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234章 生命潦草,我不彎腰

關燈
你不努力一下,都不知道什麽是絕望。

朱瞻基冊封為皇太孫的消息從北平傳來那天,正下著春雨。

冷冷的冰雨在臉上胡亂的拍,漢王的心就像被刺刀狠狠的宰。

我是等待一個儲位,還是在等待沈淪苦海?

漢王臨風灑淚。

父皇冊封皇太孫,就是認定了太子的儲位不動搖。

無論太子是好是壞,有沒有本事監國,父皇都認了。

漢王暗中指使手下上奏本,說皇上您還年輕,正值壯年,且已經立了太子,何必多此一舉立什麽皇太孫呢。

永樂帝早有準備,統一回覆:

你們以前不是說太子身體不好,是個瘸子,萬一突然暴卒,國本動搖,朝廷人心惶惶,並以此為由廢太子嗎?

朕現在覺得你們說的有一定道理,所以朕立了皇長孫為皇太孫,雙保險,無論太子將來身體如何,會不會暴卒,大明都有現成的國儲,讓皇太孫頂上便是。

永樂帝擅長騷操作,這一招打臉,著實又快又準,反正話都是你們說的,服不服吧。

這下群臣悔不該當初上什麽廢太子的奏折了,真是自己打自己耳刮子。

永樂帝懟得群臣無話可說,只得接受現實。

漢王更不能質疑永樂帝的決定,天上在下雨,心裏在滴血。

朱瞻壑打著一把傘,為父親遮風擋雨,“父王,小心著涼。”

漢王一番爭名逐利之心兜頭澆了一盆冰水,頓時看起來老了好幾歲,心灰意冷,嘆道:“從今往後,咱們父子兩個見到皇太孫,就要行君臣之禮了。”

一旦立為國儲,就是君了。在皇家,國禮高於親禮。皇族相見,需先行國禮,再行親禮。

漢王比皇太孫朱瞻基輩分高,但是朱瞻基是君,漢王須先向朱瞻基行禮。

寶寶心裏委屈啊!向太子大哥行禮就算了,誰叫他會投胎呢,早三年就去母後肚子裏投胎了,可是大侄兒朱瞻基……瘦成一根竹竿的模樣,身高才到自己胸膛,我還要向一個孩子行禮?

漢王在京城當人質時都不曾受過委屈,誰敢輕賤他,他就打回去,他從來不知道什麽是彎腰。

生命潦草,我不彎腰!

漢王咽不下這口氣啊!

朱瞻壑安慰父親,“父王,您想開點,難道只有您一個長輩向皇太孫行禮嗎?那些公主姑姑們、外頭的藩王、還有在北平駐守的三皇叔趙王,見到皇太孫也一樣行君臣之禮啊!”

父愁者聯盟盟主、漢王朱高煦內心暴風雨哭泣:嗚嗚,這坑爹的兒子,你是在安慰我還是在諷刺我?我怎麽覺得越聽越難受呢?

一邊是愁雲慘淡,一邊是喜氣洋洋,東宮聽到這個消息,簡直高興到爆炸,三百斤的太子脂肪在尖叫,肥肉在顫抖,反覆問太子妃:“真的嗎?這是真的嗎?皇上封基兒為皇太孫?”

太子妃笑道:“千真萬確,太子的眼睛都沒花,殿下看到的黑紙白字,一個不差。”

郭良娣聞訊,抱著四個月的兒子過來恭喜太子妃,“姐姐生養的好兒子,有了皇太孫,東宮的儲位就穩了。”

又逗弄繈褓裏白胖兒子,“愷兒啊,你長大了要好好學學你大哥,娘要求不高,學到一半就夠了。”

郭良娣在太子孝期結束後的除夜裏狠狠要了太子三回後立刻有了身孕,十月懷胎,生下一個兒子,取名為朱瞻愷。

太子妃接過繈褓,滿心歡喜,“瞧瞧愷兒這對靈活的眼睛,將來肯定不比大哥差,或許會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呢。”

郭良娣聽了,笑道:“皇太孫是百年難得一遇的天才,愷兒如何能和皇太孫相提並論?只希望他將來不是個蠢材,能夠助皇太孫一臂之力,我就阿彌陀佛了。”

人逢喜事精神爽,太子見到小兒子,也搶過去抱著,逗孩子玩,誰知太子平時不是忙公務,就是忙撒雨露,朱瞻愷很少見到父親,且他習慣見到溫柔漂亮的女性,突然眼前湊過來一個大豬頭,誰能受得了?

