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三國少年說
關燈
小
中
大
王欽若的獨特,在於他是宋朝當時獨一無二的人才加奴才的絕妙型大臣。他博聞強記,才幹卓著,幾十年的執政功力,徹底爐火純青了。並且妙就妙在他無條件地服從,是條真正的變色龍,你是明君他就是賢臣,你是昏君他就是奸宦,一切都跟著領導走。
這樣的人正是劉娥現在所急需的,帝國的一切過往都藏在王欽若的腦子裏,要他的才幹,卻在他的頭頂上壓著王曾,讓他沒法再興風作浪,只有老實幹活。並且王曾,還有曹利用他們也別想好,劉娥給他們也準備了一份大禮。原知開封府尹魯宗道也提升為參知政事副宰相,成了他們的同事。
這讓王曾們也頭暈,多年的老同事了,實在有點怕,魯魚頭之前是真宗朝裏有名的諫官,根據太祖武德皇帝定下的規矩,他的任務就是隨時隨地口吐蓮花教訓朝廷裏的大臣,其火力之猛有時都誤傷到皇上,可趙恒也沒辦法,因為氣歸氣,人家有理,皇帝也只好在辦公室裏簽字留念。
一座屏風上有趙恒的手書“魯直”二字。
這樣一條完整的食物鏈就已經做成,從小皇帝開始,依次是有事詢問王欽若——經過王曾的考查——經過曹利用審視——如果一切正常,最後再由魯宗道挨個狠狠瞪一眼,看他們是否心虛有愧,再沒事,好,可以頒布命令,簽發執行了。
以上看看,是不是天衣無縫了呢?不,仍然不行,劉娥繼續審視周圍的世界,還是覺得不夠滿意。
問題不在魯宗道身上,此人不必別人制約,孔夫子的目光穿越千年射在他的身上,他比誰都會自我反省。劉娥擔心的是小皇帝趙禎。
這個孩子總和王欽若泡在一起,不會變成趙恒第二吧?劉娥想起了四川老家的一句俗話——大戶人家慣騾馬,小戶人家慣娃娃。看來得加強兒子的教育了。
這時要回顧一下趙禎當太子時的學習生涯。他的教室叫“資善堂”,位於皇宮的東部,是太子府東宮的附屬建築。那是一個叫學者著迷的地方,寬敞幽靜,肅穆雅致,滿院都栽著蔥郁的林木,幽深的宮殿裏擺放著一排排高大的書櫥,理想得非常超現實。
趙禎就是在這樣的環境裏學習,他的師傅都是當時宋朝學識最淵博,品德最高潔的宿儒。代表人物有四位,依次是馮元、崔遵度、張士遜、孫奭。
其中張士遜以後是仁宗朝的宰相,他的事後面再說;崔遵度只教了一年,就去世了,影響有限;真正重要的是馮元和孫奭。孫奭,這是位三朝元老了,在趙光義時期,他只是位國子監的講學,一次偶然的機會讓他被皇帝註意。
趙光義去視察,正遇上當時未滿20歲的孫奭在講《尚書》,在皇帝面前他條理分明毫不怯場,趙光義連連稱讚,當場賜予他五品官服。
此後在真宗朝裏,他建立起了學府領袖的聲望。他憑的不光是才學,學無止境,在這一點上誰也沒法宣稱自己冠蓋古今,孫奭讓天下敬仰的是他的品德。趙恒拜神,在微弱的反對聲中孫奭的聲音最響亮,在經典的“將以欺上天,則上天不可欺;將以愚下民,則下民不可愚;將以惑後世,則後世必不信。”之外,他更一針見血地指出“國將興,聽於民;國將亡,聽於神。”(《春秋》警言),凡此種種,讓他在歷史中留下了鮮明的形象,哪怕他在政跡方面非常的蒼白。
最後說馮元,他最年輕,但很可能是最博學的。此人先是考中了進士,之後在朝廷選明經者補學官的分配中,把主官給嚇著了。註意,當時他說,本人五經俱通,隨便講哪個都成。
五經,原為六經,指《詩》、《書》、《禮》、《易》、《樂》、《春秋》。後來《樂》散失了,只留存下來一篇《樂記》,並入了《禮》,所以稱為五經。通讀它們並不難,甚至全背下來,一個正常記憶的人至多三五年間就做得到,但要命的是浩瀚無邊的註解,那東西歷朝歷代無數人在添加補充再補充,單是一經就足以淹死人。
可馮元居然說自己五經俱通,而且當時只是個青年進士。
接下來的事讓他成了宋朝人的驕傲和以後歷代學者的噩夢。主官當場出題,都是五經中的疑難雜問,馮元清晰解答,暢如流水,真正做到了“達者一以貫之”,讓全場人傾倒!
