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227章 九九重陽

關燈
秦淮河的夜晚風光宜人,到處都是歌舞繁華,一派盛世氣象。

畫舫中,隨著侍女離去,花廳內只剩下三人。

“殿下多慮了,灝二爺雖說是京城有名睚眥必報的性子,但行事光明磊落,誰不讚一聲那是個好漢子,這張林一肚子男盜女娼,竟公然把弟妹弄回家去,如此斯文掃地的敗類,灝二爺絕對不會包庇他,而且這種道德淪喪之輩,豈能留在太子殿下身邊?”

徐謙一絲心虛都無,即使和張灝為敵,其實不過是豪門公子間的意氣之爭,倒也不吝嗇讚美之言,而他自己連胞妹都敢勾搭,此刻真是臉不紅心不跳,一派正氣凜然。

“起碼他倒算是個敢作敢當之人。”

朱瞻基搖搖頭,一想起自己的妻子,整日裏古板無趣,還說服親娘把幾個朝鮮美人全都攆走,幸好今次選秀看上了兩位美女,要不然,自己豈不連個臣子都比不上?

朱瞻基一直沒有子嗣,他少年時荒唐好色,以至於傷了身子,這些年不再親近美色,經年休養身體,自覺卓有成效。

“今次下揚州,實在是太不像話了,田地都改成種植其他作物,一些依靠世家的商賈大肆興辦作坊,買賣官鹽,挖礦自肥,卻不用繳納一文錢的稅賦,哼!還是張灝有遠見,一早就提出收取商稅。”

看著皇太孫一副躊躇滿志,憂國憂民的模樣,徐謙心中一動,一想起當日姚廣孝的一席話,比之張灝的建言更加高瞻遠矚,要是真能搞成什麽官紳一體納糧和攤丁入畝,恐怕不但能迎合聖意,還能千古留名呢。

不過此事事關重大,絕對會得罪天下所有的讀書人,徐謙自然不敢胡亂開口,不過卻附和道:“據說南方海船來往頻繁,一派繁華,一些地方富戶豪商積極興辦手工作坊,長此以往,難免會動搖朝廷根基呀!”

“不錯,那些商賈大富大貴,恐怕日後必有圖謀,這作坊裏招募了大量百姓,絕非好事。”

朱瞻基自然不知資本主義萌芽對於民族的重要性,一如歷史上的軌跡,封建貴族往往會對新興的商人階級報以敵視,而歷史上,一直到明朝終結,都在對手工業者和商人進行打壓,有時更會殘酷剝削和鎮壓,至於日後的滿清,則完全繼承太祖朱元璋的國策,變得更加保守和不思進取,以至於漢人文明被肢解,就此沈淪百年。

對於帝王皇族來說,頭等大事就是保持國家穩定,皇帝能夠坐穩龍庭,任何不安定因素都是天然的敵人,還好如今一切蓬勃發展的階層都只是顯出萌芽狀態,並未引起帝王乃至朝中大臣的註意。

朱瞻基和徐謙一樣並不重視此事,很快就聊到北方異族身上,也提到張灝移民東北的事,卻都是一副不以為然的表情,在他們看來,那裏就是一片冰冷的荒蕪之地,取之無用,純屬胡鬧之舉。

兩人一邊說笑,一邊觀察著郭義陰晴不定的神色,彼此心不在焉的聊天,很快就聊到女人身上,徐謙笑道:“今日為殿下準備了幾個清官人,這美人愛英雄,還請殿下笑納。”

“免了,過幾日就得趕赴北京監督宮殿建造,不好親近女色,徐兄的好意,心領了。”

今晚他雖然到畫舫上赴宴,還真沒有尋花問柳的心情,再說貴為皇太孫,也不屑於什麽青樓楚姐。

“殿下,看來遷都已經事成定局,不過卻聽說太子不想遷都啊!”

作為土生土長的南方人,徐謙一樣不喜歡遷到北方居住,而朝中絕大多數文臣都不讚成遷都之舉,此刻不禁拿話來試探朱瞻基。

“胡說,父親自然一力讚成聖上的英明聖意,想那北京城地處北方要沖,乃是天然抵禦塞北胡馬南下的屏障,北方人熟習弓馬,比之歌舞升平的南方不可同日而語,那裏正是我輩男兒建功立業之地。”

朱瞻基自小生在北京,這些年又一直呆在那裏,喜歡北方生活自不必言,而他自小幾次跟隨皇祖父北伐,見慣了異族暴虐一面,深為憂患,骨子裏就有朱家尚武的血液,對於在北方建都極為讚同,此點上倒是和他父親意見完全相左了。

眼見事成定局,徐謙馬上聰明的轉移話題,又勸說皇太孫收下那幾位清官人,可惜朱瞻基不為所動,不禁拿妻子說事,而一邊的郭義欲言又止。

知道殿下夫婦不和,郭義和徐謙對視一眼,知趣的不在說關於女人的話題,而郭義心一橫,低聲道:“昨晚接到急報,趙王暴斃,陛下有意遷漢王去山東樂平就藩,恢覆爵位護衛,望殿下早作準備。”

“什麽?皇叔斃了?”朱瞻基噌的站起,神色間驚疑不定,隨即一臉哀傷,沈聲道:“叔叔竟然逝去,那我馬上回宮,唉!”

