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綜合條文 (13)
關燈
小
中
大
輕巡洋艦絕不應該是一種昂貴的戰艦,應該是買得起,用得起,損失得起的普通戰艦,是海軍在戰爭期間能夠大規模采購,能夠大幅度提高海軍作戰能力的戰艦。
只是,當時其他幾家造船廠的設計方案仍然沿著海軍原來的思路在走,性能差得更遠。
第一輪招標之後,帝國海軍給了崇明造船廠一份價值一百五十萬金元的再設計合同。按照合同規定,崇明造船廠如果能夠在半年之內重新提交,並且得到海軍采納的設計方案,這一百五十萬金元就是給造船廠的獎金。如果達不到這個目的,海軍將采用其他造船廠的設計方案,並且在今後的建造中從建造費用內扣除這一百五十萬金元。
六十九年(37年)五月,在合同最後期限前一天,崇明造船廠提交了第二份設計方案。
這次,崇明造船廠的設計就保守得多了。
其排水量控制在了一萬噸,仍然采用一百五十毫米口徑的主炮,且主炮數量仍然是十五門,采用一百毫米口徑的速射炮,設計航速達到了三十五節,而多餘的大部分重量都用來提高戰艦的生存力。
可以說,這份設計又保守得有點過頭了。
只是當時沒有可以替換的方案。在此情況下,帝國海軍勉強采納了崇明造船廠的設計方案,並且提出了改進設計要求。
主要就是適當提高排水量,以全面增強戰艦的戰鬥力。
當時,為了讓崇明造船廠盡快完成設計,帝國海軍還專門派遣了幾名懂戰艦設計的軍官去造船廠協助工作。當然,這些軍官的主要工作就是讓造船廠的工程師在設計戰艦的時候盡量把握海軍的意圖,不要再劍走偏鋒。
名義上是改進設計,實際上第二版設計方案幾乎完全被推翻,相當於重頭設計了一遍。
到六十九年(37年)年底,崇明造船廠才完成了第三次設計。
這次的設計方案讓海軍比較滿意,主要是排水量增加到了一萬三千噸,在保持輕巡洋艦的火力標準下,其他各項性能都有非常明顯的提升,特別是在防護、生存、續航與適航性能方面,比起普通的輕巡洋艦提高了足足一個等級。
敲定了基本設計方案之後,立即進入了細節設計階段。
為了加快設計進度,讓崇明造船廠的工程師少犯“經驗主義”錯誤,海軍派駐到崇明造船廠的船舶專家超過了二十人,而且這些人幾乎全程參與了新式戰艦的設計工作。
可想而知,當時帝國海軍有多麽重視這種輕巡洋艦。
實際上,帝國海軍一直非常重視輕巡洋艦。不管是在和平時期,還是在戰爭時期,輕巡洋艦一直是帝國海軍的主要戰鬥力量。在很大多時候,帝國海軍對輕巡洋艦的重視程度甚至不亞於主力艦。在和平時期,帝國海軍寧願延緩主力艦的建造工作,也要盡量保持輕巡洋艦的戰鬥力。
隨著戰爭一步步的迫近,帝國海軍肯定需要更多,更強的輕巡洋艦。
七十年(38年)八月,所有細節設計工作完成。當年年底,帝國海軍就用一筆特別經費采購了第一批八艘,並且將建造任務分配給了當時能夠承擔輕巡洋艦建造工作的四家造船廠。
十二月二十四日,首艦“沈陽”號就在崇明造船廠正式動工了。
只是,建造工作並不是一帆風順的。
當時,帝國海軍正在建造“海龍”級大型巡洋艦,而且已經明確了這種戰艦的用途:破交作戰。因此,“海龍”級大型巡洋艦的續航力大得驚人,甚至超過了當時世界上正在設計的所有快速戰列艦。更重要的是,“海龍”級的設計巡航速度是十八節,而不是戰列艦的十四節。
如此一來,“海龍”級服役之後將面臨一個極為尷尬的問題:沒有搭檔。
第一次世界大戰已經證明,單獨行動的襲擊艦與破交艦的生存能力是相當低的,而且在遇到有護航戰艦的商船隊的時候,單獨行動的破交艦往往只能望洋興嘆,難以進行有效的攻擊。即便“海龍”級異常強大,可以輕易的蹂躪任何一種護航戰艦,可是作為一種昂貴的大型戰艦,去扮演“獨行俠”肯定不太合適。
也就是說,要想發揮“海龍”級大型巡洋艦的戰鬥力,需要為其配備一種戰艦。
最合適的當然是輕巡洋艦,可是帝國海軍沒有一種在役的輕巡洋艦的續航力,巡航速度能夠跟得上“海龍”級大型巡洋艦。如果用這些輕巡洋艦配合“海龍”級行動,只能拖“海龍”級的後腿。
最終,帝國海軍的目光落到了剛剛動工建造的省會級輕巡洋艦上。
七十一年(39年)初,四家造船廠都收到了消息,要求暫停建造工作。隨即,帝國海軍要求崇明造船廠在盡量不改動原有設計的情況下,將省會級輕巡洋艦的巡航速度提高到十八節,並且將續航力至少提高到一萬五千海裏,以滿足伴隨“海龍”級大型巡洋艦執行破交作戰任務的最低要求。
可以說,這個改進要求顯得有點過分。
要將巡航速度提高四節,將續航力提高四千海裏,還得不對艦體做過大的改動,也就不能更換相關的設備。可以說,這讓造船廠的工程師很頭痛。
最終,造船廠的工程師只能委托汽輪機廠將原有的汽輪機進行修改,使其標準輸出功率提高百分之三十(並非最大輸出功率),同時想方設法的戰艦上增設油艙,以攜帶更多的燃油,提高續航力。最直接的辦法就是將原本用來抵抗魚雷攻擊的艦體隔艙(空艙)全部設置為油艙,並且壓縮艦員的生活空間,增加油艙容積。為了不讓排水量增大得過多,從而降低巡航速度,工程師還不得不取消了一些關鍵部位的強化裝甲,減少了兩座副炮炮塔,並且將標準魚雷發射期改成了簡易發射器,魚雷儲量也減少了一半。
五月,改進設計基本上完成,建造工作再次開始。
可以說,經過這一次改進,省會級的前八艘已經不是輕巡洋艦了,而是專門用來執行破交任務的破交艦。
當然,帝國海軍對改進結果也是比較滿意的。
其主要性能:
標準排水量:13500噸,滿載排水量:17850噸,最大排水量:19250噸;總長:192.6米,水線長度:184.4米,型寬:18.7米,吃水:7.2米,定員:778人。
鍋爐:8臺六十九年型燃油鍋爐,主機:4臺七十年型(乙型)蒸汽輪機,功率:140000軸馬力,推進:4軸4漿;航速:35節,續航力:15000海裏/18節。
主炮:15門六十七年性150毫米/L52型艦炮(5×3),副炮:12門七十一年型130毫米/L50型艦炮(6×2),魚雷:2具三聯裝550毫米魚雷發射器(各備雷10條)。
主裝甲帶:110-150毫米,裝甲隔艙:80毫米,水平裝甲:50-80+75毫米,炮塔:150毫米,炮座:150毫米,司令塔:110-150毫米。
從這些性能就能看出,省會級的火力與漢江級相當,魚雷攻擊能力甚至不如漢江級。裝甲防護方面,省會級比漢江級僅有相當有限的提高,只是在結構設計方面比漢江級好得多,超過了大部分輕巡洋艦。
艦型方面,為了提高速度,降低續航阻力,省會級采用了大長寬比艦體。
除了裝假比漢江級多了大概一千噸之外,省會級多餘出來的排水量幾乎都用於提高續航力與巡航速度了。
比如,漢江級的載油量只有2450噸,占排水量的百分之二十五左右。省會級的載油量達到了4750噸,占排水量的百分之三十五。可是,其續航力僅比漢江級多了3000海裏,主要原因就是其巡航速度達到了十八節,而不是相對理想的十四節。
因為在設計上花費的時間太多,加上再次開工建造時需要更換大量設計圖紙,耽擱了施工進度,所以省會級沒能跟皇帝級戰列艦一同服役,而是與四艘“海龍”級,也就是與皇帝級乙型戰列艦一同服役。