年幼的宋仁宗陛下就是在這種施教力度下成長著,按理說劉娥應該滿意了,她的丈夫、公公、大公公們也應該滿意了。當時世界文明最昌明的國度,正以傾國之力來培養她的兒子,這位年幼的帝王。
可問題是,這樣管用嗎?不去分析漢文化到底適不適合孕育出強大的皇帝,我們去看一下周邊的國之少年們正在怎樣成長。
這時正是一個特殊且敏感的階段,契丹、黨項這兩族中的皇子也在成長和完善中,未來的對手,幾年之後就會爭鬥不休,實在有必要在這時就互相引見一下。
他們分別是,宋——趙禎,15歲;遼——耶律宗真,字夷不堇,乳名只骨,8歲;黨項——李元昊,21歲。以上的截止日期在公元1024年,宋天聖二年。
這就與人們傳統中的印象不符,宋仁宗陛下在位有42年,印象中是位寬仁厚德的長者,而西北暴徒李元昊突然興起驟然滅亡,給人的感覺比他的爺爺李繼遷還要年少跳脫。但實際上,他是當年東亞三強的皇儲中最年長的人,而且就在一年前他剛滿20歲的時候已經率軍出征,生平第一次以統帥的身份走上了戰場。
說李元昊,先說李德明。
現在沒有西夏史,所以不知道黨項人怎樣評價他,要是去翻《遼史》、《宋史》或者去打聽古代吐蕃人、回鶻人關於他的傳說,那麽就會超混亂。
因為他的臉是不一樣的。根據不同的需要,他是君子、強盜、覆仇者還有乖孫子。
乖孫子是說他的父親娶過遼國的公主,契丹人是他的外祖家。他比李繼遷這個混賬女婿可愛得太多了,從來沒去外婆家亂來過。
說君子,是指他在大宋人眼裏的印象。《宋史》裏對他的評價很高,說他“塞垣之下,逾三十年,有耕無戰,禾黍雲合。甲胄塵委,養生葬死,各終天年”、“自與通好,略無猜情,門市不譏,商販如織。”這基本都對,只是其中有點小出入而已。
事實上明的暗的,李德明從來就沒閑著過。說明的,只有一次出了點格。那是在公元1010年,宋大中祥符三年,天老爺正全力以赴地和趙恒互致問答,約在泰山頂上見面,所以對契丹人和黨項人就關懷得少了點,其中黨項人鬧饑荒了。
肚子太餓,李德明兇相畢露,他給宋朝寫了一封信,要求“求粟百萬石”。百萬石糧食,按說對當時的大宋來說還真不算什麽,不必查什麽當時的食貨志,只要回想一下靈州城還沒丟時,宋朝一次派過去的軍糧有多少,就會了解百萬石是什麽概念。
當時是40餘萬石,所以說籌措一下雖然不太容易,但絕不會影響國計民生。可這根本就不是錢和糧食的事。
李德明在試探,看看宋朝會怎樣應付,是強硬的下詔切責,痛罵他一頓,還是會秉承著一貫的澶淵精神有求必應,要什麽給什麽,只要不動刀兵。
怎麽辦呢?當狼還是做羊,只在一念之間,可小心著再惹出來,或者再慣出一個李繼遷!宋朝上下開始舉國撓頭,煩哪,這幫混賬黨項人,就沒個安生的時候。可有一個人還保持著鎮靜,只回了一封信、一句話,就讓李德明冷水澆頭欲火全消。
