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二章 船材選擇
關燈
小
中
大
夕陽西下,赤紅的西洋,讓整個丁海軍都籠罩在一片光明和黑夜交錯的感覺之中的。
在這樣的光芒之中,整個丁海軍景色顯得又不一樣,無數高樓在夜色之中,顯得那麽的不同,而隨著夜色降臨到,下班的時間也到了,身穿著藍色厚重的工作服的工人,開始走上街頭,街上立刻熱鬧了起來。
伴隨著黑夜和白天的交替,一個個的路燈亮起,黑夜和白天,在古代社會,那是兩個世界,白天能夠做的事情,黑夜大部分都做不了。
可是這一點,在丁海軍卻被打破了,三班倒的夜班制度,在北宋第一個被提出,當然了,最遠只是持續到子時。
不是說,趙信不想人停機不停,基本條件達不到,在北宋,暫時還沒有什麽維生素之類,普遍民眾,都有夜盲癥。
夜盲癥在後世,是一種非常小眾的病癥,就算是患了,也可以很快的治好,只要補充維生素A就可以了。
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主要是肝臟,魚類,海產品,這些食物都是肉類,在北宋,肉類不容易獲得,而且價格高昂,這不是普通人吃的起,植物之中可以補充維生素A,就是胡蘿蔔為首,這一類產品,目前恐怕只有綠茶,是在北宋比較多的,可惜這同樣是普通人都沒有辦法長期使用的。
因為這樣,在古代,民眾之中夜盲癥的人很多,再加上燈光並不普及,一般的農戶,到了晚上,什麽都看不到的,夜晚也不會安排很多的活動的。
這也是古代戰爭之中,夜襲作為一個非常重要的戰略的原因,如果使用適當,用一批精銳進行夜襲,產生的戰果就很大。
只不過局限性很大,只有麾下最精銳的,沒有夜盲癥的絕對是精銳,那些被當做最精兵來培養的,用好酒好肉餵養,每天訓練都比普通的士兵高的多,這樣的精銳才能夠承擔起夜襲的重任。
在丁海軍,伴隨著煤油燈的出現,玻璃制作的煤油燈,可以更加的明亮,不能說亮如白晝,卻也差不多,就算是有夜盲癥,也會好很多,只是不適合長時間的工作的。
暫時最長的工作時間是9個時辰,一般會停留個3個時辰左右,只有未來,整個丁海軍的人口素質,都得到了不小提升之後,才會逐步的改變。
要想補充各種維生素,就必須要調整膳食結構,丁海軍在這個方面,做的非常的不錯,可是總不能逼著這些人,都吃好的。
以目前來說,在南美的高產作物玉米沒有找到的前提下,飼料業就無法開啟,畜牧業雖然可以進行,可是代價還不小,肉食成本還是不低,再加上運費的話,價格還是相對比較高昂。
最初來到丁海軍的,在持續的高待遇之下,已經把家人都給安頓了,生活質量也在提升的,這種情況下,他們還會的改善一下生活,卻也相當有節制,後來加入丁海軍的,他們大部分都是基本生活水平。
對於最底層的勞動人民而言,能夠吃飽肚子,就是一個非常不錯的事情了,吃肉,還是天天吃,頓頓吃,這個太奢侈了。
趙信也深深知道這一點,或許,他可以在工廠之中,給工人們增加一頓午餐,增加某方面的攝入,卻不能強行命令其他的也是如此,這就需要時間來慢慢變化。
或許,未來,當廉價的肉食,出現在丁海軍的周圍,並且數量非常的龐大的時候,才能夠改變這一切吧。
一號港口,這個丁海軍最大的港口,一天到晚都是繁忙無比,可是在之前,他的繁忙單純指白天,哪怕丁海軍的港口,算的上是深水良港,在黑夜之中,進入港口,也是一個非常危險的事情,畢竟,風帆對於船的控制,沒有動力船只那麽的精準,在黑夜入港是非常的危險。
