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晝夜不停
關燈
小
中
大
先說白天,李定等人輪番轟炸,要他把寫過的所有詩詞逐字逐句地解釋,哪一個敏感詞如果繞不過去都有抄家的危險。這種場面其實很常見,我們民族每個時代都在做這樣的事,20世紀裏也有。當時多少大人物競折腰,彎下去就再也沒挺起來過。
蘇軾不一樣。宋朝對文人超級寬松優厚,只要天上還有太陽,在大庭廣眾之下,審訊的尺度就都能保持住。最起碼能讓他說話,於是李定等人就都郁悶了。
蘇軾居然能把自己的文字獄扣到新法教祖王安石的頭上。
他的詩裏有一句是“根到九泉無曲處,世間唯有蟄龍知”,蟄,指潛藏、隱秘、冬眠等意,特指僵硬中還沒覆蘇。李定等人抓住了這個毛病,問蘇軾說現在聖明天子在位,只有飛龍在天,你居然寫了龍潛藏在九泉之下。你說,這個蟄龍是什麽龍?老實交代。
蘇軾一笑,王安石有句詩:“天下蒼生待霖雨,不知龍向此中蟠。”我詩中的蟄龍,就是這個龍……李定等人的臉一下子就黑了。蟠,指彎曲纏繞,很憋屈的狀態,用在龍身上同樣不是啥好詞。
還審什麽?散會!
當天蘇軾得意揚揚地晃回單間牢房裏,一幹禦史大老爺凝固在審訊室裏集體大喘氣。這場景的確是很牛,很不常見,不過只是一會兒後,禦史們的臉色就都緩過來了,一絲絲陰險惡毒的微笑浮上了水面。
白天你狠,晚上看誰狠。
到了晚上,夜深人靜時,烏臺大院裏的在押犯們突然間集體驚醒,個個嚇得發抖。他們聽見一陣陣鬼哭狼嚎的呼疼聲此起彼伏,仔細聽,還能辨別出那個喊疼的人有很濃重的四川口音。
沒錯,蘇軾被人黑了,上演了宋朝版的監獄風雲,被人在黑夜裏輪番痛打。估計旁邊少不了李定的低聲怒吼:寫啊,你倒是再寫啊,讓你蟄龍、蟠龍,現在你給我先蟄著蟠著吧……這件事被當時同樣押在禦史臺的另一位官員記錄了下來。
這基本上是真的,最大的根據是蘇軾的身體狀況。在入獄之前他很健康,出獄之後蘇軾腿瘡痔瘡、流行傳染病、咳嗽、臂仲、赤眼等病幾乎得全了。而他僅僅入獄兩個多月而已,如果真有宋朝傳統上善待士大夫的規格,他無論如何也到不了這步田地。
事實上他能活下來,都是方方面面,除了皇帝本人之外幾乎所有頂級權貴集體努力的結果。
先是各界名流,蘇轍、王亞卿、王鞏、章惇等人,這些人官職不高,可都是影響很大的名士。他們為蘇軾請命,願用官職、身家擔保;再是德高望重的老臣,如司馬光、張方平、李清臣、範鎮、陳襄、劉攽、李常、孫覺等人。他們影響巨大,往往可以左右皇帝的意志。可惜都沒說到點子上,以張方平為例,他差點把蘇軾給幫死。
張方平給神宗寫了封信,由於早就退休了,得由當地的官府轉交,可是這事太敏感,官場上沒人敢接。他就派自己的兒子張恕親自帶進京去敲登聞鼓交給皇上。
可惜張恕膽子太小,在鼓旁邊轉悠了半夜,還是悄悄地走了。蘇軾出獄後很久,看到了這封信的副本,當時嚇得舌頭伸出來半天縮不回去。旁邊人不懂,問他怎麽了,他也不解釋。直到有人把信讓蘇轍看了,才知道答案。
張方平在信裏說蘇軾是天下奇才,絕不可殺。這完全是幫倒忙,蘇軾有什麽罪,不過是名氣太大,影響到朝廷的聲譽罷了。這時再說他是奇才,完全是火上澆油,逼著神宗動刀子。
真正能一語道破天機、洞悉神宗心理的,還是那個譽滿天下,同時也謗滿天下的人。他遠在江南金陵的隱居荒山裏,給神宗寄來了一句話,決定了蘇軾的生死。
王安石。
他不當首相很多年了,在金陵人們時常會看見一個衣著簡單、沈默寡言的老人騎著一頭驢,從來不去管驢往哪邊走,到哪裏都一樣,隨遇而安。
王安石像一個完成了所有願望的信徒,把自己的有為歲月都獻祭給了國家,然後無欲無求,漂泊於天下。事實上他這次為蘇軾求情,是離休後唯一的一次參與國家事務。
他對神宗說:“安有聖世而殺才士乎?”
這句話的出發點完全是為了皇帝考慮。神宗心性好高,重視後世名聲,如果真的殺了蘇軾,會讓後世怎樣評價呢?還算是太平盛世嗎?