名相王旦,信裏這樣寫,我們已經在開封城給你準備好了百萬石糧食,只要你能帶兵打進邊關,沖進京城,就可以隨時都拿走。
威脅變成了找抽,李德明只有搖頭嘆氣,他要真有那份能耐,還寫什麽信啊,直接帶人砍過去不就得了?唉,“朝廷有人”,這四個字是他對宋朝的重新認識,然後就號召全族人民勒緊褲腰帶,共渡難關,同時暗地裏變本加厲搞小動作。
李德明的小動作一搞就是20多年。先說他的合法收入,其中不光宋朝每年給他錢,就連遼國也一樣給他按時發餉,但這太少了,李德明翻了翻以前西北各族對漢地中央的“忠誠”習慣,就大有心得,決定發揚光大。
他組團向兩大上國表達敬意,即“上貢”。
這是一個傳統,一般來說漢族人既自命為“中央之地,物華上國”,即中華,那麽東夷、西戎、南蠻、北狄等一切非中華譜系的種族們,就必須進貢,表示忠誠和敬意。而且為了顯示大度和仁慈,往往回賜的東西比收的東西要值錢得多。於是副作用出現,上貢的蠻族們得到了甜頭,就不停地貢,連續地貢,拉幫結夥,一個國家派出三四個種族名頭地去貢。
漢人後來煩了,在邊關設了路卡,限時限量,每年只許有那麽一兩次跪倒磕頭的機會。但這對李德明無效,他的使團一年四季經常性出沒在宋朝和遼國的邊境,去的時候除了貢品之外還多了非常多的黨項土特產,回來的時候除了正常的回賜物品之外,還帶回了大批大批的國家緊俏急需物資。這樣的行為叫什麽呢?
在近現代,它有個專用名詞,叫——走私。而李德明所做的比走私更犯規,因為他是官方走私,但就是沒人追究他。宋、遼兩國不管國家經濟因此而受了怎樣的騷擾,都“顧全大局”,以和平穩定為主。其理由也非常的簡單,無論是趙恒還是耶律隆緒,打仗都打夠了,再沒有半點心情去理會這點小損失。
看清了這一點,李德明就找到了更大的動力,他不滿足於每年幾次的長途經商了,要來個頻繁性的短平快,賺錢要及時,搗鬼要果斷!他的腦筋動到了邊境口岸上——榷場。
黨項與宋之間,黨項與遼國之間的榷場徹底變質,除了正規的貿易買賣之外,黨項人的黑市生意超級紅火,只要你有錢,黨項人的青鹽可以賣給你,就連戰馬都可以賣給你。為了金錢無所不用其極,但是比起下一個活動,榷場裏的勾當就只是小毛賊的游戲。
黨項人的光榮,李德明徹底返祖。
無論是河西走廊,還是定難五州,或者靈州城,都是古代西域各國通往東方漢地的必經之路,在遙遠的、黨項人開始騎馬握刀的時代起,商隊和使團的噩夢也就開始了。
他們明搶。
不管什麽來頭,什麽身份,我要你們的錢;不管這事兒有什麽後果,不管明天是不是就有人砍上門來,我要你們的錢!20多年以來李德明像個錢癆瘋子一樣的四處搶錢,可仍然還是不夠用,他總是缺錢。那麽錢到哪兒去了呢?
