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五章 山海關之戰
關燈
小
中
大
這是從東京出發的3萬遼軍,雖然從精銳程度上面,他們不能夠稱之為一流,就裝甲來說,只有3000騎的重騎兵,其他都是輕甲,或者是皮甲的,可是這些是東京唯一能夠調動的力量。
領軍的將軍是蕭宗翰,是以為四十多歲的後族,也是東京的最高軍事統帥的,不過他的能力就相當的有限了。
真正精銳的,都跟隨著遼興宗禦駕親征,只有差一點的,或者說不太受重視的,才被任命守衛城市。
兵貴神速,折津府此時此刻,不容有失,之前是不知道,一旦知道了,那麽一定會第一時間支援。
遼軍選擇的是急行軍的陣營,所有的一切,都是為了行軍做出改變,所以,沒有什麽警戒線,更加不吝惜馬力。
這不是統帥什麽都不懂,蕭宗翰再怎麽說,也是有一定的戰場經驗的,跟隨著遼國南征北戰,之所以這樣,是內線行軍,就算是曾經遼東半島鬧過一陣,可是從東京到折津府前面一段,應該是安全的。
沒有遮擋的急行軍,在策馬狂奔的時候,煙塵巨大,這是最為鮮明的例子,在望遠鏡之中,看過去,就不是一片煙霧繚繞了,在風吹過的時候,整齊的軍容,就顯露出來。
負責瞭望的,一點點的進行判斷,最少看到了5個以上的遼軍旗號,保守估計,最少在1.8萬人以上,加上稍稍誇張一點,報個2.5萬人是沒有問題的。
很快的,就組織好了語言,然後交給旗手進行翻譯,約定好的聲音驟然的響起,在遼軍還距離70裏以上,又是在策馬行軍的之中,不擔心被遼軍發現的。
同樣的聲音此起彼伏,迅速的傳導,很快的,就傳遞到了的棱堡,所有負責傳遞的旗手都已經到位,並且通過聲音聯絡,確認無誤了之後,開始傳導。
說的很快,可實際上,這樣的旗語,傳遞的速度並不算很快,因為有望遠鏡的關系,不必如同長城上面的烽火臺那樣,只有兩三裏的距離,可是在群山之中,相對的比較的崎嶇,30多公裏的距離,一共設立了5個中中轉。
一個個的確定,再三的確定,交流,從一個地方傳遞到另外的地方,差不多需要180息左右,5個傳導下來,也差不多的一炷香的時間,可是這已經很快了。
遼軍早在70多公裏之外的,這邊已經掌握了遼軍的大部分信息,2.5萬人,大部分都是輕甲或者無甲,缺少重騎兵,這說明了,這是一個緊急來救援的二流部隊,不是重點部隊。
守將心中有數,如果選擇的話,他當然想要跟鐵林軍這樣的遼軍主力對抗,那樣功勞就更大了,可是那些主力的到來,就不是這麽少了,動輒就是十萬數十萬,到時候,整個防線的壓力會變大。
哨位在確定,遼軍的方向之後,開始撤退了,現在的北宋軍隊,能夠做出這樣的偵查,已經算是不錯了,可是游擊戰,或者是在山林之中,跟對方幹一仗,這個可能性沒有。
實際上,在冷兵器時代,游擊戰雖然有,卻多是騎兵,只有騎兵才有足夠的機動能力,並且在長距離的機動之後,依然能夠保證體力,可以進行一番攻擊。
對於步兵而言,你長途奔襲,就算是排除千難萬險,抵達了目的地,你能不能拿起武器,跟對方來一場硬仗,勞師遠征永遠都是最為不利的地方,一旦被敵人利用,後果不堪設想。
5個哨位依次的退出,時間分別是遼軍走近15公裏的樣子,實際上,遼軍的速度非常快,140多裏的路程,他們只用了大半天的時間,就走了100多裏,大概在距離山海關40多裏外,安營紮寨。
棱堡的位置,提前布置了很多的陷阱,比如說,陷馬坑,就挖掘了很多,在陷馬坑的同時,不規則的布置了大量的鐵絲網,這種專門停止騎兵的鐵絲,比起的熱武器時代的鐵絲,更加的粗,也更加的鋒銳,就是布置起來,需要的時間略微的長了一點。