神宗的心動了,恰巧在這時,皇宮發生了件大事情,他的奶奶曹太皇太後得了重病,馬上就要不行了。神宗很愛她,決定大赦天下,為她祈福。
老太太搖了搖頭,不必赦天下,只赦蘇軾一人足矣。他是個老實人,不會背叛朝廷的,你不要被小人利用。事情到了這一步,神宗已經提不起再修理蘇軾的興致,無論出於哪方面原因,都沒必要再追究這個書呆子了。
兩個多月以後,蘇軾出獄,他被貶到黃州(今湖北黃岡縣)做團練副使,不許擅自離境,不許參與任何公務,基本上就是一個領些工資的保釋犯人。
蘇軾活了,他走出監獄時發誓:“平生文字為吾累,此去聲名不厭低。”從此之後再也不作詩、不屬文,更不與其他文人唱和應答了。
他的目的只有一個,讓飽受驚嚇的親友們放心,從此過上安穩平靜的生活。
來到黃州之後,生活向蘇軾展示了另一面。在這之前,在老家眉山時他有父母照顧;進京之後名滿天下,有歐陽修那樣的文壇宗主罩著他;反對變法時與王安石作對,身後有司馬光等權臣大佬撐腰;哪怕貶到了杭州、密州、湖州,他的官也是越做越大,從通判變成了知州。
可是烏臺詩案之後,他成了監外執行的罪犯,除了一份工資之外,所有的政治權利完全被剝奪,由於得罪的是皇帝,也談不到什麽前途。
就連怎樣才能填飽肚子都成了問題。最先出事的是工資。北宋的官員們拿到的工資並不都是銅錢、布匹、糧食這些硬通貨,這是只有京城裏的頂級大佬們才有的待遇享受,各個地方上的官員們的工資絕大多數都是些實物,想變成錢,就得自己想辦法去折換。
比如這時的蘇軾,他的工資由公家造酒用過的袋子來頂替,每月領到後得自己賣出去,才能到市場上買米買面回家過日子。
堂堂蘇學士變成小商販,怎一個屈辱了得。可是更大的麻煩還在後面,很快地這份單薄的工資不足以養活蘇軾人口眾多的家庭了,他這時有一妻一妾四個兒子四個兒媳以及孫子若幹仆役幾個,全都靠他吃飯,這麽多張嘴靠那些舊酒袋子,很快就會被餓死。
困境中蘇軾做出了之前他死都不會選擇的生路,他的一個姓馬的朋友替他向州裏申請到一塊城東的荒地,大約50畝,由蘇軾自己耕種。
這是什麽,這是農民,回想從前他反對免役法時的話,盡管他這時與純粹的農民有區別,可終究要幹同樣的活兒了。這是報應,也是上天的恩惠,它讓蘇軾切身實地地體會到了從前他所蔑視的階級的痛苦。
而他這時不覺得痛苦,只要能平安地活下去,就足以讓他滿足。
從這時起,他開墾荒地,種植莊稼,滿足於更快樂於自己是個農民,他給這片城東的坡地取名為“東坡”,並且以這兩個字為自己重新命名。
他叫蘇東坡了,中華民族幾千年裏文學天賦能排進前五的大天才躺在長風茂草裏,躺在無限寬廣渾厚的大地上,徹底脫離了名韁利鎖,他的心性提升到了另一個新的層面。
在黃州的第三年時,蘇軾有感而發,寫下了幾行字——“自我來黃州,已過三寒食矣。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今年又苦雨,兩月秋蕭瑟。臥聞海棠花,泥汙燕支雪。暗中偷負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少年,病起須已白……”
這紙隨手寫下的小感,是排名僅在東晉王羲之的《蘭亭序》、唐代顏真卿的《祭侄文稿》之後的千古第三行書《黃州寒食帖》,在這個意義上,它奠定了蘇軾宋朝第一行書大家的地位。
從另一方面說,這也是蘇軾的悲哀。他想安靜,可是超人的天賦讓他不斷地創作,直到讓天下再次想起了他。五年之後,從京城傳來了一個消息。
帝國最重要的任務落在了他的肩上,神宗皇帝想讓他修國史。
國史,是記錄某個朝代某位皇帝一生功罪成敗的證據,無論是當時還是以後,誰想研究那段歷史,就必須首先從國史下手。
因其重大,所以要交給最可靠的人去管。在北宋,從來都是由當朝首相來兼職這份工作。可是這一次,神宗居然要用蘇軾這個敗壞朝廷名聲、給新政抹黑的人負責。
這理所當然讓一個人憤怒了。王珪跳了出來,他太沒面子了,就算沒有才華、沒有個性,可也不能這樣羞辱他吧,好歹他也是在位的首相。
王珪這個人是很不簡單的,在歷史裏他被嚴重地低估了。大家都記得他是三旨宰相,上朝取聖旨,在朝接聖旨,下朝已得聖旨,是個把首相幹成了秘書的人。這不對,他是開啟了北宋滅亡的潘多拉盒子的人,從最開始到最關鍵的兩步,都由他釋放出了那個空前絕後的妖孽。
這樣的人怎麽會沒有脾氣、沒有個性呢?
這一次,為了阻止蘇軾,他很陰險地翻了個老皇歷,還是蘇軾的那首蟄龍詩,他把蘇軾定性為一個反賊。試問世上只有皇帝才可以稱龍,蘇軾的詩裏居然也有,這不是造反是什麽?
現在看這個罪名太搞笑了,實在白癡。可是在當時沒人笑得出來,一旦成立,蘇軾是要抄家滅族的。而且根據官場游戲,沒人敢這種渾水,一不小心成了同案犯,小心造反會傳染。
可是仍然有人站了出來,蘇軾在朝廷裏還是有一位好朋友的。不管這個人在歷史中的評價如何、與蘇軾的政治見解是不是抵觸,在蘇軾的心裏,這人永遠都是個可以共患難的兄弟。
章惇。
在這種時刻,章惇站出來為蘇軾辯白:請問首相大人,你確定除了皇上,臣子都不用“龍”字作詩嗎?你信不信還有人用“龍”字做名字呢?
王珪不示弱,這種關頭一定要堅持。結果兩人你來我往,在金殿上吵了起來。只是吵了好半天,才發現皇上很淡定地坐在上邊,似乎想著別的心事。
王珪覺得不妙,有人造反了,為什麽皇上不生氣?五年前他不是這樣的,當時把蘇軾連關帶貶,摁住了狠狠暴打,殺一儆百的效果非常好。可是現在……正在亂想,神宗說話了。
詩人作詞,不是這樣論的。蘇軾自己詠他的檜樹,跟朕有什麽關系(彼自詠檜,何預朕事)?何況古人有荀氏八龍,有南陽臥龍,用龍字做名字的忠臣有很多。讓他去修國史吧,你如果執意反對,就用曾鞏。
都下去吧。
王珪和章惇退了出來,他用心地揣摩著神宗的態度,總覺得有些古怪。可是他身邊的章惇還在火頭上,還不想放過他。
章惇壓低了聲音說:“相公,你是想滅人家一族是吧?”
