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高滔滔擺烏龍 (2)
關燈
小
中
大
朝局的安穩,更維護了劉太後的尊嚴,同時也造就了仁宗自己的孝子之名。這才是你應該所思所想所要做的事。
奏章送進去了,哲宗繼續安靜。
呂陶們先是迷惑後是憤怒,這個破小孩兒變壞了,開始不聽話了!這還了得?範兄,請你接著上,不服就整服他。
範祖禹剛想出手,局勢有了新變化。哲宗頒布了他親政以來的第一條命令,給六個內侍覆官。範祖禹立即抓住了新重點,奏章就拿這件事說起。他說:皇帝你好,你現在親政一個多月了,天下人都看著你,你沒有施行一個善政,沒有訪察一個賢人,卻給身邊的太監升官,這會讓天下人說你閑話的,能不能註意點?
哲宗仍然保持安靜。
範祖禹火了,沒回答是吧,我要求追回任命太監的詔書。
哲宗還是安靜。
範祖禹決心頂到底,他要求面諫,和皇帝當面說清楚。
這次哲宗同意了,給了範祖禹當面說話的機會。範祖禹不愧是位在鬥爭中幸存的精英分子,見面之後他立即把太監扔到了一邊,說起了整個舊黨集團達成共識一致關心的問題。
怎樣打壓新黨集團,防備一切有可能出現的危險。
範祖禹發揮自己宋朝公認的唐史第一大家、還活著的人中第一歷史大宗師的功力,全面回憶從熙寧變法到元豐改制這十五年裏發生的每一件事,論述從王安石到蔡確、章惇每一個變法派高層的奸詐本性。長篇大論精彩紛呈,說了好半天,發現哲宗仍然還是安靜。
時間到,他只好告退走人。總不能拎起哲宗的領子,命令皇帝一起高喊變法派該死吧。
消息傳開,舊黨一片茫然,小皇帝到底在搞什麽?這樣安靜,實在讓人心驚肉跳。不過也很可能什麽都沒搞,因為他和高太皇太後在世時一樣嘛,一、直、很、安、靜……安靜中有的人變得松懈,有的人開始收拾行李,準備閃人。
在鬥爭中幸存的人都有獨特的預感,尤其是那些被鬥爭的人,比如蘇軾,他感覺到危險在一步步地逼近。
他的預感對了,不久之後,哲宗全面開始對章惇、呂惠卿、曾布等新黨人覆官。覆官,並不是一下子恢覆到原來的官職,而是一點點地向上升,從閑散的、只有工資沒有權力的“宮觀”職,比如章惇這時是以資政殿學士提舉杭州洞霄宮,只是主持了一個道觀。
從這個基礎上升起,給一點點的小實權。
只是這種程度的升職,蘇軾立即決定撤退。他寫了辭職信,主動要求外放。哲宗同意了,在臨走前蘇軾寫了一份奏章,這份奏章在歷史上很有名,因為歷代公認,蘇軾當時說得太理智、太耐心、太切實了。
裏面說:“……陛下聖智絕人,春秋鼎盛,臣願虛心循理,一切未有所為,默觀庶事之利害,與群臣之邪正。以三年為期,俟得其實,然後應物而作,使既作之後,天下無恨,陛下亦無悔。”
換成普通話,他說,皇帝你是超級天才,年齡處在最好的階段。臣希望你放棄高傲遵循道理,在什麽都沒有去做之前,先靜靜地觀察事情的發展、臣子們的心性。要觀察三年,等你看得清楚,心裏有底,然後再找個好機會開展工作。這樣,你做了之後,天下蒼生才不會產生怨恨,你自己也不會後悔。
看似合情合理,哲宗的反應卻是厭惡。為什麽呢?我們切換視角,以哲宗的眼光來看就會明白。
關於呂陶,他提出的兩點讓哲宗蔑視。自從親政以來,哲宗什麽都沒說、什麽都沒做,為什麽他會懷疑到新黨重新登臺?開口閉口是國家利益,似乎只有舊黨才能代表國家利益,反之如果引用新黨,就是敗壞國家利益了?
誰給你的唯一確定權,你是皇上還是我是皇上?
第二點讓人更加忍無可忍,以高滔滔九年來的作為,哲宗身受其害,不追究也就算了,呂陶居然要求哲宗出面,去壓制要求清算的聲音。士可忍孰不可忍,尤其過分的是,為了達到目的還搬出了仁宗對劉娥的例子。這簡直是荒謬。
試問劉娥改變過真宗的國策嗎?她唯一廢掉的是真宗時代的拜神風波。透過這兩點可以清楚地梳理出呂陶的小心思,不用新黨、尊崇高滔滔,這兩點達到,舊黨就會立於不敗之地。
分析出這兩點,哲宗能保持沈默已經相當有涵養了。
關於範祖禹,他提出的太監問題看著很正義、很光明,裏面卻有內幕。首先註意是覆官而不是升官,這個區別很重要,意味著這幾個太監以前是被貶職的。被誰貶的呢,之前的時代高滔滔一手遮天,只能是她。事情清楚了,這些太監得罪了她,而哲宗急於獎勵他們,證明當初發生的事是因為哲宗而得罪了高滔滔。
忠於皇帝的,難道不是忠臣?為什麽不可以表彰?
答案是不可以,以舊黨所堅持的真理標準,內侍一律都是小人,不可以親近,不可以封賞,實在要賞,也要排到正人君子之後。這個理論看似不錯,至少漢朝唐朝的歷史證明了太監真是妖孽一般的生物,他們強大了之後,大臣、皇帝、將軍、國家都會死得難看。
所以必須壓制,不能給好臉。
但是哲宗最生氣的也正是這一點。
太監不好,可太監忠於我;你們大臣好,可都做了什麽?眾所周知,哲宗極為尊重自己的父親,他的一生都沿著父親走過的腳印前進。
他也愛自己的母親,他像天下每一個兒子一樣,希望母親健康、快樂、尊榮。可是,這些他都做不到,在奶奶高滔滔、舊黨大臣們的壓制下,他既沒法延續父親的事業,連母親應有的權益也不能維護。
哲宗的母親姓朱,開封人,生在一個普通人家裏;她的父親叫崔傑,很早就去世了,她的母親帶著她改嫁朱士安,因之姓朱。這些她都不知道,甚至對朱家的印象都很模糊。她還在童年時,就被寄養在一個叫任廷和的人家裏。
一個失去生父、繼父也不願養在身邊的女孩兒,生得還很美麗,她的命運會怎樣呢?很簡單,幾乎沒有例外——及早嫁出去。幸運的是,朱氏“嫁”進了皇宮。說嫁其實是不標準的,她最初只是一個禦侍,一個沒有身份的下人。不過根據皇宮法律第一條,皇帝對所有女性都有合法侵犯權,說嫁也能貼一點點的邊兒吧。
在一個偶然的機會裏,她被神宗侵犯了,命運隨之改變,她居然懷孕了,這孩子就是哲宗。從這時起,母以子貴,她一步步在雜亂森嚴的後宮裏有了地位,再之後,她又生下了蔡王趙似,以及幾位公主,成了一位身份穩定的貴婦人。
身份巨變,她的想法卻不多。神宗的兒子很多,哲宗只是第六子,以這樣的排名順位,加上她本人低微的出身,根本不能去想什麽。奢望會害死人的,只要她的兒子都健康,兩位親王封號穩穩到手,她也就知足了。可是人生只在潮流裏浮沈,誰能主持自己的命運?到神宗去世前,哲宗的五位哥哥全都病死了,他變成了皇位的第一順位繼承人!
