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三章綜合條文 (7)

關燈
海軍戰列艦速度慢的“特點”,跟上了伊麗莎白女王級的速度,比覆仇級還快點,更是大幅度超過了美國海軍除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夕建造的快速戰列艦之外的所有主力艦!

防護方面,南海級更是各型戰列艦中最優秀的,即便是與一向註重防護的美國海軍的主力艦相比,不但不遜色,反而在某些關鍵部位更為優秀。

更難能可貴的是,南海級的排水量只有30500噸,而美國海軍的新墨西哥級為32000噸,田納西級為32300噸,戰後開工建造的科羅拉多級達到了32600噸。英國海軍在戰後為對抗南海級而建造的納爾遜級更是達到了33313噸(同級的“羅德尼”號為33730噸)。

顯然,這一點足以體現出帝國在設計建造戰艦方面的領先優勢。

換句話說,如果南海級的排水量擴大到32000噸,其性能肯定還會有很大的提高,更是其他國家同時期戰列艦所無法比擬的。

除了作為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建造的最強大的戰列艦而被載入史冊之外,南海級戰列艦還因為第一個采用了400毫米口徑主炮而在戰列艦的歷史上留下了極為濃重的一筆,同時也拉開了新的主炮口徑之爭。

戰後的《華盛頓海軍軍備條約》將戰列艦的主炮口徑限制在400毫米(十六英寸),幾乎就是針對南海級設立的。

當然,南海級的出現,也沈重的打擊了英美兩國的信心。

後來,美國海軍的科羅拉多級戰列艦就率先換裝了十六英寸主炮。實際上,科羅拉多級戰列艦的艦體幾乎與之前的田納西級沒有區別,只是用四座雙聯裝十六英寸主炮炮塔換了四座三聯裝十四英寸主炮炮塔。

另外,英國海軍的納爾遜級戰列艦也在設計的時候被要求采用十六英寸主炮。

只不過,這兩級戰列艦的主炮威力根本不可與南海級相提並論。

不說別的,英美在研制十六英寸艦炮的投入方面根本比不上帝國在400毫米艦炮上的投入。

當初,為了研制400毫米艦炮,至少有數千名工程師與技術人員參與了相關工作。

更重要的是,從一開始,帝國海軍就訂下了比較高的技術要求,這一方面導致400毫米主炮的研制工作拖延了好幾年,另外一方面也賦予了該火炮強大的性能,以及今後進行大規模改進的餘地。

不說別的,後來的皇帝級戰列艦采用的就是從南海級戰列艦的主炮改進而來的400毫米主炮,其性能以比南海級的主炮提高了至少四成。另外,隨著大量配套彈藥的研制成功,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日本的460毫米主炮研制成功之前,帝國海軍的400毫米主炮仍然是世界上威力最大的艦炮!

相反,美國海軍的十六英寸主炮發展了好幾代,直到北卡羅來納級的MK6型才基本上達到了後來帝國海軍建造的長江級戰列艦所用的主炮的性能水平。直到依阿華級的MK7型才達到了皇帝級主炮的性能。

英國海軍更是被遠遠的拋在了後面,納爾遜級采用的十六英寸主炮被認為連伊麗莎白女王級的十五英寸主炮都比不上,甚至有部分人認為,MKⅠ型主炮連MKⅦ型十四英寸主炮都不如,不然英國海軍後來的喬治五世級也不會放棄十六英寸主炮,改回老線路,采用十四英寸主炮了。即便再往後推,英國海軍的前衛級戰列艦采用的也是伊麗莎白女王級的十五英寸主炮,而不是納爾遜級的十六英寸主炮。

毫無疑問,帝國煞費苦心的研制400毫米主炮有著極為重大的意義。

從長遠來看,這甚至是保證帝國海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能夠取得眾多海戰勝利的基礎裝備!

唯一可惜的是,四艘南海級戰列艦建成服役的時候,第一次世界大戰已經到了末期,四艘戰列艦都未能在戰場上一顯身手。

只是,作為帝國海軍最強大的戰列艦之一,四艘南海級戰列艦都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發揮了重大的作用。特別是在戰爭前期,四艘南海級以帝國海軍主力戰列艦的身份參加了眾多重要海戰,立下了汗馬功勞!