王珪搖頭道:“當然不是,這是舒亶的話。”誣陷不成立,這時要低調。想來以他首相之尊,章惇也會見好就收吧。
卻不料章惇的回答居然是句罵人話:“舒亶的唾沫你也吃啊?”(亶之唾亦可食乎?)痛快淋漓,牙眼相報,一點虛偽的假面都沒有。這就是章惇的風格。
拋開這兩人的爭鬥,在他們身後,神宗的表情一直是平淡的。是的,他變得古怪了,和五年之前就像兩個人。那時他明明知道蘇軾沒有反心,可也不會輕易放過,他要抓這個典型,好讓自己的形象變得完美,哪怕是超級天才也別想毀壞他一星半點。
那時的心,高高飄揚在九天之上,覆熙河、平荊蠻、征交趾,無往不勝,眼看征服西夏,漢人二百多年所沒有的輝煌就將在他的手裏重現,怎能不使他自尊自愛?可是這時,永樂城一戰敗了,輸掉的不止是戰爭,更是他的信心,甚至他的健康。
蘇軾的詩就算真反又怎樣,全身健康時指甲劈了會大喊大叫,覺得是件大事。可連胳膊都斷了,區區指甲的問題還是事兒嗎?
所以什麽龍不龍的,都提不起他的興致。這時他坐在高大堂皇的金殿上,覺得孤單淒涼。真的沒有人理解他為什麽要讓蘇軾,或者曾鞏來修國史嗎?
難道這些天天匍匐在他腳下的臣子們都是瞎的,看不到自己的健康急劇惡化,僅僅37歲就早生華發……急著修國史,是想親眼看到自己的生命變成史實,不想在死後有所牽掛啊。
“我好孤寒!”神宗的健康以34歲為分水嶺,在那之前,他幾乎出滿勤,每天都要臨朝工作,從來不生病。34歲那年,是宋元豐四年,正是五路伐西夏,先勝後敗。
舉國伐謀,期望越大,失望越大,神宗一下子病倒了。病得很重,可他年輕,很快身體就開始恢覆了,能重新工作了。只是時隔不久,就傳來了另一個噩耗。
永樂城淪陷。
這個打擊是致命的,只在一夜之間,神宗的健康就崩潰了。他“早朝當廷慟哭,宰執不敢仰視;涕泣悲憤,為之不食”。他是心思太重,對自己要求太高的人,無論如何都沒法淡化失利的陰影,在之後三四年的時光裏一直郁郁不樂。
誰能想到,這居然是他一生中最後的三四年。命運日向他接近,宋元豐七年(公元1084年)九月的一天,他在集英殿裏大宴群臣,剛剛舉起酒杯,突然間群臣發現皇帝的手僵硬了,停在空中,一動不動。下一瞬間,酒杯傾斜了,裏邊的酒都灑在了皇帝的衣襟上。
神宗失去了對身體的自控力,病情再一次惡化。痛苦中,有一次他忍不住呻吟:“我足趺疼痛。”又一次,他嘆息說:“我好孤寒!”
皇帝做到了這樣,是成功還是失敗,是可敬還是可憐。這時他才年僅37歲,正是一個男人精力最旺盛、身體最強健的階段,有全國最好的醫生、最好的醫藥來調理,為什麽還會滑向死亡呢?
只有一個原因。他在自我折磨,無論如何都絕不原諒自己。他是這樣得病的,也是這樣死亡的。在病重期間,他得到了兩個消息。
一個來自西夏,那邊的局勢劇烈動蕩,掌握實權的梁氏集團首腦都死了。先是國相梁乙埋,後是太後梁氏。小皇帝李秉常重新當政,國權卻落在了下一任梁氏國相梁乙埋兒子的手裏。
新一輪的內亂註定爆發,機會比這一次還要好。只是還有雄心壯志嗎?就算有,還能承受千百萬子民的傷亡,去恢覆國土、重震國威嗎?
神宗苦笑,我好孤寒,就算再次出征,還有誰能支持、誰來理解……
第二個消息是從西京洛陽傳來的,算是一個意外的喜訊。司馬光修撰的《資治通鑒》終於完成了。
這部書耗時19年,共294卷300餘萬字。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下迄五代後周世宗顯德六年(公元959年),共16朝代1362年,是中國文化史中獨一無二、毫無爭議地處於頂峰的編年體史書。
盛世出巨著,它的完成是個不朽的裏程碑,不只是司馬光等編修者的榮耀,更是宋朝文明的象征。不管從哪方面來看,這都是件好事。
可落在宋神宗的心裏,悲涼再次升起。這是部不世出的巨著,相信宋之前沒有,宋之後呢?我們現在也知道了,同樣沒有。
明朝的《永樂大典》、清朝的《四庫全書》都與它不是一個類型的東西。可是他可以為之驕傲嗎?從名義上講,宋朝所有的成就都要劃入他的賬下,不管《資治通鑒》是誰寫的,都以他的名義完成。
但是多麽的可惜,它出世時國家沒有與之相匹配的成就。如果威服四夷,掃平西夏,恢覆盛唐時的疆界,那時文治武功都達到各自的頂點,又是怎樣的局面?
樂觀的人在黑暗中看見光明,悲觀的人看太陽都是耀斑。神宗在自己的思緒裏越走越窄,終於在年底時病入膏肓,他連話都說不出來了,大臣們有什麽意見,他只能用搖頭或者點頭來示意。在他最後的時光裏,只來得及給國家冊立一位皇太子。
他的第6個兒子當選,這個孩子年僅10歲,原名“傭”,現賜名“煦”,在名義上成了宋朝的繼承人。僅僅是名義上,實權都落在他的奶奶,神宗的生母高太後手裏。
宋神宗死了,他帶走了一個時代。精確地分析,除了勢力衰弱的新法集團以外,幾乎所有人都盼著他死,不管是他的生母,還是他的親人,除了他不懂事的兒子外,都等著他咽下最後一口氣,好讓宋朝再次翻天覆地。
“我好孤寒!”