都變成軍餉、撫恤金以及軍需物資了,這也直接與他另外的兩張臉——強盜、覆仇者有關,他一直在打仗,對象就是吐蕃和回鶻。這場塞外三國傳奇中,每個人都知道後來的贏家是黨項,但如果開頭你就敢這樣賭的話,相信沒有任何人敢跟你的註。
從最淺的層面上稍微分析一下吐蕃、回鶻、黨項這三家的發家史,就能看出來黨項人的底子有多薄,一對一都不是人家的對手,何況是以一敵二。
簡單地以唐朝時的勢力來對比,吐蕃人在唐朝最強的君主李世民時期,都能以戰爭的方式來威脅天可汗——我要你的女兒。然後面對盛怒的唐朝,敢於在戰場相見,雖然打輸了,但也贏得了李世民的欣賞和認可,文成公主得以進藏;
回鶻,在唐之前的隋朝時就崛起於大漠草原,第一步就是對抗當時的草原霸主突厥,他們一戰成功,宣布獨立。進入唐朝,在貞觀二十年時配合唐軍,攻滅了薛延陀政權,首領吐迷度自稱可汗,接受唐朝的管轄,既獨立又與當時東方最強國建立半賓主半友誼的關系;
而黨項,要在唐末黃巢起義,唐軍徹底疲軟時,才由拓跋思恭率領,從宥州出發進入中原,平叛之後以他親弟弟拓跋思忠都戰死疆場的功勞,才封為定難軍節度使、夏國公、賜姓李。想想那有多難堪,在那種狀況下的唐朝,都歸了國姓,變成私養性質的屬臣。
這就是黨項人的底蘊,說實話他們得感謝趙光義還有他們的民族敗類李繼捧,如果沒有這兩位大佬的通力合作,黨項人就會一直平靜下去,一直沈淪到底,和太多的只在歷史中稍微冒過一頭,然後就徹底消散了的民族一樣,留不下什麽印跡。
黨項人強的就是有人。李繼遷是一塊從烈火裏煉出來的真金,他沒能達到松讚幹布、吐迷度的程度,沒能及身創建黨項人的帝國,但是基業都已經打下了。
之後這個種族的運氣突然好到了沒有天理,獨此一份,他們遇上了澶淵之盟,這是漢人與胡人間幾千年裏只有一次的百年好和,連帶著他們也可以享受和平,把以前的恩怨和附帶的危機都一筆勾銷,安心地消化靈州、涼州,還有那塊讓人垂涎三尺的河西走廊。
這是個慢工夫,得有耐心、有恒心、夠陰險的人才能去做。這時上天派給了他們李德明。這個生於憂患突然孤獨的少年完美地守住了老爹的基業,一邊拉一邊打,不停地變幻臉孔為黨項人爭奪利益。這樣的歲月一天天的過去,他把宋朝的真宗皇帝趙恒熬死了,緊接著遼國的聖宗皇帝也變老了,而他自己的兒子卻已經長大。
這一次上天派給他們的人是一個變本加厲的李繼遷,需要再次握刀殺人時,多麽的理想,李元昊是第三代接班人。
歷史記載,這個人從小就對他的父親不以為然,在他正式接班之前,只有兩段話留了下來,都是與他父親的吵嘴,從行為到思想截然相反。
第一段話,當時李德明正發火,他派去到宋朝的使者團回來了,帶回了大批的宋朝物資,可是多雖多,東西買錯了。可這又怎麽樣?一般來說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千裏奔波,再怎麽樣一頓皮鞭抽過去,什麽火也消了吧?不,李德明大怒,把為首的使者給砍了。
人頭落地,事情了結。沒人敢對自己的首領說三道四。可年僅十二三歲的李元昊走了過來,“老爸,你忘了我們是什麽人了嗎?”
李德明驚疑。
“我們是戎人,生來就是騎馬射獵的。現在用我們的戰馬去換這些一時半會用不上的東西已經是失策,何況還殺了自己的使臣,以後還會有人為我們出力嗎?”