服役之後,八艘省會級全都編入了海龍級大型巡洋艦的破交艦隊。
也就在前八艘省會級正在建造的時候,隨著戰爭爆發,帝國海軍立即下達了第二批十四艘省會級輕巡洋艦的訂單。
這次,海軍卻不再要求省會級具有強大的續航力。
原因很簡單,“海龍”級太昂貴了,帝國海軍只訂購了四艘。而且在全面審核了第二種大型巡洋艦的建造成本之後,海軍認為第二種大型巡洋艦的價格將比海龍級低得過,可以大批量采購,從而可以由大型巡洋艦單獨組成破交艦隊,而不需要由輕巡洋艦擔任破交作戰任務。
另外,就是省會級的續航力仍然顯得有點短,難以全程伴隨大型巡洋艦活動。
在此情況下,海軍要求第二批省會級會到原來的設計思路上來,通過縮短續航力,降低標準巡航速度,提高戰艦的戰鬥力與防護性能。
對造船廠來說,這肯定又是一件麻煩事,只是在當時的情況下,海軍需要第一。
結果,第二批省會級幾乎完全變了樣。
其主要性能為:
標準排水量:13000噸,滿載排水量:16800噸,最大排水量:18700噸;總長:192.6米,水線長度:184.4米,型寬:18.7米,吃水:7.0米;定員:732人。
鍋爐:8臺六十九年型燃油鍋爐,主機:4臺七十年型蒸汽輪機,功率:140000軸馬力,推進:4軸4漿;航速:36節,續航力:12000海裏/14節。
主炮:15門六十七年型150毫米/L52型艦炮(5×3),副炮:16門七十一年型130毫米/L50型艦炮(8×2),魚雷:2具五聯裝550毫米魚雷發射器(各備雷20條)。
主裝甲帶:110-150+50毫米,裝甲隔艙:80毫米,水平裝甲:80+75毫米,炮塔:170毫米,炮座:150毫米,司令塔:110-170毫米。
從性能對比上就能看出,第二批省會級加強了武備(多了四門速射炮,魚雷發射器也變成了五聯裝),加強了防禦(主裝甲帶,水平裝甲,炮塔與司令塔都得到了加強),可其最大的變化是性能數據上看不出來的。
這就是艦體水線以下部位的防魚雷隔艙。
最初的時候,省會級是按照被一條93式氧氣魚雷擊中之後不會沈沒,被550毫米(西方國家為二十一英寸)魚雷擊中不會完全喪失戰鬥力而設計的。顯然,這個防魚雷強度超過了所有輕巡洋艦的標準。
而在第一批八艘中,因為要增大續航力,工程師只能在防魚雷隔艙上打主意。
其最終結果很明顯,第一批八艘省會級的防魚雷能力大大降低。
省會級的水下防禦能力在實戰中得到了考驗。第二批與第三批的二十八艘中,沒有一艘在戰爭期間被魚雷擊沈!
可以說,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省會級輕巡洋艦,也是帝國海軍在戰爭爆發之後設計的第一種具有強大艦隊作戰能力的輕巡洋艦。
在采購了第二批之後,帝國海軍又迅速追加了第三批十四艘的訂單,使省會級的總產量達到了三十六艘!由此可見,省會級的性能確實讓海軍感到很滿意。
隨著越來越多的省會級輕巡洋艦服役,西南級與松花江級輕巡洋艦陸續退出了一線戰場。
也正是從省會級輕巡洋艦開始,帝國海軍放棄了輕巡洋艦的標準,開始建造能夠使用多種任務,能夠在戰場上得到廣泛應用的“多用途巡洋艦”(一般被稱為通用巡洋艦)。
因為前八艘與後二十八艘有很大的區別,所以前八艘由被稱為“沈陽”級,而後二十八艘被稱為“綏城”級。只是,帝國海軍並沒有對其進行嚴格區分,因為隨著越來越多的大型巡洋艦服役,前八艘省會級也逐漸退出了破交作戰行動,在進行改進(主要就是恢覆防魚雷隔艙,換上大型魚雷發射器,加強關鍵部位的裝甲,但沒有增加兩座速射炮炮塔,後來,也正是通過速射炮炮塔的數量來區分前八艘與後二十八艘)之後,編入了作戰艦隊,使其恢覆了本來面目。
……
地名解釋:北冰港——馬加丹,鵬城——雅庫茨克,極東——阿納德爾,冰灣——帕拉納,綏城——彼得巴甫羅夫斯克,北海——烏蘭烏德,柏楊——伊爾庫茨克,灣河——克拉斯諾亞爾斯克
王者風範——皇帝級乙型戰列艦
英宗號,代宗號,憲宗號,孝宗號,武宗號,世宗號,穆宗號,神宗號,光宗號,熹宗號,思宗號,安宗號。
……
隨著《華盛頓海軍軍備條約》實效,《倫敦海軍條約》大大放寬了對戰列艦的限制,並且僅僅只有五年的有效期,當世界大戰的陰影再次降臨的時候,世界各國拋起了一股新的造艦浪潮。
海軍軍備競賽再次展開。
皇帝級戰列艦的出現,將戰列艦領入了“快速時代”。當時,幾乎所有海軍強國都認識到了快速戰列艦的重要性與強大性,並且都陸續展開了各自新式戰列艦的設計與建造工作。從根本上講,“快速戰列艦”並不是新生事物。
雖然戰列巡洋艦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表現讓之前投入巨大力氣的帝國與英國都倍感失望,但是戰列巡洋艦仍然有存在的價值,特別是在簽訂《華盛頓海軍軍備條約》之後,各海軍強國不能繼續擴大主力艦的規模,只能將重點放到“次級主力艦”,即擁有八英寸(200毫米)主炮的重巡洋艦上。如此一來,各海軍強國都需要一種能夠追上重巡洋艦,同時又能輕易擊敗重巡洋艦的戰艦。
戰列巡洋艦是理想的選擇,可是其造價太高,且實戰中,往往被艦隊指揮官當作戰列艦使用,使其難以發揮真正的效能。
重新開發新式戰艦也不大可能,按照《華盛頓海軍軍備條約》的規定,排水量超過一萬噸的都是“主力艦”,都受到了嚴格的限制。而重巡洋艦的排水量幾乎都接近一萬噸,因此很難在一萬噸的標準排水量的限制之下造出能夠完全克制重巡洋艦的戰艦。
如此一來,各國只能把目光投向戰列艦。
隨著技術,特別是動力技術的進步,建造速度追得上重巡洋艦的戰列艦不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
有了需求,又有技術基礎,快速戰列艦問世就只是個時間上的問題。
實際上,早在《華盛頓海軍軍備條約》實效前幾年,各主要的海軍強國就開始了新式戰列艦,也就是後來的快速戰列艦的研制工作。
比如,美國海軍第一種快速戰列艦——北卡羅來納級戰列艦的初始設計工作開始於五十五年(23年),也就是在《華盛頓海軍軍備條約》簽署後兩年,美國就秘密開展了相關的設計,以及技術儲備工作。
另外,每一個海軍強國都不會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裏”。
如同美國幾乎同時推進北卡羅來納級戰列艦與南達科他級戰列艦的設計工作一樣,帝國也同時展開了兩級快速戰列艦的研制工作,而且優先選擇了技術成熟,易於建造的型號,以便快速形成戰鬥力。
帝國的第二級快速戰列艦就是皇帝級乙型(因為皇帝級首艦命名為“太祖”,所有又被稱為“太祖”級,皇帝級乙型首艦被命名為“英宗”,所有又被稱為“英宗”級)。
因為同為江南造船廠設計,所以英宗級與太祖級有很多的相似之處。
比如,兩級戰列艦的主要武備幾乎一模一樣,動力設備也有很大的通用性,甚至連艦體都非常相似。
當時,很多人都認為,英宗級是太祖級的裝甲加強型。
這也正是太祖級戰列艦最大的問題,防禦薄弱!