神宗早就有這樣的覺悟,也做了一些準備,可惜世事無情,在他的身後,他的親人、臣子不僅把他的功業敗壞殆盡,就連他的聲譽都敢於肆意篡改。
神宗想讓蘇軾來修國史,不行,蘇軾只是從農田裏解放出來,去當江州知州。還沒到任,又被調離,到汝州去做團練副使,相當於平級調度,仍然不能接觸公務。
神宗想讓曾鞏來修國史,也不行,理由是曾鞏的能力不足。真是活見鬼了,堂堂唐宋八大家之一,居然在文字能力上不足!
幾經改換,神宗已經病倒,這事兒不了了之了。多麽高明的手段,只是個拖字,就把皇帝給拖垮了,神宗一生業績的終身評判成了一些別有用心人的工具。
為什麽會有這種事發生呢?奧妙都在他的本紀裏。
神宗本紀裏最後的讚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讚揚,說他當皇子時對弟弟們友善,對老師們尊重。當皇帝後態度端正,努力工作。“小心謙抑,敬畏輔相,求直言,察民隱,恤孤獨,養耆老,振匱乏。不治宮室,不事游幸,勵精圖治,將大有為。”
之後筆鋒一轉,“未幾,王安石入相……”第二階段開始,為了準確理解,大家直接看原文。
——“安石為人,悻悻自信,知祖宗志吞幽薊、靈武,而數敗兵,帝奮然將雪數世之恥,未有所當,遂以偏見曲學起而乘之。青苗、保甲、均輸、市易、水利之法既立,而天下洶洶騷動,慟哭流涕者接踵而至。帝終不覺悟,方斷然廢逐元老,擯斥諫士,行之不疑。卒致祖宗之良法美意,變壞幾盡。自是邪佞日進,人心日離,禍亂日起。惜哉!”
這是很高明的手筆,要仔細欣賞。首先文章把宋神宗推到了一個被害者的地位。他的志向是因為宋朝前幾代君主的幽薊、靈武等失敗而產生的,這無可厚非。壞事就壞在了王安石的身上,他“悻悻自信”,以“偏見曲學”投其所好。
在這個基礎上,才能既撇清了皇帝,又打擊到政敵。
第二步是文章重點,想了解政治的殘酷性、無恥性的朋友們註意了,請欣賞什麽才是選擇性失明。“青苗、保甲、均輸、市易、水利之法既立,而天下洶洶騷動……”寫的全都是反對派們當時的“痛苦”,把與之對立的各層面都忽略掉,而且動不動就把“天下”兩個字提出來,仿佛是他們的專利。
早就說過了,他們只代表了北方官僚、大地主階層,所謂天下,他們只能占百分之零點幾而已。排除這些之外,像熙河大捷、平定荊湖、征服交趾等輝煌勝利只字不提,國庫的充足,官員的精簡,職位的理順,這些空前絕後的大好事也一件不提。
這是給皇帝寫本紀,用腳趾頭想也明白,如果沒有最高層的領袖支持,誰敢這麽亂寫,滅十族都是輕的。那麽這些幕後的指使者是誰呢?別急,他們馬上就會跳出來。
在那之前,讓我們用自己的眼睛、自己的文字,為這位難得一見的皇帝送行。宋神宗的一生,與熙寧變法密不可分,與王安石密不可分,與成敗密不可分。
官方說法,總是把他定位在一個失敗者上。連同著王安石變法、熙寧變法,也都是以失敗告終。這讓我很迷惑,為什麽會有這樣的結論呢?
什麽樣才是成功,要怎樣才算是失敗?
熙寧變法是摸著石頭過河,在實踐中有些細節被證明是錯誤的,宋神宗都及時去掉了。這就算是失敗嗎?只有每一項每一條都帶來豐厚利潤,沒有半點失算才是成功?放眼現代的改革,也有個及時糾正的過程吧。
以青苗、保甲、均輸、市易、水利這幾項最重大的改革來看,打擊的是豪強,造福的是國家、小民,除非我們是司馬光、文彥博、韓琦等士大夫階層,要不然有什麽理由說它們是惡法?
外戰的勝負不必再說了,最後兩戰之前保持全勝,僅以最後兩戰為論,西夏受到的打擊也絕不比宋朝小。兩相對比,甚至西夏變得更衰弱。
我知道,這些都是次要的,歷代史書和我們的定位標準是宋朝滅亡了,是被外族所消滅的,是在距離熙寧變法不久之後就發生的。所以,改革是失敗的,宋神宗是失敗的,王安石更是失敗的。
這讓人郁悶至死,讓我想起了法、儒兩家之爭裏,儒家最大的所謂優勢。他們總是說,以法治國都是短命的,看秦朝就是最好的例子。統一天下又怎樣,二世而終。
為什麽就不想想,秦二世都做了些什麽,在他即位之前,李斯這位法家大宰相就被冤殺了,之後二世和趙高把秦朝攪得一團糟。法,是絕對的精準、絕對的平衡才能體現出優勢的。他們這麽搞,完全是背離了法家。
秦之滅亡,正是法制被破壞,直接證明了法家的優越。
同樣地,北宋滅亡要看宋徽宗的作為,尤其是徽宗與神宗之間隔了兩位統治者,中間多少變故,為什麽要讓宋神宗來為結果埋單?就以新法、保守兩派的爭端來說,也是在高太後、宋哲宗時才爆發的。
在神宗時代,兩者雖然不和,但從來沒有過像牲口一樣不分黑白、不講道理,直接把人往死裏整的事。甚至雙方都保持了君子的風度,哪怕只是在表面上。
千千萬萬的總結,這時只是開端。歷史的車輪在轉動,定格在宋神宗這一時代,關於他本人的一生,只凝結為一句話就好了。
——他為他的理想而活,奮鬥始終,做的都是前人、後人所不敢做,甚至不敢想的事。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蘇軾不一樣。宋朝對文人超級寬松優厚,只要天上還有太陽,在大庭廣眾之下,審訊的尺度就都能保持住。最起碼能讓他說話,於是李定等人就都郁悶了。
蘇軾居然能把自己的文字獄扣到新法教祖王安石的頭上。
他的詩裏有一句是“根到九泉無曲處,世間唯有蟄龍知”,蟄,指潛藏、隱秘、冬眠等意,特指僵硬中還沒覆蘇。李定等人抓住了這個毛病,問蘇軾說現在聖明天子在位,只有飛龍在天,你居然寫了龍潛藏在九泉之下。你說,這個蟄龍是什麽龍?老實交代。
蘇軾一笑,王安石有句詩:“天下蒼生待霖雨,不知龍向此中蟠。”我詩中的蟄龍,就是這個龍……李定等人的臉一下子就黑了。蟠,指彎曲纏繞,很憋屈的狀態,用在龍身上同樣不是啥好詞。
還審什麽?散會!