哲宗登基,當上了皇帝。朱氏身為皇帝的生母,地位反而走低了。高滔滔從前是跋扈型的兒媳婦,現在是兇狠型的婆婆,她從當年自己的經驗裏得到了真理,想獨霸後宮,必須壓制每一個敵人,哪怕是潛在的。朱氏首當其沖,首先是不給名分。
朱氏本應是皇太後,只給了皇太妃。皇太後是神宗的正室向氏。向氏出身名門,是從前名相向敏中的後代。在高滔滔的眼裏,她是沒威脅的,第一早就服了;第二向氏沒兒子,註定了是只有現在沒有未來的人,拿她去打壓朱氏,真是絕配。
下面是具體的打壓手段。
經大臣們提議,高滔滔批準,在神宗去世的三年內,皇太妃要服喪,衣服褥裍等用品的顏色要淺淡;每年的生日、例行年節日,所得物品及冠服的等級顏色,比皇太後減損五分之一;出行時只可用青色傘,乘車用肩輿,俗稱檐子,不許用皇太後標準配置六龍輿;每月費用與其他嬪妃混在一起,不單獨別立;不立宮殿名;不許單獨走皇宮正門宣德門。
三年過後,可以使用紅色傘,不許用黃色;用五龍輿;不許單獨走宣德門。
這些不公平,哲宗只能遠遠地看著,不僅沒法改變,連安慰一下生母都做不到。每天他除了上學聽課、上朝靜坐之外,回到後宮就和高滔滔住在一起,連和生母見一面都很難。
這些,範祖禹你們這些大臣怎麽不管,甚至都是你們一手造成的,居然還有臉到我面前談忠誠和獎賞。
對比前兩個人,蘇軾的表現是最讓哲宗吃驚的,他想不到父皇生前賞識的人會說出這樣的話。世界之大真是無奇不有,傳說中有種很罕見的人,他們說什麽都讓人第一時間覺得有道理,非常的有道理,可是轉念一想,就會被氣得滿臉青筋。
蘇軾的這篇奏章就是這樣。
做事前要三思而行,看準了摸清了才能下手,這是準則一樣的共識,難道有什麽錯嗎?有,非常錯,在宋哲宗看來,簡直是不可思議的荒謬!
如果他是第一天當皇帝,從來沒接觸過政務、大臣,這樣的要求不過分。可是整整九年了,他冷眼旁觀看清了太多的事,看到了一個個大臣都是怎樣的嘴臉。請問,人還是這些人,不許換,繼續看,三年後能看出來什麽,他們會改變嗎?如果改變了,就證明他們和從前不一樣?一個前後不一致的人,適合當國家領導人嗎?如果不變,這三年是不是純粹的浪費呢?!
而三年,這個時間量的長度更是非常惡毒的。三年的時間足以改變太多的事,尤其是處在青春適應期的少年人,連續三年無所事事,他們會習慣懶散的日子,想重新振作起來,相當於換個思想習慣。那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
或許一個沒有棱角沒有鬥志失去追求的人,才是所謂的成熟的人吧。
蘇軾的奏章沒有回覆,哲宗不予置評。這在歷史上留下了非常不良的記錄,絕大多數的史學家都根據這一點證明他急躁輕佻,是個不懂事的毛孩子,辜負了蘇東坡的一片好心。
蘇軾走了,他是元祐大臣裏第一個主動逃離京城的人。在他想來,這會帶給他安全,他在向所有人表示,他不再玩了。可惜,這九年裏他做過什麽,他忘了,有些人可不會忘。並且,歷史一次次地證明,面對爭鬥選擇退場的人,死得比鬥到底的人還慘。
他剛走,問題就出現了。
轉過年來的三月份有件大事,新皇登基,國家照例舉行恩科考試,各省的考生雲集京城,在殿試這一關上,他們遇到了一道改變歷史進程的考題。
這道題之所以能出現,很大的原因是因為蘇軾走了。他不走,以他的資歷、官職、文壇地位,考題必出他手。就算有政治內幕在裏邊,有大人物指示必須要怎樣操作,他也可以引起爭執,把水攪混。
可惜,誰讓他走了。
出題的這個人很有來頭,他叫李清臣,拋開民間的認可,只以官方記錄來看,他絕不在蘇軾之下,甚至有些地方還要超過。這個人是神童,別人是7歲時可以作詩,他7歲時則可以寫出幾千字的文章。與蘇軾比較,三蘇當年進京趕考,轟動一時,歐陽修說蘇軾一定會取代自己,成為下一代文壇領袖。
歐陽修還說過,李清臣的才華和蘇軾同一級別。同樣是進入館閣,蘇軾參加的是特試,李清臣和大家一起考,拿了第一名。這樣的才華讓他平步青雲,在官員隊伍裏鶴立雞群,於是另一件別人夢想不到的好事主動找上了門。
北宋著名的大閥高門韓氏家族看上了他,韓琦的哥哥把女兒嫁給了他。
他是當時遠比蘇軾還要閃亮的官場新星。這樣的本事、這樣的婚姻,一般來說,只要他平穩地運營下去,不必求什麽突出表現,都註定了是一位頂級高官。可惜,沒多久他就倒了,因為他的性格。
新黨當政,他不往裏摻和。在別人眼裏,這很正常,他是韓琦的親戚,是舊黨。但是到了元祐時期高滔滔廢除新法時,他把整個官場都嚇了一跳。他站出來和司馬光他們辯論,一條條逐字逐句地反駁,新法哪裏不好,先皇哪裏失政,我們來講清楚。
這時人們才看清楚,他居然是王安石的信徒。那麽他為什麽不在新法實行的十五年裏積極參與呢?這時候樹倒猢猻散了,他一個人出來逞能,不是找死嗎?
不,這是一位大才子的特殊心理。
當別人一窩蜂地擁上去爭名奪利時,他遠遠地站著,這叫清高;當別人爭先恐後地躲開,怕惹事時,他站出來獨自面對,這叫操守。
愛惜自己的羽毛,珍惜自己的信念,蔑視凡人所看重的功名利祿,這是中國名士幾千年來傳承的核心意識。
這樣是很高很雅很九霄漫步的,只是結局不大好,李清臣被下放了,同時被舊黨踢出陣容,連韓氏家族都看他不順眼。這些他都不在意,被壓制九年後回到京城,主持這次考試,出了下面這道題。
題目超長。
——“今覆詞賦之選而士不知勸,罷常平之官而農不加富,可差可募之說雜而役法病,或東或北之論異而河患滋,賜土以柔遠也而羌夷之患未弭,弛利以便民也而商賈之路不通。夫可則因,否則或,惟當之為貴,聖人亦何有必焉!”
有點繞,盡量用普通話翻譯一下。
——這些年恢覆了詩詞歌賦等考試內容,選出來的人才只會唱歌不懂業務;廢除了青苗法,常平倉等惠民設施也沒完善,搞得農民很窮;爭論差役法好還是募役法好,一直沒結果,實際實行的役法效果一團糟;黃河改道了,是向東導回還是北順他去,爭來爭去定不下來,水災越來越大;割讓土地去討好外族,希望邊境安寧,沒想到適得其反,異族人氣焰囂張,胃口更大了;放棄稅收利潤給老百姓方便,商業活動反而滯殆衰弱。世界上的事,行得通的可以沿襲下去,結果一定是哪裏出了錯,必須改,只有眼下最實用的才是正確的,聖人做事又哪有一定之規呢!