重鑄輝煌——長江級戰列艦

長江號,黃河號。

……

《華盛頓海軍軍備條約》生效之後,大規模的“造艦運動”偃旗息鼓,加上戰後爆發的經濟危機,世界各國都無力承擔沈重的海軍軍費,當時正在開發,甚至已經動工開始建造的戰列艦紛紛下馬。

帝國海軍也未能幸免。在南海級基礎上改進而來的兩艘爪哇海級戰列艦被迫停工,基本上完成了設計的太平洋級被迫下馬,按照快速戰列艦思想設計的麒麟級也只能中斷。也就是說,帝國海軍幾乎在一夜之間放棄了幾乎所有正在設計與正在建造的戰列艦!

當然,並不是已經做了的工作都是無用功。

比如,太平洋級與麒麟級的很多設計構想都被保留了下來,這為後來的新式戰列艦的設計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只不過,帝國海軍並沒有放棄建造新戰列艦的努力。

按照《華盛頓海軍軍備條約》的規定,帝國海軍在解除了三艘五岳級戰列艦的武裝之後,可以開工建造兩艘排水量不超過35000噸,主炮口徑不超過400毫米的新式戰列艦。也就是說,帝國海軍仍然有建造戰列艦的配額。

問題是,帝國海軍有建造新式戰列艦的意願,也不一定有建造的能力。

說白了,造不造新式戰列艦,不是帝國海軍說了算,而是帝國內閣政府說了算。

當時,絕大部分人都認為,新能先進,戰鬥力強大的崇明島級與南海級足以保證帝國海軍在戰後五年,甚至十年之內保持領先的優勢。事實也確實如此,戰後美國、英國與法國建造的戰列艦確實在性能上沒有超越南海級。

問題是,帝國海軍能夠故步自封嗎?不說別的,要想確保帝國的利益,帝國不但要擁有世界上最強大的海軍,還要超過任何兩個對手的實力總和!

“兩強原則”,這是帝國海軍推行了數百年的建軍標準。

即便受到條約限制,帝國海軍不可能在戰艦總噸位上保持“兩強原則”,但是憑借帝國海軍擁有的技術與裝備優勢,只要提高戰艦的戰鬥力,仍然有可能保持“兩強原則”,至少擁有遠超過任何一個對手的強大實力。

當然,一切還得靠新式戰列艦。

因此,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帝國海軍一邊進行自我調整,一邊啟動了新式戰列艦的研制計劃。

這就是在太平洋級戰列艦基礎上發展而來的長江級戰列艦。

也許,會有人問,為什麽不在更先進的麒麟級基礎上開發新的戰列艦?

當時,麒麟級的設計思想很有後來皇帝級等快速戰列艦的影子,即在保證戰列艦的防護與火力的情況下,使戰列艦達到戰列巡洋艦的速度,從而擁有更為廣泛的應用能力,以及更為強大的適應能力。

問題是,麒麟級的很的指標都是超前的。

不說別的,以當時的動力技術水平,如果要讓戰列艦達到戰列巡洋艦的速度,就必須放棄防護,或者放棄火力,不可能做到三者兼顧,更難以建造出如同皇帝級這樣的快速戰列艦。

這樣一來,如果長江級以麒麟級為藍本進行設計的話,一是設計工作難以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二是建造成本將遠遠超過海軍的預算,三是建造進度很有可能被拖延好幾年,四是最終很有可能在無法獲得預訂設備的情況下選擇性能差的設備。如此一來,也不可能造出真正的快速戰列艦,反而會弄個四不像出來。

顯然,帝國海軍以太平洋級戰列艦為藍本設計長江級,是非常明智的選擇。

問題是,戰後帝國迅速陷入經濟衰退之中,大環境決定,海軍不可能像戰前與戰爭期間那樣,想造什麽就造什麽。

結果,一直拖到五十四年(公元1922年),長江級的建造計劃才批準了下來。

同年八月“長江”號與“黃河”號分別在江南造船廠與大連造船廠開工。

當然,這兩艘戰列艦的建造工作也是步履蹣跚。其船臺工期長達二十一個月!