當天蘇軾得意揚揚地晃回單間牢房裏,一幹禦史大老爺凝固在審訊室裏集體大喘氣。這場景的確是很牛,很不常見,不過只是一會兒後,禦史們的臉色就都緩過來了,一絲絲陰險惡毒的微笑浮上了水面。
白天你狠,晚上看誰狠。
到了晚上,夜深人靜時,烏臺大院裏的在押犯們突然間集體驚醒,個個嚇得發抖。他們聽見一陣陣鬼哭狼嚎的呼疼聲此起彼伏,仔細聽,還能辨別出那個喊疼的人有很濃重的四川口音。
沒錯,蘇軾被人黑了,上演了宋朝版的監獄風雲,被人在黑夜裏輪番痛打。估計旁邊少不了李定的低聲怒吼:寫啊,你倒是再寫啊,讓你蟄龍、蟠龍,現在你給我先蟄著蟠著吧……這件事被當時同樣押在禦史臺的另一位官員記錄了下來。
這基本上是真的,最大的根據是蘇軾的身體狀況。在入獄之前他很健康,出獄之後蘇軾腿瘡痔瘡、流行傳染病、咳嗽、臂仲、赤眼等病幾乎得全了。而他僅僅入獄兩個多月而已,如果真有宋朝傳統上善待士大夫的規格,他無論如何也到不了這步田地。
事實上他能活下來,都是方方面面,除了皇帝本人之外幾乎所有頂級權貴集體努力的結果。
先是各界名流,蘇轍、王亞卿、王鞏、章惇等人,這些人官職不高,可都是影響很大的名士。他們為蘇軾請命,願用官職、身家擔保;再是德高望重的老臣,如司馬光、張方平、李清臣、範鎮、陳襄、劉攽、李常、孫覺等人。他們影響巨大,往往可以左右皇帝的意志。可惜都沒說到點子上,以張方平為例,他差點把蘇軾給幫死。
張方平給神宗寫了封信,由於早就退休了,得由當地的官府轉交,可是這事太敏感,官場上沒人敢接。他就派自己的兒子張恕親自帶進京去敲登聞鼓交給皇上。
可惜張恕膽子太小,在鼓旁邊轉悠了半夜,還是悄悄地走了。蘇軾出獄後很久,看到了這封信的副本,當時嚇得舌頭伸出來半天縮不回去。旁邊人不懂,問他怎麽了,他也不解釋。直到有人把信讓蘇轍看了,才知道答案。
張方平在信裏說蘇軾是天下奇才,絕不可殺。這完全是幫倒忙,蘇軾有什麽罪,不過是名氣太大,影響到朝廷的聲譽罷了。這時再說他是奇才,完全是火上澆油,逼著神宗動刀子。
真正能一語道破天機、洞悉神宗心理的,還是那個譽滿天下,同時也謗滿天下的人。他遠在江南金陵的隱居荒山裏,給神宗寄來了一句話,決定了蘇軾的生死。
王安石。
他不當首相很多年了,在金陵人們時常會看見一個衣著簡單、沈默寡言的老人騎著一頭驢,從來不去管驢往哪邊走,到哪裏都一樣,隨遇而安。
王安石像一個完成了所有願望的信徒,把自己的有為歲月都獻祭給了國家,然後無欲無求,漂泊於天下。事實上他這次為蘇軾求情,是離休後唯一的一次參與國家事務。
他對神宗說:“安有聖世而殺才士乎?”
這句話的出發點完全是為了皇帝考慮。神宗心性好高,重視後世名聲,如果真的殺了蘇軾,會讓後世怎樣評價呢?還算是太平盛世嗎?
