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演員
關燈
小
中
大
驚聞朱瞻壑的死訊,永樂帝的頭發一夜之間白了一半。
那個長的最像他的孫子,十四歲風華正茂就死了,他甚至還沒來得及娶妻生子。
比永樂帝更痛苦的是漢王。
永樂帝派人去青州抓捕他來回京,他在青州兵強馬壯,按照以往的脾氣,才不會束手就擒,八成會
奮力一搏。
可是聽到最愛的長子死亡噩耗,漢王就崩潰了,下令放下武器,束手就擒。
如今漢王被囚禁在西華門,萬念俱灰,只盼速死,了結間接殺害親兒子的痛苦。
墻倒眾人推,破鼓眾人捶。
漢王被囚,以前做下的事情紛紛被人拉清單抖出來了。
比如漢王汙蔑詆毀太子,無中生有打太子的小報告、夥同紀綱羅織東宮屬臣的罪名,導致東宮屬臣們差一點遭遇全滅等等。
又有就藩之後,“私造兵器,陰蓄異志,豢養死士”等等,伺機謀反。
各種奏折、證據等等送到永樂帝手上,打太子的小報告、汙蔑東宮屬官都是永樂帝默認、甚至縱容漢王做的,他一點都不驚訝。
但是私造兵器,豢養死士是永樂帝沒想到的,也正是漢王這一舉動,導致了朱瞻壑的死亡。
永樂帝悲從中來,將證詞證據一股腦砸向漢王,拿起鞭子就抽。
漢王跪在地上,紋絲不動,任憑永樂帝抽打,好像不知道疼痛。
打吧!這一切都是我自作自受。失去長子的漢王猶如一具行屍走肉,直面父親的鞭子。
痛嗎?心更痛。
漢王血肉橫飛,鄭和太監怕打出人命,永樂帝接連失去孫子和兒子,更加痛苦,悄悄把太子請來西華門。
太子一見打成血人的漢王,當即就一瘸一拐的撲過去,跪地抱著漢王,替弟弟擋鞭子。
太子肥胖,像一座肉山,漢王沒被父親打暈,卻被大哥壓得喘不過氣來,簡直是令人窒息的兄弟情了。
太子過來求情,暴怒的永樂帝終於住手,扔掉了浸滿血的鞭子。
不只是被打暈還是被太子抱暈,漢王倒地,失去意識,鄭和太監將早就等候在外頭的太醫叫進來,給漢王醫治。
看著浴血的二兒子被擡走,永樂帝怒氣沒了,悲傷席卷而來,將他吞噬。
老朱家是幾千年來唯一出身草根的皇室,朱元璋的父親是給地主種地的佃農,母親陳氏的父親是個宋朝軍人,後來宋滅之後不願投降元朝,棄武從道,靠著當游方道士養家糊口,也是無產階級,所以大明皇室最最接地氣,出身可謂是苗根正紅。
歷朝歷代,權力的游戲其實都是貴族或者有產者的游戲,有皇帝殺親兒子、甚至皇後殺子的事件,但老朱家骨子裏血脈倫理還沒有被皇權磨掉,當年秦王惡貫滿盈,高祖皇帝朱元璋都沒有殺他。現在永樂帝痛失二孫子,也不會殺了二兒子。
把二兒子打一頓,半條命都沒了,永樂帝不是真的想打死兒子,而是為二兒子贖簡介殺了孫子的罪孽。
每一下鞭子打在漢王身上,抽在永樂帝心裏。
這個在大年三十除夕夜裏出生的次子啊!我永遠都不會忘記他的生日,天降麒麟兒,曾經我和妙儀帶來多少歡樂的孩子……怎麽就變成這樣呢?
皇太孫是他的親侄兒,他怎麽能勾結紀綱,對大侄子下死手!
