接受。
趙構派人用最快的速度傳令岳飛,要他給酈瓊寫信。只要酈瓊肯回頭,就當一切沒有發生過,回國之後,升官、獎錢,要什麽給什麽。
算他有自知之明,岳飛這時的面子,是誰都要給的。酈瓊在叛逃的路上不僅看了信,還寫了封回信。在信裏,他把南宋君臣上下均勻地鄙視了一遍,說他和劉豫情投意合、非常有緣。岳哥,你就別攔著了,給兄弟點祝福。
岳飛恨不得親手砍了他,淮西嘩變不只是南宋丟了四萬多軍隊那麽簡單,五大軍區之一空了,全盤形勢瞬間改變,南宋再也沒有進攻的資本了,岳飛想北伐,只能再等機會。而機會……等到軍隊再次強大了,所謂的條件成熟了,那會是哪一年的事呢?
岳飛很苦悶,本是一件天大的好事,為什麽會走到這一步?這個疑問讓南宋舉國沸騰,每個人都怒不可遏。答案是清晰的,所有的錯都集中在一個人的身上——張浚!
這個不知所謂的人,被豬油蒙了心。本來是一件再簡單不過的事,之前為了拿下左護軍,皇帝親自出面,再讓最強將軍親身蒞臨,去壓服那幫兵痞;可張浚居然派去了一個只知道到處宣揚理想的書生……兩者對比,傻子都知道會出事!
張浚白癡到了何等程度,真是個謎!
南宋基層人民的評價就不用說了,引用禦史臺長官的一段彈劾詞吧。我個人認為那段話真是說得既到位,又淋漓盡致,還非常解恨。
“……浚輕而寡謀,愚而自用。德不足以服人,而唯恃其權;誠不足以用眾,而專任其數。若喜而怒,若怒而喜,雖本無疑貳者,皆使有疑貳之心。予而覆奪,奪而覆予;雖本無怨望者,皆使有怨望之意。無事,則張威恃勢,使上下有暌隔之情;有急,則甘言美辭,使將士有輕侮之意。”
以上,正是張浚的寫真集。
關於張浚的處分決定很快就下來了。趙構親自下令,解除張浚一切職務,降為散官,流放嶺南。從力度上講,這是僅次於殺頭的重罰了。
心比天高的“第一人”閣下,萬丈高樓一腳踏空,掉到了泥坑裏。並且,他在趙構的心裏深深烙上了一個印記——永不覆用!
富平決戰、淮西兵變,這兩件事都是足以決定國家命運的悲劇,居然連續發生在同一個人的身上。除了這個人本身太愚蠢之外,用這個人的領導又是怎麽回事?
趙構恨不得用自己的腦袋去撞墻,為啥自己就發了昏,看不清這個絕世蠢貨呢?恨歸恨,臨行前,趙構還是把張浚單獨召進了皇宮,咨詢了一下行政問題。
“張浚,你看誰來接替你的位置好呢?”
趙構真的成熟了,他能忍住怒火,理智地做每一件事。張浚雖然不分好壞人,但只要有能力,他就能認出來。
張浚不說話。
趙構繼續問:“秦檜如何?”
張浚差點氣哭了,這個陰險狡詐、背後捅刀的東西!他悲憤地說:“我之前不了解他,共事了一段時間後,才知道這人真是太黑了。”
趙構若有所思,點了點頭,那就選趙鼎吧,他還算有經驗。張浚同意。於是,趙構給了他最後一個任務,由他執筆,去都堂寫趙鼎的拜相制。
當天深夜,張浚端坐在都堂裏,一筆一畫地寫著關於趙鼎的讚美詩。拜相制嘛,一定要花團錦簇、歌功頌德,要不是帝國最有才有德的人,怎麽能當上帝國首相呢?這樣寫著,張浚的心像刀割一樣疼。他明白,這是趙構給他的懲罰之一。
你不是要官嗎?就由你親手寫別人上位的詔書,以最近的距離看別人得到你所失去的!
不過,在這種銷魂時刻,張浚的心態還是很平穩的,因為他的身邊還有一個人。這人睜著一雙誠摯、無邪的大眼睛,非常崇敬地望著張浚,嘴裏不斷吐出輕柔、恭維的話語,仿佛面對的還是帝國最高行政長官。
秦檜。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