雖然按照以往的標準衡量,太祖級的防護能力超過了長江級,足以應付十四英寸艦炮的威脅。問題是,各主要強國都在開發口徑更大的艦炮,比如美國的十六英寸,英國的十五英寸,日本甚至搞出了十八英寸的主炮。在這些新式艦炮面前,太祖級的裝甲防護能力就顯得有點力不從心了。
另外,穿甲彈的改進也是一個巨大的威脅。實際測試表明,太祖級難以有效抵擋十六英寸(400毫米)重型穿甲彈的打擊,其避彈區將大幅度縮水。當時,美國已經在加緊研制十六英寸重型穿甲彈。也就是說,太祖級的防護性能很快就將落伍。
在此情況下,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增大排水量,保持原有武備,從而增加裝甲重量。
問題是,增大排水量,必須重新設計艦體,僅僅這一項工作,就至少需要兩到三年的時間,而帝國海軍肯定等不了這麽久。
在此情況下,江南造船廠的工程師想到了另外一個辦法。
即在不大幅度改變艦體的情況下,盡量縮短艦體長度,從而縮小主要防護區的面積,在采用同等重量的裝甲時,提高裝甲厚度。另外,按照太祖級的設計經驗,采用傾斜角更大的主裝甲帶,從而更大幅度的提高裝甲防護能力。
這一設計思想立即被采納,並且很快得到了海軍的認同。
因為與太祖級采用了基本上相同的動力裝置,所以新戰艦不能減少艦體的衍梁數量,只能通過縮短衍梁的間隔距離來達到縮短艦長的目的。結果,新戰艦的長度比太祖級短了18米,艦艏與艦艉間的隔艙長度縮短了25米(達115米)。另外,用一根煙囪取代了兩根煙囪,解決了火炮布置上存在的甲板面積不足的問題。
當然,縮短艦長帶來的問題也很多。
比如戰艦的內部空間減少,從而降低了每名艦員的居住空間。相對而言,這個問題還不算嚴重,本來戰列艦上的居住條件就要比其他戰艦好得多,適當降低一點,艦隊官兵還能承受。
最大的問題是,艦長縮短之後,戰艦的航行阻力將大大增加。
另外,加強的防護設計也使戰艦的排水量進一步增加,從而降低了速度!
如此一來,如果完全采用太祖級的動力系統,新戰艦的速度肯定達不到30節。根據測算,甚至連27節都達不到!
27節正是快速戰列艦的最低標準!
萬幸的是,就在新式戰列艦設計的時候,新式動力設備的研制工作也完成了。準確的說,這是在六十五年型鍋爐與六十六年型蒸汽輪機的基礎上改進而來的,基本尺寸數據沒有太大的改變,輸出功率提高了15%。
有了新的動力系統,速度的問題得到了解決,最後測試時,其航速達到了29.5節。
戰艦的設計進度也完全達到了海軍的要求。七十一年(39年),得知美國海軍的南達科他級戰列艦開工建造之後,帝國海軍立即申請特別經費,開始了新式戰列艦的建造工作,而且一次性訂購了四艘。
七十三年(41年)年底,四艘英宗級戰列艦陸續服役。
其主要性能為:
標準排水量:38500噸,滿載排水量:42300噸,最大排水量:46100噸;總長:203米,型寬:33米,吃水:10.5米;定員:1800人。
鍋爐:8臺七十年型燃油鍋爐,主機:4臺七十一年型蒸汽輪機,功率:161000軸馬力,推進:4軸4漿;航速:29.5節,續航力:14500海裏/14節。
主炮:9門六十七年型400毫米/L50型艦炮(3×3),副炮:16門六十七年型150毫米/L52型艦炮(8×2),速射炮:12門五十年型100毫米/L50型艦炮(6×2)。
主裝甲帶:310-350毫米,裝甲甲板:150-180毫米,露天甲板:40毫米,防彈片甲板:20毫米,炮塔:200-450毫米,炮座:350-450毫米,司令塔:350-450毫米。
嚴格的說,英宗級戰列艦仍然不是帝國海軍夢寐以求的全新戰列艦。
從各項數據看得出來,英宗級“繼承”了太祖級的很多特點。另外,緊湊的設計也為英宗級留下了一些隱患,以及性能上的缺陷。
只是,相對而言,英宗級的各項性能都超過了所針對的南達科他級戰列艦。
重量方面,兩者幾乎相等,英宗級的標準排水量比南達科他級多出了大概600噸,對戰列艦來說,這根本算不了什麽。
動力方面,英宗級比南達科他級多出了25%,大概31000軸馬力。因為英宗級的線型更加飽滿,所以航行阻力偏大,其最高速度只比南達科他級多了2節。續航力方面,英宗級只少了500海裏,可以說旗鼓相當。
火力方面,英宗級的9門400毫米主炮無論在近距離使用標準穿甲彈,還是在遠距離使用重型穿甲彈,其穿甲能力都超過了南達科他級的9門MK6型16英寸艦炮。副炮方面,因為南達科他級沒有采用大口徑副炮,而是用5英寸艦炮扮演了副炮與速射炮的角色,所以英宗級仍然大大領先。
裝甲方面,英宗級的主裝甲帶與水平裝甲的厚度都超過了南達科他級,僅僅只有主炮與司令塔裝甲的最大厚度比南達科他級略小了幾毫米。而在實戰中,這幾毫米的厚度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另外,南達科他級主裝甲帶的傾角為19度,而英宗級在經過反覆測試後,采用了23度的傾角,其實際防護能力明顯比南達科他級優秀!