但是現在,多了一個不同,一個凈高度在100米左右燈塔,樹立在50米左右的高度上面,經過了幾層處理,有多個光源,並且可以在玻璃鏡的反射之下,把光源集中到一起,形成的射燈,可以給入港的船只提供足夠的指引,讓這個港口,真正的做到晝夜一體。
在海上的,特別是熟悉的航道,只要能見度不是很低的程度,夜晚行船也不是那麽的危險的,一般來到丁海軍的船只,除非是正好能夠在白天抵達,否則,都會先導海州中轉一下。
這個中轉,不管是什麽,只要入港,就必須要浪費一天的時間,有時候,只差一兩個時辰,為了安全,也必須轉向海州,這樣是為了安全,畢竟,在夜間的外海,丁海軍周圍,根本沒辦法錨泊。
現在,多了燈塔,在絕大部分的時間,都可以成功入港,單純時間來說,一般可以節約一天的時間,這對於丁海軍來說,也是一個不大不小的幫助。
此時,剛剛入夜,一艘巨大船只正在入港,這一艘船上面的旗號,不是丁海軍的旗號,而是江南大商吳家的旗號,這艘1.2萬料的大船,就算是在北宋也是比較大的船,因為中國式帆船的裝載能力,它能夠運送超過2萬料的東西。
不過,似乎這個船上面裝的東西比較的多,連船艙都裝不下,甲板上擺放的都是,圓滾滾,很長,顯然,都是巨木。
目前,趙信開始瘋狂擴張丁海軍的造船能力,單純是正在修建的船塢,就高達50個,這可不是原來實驗船那樣的小船塢,全部都是4萬料以上的大型船塢,一旦帆船的技術摸索到一定程度,必然的會擴大規模,大規模的爆發生產力。
工業化帶來好處,不單單是各種更新東西的使用,還在於變革和創新。
這也是趙信一直所期待,為了某一個細節,為了一點點的節約,去改變工藝,而不是承接師傅的傳承,按照師傅傳承的金科律例,這看起來,有些犯上,可是實際上,卻是最好的,只要有這麽一個精神,或許只是一點點的提升,未來就會不一樣。
航海業的根基是造船,風帆戰艦時代,最重要的造船物資的,不是鋼鐵,而是木頭,確切的說,是木頭經過處理,比較適合造船的船材。
丁海軍已經擁有了年產200萬噸的龐大鋼鐵廠,依托著這個,似乎幾百噸級的鐵甲艦,應該是不成問題的,可是趙信沒有貿然的點亮這個科技線。
原因很簡單,一個輪船,不單單是本身的質量,讓鋼鐵防腐,這是一個漫長的課題,如何保養清理,永遠是一個艱難行進的過程,相對於木頭,鐵在海水之中,受到的腐蝕性更大,也更不容易處理。
如果單純只是鋼鐵的防腐,這還可以接受,專門研究一個跟鋼鐵配合的塗料,並且長期使用,這也未必不行,可是另外一個原因是關鍵。
動力也是一個原因,更適合輪船的,是蒸汽動力,強大的蒸汽推進力,他對於船身的結構,提出了一個重要的要求,當馬力不停的變大的時候,已經高過了木船本身強度,這也是後來輪船大興於世的根本。
蒸汽機,這個需要的東西不少,在丁海軍的,關於它的研究,已經開展,只不過進展並不算太大,預計研制出來,最少還要幾年的時間,暫時只是積累就可以了。
同樣的,在這個時代,就連世界上航海最發達的北宋,還是使用中國式帆船,這個平均速度只有4節左右的老舊帆船,新式的帆船已經夠了。
就算是趙信再怎麽的著急海洋,想要為北宋開啟航海時代,也必須要考慮承受的限度,貿然的進入到更高的領域,不說後世那種先進,在沒有成熟的蒸汽機的時候,進入到鐵甲艦的時代,那是噩夢。
貿然進行不完善的技術,或許可以積累經驗,但是更多的是浪費,後世無數的驗證,探索所浪費和花費的東西太多,反倒是追隨者,會過的更好,他們可以小步快跑進行追趕。
