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二十五章 陰性之水

關燈
真是奇怪,他拿什麽來論證來的,五行學說中的陰性之水,和軍事,以及武將聯系在了一起。雄赳赳氣昂昂的將軍們,居然“亦陰也”。

徹底無語。

正趕上皇帝也在無語的狀態中,歐陽修的大作就被留中封存了起來。時間一點點地過去,各種各樣的謠言在上浮,同時也在悄悄地滑落,輿論很奇怪,它的本質就像期貨一樣,誰想利用它升官發財,就得手腳麻利點!

文彥博很急,但怎麽急,也得看準了時機。在這一年的四月之前,他焦頭爛額地忙著給六塔河事件擦屁股,五、六、七三個月裏的事更加重大,可以說是中國封建時代裏大到無與倫比的事。和這件事比,除非狄青真的擁兵造反了,不然就算狄青哪天突然激動抓狂,在金殿上把整個文官集團都胖揍一頓,把一個個人腦袋打成了豬腦袋,都沒人在意。

到底是什麽事,稍後再說。現在跳到八月份,這件大事還在繼續中,但終於緩和了些。因為一個人的出現。這個人是一個真正的大佬,就算文彥博、富弼、包拯等仁宗朝名臣加在一起,對宋朝歷史進程的影響都沒這人大。就是這個人,寫了一封奏章,讓仁宗在多半年的沈默後,第一次開口說了話。

人心一片輕松,狄青的罷免提案終於浮上了水面。

提案遞交的方式很高超,是中書省的集體提議,不是哪個人,更與西府各大臣沒有關系。也就是說,沒有哪個具體的人和狄青過不去,是“大家”都想這麽說的。

面對罷免,狄青心情覆雜,這時就要提一下,他為什麽在4年的時間裏,面對那麽多顯而易見的指責、非議,還一定要留在樞密使的位置上不下來。還有,4年前為了他當樞密使,宰相和參知政事掐成一團,他也視而不見,一定要當這個官了。

千年以來,總是有人說,狄青你就名利心輕點,扔了這個官又能怎樣,不就一身輕松,活到百年了嗎?對不起,如果狄青真的這樣做了,他還是一個熱血沸騰、敢勇爭先、永不放棄的好漢子嗎?他是英雄,他有與生俱來的自豪感,在他少年犯罪從軍時,都不把東華門外的“好男兒”狀元郎放在眼裏的自尊!

為什麽要自我輕賤,實際上他是和範仲淹一類的人,雖然起步不同,但都是靠著自己的努力,完成了人生由低到高的艱苦跋涉,走過了這一程,憑什麽就不能光明正大的出人頭地?!

在這樣的心情底蘊下,他讀完罷免提案,走到了皇帝的面前。說了這樣一句話:“臣無功而受兩鎮節麾,無罪而出典外藩,這不公平。”

前一句是自謙,後一句是憤慨,百戰之功,無罪罷免,我不服!

皇帝同意,這的確不公平。這時趙禎已經能說話了,他安撫了下狄青,讓他先回避,接著找來了文彥博。“狄青是忠臣。”皇帝這樣強調。

封建時代,寧用忠,不用能,這是條總原則。只要符合了這一點,哪怕你腦子很蠢,手腳也不幹凈,一樣得上級的歡心。這時仁宗提出這一點,可以說是要在根子上給狄青定性。這是好同志,我要留任他。

可文彥博就是有那樣的能耐,一句話就能驅敵為奴,更能幾個字就讓優點變炸彈。他說:“太祖豈非周世宗忠臣?”

註意,這就是宋朝臣子的特色,這就是名臣士大夫的風骨。他們敢拿自己王朝的開國皇帝說事,問趙匡胤難道不是柴榮的忠臣嗎?要皇帝怎樣回答。說是,好,為什麽叛變了?宋朝是從哪兒來的?別再用群臣推舉,迫不得已說事,您是由士大夫從小教育長大的,應該知道殺身成仁,舍生取義,這是做人的根本點。實在為難,當時為什麽不自殺?!