大家覺得怎樣,冷汗下來沒?這幾句話把元祐年間的政府行為批得體無完膚,從農業到科考、從役法到救災、從商業到外交,統統地失敗。
很震撼,一般來說,這樣全方位的否定,是改朝換代之後對上一個亡國之君才能提出的指責。不這樣說,就沒有推翻的理由。
可這是順延時期的宋朝,至於這麽血淋淋地批判嗎?答案是肯定的,這是哲宗親政之後的政治精神,以牙還牙,以眼還眼,誰在這九年裏幹了什麽,都要連本帶利地還回來!
首先從施政綱領上做起。
這種全面的否定在九年前出現過,高滔滔、司馬光把熙寧新法全廢了,如果不是抱著全面的否定,怎會做出以後的事?既然做了,就不要怪受害人反擊。
這道考題發下去後,新、舊兩黨的新一輪戰鬥展開了,各自的先頭部隊在考場裏就地廝殺。第一輪由考生們出場。
面對考題,考生們知道這已經是新一屆政府的政治大方向。有的人很清醒,記得自己是為什麽來的,順著潮流走,才有眼前的功名,他們選擇了批判;有的人勃然大怒,恨不得在考場裏喊口號找同志,立即反批判。
這種人是主流,九年的老式教育,他們本身就是“今覆詞賦之選而士不知勸”這夥兒的,頭一句就被罵了,拿什麽不生氣?
憤怒中他們有不同的發洩方式。
有一個叫尹焞的人出了最大的風頭。他看過考題之後二話沒說站起來交了白卷,就出去了。走出考院之後他對著外面的人群說了一句話。
——難道可以這樣去博取功名嗎?
說完直接離開了京城。他身後是一大片舊黨人激動欣賞的目光。這真是個卓爾不群的好苗子,他是誰,誰教出來的這個君子仔?答案很快出現,尹焞,洛陽人,聖人程顥的親傳弟子。堪稱根紅苗正,舊黨裏的舊黨,從這一刻起,他成名了。
其他的人選擇了更實惠的方式,他們精心構思寫了一篇篇的反批判論文,反駁李清臣在考題裏對元祐政績的指責。
這種行為在明清兩代夠殺頭的了,沒事都能搞出來文字獄,何況這樣明目張膽拉幫結夥地搞事。可是在宋朝很平常,指責政府,甚至指責皇帝,都是氣節學識的表現。想當年二蘇兄弟考館閣就這麽做過,為了成功率他們定下了一正一反的策略,由蘇軾演紅臉,讚美仁宗擡高時政;蘇轍反其道而行之,把仁宗罵了個狗血淋頭,連帶著韓琦等大臣也沒跑了。
事後怎樣,蘇轍啥事也沒有,這時都做到次相了。
第二輪戰鬥在考官中進行。卷紙收上來了,兩種截然相反的論調,選誰?貶誰?出乎意料,反駁派居然贏了,主考官站在了舊黨的一邊。
問題嚴重了,這個結果相當於哲宗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他的施政方向剛出爐就被否定,讓天下人怎麽看,讓他下一步的工作怎麽展開?沒別的辦法,面對反抗,必須打壓下去。哲宗宣布這次考試作廢,還是原來的題目,重新考。
這一次換了考官,終於選出了熙寧新黨的追隨者。
哲宗得到了他想要的結果,信息傳出去了,相信影響很快就會波及全國,同時京城裏的政治氣候也會隨之改變。新黨新政,當年的盛況終於要重現了……他高興得有點早,他把事兒挑明了說,仍然有人敢反對他。
蘇轍。
這位在人們心目中一直是乖乖寶、沈默好人的小蘇同志露出了他的真面目。他寫了兩份奏章,第一份的內容太彪悍了,就算司馬光從墳墓裏爬出來都別想猜到。
他說,我看到了這次的考題,實在是太讓人驚訝了,搗毀元祐政事,要恢覆熙寧新法。這樣做您錯了,您不知道神宗的真正理想,我們在元祐年間做的,都是神宗的遺願,都是為國為民為先皇為陛下,半點錯都沒有。
這是總前提,下面是核心。
——“……至於其他,事有失當,何世無之。父作之於前,子救之於後,前後相濟,此則聖人之孝也。”
這句話徹底顛覆了歷史,之前司馬光之所以敢廢除新法,是在“以母改子”的理由下進行的。哪怕是牽強,畢竟擡出了長輩。可蘇轍這時說,政治上有錯誤,哪朝哪代都出現過,父親做錯了,兒子來補救,這是聖人提倡的孝道,是崇高的品德。
崇高你個眉山豬!哲宗氣得要爆炸了,蘇轍把這九年裏高滔滔、元祐黨人做過的事都扣到了他的頭上,是他廢除的新法,毀了神宗的業績,居然是他!
這世界還有天理嗎?堂堂的副宰相、大文豪居然當面撒謊,把滿世界都知道的真相讓受害者承擔,這實在太匪夷所思了吧。
寫到這裏,還只是這份奏章裏的一部分。為了讓自己的理論生動形象,蘇轍接下來舉了個例子。他說當年漢武帝對外開戰,大修宮殿,把父祖兩代積攢的國庫都花光了。於是把鹽、鐵、茶等國民命脈收歸國有,弄得民不聊生,差點動亂。
他的兒子漢昭帝任用霍光,把苛政廢除了,天下才重新安定。
言下之意,宋神宗就是漢武帝,同樣對外開戰,對內剝削,搞國家壟斷,壓榨民脂民膏,幸虧死得早。現在哲宗登基,好比是漢昭帝,事實檢驗真理,廢除苛政是唯一出路。
而且您已經這樣做了……當然,不管是不是攝政王高滔滔的具體實施,都記在您的名下。現在盛世已經來到,長達九年的內外平安,千萬不要破壞它!
文章到此結束,宋哲宗已經說不出話來。一個人要有多大的才華、怎樣的膽魄,才能一次性地否定兩位政績卓越功在千秋的進取型皇帝呢,尤其是能逼著現任皇帝去否定、去更改、去補救自己父親的“失德失政”。
蘇轍,這個在文藝世界裏一直保持著高瘦、沈默、文雅、溫和形象的世外高人,在官場上完全是另一副截然相反的形象。在元祐時代的九年裏,他是舊黨裏對敵人最兇狠最徹底最無情盡一切可能打壓的人。
有兩件事可以證明。
第一件,蔡確被舊黨圍攻貶過嶺南,某一天高滔滔出宮,車駕行進中,突然從一輛馱轎裏傳出一個老婦人的喊聲:“太皇萬歲,臣妾有表。”
這是蔡確的母親明氏,她和高滔滔有過一面之識,為了救兒子,她冒險攔駕求情。這是宋朝前所沒有的事,有宋一代善待士大夫,從不以文字之罪殺人,現在堂堂國家首相的母親被逼到了這份兒上,從情理上說,為了輿論上好聽點,也得饒蔡確一命了。
不,高滔滔一定要蔡確死。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把同情心殺死,她不惜赤裸裸地說出真相,把之前公開定案的理由推翻。她說,蔡確的罪不在那幾首詩上,而是他對國家利益有害。為了公益,他必須死。接著她問在場的頂級大佬,愛卿們,這事兒關系重大,你們怎麽看?