這在以前幾乎是不可想象的,要知道,即便是建造難度最大的南海級,其船臺周期也只有十一個月!

漫長的建造周期也讓工程師對細節設計一改再改,並且陸續采用了很多新設備。

另外,兩艦下水之後,其舾裝周期也長達十六個月。這也創造了新的記錄,同時也為造船廠在舾裝中采用新設備提供了條件。

也就是說,兩艘戰艦的建造總周期長達三十七個月,足足三年多!

縱向比的話,這個建造周期確實夠長的,而且讓帝國海軍額外支付了不少的“違約金”(建造工期延長,主要就是海軍的建造經費不到位,而不是船廠沒有建造能力)。不過橫向比的話,這就算不了什麽了。

當時,英國海軍兩艘納爾遜級戰列艦的建造周期為57個月與60個月。美國海軍“西弗吉尼亞”號的建造周期為31個月,“馬裏蘭”號與“科羅拉多”號的建造周期為51個月。德國海軍的沙恩霍斯特級建造周期為44個月。法國海軍的敦刻爾克級建造周期為53個月。顯然,除了“西弗吉尼亞”號之外,其他各艦的建造周期都比長江級多得多。

當時,“西弗吉尼亞”號是美國按照條約規定額外建造的一艘戰列艦,而且其撥款早在戰爭結束前就已到位,所以建造進度比兩艘姊妹艦快得多!

所謂“慢工出細活”,漫長的建造周期也讓帝國海軍獲得了兩艘足夠強大的戰列艦。

當時,很多原本沒有計劃采用的新技術與新裝備都被用到了長江級戰列艦上。

比如,長江級原本安裝南海級的五十年型主炮,在其建造過程中,基本尺寸數據相差不大的五十六年型400毫米艦炮順利為世,結果海軍不惜重金,直接為長江級訂購了十六門該型艦炮。

相對而言,五十六年型400毫米主炮重點改進了火炮的內部結構,比如采用容積更大的藥室,采用更好的炮膛,並且改變了膛線的結構與纏距,從而大幅度提高了火炮的威力。只是,當時還沒有人考慮采用重型穿甲彈,所以五十六年型400毫米艦炮仍然不能使用後來研制的重型穿甲彈。

另外,長江級原本計劃采用在南海級基礎上改進而來的五十二年型鍋爐與蒸汽輪機,後來隨著五十五年型鍋爐與蒸汽輪機順利研制成功,長江級的動力系統有了很大的變動,並且使其速度有了進一步的提高。

這些,都是可以看做是“延工”帶來的好處。

可從長遠看,這也有負面作用。比如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之前,帝國海軍現役的各艘戰列艦都返回船廠進行了大修與大改,性能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長江級也不例外,只是兩艘戰列艦的大改並不徹底,結果性能提升相當有限,使其難以與後來出現的快速戰列艦匹敵。

不可否認,作為一種“條約型戰列艦”,長江級的性能絕對是超前的。

標準排水量:35400噸,滿載排水量:38200噸,最大排水量:43700噸;總長:212米,型寬:33米,吃水:9.1米;定員:1675人。

鍋爐:4臺五十五年型燃油鍋爐,主機:4臺五十五年型蒸汽輪機,功率:84000軸馬力,推進:4軸4漿;航速:26.5節,續航力:12000海裏/12節。

主炮:8門五十六年型400毫米/L50型艦炮(4×2),副炮:12門五十年型150毫米/L47型艦炮(6×2),速射炮:12門五十年型100毫米/L50型艦炮(6×2)。

主裝甲帶:350-400毫米,裝甲隔艙:200-250毫米,甲板:120-180毫米,炮塔:300-470毫米,炮座:350毫米,司令塔:300-470毫米。

從這些數據上看,長江級的設計重點是防護與速度。

很多人會認為,長江級的火力並不比南海級強,實際絕非如此。當時長江級采用的400毫米標準穿甲彈的穿甲能力要比南海級采用的400毫米穿甲彈高大概20%。這一點,足以在海戰中產生決定性的影響。