說不是,那就慘了,您在說自己的祖宗是個不忠不孝的亂臣賊子……當天仁宗再沒說一句話。皇帝和宰相之間橫亙著一道致命的沈默,這讓狄青的命運被確定,同時也讓文彥博的政治生涯產生了一個斷點。說來這也是他的一個失誤。

他沒想到狄青真的是個官場二桿子,面對罷免能直接找皇帝要說法。而他本人既然提起了罷免,就沒法善罷甘休,要搞倒一個人,就一定要搞到底。縛虎易、放虎難,這事兒不止是幾十年後秦檜的老婆才知道!於是就只好堅持,於是被迫與皇帝對立,於是終於埋下了近期內就被踢出朝廷的伏筆。

這些狄青都不知道,他坐在皇宮高墻之內的西府樞密院裏,在軍方第一人的寶座上接到了一個非正式的命令。他被賜予了一個特殊榮譽,就像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希特勒給他最年青也最善戰的陸軍元帥隆美爾的命令一樣。

你可以保留你的軍銜、家人的安全,擁有追悼會。只是必須自殺。

狄青也一樣,這是宋朝給他的最後一個恩賜。他可以自己提出辭職申請,有一個體面的下崗理由。歷史在這裏再次顯示了真相的魅力。下面發生的事雖然隱約,但無比真實地顯示了狄青是個怎樣的人,他的敵人又都是怎樣的。

接到這個命令,狄青仍然沒有執行,他想不通,就要去問。根本就不去管是不是會得罪什麽人,對以後的升遷會不會留下後遺癥。同時也顯露了他的官場底蘊,前面都提過,像文彥博、賈昌朝、王堯臣之流,他們在皇宮內部布滿了眼線,有什麽內幕,剛發生了什麽,都會第一時間得到消息。從而保證自己官運亨通,平安大吉。

狄青卻什麽都沒有,當官憑的是實打實的功勞,要那些勞什子做什麽?於是他就不知道是誰在搞他,他直接去東府,問一下自己到底有什麽罪名。

接待他的人正是文彥博。他像自己找抽一樣地追問,結果就得到了最真實的答案。或許在文彥博想來,狄青一定是知道了是他在搗鬼才來的吧,他直瞪著狄青說:“無他,朝廷疑你爾。”

沒別的,就是懷疑你。

狄青在那一瞬間信心崩潰,一直支撐著他的信念倒塌了。在史書中,在各種遺留下來的資料裏,連當時彈劾他力度最大的文人,也沒能指出他有什麽具體的錯誤,連人生的小瑕疵都沒有,連後來岳飛的摯拗、兇狠(親手殺舅舅)等指責也沒有。

可這些有什麽用呢?一個人讓對方不放心,無論怎樣做都是徒勞。狄青被這句話悚然驚呆,連退了好幾步,再沒有話說,黯然走出了中書省,走出了皇宮,走出了東京汴梁城。他被“提升”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以副宰相之職,出判陳州。

臨走前,他對自己的一個親信說。我此去必死。親信不解,他笑了笑,陳州出產一種梨,名叫“青沙爛”。青此去,必爛死。

被他說中了。他去陳州不過半年,就死於“背疽”。這種病在古代比較多發,著名的有項羽的謀臣範曾,朱元璋的大元帥徐達,都是憂憤交集、無可奈何地死去,基本等同於氣死。

狄青也是這樣,他在陳州的半年,每隔半月,朝廷就派人去“問撫”一番,這種待遇數遍宋史300百年,只有狄青這一份。真不知道他做了什麽,朝廷這樣“愛”他。

他死了,文彥博和當時整個文官集團,沒有誇張,事實上沒有任何一個官員,說過狄青不應罷免,他們得逞了。接替樞密使位置的,是他們非常認同的一位同道中人,韓琦。強悍的,了不起的韓相公終於回到了組織的懷抱裏,重新當上了宋朝的宰執大臣。

世界終於恢覆秩序,宋朝的官場變得安寧和諧。狄青死了,那又有什麽了不起。他的死,不管冤不冤枉,都非常符合宋朝的立國精神。守內而虛外,寧與友邦,不與家奴,不管怎樣,我們不會被自己人欺負!至於文彥博等人,說句痛不在己,說得輕松的話。

也不必太痛恨他們。殺死狄青的不是文彥博,而是宋朝的大氣候,他是被那個時代壓死的。就算沒有文彥博,也會有武彥博,沒有歐陽修,也有歐陽理,總會有文人跳出來找他的麻煩。狄青,就是風暴中輾轉飄浮的一片落葉,被風吹上了雲端,又被風刮落到塵埃,一切身不由己,並且很快就會淡忘了。