害人終害己,他害死了親兒子。
永樂帝再悲傷,也不會殺了自己的親兒子,他終究是個父親,老朱家的父親對兒子再失望、再忌憚,也不會做出殺子的事情,所以永樂帝選擇用鞭刑來懲罰兒子。
孫子不能白死。
永樂帝跌坐在龍椅上,過了一會,太子被兩個太監攙扶過去,說道:“太醫說二弟傷的很重,不過二弟身體強壯,目前尚無性命之憂。”
永樂帝心中有數,他的鞭子看似可怕,一鞭接著一鞭,鞭子在空中都有重影了,漢王身上無一塊好皮,其實留有餘地,沒有下死手,抽了一百多鞭都沒有抽死兒子。永樂帝戎馬半生,倘若真的想要弄死兒子,十鞭就夠了。
永樂帝身心俱疲,除了抽鞭子為孫子覆仇,他也要給長子一個交代,畢竟漢王的目的是弄死皇太孫,朱瞻基是長子的兒子。
永樂帝說道:“傳我旨意,廢朱高熾為庶人,漢王府除爵,全家囚禁鳳陽,無旨不得出。”
太子撲通跪下,為漢王求情,請求保住漢王的爵位。
太子恨不恨漢王?
恨。
這些年太子都被弟弟逼出了抑郁癥。
朱瞻基是長子,十六年來為東宮付出太多,若沒有這個好兒子,太子早就是廢太子了。如今弟弟要殺自己最得意的兒子,太子能不怒?不恨?
但是作為血脈兄長,太子絕對不會坐視已經對儲位毫無競爭力的漢王弟弟落井下石的。
老朱家到了太子這輩,已經是皇三代,他們不像永樂帝那樣經歷過動蕩的建國年代,他們是不折不扣的皇室貴族,出生起就錦衣玉食,受著正統的皇室教育,不再接地氣,和歷朝歷代的皇室沒有不同了。
他們考慮的更多是權衡利弊,找中間的平衡點。
尤其是永樂朝這一輩皇室核心,所有皇子公主都是仁孝皇後生的。
身為一個將來要繼承家業、有擔當的兄長,要主動對弟弟的罪行承擔連帶責任。
如果太子坐視漢王被廢,全家圈禁,那麽會涼了所有弟弟妹妹、甚至大明皇室的心。
廢了漢王的爵位有什麽用?漢王已經徹底失去聖心,紀綱等漢王黨羽也被剪除,一頭無牙的老虎就像一只貓,再也動不了東宮地位分毫。
在這個時候,出面為漢王說情,正是得到皇上信任、群臣和百姓尊重、坐實仁厚名聲的大好時機。
所以,無論出自利益還是血緣,太子都必須全力為漢王說情。
太子跪下求情的舉動,並不顯得懦弱,而是仁義,是符合當時主流道德觀念的。
太子第一次為弟弟求情,永樂帝沒有答應,堅決要廢了漢王。
和父親君臣父子多年,太子太了解父親的帝王心術:
他曉得永樂帝不會答應——起碼在第一次不會,因為只要答應了,顯得皇上太輕易被人說動,讓人覺得偏袒了兒子,犯下如此罪行,居然打一頓就放過了。
萬丈高樓平地起,有了第一次,才會第二,三次。
該配合出演的太子對永樂帝的拒絕視而不見,開始了他的即興表演。
跪奉先殿,乞求祖宗們原諒漢王的罪行(其實是在祖先面前昭告漢王的罪行)。
永樂帝再次拒絕,還是要廢漢王。
第三次,漢王跪母親仁孝皇後的牌位。
仁孝皇後是永樂帝心中白月光。
她就像後世科幻小說或者影視裏的量子力學,凡是作者或者編劇卡殼,不曉得如何自圓其說,便拿出量子力學來解決。
太子是個有腿疾的大胖子,脆弱的膝蓋要承受三百斤的體重,下跪的每一刻都是在受刑。
除了忍,沒得其他辦法。在皇室裏混,每一個人到最後是敬業、且演技精湛的體驗派演員。
跪到暈過去時,連太子都不搞清楚他是在演戲,還是真的為了弟弟求情。
太子失去意識最後看到的東西,是仁孝皇後的畫像。
仁孝皇後一直以來都是支持長子的。
太子心道,母親,將來九泉之下我們母子重逢時,我是有臉見您的。
太子病倒,太醫診斷太子膝蓋,太子本來就有二型糖尿病,雙足病變,關節也出現問題,太醫們警告太子,要是再跪,恐怕要膝蓋開始截肢了。
永樂帝從太醫那裏得知太子病情,太子求情的誠意足夠了,“打動了”永樂帝,更是打動了皇室和群臣,都讚太子仁厚。
仁孝皇後果然包治百病,永樂帝念在皇後的面子上,放過漢王,削減了王府護衛數量,並將藩地從青州改為山東的樂安州。
漢王的事情在太子的求情政治表演下解決了。
但是與漢王同流合汙的紀綱就沒有那麽容易逃脫懲罰。
這些年在錦衣衛詔獄死去的人,無論罪有應得還是冤枉,最後的帳都記在指揮使紀綱頭上。尤其是解縉之死,堂堂大明第一才子、《永樂大典》的總裁,居然被凍死在雪地。
朝臣紛紛彈劾紀綱假傳聖旨,導致解縉慘死。紀綱已被漢王世子開炮炸飛了,殘餘屍骨已經焚化,只餘一壇骨灰,然而紀綱惡性累累,若不挫骨揚灰,豈能平民憤?