一部分是提前布置好的,一部分是的後來準備的,加上其他的一些布置,怎麽加強城防怎麽的布置,同樣的,一些專門針對重騎兵的布置被減少和取消,這也是有針對性的布局。
之前,他們就分析過,第一批前來的遼軍,到底是什麽人,鐵林軍,首先就排除在外了,那是遼軍的精銳力量,一直以來,都是跟著遼興宗的,現在正在北方跟女真人打仗,不可能過來。
2.5萬人,或許在之前,遼國動用這麽多的人馬,甚至連三關都會震動,可是現在,在守將的眼裏,這些都是戰功。
4座大小不一的棱堡,互為犄角,防禦強度比單獨的棱堡大多了,而且平均每個棱堡之中,大概有六七百人,這些可不是什麽沒有經過訓練的,全部都是禁軍,而且是禁軍之中的好手。
最關鍵的是,身後就是折津府,從折津府馳援,可能只用兩三天的時間,就算是掃蕩了整個折津府,再過來支援,有二三十天也差不多了,4座棱堡守不了二三十天。
棱堡的特性就是防守,全面防禦條件,本身,就是為了被包圍而設計,4座放在一起,其中每一個方面,都會有死角的位置,相對而言,防禦更高,除非他們能夠拔掉一個。
要攻破一個棱堡,難度有多大,禁軍和樞密院曾經做過的推演,在軍糧和各種補給充足的前提下,要連續不斷的攻擊超過15天,才有可能,這還是日夜不休,毫不停留的前提下。
以棱堡的設計,連續一天的攻擊,損失都可能是上千,連續日夜不休的攻擊,攻城的損失也會非常龐大,可能是上萬,甚至是幾萬。
為了一個只有500守軍的棱堡,付出幾萬的代價,這是任何一個部隊都不能夠承受的,一個尚且如此,何況是四個。
也就是說,從山海關的棱堡樹立起來的那一刻開始,這個棱堡就不是短時間能夠攻破的,這一點的信心,還是有的。
本身,這麽早發現遼軍的動靜,甚至對遼軍進行的宿營的地方,也有一些判斷,可是他們還是忍住不攻擊,有什麽比棱堡更加強大的防護,偷襲對方2.5萬的營地,就算是成功了,2000多人又能夠做什麽,還是躲在棱堡之中。
蕭宗翰在通過山海關的時候,還是派出了探馬,這裏不是一覽無遺的平原,這是一片峽谷,而且如果下過雨的話,峽谷之中的亂石,還是會有影響的,最起碼,馬在亂石之上,還是會受傷的。
可是這麽一探之下,卻發現了,在原來並沒有什麽建築物的峽谷的盡頭,樹立了幾個建築物,他們開始不在意,以為是折津府這邊建設的,可是走近了之後,卻發現,這些建築物太高了,而且明顯不是遼國的風格。
事情反常的前提下,必有古怪,蕭宗翰命令後續的部隊稍稍的停下,然後派遣的探馬細細的探查的,或許棱堡他們不認識,鐵絲網也看不懂,可是一些拒馬和陷馬坑,他們還是明白的,這明顯是設防的。
自己人還是敵人,這個念頭在蕭宗翰的心中一閃而過,迅速的派遣人員,前去接觸。
宋軍,從來都沒有想過,要騙過遼軍,棱堡不同於城池,不適合賺進來,騙人進城,裏面沒有可以容納的,而且不容易控制,既然要開打,對於棱堡的戰鬥力,又相對比較相信,索性擺明車馬。
雖然沒有在棱堡的上面,高高的懸掛北宋的旗號,可是所有的一切都沒有遮擋。
高處守衛的士兵,還是穿著著宋朝的軍服,露出來宋朝的東西也不少。
探馬也是一個比較有經驗的,沒有貿然的接近,而是從後側上去,從一些差不多的高度進行觀察,果然,看到了宋朝服飾之後,立刻回報。
蕭宗翰等的有些著急了,隱隱的,他有一種不祥的預感,這不會是宋軍吧,因為遼國沒有必要,也不會再這裏建設這些建築,這完全是浪費麽。