直到仁宗之後第三位皇帝,神宗當政時,他才被想起。那時國家征討西域,苦無良將,才想起了這位英年早逝的常勝將軍。而在他剛剛被罷免,或者剛剛死去時,舉國無人念他,只有一行幹巴巴的官方記錄――贈中書令,謚武襄。

那時人世間的焦點,是文人們一次曠世的盛典。

宋嘉祐二年(公元1057年)一月,又一屆科考開始。宋朝科考無數,中國歷史上的科考無數,但論地位,這一屆無與倫比。

前提是文學方面的。

中國文學史上盛稱“唐宋八大家”,其中唐二宋六,宋朝所占的這六個人中,有四人在這一屆的科考中匯聚,盛況可謂空前絕後,數遍中華歷史,只此一份,再無後繼。還有一位,其實當時也在京城中。只是他為人太特立獨行了,不跟這些凡夫俗子們一起玩。

拋開這位“不為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的神仙爺,去說這四個人。四人之中,以歐陽修在當時為首,他是主考官。這是歷史的契機,以他從小就深深刻在腦海裏的韓愈文集開始,一生至此已經整整50歲,他成熟了,對於文學,對於歷史的掌握讓他真正懂得了什麽樣的“體”,才足以截“道”。

這是個根本點,在這次科考之前,體和道之間,可以說是本末倒置的。淺顯地說,就是全天下的文人墨客都以講究辭藻為能事,誰會修飾,誰就是大家。這樣文章中全都是些講究到了極點的險韻、怪字,大家爭奇鬥艷,看誰能玩出前所未見的花活兒。

至於文章的宗旨,這個世界上為什麽會出現文章,這個終極問題,就沒人在乎了。歐陽修身為當時的大方家,註意,還不是大宗師,他非常的憤怒。他一直在倡導要恢覆古文,像古人那樣,文章的第一要務是要把事兒說清楚。

得與國家有利,與民風有益,文章絕不是時裝秀,科考也不是T型臺,這是要傳頌萬代的,不是僅僅一時的敲門磚!

他抱著這樣的想法走進了貢院,尋找著符合自己要求的舉子,他找到了。這真是個異數,茫茫神州,幅員萬裏,宋朝開國已經百年,文教之盛,是自有文字以來前所未有的,可是能和他心靈相通的人,居然在辟遠邊陲的西鄙之地――四川境內。

四川在當時是地道的老少邊窮地區,財富是這樣,文化上更是。數遍整個四川,在這次科考之前,只出過兩個進士。

一個在真宗天禧年間(公元1017-1021年),是位姓孫的中舉。另一位出在仁宗的天聖二年,他姓蘇,叫蘇煥,眉山人氏。就是在這一年,眉山當地歡慶新舉人產生的時候,有一個17歲的少年變得沈默。他就是蘇煥的三弟,蘇洵。

蘇洵是個快樂的青年,此前的歲月裏玩就是他生活的全部。這時他被震撼了,二哥的榮耀,父親的笑臉,讓他的一些東西覺醒,功名,原來是這樣好的東西嗎?他開始重新讀書了。註意,是重新。這個人的聰明才智不容置疑,但就是個玩心大,只此一點,就鑄就了他一生的郁悶。

17歲時發奮讀書,蘇洵是真的努力了。三年之後,下一屆科考開始,他一次性通過了鄉試,沿著哥哥走過的道路,向傳說中的繁華帝都前進。這時他深信,世界是他的,功名是他的,一切都是他的。但是結果……他落榜了。

當時他只是覺得有點沮喪,或者有點驚訝,為什麽沒考上呢?動怒沒有半點的悲哀。他知道自己還很年輕,這時不過才20歲,再考就是了,我這麽聰明,肯定會成功的。於是他輕裝返回家鄉,回程的路上,順便飽覽了大地山川,湖海汪洋。他的眼界開闊了,胸襟變得寬廣。

悲哀也在這時悄悄地降臨。

他讀書的本意是為了功名,這一點始終不變,貫穿了他一生。可他的性格卻在另一條軌道上。他精力充沛,性格倔強,而且膽子超常的大。這幾樣素質凝結在一個人的身上,就註定了他不會乖乖地聽話。尤其是不會聽那些他認為不如自己的人的話。