神宗的心動了,恰巧在這時,皇宮發生了件大事情,他的奶奶曹太皇太後得了重病,馬上就要不行了。神宗很愛她,決定大赦天下,為她祈福。
老太太搖了搖頭,不必赦天下,只赦蘇軾一人足矣。他是個老實人,不會背叛朝廷的,你不要被小人利用。事情到了這一步,神宗已經提不起再修理蘇軾的興致,無論出於哪方面原因,都沒必要再追究這個書呆子了。
兩個多月以後,蘇軾出獄,他被貶到黃州(今湖北黃岡縣)做團練副使,不許擅自離境,不許參與任何公務,基本上就是一個領些工資的保釋犯人。
蘇軾活了,他走出監獄時發誓:“平生文字為吾累,此去聲名不厭低。”從此之後再也不作詩、不屬文,更不與其他文人唱和應答了。
他的目的只有一個,讓飽受驚嚇的親友們放心,從此過上安穩平靜的生活。
來到黃州之後,生活向蘇軾展示了另一面。在這之前,在老家眉山時他有父母照顧;進京之後名滿天下,有歐陽修那樣的文壇宗主罩著他;反對變法時與王安石作對,身後有司馬光等權臣大佬撐腰;哪怕貶到了杭州、密州、湖州,他的官也是越做越大,從通判變成了知州。
可是烏臺詩案之後,他成了監外執行的罪犯,除了一份工資之外,所有的政治權利完全被剝奪,由於得罪的是皇帝,也談不到什麽前途。
就連怎樣才能填飽肚子都成了問題。最先出事的是工資。北宋的官員們拿到的工資並不都是銅錢、布匹、糧食這些硬通貨,這是只有京城裏的頂級大佬們才有的待遇享受,各個地方上的官員們的工資絕大多數都是些實物,想變成錢,就得自己想辦法去折換。
比如這時的蘇軾,他的工資由公家造酒用過的袋子來頂替,每月領到後得自己賣出去,才能到市場上買米買面回家過日子。
堂堂蘇學士變成小商販,怎一個屈辱了得。可是更大的麻煩還在後面,很快地這份單薄的工資不足以養活蘇軾人口眾多的家庭了,他這時有一妻一妾四個兒子四個兒媳以及孫子若幹仆役幾個,全都靠他吃飯,這麽多張嘴靠那些舊酒袋子,很快就會被餓死。
困境中蘇軾做出了之前他死都不會選擇的生路,他的一個姓馬的朋友替他向州裏申請到一塊城東的荒地,大約50畝,由蘇軾自己耕種。
這是什麽,這是農民,回想從前他反對免役法時的話,盡管他這時與純粹的農民有區別,可終究要幹同樣的活兒了。這是報應,也是上天的恩惠,它讓蘇軾切身實地地體會到了從前他所蔑視的階級的痛苦。
而他這時不覺得痛苦,只要能平安地活下去,就足以讓他滿足。
從這時起,他開墾荒地,種植莊稼,滿足於更快樂於自己是個農民,他給這片城東的坡地取名為“東坡”,並且以這兩個字為自己重新命名。
他叫蘇東坡了,中華民族幾千年裏文學天賦能排進前五的大天才躺在長風茂草裏,躺在無限寬廣渾厚的大地上,徹底脫離了名韁利鎖,他的心性提升到了另一個新的層面。
在黃州的第三年時,蘇軾有感而發,寫下了幾行字——“自我來黃州,已過三寒食矣。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今年又苦雨,兩月秋蕭瑟。臥聞海棠花,泥汙燕支雪。暗中偷負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少年,病起須已白……”
這紙隨手寫下的小感,是排名僅在東晉王羲之的《蘭亭序》、唐代顏真卿的《祭侄文稿》之後的千古第三行書《黃州寒食帖》,在這個意義上,它奠定了蘇軾宋朝第一行書大家的地位。
從另一方面說,這也是蘇軾的悲哀。他想安靜,可是超人的天賦讓他不斷地創作,直到讓天下再次想起了他。五年之後,從京城傳來了一個消息。
帝國最重要的任務落在了他的肩上,神宗皇帝想讓他修國史。
國史,是記錄某個朝代某位皇帝一生功罪成敗的證據,無論是當時還是以後,誰想研究那段歷史,就必須首先從國史下手。
因其重大,所以要交給最可靠的人去管。在北宋,從來都是由當朝首相來兼職這份工作。可是這一次,神宗居然要用蘇軾這個敗壞朝廷名聲、給新政抹黑的人負責。
這理所當然讓一個人憤怒了。王珪跳了出來,他太沒面子了,就算沒有才華、沒有個性,可也不能這樣羞辱他吧,好歹他也是在位的首相。
王珪這個人是很不簡單的,在歷史裏他被嚴重地低估了。大家都記得他是三旨宰相,上朝取聖旨,在朝接聖旨,下朝已得聖旨,是個把首相幹成了秘書的人。這不對,他是開啟了北宋滅亡的潘多拉盒子的人,從最開始到最關鍵的兩步,都由他釋放出了那個空前絕後的妖孽。
這樣的人怎麽會沒有脾氣、沒有個性呢?
這一次,為了阻止蘇軾,他很陰險地翻了個老皇歷,還是蘇軾的那首蟄龍詩,他把蘇軾定性為一個反賊。試問世上只有皇帝才可以稱龍,蘇軾的詩裏居然也有,這不是造反是什麽?
現在看這個罪名太搞笑了,實在白癡。可是在當時沒人笑得出來,一旦成立,蘇軾是要抄家滅族的。而且根據官場游戲,沒人敢這種渾水,一不小心成了同案犯,小心造反會傳染。
可是仍然有人站了出來,蘇軾在朝廷裏還是有一位好朋友的。不管這個人在歷史中的評價如何、與蘇軾的政治見解是不是抵觸,在蘇軾的心裏,這人永遠都是個可以共患難的兄弟。
章惇。
在這種時刻,章惇站出來為蘇軾辯白:請問首相大人,你確定除了皇上,臣子都不用“龍”字作詩嗎?你信不信還有人用“龍”字做名字呢?
王珪不示弱,這種關頭一定要堅持。結果兩人你來我往,在金殿上吵了起來。只是吵了好半天,才發現皇上很淡定地坐在上邊,似乎想著別的心事。
王珪覺得不妙,有人造反了,為什麽皇上不生氣?五年前他不是這樣的,當時把蘇軾連關帶貶,摁住了狠狠暴打,殺一儆百的效果非常好。可是現在……正在亂想,神宗說話了。
詩人作詞,不是這樣論的。蘇軾自己詠他的檜樹,跟朕有什麽關系(彼自詠檜,何預朕事)?何況古人有荀氏八龍,有南陽臥龍,用龍字做名字的忠臣有很多。讓他去修國史吧,你如果執意反對,就用曾鞏。
都下去吧。
王珪和章惇退了出來,他用心地揣摩著神宗的態度,總覺得有些古怪。可是他身邊的章惇還在火頭上,還不想放過他。
章惇壓低了聲音說:“相公,你是想滅人家一族是吧?”