除了要求將紀綱挫骨揚灰,群臣還要求處置紀綱的黨羽,其中宮廷女官胡善圍,就被納入了紀綱黨羽名單,受到了彈劾。
胡善圍身為宮廷女官,居然開府單住,每天出入宮廷,無論風雨寒暑,皆是紀綱派的錦衣衛嚴加護送,甚至紀綱好幾次親自出馬護送胡善圍。
有官員看不過眼,半路攔胡尚宮的車駕,指責她“不守婦道”、“不守宮規”,要她去宮廷居住,莫要再堂而皇之招搖過市了。這些仗義執言的官員皆被紀綱捉到詔獄,羅織罪名,搞得家破人亡,從此敢怒不敢言。
如今紀綱謀反之事昭告天下,所有黨羽丟官的丟官,坐牢的坐牢,胡善圍豈能獨善其身?
宮裏宮外再次傳起了以前的舊謠言,傳胡善圍和紀綱的緋聞,說兩人早就勾搭成奸,胡宅就是兩人的愛巢雲雲。
當年指責她官員再次跳出來,落井下石,上奏本彈劾胡善圍,甚至將她比作北齊時代的宮廷女官陸令萱,和權臣勾結,把控宮廷,迷惑君王,禍國殃民。
胡善圍就這樣成了胡禍水。
很快,彈劾胡善圍的折子也在禦案上壘得老高了,除此之外,還有部分誥命夫人上書給張貴妃,也是請求將胡善圍逐出宮廷。
永樂帝和張貴妃對此皆沒有回應。
眾人越發憤怒,覺得君王和代掌後宮的貴妃果然被胡善圍這個妖婦蒙蔽了,一次不成,再上書一次,務必把胡善圍告倒臺才肯罷休。
禦書房。
永樂帝將一本舊書給胡善圍,“這是從從紀綱家裏地下室密室裏翻出來的,裏頭供奉著上一任錦衣衛毛驤的牌位和畫像。”
胡善圍打開一看,這是一本名冊,頁面發黃,有些潮氣,應是有些年歲了,裏面寫著一個個人名,且都用朱筆圈起來。
皆是當年彈劾毛驤的官員、皇室貴族等,曾經的曹國公李景隆、駙馬胡觀、大學士解縉都在其列。
胡善圍一頁頁的翻看,她了解朝政,發現名單有一個共同點:都死了。
待胡善圍翻到最後一頁,看到最後一行字,“朱明皇室”。
只有這行字還沒有用朱筆圈住。
之前,胡善圍還不明白為何紀綱要夥同漢王謀反,殺害皇太孫,現在看到證據,她如醍醐灌頂:紀綱要為毛驤覆仇。
胡善圍雙手發抖,手中輕飄飄的書籍似乎有千斤重,她用盡所有的力氣,合上賬冊。
胡善圍解開腰間的玉牌,摘下頭上的烏紗帽,擱在賬冊之上,說道:“罪臣雖沒有參與謀逆,但罪臣和紀綱是多年老友,來往頻繁,卻一直未覺察他的異樣。罪臣身為宮廷女官,有失察之罪,現辭去尚宮之職,等待宮正司定罪量刑。”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那個長的最像他的孫子,十四歲風華正茂就死了,他甚至還沒來得及娶妻生子。
比永樂帝更痛苦的是漢王。