這時他20歲了,此前只是個朦朧中的少年,他可以深信書本,去死記硬背,為了功名不顧一切。如果能在這一屆考中,他就會沿著富貴之路順利地往下走。可他沒考中,重新回到了天地自然之間,這就不好說了,他的心靈在成長,學識在按著他的天性,在選擇性的積累。

再不是別人教他怎樣,他就怎樣的局面了。

這是他個人的不幸,卻是整個中華民族文學史的幸運。歷史可以證明,每一個非凡人物的成長,都有他自我覺醒,自我完善的過程。

沒有任何偉人,是教室課堂裏批量生產的。

蘇洵一路漫步回川,他看到了劍門以外的世界,也有了人生的首次挫折,這些都讓他的心靈起了變化,奇妙的是,這些變化是他本人事先都想不到的。他厭煩了書本,那些用來考功名的聲律、默義等等“學問”再也引不起他的興趣。

他成了當地的一個怪人,年青輕輕,不務農、不經商,也不讀書,有時一個人默默發呆不說話,有時候卻和一大群的浪蕩少年歡呼縱飲,旁若無人。更多的時候他游山玩水,登臨湖海,若有所思,如果不是他在這段時間裏結婚了的話,就真的像是個世外散仙了。

這樣的生活一直持續了近4年,好日子終於到頭了。他媽媽突發急病,醫治無效。這時他才感覺到了悲哀。“子欲養而親不待”,這是人生最大的傷痛,而蘇洵的痛苦要更深一層。他根本就沒想過母親會走得這樣早,所以還沒有開始“養”!

他要給母親以榮耀,他迫不及待地抓起了當年扔下的書本,功名,無論如何要快速得到功名!從這時起,他27歲,到39歲之間,共12年,他夜以繼日,發奮苦讀。就像《三字經》裏所說的那樣:“蘇老洵,二十七,始發憤,讀書籍。”

12年間他兩次進京趕考,每次都躊躇滿志而去,失魂落魄而歸。他實在是搞不懂,自己真的是那麽笨嗎?為什麽他看不上的那些人都能高榜得中,自己卻一再地蹉跎。39歲那年,科考再次不中,他抑郁滿胸,無可排解,再次走向了山水之間。

歷史的契機出現,福無雙至,災不單行,就在他走向江西廬山,尋求心靈的安慰時,他的老父親終於故去。

蘇洵千裏奔喪,踉蹌歸家,細思量12年間雙親故去,自己將近40,居然一事無成!人生至此,恨不得自殘才能稍微痛快點。

某一天,他萬念俱灰,在父親的靈前把自己這麽多年以來寫的文章一張張地扔進了火盆裏。科考、功名,此生再也不想了……奇跡就在這時出現,萬念俱灰才能否極泰來,扔掉了以往的所有,一個新的天地豁然出現。蘇洵在守孝期間,百無聊賴,把家中所藏的幾千卷古書都博覽一遍。

那些書,是中華民族自春秋戰國以來一脈相承,從無間斷的文明之光。這道光束,由孔子點燃,他死後百餘年由孟子繼承,之後數十年有荀子,再二百餘年後有楊雄,後千餘年出現韓愈。韓愈至宋,已經近三百餘年了,此間戰亂頻繁,再沒有哪位大家能夠重振漢文聲威。

三百餘年的空白和期待,有些人在繁華世間聲名顯赫地追尋著,像歐陽修;也有人在西陲一隅默默地若有所思,像蘇洵。

拋去功名的牽絆,他返璞歸真,同樣沿著這條路向前走,他註定了會和歐陽修殊途同歸。但同文不同命,聞達各不同。他這條路走得太慢,太累,太沈默了。

39歲起,至46歲,他才盼到了人生的一線曙光。他不再想著進京,京城卻終於有一位名人來到了西蜀。這是位有能力,有見識,辦實事的人才。尤其難得的是,此人的成長經歷與蘇洵有些相似,這讓他們有共同語言。

命運向他微笑了。

這時的蘇洵和從前完全判若兩人,年輕時的跳脫浮躁,變得深沈寡言,當時滿腹的應試文體,換作了對世間萬物的認識、見解以及解決的辦法。

他成了一位大儒。所謂大儒,不僅要精通百典,更要自成一家,向內可以自省己身,向外可以為天下排憂解難。以這樣的見識和胸懷所寫出來的文章,才是自孔子始,至韓愈興的中華儒家的正宗體系。