另外,還有很多人認為,長江級比南海級多出了近5000噸的排水量,其各項性能中,除了防護性能有比較明顯的提高之外,其他都無實質性的提高。

實際也並不是如此,長江級多出的近5000噸排水量,幾乎全都用來優化內部設計了。

比如,長江級的四個動力艙是分開設置的,而且用裝甲隔艙保護了起來,這大大提高了動力系統的生存能力。不說別的,在今後的海戰中,這一設計必然產生巨大的作用。另外,這一設計也被確定為帝國海軍後來各型戰列艦的標準設計。

同樣的,長江級的結構優化設計對提高整體防護能力,特別是帝國海軍戰列艦一直比較欠缺的防魚雷能力有著決定性的影響。

說白了,帝國海軍絕不會用僅有的配額弄出兩艘人模鬼樣的戰列艦出來。

可以說,長江級代表了“條約型戰列艦”的最高設計、技術與建造標準。直到後來的快速戰列艦出現,長江級一直是世界上最強大的戰列艦!

君臨天下——皇帝級戰列艦

太祖號,太宗號,仁宗號,宣宗號。

……

對世界各國海軍來說,《華盛頓海軍軍備條約》帶來的十五年“海軍假日”並不是壞事。如果沒有這十五年的休養生息,沒有這十五年的技術準備,恐怕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夠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擁有建造快速戰列艦的能力。

可以說,動力設備的突破性進步是催生快速戰列艦的決定因素。

動力設備就好比是戰艦的心臟,如果沒有一顆強壯的心臟,任何戰艦都跑不快,也強不了。

戰列巡洋艦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盛行,一個關鍵原因就是,戰列艦受到動力設備的性能限制,很難兼顧火力、防護與速度這三項主要性能,只能對其進行折中處理。而為了提高戰艦的戰鬥力,增強戰艦的生存力,戰列艦往往會犧牲速度,把需要速度的任務交給巡洋艦或者戰列巡洋艦去完成。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殘酷海戰證明,戰列巡洋艦往往得不到正確的應用,從而損失慘重。

也正是如此,一戰之後,幾乎所有國家都放棄了建造戰列巡洋艦的計劃。說白了,對任何一個國家來說,需要的都是能夠浮在海面上的主力艦,而不是僅僅炮得快,卻挨不起炮彈的主力艦。

大戰之後,各國經濟都陷入了衰退之中,加上條約的限制,所以各國海軍都不能大規模的建造戰列艦。只是,條約並沒有限制對相關技術的開發與研究。如此一來,世界各國都加強在了新技術開發方面的投入。

所有的技術中,動力技術最為關鍵,也最受重視。

拿帝國海軍來說,從五十四年(22年)到六十八年(36年),受到條約限制的十五年間,每年都會將軍費的百分之十五投入重點技術與設備的開發與研制之中,其中又有近三成用於動力技術與設備的開發與研制。

美國、英國、日本等海軍強國在相關投入方面也都達到了這一水平。

也正是如此,十五年間,動力系統的性能得到了飛躍性的提高。

比如,美國海軍用在北卡羅來納級戰列艦上的巴布柯克-威爾考克斯型燃油鍋爐的單位重量熱效率是科羅拉多級戰列艦采用的燃油鍋爐的六倍,而其采用的蒸汽輪機的功率密度也是後者的三倍多!

也就是說,如果動力設備的重量相同,並且合理配制的話,輸出功率能提高四倍左右!

如果科羅拉多級戰列艦能安裝新的動力設備,其速度也能達到快速戰列艦的標準。當然,換裝新動力設備要對戰艦的艦體結構進行大範圍調整,其改造費用不會比新建一艘戰列艦少多少。大概,也只有日本那樣的國家才會不計代價的如此改進戰艦吧。

正是隨著新式動力設備的出現,建造快速戰列艦的設想才成為了可能。

當時,在這方面帝國肯定走在世界的最前列。

可以說,帝國在動力設備方面至少領先美國三年,領先英國五年,領先日本八年!