現在別說是丁海軍,就算是北宋,也處於世界的巔峰,可是有趙信的經歷,不會走彎路,也會走最適合的路。
造船用的木材,在丁海軍,是肯定不可能的,丁海軍面積不小,也有些山,當然,也會產出木材,可是靠近海邊的樹種,大部分都不是適合加工船的木材,況且就算是有,趙信也不可能涸澤而漁的,把整個丁海軍的樹木都給砍伐了。
連建設大規模的工廠,都必須要保持生態環境,為了某一項目,把山砍禿了,可不是他的選擇。
在科技不發達的時代,特別是各種樹木的栽培和種植,都很低的前提下,保持原有的生態很重要。
否則,一旦因為濫砍濫伐,造成了地質性災害的話,那就全完了。
地質性災害,就算放在人煙稀少的地方,破壞性也不小,何況在丁海軍,丁海軍人口稠密,工業發達,同樣的地質性災害,在這裏的破壞力更大,損失更大。
這些損失,別說是一點點的木材,就算是十倍,上百倍的木材,也換不到的。
造船,一直都是趙信的重點,哪怕在之前,丁海軍剛剛開啟,沒有開設造船工廠的時代,趙信就一直不遺餘力的進口各種適合船只生產的木材。
在整個丁海軍的海運網絡之中,木頭運輸,是重中之重,最初的時候,高價購買江南船廠富餘的船材。
各種材料,哪怕是木材,都有一個固定的處理過程,在中國傳統的處理之中,是通過一定的環境,讓船材變幹,變得可以使用,而且長時間的放置,也可以減少內部的一些應力,達到合適程度。
丁海軍一切都追求快,這個快,並不是茫無目的,胡亂的追求,而是在規則和質量允許的基礎上。
自然烘幹,需要靜置放置很長的時間,烘幹房就出現了,天然彎曲木質,這在船材上面,是瓶頸,是制約,可是一些靜置裝置,還有彎曲的工具也就應運而生,只要放置一段時間,釋放其中的應力就可以了。
總之,在丁海軍,船材的準備,也需要時間,可是相對於南方造船廠,十年二十年的放置,還是要快出許多。
丁海軍船隊,肩負的任務太多了,在回轉的時候,如果不運送原料回來,往往都會裝上木材的,相對於其他原料產地的不確定性,木頭在各地都有,只要有山的地方,都有木材,在中間選擇適合造船,這應該是比較普遍性的材料,也算是降低運輸成本的一個方面。
可是丁海軍目前的船隊規模,無法支撐這麽龐大的木料購買,一艘1萬料的帆船,拋開其他的一些零碎,需求的木材最少也是9000料,如果加上浪費的,甚至超過1萬料。
按照丁海軍的目前開工興建的70個船塢來計算,哪怕都是開工1萬料的帆船,總量也是高達70萬料,這還是半個月的需求。
工業化和流水化的丁海軍,生產船舶的速度,是江南熟練造船廠的七八倍以上,這也帶來了龐大的數量。
一個月2艘船,如果未來效率進一步提高,還會提高到三艘,甚至是更多的前提下,在丁海軍數量龐大的船塢之下,每個月消耗的木料都是一個天文數字。
就算是按照現在的數據,一年下來,最少的一千多萬料,這對於航運而言,是一個沈重的壓力,甚至就算是盛產木材的地方,也有巨大的壓力,船材不是隨便的木頭就可以的,需要一些特別的木頭,更適合造船的木材,這些木材大部分需要一定的年限才能夠生長出來,並且在深山之中。
在本身的運輸能力,沒有辦法大幅度的升高的前提下,選擇外購,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這樣既節約了運輸力,也降低了經營成本,畢竟,丁海軍是外人,不可能在當地收入材料,可是卻能夠通過這些地頭蛇來收集。
這個吳姓的商家,就是其中一個,實際上,在趙信宣布了新的規定之後,整個江南所有的大家族都被吸引了,甚至連一些海商也不例外。