當時在場的是劉摯、呂大防、蘇轍。朔黨元首先表了態,劉摯一臉的不屑,說這都是蔡家人看到呂惠卿貶職兩年就換了地方,也想撿便宜。白日做夢,不必理會。
呂大防沈默。
蘇轍第二個發言,一句話就定性了——“惠卿量移時,未有刑部三年之法。”這句話說出去,高滔滔的臉皮微微發紅。什麽叫水平,既做了事,還不露痕跡,一切都推到法律上。蔡太夫人,不是我們不給你兒子活路,此一時彼一時,他和呂惠卿沒法比,法律變了。
哪像高滔滔、劉摯那樣窮兇極惡、劍拔弩張的。
第二件事,朔黨獨大時,是新黨被打壓得最狠的時候。得意之中,呂大防、劉摯有點心裏沒底,私下裏商量了下,準備給新黨一點甜頭,稍微升點官,緩和下矛盾。上報之後,高滔滔也有點猶豫,也許之前真的太狠了,那就緩和點?
蘇轍突然出現。停!都太不專業了,你們根本不懂什麽是政治鬥爭。“君子與小人勢同冰炭,兩處必爭。”矛盾是不可調和的,一定要把批判進行到底。
有可能出現的歷史拐點,就這樣被蘇轍掐斷了。
回到現實,經過回憶,哲宗明白了蘇轍的本質,事情會變得簡單了。哪怕面對再大的挑釁,為了目標的順利達成,也要忍住。他選擇了繼續沈默,他絕不想像元祐年間那些大臣們隔著簾子和高滔滔互吼,在吼叫中事情會變得越來越邪門。
但是他想靜,蘇轍卻不想,第二封奏章緊接著就到了。蘇轍要趁熱打鐵,一鼓作氣把哲宗的新政之夢打碎。這封奏章是這麽寫的。
——要是皇帝您覺得神宗的政策不能更改,那麽請走正規程序,把問題交給我們宰相來討論。現在我們做宰相的什麽都沒聽到,您忽然間授意科考出了這次的題目,這是成心讓天下人心煩。回首過往,元祐更化也是經過各級職能部門討論的,現在想改,也不能憑誰一個人說了算。臣提請陛下頒布正式公文,大家在公開場合集體討論,看看到底應該怎麽辦。
圖窮匕見,一定要分出死活了。很好,哲宗這次終於打破了沈默。明天朝會大集群臣,給蘇轍這個機會!
第二天,蘇轍帶著必勝的信心走進了大殿。在朝會上展開辯論這是他最擅長的事了,在過去的九年裏,他的成功率在元祐大臣中以絕對優勢排名第一。
他準備得很充分,根據經驗,在未來的幾個小時裏,他將和小皇帝好好討論一下過往30年間的政治形勢。其實那都是假的,一切都會迅速地歸入到形而上的層面,各種代表實際意義的數字,比如說國民收入總值、各項支出費用,都沒意義。
王何必言利。
所以要討論的是,哪些利益是君子所推崇的,除了這種特定的範疇之外,其餘的都是非法所得,都是小人所為。到了這一步,蘇轍有信心必勝。這也是他們每每和高滔滔隔簾互吼總能占些便宜的原因所在。
名詞解釋,君子是什麽?這是個圓周率問題,小數點後有無盡的餘數,可以任由儒家弟子們發揮,今天、明後、後天,君主們永遠只有乖乖聽課的份兒。
賢德如仁宗如此,英銳如神宗如此,粗暴兇殘的高滔滔如此,難道才滿18歲的小皇帝是例外?
很不幸,哲宗真的就是那個例外。他上殿之後,把蘇轍叫出來,第一句話問的是:“你怎麽能把漢武帝與先帝相比?”
蘇轍楞了,哲宗這句話立即劃定了界限,今天追究的是蘇轍本人的錯誤,根本就不給往政治辯論上靠的機會。怎麽辦,皇帝的話必須回答,他只能見招拆招。
“漢武帝是明君。”他努力鎮定,這樣回答。
卻不料立即掉進了坑裏,哲宗等的就是他這句。“明君,你是說漢武帝窮兵黷武,下罪己詔,這都是明君的意思?”
蘇轍蒙了,他突然發現這個坑能摔死他,窮兵黷武、罪己詔,這兩樣宋神宗也都做過。從習慣上,人們對下罪己詔的皇帝很欽佩,認為有理性有擔當有自檢功能,可在嚴格意義上,犯過錯誤的人哪怕浪子回頭也有不良記錄。
下過罪己詔的皇帝絕對稱不起明君。
蘇轍被繞進去了,作為一個資深政鬥人員,他很清醒,這時無論說什麽,再怎麽說,都只會越描越黑。危急中,他展現出元祐大臣裏最冷靜最縝密的人的特質,他什麽都不再說,慢慢地從議政大殿靠近禦座的宰執區離開,向後退去。
看到這個舉動,全殿的人都明白蘇轍認輸且認命了。這是一個官方特定動作,叫“下殿待罪”。做出這個動作就像舉起了白旗,宣布認輸。
蘇轍開始絕望,準確地說,他感到了陌生。之前他全想錯了,現在看來,元祐年間他們之所以屢屢得手,是因為遇到的是高滔滔。這女人固執、兇狠、粗暴,但頭腦簡單,總會跟著大臣的思路走。可年輕的哲宗不一樣,他牢牢地握住了皇帝的特權。
領導者不僅有決定權,更有選擇權。皇帝可以隨時決定從哪件事的哪個階段談起,比如說現在哲宗就漠視了蘇轍整篇奏章裏的其他內容,直接揪出來漢武帝與宋神宗對比的例子,只要叫準了這一點,蘇轍就是罪人。
罪人有資格參與國家大事嗎?
這一刻宋朝滿殿的大臣和蘇轍一樣,看向哲宗的目光顯得陌生,這個在九年裏一直沈默的少年皇帝實在是個狠角色,很懂得怎樣整人。
意識到這一點,滿殿的大臣們更加決心把沈默進行到底。很明顯小皇帝是想殺一儆百,拿蘇轍開刀立威,這種時刻誰出頭誰倒黴,絕無例外。
例外總會有一個的,有一個人從元祐更化開始,直到宋朝在哲宗之後又換了一個皇帝,在無數的政治風暴中始終保持了獨立的人格,從不因為形勢去妥協。他的一生,無愧於自己那位高貴的父親。
範純仁。
他走了出來,從容地說:“漢武帝雄才大略,史無貶辭。蘇轍拿來比喻先帝,並不是誹謗。現在陛下剛剛親政,進退大臣之間,不應該呵斥奴仆。”
哲宗猶豫,就算他有再大的怨氣,也不想對範純仁發作。這是一池泥垢中難得的青蓮,是他在舊黨中難得認可的幾個人之一。
“可是,人們都把秦皇漢武並稱,秦始皇是暴君。”想了想,哲宗還是追究了下去,蘇轍是第一個跳出來叫板的,怎麽樣都不能輕飄飄地放過去。
範純仁繼續解釋:“蘇轍說的是事件和背景,並不是指具體的人。”
哲宗的神色緩和了下來,他看出來了,範純仁會一直解釋下去,那樣會很被動。畢竟就這樣定了蘇轍的罪,跟文字獄也一個性質了,親政之初,他不想定下這種基調。
當天蘇轍平安地回到了家裏,第二天上交了辭職信,主動要求外調。哲宗批準了。由此,基調確定,不管之前九年間遭遇了多少不平事,哲宗本人還是希望溫和處理。
畢竟這是他自己的江山,他要追隨父親當年的腳步,去完成偉大的事業,有這樣的抱負,九年恩怨不過是雞蟲之爭。
可惜的是,別人不像他這樣想。他是皇帝,在至高無上不容絲毫怠慢的心態下,他遭遇的那些是怨怒是憤恨,一旦他親政,真正手握皇權了,回首時卻很難再保持住當年的怨毒。
盡管仍舊意難平。
但在真正受迫害的那群人裏,就是另一回事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奏章送進去了,哲宗繼續安靜。
呂陶們先是迷惑後是憤怒,這個破小孩兒變壞了,開始不聽話了!這還了得?範兄,請你接著上,不服就整服他。
範祖禹剛想出手,局勢有了新變化。哲宗頒布了他親政以來的第一條命令,給六個內侍覆官。範祖禹立即抓住了新重點,奏章就拿這件事說起。他說:皇帝你好,你現在親政一個多月了,天下人都看著你,你沒有施行一個善政,沒有訪察一個賢人,卻給身邊的太監升官,這會讓天下人說你閑話的,能不能註意點?