另外,當時江南造船廠的工程師還做了一個有趣的測試。
如果“英宗”號與“南達科他”號在海上遭遇,並且都及時發現了對方,而且都沒有搶占到有利位置,並且在雷達引導下進行遠距離炮戰,且暫不考慮雙方雷達性能上的差距。也就是說,在其他各項條件相同的情況下,兩者決鬥。
“英宗”號發射的400毫米重型穿甲彈能夠在22000米之外砸開“南達科他”號的水平裝甲。相反,“南達科他”號發射的16英寸重型穿甲彈只能在27000米外砸開“英宗”號的水平裝甲。
隨著距離拉近,雙方都將進入“避彈區”。
到19500米的時候,“英宗”號發射的400毫米重型穿甲彈就能打穿“南達科他”號的主裝甲帶。相反,“南達科他”號必須將交戰距離拉近到16200米的時候,才能用16英寸重型穿甲彈打穿“英宗”號的主裝甲帶。
距離再一步拉近,到16500米的時候,“英宗”號就能用400毫米標準穿甲彈打穿“南達科他”號的主裝甲帶。相反,“南達科他”號需要把距離拉近到12500米,才能用16英寸標準穿甲彈打穿“英宗”號的主裝甲帶。
當然,這只是工程師根據掌握的數據做出的大概估算。
實戰中,會出現很多的情況。另外,穿甲彈能否打穿裝甲,也有一個比例。很多時候,即便距離拉得很近,穿甲彈也不一定能夠打穿戰列艦的裝甲。如果運氣好的話,恐怕在很遠的距離上就能在戰列艦的身上開幾個窟窿了。
當然,這些對比也能說明問題。
按照當時的觀點,英宗級戰列艦對南達科他級戰列艦有著明顯優勢,但不是壓倒性的優勢。
作為一種“過渡”性質的戰列艦,英宗級與太祖級一樣,在原本就不太好的基礎上,通過工程師與設計人員的努力,將其性能發揮到了極限。
另外,作為快速戰列艦,英宗級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特別是在最艱難的歲月發揮出了應有的作用,成為了帝國海軍的中堅力量!
海上奶牛——天幹地支級快速綜合補給艦
相對於快速戰鬥支援艦,帝國海軍對海上綜合補給的認識比較晚。
作為世界上歷史最悠久,實力最強大的海軍,帝國海軍不但擁有世界上最先進,規模最龐大的艦隊,還擁有世界上最完善,分布最為廣泛的海外基地。
快速戰鬥支援艦的出現,主要是因為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帝國海軍需要用有限的兵力完成更為繁重的任務,比如鎮壓殖民地暴亂,保護海外領地,維護帝國在世界各地的利益,保證帝國僑民的安全等等。另外,局部作戰與地方小規模沖突的戰鬥強度都不大,敵對力量幾乎無法威脅到帝國海軍的戰艦,艦隊最需要的是彈藥,而不是燃油。如此一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之前,帝國海軍最為重視的就是以運送彈藥,提高戰艦持續作戰能力的快速戰鬥支援艦。
當時,帝國海軍並不是沒有專門用於油水補給的艦船。
在鎮壓東北非洲與南亞殖民地暴亂的時候,帝國海軍就征用了數艘民用油輪,並且臨時為這些油輪安裝了燃油與淡水補給設備,由其為持續作戰的艦隊提供油水補給。
顯然,這些臨時征召的船只無法滿足高強度戰爭的作戰需要。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帝國海軍已經認識到了海上油水補給的重要性。
相對而言,再多的,再密集的海外軍事基地都無法滿足艦隊高強度作戰時所需要的後勤保障與後勤補給。另外,維護海外軍事基地的代價非常巨大,不管是帝國海軍,還是其他任何一個海軍強國,都不可能在維持大量的海外軍事基地。在此情況下,要想提高艦隊的持續作戰能力,就必須增強海上補給能力。
正是在這一背景下,帝國海軍提出了設計與建造快速綜合補給艦的要求。
與快速戰鬥支援艦相比,快速綜合補給艦更為註重油水補給,同時具備一定的戰艦維護與修覆能力。
最初的時候,帝國海軍還計劃通過將快速戰鬥支援艦的任務範圍擴大來滿足艦隊補給。
很快,這一方案就被否決了。
如果按照一艘快速戰鬥支援艦滿足一支艦隊(至少二艘戰列艦,四艘巡洋艦與六艘驅逐艦)的後勤保障需要來計算,至少需要運載八千五百噸的彈藥,一萬五千噸燃油,二千五百噸淡水,五百噸食物,以及一千到一千五百噸的其他各類物資設備。如此一來,一艘快速戰鬥支援艦至少得運載二萬八千噸貨物,如果要使其達到最低二十四節的巡航速度,以及一萬五千海裏以上的航程,其滿載排水量必然超過五萬五千噸。
以戰前的船舶建造能力,這樣的艦船即便能夠建造出來,價格都將高得離譜。
另外,從長遠角度來看,這種按照戰前標準設計的後勤保障艦船很快就會落後。戰爭爆發之後,各類戰艦都是越造越大,戰列艦的標準排水量很快就超過了四萬五千噸,最終甚至超過了六萬噸;輕巡洋艦的排水量也很快超過了一萬噸,最終發展成了多用途巡洋艦;驅逐艦的排水量也是直線上升,甚至超過了一戰時期的快速巡洋艦。隨著戰艦排水量增加,戰艦的載油量,載彈量,以及官兵數量都會增加,從而導致戰艦一次所需補給物資的數量急劇上升。
再者,戰爭時期,艦隊的規模也在擴大,一支作戰艦隊往往包括了四艘戰列艦,八艘輕巡洋艦與十二到十六艘驅逐艦。
由此可見,即便按照五萬五千噸的滿載排水量設計,二艘後勤保障艦船都難以為一支作戰艦隊提供後勤保障。
從戰時安全角度考慮,也不能把所有的“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裏面。
綜合這些因素,帝國海軍最終決定發展一種側重油水補給,具有綜合後勤保障能力的艦船。
相關的設計任務仍然委托給了南通造船廠。
當時,帝國海軍的軍費有所提高,但是大部分的資金都用來采購新式戰艦,而且“節氣”級快速戰鬥支援艦也在建造之中,所以帝國海軍沒有太多的經費來設計與采購快速綜合補給艦。從一開始,海軍就要求盡量降低成本。
如此一來,南通造船廠采用了設計“節氣”級的方法,即大量采用民船標準。
為了降低設計費用,南通造船廠還大量借鑒了“節氣”級的設計理念,同時盡可能的降低不必要的設計指標。
這一設計指導思想對該級快速綜合補給艦造成了很大的影響。
從當時的情況來看,南通造船廠的船舶工程師也沒有別的辦法,要想達到海軍提出的采購標準,他們必須盡量壓低價格,如果拿不到訂單,再好的艦船也只能停留在設計圖紙上,對船廠沒有任何好處可言。
七十一年(39年),初步設計工作全部完成。
審批的時候,海軍提出了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只是,當時其他幾家造船廠的設計方案仍然沿著海軍原來的思路在走,性能差得更遠。