徐謙心中懊喪,已然明白自己還不算是皇太孫的心腹,如此大事發生,對方急著回宮,卻不和自己商量,看來還是有戒心。

當下二人一起恭送朱瞻基上岸回宮,徐謙不滿郭義不事先告知自己,稍微盤桓幾句,隨即坐轎回府了。

九九重陽,杭州城南郊。

湘簾高卷,錦屏羅列,張灝宴請完一眾屬下,隨即接見張林家中的下人。

掃了眼擺放在堂下的兩壇酒,兩牽羊,兩封金絲花,兩匹段紅,一副金臺盤,兩把銀執壺,十個銀酒杯,笑道:“辛苦你們了,呵呵,回去告訴張林,此事我知道了。”

兩位下人站著回話,又小心翼翼的探尋幾句二爺的意思,卻得不到要領,無奈下只得怏怏離去,連夜趕回京城回報不提。

張灝自然沒什麽心情幫助張林,等人一走,問道:“學堂之事做的怎麽樣了?”

“回二爺,您的動作太大,還未辦妥。”蔡永和幾位心腹走進來,開口的卻是親隨王太平。

暗道自己確實是操之過急了,這興辦新式學堂千頭萬緒,還得慢慢開展,明面上尊崇孔孟,實則開始接觸來自中東的一些西方書籍,隨著鄭和幾次從西洋返回,已經帶回大批學者工匠,各式典籍。

“倭國怎麽樣了,足利義滿死沒死?”張灝隨手把張林的書信燒掉。

“二爺,這幾年暗中扶持各地將軍,其中上杉和北田家對我朝最是崇敬,他們兩家聯手,已經漸漸壓倒足利義滿,想必不久就能要了那位幕府將軍的性命,我看那所謂的應永國王不過是一傀儡而已。”

看著親隨們一臉不屑的模樣,張灝覺得好笑,按照歷史走向,那足利義滿就是當代的幕府將軍,一直拒絕朝貢明朝,一直到他死去,倭國和朝鮮才漸漸和朝廷改善關系。

“戰國啊!”

一想到倭國連綿征戰而鍛煉出一些所謂的名將名人,今後更是會侵略朝鮮,和明朝開戰,而東北女真也是在那時候興起的,張灝慶幸自己出現在永樂朝,很多事都可以從容應對。

不過派大軍征服一個民族談何容易,又是隔海相望的島國,以這時代的運輸能力,去了也是徒耗國力民力,弄不好還會被打的灰頭土臉,更不說滿朝文武都不會讚成,區區島國,食之無味。

就是研發出熱兵器,征服過程或許會變得簡單,但其後的統治勢必堅持不了多久,凡是暴政壓迫一個民族,最終都會被推翻或是同化,至於滅族更是妄想,這不是拍拍腦袋想當然的事,倭國已經形成獨特的文化傳承,這是必須要承認的。

就算可能,自己也活不到那天了,不管如何,張灝就是再恨那個民族,也不會狠心的去滅掉所有倭國人,人非聖賢,後世的日本人雖然殘暴可恨,但國與國的交戰,技不如人還有什麽可說的?今後戰場上打回來足以,絕不能成為滅族的借口。

即使日本真被族滅,一樣會有朝鮮或是其他民族繼承,就是漢人自己移民天下四方,百年之後,誰還會承認你大明王朝?後世美洲各國紛紛獨立就是現成的例子。

張灝並不把倭國人當成心腹之患,女真人也不大放在心上,他真正的擔憂的,永遠是最殘暴的白人,那個真正殺進美洲人,自詡文明人的惡心種族。

一時想不出什麽好計策,張灝這些年一直在盡可能的挑撥倭國人自相殘殺,只是很多事鞭長莫及,無法預測後果。

看來還是得圖強啊!張灝嘆息,只有民族強盛,才能不受外部欺辱,果真是千古不易的真理。

雖然不想大舉欺負倭國,但那什麽狗屁天皇一族卻必須斬盡殺絕,我倒要看看,沒了萬眾歸心的圖騰,小小彈丸之地,是否還能成為漢人的心腹大患?

“火炮研制的怎麽樣了?”

“回二爺,已經鑄造出密封極佳的炮管,不過威力不行,尤其是火藥配方還未研究透徹。”

“繼續加強人手,告訴那些匠戶,我承諾過的事就一定會做到。”

張灝站起,越來越體會到做事艱難,尤其是得不到朝廷傾力相助的那種無奈感,憑借一己之力,實在是近乎不可能,不管是建造火炮還是戰船,耗費的人力物力幾近於天文數字。

至於火炮技術不難,以明朝的水平工藝,稍加研究即可鑄造出青銅,黃銅,鑄鐵一類的,只是張灝不懂其中的技術,頂多口頭給出大概的指示而已。

這些年海洋貿易賺來的金錢,幾乎都用於張灝的各種奇思妙想當中,即使對灝二爺今後根本毫無用處,或是還會成為他人的嫁衣,但張灝依然甘之如飴,只要能對整個民族有利,散盡家財又何妨?

很多難題都解決不了,吃虧就在人手不足,還得偷偷摸摸的進行,要不是張灝一直掌控錦衣衛,又貴為皇親國戚,換上任何一個人,絕對會被視為不軌之舉。

不過自己最大的本錢就是年輕,一切都來得及,張灝遙望京城方向,整個人陷入沈思當中。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