少年李元昊如是說。
這話看著很單純,似乎每一個男孩兒都這樣做過,都樂於蔑視自己的父親。可仔細點看,李元昊從一個小毛孩子時起,就意識到了自己的身份,甚至民族意識都已經覺醒,把黨項、宋朝、契丹分得清清楚楚。
而且更重要的是,他知道一個種族最重要的是人,一個帝王最寶貴的是人心。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這樣的人正是劉娥現在所急需的,帝國的一切過往都藏在王欽若的腦子裏,要他的才幹,卻在他的頭頂上壓著王曾,讓他沒法再興風作浪,只有老實幹活。並且王曾,還有曹利用他們也別想好,劉娥給他們也準備了一份大禮。原知開封府尹魯宗道也提升為參知政事副宰相,成了他們的同事。
這讓王曾們也頭暈,多年的老同事了,實在有點怕,魯魚頭之前是真宗朝裏有名的諫官,根據太祖武德皇帝定下的規矩,他的任務就是隨時隨地口吐蓮花教訓朝廷裏的大臣,其火力之猛有時都誤傷到皇上,可趙恒也沒辦法,因為氣歸氣,人家有理,皇帝也只好在辦公室裏簽字留念。
一座屏風上有趙恒的手書“魯直”二字。
這樣一條完整的食物鏈就已經做成,從小皇帝開始,依次是有事詢問王欽若——經過王曾的考查——經過曹利用審視——如果一切正常,最後再由魯宗道挨個狠狠瞪一眼,看他們是否心虛有愧,再沒事,好,可以頒布命令,簽發執行了。
以上看看,是不是天衣無縫了呢?不,仍然不行,劉娥繼續審視周圍的世界,還是覺得不夠滿意。
問題不在魯宗道身上,此人不必別人制約,孔夫子的目光穿越千年射在他的身上,他比誰都會自我反省。劉娥擔心的是小皇帝趙禎。
這個孩子總和王欽若泡在一起,不會變成趙恒第二吧?劉娥想起了四川老家的一句俗話——大戶人家慣騾馬,小戶人家慣娃娃。看來得加強兒子的教育了。
這時要回顧一下趙禎當太子時的學習生涯。他的教室叫“資善堂”,位於皇宮的東部,是太子府東宮的附屬建築。那是一個叫學者著迷的地方,寬敞幽靜,肅穆雅致,滿院都栽著蔥郁的林木,幽深的宮殿裏擺放著一排排高大的書櫥,理想得非常超現實。
趙禎就是在這樣的環境裏學習,他的師傅都是當時宋朝學識最淵博,品德最高潔的宿儒。代表人物有四位,依次是馮元、崔遵度、張士遜、孫奭。
其中張士遜以後是仁宗朝的宰相,他的事後面再說;崔遵度只教了一年,就去世了,影響有限;真正重要的是馮元和孫奭。孫奭,這是位三朝元老了,在趙光義時期,他只是位國子監的講學,一次偶然的機會讓他被皇帝註意。
趙光義去視察,正遇上當時未滿20歲的孫奭在講《尚書》,在皇帝面前他條理分明毫不怯場,趙光義連連稱讚,當場賜予他五品官服。
此後在真宗朝裏,他建立起了學府領袖的聲望。他憑的不光是才學,學無止境,在這一點上誰也沒法宣稱自己冠蓋古今,孫奭讓天下敬仰的是他的品德。趙恒拜神,在微弱的反對聲中孫奭的聲音最響亮,在經典的“將以欺上天,則上天不可欺;將以愚下民,則下民不可愚;將以惑後世,則後世必不信。”之外,他更一針見血地指出“國將興,聽於民;國將亡,聽於神。”(《春秋》警言),凡此種種,讓他在歷史中留下了鮮明的形象,哪怕他在政跡方面非常的蒼白。
最後說馮元,他最年輕,但很可能是最博學的。此人先是考中了進士,之後在朝廷選明經者補學官的分配中,把主官給嚇著了。註意,當時他說,本人五經俱通,隨便講哪個都成。
五經,原為六經,指《詩》、《書》、《禮》、《易》、《樂》、《春秋》。後來《樂》散失了,只留存下來一篇《樂記》,並入了《禮》,所以稱為五經。通讀它們並不難,甚至全背下來,一個正常記憶的人至多三五年間就做得到,但要命的是浩瀚無邊的註解,那東西歷朝歷代無數人在添加補充再補充,單是一經就足以淹死人。
可馮元居然說自己五經俱通,而且當時只是個青年進士。
接下來的事讓他成了宋朝人的驕傲和以後歷代學者的噩夢。主官當場出題,都是五經中的疑難雜問,馮元清晰解答,暢如流水,真正做到了“達者一以貫之”,讓全場人傾倒!