果然,幾個探馬的匯報,雖然沒有明確的旗號,證明是宋軍,可是已經顯示出來的守軍,明顯是宋軍的服飾。
這已經可以證明了,接下來,他要小心了,看能不能繞過去,或者是避開陷馬坑這樣的地方。
可是嘗試了幾次,派出了大量的偵騎,甚至連小規模的騎兵都派出去好多個,最終沒有什麽收獲。
4個古怪的高大建築,堵住了路口,要想通過,必須要從建築物中間,中間差不多有500多步的缺口,用來通行是可以,可是在明顯有敵意的敵軍建築物面前通過,不說那些遮擋和防禦,就算是沒有遮擋他也不敢。
北宋射手的平均射程大概是步,也就是說,只要對方的建築物上面有射手,那麽通過這個的部隊,就要暴露在射手之下,最關鍵的是,他們如果選擇稀疏通過的話,損失會非常巨大,就算是集中,對方射手隨便射,到時候損失也是無法承受的。
怎麽辦?蕭宗翰並不是的好戰的將軍,這一次馳援折津府,也是抱著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想法,能夠解圍了最好,解不了,也先保護好自身。
可是現在,在這裏,多了這麽一個建築物的,給了他不祥的預感,北宋都已經深入到了這裏,會不會已經攻占了折津府,蕭宗翰此時的心中,甚至有了撤退的打算。
折津府的城防,還有折津府的重要性,不允許他連一次嘗試都沒有,就撤退,而且按照報訊的結果,宋軍攻擊折津府,也就是在20多天之前,20多天的時間,足夠他們攻占折津府了麽?
或許,這只是虛張聲勢,因為幾個建築物雖然高,卻不大,最多就是駐紮幾百人而已,或許,對方只是一個偏師,在這裏擋一下,幫助宋軍攻占折津府。
正是這樣的想法,讓蕭宗翰留了下來的,並且嘗試著,對各種的陷阱進行清理。
可是清理的時候,蕭宗翰才發現,對方的難纏。
建築物之中的宋軍,從來都不出來,可是一旦蕭宗翰對陷阱和鐵絲網這些,進行清理的時候,肯定會幹擾,幹擾的手段就是弓箭。
這個巨大的,不知道是什麽弓箭的東西,射程很遠,最少在250步,幾乎籠罩了所有建築物的區域和陷阱,而且相當的密集,小股部隊,恐怕連陷阱都沒有接觸,就會被射殺,大股部隊的話,損失太過巨大。
在嘗試了幾次,損失了差不多500人之後,蕭宗翰終於喪失了所有的耐心,開始選擇強攻。
3萬人的大軍,分成了四個方向,分別壓向四個棱堡,不是直接壓上其中的一個,並不是蕭宗翰比較的貪心,想要一次性的攻擊四個棱堡,而是這些棱堡的設計,讓幾乎單獨擺在每一個棱堡前面的軍隊,都不多。
如果是北宋的攻城專家,大概可以擺下1萬人,如果還有大量的弓兵,差不多可以擺下3萬。
蕭宗翰不熟悉攻城,手中的更是大部分的騎兵,所有5000,已經是極限了。
在他看來,5000人攻擊幾百人的防禦,看起來也沒有什麽兇狠的地方,就算是沒有成果,卻也不會有太大的損失,可惜他低估了棱堡的防禦。
之前,只是常規操作,不過是阻擋他們破壞這些防禦設施,更多的,則是為了麻痹,雖然棱堡很高,可是幾百人而已,就算是弓兵也才三四百,這些看起來,對於他們大軍攻擊影響不大,可是實際上,一旦大軍攻擊,棱堡所表現出來的戰鬥力,那是極為可怕的。
5000騎兵幾乎都下馬,拿著簡單的構造的一些攻城設施進行攻擊的,躲過了鐵絲網和陷馬坑,快要到棱堡下方的時候,卻發現,攻城器不夠高,哪怕最矮的棱堡,也遠比他們所見過的城墻要高。
把大量的遼軍放進來了之後,長弓開始發威了,差不都1500長弓手,開始瘋狂攻擊,所有看得到的敵人,密集的陣營,成為了長弓殺戮的戰場。