永樂帝派人去青州抓捕他來回京,他在青州兵強馬壯,按照以往的脾氣,才不會束手就擒,八成會
奮力一搏。
可是聽到最愛的長子死亡噩耗,漢王就崩潰了,下令放下武器,束手就擒。
如今漢王被囚禁在西華門,萬念俱灰,只盼速死,了結間接殺害親兒子的痛苦。
墻倒眾人推,破鼓眾人捶。
漢王被囚,以前做下的事情紛紛被人拉清單抖出來了。
比如漢王汙蔑詆毀太子,無中生有打太子的小報告、夥同紀綱羅織東宮屬臣的罪名,導致東宮屬臣們差一點遭遇全滅等等。
又有就藩之後,“私造兵器,陰蓄異志,豢養死士”等等,伺機謀反。
各種奏折、證據等等送到永樂帝手上,打太子的小報告、汙蔑東宮屬官都是永樂帝默認、甚至縱容漢王做的,他一點都不驚訝。
但是私造兵器,豢養死士是永樂帝沒想到的,也正是漢王這一舉動,導致了朱瞻壑的死亡。
永樂帝悲從中來,將證詞證據一股腦砸向漢王,拿起鞭子就抽。
漢王跪在地上,紋絲不動,任憑永樂帝抽打,好像不知道疼痛。
打吧!這一切都是我自作自受。失去長子的漢王猶如一具行屍走肉,直面父親的鞭子。
痛嗎?心更痛。
漢王血肉橫飛,鄭和太監怕打出人命,永樂帝接連失去孫子和兒子,更加痛苦,悄悄把太子請來西華門。
太子一見打成血人的漢王,當即就一瘸一拐的撲過去,跪地抱著漢王,替弟弟擋鞭子。
太子肥胖,像一座肉山,漢王沒被父親打暈,卻被大哥壓得喘不過氣來,簡直是令人窒息的兄弟情了。
太子過來求情,暴怒的永樂帝終於住手,扔掉了浸滿血的鞭子。
不只是被打暈還是被太子抱暈,漢王倒地,失去意識,鄭和太監將早就等候在外頭的太醫叫進來,給漢王醫治。
看著浴血的二兒子被擡走,永樂帝怒氣沒了,悲傷席卷而來,將他吞噬。
老朱家是幾千年來唯一出身草根的皇室,朱元璋的父親是給地主種地的佃農,母親陳氏的父親是個宋朝軍人,後來宋滅之後不願投降元朝,棄武從道,靠著當游方道士養家糊口,也是無產階級,所以大明皇室最最接地氣,出身可謂是苗根正紅。
歷朝歷代,權力的游戲其實都是貴族或者有產者的游戲,有皇帝殺親兒子、甚至皇後殺子的事件,但老朱家骨子裏血脈倫理還沒有被皇權磨掉,當年秦王惡貫滿盈,高祖皇帝朱元璋都沒有殺他。現在永樂帝痛失二孫子,也不會殺了二兒子。
把二兒子打一頓,半條命都沒了,永樂帝不是真的想打死兒子,而是為二兒子贖簡介殺了孫子的罪孽。
每一下鞭子打在漢王身上,抽在永樂帝心裏。
這個在大年三十除夕夜裏出生的次子啊!我永遠都不會忘記他的生日,天降麒麟兒,曾經我和妙儀帶來多少歡樂的孩子……怎麽就變成這樣呢?
皇太孫是他的親侄兒,他怎麽能勾結紀綱,對大侄子下死手!