年幼的宋仁宗陛下就是在這種施教力度下成長著,按理說劉娥應該滿意了,她的丈夫、公公、大公公們也應該滿意了。當時世界文明最昌明的國度,正以傾國之力來培養她的兒子,這位年幼的帝王。
可問題是,這樣管用嗎?不去分析漢文化到底適不適合孕育出強大的皇帝,我們去看一下周邊的國之少年們正在怎樣成長。
這時正是一個特殊且敏感的階段,契丹、黨項這兩族中的皇子也在成長和完善中,未來的對手,幾年之後就會爭鬥不休,實在有必要在這時就互相引見一下。
他們分別是,宋——趙禎,15歲;遼——耶律宗真,字夷不堇,乳名只骨,8歲;黨項——李元昊,21歲。以上的截止日期在公元1024年,宋天聖二年。
這就與人們傳統中的印象不符,宋仁宗陛下在位有42年,印象中是位寬仁厚德的長者,而西北暴徒李元昊突然興起驟然滅亡,給人的感覺比他的爺爺李繼遷還要年少跳脫。但實際上,他是當年東亞三強的皇儲中最年長的人,而且就在一年前他剛滿20歲的時候已經率軍出征,生平第一次以統帥的身份走上了戰場。
說李元昊,先說李德明。
現在沒有西夏史,所以不知道黨項人怎樣評價他,要是去翻《遼史》、《宋史》或者去打聽古代吐蕃人、回鶻人關於他的傳說,那麽就會超混亂。
因為他的臉是不一樣的。根據不同的需要,他是君子、強盜、覆仇者還有乖孫子。
乖孫子是說他的父親娶過遼國的公主,契丹人是他的外祖家。他比李繼遷這個混賬女婿可愛得太多了,從來沒去外婆家亂來過。
說君子,是指他在大宋人眼裏的印象。《宋史》裏對他的評價很高,說他“塞垣之下,逾三十年,有耕無戰,禾黍雲合。甲胄塵委,養生葬死,各終天年”、“自與通好,略無猜情,門市不譏,商販如織。”這基本都對,只是其中有點小出入而已。
事實上明的暗的,李德明從來就沒閑著過。說明的,只有一次出了點格。那是在公元1010年,宋大中祥符三年,天老爺正全力以赴地和趙恒互致問答,約在泰山頂上見面,所以對契丹人和黨項人就關懷得少了點,其中黨項人鬧饑荒了。
肚子太餓,李德明兇相畢露,他給宋朝寫了一封信,要求“求粟百萬石”。百萬石糧食,按說對當時的大宋來說還真不算什麽,不必查什麽當時的食貨志,只要回想一下靈州城還沒丟時,宋朝一次派過去的軍糧有多少,就會了解百萬石是什麽概念。
當時是40餘萬石,所以說籌措一下雖然不太容易,但絕不會影響國計民生。可這根本就不是錢和糧食的事。
李德明在試探,看看宋朝會怎樣應付,是強硬的下詔切責,痛罵他一頓,還是會秉承著一貫的澶淵精神有求必應,要什麽給什麽,只要不動刀兵。
怎麽辦呢?當狼還是做羊,只在一念之間,可小心著再惹出來,或者再慣出一個李繼遷!宋朝上下開始舉國撓頭,煩哪,這幫混賬黨項人,就沒個安生的時候。可有一個人還保持著鎮靜,只回了一封信、一句話,就讓李德明冷水澆頭欲火全消。