王珪搖頭道:“當然不是,這是舒亶的話。”誣陷不成立,這時要低調。想來以他首相之尊,章惇也會見好就收吧。
卻不料章惇的回答居然是句罵人話:“舒亶的唾沫你也吃啊?”(亶之唾亦可食乎?)痛快淋漓,牙眼相報,一點虛偽的假面都沒有。這就是章惇的風格。
拋開這兩人的爭鬥,在他們身後,神宗的表情一直是平淡的。是的,他變得古怪了,和五年之前就像兩個人。那時他明明知道蘇軾沒有反心,可也不會輕易放過,他要抓這個典型,好讓自己的形象變得完美,哪怕是超級天才也別想毀壞他一星半點。
那時的心,高高飄揚在九天之上,覆熙河、平荊蠻、征交趾,無往不勝,眼看征服西夏,漢人二百多年所沒有的輝煌就將在他的手裏重現,怎能不使他自尊自愛?可是這時,永樂城一戰敗了,輸掉的不止是戰爭,更是他的信心,甚至他的健康。
蘇軾的詩就算真反又怎樣,全身健康時指甲劈了會大喊大叫,覺得是件大事。可連胳膊都斷了,區區指甲的問題還是事兒嗎?
所以什麽龍不龍的,都提不起他的興致。這時他坐在高大堂皇的金殿上,覺得孤單淒涼。真的沒有人理解他為什麽要讓蘇軾,或者曾鞏來修國史嗎?
難道這些天天匍匐在他腳下的臣子們都是瞎的,看不到自己的健康急劇惡化,僅僅37歲就早生華發……急著修國史,是想親眼看到自己的生命變成史實,不想在死後有所牽掛啊。
“我好孤寒!”神宗的健康以34歲為分水嶺,在那之前,他幾乎出滿勤,每天都要臨朝工作,從來不生病。34歲那年,是宋元豐四年,正是五路伐西夏,先勝後敗。
舉國伐謀,期望越大,失望越大,神宗一下子病倒了。病得很重,可他年輕,很快身體就開始恢覆了,能重新工作了。只是時隔不久,就傳來了另一個噩耗。
永樂城淪陷。
這個打擊是致命的,只在一夜之間,神宗的健康就崩潰了。他“早朝當廷慟哭,宰執不敢仰視;涕泣悲憤,為之不食”。他是心思太重,對自己要求太高的人,無論如何都沒法淡化失利的陰影,在之後三四年的時光裏一直郁郁不樂。
誰能想到,這居然是他一生中最後的三四年。命運日向他接近,宋元豐七年(公元1084年)九月的一天,他在集英殿裏大宴群臣,剛剛舉起酒杯,突然間群臣發現皇帝的手僵硬了,停在空中,一動不動。下一瞬間,酒杯傾斜了,裏邊的酒都灑在了皇帝的衣襟上。
神宗失去了對身體的自控力,病情再一次惡化。痛苦中,有一次他忍不住呻吟:“我足趺疼痛。”又一次,他嘆息說:“我好孤寒!”
皇帝做到了這樣,是成功還是失敗,是可敬還是可憐。這時他才年僅37歲,正是一個男人精力最旺盛、身體最強健的階段,有全國最好的醫生、最好的醫藥來調理,為什麽還會滑向死亡呢?
只有一個原因。他在自我折磨,無論如何都絕不原諒自己。他是這樣得病的,也是這樣死亡的。在病重期間,他得到了兩個消息。
一個來自西夏,那邊的局勢劇烈動蕩,掌握實權的梁氏集團首腦都死了。先是國相梁乙埋,後是太後梁氏。小皇帝李秉常重新當政,國權卻落在了下一任梁氏國相梁乙埋兒子的手裏。
新一輪的內亂註定爆發,機會比這一次還要好。只是還有雄心壯志嗎?就算有,還能承受千百萬子民的傷亡,去恢覆國土、重震國威嗎?
神宗苦笑,我好孤寒,就算再次出征,還有誰能支持、誰來理解……
第二個消息是從西京洛陽傳來的,算是一個意外的喜訊。司馬光修撰的《資治通鑒》終於完成了。
這部書耗時19年,共294卷300餘萬字。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下迄五代後周世宗顯德六年(公元959年),共16朝代1362年,是中國文化史中獨一無二、毫無爭議地處於頂峰的編年體史書。
盛世出巨著,它的完成是個不朽的裏程碑,不只是司馬光等編修者的榮耀,更是宋朝文明的象征。不管從哪方面來看,這都是件好事。
可落在宋神宗的心裏,悲涼再次升起。這是部不世出的巨著,相信宋之前沒有,宋之後呢?我們現在也知道了,同樣沒有。
明朝的《永樂大典》、清朝的《四庫全書》都與它不是一個類型的東西。可是他可以為之驕傲嗎?從名義上講,宋朝所有的成就都要劃入他的賬下,不管《資治通鑒》是誰寫的,都以他的名義完成。
但是多麽的可惜,它出世時國家沒有與之相匹配的成就。如果威服四夷,掃平西夏,恢覆盛唐時的疆界,那時文治武功都達到各自的頂點,又是怎樣的局面?
樂觀的人在黑暗中看見光明,悲觀的人看太陽都是耀斑。神宗在自己的思緒裏越走越窄,終於在年底時病入膏肓,他連話都說不出來了,大臣們有什麽意見,他只能用搖頭或者點頭來示意。在他最後的時光裏,只來得及給國家冊立一位皇太子。
他的第6個兒子當選,這個孩子年僅10歲,原名“傭”,現賜名“煦”,在名義上成了宋朝的繼承人。僅僅是名義上,實權都落在他的奶奶,神宗的生母高太後手裏。
宋神宗死了,他帶走了一個時代。精確地分析,除了勢力衰弱的新法集團以外,幾乎所有人都盼著他死,不管是他的生母,還是他的親人,除了他不懂事的兒子外,都等著他咽下最後一口氣,好讓宋朝再次翻天覆地。
“我好孤寒!”