後來,皇帝級戰列艦只用8臺鍋爐就產生了14萬軸馬力的輸出功率,美國的北卡羅來納級戰列艦用8臺鍋爐產生了121000軸馬力的輸出功率,英國的前衛級(比北卡羅來納級晚幾年開工建造)用8臺鍋爐產生了13萬軸馬力的輸出功率,日本的大和級更是用12臺鍋爐才產生了15萬軸馬力的輸出功率。

最重要的是,帝國海軍在六十六年(34年)的時候就可以拿到這些動力設備了。美國與英國海軍直到六十九年(37年)才拿到了類似的動力設備,日本海軍則要等到七十一年(39年)才能得到為大和級研制的新式動力設備。

這一點,對重新展開的海軍軍備競賽,以及即將爆發的第二次世界大戰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

換句話說,帝國海軍可以在六十六年開工建造快速戰列艦,美國與英國海軍則要拖到六十九年才能開工建造快速戰列艦,日本海軍即便先建造艦體的其他部位,其快速戰列艦的服役時間也要比帝國晚兩年以上!

結果是顯而易見的,帝國憑借強大的技術實力,在新一輪軍備競賽中占了先機。

也正是如此,皇帝級戰列艦的建造工作在六十七年底就確定了下來,到六十八年,四艘戰艦都陸續開工了。

當然,除了先進的動力設備之外,皇帝級的其他各種設備也都領先與對手。

比如,專門為其開發的400毫米主炮在六十七年年底定型,並且在六十八年初就開始批量生產,正好趕上了皇帝級的建造進度。

與之前的兩型400毫米主炮最大的區別是,六十七年型主炮再次改進了膛線的設計與纏距,使其能夠發射正在研制中的重型穿甲彈。這一點極為關鍵,因為重型穿甲彈將成為未來海戰中威力最大的穿甲彈,最初使用的輕型穿甲彈(並非標準型穿甲彈)將被陸續淘汰。從此,艦隊炮戰進入了遠距離作戰時代。

為皇帝級研制的新式副炮也在六十七年投入生產。

海軍重點研制的雷達也在六十八年定型,並且在六十九年的時候批量生產。

制造戰列艦裝甲鋼板的特種鋼材在六十五年的時候就研制成功。至今,該鋼材的成分,以及生產加工工藝仍然是帝國的絕密資料。後來的實戰證明,該鋼材的強度超過了美國海軍快速戰列艦裝甲鋼一成以上,超過了日本大和級戰列艦裝甲鋼至少兩成!

也就是說,在裝甲厚度相等的情況下,皇帝級的防護能力比美國海軍同等戰艦高10%,比日本大和級高20%。

千萬別小看這點差距,這足以影響到海戰的勝負。

實際上,也正是裝甲鋼的性能不過關,日本才不得不一而再,再而三的提高大和級戰列艦的裝甲厚度,結果導致排水量嚴重超標,不得不反過來增加動力設備的數量,最終在六萬五千噸的標準排水量之下,竟然僅僅裝了9門18英寸主炮!如果讓帝國海軍按照同樣的排水量建造戰列艦的話,至少會采用12門同口徑主炮,或者是將戰列艦的速度提高到33節以上,或者是將戰列艦的防護能力提高到任何敵艦都對付不了的地步。

當然,以當時的技術情況,建造六萬五千噸的戰列艦,純粹是自找苦吃。

從上面也能看出,帝國海軍幾乎是在所有關鍵技術與關鍵設備都已到位的情況下才開展了皇帝級的設計與建造工作。

也正是如此,皇帝級的建造工作相當順利。“太祖”號與“太宗”號僅用了31個月,“仁宗”號用了33個月,“宣宗”號用了36個月。相對於當時其他國家的快速戰列艦來說,這絕對是“奇跡”般的速度。

比如,美國海軍的二艘北卡羅來納級戰列艦的建造工作分別用了42個月與35個月,在戰爭爆發後,其四艘南達科他級戰列艦的建造工作都分別用了33個月,31個月,34個月與31個月。英國海軍的五艘喬治五世級戰列艦則分別用了47個月,52個月,54個月,59個月與62個月。