細思量,會發現蘇洵的人生,就像宋朝的國運一樣,是偶然還是必然呢?透出那麽多的巧合,讓人掩卷深思,搖頭苦笑。

比如他的人生曙光。

在皇祐五年(公元1053年)前後,蘇洵建立起了自己的學術體系,他一生中最重要的幾篇文章都已經寫成。但是地處邊疆,無人問津,眼看著要老死鄉裏,默默無聞終生。別忙,外面的世界很精彩,突然間刀兵四起,烽火連連。

儂智高叛變了。之後整個南方都傳頌著鬼面元帥狄青的威名,一戰成功,飛越天險,他的名字一直到南宋都讓人懷念。打住,請問有誰能把這樣的大事和一個眉山地區的鄉巴佬聯系起來呢?

事情就是這麽的奇妙,這居然是蘇洵的春天。儂智高逃到了大理,之後都有個傳言,他會再打回來,其突破口就是與大理鄰近的四川。

一傳十,十傳百,謠言可以殺人,更能轟動天下。最後連開封城裏的大佬們都坐不住了,除了從陜西調重兵向四川集結外,還派去了一位能人,前三司使張方平。

張方平,字安道,河南人。這個人做官做到了兩府之下的計相,卻不是進士出身,要說學問從哪兒來,比蘇洵可強了好多。據說兩宋文人大排名,如果以聰明強記為標準,他名列第二。只比蘇洵的那個兒子,不世出的大天才蘇軾稍遜一點點。

他能一目十行,過目不忘。曾經向人借“三史”,10天即歸還,裏邊的每一句話都能牢牢記住。至於為什麽這麽強,也是迫不得已。他家太窮了,生活都成問題,想讀書只能去借,現實逼得他必須又快又牢地記住。

簡短地講,張方平把四川的局勢穩住,軍政兩手抓之後,還重視文化,是他發掘出了蘇洵,並且替蘇洵鋪設了一條通往帝都開封的路。

張方平給歐陽修寫了封信。這封信非同小可,據考證這是張與歐陽間僅有的幾封信之一,他們倆人本是冤家死對頭。

張方平當年是呂夷簡的親信,歐陽修是範仲淹的“朋黨”,幾十年間鬥得手段用盡,你死我活,但是只要回歸到文學上,他們就又變成了謙謙君子,古道熱腸。這一點是後來的神宗、哲宗、徽宗年間的文臣們所不能比的。

從某些角度上來看,他們都是君子。

蘇洵在兩年後離開眉山,來到了京城。這是他第三次進京了,此番不比往常,他幾乎是立即就變成了一個奇跡。在短時間內,他和京城裏的頂級官員、名臣都建立了聯系。比如歐陽修、餘靖、田況、文彥博、韓琦、富弼等等人,都收到了他的文章和信件。

無一例外的,大家都喜歡他的文章,卻對他的人微笑不語。

蘇洵很納悶,難道是自己哪裏做錯了嗎?回頭細想,他來京城是有目的,儒家是入世的,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他看到了現實中宋朝的各種問題,想要為天下人實實在在地做些事,這些想法,甚至解決的辦法都在文章裏,和信件裏表達清楚了。

那麽為什麽朝廷裏的名人們不理他呢?

這就是他的命運,他來得不是時候。如果早15年的話,那時與西夏開戰,宋朝打破一切陳規陋習,只要是有用的想法就都會采納,他那時出現,不難博取功名;可是15年之後,不說現在皇帝都在病中,早些年的慶歷新政裏,已經有明文規定,不許越級提拔人才,從那之後等級制度牢不可破。

人人都在體制內,您得是什麽樣的聖賢,才能給您個例外?

何況他的具體做法也太彪悍了些。比如給韓琦的信裏,他要求韓琦大開殺戒,狠狠地殺一批懶惰的士兵,軍心士氣立即就振作了。方法對不對,對,狄青就這麽做的。可那是臨敵,現在還是和平時期。並且今日之韓琦,再不是西北時的少年相公了。