第一輪招標之後,帝國海軍給了崇明造船廠一份價值一百五十萬金元的再設計合同。按照合同規定,崇明造船廠如果能夠在半年之內重新提交,並且得到海軍采納的設計方案,這一百五十萬金元就是給造船廠的獎金。如果達不到這個目的,海軍將采用其他造船廠的設計方案,並且在今後的建造中從建造費用內扣除這一百五十萬金元。
六十九年(37年)五月,在合同最後期限前一天,崇明造船廠提交了第二份設計方案。
這次,崇明造船廠的設計就保守得多了。
其排水量控制在了一萬噸,仍然采用一百五十毫米口徑的主炮,且主炮數量仍然是十五門,采用一百毫米口徑的速射炮,設計航速達到了三十五節,而多餘的大部分重量都用來提高戰艦的生存力。
可以說,這份設計又保守得有點過頭了。
只是當時沒有可以替換的方案。在此情況下,帝國海軍勉強采納了崇明造船廠的設計方案,並且提出了改進設計要求。
主要就是適當提高排水量,以全面增強戰艦的戰鬥力。
當時,為了讓崇明造船廠盡快完成設計,帝國海軍還專門派遣了幾名懂戰艦設計的軍官去造船廠協助工作。當然,這些軍官的主要工作就是讓造船廠的工程師在設計戰艦的時候盡量把握海軍的意圖,不要再劍走偏鋒。
名義上是改進設計,實際上第二版設計方案幾乎完全被推翻,相當於重頭設計了一遍。
到六十九年(37年)年底,崇明造船廠才完成了第三次設計。
這次的設計方案讓海軍比較滿意,主要是排水量增加到了一萬三千噸,在保持輕巡洋艦的火力標準下,其他各項性能都有非常明顯的提升,特別是在防護、生存、續航與適航性能方面,比起普通的輕巡洋艦提高了足足一個等級。
敲定了基本設計方案之後,立即進入了細節設計階段。
為了加快設計進度,讓崇明造船廠的工程師少犯“經驗主義”錯誤,海軍派駐到崇明造船廠的船舶專家超過了二十人,而且這些人幾乎全程參與了新式戰艦的設計工作。
可想而知,當時帝國海軍有多麽重視這種輕巡洋艦。
實際上,帝國海軍一直非常重視輕巡洋艦。不管是在和平時期,還是在戰爭時期,輕巡洋艦一直是帝國海軍的主要戰鬥力量。在很大多時候,帝國海軍對輕巡洋艦的重視程度甚至不亞於主力艦。在和平時期,帝國海軍寧願延緩主力艦的建造工作,也要盡量保持輕巡洋艦的戰鬥力。
隨著戰爭一步步的迫近,帝國海軍肯定需要更多,更強的輕巡洋艦。
七十年(38年)八月,所有細節設計工作完成。當年年底,帝國海軍就用一筆特別經費采購了第一批八艘,並且將建造任務分配給了當時能夠承擔輕巡洋艦建造工作的四家造船廠。
十二月二十四日,首艦“沈陽”號就在崇明造船廠正式動工了。
只是,建造工作並不是一帆風順的。
當時,帝國海軍正在建造“海龍”級大型巡洋艦,而且已經明確了這種戰艦的用途:破交作戰。因此,“海龍”級大型巡洋艦的續航力大得驚人,甚至超過了當時世界上正在設計的所有快速戰列艦。更重要的是,“海龍”級的設計巡航速度是十八節,而不是戰列艦的十四節。
如此一來,“海龍”級服役之後將面臨一個極為尷尬的問題:沒有搭檔。
第一次世界大戰已經證明,單獨行動的襲擊艦與破交艦的生存能力是相當低的,而且在遇到有護航戰艦的商船隊的時候,單獨行動的破交艦往往只能望洋興嘆,難以進行有效的攻擊。即便“海龍”級異常強大,可以輕易的蹂躪任何一種護航戰艦,可是作為一種昂貴的大型戰艦,去扮演“獨行俠”肯定不太合適。
也就是說,要想發揮“海龍”級大型巡洋艦的戰鬥力,需要為其配備一種戰艦。
最合適的當然是輕巡洋艦,可是帝國海軍沒有一種在役的輕巡洋艦的續航力,巡航速度能夠跟得上“海龍”級大型巡洋艦。如果用這些輕巡洋艦配合“海龍”級行動,只能拖“海龍”級的後腿。
最終,帝國海軍的目光落到了剛剛動工建造的省會級輕巡洋艦上。
七十一年(39年)初,四家造船廠都收到了消息,要求暫停建造工作。隨即,帝國海軍要求崇明造船廠在盡量不改動原有設計的情況下,將省會級輕巡洋艦的巡航速度提高到十八節,並且將續航力至少提高到一萬五千海裏,以滿足伴隨“海龍”級大型巡洋艦執行破交作戰任務的最低要求。
可以說,這個改進要求顯得有點過分。
要將巡航速度提高四節,將續航力提高四千海裏,還得不對艦體做過大的改動,也就不能更換相關的設備。可以說,這讓造船廠的工程師很頭痛。
最終,造船廠的工程師只能委托汽輪機廠將原有的汽輪機進行修改,使其標準輸出功率提高百分之三十(並非最大輸出功率),同時想方設法的戰艦上增設油艙,以攜帶更多的燃油,提高續航力。最直接的辦法就是將原本用來抵抗魚雷攻擊的艦體隔艙(空艙)全部設置為油艙,並且壓縮艦員的生活空間,增加油艙容積。為了不讓排水量增大得過多,從而降低巡航速度,工程師還不得不取消了一些關鍵部位的強化裝甲,減少了兩座副炮炮塔,並且將標準魚雷發射期改成了簡易發射器,魚雷儲量也減少了一半。
五月,改進設計基本上完成,建造工作再次開始。
可以說,經過這一次改進,省會級的前八艘已經不是輕巡洋艦了,而是專門用來執行破交任務的破交艦。
當然,帝國海軍對改進結果也是比較滿意的。
其主要性能:
標準排水量:13500噸,滿載排水量:17850噸,最大排水量:19250噸;總長:192.6米,水線長度:184.4米,型寬:18.7米,吃水:7.2米,定員:778人。
鍋爐:8臺六十九年型燃油鍋爐,主機:4臺七十年型(乙型)蒸汽輪機,功率:140000軸馬力,推進:4軸4漿;航速:35節,續航力:15000海裏/18節。
主炮:15門六十七年性150毫米/L52型艦炮(5×3),副炮:12門七十一年型130毫米/L50型艦炮(6×2),魚雷:2具三聯裝550毫米魚雷發射器(各備雷10條)。
主裝甲帶:110-150毫米,裝甲隔艙:80毫米,水平裝甲:50-80+75毫米,炮塔:150毫米,炮座:150毫米,司令塔:110-150毫米。
從這些性能就能看出,省會級的火力與漢江級相當,魚雷攻擊能力甚至不如漢江級。裝甲防護方面,省會級比漢江級僅有相當有限的提高,只是在結構設計方面比漢江級好得多,超過了大部分輕巡洋艦。
艦型方面,為了提高速度,降低續航阻力,省會級采用了大長寬比艦體。
除了裝假比漢江級多了大概一千噸之外,省會級多餘出來的排水量幾乎都用於提高續航力與巡航速度了。
比如,漢江級的載油量只有2450噸,占排水量的百分之二十五左右。省會級的載油量達到了4750噸,占排水量的百分之三十五。可是,其續航力僅比漢江級多了3000海裏,主要原因就是其巡航速度達到了十八節,而不是相對理想的十四節。
因為在設計上花費的時間太多,加上再次開工建造時需要更換大量設計圖紙,耽擱了施工進度,所以省會級沒能跟皇帝級戰列艦一同服役,而是與四艘“海龍”級,也就是與皇帝級乙型戰列艦一同服役。
服役之後,八艘省會級全都編入了海龍級大型巡洋艦的破交艦隊。
也就在前八艘省會級正在建造的時候,隨著戰爭爆發,帝國海軍立即下達了第二批十四艘省會級輕巡洋艦的訂單。
這次,海軍卻不再要求省會級具有強大的續航力。