害人終害己,他害死了親兒子。
永樂帝再悲傷,也不會殺了自己的親兒子,他終究是個父親,老朱家的父親對兒子再失望、再忌憚,也不會做出殺子的事情,所以永樂帝選擇用鞭刑來懲罰兒子。
孫子不能白死。
永樂帝跌坐在龍椅上,過了一會,太子被兩個太監攙扶過去,說道:“太醫說二弟傷的很重,不過二弟身體強壯,目前尚無性命之憂。”
永樂帝心中有數,他的鞭子看似可怕,一鞭接著一鞭,鞭子在空中都有重影了,漢王身上無一塊好皮,其實留有餘地,沒有下死手,抽了一百多鞭都沒有抽死兒子。永樂帝戎馬半生,倘若真的想要弄死兒子,十鞭就夠了。
永樂帝身心俱疲,除了抽鞭子為孫子覆仇,他也要給長子一個交代,畢竟漢王的目的是弄死皇太孫,朱瞻基是長子的兒子。
永樂帝說道:“傳我旨意,廢朱高熾為庶人,漢王府除爵,全家囚禁鳳陽,無旨不得出。”
太子撲通跪下,為漢王求情,請求保住漢王的爵位。
太子恨不恨漢王?
恨。
這些年太子都被弟弟逼出了抑郁癥。
朱瞻基是長子,十六年來為東宮付出太多,若沒有這個好兒子,太子早就是廢太子了。如今弟弟要殺自己最得意的兒子,太子能不怒?不恨?
但是作為血脈兄長,太子絕對不會坐視已經對儲位毫無競爭力的漢王弟弟落井下石的。
老朱家到了太子這輩,已經是皇三代,他們不像永樂帝那樣經歷過動蕩的建國年代,他們是不折不扣的皇室貴族,出生起就錦衣玉食,受著正統的皇室教育,不再接地氣,和歷朝歷代的皇室沒有不同了。
他們考慮的更多是權衡利弊,找中間的平衡點。
尤其是永樂朝這一輩皇室核心,所有皇子公主都是仁孝皇後生的。
身為一個將來要繼承家業、有擔當的兄長,要主動對弟弟的罪行承擔連帶責任。
如果太子坐視漢王被廢,全家圈禁,那麽會涼了所有弟弟妹妹、甚至大明皇室的心。
廢了漢王的爵位有什麽用?漢王已經徹底失去聖心,紀綱等漢王黨羽也被剪除,一頭無牙的老虎就像一只貓,再也動不了東宮地位分毫。
在這個時候,出面為漢王說情,正是得到皇上信任、群臣和百姓尊重、坐實仁厚名聲的大好時機。
所以,無論出自利益還是血緣,太子都必須全力為漢王說情。
太子跪下求情的舉動,並不顯得懦弱,而是仁義,是符合當時主流道德觀念的。
太子第一次為弟弟求情,永樂帝沒有答應,堅決要廢了漢王。
和父親君臣父子多年,太子太了解父親的帝王心術:
他曉得永樂帝不會答應——起碼在第一次不會,因為只要答應了,顯得皇上太輕易被人說動,讓人覺得偏袒了兒子,犯下如此罪行,居然打一頓就放過了。
萬丈高樓平地起,有了第一次,才會第二,三次。
該配合出演的太子對永樂帝的拒絕視而不見,開始了他的即興表演。
跪奉先殿,乞求祖宗們原諒漢王的罪行(其實是在祖先面前昭告漢王的罪行)。
永樂帝再次拒絕,還是要廢漢王。
第三次,漢王跪母親仁孝皇後的牌位。
仁孝皇後是永樂帝心中白月光。
她就像後世科幻小說或者影視裏的量子力學,凡是作者或者編劇卡殼,不曉得如何自圓其說,便拿出量子力學來解決。
太子是個有腿疾的大胖子,脆弱的膝蓋要承受三百斤的體重,下跪的每一刻都是在受刑。
除了忍,沒得其他辦法。在皇室裏混,每一個人到最後是敬業、且演技精湛的體驗派演員。
跪到暈過去時,連太子都不搞清楚他是在演戲,還是真的為了弟弟求情。
太子失去意識最後看到的東西,是仁孝皇後的畫像。
仁孝皇後一直以來都是支持長子的。
太子心道,母親,將來九泉之下我們母子重逢時,我是有臉見您的。
太子病倒,太醫診斷太子膝蓋,太子本來就有二型糖尿病,雙足病變,關節也出現問題,太醫們警告太子,要是再跪,恐怕要膝蓋開始截肢了。
永樂帝從太醫那裏得知太子病情,太子求情的誠意足夠了,“打動了”永樂帝,更是打動了皇室和群臣,都讚太子仁厚。
仁孝皇後果然包治百病,永樂帝念在皇後的面子上,放過漢王,削減了王府護衛數量,並將藩地從青州改為山東的樂安州。
漢王的事情在太子的求情政治表演下解決了。
但是與漢王同流合汙的紀綱就沒有那麽容易逃脫懲罰。
這些年在錦衣衛詔獄死去的人,無論罪有應得還是冤枉,最後的帳都記在指揮使紀綱頭上。尤其是解縉之死,堂堂大明第一才子、《永樂大典》的總裁,居然被凍死在雪地。
朝臣紛紛彈劾紀綱假傳聖旨,導致解縉慘死。紀綱已被漢王世子開炮炸飛了,殘餘屍骨已經焚化,只餘一壇骨灰,然而紀綱惡性累累,若不挫骨揚灰,豈能平民憤?