名相王旦,信裏這樣寫,我們已經在開封城給你準備好了百萬石糧食,只要你能帶兵打進邊關,沖進京城,就可以隨時都拿走。
威脅變成了找抽,李德明只有搖頭嘆氣,他要真有那份能耐,還寫什麽信啊,直接帶人砍過去不就得了?唉,“朝廷有人”,這四個字是他對宋朝的重新認識,然後就號召全族人民勒緊褲腰帶,共渡難關,同時暗地裏變本加厲搞小動作。
李德明的小動作一搞就是20多年。先說他的合法收入,其中不光宋朝每年給他錢,就連遼國也一樣給他按時發餉,但這太少了,李德明翻了翻以前西北各族對漢地中央的“忠誠”習慣,就大有心得,決定發揚光大。
他組團向兩大上國表達敬意,即“上貢”。
這是一個傳統,一般來說漢族人既自命為“中央之地,物華上國”,即中華,那麽東夷、西戎、南蠻、北狄等一切非中華譜系的種族們,就必須進貢,表示忠誠和敬意。而且為了顯示大度和仁慈,往往回賜的東西比收的東西要值錢得多。於是副作用出現,上貢的蠻族們得到了甜頭,就不停地貢,連續地貢,拉幫結夥,一個國家派出三四個種族名頭地去貢。
漢人後來煩了,在邊關設了路卡,限時限量,每年只許有那麽一兩次跪倒磕頭的機會。但這對李德明無效,他的使團一年四季經常性出沒在宋朝和遼國的邊境,去的時候除了貢品之外還多了非常多的黨項土特產,回來的時候除了正常的回賜物品之外,還帶回了大批大批的國家緊俏急需物資。這樣的行為叫什麽呢?
在近現代,它有個專用名詞,叫——走私。而李德明所做的比走私更犯規,因為他是官方走私,但就是沒人追究他。宋、遼兩國不管國家經濟因此而受了怎樣的騷擾,都“顧全大局”,以和平穩定為主。其理由也非常的簡單,無論是趙恒還是耶律隆緒,打仗都打夠了,再沒有半點心情去理會這點小損失。
看清了這一點,李德明就找到了更大的動力,他不滿足於每年幾次的長途經商了,要來個頻繁性的短平快,賺錢要及時,搗鬼要果斷!他的腦筋動到了邊境口岸上——榷場。
黨項與宋之間,黨項與遼國之間的榷場徹底變質,除了正規的貿易買賣之外,黨項人的黑市生意超級紅火,只要你有錢,黨項人的青鹽可以賣給你,就連戰馬都可以賣給你。為了金錢無所不用其極,但是比起下一個活動,榷場裏的勾當就只是小毛賊的游戲。
黨項人的光榮,李德明徹底返祖。
無論是河西走廊,還是定難五州,或者靈州城,都是古代西域各國通往東方漢地的必經之路,在遙遠的、黨項人開始騎馬握刀的時代起,商隊和使團的噩夢也就開始了。
他們明搶。
不管什麽來頭,什麽身份,我要你們的錢;不管這事兒有什麽後果,不管明天是不是就有人砍上門來,我要你們的錢!20多年以來李德明像個錢癆瘋子一樣的四處搶錢,可仍然還是不夠用,他總是缺錢。那麽錢到哪兒去了呢?