原因很簡單,“海龍”級太昂貴了,帝國海軍只訂購了四艘。而且在全面審核了第二種大型巡洋艦的建造成本之後,海軍認為第二種大型巡洋艦的價格將比海龍級低得過,可以大批量采購,從而可以由大型巡洋艦單獨組成破交艦隊,而不需要由輕巡洋艦擔任破交作戰任務。
另外,就是省會級的續航力仍然顯得有點短,難以全程伴隨大型巡洋艦活動。
在此情況下,海軍要求第二批省會級會到原來的設計思路上來,通過縮短續航力,降低標準巡航速度,提高戰艦的戰鬥力與防護性能。
對造船廠來說,這肯定又是一件麻煩事,只是在當時的情況下,海軍需要第一。
結果,第二批省會級幾乎完全變了樣。
其主要性能為:
標準排水量:13000噸,滿載排水量:16800噸,最大排水量:18700噸;總長:192.6米,水線長度:184.4米,型寬:18.7米,吃水:7.0米;定員:732人。
鍋爐:8臺六十九年型燃油鍋爐,主機:4臺七十年型蒸汽輪機,功率:140000軸馬力,推進:4軸4漿;航速:36節,續航力:12000海裏/14節。
主炮:15門六十七年型150毫米/L52型艦炮(5×3),副炮:16門七十一年型130毫米/L50型艦炮(8×2),魚雷:2具五聯裝550毫米魚雷發射器(各備雷20條)。
主裝甲帶:110-150+50毫米,裝甲隔艙:80毫米,水平裝甲:80+75毫米,炮塔:170毫米,炮座:150毫米,司令塔:110-170毫米。
從性能對比上就能看出,第二批省會級加強了武備(多了四門速射炮,魚雷發射器也變成了五聯裝),加強了防禦(主裝甲帶,水平裝甲,炮塔與司令塔都得到了加強),可其最大的變化是性能數據上看不出來的。
這就是艦體水線以下部位的防魚雷隔艙。
最初的時候,省會級是按照被一條93式氧氣魚雷擊中之後不會沈沒,被550毫米(西方國家為二十一英寸)魚雷擊中不會完全喪失戰鬥力而設計的。顯然,這個防魚雷強度超過了所有輕巡洋艦的標準。
而在第一批八艘中,因為要增大續航力,工程師只能在防魚雷隔艙上打主意。
其最終結果很明顯,第一批八艘省會級的防魚雷能力大大降低。
省會級的水下防禦能力在實戰中得到了考驗。第二批與第三批的二十八艘中,沒有一艘在戰爭期間被魚雷擊沈!
可以說,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省會級輕巡洋艦,也是帝國海軍在戰爭爆發之後設計的第一種具有強大艦隊作戰能力的輕巡洋艦。
在采購了第二批之後,帝國海軍又迅速追加了第三批十四艘的訂單,使省會級的總產量達到了三十六艘!由此可見,省會級的性能確實讓海軍感到很滿意。
隨著越來越多的省會級輕巡洋艦服役,西南級與松花江級輕巡洋艦陸續退出了一線戰場。
也正是從省會級輕巡洋艦開始,帝國海軍放棄了輕巡洋艦的標準,開始建造能夠使用多種任務,能夠在戰場上得到廣泛應用的“多用途巡洋艦”(一般被稱為通用巡洋艦)。
因為前八艘與後二十八艘有很大的區別,所以前八艘由被稱為“沈陽”級,而後二十八艘被稱為“綏城”級。只是,帝國海軍並沒有對其進行嚴格區分,因為隨著越來越多的大型巡洋艦服役,前八艘省會級也逐漸退出了破交作戰行動,在進行改進(主要就是恢覆防魚雷隔艙,換上大型魚雷發射器,加強關鍵部位的裝甲,但沒有增加兩座速射炮炮塔,後來,也正是通過速射炮炮塔的數量來區分前八艘與後二十八艘)之後,編入了作戰艦隊,使其恢覆了本來面目。
……
地名解釋:北冰港——馬加丹,鵬城——雅庫茨克,極東——阿納德爾,冰灣——帕拉納,綏城——彼得巴甫羅夫斯克,北海——烏蘭烏德,柏楊——伊爾庫茨克,灣河——克拉斯諾亞爾斯克
王者風範——皇帝級乙型戰列艦
英宗號,代宗號,憲宗號,孝宗號,武宗號,世宗號,穆宗號,神宗號,光宗號,熹宗號,思宗號,安宗號。
……
隨著《華盛頓海軍軍備條約》實效,《倫敦海軍條約》大大放寬了對戰列艦的限制,並且僅僅只有五年的有效期,當世界大戰的陰影再次降臨的時候,世界各國拋起了一股新的造艦浪潮。
海軍軍備競賽再次展開。
皇帝級戰列艦的出現,將戰列艦領入了“快速時代”。當時,幾乎所有海軍強國都認識到了快速戰列艦的重要性與強大性,並且都陸續展開了各自新式戰列艦的設計與建造工作。從根本上講,“快速戰列艦”並不是新生事物。
雖然戰列巡洋艦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表現讓之前投入巨大力氣的帝國與英國都倍感失望,但是戰列巡洋艦仍然有存在的價值,特別是在簽訂《華盛頓海軍軍備條約》之後,各海軍強國不能繼續擴大主力艦的規模,只能將重點放到“次級主力艦”,即擁有八英寸(200毫米)主炮的重巡洋艦上。如此一來,各海軍強國都需要一種能夠追上重巡洋艦,同時又能輕易擊敗重巡洋艦的戰艦。
戰列巡洋艦是理想的選擇,可是其造價太高,且實戰中,往往被艦隊指揮官當作戰列艦使用,使其難以發揮真正的效能。
重新開發新式戰艦也不大可能,按照《華盛頓海軍軍備條約》的規定,排水量超過一萬噸的都是“主力艦”,都受到了嚴格的限制。而重巡洋艦的排水量幾乎都接近一萬噸,因此很難在一萬噸的標準排水量的限制之下造出能夠完全克制重巡洋艦的戰艦。
如此一來,各國只能把目光投向戰列艦。
隨著技術,特別是動力技術的進步,建造速度追得上重巡洋艦的戰列艦不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
有了需求,又有技術基礎,快速戰列艦問世就只是個時間上的問題。
實際上,早在《華盛頓海軍軍備條約》實效前幾年,各主要的海軍強國就開始了新式戰列艦,也就是後來的快速戰列艦的研制工作。
比如,美國海軍第一種快速戰列艦——北卡羅來納級戰列艦的初始設計工作開始於五十五年(23年),也就是在《華盛頓海軍軍備條約》簽署後兩年,美國就秘密開展了相關的設計,以及技術儲備工作。
另外,每一個海軍強國都不會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裏”。
如同美國幾乎同時推進北卡羅來納級戰列艦與南達科他級戰列艦的設計工作一樣,帝國也同時展開了兩級快速戰列艦的研制工作,而且優先選擇了技術成熟,易於建造的型號,以便快速形成戰鬥力。
帝國的第二級快速戰列艦就是皇帝級乙型(因為皇帝級首艦命名為“太祖”,所有又被稱為“太祖”級,皇帝級乙型首艦被命名為“英宗”,所有又被稱為“英宗”級)。
因為同為江南造船廠設計,所以英宗級與太祖級有很多的相似之處。
比如,兩級戰列艦的主要武備幾乎一模一樣,動力設備也有很大的通用性,甚至連艦體都非常相似。
當時,很多人都認為,英宗級是太祖級的裝甲加強型。
這也正是太祖級戰列艦最大的問題,防禦薄弱!