當然,皇帝級的設計也不是沒有缺陷。

因為其初始設計開始於條約期間,當時還沒有簽訂《倫敦海軍條約》,所以帝國的工程師只是在35000噸的基礎上適當的放寬了排水量,而不是按照45000噸的標準進行設計的。後來在開工建造時,如果大規模改變設計規劃,向45000噸的排水量靠攏的話,必然會花費極為寶貴的時間,結果海軍等不了那麽多時間,在讓造船廠對設計做適當修改之後,就下達了訂單。

如此一來,皇帝級實際上沒有達到“新條約”規定的最大標準排水量,其性能也沒有提高到極限。

實際上,這一情況幾乎在所有簽訂了《倫敦海軍條約》的國家都存在。

比如英國的喬治五世級的設計排水量只有35000噸,實際標準排水量也不到37000噸,而美國海軍的北卡羅來納級戰列艦的設計排水量也是35000噸,實際標準排水量只有37500噸,都遠遠沒有達到“新條約”規定的45000噸。

後來隨著戰爭爆發,幾個海軍強國的第二級快速戰列艦的設計也深受排水量的影響。

比如,美國海軍的南達科他級戰列艦的標準排水量只有38000噸,僅僅比北卡羅來納級提高了500噸。

實際上,這也證明皇帝級有很大的改進餘地。

只不過,在戰爭期間,建造新戰艦比改造老戰艦更有意義,因此不管是美國,還是帝國,都沒有對第一級快速戰列艦做大規模的改進,而是將重點放在了第二級,第三級,乃至第四級快速戰列艦的設計與建造工作之上。

也許,這就是皇帝級戰列艦的最大遺憾吧!

其主要性能:

標準排水量:37000噸,滿載排水量:41500噸,最大排水量:44000噸;總長:221米,型寬:33米,吃水:9.8米;定員:1850人。

鍋爐:8臺六十五年型燃油鍋爐,主機:4臺六十六年型蒸汽輪機,功率:140000軸馬力,推進瀘洲4漿;航速:30節,續航力:15500海裏/14節。

主炮:9門六十七年型400毫米/L50型艦炮(3×3),副炮:16門六十七年型150毫米/L52型艦炮(8×2),速射炮:12門五十年型100毫米/L50型艦炮(6×2)。

主裝甲帶:300-330毫米,裝甲甲板:130-150毫米,露天甲板:40毫米,防彈片甲板:20毫米,炮塔:200-400毫米,炮座:330-400毫米,司令塔:330-400毫米。

如果僅僅從尺寸數據看,皇帝級的裝甲比長江級薄,實際上防護能力卻提高了不少。

首先,皇帝級的主裝甲帶采用了傾角設計,這相當於變相提高了裝甲厚度。其次皇帝級更加重視水平裝甲防護,這在遠戰中非常關鍵。另外,皇帝級采用的裝甲鋼比長江級好得多,其實際防彈能力提高了至少一成。

當然,限制皇帝級裝甲厚度的關鍵因素還是其有限的排水量。

這一點,要到第三級快速戰列艦的時候才會得到徹底的解決。另外,動力系統方面的進一步提高,也會為後面的快速戰列艦提供更多的裝甲份額,從而提高防護。

當然,從實戰表現來看,皇帝級的性能在第一代快速戰列艦中絕對算得上是翹楚。而且實戰也證明,皇帝級的裝甲防護能力足以抵擋所有“老式”戰列艦主炮發射的穿甲彈,而且對付美國海軍十六英寸標準穿甲彈也不是很費力。

從更廣泛的意義上講,皇帝級的出現,將戰列艦帶入了“快速時代”。

艦隊先鋒——果敢號戰列巡洋艦

因為受到技術條件的限制,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戰列艦很難執行需要速度的任務,更難以在大洋上對付敵人的巡洋艦,所以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帝國海軍就提出發展一種速度快,火力猛,能夠輕易幹掉敵人的巡洋艦,又不被敵人的戰列艦追上的大型戰艦。戰列巡洋艦就此誕生。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戰列巡洋艦先揚後抑的表現讓人大跌眼鏡,而且讓各國對發展戰列巡洋艦的態度發生了幾乎一百八十度的轉變。