殺人?韓琦高潔得像天空中飛翔的羽翼,凝練得像雪山之巔的冰雪,再也不做那些粗活兒了。

再比如給富弼的信,他開口就是指責,從慶歷年間說起,直到這次上任毫無建樹,一點情面都沒留,怎麽狠怎麽講,沒給當朝宰相留半點面子。

是不是失心瘋了?不,之所以這樣做,是孟子教他的。

孟子曰:“說大人,則藐之。”這是孟子一生的行動準則,比如他效法孔子周游列國,游說到梁惠王時,除了言語不遜之外,轉身就能說出:“……望之不似人君。”的話。

看你就不像個當皇上的料。

可以說是膽大妄為,不把君王放在眼裏,更可以說,他違背了儒家的最高宗旨――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上下尊卑有序,不管他是不是聖人,絕對沒有這樣藐視上級的道理。

可他就是做了,說句到家話,這也是迫不得已。戰國時,以及後來所有的戰亂時期,只有用這樣的手段,才能讓當權者信服。例子就是諸葛亮怎樣說服孫權的。

說到這裏,就可以看出蘇洵這個人在學問上的巨大缺陷了。他是大儒不假,文章寫得超邁古人,獨步當時更是真的。但有一點,他這個大儒,準確歸納,是先秦時代的大儒。他自學成材,一直悶在蜀川之中冥思苦想,把先秦時代最高層的思想都研究透徹了,可與當時的現實社會離得就更遠了。其結果,很像一個落寞武士的自白。

那位武士輸給一個人後,用十年光陰閉門尋找對手的缺陷。十年後終於豁然開朗,自信可以擊敗對手。可是轉念一想,又沮喪得要死。明白自己和對方的差距比當年更遠了。

他找到的是對手十年前的破綻,這十年來對手沒有進步嗎?可他自己的進境卻仍然是十年前!

蘇洵就是這樣,用先秦時的理論、做派在千餘年後的宋朝實踐,其結果只能是到處碰壁,還一片茫然,給整個權力層留下惡劣的印象都不自知。說句難聽的話,如果不是他的兒子們運氣超好,正好這屆科考是歐陽修主管的話,父子三人灰溜溜回川都是可能的!

不過這也怪不了他,當年孔子、孟子周游列國時,難道就得到了什麽好果子吃嗎?儒家學說本身就存在著不可調和不可彌補的大缺陷,在初創者時代就沒有完善過。研究歷史,就是要正視當年發生的事,像尋病根一樣,找到問題所在,好在現實中避免,這才是歷史學問的存在理由。

而不是變成追念古代輝煌,讓現代人活在夢裏,來緩和眼前不如意心態的故事書。

說到這裏,索性多說幾句題外話。關於大儒這個詞,對現實的意義。也就是說,中華民族,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到底需不需要他們。

首先,作為百家學說,或者人類文明的起源,儒家的存在,絕對是劃時代的產物,是中國這個獨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文化根基。這是積極的,了不起的。

但是有一點,儒家學說裏有個大缺陷直到今天也沒法自圓其說。比如它是入世的,得解決人世間產生的具體問題,如軍事,或者經濟。這就出事了,現在我們知道,每個問題都要具體問題具體對待,在現實中找到解決的辦法。

很多時候,問題都是隨著時代的進步而出現的,那麽解決的辦法也一樣,得創新,得研究才能出現。就好比新病毒和新疫苗的關系。

但是在儒家學說的統治下,解決的辦法不在現實中研究,而是在古人的書籍裏找註解,找答案。這就是大家看中國的各種古代文獻時,動不動開頭就是“古人雲”的出現原因。什麽事都要看古人老神宗是怎麽解決的,然後我們大家照搬就是。

這樣行得通嗎?!

這就是中國近代落後的根本原因所在,了解到這一點,就會清楚,作為時代進步的要求,大儒早就是廢物了。不光是進入21世紀,就算在千餘年前的北宋時期,蘇洵都碰到了死對頭,那就是後來以“天變不足畏、神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三不足大臣王安石。

王安石這時奉旨回京,做群牧判官,負責全國各地養馬的事情。他們在歐陽修的家裏見過,初見面就互相看著不順眼,兩人都是一樣的倔脾氣,一樣的恃才傲物,碰巧更是一樣的自學成材。這樣理想的冤家對頭你說還能去哪裏再找呢?

老蘇和王安石成仇,連帶著大蘇和小蘇後來也和王相公長久不和。當然這都是後話了,說過了大儒,下面進入科考正題,宋嘉祐二年(公元1057年)的科考終於開始了。那個幾乎可以代表整個輝煌璀璨的宋代文化的人,蘇軾蘇子瞻,終於橫空出世。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