哲宗仍然保持安靜。
範祖禹火了,沒回答是吧,我要求追回任命太監的詔書。
哲宗還是安靜。
範祖禹決心頂到底,他要求面諫,和皇帝當面說清楚。
這次哲宗同意了,給了範祖禹當面說話的機會。範祖禹不愧是位在鬥爭中幸存的精英分子,見面之後他立即把太監扔到了一邊,說起了整個舊黨集團達成共識一致關心的問題。
怎樣打壓新黨集團,防備一切有可能出現的危險。
範祖禹發揮自己宋朝公認的唐史第一大家、還活著的人中第一歷史大宗師的功力,全面回憶從熙寧變法到元豐改制這十五年裏發生的每一件事,論述從王安石到蔡確、章惇每一個變法派高層的奸詐本性。長篇大論精彩紛呈,說了好半天,發現哲宗仍然還是安靜。
時間到,他只好告退走人。總不能拎起哲宗的領子,命令皇帝一起高喊變法派該死吧。
消息傳開,舊黨一片茫然,小皇帝到底在搞什麽?這樣安靜,實在讓人心驚肉跳。不過也很可能什麽都沒搞,因為他和高太皇太後在世時一樣嘛,一、直、很、安、靜……安靜中有的人變得松懈,有的人開始收拾行李,準備閃人。
在鬥爭中幸存的人都有獨特的預感,尤其是那些被鬥爭的人,比如蘇軾,他感覺到危險在一步步地逼近。
他的預感對了,不久之後,哲宗全面開始對章惇、呂惠卿、曾布等新黨人覆官。覆官,並不是一下子恢覆到原來的官職,而是一點點地向上升,從閑散的、只有工資沒有權力的“宮觀”職,比如章惇這時是以資政殿學士提舉杭州洞霄宮,只是主持了一個道觀。
從這個基礎上升起,給一點點的小實權。
只是這種程度的升職,蘇軾立即決定撤退。他寫了辭職信,主動要求外放。哲宗同意了,在臨走前蘇軾寫了一份奏章,這份奏章在歷史上很有名,因為歷代公認,蘇軾當時說得太理智、太耐心、太切實了。
裏面說:“……陛下聖智絕人,春秋鼎盛,臣願虛心循理,一切未有所為,默觀庶事之利害,與群臣之邪正。以三年為期,俟得其實,然後應物而作,使既作之後,天下無恨,陛下亦無悔。”
換成普通話,他說,皇帝你是超級天才,年齡處在最好的階段。臣希望你放棄高傲遵循道理,在什麽都沒有去做之前,先靜靜地觀察事情的發展、臣子們的心性。要觀察三年,等你看得清楚,心裏有底,然後再找個好機會開展工作。這樣,你做了之後,天下蒼生才不會產生怨恨,你自己也不會後悔。
看似合情合理,哲宗的反應卻是厭惡。為什麽呢?我們切換視角,以哲宗的眼光來看就會明白。
關於呂陶,他提出的兩點讓哲宗蔑視。自從親政以來,哲宗什麽都沒說、什麽都沒做,為什麽他會懷疑到新黨重新登臺?開口閉口是國家利益,似乎只有舊黨才能代表國家利益,反之如果引用新黨,就是敗壞國家利益了?
誰給你的唯一確定權,你是皇上還是我是皇上?
第二點讓人更加忍無可忍,以高滔滔九年來的作為,哲宗身受其害,不追究也就算了,呂陶居然要求哲宗出面,去壓制要求清算的聲音。士可忍孰不可忍,尤其過分的是,為了達到目的還搬出了仁宗對劉娥的例子。這簡直是荒謬。
試問劉娥改變過真宗的國策嗎?她唯一廢掉的是真宗時代的拜神風波。透過這兩點可以清楚地梳理出呂陶的小心思,不用新黨、尊崇高滔滔,這兩點達到,舊黨就會立於不敗之地。
分析出這兩點,哲宗能保持沈默已經相當有涵養了。
關於範祖禹,他提出的太監問題看著很正義、很光明,裏面卻有內幕。首先註意是覆官而不是升官,這個區別很重要,意味著這幾個太監以前是被貶職的。被誰貶的呢,之前的時代高滔滔一手遮天,只能是她。事情清楚了,這些太監得罪了她,而哲宗急於獎勵他們,證明當初發生的事是因為哲宗而得罪了高滔滔。
忠於皇帝的,難道不是忠臣?為什麽不可以表彰?
答案是不可以,以舊黨所堅持的真理標準,內侍一律都是小人,不可以親近,不可以封賞,實在要賞,也要排到正人君子之後。這個理論看似不錯,至少漢朝唐朝的歷史證明了太監真是妖孽一般的生物,他們強大了之後,大臣、皇帝、將軍、國家都會死得難看。
所以必須壓制,不能給好臉。
但是哲宗最生氣的也正是這一點。
太監不好,可太監忠於我;你們大臣好,可都做了什麽?眾所周知,哲宗極為尊重自己的父親,他的一生都沿著父親走過的腳印前進。
他也愛自己的母親,他像天下每一個兒子一樣,希望母親健康、快樂、尊榮。可是,這些他都做不到,在奶奶高滔滔、舊黨大臣們的壓制下,他既沒法延續父親的事業,連母親應有的權益也不能維護。
哲宗的母親姓朱,開封人,生在一個普通人家裏;她的父親叫崔傑,很早就去世了,她的母親帶著她改嫁朱士安,因之姓朱。這些她都不知道,甚至對朱家的印象都很模糊。她還在童年時,就被寄養在一個叫任廷和的人家裏。
一個失去生父、繼父也不願養在身邊的女孩兒,生得還很美麗,她的命運會怎樣呢?很簡單,幾乎沒有例外——及早嫁出去。幸運的是,朱氏“嫁”進了皇宮。說嫁其實是不標準的,她最初只是一個禦侍,一個沒有身份的下人。不過根據皇宮法律第一條,皇帝對所有女性都有合法侵犯權,說嫁也能貼一點點的邊兒吧。
在一個偶然的機會裏,她被神宗侵犯了,命運隨之改變,她居然懷孕了,這孩子就是哲宗。從這時起,母以子貴,她一步步在雜亂森嚴的後宮裏有了地位,再之後,她又生下了蔡王趙似,以及幾位公主,成了一位身份穩定的貴婦人。
身份巨變,她的想法卻不多。神宗的兒子很多,哲宗只是第六子,以這樣的排名順位,加上她本人低微的出身,根本不能去想什麽。奢望會害死人的,只要她的兒子都健康,兩位親王封號穩穩到手,她也就知足了。可是人生只在潮流裏浮沈,誰能主持自己的命運?到神宗去世前,哲宗的五位哥哥全都病死了,他變成了皇位的第一順位繼承人!