除了要求將紀綱挫骨揚灰,群臣還要求處置紀綱的黨羽,其中宮廷女官胡善圍,就被納入了紀綱黨羽名單,受到了彈劾。
胡善圍身為宮廷女官,居然開府單住,每天出入宮廷,無論風雨寒暑,皆是紀綱派的錦衣衛嚴加護送,甚至紀綱好幾次親自出馬護送胡善圍。
有官員看不過眼,半路攔胡尚宮的車駕,指責她“不守婦道”、“不守宮規”,要她去宮廷居住,莫要再堂而皇之招搖過市了。這些仗義執言的官員皆被紀綱捉到詔獄,羅織罪名,搞得家破人亡,從此敢怒不敢言。
如今紀綱謀反之事昭告天下,所有黨羽丟官的丟官,坐牢的坐牢,胡善圍豈能獨善其身?
宮裏宮外再次傳起了以前的舊謠言,傳胡善圍和紀綱的緋聞,說兩人早就勾搭成奸,胡宅就是兩人的愛巢雲雲。
當年指責她官員再次跳出來,落井下石,上奏本彈劾胡善圍,甚至將她比作北齊時代的宮廷女官陸令萱,和權臣勾結,把控宮廷,迷惑君王,禍國殃民。
胡善圍就這樣成了胡禍水。
很快,彈劾胡善圍的折子也在禦案上壘得老高了,除此之外,還有部分誥命夫人上書給張貴妃,也是請求將胡善圍逐出宮廷。
永樂帝和張貴妃對此皆沒有回應。
眾人越發憤怒,覺得君王和代掌後宮的貴妃果然被胡善圍這個妖婦蒙蔽了,一次不成,再上書一次,務必把胡善圍告倒臺才肯罷休。
禦書房。
永樂帝將一本舊書給胡善圍,“這是從從紀綱家裏地下室密室裏翻出來的,裏頭供奉著上一任錦衣衛毛驤的牌位和畫像。”
胡善圍打開一看,這是一本名冊,頁面發黃,有些潮氣,應是有些年歲了,裏面寫著一個個人名,且都用朱筆圈起來。
皆是當年彈劾毛驤的官員、皇室貴族等,曾經的曹國公李景隆、駙馬胡觀、大學士解縉都在其列。
胡善圍一頁頁的翻看,她了解朝政,發現名單有一個共同點:都死了。
待胡善圍翻到最後一頁,看到最後一行字,“朱明皇室”。
只有這行字還沒有用朱筆圈住。
之前,胡善圍還不明白為何紀綱要夥同漢王謀反,殺害皇太孫,現在看到證據,她如醍醐灌頂:紀綱要為毛驤覆仇。
胡善圍雙手發抖,手中輕飄飄的書籍似乎有千斤重,她用盡所有的力氣,合上賬冊。
胡善圍解開腰間的玉牌,摘下頭上的烏紗帽,擱在賬冊之上,說道:“罪臣雖沒有參與謀逆,但罪臣和紀綱是多年老友,來往頻繁,卻一直未覺察他的異樣。罪臣身為宮廷女官,有失察之罪,現辭去尚宮之職,等待宮正司定罪量刑。”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