都變成軍餉、撫恤金以及軍需物資了,這也直接與他另外的兩張臉——強盜、覆仇者有關,他一直在打仗,對象就是吐蕃和回鶻。這場塞外三國傳奇中,每個人都知道後來的贏家是黨項,但如果開頭你就敢這樣賭的話,相信沒有任何人敢跟你的註。
從最淺的層面上稍微分析一下吐蕃、回鶻、黨項這三家的發家史,就能看出來黨項人的底子有多薄,一對一都不是人家的對手,何況是以一敵二。
簡單地以唐朝時的勢力來對比,吐蕃人在唐朝最強的君主李世民時期,都能以戰爭的方式來威脅天可汗——我要你的女兒。然後面對盛怒的唐朝,敢於在戰場相見,雖然打輸了,但也贏得了李世民的欣賞和認可,文成公主得以進藏;
回鶻,在唐之前的隋朝時就崛起於大漠草原,第一步就是對抗當時的草原霸主突厥,他們一戰成功,宣布獨立。進入唐朝,在貞觀二十年時配合唐軍,攻滅了薛延陀政權,首領吐迷度自稱可汗,接受唐朝的管轄,既獨立又與當時東方最強國建立半賓主半友誼的關系;
而黨項,要在唐末黃巢起義,唐軍徹底疲軟時,才由拓跋思恭率領,從宥州出發進入中原,平叛之後以他親弟弟拓跋思忠都戰死疆場的功勞,才封為定難軍節度使、夏國公、賜姓李。想想那有多難堪,在那種狀況下的唐朝,都歸了國姓,變成私養性質的屬臣。
這就是黨項人的底蘊,說實話他們得感謝趙光義還有他們的民族敗類李繼捧,如果沒有這兩位大佬的通力合作,黨項人就會一直平靜下去,一直沈淪到底,和太多的只在歷史中稍微冒過一頭,然後就徹底消散了的民族一樣,留不下什麽印跡。
黨項人強的就是有人。李繼遷是一塊從烈火裏煉出來的真金,他沒能達到松讚幹布、吐迷度的程度,沒能及身創建黨項人的帝國,但是基業都已經打下了。
之後這個種族的運氣突然好到了沒有天理,獨此一份,他們遇上了澶淵之盟,這是漢人與胡人間幾千年裏只有一次的百年好和,連帶著他們也可以享受和平,把以前的恩怨和附帶的危機都一筆勾銷,安心地消化靈州、涼州,還有那塊讓人垂涎三尺的河西走廊。
這是個慢工夫,得有耐心、有恒心、夠陰險的人才能去做。這時上天派給了他們李德明。這個生於憂患突然孤獨的少年完美地守住了老爹的基業,一邊拉一邊打,不停地變幻臉孔為黨項人爭奪利益。這樣的歲月一天天的過去,他把宋朝的真宗皇帝趙恒熬死了,緊接著遼國的聖宗皇帝也變老了,而他自己的兒子卻已經長大。
這一次上天派給他們的人是一個變本加厲的李繼遷,需要再次握刀殺人時,多麽的理想,李元昊是第三代接班人。
歷史記載,這個人從小就對他的父親不以為然,在他正式接班之前,只有兩段話留了下來,都是與他父親的吵嘴,從行為到思想截然相反。
第一段話,當時李德明正發火,他派去到宋朝的使者團回來了,帶回了大批的宋朝物資,可是多雖多,東西買錯了。可這又怎麽樣?一般來說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千裏奔波,再怎麽樣一頓皮鞭抽過去,什麽火也消了吧?不,李德明大怒,把為首的使者給砍了。
人頭落地,事情了結。沒人敢對自己的首領說三道四。可年僅十二三歲的李元昊走了過來,“老爸,你忘了我們是什麽人了嗎?”
李德明驚疑。
“我們是戎人,生來就是騎馬射獵的。現在用我們的戰馬去換這些一時半會用不上的東西已經是失策,何況還殺了自己的使臣,以後還會有人為我們出力嗎?”
少年李元昊如是說。
這話看著很單純,似乎每一個男孩兒都這樣做過,都樂於蔑視自己的父親。可仔細點看,李元昊從一個小毛孩子時起,就意識到了自己的身份,甚至民族意識都已經覺醒,把黨項、宋朝、契丹分得清清楚楚。
而且更重要的是,他知道一個種族最重要的是人,一個帝王最寶貴的是人心。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