哲宗登基,當上了皇帝。朱氏身為皇帝的生母,地位反而走低了。高滔滔從前是跋扈型的兒媳婦,現在是兇狠型的婆婆,她從當年自己的經驗裏得到了真理,想獨霸後宮,必須壓制每一個敵人,哪怕是潛在的。朱氏首當其沖,首先是不給名分。
朱氏本應是皇太後,只給了皇太妃。皇太後是神宗的正室向氏。向氏出身名門,是從前名相向敏中的後代。在高滔滔的眼裏,她是沒威脅的,第一早就服了;第二向氏沒兒子,註定了是只有現在沒有未來的人,拿她去打壓朱氏,真是絕配。
下面是具體的打壓手段。
經大臣們提議,高滔滔批準,在神宗去世的三年內,皇太妃要服喪,衣服褥裍等用品的顏色要淺淡;每年的生日、例行年節日,所得物品及冠服的等級顏色,比皇太後減損五分之一;出行時只可用青色傘,乘車用肩輿,俗稱檐子,不許用皇太後標準配置六龍輿;每月費用與其他嬪妃混在一起,不單獨別立;不立宮殿名;不許單獨走皇宮正門宣德門。
三年過後,可以使用紅色傘,不許用黃色;用五龍輿;不許單獨走宣德門。
這些不公平,哲宗只能遠遠地看著,不僅沒法改變,連安慰一下生母都做不到。每天他除了上學聽課、上朝靜坐之外,回到後宮就和高滔滔住在一起,連和生母見一面都很難。
這些,範祖禹你們這些大臣怎麽不管,甚至都是你們一手造成的,居然還有臉到我面前談忠誠和獎賞。
對比前兩個人,蘇軾的表現是最讓哲宗吃驚的,他想不到父皇生前賞識的人會說出這樣的話。世界之大真是無奇不有,傳說中有種很罕見的人,他們說什麽都讓人第一時間覺得有道理,非常的有道理,可是轉念一想,就會被氣得滿臉青筋。
蘇軾的這篇奏章就是這樣。
做事前要三思而行,看準了摸清了才能下手,這是準則一樣的共識,難道有什麽錯嗎?有,非常錯,在宋哲宗看來,簡直是不可思議的荒謬!
如果他是第一天當皇帝,從來沒接觸過政務、大臣,這樣的要求不過分。可是整整九年了,他冷眼旁觀看清了太多的事,看到了一個個大臣都是怎樣的嘴臉。請問,人還是這些人,不許換,繼續看,三年後能看出來什麽,他們會改變嗎?如果改變了,就證明他們和從前不一樣?一個前後不一致的人,適合當國家領導人嗎?如果不變,這三年是不是純粹的浪費呢?!
而三年,這個時間量的長度更是非常惡毒的。三年的時間足以改變太多的事,尤其是處在青春適應期的少年人,連續三年無所事事,他們會習慣懶散的日子,想重新振作起來,相當於換個思想習慣。那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
或許一個沒有棱角沒有鬥志失去追求的人,才是所謂的成熟的人吧。
蘇軾的奏章沒有回覆,哲宗不予置評。這在歷史上留下了非常不良的記錄,絕大多數的史學家都根據這一點證明他急躁輕佻,是個不懂事的毛孩子,辜負了蘇東坡的一片好心。
蘇軾走了,他是元祐大臣裏第一個主動逃離京城的人。在他想來,這會帶給他安全,他在向所有人表示,他不再玩了。可惜,這九年裏他做過什麽,他忘了,有些人可不會忘。並且,歷史一次次地證明,面對爭鬥選擇退場的人,死得比鬥到底的人還慘。
他剛走,問題就出現了。
轉過年來的三月份有件大事,新皇登基,國家照例舉行恩科考試,各省的考生雲集京城,在殿試這一關上,他們遇到了一道改變歷史進程的考題。
這道題之所以能出現,很大的原因是因為蘇軾走了。他不走,以他的資歷、官職、文壇地位,考題必出他手。就算有政治內幕在裏邊,有大人物指示必須要怎樣操作,他也可以引起爭執,把水攪混。
可惜,誰讓他走了。
出題的這個人很有來頭,他叫李清臣,拋開民間的認可,只以官方記錄來看,他絕不在蘇軾之下,甚至有些地方還要超過。這個人是神童,別人是7歲時可以作詩,他7歲時則可以寫出幾千字的文章。與蘇軾比較,三蘇當年進京趕考,轟動一時,歐陽修說蘇軾一定會取代自己,成為下一代文壇領袖。
歐陽修還說過,李清臣的才華和蘇軾同一級別。同樣是進入館閣,蘇軾參加的是特試,李清臣和大家一起考,拿了第一名。這樣的才華讓他平步青雲,在官員隊伍裏鶴立雞群,於是另一件別人夢想不到的好事主動找上了門。
北宋著名的大閥高門韓氏家族看上了他,韓琦的哥哥把女兒嫁給了他。
他是當時遠比蘇軾還要閃亮的官場新星。這樣的本事、這樣的婚姻,一般來說,只要他平穩地運營下去,不必求什麽突出表現,都註定了是一位頂級高官。可惜,沒多久他就倒了,因為他的性格。
新黨當政,他不往裏摻和。在別人眼裏,這很正常,他是韓琦的親戚,是舊黨。但是到了元祐時期高滔滔廢除新法時,他把整個官場都嚇了一跳。他站出來和司馬光他們辯論,一條條逐字逐句地反駁,新法哪裏不好,先皇哪裏失政,我們來講清楚。
這時人們才看清楚,他居然是王安石的信徒。那麽他為什麽不在新法實行的十五年裏積極參與呢?這時候樹倒猢猻散了,他一個人出來逞能,不是找死嗎?
不,這是一位大才子的特殊心理。
當別人一窩蜂地擁上去爭名奪利時,他遠遠地站著,這叫清高;當別人爭先恐後地躲開,怕惹事時,他站出來獨自面對,這叫操守。
愛惜自己的羽毛,珍惜自己的信念,蔑視凡人所看重的功名利祿,這是中國名士幾千年來傳承的核心意識。
這樣是很高很雅很九霄漫步的,只是結局不大好,李清臣被下放了,同時被舊黨踢出陣容,連韓氏家族都看他不順眼。這些他都不在意,被壓制九年後回到京城,主持這次考試,出了下面這道題。
題目超長。
——“今覆詞賦之選而士不知勸,罷常平之官而農不加富,可差可募之說雜而役法病,或東或北之論異而河患滋,賜土以柔遠也而羌夷之患未弭,弛利以便民也而商賈之路不通。夫可則因,否則或,惟當之為貴,聖人亦何有必焉!”
有點繞,盡量用普通話翻譯一下。
——這些年恢覆了詩詞歌賦等考試內容,選出來的人才只會唱歌不懂業務;廢除了青苗法,常平倉等惠民設施也沒完善,搞得農民很窮;爭論差役法好還是募役法好,一直沒結果,實際實行的役法效果一團糟;黃河改道了,是向東導回還是北順他去,爭來爭去定不下來,水災越來越大;割讓土地去討好外族,希望邊境安寧,沒想到適得其反,異族人氣焰囂張,胃口更大了;放棄稅收利潤給老百姓方便,商業活動反而滯殆衰弱。世界上的事,行得通的可以沿襲下去,結果一定是哪裏出了錯,必須改,只有眼下最實用的才是正確的,聖人做事又哪有一定之規呢!