雖然按照以往的標準衡量,太祖級的防護能力超過了長江級,足以應付十四英寸艦炮的威脅。問題是,各主要強國都在開發口徑更大的艦炮,比如美國的十六英寸,英國的十五英寸,日本甚至搞出了十八英寸的主炮。在這些新式艦炮面前,太祖級的裝甲防護能力就顯得有點力不從心了。
另外,穿甲彈的改進也是一個巨大的威脅。實際測試表明,太祖級難以有效抵擋十六英寸(400毫米)重型穿甲彈的打擊,其避彈區將大幅度縮水。當時,美國已經在加緊研制十六英寸重型穿甲彈。也就是說,太祖級的防護性能很快就將落伍。
在此情況下,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增大排水量,保持原有武備,從而增加裝甲重量。
問題是,增大排水量,必須重新設計艦體,僅僅這一項工作,就至少需要兩到三年的時間,而帝國海軍肯定等不了這麽久。
在此情況下,江南造船廠的工程師想到了另外一個辦法。
即在不大幅度改變艦體的情況下,盡量縮短艦體長度,從而縮小主要防護區的面積,在采用同等重量的裝甲時,提高裝甲厚度。另外,按照太祖級的設計經驗,采用傾斜角更大的主裝甲帶,從而更大幅度的提高裝甲防護能力。
這一設計思想立即被采納,並且很快得到了海軍的認同。
因為與太祖級采用了基本上相同的動力裝置,所以新戰艦不能減少艦體的衍梁數量,只能通過縮短衍梁的間隔距離來達到縮短艦長的目的。結果,新戰艦的長度比太祖級短了18米,艦艏與艦艉間的隔艙長度縮短了25米(達115米)。另外,用一根煙囪取代了兩根煙囪,解決了火炮布置上存在的甲板面積不足的問題。
當然,縮短艦長帶來的問題也很多。
比如戰艦的內部空間減少,從而降低了每名艦員的居住空間。相對而言,這個問題還不算嚴重,本來戰列艦上的居住條件就要比其他戰艦好得多,適當降低一點,艦隊官兵還能承受。
最大的問題是,艦長縮短之後,戰艦的航行阻力將大大增加。
另外,加強的防護設計也使戰艦的排水量進一步增加,從而降低了速度!
如此一來,如果完全采用太祖級的動力系統,新戰艦的速度肯定達不到30節。根據測算,甚至連27節都達不到!
27節正是快速戰列艦的最低標準!
萬幸的是,就在新式戰列艦設計的時候,新式動力設備的研制工作也完成了。準確的說,這是在六十五年型鍋爐與六十六年型蒸汽輪機的基礎上改進而來的,基本尺寸數據沒有太大的改變,輸出功率提高了15%。
有了新的動力系統,速度的問題得到了解決,最後測試時,其航速達到了29.5節。
戰艦的設計進度也完全達到了海軍的要求。七十一年(39年),得知美國海軍的南達科他級戰列艦開工建造之後,帝國海軍立即申請特別經費,開始了新式戰列艦的建造工作,而且一次性訂購了四艘。
七十三年(41年)年底,四艘英宗級戰列艦陸續服役。
其主要性能為:
標準排水量:38500噸,滿載排水量:42300噸,最大排水量:46100噸;總長:203米,型寬:33米,吃水:10.5米;定員:1800人。
鍋爐:8臺七十年型燃油鍋爐,主機:4臺七十一年型蒸汽輪機,功率:161000軸馬力,推進:4軸4漿;航速:29.5節,續航力:14500海裏/14節。
主炮:9門六十七年型400毫米/L50型艦炮(3×3),副炮:16門六十七年型150毫米/L52型艦炮(8×2),速射炮:12門五十年型100毫米/L50型艦炮(6×2)。
主裝甲帶:310-350毫米,裝甲甲板:150-180毫米,露天甲板:40毫米,防彈片甲板:20毫米,炮塔:200-450毫米,炮座:350-450毫米,司令塔:350-450毫米。
嚴格的說,英宗級戰列艦仍然不是帝國海軍夢寐以求的全新戰列艦。
從各項數據看得出來,英宗級“繼承”了太祖級的很多特點。另外,緊湊的設計也為英宗級留下了一些隱患,以及性能上的缺陷。
只是,相對而言,英宗級的各項性能都超過了所針對的南達科他級戰列艦。
重量方面,兩者幾乎相等,英宗級的標準排水量比南達科他級多出了大概600噸,對戰列艦來說,這根本算不了什麽。
動力方面,英宗級比南達科他級多出了25%,大概31000軸馬力。因為英宗級的線型更加飽滿,所以航行阻力偏大,其最高速度只比南達科他級多了2節。續航力方面,英宗級只少了500海裏,可以說旗鼓相當。
火力方面,英宗級的9門400毫米主炮無論在近距離使用標準穿甲彈,還是在遠距離使用重型穿甲彈,其穿甲能力都超過了南達科他級的9門MK6型16英寸艦炮。副炮方面,因為南達科他級沒有采用大口徑副炮,而是用5英寸艦炮扮演了副炮與速射炮的角色,所以英宗級仍然大大領先。
裝甲方面,英宗級的主裝甲帶與水平裝甲的厚度都超過了南達科他級,僅僅只有主炮與司令塔裝甲的最大厚度比南達科他級略小了幾毫米。而在實戰中,這幾毫米的厚度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另外,南達科他級主裝甲帶的傾角為19度,而英宗級在經過反覆測試後,采用了23度的傾角,其實際防護能力明顯比南達科他級優秀!