大人都受不了。

何況,朱瞻愷是個小嬰兒,不僅被豬頭嚇哭,還被嚇尿了,尿了父親一身。

太子妃見太子尷尬,忙接過孩子,遞給郭良娣抱去換衣服,說道:“童子尿吉利,辟邪。”

兩個健壯的太監扶著太子去換衣服,這時女醫來報,也是滿面喜氣,說張美人懷孕了。

這個張美人就是太子妃娘家彭城伯府獻進宮的美人,伯府精心調教過的奴婢,本來是打算將來給太子妃固寵用的。

因太子聽了胡善圍的勸告,要故意演戲露出破綻和缺點,放飛自我。夫唱婦隨,太子妃和娘家打招呼,故意要張美人在太子在張家省親別墅開文會的時候倒酒,做出太子“色令智昏”,向大舅子討要美人的荒唐醜聞。

太子真是為了儲位豁出去了,每天公務累的要命,晚上還要去吭哧吭哧耕張美人這塊處女地,播撒雨露,現在張美人懷孕,長子又封了皇太孫,太子徹底松了一口氣。

太子妃忙命人備了禮物送給懷孕的張美人,還問剛剛換了幹凈衣服的太子,“張美人第一次懷孕,殿下要不要去看看她?”

太子愜意的往羅漢床上一歪,連連搖頭,腮幫子上的肥肉快要被甩出去了,“不去不去!孤又不能幫張美人生孩子,這些日子快把我累死了,孤要休息一段時間,縱使天仙下凡,也不會寵幸了。”

我為儲位睡女人。不,不是我睡了女人,是女人睡了我。

太子累啊,三百斤的大胖子能夠堅持現在,就已經是奇跡了。

太子妃說道:“好吧,張美人出身低微,只是我娘家的家奴,殿下不用費心思,但是郭良娣呢?侯門貴女,殿下可不能虧待了她。”

“孤虧待她?孤敢虧待她?孤什麽時候虧待過她?”太子問題三連發,有些委屈,“孤對郭良娣和對你幾乎是一樣的,郭良娣生的愷兒都四個月大了,孤還怎麽對她?”

太子妃神秘一笑,說道:“殿下也知道愷兒四個月了啊?太醫和女醫都說過,女人生孩子過了四個月,就可以正常同房,準備下一次受孕了。我生了三個兒子,殿下也至少給郭良娣三個孩子才算公平。”

太子聽了,只覺得腎疼,哼哼唧唧的,“你們兩個還真是情同姐妹,你比郭良娣還著急她的二胎。孤求求你們了,讓孤休息一段時間行不行?孤委實太累。”

太子妃一聽,更催著太子去睡郭良娣,還不惜故意曲解太子的話,使出了激將計:

“什麽?殿下寵幸張美人就很行,去寵幸郭良娣就不行了?這是什麽毛病?是嫌棄郭良娣產後身子不如以前窈窕了?”

太子氣急敗壞的搖頭,“怎麽會!孤自己是個胖子,怎麽會嫌棄為孤生下小兒子的郭良娣,何況郭良娣又不胖,她比以前豐滿了,更加好看。”

太子妃指著郭良娣宮殿方向,“既然如此,殿下今晚去那邊睡,郭良娣十月懷胎加上養愷兒四個月,已經十四個月不曾受到太子恩寵了,這如何使得?連我都看不過眼了,晚飯我要尚食局準備一些進補的食材,助太子一臂之力。”

無論宮廷嬪妃還是普通貴婦,母親都不親自餵奶,全交給奶婆餵養,孩子一出生,貴婦們就喝了斷奶的湯藥,好保養身子,一般下個月就正常來癸水,調理三個月,就可以再次受孕。

這個是出自優化生育率的考慮,讓貴婦們更有效率的生孩子。因為產婦如果自己餵奶,給孩子哺乳,一般哺乳期的女人是很少來月經的,尤其是前半年,因而受孕的可能性極小,這是人類繁衍的自然規律,保護已經出生嬰兒得到足夠的營養和照顧。

金錢和地位能夠打破原始的自然規律,通過請奶娘的方式,讓有條件的家庭生更多的孩子。

所以古人追求兒孫滿堂,多子多福,並非只是對生殖的原始崇拜,主要還是詔現了家族財富和地位。

郭良娣生完孩子四個月,身體和心理上都做好了再次受孕的準備,今日抱著朱瞻愷來正殿恭喜朱瞻基封皇長孫,何嘗不是一種暗示呢?

郭良娣總不能對太子直說:我已經十四個月沒有睡過你了,是我的身材不好,還是我的出身不好?經過四個月的調養,我的子宮已經重新裝修完畢,可以迎接下一個胚胎入住了。為皇室開枝散葉,難道只是我一個人的責任?