大家覺得怎樣,冷汗下來沒?這幾句話把元祐年間的政府行為批得體無完膚,從農業到科考、從役法到救災、從商業到外交,統統地失敗。
很震撼,一般來說,這樣全方位的否定,是改朝換代之後對上一個亡國之君才能提出的指責。不這樣說,就沒有推翻的理由。
可這是順延時期的宋朝,至於這麽血淋淋地批判嗎?答案是肯定的,這是哲宗親政之後的政治精神,以牙還牙,以眼還眼,誰在這九年裏幹了什麽,都要連本帶利地還回來!
首先從施政綱領上做起。
這種全面的否定在九年前出現過,高滔滔、司馬光把熙寧新法全廢了,如果不是抱著全面的否定,怎會做出以後的事?既然做了,就不要怪受害人反擊。
這道考題發下去後,新、舊兩黨的新一輪戰鬥展開了,各自的先頭部隊在考場裏就地廝殺。第一輪由考生們出場。
面對考題,考生們知道這已經是新一屆政府的政治大方向。有的人很清醒,記得自己是為什麽來的,順著潮流走,才有眼前的功名,他們選擇了批判;有的人勃然大怒,恨不得在考場裏喊口號找同志,立即反批判。
這種人是主流,九年的老式教育,他們本身就是“今覆詞賦之選而士不知勸”這夥兒的,頭一句就被罵了,拿什麽不生氣?
憤怒中他們有不同的發洩方式。
有一個叫尹焞的人出了最大的風頭。他看過考題之後二話沒說站起來交了白卷,就出去了。走出考院之後他對著外面的人群說了一句話。
——難道可以這樣去博取功名嗎?
說完直接離開了京城。他身後是一大片舊黨人激動欣賞的目光。這真是個卓爾不群的好苗子,他是誰,誰教出來的這個君子仔?答案很快出現,尹焞,洛陽人,聖人程顥的親傳弟子。堪稱根紅苗正,舊黨裏的舊黨,從這一刻起,他成名了。
其他的人選擇了更實惠的方式,他們精心構思寫了一篇篇的反批判論文,反駁李清臣在考題裏對元祐政績的指責。
這種行為在明清兩代夠殺頭的了,沒事都能搞出來文字獄,何況這樣明目張膽拉幫結夥地搞事。可是在宋朝很平常,指責政府,甚至指責皇帝,都是氣節學識的表現。想當年二蘇兄弟考館閣就這麽做過,為了成功率他們定下了一正一反的策略,由蘇軾演紅臉,讚美仁宗擡高時政;蘇轍反其道而行之,把仁宗罵了個狗血淋頭,連帶著韓琦等大臣也沒跑了。
事後怎樣,蘇轍啥事也沒有,這時都做到次相了。
第二輪戰鬥在考官中進行。卷紙收上來了,兩種截然相反的論調,選誰?貶誰?出乎意料,反駁派居然贏了,主考官站在了舊黨的一邊。
問題嚴重了,這個結果相當於哲宗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他的施政方向剛出爐就被否定,讓天下人怎麽看,讓他下一步的工作怎麽展開?沒別的辦法,面對反抗,必須打壓下去。哲宗宣布這次考試作廢,還是原來的題目,重新考。
這一次換了考官,終於選出了熙寧新黨的追隨者。
哲宗得到了他想要的結果,信息傳出去了,相信影響很快就會波及全國,同時京城裏的政治氣候也會隨之改變。新黨新政,當年的盛況終於要重現了……他高興得有點早,他把事兒挑明了說,仍然有人敢反對他。
蘇轍。
這位在人們心目中一直是乖乖寶、沈默好人的小蘇同志露出了他的真面目。他寫了兩份奏章,第一份的內容太彪悍了,就算司馬光從墳墓裏爬出來都別想猜到。
他說,我看到了這次的考題,實在是太讓人驚訝了,搗毀元祐政事,要恢覆熙寧新法。這樣做您錯了,您不知道神宗的真正理想,我們在元祐年間做的,都是神宗的遺願,都是為國為民為先皇為陛下,半點錯都沒有。
這是總前提,下面是核心。
——“……至於其他,事有失當,何世無之。父作之於前,子救之於後,前後相濟,此則聖人之孝也。”
這句話徹底顛覆了歷史,之前司馬光之所以敢廢除新法,是在“以母改子”的理由下進行的。哪怕是牽強,畢竟擡出了長輩。可蘇轍這時說,政治上有錯誤,哪朝哪代都出現過,父親做錯了,兒子來補救,這是聖人提倡的孝道,是崇高的品德。
崇高你個眉山豬!哲宗氣得要爆炸了,蘇轍把這九年裏高滔滔、元祐黨人做過的事都扣到了他的頭上,是他廢除的新法,毀了神宗的業績,居然是他!
這世界還有天理嗎?堂堂的副宰相、大文豪居然當面撒謊,把滿世界都知道的真相讓受害者承擔,這實在太匪夷所思了吧。
寫到這裏,還只是這份奏章裏的一部分。為了讓自己的理論生動形象,蘇轍接下來舉了個例子。他說當年漢武帝對外開戰,大修宮殿,把父祖兩代積攢的國庫都花光了。於是把鹽、鐵、茶等國民命脈收歸國有,弄得民不聊生,差點動亂。
他的兒子漢昭帝任用霍光,把苛政廢除了,天下才重新安定。
言下之意,宋神宗就是漢武帝,同樣對外開戰,對內剝削,搞國家壟斷,壓榨民脂民膏,幸虧死得早。現在哲宗登基,好比是漢昭帝,事實檢驗真理,廢除苛政是唯一出路。
而且您已經這樣做了……當然,不管是不是攝政王高滔滔的具體實施,都記在您的名下。現在盛世已經來到,長達九年的內外平安,千萬不要破壞它!
文章到此結束,宋哲宗已經說不出話來。一個人要有多大的才華、怎樣的膽魄,才能一次性地否定兩位政績卓越功在千秋的進取型皇帝呢,尤其是能逼著現任皇帝去否定、去更改、去補救自己父親的“失德失政”。
蘇轍,這個在文藝世界裏一直保持著高瘦、沈默、文雅、溫和形象的世外高人,在官場上完全是另一副截然相反的形象。在元祐時代的九年裏,他是舊黨裏對敵人最兇狠最徹底最無情盡一切可能打壓的人。
有兩件事可以證明。
第一件,蔡確被舊黨圍攻貶過嶺南,某一天高滔滔出宮,車駕行進中,突然從一輛馱轎裏傳出一個老婦人的喊聲:“太皇萬歲,臣妾有表。”
這是蔡確的母親明氏,她和高滔滔有過一面之識,為了救兒子,她冒險攔駕求情。這是宋朝前所沒有的事,有宋一代善待士大夫,從不以文字之罪殺人,現在堂堂國家首相的母親被逼到了這份兒上,從情理上說,為了輿論上好聽點,也得饒蔡確一命了。
不,高滔滔一定要蔡確死。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把同情心殺死,她不惜赤裸裸地說出真相,把之前公開定案的理由推翻。她說,蔡確的罪不在那幾首詩上,而是他對國家利益有害。為了公益,他必須死。接著她問在場的頂級大佬,愛卿們,這事兒關系重大,你們怎麽看?