另外,當時江南造船廠的工程師還做了一個有趣的測試。
如果“英宗”號與“南達科他”號在海上遭遇,並且都及時發現了對方,而且都沒有搶占到有利位置,並且在雷達引導下進行遠距離炮戰,且暫不考慮雙方雷達性能上的差距。也就是說,在其他各項條件相同的情況下,兩者決鬥。
“英宗”號發射的400毫米重型穿甲彈能夠在22000米之外砸開“南達科他”號的水平裝甲。相反,“南達科他”號發射的16英寸重型穿甲彈只能在27000米外砸開“英宗”號的水平裝甲。
隨著距離拉近,雙方都將進入“避彈區”。
到19500米的時候,“英宗”號發射的400毫米重型穿甲彈就能打穿“南達科他”號的主裝甲帶。相反,“南達科他”號必須將交戰距離拉近到16200米的時候,才能用16英寸重型穿甲彈打穿“英宗”號的主裝甲帶。
距離再一步拉近,到16500米的時候,“英宗”號就能用400毫米標準穿甲彈打穿“南達科他”號的主裝甲帶。相反,“南達科他”號需要把距離拉近到12500米,才能用16英寸標準穿甲彈打穿“英宗”號的主裝甲帶。
當然,這只是工程師根據掌握的數據做出的大概估算。
實戰中,會出現很多的情況。另外,穿甲彈能否打穿裝甲,也有一個比例。很多時候,即便距離拉得很近,穿甲彈也不一定能夠打穿戰列艦的裝甲。如果運氣好的話,恐怕在很遠的距離上就能在戰列艦的身上開幾個窟窿了。
當然,這些對比也能說明問題。
按照當時的觀點,英宗級戰列艦對南達科他級戰列艦有著明顯優勢,但不是壓倒性的優勢。
作為一種“過渡”性質的戰列艦,英宗級與太祖級一樣,在原本就不太好的基礎上,通過工程師與設計人員的努力,將其性能發揮到了極限。
另外,作為快速戰列艦,英宗級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特別是在最艱難的歲月發揮出了應有的作用,成為了帝國海軍的中堅力量!
海上奶牛——天幹地支級快速綜合補給艦
相對於快速戰鬥支援艦,帝國海軍對海上綜合補給的認識比較晚。
作為世界上歷史最悠久,實力最強大的海軍,帝國海軍不但擁有世界上最先進,規模最龐大的艦隊,還擁有世界上最完善,分布最為廣泛的海外基地。
快速戰鬥支援艦的出現,主要是因為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帝國海軍需要用有限的兵力完成更為繁重的任務,比如鎮壓殖民地暴亂,保護海外領地,維護帝國在世界各地的利益,保證帝國僑民的安全等等。另外,局部作戰與地方小規模沖突的戰鬥強度都不大,敵對力量幾乎無法威脅到帝國海軍的戰艦,艦隊最需要的是彈藥,而不是燃油。如此一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之前,帝國海軍最為重視的就是以運送彈藥,提高戰艦持續作戰能力的快速戰鬥支援艦。
當時,帝國海軍並不是沒有專門用於油水補給的艦船。
在鎮壓東北非洲與南亞殖民地暴亂的時候,帝國海軍就征用了數艘民用油輪,並且臨時為這些油輪安裝了燃油與淡水補給設備,由其為持續作戰的艦隊提供油水補給。
顯然,這些臨時征召的船只無法滿足高強度戰爭的作戰需要。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帝國海軍已經認識到了海上油水補給的重要性。
相對而言,再多的,再密集的海外軍事基地都無法滿足艦隊高強度作戰時所需要的後勤保障與後勤補給。另外,維護海外軍事基地的代價非常巨大,不管是帝國海軍,還是其他任何一個海軍強國,都不可能在維持大量的海外軍事基地。在此情況下,要想提高艦隊的持續作戰能力,就必須增強海上補給能力。
正是在這一背景下,帝國海軍提出了設計與建造快速綜合補給艦的要求。
與快速戰鬥支援艦相比,快速綜合補給艦更為註重油水補給,同時具備一定的戰艦維護與修覆能力。
最初的時候,帝國海軍還計劃通過將快速戰鬥支援艦的任務範圍擴大來滿足艦隊補給。
很快,這一方案就被否決了。
如果按照一艘快速戰鬥支援艦滿足一支艦隊(至少二艘戰列艦,四艘巡洋艦與六艘驅逐艦)的後勤保障需要來計算,至少需要運載八千五百噸的彈藥,一萬五千噸燃油,二千五百噸淡水,五百噸食物,以及一千到一千五百噸的其他各類物資設備。如此一來,一艘快速戰鬥支援艦至少得運載二萬八千噸貨物,如果要使其達到最低二十四節的巡航速度,以及一萬五千海裏以上的航程,其滿載排水量必然超過五萬五千噸。
以戰前的船舶建造能力,這樣的艦船即便能夠建造出來,價格都將高得離譜。
另外,從長遠角度來看,這種按照戰前標準設計的後勤保障艦船很快就會落後。戰爭爆發之後,各類戰艦都是越造越大,戰列艦的標準排水量很快就超過了四萬五千噸,最終甚至超過了六萬噸;輕巡洋艦的排水量也很快超過了一萬噸,最終發展成了多用途巡洋艦;驅逐艦的排水量也是直線上升,甚至超過了一戰時期的快速巡洋艦。隨著戰艦排水量增加,戰艦的載油量,載彈量,以及官兵數量都會增加,從而導致戰艦一次所需補給物資的數量急劇上升。
再者,戰爭時期,艦隊的規模也在擴大,一支作戰艦隊往往包括了四艘戰列艦,八艘輕巡洋艦與十二到十六艘驅逐艦。
由此可見,即便按照五萬五千噸的滿載排水量設計,二艘後勤保障艦船都難以為一支作戰艦隊提供後勤保障。
從戰時安全角度考慮,也不能把所有的“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裏面。
綜合這些因素,帝國海軍最終決定發展一種側重油水補給,具有綜合後勤保障能力的艦船。
相關的設計任務仍然委托給了南通造船廠。
當時,帝國海軍的軍費有所提高,但是大部分的資金都用來采購新式戰艦,而且“節氣”級快速戰鬥支援艦也在建造之中,所以帝國海軍沒有太多的經費來設計與采購快速綜合補給艦。從一開始,海軍就要求盡量降低成本。
如此一來,南通造船廠采用了設計“節氣”級的方法,即大量采用民船標準。
為了降低設計費用,南通造船廠還大量借鑒了“節氣”級的設計理念,同時盡可能的降低不必要的設計指標。
這一設計指導思想對該級快速綜合補給艦造成了很大的影響。
從當時的情況來看,南通造船廠的船舶工程師也沒有別的辦法,要想達到海軍提出的采購標準,他們必須盡量壓低價格,如果拿不到訂單,再好的艦船也只能停留在設計圖紙上,對船廠沒有任何好處可言。
七十一年(39年),初步設計工作全部完成。
審批的時候,海軍提出了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