神宗早就有這樣的覺悟,也做了一些準備,可惜世事無情,在他的身後,他的親人、臣子不僅把他的功業敗壞殆盡,就連他的聲譽都敢於肆意篡改。
神宗想讓蘇軾來修國史,不行,蘇軾只是從農田裏解放出來,去當江州知州。還沒到任,又被調離,到汝州去做團練副使,相當於平級調度,仍然不能接觸公務。
神宗想讓曾鞏來修國史,也不行,理由是曾鞏的能力不足。真是活見鬼了,堂堂唐宋八大家之一,居然在文字能力上不足!
幾經改換,神宗已經病倒,這事兒不了了之了。多麽高明的手段,只是個拖字,就把皇帝給拖垮了,神宗一生業績的終身評判成了一些別有用心人的工具。
為什麽會有這種事發生呢?奧妙都在他的本紀裏。
神宗本紀裏最後的讚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讚揚,說他當皇子時對弟弟們友善,對老師們尊重。當皇帝後態度端正,努力工作。“小心謙抑,敬畏輔相,求直言,察民隱,恤孤獨,養耆老,振匱乏。不治宮室,不事游幸,勵精圖治,將大有為。”
之後筆鋒一轉,“未幾,王安石入相……”第二階段開始,為了準確理解,大家直接看原文。
——“安石為人,悻悻自信,知祖宗志吞幽薊、靈武,而數敗兵,帝奮然將雪數世之恥,未有所當,遂以偏見曲學起而乘之。青苗、保甲、均輸、市易、水利之法既立,而天下洶洶騷動,慟哭流涕者接踵而至。帝終不覺悟,方斷然廢逐元老,擯斥諫士,行之不疑。卒致祖宗之良法美意,變壞幾盡。自是邪佞日進,人心日離,禍亂日起。惜哉!”
這是很高明的手筆,要仔細欣賞。首先文章把宋神宗推到了一個被害者的地位。他的志向是因為宋朝前幾代君主的幽薊、靈武等失敗而產生的,這無可厚非。壞事就壞在了王安石的身上,他“悻悻自信”,以“偏見曲學”投其所好。
在這個基礎上,才能既撇清了皇帝,又打擊到政敵。
第二步是文章重點,想了解政治的殘酷性、無恥性的朋友們註意了,請欣賞什麽才是選擇性失明。“青苗、保甲、均輸、市易、水利之法既立,而天下洶洶騷動……”寫的全都是反對派們當時的“痛苦”,把與之對立的各層面都忽略掉,而且動不動就把“天下”兩個字提出來,仿佛是他們的專利。
早就說過了,他們只代表了北方官僚、大地主階層,所謂天下,他們只能占百分之零點幾而已。排除這些之外,像熙河大捷、平定荊湖、征服交趾等輝煌勝利只字不提,國庫的充足,官員的精簡,職位的理順,這些空前絕後的大好事也一件不提。
這是給皇帝寫本紀,用腳趾頭想也明白,如果沒有最高層的領袖支持,誰敢這麽亂寫,滅十族都是輕的。那麽這些幕後的指使者是誰呢?別急,他們馬上就會跳出來。
在那之前,讓我們用自己的眼睛、自己的文字,為這位難得一見的皇帝送行。宋神宗的一生,與熙寧變法密不可分,與王安石密不可分,與成敗密不可分。
官方說法,總是把他定位在一個失敗者上。連同著王安石變法、熙寧變法,也都是以失敗告終。這讓我很迷惑,為什麽會有這樣的結論呢?
什麽樣才是成功,要怎樣才算是失敗?
熙寧變法是摸著石頭過河,在實踐中有些細節被證明是錯誤的,宋神宗都及時去掉了。這就算是失敗嗎?只有每一項每一條都帶來豐厚利潤,沒有半點失算才是成功?放眼現代的改革,也有個及時糾正的過程吧。
以青苗、保甲、均輸、市易、水利這幾項最重大的改革來看,打擊的是豪強,造福的是國家、小民,除非我們是司馬光、文彥博、韓琦等士大夫階層,要不然有什麽理由說它們是惡法?
外戰的勝負不必再說了,最後兩戰之前保持全勝,僅以最後兩戰為論,西夏受到的打擊也絕不比宋朝小。兩相對比,甚至西夏變得更衰弱。
我知道,這些都是次要的,歷代史書和我們的定位標準是宋朝滅亡了,是被外族所消滅的,是在距離熙寧變法不久之後就發生的。所以,改革是失敗的,宋神宗是失敗的,王安石更是失敗的。
這讓人郁悶至死,讓我想起了法、儒兩家之爭裏,儒家最大的所謂優勢。他們總是說,以法治國都是短命的,看秦朝就是最好的例子。統一天下又怎樣,二世而終。
為什麽就不想想,秦二世都做了些什麽,在他即位之前,李斯這位法家大宰相就被冤殺了,之後二世和趙高把秦朝攪得一團糟。法,是絕對的精準、絕對的平衡才能體現出優勢的。他們這麽搞,完全是背離了法家。
秦之滅亡,正是法制被破壞,直接證明了法家的優越。
同樣地,北宋滅亡要看宋徽宗的作為,尤其是徽宗與神宗之間隔了兩位統治者,中間多少變故,為什麽要讓宋神宗來為結果埋單?就以新法、保守兩派的爭端來說,也是在高太後、宋哲宗時才爆發的。
在神宗時代,兩者雖然不和,但從來沒有過像牲口一樣不分黑白、不講道理,直接把人往死裏整的事。甚至雙方都保持了君子的風度,哪怕只是在表面上。
千千萬萬的總結,這時只是開端。歷史的車輪在轉動,定格在宋神宗這一時代,關於他本人的一生,只凝結為一句話就好了。
——他為他的理想而活,奮鬥始終,做的都是前人、後人所不敢做,甚至不敢想的事。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