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462章 父子爭辯

關燈
夜,魏府,書房。

略顯昏暗逼仄的書房裏,幾盞油燈散發著並不明亮的微光,還不時的散發著難聞的氣味。

油燈旁,魏征跪坐在案幾旁,讀者一本用竹簡記錄的孤本古書,盡管條件很差,但他卻看得津津有味。

門外,魏叔玉在門口徘徊好一會,卻始終不敢敲門,他沒想好怎麽和老爹說,這件事太重大了,萬一因為他口才的問題而被老爹阻止,那他得後悔一輩子。

“在外面站著幹嘛?有事?”

突然,屋裏傳來魏征嚴肅的聲音。

魏叔玉渾身瞬間僵硬,心跳似乎都停了一下,渾身血液加速流通,頭皮發麻,渾身瘙癢,緊張的不行。

“啊~!沒......沒事!”

魏叔玉緊張的說話都帶著顫音。

“進來吧!”魏征再次說道,他太了解自己這個兒子了,要是沒事,肯定不會來找他。

魏叔玉呼了口氣,咽了口吐沫,旋即眼神一定,給自己打了打氣,推門走了進去。

“爹!”

魏叔玉慢慢踱步到案幾前,輕聲說了一句,然後便微低著頭,不敢看魏征。

看魏叔玉懦弱的樣子,魏征頓時氣不打一處來,都說老子英雄兒好漢,他也是敢在大殿上怒斥皇帝的豪傑,怎麽到兒子這裏說話都不敢大聲?

魏征有心發火,旋即想到兒子變成這樣,他也有責任,都是他從小管的太嚴了。心理嘆口氣,魏征聲音變得有些柔和。“坐吧!”

“啊?哎!”魏叔玉沒想到老爹今天突然這麽溫柔。雖然有些不習慣,但這是好事,至少讓他放松不少。

“說吧,什麽事?”魏征放下了逐漸,正襟危坐,看著魏叔玉,目光凝聚,一板一眼的問。

魏叔玉的心當時又提起來了,緩了好一會,才裝起膽子,擡起頭,直視魏征。

“爹,今天我和清和聊了很久,他說,要給我一些商盟的股份。”

魏叔玉說完,就等著老爹的雷霆震怒,他要想讓老爹把火撒出來,這樣之後才能冷靜下來談事。

卻沒想到等了好一會,看到的卻是老爹冷淡的表情。

“爹?”

“你還知道叫我爹?”

“爹,您聽我說,我還沒接受呢!”

“沒接受嗎?”魏征冷笑一聲。“那客卿和半成的股份是怎麽回事?”

魏叔玉蒙地擡頭。“爹...您...您都知道?”

魏征搖搖頭。“我要是連這點事都不知道,還怎麽做一朝宰相?”

“那......那您怎麽不阻止我?”

“俗語雲,堵不如疏!我能堵得助你嗎?我就算阻止了你這次,那杜家小子還會給你想別的辦法,你想持股,誰都攔不住你,與其我大費周折,不如給你機會,讓你自己醒悟。”

魏叔玉苦笑一聲,感覺有些挫敗。“您一直在等我主動認錯?”

“可以這麽說!”

魏叔玉身體一垮,心裏說不出的滋味。雖然魏征是為了他好,但是被老爹算計的感覺,真的很難受。

魏征根本沒管魏叔玉的心情,而是直接問:“你今天跟我說這事,是遇到什麽麻煩了吧?”

魏叔玉一聽,強打起精神,這不是他耍性子的時候。

“是的,事情是這樣的......”

魏叔玉把今天發生的事,原原本本的告訴了魏征。

魏征聽完後,沈默片刻,旋即幽幽一嘆。“杜家清和,心思玲瓏,機敏聰慧,見微知著,又深谙世道。只是可惜啊!”

魏叔玉眉頭微揚。“可惜什麽?”

“可惜此子太過市儈,一心為財,墮入商道,自甘墮落。如此人才,若是進入朝堂,絕對是宰相的苗子,可惜了。杜克明後繼無人了。”

魏叔玉撇撇嘴,他對此很不以為然。

“爹爹,您真的覺得清和市儈?”

魏征一怔,魏叔玉很少頂撞他,他不但不生氣,反而很有興趣。

“怎麽,你有不同意見?”

“爹爹,孩兒只是有些不懂。”

“說說看!”魏征嘴角含笑,像是在教導孩童。

魏叔玉面色凝重,腦子裏組織語言,緩緩道:“爹爹,您說清和市儈,可是他的貞觀紙,降低了紙價,讓平民百姓也能買得起好紙。您說清和市儈,他的覆刻術讓我大唐憑空多出無數本書,不但降低了書價,還為我華夏衣冠保留了傳承,減少孤本遺失的悲劇,更能使普通百姓都有書可讀。您說清和市儈,他的商盟雖然唯利是圖,但是他卻用賺來的錢貢獻朝堂,為我大唐修橋鋪路,並且建造醫學院,那裏正在為我大唐培育無數醫師。您說清和市儈,他親自教授的徒弟羅炳堂在傳播說書行業,為無數百姓講解人生道理,指點前進之路。他的新聞院,不但造福朝堂,還可以讓天下百姓開啟民智.......

如此種種,哪一件不是功德無量?如果這樣的人也叫市儈,那我寧願天下百姓都是市儈之人!”

“胡說八道!”魏征突然大喝,再也沒有了方才的從容。

魏叔玉卻梗著脖子,直視著魏征,寸步不讓。

魏征盯著魏叔玉看了一會,似是感覺勢微,面色逐漸緩和。

“你說的這些,雖然都是事實。但這些都只是小道。這個天下,終究是要讀書人來治理。只有通曉聖人經要,領悟聖人之道,以我儒家之道治理天下,才能使天下繁榮。治國不是幾個小發明就能行的。治國需要的是聖人之道,他雖然有了些成績,單終究是誤入歧途?”

“聖人之道嗎?爹爹,您別忘了,清和他也是杜相親自教導出來的讀書人,他的學問不必孩兒差。但是他卻放棄了儒家聖道,您覺得這是為何?”

魏征一怔,眼神微瞇,這個問題他也想知道,故而,輕聲問:“為何?”

“因為清和說,這天下務虛的讀書人太多了,他們只會子曰一些孔孟之道,說一些空洞道理。這些人,總是文章寫的再怎麽花團錦簇,也無法成為治世之能臣。民計民生、問案緝查、修橋鋪路、治理河道等等這些,不是寫文章能解決的,這些本事都來自於生活,需要低下身子去學,而不是高高在上的之乎者也。”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