再累你也要起來給我耕地撒種子!

太子一想,太子妃說的蠻有道理,是時候去郭良娣那裏幹活了,再不去,恐怕有人以為郭良娣失寵,或者我不尊敬郭家。這可不行,郭家是東宮一大助力哇。

太子只得生無可戀的躺倒,養精蓄銳,“好,孤聽你的安排。”

太子妃大喜,“我這就派人告知郭良娣,要她好好準備準備。”

準備好了嗎?時刻準備著!

郭良娣將門虎女,身體素質是杠杠的,當晚又狠狠要了太子三回,到了月底,郭良娣癸水未如期而至,又懷孕了。

太子妃自是為郭良娣高興,太子終於完成任務,可以收工了,搬到正房去睡。

誰知剛吹燈,太子覺得終於可以睡個好覺時,太子妃對他動手動腳。

太子直覺雙腿打顫,“求求你饒了我吧,你已經有三個兒子了,還不知足。”

“我想要個女兒。”太子妃很堅決,“女兒是娘的小棉襖,我現在三十出頭了,再不懷孕,以後就更難懷上。再說現在東宮一屋子小子,殿下不想要個可愛的小郡主麽?”

想。

太子沒得辦法,這事別人代替不了,只得自力更生。

太子妃宣布懷上第四胎時,永樂帝終於親征回來了,凱旋而歸,皇長孫朱瞻基也跟著一起回京,留下三皇子趙王朱高燧守住北平。

與此同時,北平天壽山的皇陵也已經修建完畢,仁孝皇後的梓宮可以下葬,入土為安了。

這一次,漢王似乎開了竅,他不再留戀京城的權柄,跪地苦求永樂帝,毛遂自薦,要擔任護送母親孝慈皇後梓宮北上天壽山安葬之職。

其實永樂帝本想要皇太孫親自護送梓宮北上的,這是一筆無形的政治資本,在孝道上加分。

但是,永樂帝看著二兒子漢王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淚,傷心欲絕,喪母之痛和喪祖母之痛不一樣的。

漢王比太子哭得聲音更大,更傷心,嗓子都要嚎啞了,最後幹脆暈倒在母親梓宮前,情真意切。

永樂帝畢竟是個父親,看著哭暈過去的兒子,他心軟了,心想漢王定是改了過去的性子,慢慢回轉,不再總是中傷東宮了。

永樂帝決定給二兒子一個機會,當爹要一碗水端平,既然封了東宮朱瞻基為皇太孫,那麽護送仁孝皇後北上下葬的重任就要交給漢王。

漢王動身之前的前夜,永樂帝在柔儀殿用小楷抄寫《般若波羅蜜心經》:

“觀自在菩薩……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落款是“永樂十一年夫棣為亡妻仁孝皇後抄心經一卷”。

永樂帝一共抄了兩份。

明天,漢王朱高煦就要把停在這裏六年的仁孝皇後的梓宮送到北平天壽山安葬了。

永樂皇帝朱棣在殿裏抄了兩卷《心經》,然後他將懷裏一把仁孝皇後用過的梳子拿出來,細密的梳齒留住了皇後幾根頭發,他一直帶在身邊。

永樂皇帝小心翼翼把一根根纏繞在梳齒上的頭發繞出來,整理成一小束,然後剪斷了自己的一縷頭發,和亡妻的頭發編織在一起,分為兩束,分別卷進兩張《心經》中。

之後,用金線將書劄捆好,像是給裏頭交織的頭發蓋上第二層棉被,小心翼翼的呵護著。

書案上有兩個雙胞胎似的,金光燦燦,出自同一個模子,同一個工匠之手的銅鎏金釋迦牟尼佛像,永樂皇帝打開底座,將兩份金線纏束的書劄分別塞進佛像的空心裏,蓋上底座。

仁孝皇後的梓宮下葬天壽山,從此以後,只有這兩尊佛像裏藏著的一縷頭發陪著永樂皇帝度過餘生了。

永樂帝守著亡妻的梓宮,枯坐一整晚,都不曾合眼。

早上,漢王迎仁孝皇後梓宮出宮,太子,皇太孫皆一路哭送到城外的龍江驛渡口,目送梓宮擡到船上。

奉天殿,一夜鬢發蒼白的永樂帝把禮部尚書叫來,吩咐道:“朕百年之後,與仁孝皇後合葬天壽山皇陵,此陵就取名為長陵。”

長陵,長相思之意也。

長相思,摧心肝!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