:。: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領軍的將軍是蕭宗翰,是以為四十多歲的後族,也是東京的最高軍事統帥的,不過他的能力就相當的有限了。
真正精銳的,都跟隨著遼興宗禦駕親征,只有差一點的,或者說不太受重視的,才被任命守衛城市。
兵貴神速,折津府此時此刻,不容有失,之前是不知道,一旦知道了,那麽一定會第一時間支援。
遼軍選擇的是急行軍的陣營,所有的一切,都是為了行軍做出改變,所以,沒有什麽警戒線,更加不吝惜馬力。
這不是統帥什麽都不懂,蕭宗翰再怎麽說,也是有一定的戰場經驗的,跟隨著遼國南征北戰,之所以這樣,是內線行軍,就算是曾經遼東半島鬧過一陣,可是從東京到折津府前面一段,應該是安全的。
沒有遮擋的急行軍,在策馬狂奔的時候,煙塵巨大,這是最為鮮明的例子,在望遠鏡之中,看過去,就不是一片煙霧繚繞了,在風吹過的時候,整齊的軍容,就顯露出來。
負責瞭望的,一點點的進行判斷,最少看到了5個以上的遼軍旗號,保守估計,最少在1.8萬人以上,加上稍稍誇張一點,報個2.5萬人是沒有問題的。
很快的,就組織好了語言,然後交給旗手進行翻譯,約定好的聲音驟然的響起,在遼軍還距離70裏以上,又是在策馬行軍的之中,不擔心被遼軍發現的。
同樣的聲音此起彼伏,迅速的傳導,很快的,就傳遞到了的棱堡,所有負責傳遞的旗手都已經到位,並且通過聲音聯絡,確認無誤了之後,開始傳導。
說的很快,可實際上,這樣的旗語,傳遞的速度並不算很快,因為有望遠鏡的關系,不必如同長城上面的烽火臺那樣,只有兩三裏的距離,可是在群山之中,相對的比較的崎嶇,30多公裏的距離,一共設立了5個中中轉。
一個個的確定,再三的確定,交流,從一個地方傳遞到另外的地方,差不多需要180息左右,5個傳導下來,也差不多的一炷香的時間,可是這已經很快了。
遼軍早在70多公裏之外的,這邊已經掌握了遼軍的大部分信息,2.5萬人,大部分都是輕甲或者無甲,缺少重騎兵,這說明了,這是一個緊急來救援的二流部隊,不是重點部隊。
守將心中有數,如果選擇的話,他當然想要跟鐵林軍這樣的遼軍主力對抗,那樣功勞就更大了,可是那些主力的到來,就不是這麽少了,動輒就是十萬數十萬,到時候,整個防線的壓力會變大。
哨位在確定,遼軍的方向之後,開始撤退了,現在的北宋軍隊,能夠做出這樣的偵查,已經算是不錯了,可是游擊戰,或者是在山林之中,跟對方幹一仗,這個可能性沒有。
實際上,在冷兵器時代,游擊戰雖然有,卻多是騎兵,只有騎兵才有足夠的機動能力,並且在長距離的機動之後,依然能夠保證體力,可以進行一番攻擊。
對於步兵而言,你長途奔襲,就算是排除千難萬險,抵達了目的地,你能不能拿起武器,跟對方來一場硬仗,勞師遠征永遠都是最為不利的地方,一旦被敵人利用,後果不堪設想。
5個哨位依次的退出,時間分別是遼軍走近15公裏的樣子,實際上,遼軍的速度非常快,140多裏的路程,他們只用了大半天的時間,就走了100多裏,大概在距離山海關40多裏外,安營紮寨。
棱堡的位置,提前布置了很多的陷阱,比如說,陷馬坑,就挖掘了很多,在陷馬坑的同時,不規則的布置了大量的鐵絲網,這種專門停止騎兵的鐵絲,比起的熱武器時代的鐵絲,更加的粗,也更加的鋒銳,就是布置起來,需要的時間略微的長了一點。