推薦都市大神老施新書: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在這樣的光芒之中,整個丁海軍景色顯得又不一樣,無數高樓在夜色之中,顯得那麽的不同,而隨著夜色降臨到,下班的時間也到了,身穿著藍色厚重的工作服的工人,開始走上街頭,街上立刻熱鬧了起來。
伴隨著黑夜和白天的交替,一個個的路燈亮起,黑夜和白天,在古代社會,那是兩個世界,白天能夠做的事情,黑夜大部分都做不了。
可是這一點,在丁海軍卻被打破了,三班倒的夜班制度,在北宋第一個被提出,當然了,最遠只是持續到子時。
不是說,趙信不想人停機不停,基本條件達不到,在北宋,暫時還沒有什麽維生素之類,普遍民眾,都有夜盲癥。
夜盲癥在後世,是一種非常小眾的病癥,就算是患了,也可以很快的治好,只要補充維生素A就可以了。
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主要是肝臟,魚類,海產品,這些食物都是肉類,在北宋,肉類不容易獲得,而且價格高昂,這不是普通人吃的起,植物之中可以補充維生素A,就是胡蘿蔔為首,這一類產品,目前恐怕只有綠茶,是在北宋比較多的,可惜這同樣是普通人都沒有辦法長期使用的。
因為這樣,在古代,民眾之中夜盲癥的人很多,再加上燈光並不普及,一般的農戶,到了晚上,什麽都看不到的,夜晚也不會安排很多的活動的。
這也是古代戰爭之中,夜襲作為一個非常重要的戰略的原因,如果使用適當,用一批精銳進行夜襲,產生的戰果就很大。
只不過局限性很大,只有麾下最精銳的,沒有夜盲癥的絕對是精銳,那些被當做最精兵來培養的,用好酒好肉餵養,每天訓練都比普通的士兵高的多,這樣的精銳才能夠承擔起夜襲的重任。
在丁海軍,伴隨著煤油燈的出現,玻璃制作的煤油燈,可以更加的明亮,不能說亮如白晝,卻也差不多,就算是有夜盲癥,也會好很多,只是不適合長時間的工作的。
暫時最長的工作時間是9個時辰,一般會停留個3個時辰左右,只有未來,整個丁海軍的人口素質,都得到了不小提升之後,才會逐步的改變。
要想補充各種維生素,就必須要調整膳食結構,丁海軍在這個方面,做的非常的不錯,可是總不能逼著這些人,都吃好的。
以目前來說,在南美的高產作物玉米沒有找到的前提下,飼料業就無法開啟,畜牧業雖然可以進行,可是代價還不小,肉食成本還是不低,再加上運費的話,價格還是相對比較高昂。
最初來到丁海軍的,在持續的高待遇之下,已經把家人都給安頓了,生活質量也在提升的,這種情況下,他們還會的改善一下生活,卻也相當有節制,後來加入丁海軍的,他們大部分都是基本生活水平。
對於最底層的勞動人民而言,能夠吃飽肚子,就是一個非常不錯的事情了,吃肉,還是天天吃,頓頓吃,這個太奢侈了。
趙信也深深知道這一點,或許,他可以在工廠之中,給工人們增加一頓午餐,增加某方面的攝入,卻不能強行命令其他的也是如此,這就需要時間來慢慢變化。
或許,未來,當廉價的肉食,出現在丁海軍的周圍,並且數量非常的龐大的時候,才能夠改變這一切吧。
一號港口,這個丁海軍最大的港口,一天到晚都是繁忙無比,可是在之前,他的繁忙單純指白天,哪怕丁海軍的港口,算的上是深水良港,在黑夜之中,進入港口,也是一個非常危險的事情,畢竟,風帆對於船的控制,沒有動力船只那麽的精準,在黑夜入港是非常的危險。