實際上,問題並不在戰列巡洋艦的身上,而是在艦隊指揮官的身上。

因為戰列巡洋艦在設計的時候就不要求參加艦隊決戰,其任務就是對付敵人的巡洋艦,而不是敵人的戰列艦,所以戰列巡洋艦不應該投入艦隊決戰。相反,實戰中,幾乎任何一個艦隊司令官都將戰列巡洋艦當作主力艦看待,而且都將其用於艦隊決戰。顯然,在戰列艦的重炮面前,戰列巡洋艦那點薄弱的裝甲根本起不了任何防禦效果,結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當然,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的瘋狂造艦競賽,乃至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任何一個國家都沒有放松對主力艦的建造工作。戰列巡洋艦作為主力艦,其建造工作自然受到了格外的重視。

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帝國海軍前後工建造了六級戰列巡洋艦,卻只有一艘在戰後保留了下來,這也足以說明帝國海軍對待戰列巡洋艦的態度發生了多大的變化。

被保留下來的,正是最後建造的“果敢”號。

果敢號在設計的時候,戰列巡洋艦防禦薄弱的問題就暴露了出來,而且得到了帝國海軍的高度重視。當時,帝國海軍甚至幾次想將果敢號改建為戰列艦,只是限於各種各樣的原因,最終仍然將其按照戰列巡洋艦的標準完成了建造。

只是,比起之前的五級戰列巡洋艦,果敢號的防護性能提高了不少。

當地,帝國海軍就要求,果敢號的裝甲至少能夠擋住巡洋艦主炮的轟擊。也就是說,在任何距離上都能承受155毫米穿甲彈的打擊。另外,在遭到十四英寸穿甲彈打擊之後,要保證不迅速沈沒,並且有足夠的動力撤離戰場。

如此一來,果敢號的設計工作遇到了很大的麻煩。

說白了,以當時的技術水平,即要果敢號保持戰列巡洋艦的速度,又要扛住十四英寸穿甲彈的打擊,確實有點難為船舶設計師。

最終,江南造船廠的工程師只能將南海級的一些設計應用到果敢號上,即隔艙化。

這樣,即便果敢號別十四英寸穿甲彈集中,導致艙室進水,也不至於迅速沈沒。並且,即便有相鄰兩個艙室進水,其儲備浮力也能保證其浮在海面上。如果動力系統沒有受損的話,還能保持至少27節的速度,從而逃出敵人戰列艦的打擊範圍(當時速度最快的戰列艦也就只有25節)。

當然,僅僅只有隔艙化設計是不行的。

為了保證足夠的生存能力,動力系統必須分散布置,並且都得到良好的保護。另外,戰列巡洋艦為了達到較高的速度,本來就安裝了大量的動力設備。這樣一來,果敢號動力設備占用的艦內空間達到了南海級的四倍,其安裝的鍋爐更是達到了二十四臺!

如此一來,果敢號的造價自然降不下來(動力設備的價格在戰艦總成本中占的比重非常高)。也正是如此,帝國海軍原本訂購六艘,結果僅僅只拿到了建造一艘的經費。後來,還是想方設法從其他戰艦的建造項目中獲得了一筆經費,才完成了果敢號的建造工作。

後來,隨著快速戰列艦出現,戰列巡洋艦再也沒有生存的空間了。

也就是說,果敢號成為了帝國海軍戰列巡洋艦的“絕唱”。

明歷五百五十年(公元1918年),在條件極端艱難的情況,果敢號在江南造船廠開工建造了,整個工期持續了十八個月。建成的時候,第一次世界大戰已經結束了!

其主要性能:

標準排水量:32500噸,滿載排水量:35700噸。總長:244米,型寬:28米,吃水:9.5米;定員:1450人。

鍋爐:24臺四十七年型燃油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