一部分是提前布置好的,一部分是的後來準備的,加上其他的一些布置,怎麽加強城防怎麽的布置,同樣的,一些專門針對重騎兵的布置被減少和取消,這也是有針對性的布局。
之前,他們就分析過,第一批前來的遼軍,到底是什麽人,鐵林軍,首先就排除在外了,那是遼軍的精銳力量,一直以來,都是跟著遼興宗的,現在正在北方跟女真人打仗,不可能過來。
2.5萬人,或許在之前,遼國動用這麽多的人馬,甚至連三關都會震動,可是現在,在守將的眼裏,這些都是戰功。
4座大小不一的棱堡,互為犄角,防禦強度比單獨的棱堡大多了,而且平均每個棱堡之中,大概有六七百人,這些可不是什麽沒有經過訓練的,全部都是禁軍,而且是禁軍之中的好手。
最關鍵的是,身後就是折津府,從折津府馳援,可能只用兩三天的時間,就算是掃蕩了整個折津府,再過來支援,有二三十天也差不多了,4座棱堡守不了二三十天。
棱堡的特性就是防守,全面防禦條件,本身,就是為了被包圍而設計,4座放在一起,其中每一個方面,都會有死角的位置,相對而言,防禦更高,除非他們能夠拔掉一個。
要攻破一個棱堡,難度有多大,禁軍和樞密院曾經做過的推演,在軍糧和各種補給充足的前提下,要連續不斷的攻擊超過15天,才有可能,這還是日夜不休,毫不停留的前提下。
以棱堡的設計,連續一天的攻擊,損失都可能是上千,連續日夜不休的攻擊,攻城的損失也會非常龐大,可能是上萬,甚至是幾萬。
為了一個只有500守軍的棱堡,付出幾萬的代價,這是任何一個部隊都不能夠承受的,一個尚且如此,何況是四個。
也就是說,從山海關的棱堡樹立起來的那一刻開始,這個棱堡就不是短時間能夠攻破的,這一點的信心,還是有的。
本身,這麽早發現遼軍的動靜,甚至對遼軍進行的宿營的地方,也有一些判斷,可是他們還是忍住不攻擊,有什麽比棱堡更加強大的防護,偷襲對方2.5萬的營地,就算是成功了,2000多人又能夠做什麽,還是躲在棱堡之中。
蕭宗翰在通過山海關的時候,還是派出了探馬,這裏不是一覽無遺的平原,這是一片峽谷,而且如果下過雨的話,峽谷之中的亂石,還是會有影響的,最起碼,馬在亂石之上,還是會受傷的。
可是這麽一探之下,卻發現了,在原來並沒有什麽建築物的峽谷的盡頭,樹立了幾個建築物,他們開始不在意,以為是折津府這邊建設的,可是走近了之後,卻發現,這些建築物太高了,而且明顯不是遼國的風格。
事情反常的前提下,必有古怪,蕭宗翰命令後續的部隊稍稍的停下,然後派遣的探馬細細的探查的,或許棱堡他們不認識,鐵絲網也看不懂,可是一些拒馬和陷馬坑,他們還是明白的,這明顯是設防的。
自己人還是敵人,這個念頭在蕭宗翰的心中一閃而過,迅速的派遣人員,前去接觸。
宋軍,從來都沒有想過,要騙過遼軍,棱堡不同於城池,不適合賺進來,騙人進城,裏面沒有可以容納的,而且不容易控制,既然要開打,對於棱堡的戰鬥力,又相對比較相信,索性擺明車馬。
雖然沒有在棱堡的上面,高高的懸掛北宋的旗號,可是所有的一切都沒有遮擋。
高處守衛的士兵,還是穿著著宋朝的軍服,露出來宋朝的東西也不少。
探馬也是一個比較有經驗的,沒有貿然的接近,而是從後側上去,從一些差不多的高度進行觀察,果然,看到了宋朝服飾之後,立刻回報。
蕭宗翰等的有些著急了,隱隱的,他有一種不祥的預感,這不會是宋軍吧,因為遼國沒有必要,也不會再這裏建設這些建築,這完全是浪費麽。
果然,幾個探馬的匯報,雖然沒有明確的旗號,證明是宋軍,可是已經顯示出來的守軍,明顯是宋軍的服飾。