但是現在,多了一個不同,一個凈高度在100米左右燈塔,樹立在50米左右的高度上面,經過了幾層處理,有多個光源,並且可以在玻璃鏡的反射之下,把光源集中到一起,形成的射燈,可以給入港的船只提供足夠的指引,讓這個港口,真正的做到晝夜一體。
在海上的,特別是熟悉的航道,只要能見度不是很低的程度,夜晚行船也不是那麽的危險的,一般來到丁海軍的船只,除非是正好能夠在白天抵達,否則,都會先導海州中轉一下。
這個中轉,不管是什麽,只要入港,就必須要浪費一天的時間,有時候,只差一兩個時辰,為了安全,也必須轉向海州,這樣是為了安全,畢竟,在夜間的外海,丁海軍周圍,根本沒辦法錨泊。
現在,多了燈塔,在絕大部分的時間,都可以成功入港,單純時間來說,一般可以節約一天的時間,這對於丁海軍來說,也是一個不大不小的幫助。
此時,剛剛入夜,一艘巨大船只正在入港,這一艘船上面的旗號,不是丁海軍的旗號,而是江南大商吳家的旗號,這艘1.2萬料的大船,就算是在北宋也是比較大的船,因為中國式帆船的裝載能力,它能夠運送超過2萬料的東西。
不過,似乎這個船上面裝的東西比較的多,連船艙都裝不下,甲板上擺放的都是,圓滾滾,很長,顯然,都是巨木。
目前,趙信開始瘋狂擴張丁海軍的造船能力,單純是正在修建的船塢,就高達50個,這可不是原來實驗船那樣的小船塢,全部都是4萬料以上的大型船塢,一旦帆船的技術摸索到一定程度,必然的會擴大規模,大規模的爆發生產力。
工業化帶來好處,不單單是各種更新東西的使用,還在於變革和創新。
這也是趙信一直所期待,為了某一個細節,為了一點點的節約,去改變工藝,而不是承接師傅的傳承,按照師傅傳承的金科律例,這看起來,有些犯上,可是實際上,卻是最好的,只要有這麽一個精神,或許只是一點點的提升,未來就會不一樣。
航海業的根基是造船,風帆戰艦時代,最重要的造船物資的,不是鋼鐵,而是木頭,確切的說,是木頭經過處理,比較適合造船的船材。
丁海軍已經擁有了年產200萬噸的龐大鋼鐵廠,依托著這個,似乎幾百噸級的鐵甲艦,應該是不成問題的,可是趙信沒有貿然的點亮這個科技線。
原因很簡單,一個輪船,不單單是本身的質量,讓鋼鐵防腐,這是一個漫長的課題,如何保養清理,永遠是一個艱難行進的過程,相對於木頭,鐵在海水之中,受到的腐蝕性更大,也更不容易處理。
如果單純只是鋼鐵的防腐,這還可以接受,專門研究一個跟鋼鐵配合的塗料,並且長期使用,這也未必不行,可是另外一個原因是關鍵。
動力也是一個原因,更適合輪船的,是蒸汽動力,強大的蒸汽推進力,他對於船身的結構,提出了一個重要的要求,當馬力不停的變大的時候,已經高過了木船本身強度,這也是後來輪船大興於世的根本。
蒸汽機,這個需要的東西不少,在丁海軍的,關於它的研究,已經開展,只不過進展並不算太大,預計研制出來,最少還要幾年的時間,暫時只是積累就可以了。
同樣的,在這個時代,就連世界上航海最發達的北宋,還是使用中國式帆船,這個平均速度只有4節左右的老舊帆船,新式的帆船已經夠了。
就算是趙信再怎麽的著急海洋,想要為北宋開啟航海時代,也必須要考慮承受的限度,貿然的進入到更高的領域,不說後世那種先進,在沒有成熟的蒸汽機的時候,進入到鐵甲艦的時代,那是噩夢。
貿然進行不完善的技術,或許可以積累經驗,但是更多的是浪費,後世無數的驗證,探索所浪費和花費的東西太多,反倒是追隨者,會過的更好,他們可以小步快跑進行追趕。
現在別說是丁海軍,就算是北宋,也處於世界的巔峰,可是有趙信的經歷,不會走彎路,也會走最適合的路。