當時在場的是劉摯、呂大防、蘇轍。朔黨元首先表了態,劉摯一臉的不屑,說這都是蔡家人看到呂惠卿貶職兩年就換了地方,也想撿便宜。白日做夢,不必理會。
呂大防沈默。
蘇轍第二個發言,一句話就定性了——“惠卿量移時,未有刑部三年之法。”這句話說出去,高滔滔的臉皮微微發紅。什麽叫水平,既做了事,還不露痕跡,一切都推到法律上。蔡太夫人,不是我們不給你兒子活路,此一時彼一時,他和呂惠卿沒法比,法律變了。
哪像高滔滔、劉摯那樣窮兇極惡、劍拔弩張的。
第二件事,朔黨獨大時,是新黨被打壓得最狠的時候。得意之中,呂大防、劉摯有點心裏沒底,私下裏商量了下,準備給新黨一點甜頭,稍微升點官,緩和下矛盾。上報之後,高滔滔也有點猶豫,也許之前真的太狠了,那就緩和點?
蘇轍突然出現。停!都太不專業了,你們根本不懂什麽是政治鬥爭。“君子與小人勢同冰炭,兩處必爭。”矛盾是不可調和的,一定要把批判進行到底。
有可能出現的歷史拐點,就這樣被蘇轍掐斷了。
回到現實,經過回憶,哲宗明白了蘇轍的本質,事情會變得簡單了。哪怕面對再大的挑釁,為了目標的順利達成,也要忍住。他選擇了繼續沈默,他絕不想像元祐年間那些大臣們隔著簾子和高滔滔互吼,在吼叫中事情會變得越來越邪門。
但是他想靜,蘇轍卻不想,第二封奏章緊接著就到了。蘇轍要趁熱打鐵,一鼓作氣把哲宗的新政之夢打碎。這封奏章是這麽寫的。
——要是皇帝您覺得神宗的政策不能更改,那麽請走正規程序,把問題交給我們宰相來討論。現在我們做宰相的什麽都沒聽到,您忽然間授意科考出了這次的題目,這是成心讓天下人心煩。回首過往,元祐更化也是經過各級職能部門討論的,現在想改,也不能憑誰一個人說了算。臣提請陛下頒布正式公文,大家在公開場合集體討論,看看到底應該怎麽辦。
圖窮匕見,一定要分出死活了。很好,哲宗這次終於打破了沈默。明天朝會大集群臣,給蘇轍這個機會!
第二天,蘇轍帶著必勝的信心走進了大殿。在朝會上展開辯論這是他最擅長的事了,在過去的九年裏,他的成功率在元祐大臣中以絕對優勢排名第一。
他準備得很充分,根據經驗,在未來的幾個小時裏,他將和小皇帝好好討論一下過往30年間的政治形勢。其實那都是假的,一切都會迅速地歸入到形而上的層面,各種代表實際意義的數字,比如說國民收入總值、各項支出費用,都沒意義。
王何必言利。
所以要討論的是,哪些利益是君子所推崇的,除了這種特定的範疇之外,其餘的都是非法所得,都是小人所為。到了這一步,蘇轍有信心必勝。這也是他們每每和高滔滔隔簾互吼總能占些便宜的原因所在。
名詞解釋,君子是什麽?這是個圓周率問題,小數點後有無盡的餘數,可以任由儒家弟子們發揮,今天、明後、後天,君主們永遠只有乖乖聽課的份兒。
賢德如仁宗如此,英銳如神宗如此,粗暴兇殘的高滔滔如此,難道才滿18歲的小皇帝是例外?
很不幸,哲宗真的就是那個例外。他上殿之後,把蘇轍叫出來,第一句話問的是:“你怎麽能把漢武帝與先帝相比?”
蘇轍楞了,哲宗這句話立即劃定了界限,今天追究的是蘇轍本人的錯誤,根本就不給往政治辯論上靠的機會。怎麽辦,皇帝的話必須回答,他只能見招拆招。
“漢武帝是明君。”他努力鎮定,這樣回答。
卻不料立即掉進了坑裏,哲宗等的就是他這句。“明君,你是說漢武帝窮兵黷武,下罪己詔,這都是明君的意思?”
蘇轍蒙了,他突然發現這個坑能摔死他,窮兵黷武、罪己詔,這兩樣宋神宗也都做過。從習慣上,人們對下罪己詔的皇帝很欽佩,認為有理性有擔當有自檢功能,可在嚴格意義上,犯過錯誤的人哪怕浪子回頭也有不良記錄。
下過罪己詔的皇帝絕對稱不起明君。
蘇轍被繞進去了,作為一個資深政鬥人員,他很清醒,這時無論說什麽,再怎麽說,都只會越描越黑。危急中,他展現出元祐大臣裏最冷靜最縝密的人的特質,他什麽都不再說,慢慢地從議政大殿靠近禦座的宰執區離開,向後退去。
看到這個舉動,全殿的人都明白蘇轍認輸且認命了。這是一個官方特定動作,叫“下殿待罪”。做出這個動作就像舉起了白旗,宣布認輸。
蘇轍開始絕望,準確地說,他感到了陌生。之前他全想錯了,現在看來,元祐年間他們之所以屢屢得手,是因為遇到的是高滔滔。這女人固執、兇狠、粗暴,但頭腦簡單,總會跟著大臣的思路走。可年輕的哲宗不一樣,他牢牢地握住了皇帝的特權。
領導者不僅有決定權,更有選擇權。皇帝可以隨時決定從哪件事的哪個階段談起,比如說現在哲宗就漠視了蘇轍整篇奏章裏的其他內容,直接揪出來漢武帝與宋神宗對比的例子,只要叫準了這一點,蘇轍就是罪人。
罪人有資格參與國家大事嗎?
這一刻宋朝滿殿的大臣和蘇轍一樣,看向哲宗的目光顯得陌生,這個在九年裏一直沈默的少年皇帝實在是個狠角色,很懂得怎樣整人。
意識到這一點,滿殿的大臣們更加決心把沈默進行到底。很明顯小皇帝是想殺一儆百,拿蘇轍開刀立威,這種時刻誰出頭誰倒黴,絕無例外。
例外總會有一個的,有一個人從元祐更化開始,直到宋朝在哲宗之後又換了一個皇帝,在無數的政治風暴中始終保持了獨立的人格,從不因為形勢去妥協。他的一生,無愧於自己那位高貴的父親。
範純仁。
他走了出來,從容地說:“漢武帝雄才大略,史無貶辭。蘇轍拿來比喻先帝,並不是誹謗。現在陛下剛剛親政,進退大臣之間,不應該呵斥奴仆。”
哲宗猶豫,就算他有再大的怨氣,也不想對範純仁發作。這是一池泥垢中難得的青蓮,是他在舊黨中難得認可的幾個人之一。
“可是,人們都把秦皇漢武並稱,秦始皇是暴君。”想了想,哲宗還是追究了下去,蘇轍是第一個跳出來叫板的,怎麽樣都不能輕飄飄地放過去。
範純仁繼續解釋:“蘇轍說的是事件和背景,並不是指具體的人。”
哲宗的神色緩和了下來,他看出來了,範純仁會一直解釋下去,那樣會很被動。畢竟就這樣定了蘇轍的罪,跟文字獄也一個性質了,親政之初,他不想定下這種基調。
當天蘇轍平安地回到了家裏,第二天上交了辭職信,主動要求外調。哲宗批準了。由此,基調確定,不管之前九年間遭遇了多少不平事,哲宗本人還是希望溫和處理。
畢竟這是他自己的江山,他要追隨父親當年的腳步,去完成偉大的事業,有這樣的抱負,九年恩怨不過是雞蟲之爭。
可惜的是,別人不像他這樣想。他是皇帝,在至高無上不容絲毫怠慢的心態下,他遭遇的那些是怨怒是憤恨,一旦他親政,真正手握皇權了,回首時卻很難再保持住當年的怨毒。
盡管仍舊意難平。
但在真正受迫害的那群人裏,就是另一回事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