這已經可以證明了,接下來,他要小心了,看能不能繞過去,或者是避開陷馬坑這樣的地方。
可是嘗試了幾次,派出了大量的偵騎,甚至連小規模的騎兵都派出去好多個,最終沒有什麽收獲。
4個古怪的高大建築,堵住了路口,要想通過,必須要從建築物中間,中間差不多有500多步的缺口,用來通行是可以,可是在明顯有敵意的敵軍建築物面前通過,不說那些遮擋和防禦,就算是沒有遮擋他也不敢。
北宋射手的平均射程大概是步,也就是說,只要對方的建築物上面有射手,那麽通過這個的部隊,就要暴露在射手之下,最關鍵的是,他們如果選擇稀疏通過的話,損失會非常巨大,就算是集中,對方射手隨便射,到時候損失也是無法承受的。
怎麽辦?蕭宗翰並不是的好戰的將軍,這一次馳援折津府,也是抱著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想法,能夠解圍了最好,解不了,也先保護好自身。
可是現在,在這裏,多了這麽一個建築物的,給了他不祥的預感,北宋都已經深入到了這裏,會不會已經攻占了折津府,蕭宗翰此時的心中,甚至有了撤退的打算。
折津府的城防,還有折津府的重要性,不允許他連一次嘗試都沒有,就撤退,而且按照報訊的結果,宋軍攻擊折津府,也就是在20多天之前,20多天的時間,足夠他們攻占折津府了麽?
或許,這只是虛張聲勢,因為幾個建築物雖然高,卻不大,最多就是駐紮幾百人而已,或許,對方只是一個偏師,在這裏擋一下,幫助宋軍攻占折津府。
正是這樣的想法,讓蕭宗翰留了下來的,並且嘗試著,對各種的陷阱進行清理。
可是清理的時候,蕭宗翰才發現,對方的難纏。
建築物之中的宋軍,從來都不出來,可是一旦蕭宗翰對陷阱和鐵絲網這些,進行清理的時候,肯定會幹擾,幹擾的手段就是弓箭。
這個巨大的,不知道是什麽弓箭的東西,射程很遠,最少在250步,幾乎籠罩了所有建築物的區域和陷阱,而且相當的密集,小股部隊,恐怕連陷阱都沒有接觸,就會被射殺,大股部隊的話,損失太過巨大。
在嘗試了幾次,損失了差不多500人之後,蕭宗翰終於喪失了所有的耐心,開始選擇強攻。
3萬人的大軍,分成了四個方向,分別壓向四個棱堡,不是直接壓上其中的一個,並不是蕭宗翰比較的貪心,想要一次性的攻擊四個棱堡,而是這些棱堡的設計,讓幾乎單獨擺在每一個棱堡前面的軍隊,都不多。
如果是北宋的攻城專家,大概可以擺下1萬人,如果還有大量的弓兵,差不多可以擺下3萬。
蕭宗翰不熟悉攻城,手中的更是大部分的騎兵,所有5000,已經是極限了。
在他看來,5000人攻擊幾百人的防禦,看起來也沒有什麽兇狠的地方,就算是沒有成果,卻也不會有太大的損失,可惜他低估了棱堡的防禦。
之前,只是常規操作,不過是阻擋他們破壞這些防禦設施,更多的,則是為了麻痹,雖然棱堡很高,可是幾百人而已,就算是弓兵也才三四百,這些看起來,對於他們大軍攻擊影響不大,可是實際上,一旦大軍攻擊,棱堡所表現出來的戰鬥力,那是極為可怕的。
5000騎兵幾乎都下馬,拿著簡單的構造的一些攻城設施進行攻擊的,躲過了鐵絲網和陷馬坑,快要到棱堡下方的時候,卻發現,攻城器不夠高,哪怕最矮的棱堡,也遠比他們所見過的城墻要高。
把大量的遼軍放進來了之後,長弓開始發威了,差不都1500長弓手,開始瘋狂攻擊,所有看得到的敵人,密集的陣營,成為了長弓殺戮的戰場。
:。: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