造船用的木材,在丁海軍,是肯定不可能的,丁海軍面積不小,也有些山,當然,也會產出木材,可是靠近海邊的樹種,大部分都不是適合加工船的木材,況且就算是有,趙信也不可能涸澤而漁的,把整個丁海軍的樹木都給砍伐了。
連建設大規模的工廠,都必須要保持生態環境,為了某一項目,把山砍禿了,可不是他的選擇。
在科技不發達的時代,特別是各種樹木的栽培和種植,都很低的前提下,保持原有的生態很重要。
否則,一旦因為濫砍濫伐,造成了地質性災害的話,那就全完了。
地質性災害,就算放在人煙稀少的地方,破壞性也不小,何況在丁海軍,丁海軍人口稠密,工業發達,同樣的地質性災害,在這裏的破壞力更大,損失更大。
這些損失,別說是一點點的木材,就算是十倍,上百倍的木材,也換不到的。
造船,一直都是趙信的重點,哪怕在之前,丁海軍剛剛開啟,沒有開設造船工廠的時代,趙信就一直不遺餘力的進口各種適合船只生產的木材。
在整個丁海軍的海運網絡之中,木頭運輸,是重中之重,最初的時候,高價購買江南船廠富餘的船材。
各種材料,哪怕是木材,都有一個固定的處理過程,在中國傳統的處理之中,是通過一定的環境,讓船材變幹,變得可以使用,而且長時間的放置,也可以減少內部的一些應力,達到合適程度。
丁海軍一切都追求快,這個快,並不是茫無目的,胡亂的追求,而是在規則和質量允許的基礎上。
自然烘幹,需要靜置放置很長的時間,烘幹房就出現了,天然彎曲木質,這在船材上面,是瓶頸,是制約,可是一些靜置裝置,還有彎曲的工具也就應運而生,只要放置一段時間,釋放其中的應力就可以了。
總之,在丁海軍,船材的準備,也需要時間,可是相對於南方造船廠,十年二十年的放置,還是要快出許多。
丁海軍船隊,肩負的任務太多了,在回轉的時候,如果不運送原料回來,往往都會裝上木材的,相對於其他原料產地的不確定性,木頭在各地都有,只要有山的地方,都有木材,在中間選擇適合造船,這應該是比較普遍性的材料,也算是降低運輸成本的一個方面。
可是丁海軍目前的船隊規模,無法支撐這麽龐大的木料購買,一艘1萬料的帆船,拋開其他的一些零碎,需求的木材最少也是9000料,如果加上浪費的,甚至超過1萬料。
按照丁海軍的目前開工興建的70個船塢來計算,哪怕都是開工1萬料的帆船,總量也是高達70萬料,這還是半個月的需求。
工業化和流水化的丁海軍,生產船舶的速度,是江南熟練造船廠的七八倍以上,這也帶來了龐大的數量。
一個月2艘船,如果未來效率進一步提高,還會提高到三艘,甚至是更多的前提下,在丁海軍數量龐大的船塢之下,每個月消耗的木料都是一個天文數字。
就算是按照現在的數據,一年下來,最少的一千多萬料,這對於航運而言,是一個沈重的壓力,甚至就算是盛產木材的地方,也有巨大的壓力,船材不是隨便的木頭就可以的,需要一些特別的木頭,更適合造船的木材,這些木材大部分需要一定的年限才能夠生長出來,並且在深山之中。
在本身的運輸能力,沒有辦法大幅度的升高的前提下,選擇外購,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這樣既節約了運輸力,也降低了經營成本,畢竟,丁海軍是外人,不可能在當地收入材料,可是卻能夠通過這些地頭蛇來收集。
這個吳姓的商家,就是其中一個,實際上,在趙信宣布了新的規定之後,整個江南所有的大家族都被吸引了,甚至連一些海商也不例外。
推薦都市大神老施新書: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