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關燈
小
中
大
寬敞平整的未央長街上並沒有像天牢那條街上一樣的積雪,因為未央街上總是馬車轆轆行人不絕。
李鐸騎馬從兵部出來,便一路信馬由韁似的在未央街上晃悠。
同過往的無數個日日夜夜一樣,這裏所有的一切都按照它原有的軌道運行著,並沒有因為某個人的到來或離開而產生任何的不同。
然而這一切對於李鐸來說,卻是那麽的陌生。
這裏沒有兵甲碰撞和戰馬嘶鳴的聲音,這裏繁華喧囂,到處都是食肆酒家,這裏側耳可聞吳儂軟語醉生夢死的江南小曲兒,咿咿呀呀的,也好聽也不好聽,李鐸總覺得它們不比樓漠的鐵板銅瑟大江東去來的讓人熱血沸騰。
李鐸坐在馬背上,思緒在一片喧囂中慢慢飄回了劫殺勝利的那日。
那一日,浴血歸來的少年將軍頂風冒雪回到都護府時,都護府早已有軍士在門下等著了。
李鐸擡手抹了一把自己臉上的血汙和冰花,一言不發地跟著軍士走進都護府的軍衙。
李鐸挑簾走進書房的時候,樓漠府大都護李釗正坐在虎頭案後頭擦兵器。
那是把玄鐵的樸刀,刀身黑沈無光,僅有刀鋒上泛著一線明寒——但凡是懂點兒刀兵的人都能一眼看出來,這是把飲足了人血的戾器,非戰場之人莫能駕馭。
見兄長在擦刀,李鐸識趣的沒出聲。
少年人卸了腰間的佩刀,緩步走到旁邊的方桌前提起桌上的銅水壺,然後一手端來海碗,咕咚咕咚連著灌了自己三大碗涼水。
涼水滋潤透心,李鐸那一顆被硝煙熏烤到幾近幹裂的心臟,也終於因此而舒緩了幾分。
彼時,那邊的李釗也擦好了刀,並小心翼翼地將之收回了刀鞘裏。
“此戰打的幹脆,乃是老天爺助我成功勞,咳,我才從蒹葭關外回來,”轉身靠到桌沿的人懶散地開口,聲音幹澀又沙啞,聽起來像是被鋸子鋸了:“相關戰報我已經讓人去寫了,大概明日就能呈送到你手裏。”
言罷,李鐸又重重地清了清嗓子。
她的嗓子在日常的訓練裏被喊壞了,說話聲音總是沙沙的,不太好聽,更何況,自己剛從狼煙遍地的蒹葭關外回來,吸了滿腔滿喉的塵土黑煙。
這會兒估計吐口痰都是黑色的。
“鹹京那邊來信了,”李釗體諒剛從戰場下來的“弟弟”作戰辛苦,主動起身從虎頭案後走過來,並從懷裏掏出一封信遞給李鐸,道:
“一個多月之前,我樓漠李家軍明月谷大捷,如今樓漠軍又在渭水攔住了金兵的鐵騎,李家以及樓漠軍居功至偉,朝廷裏終於有人坐不住了。”
“為何想要單獨詔我回去呢?”李鐸一目三行地看完信件,擡手解開下頜處被血汙染去本色的朱紅色系帶,將腦袋上染血的兜鍪取下來煩躁地扔在了一旁:
“我不過一個區區三品懷化,回去又能怎樣?君上難不成還擔心我們李家的大小兒郎會造反投敵?”
聞李鐸言,三十出頭的魁梧男人垂眸,黑沈沈的眸子靜靜的看著眼前這個以男兒身份活在這世上的妹妹,片刻後,男人堅毅冷峻的眉眼漸漸柔和了下來。
李釗擡手,將自己那曾三拳打死吊睛猛虎的大手溫柔地按在了李鐸的頭上,拇指微動,他將李鐸眉尾處染上的血汙輕輕擦去。
眉心壓得更緊了些,卻依舊難掩眸中的愧疚:“吾妹,這輩子,阿兄欠你實在良多……”
“阿兄以後莫再說這種話了,”李鐸斂眉垂目,扭頭別開臉,將眼眶裏突如其來的酸脹感逼了回去:“這一切都是我心甘情願的,再說了,我以後估計就靠你兒子給養老了,我可不是得巴結著你一點麽。”
“你這小混球,”李釗晃了晃妹妹毛茸茸的小腦袋,淺淺的笑了:“說的話但凡是超過十句,保準就會原形畢露!”
聽見兄長話語中的笑意,李鐸也咧嘴跟著笑了開來。
兄妹倆又相對默了片刻,李鐸突然擡起頭來看向李釗,半開玩笑著說:
“得了得了,這次我回鹹京親自幫阿兄你盯著糧草軍餉去,省得那幫溫柔鄉裏的老狐貍們再像上次年關時那樣為難咱們樓漠!”
李釗手裏捏著信件,張了張嘴,最後卻什麽都沒有說出口。
朝廷派來的宣撫使很快就到了樓漠府。
樓漠軍立下大功,朝廷對李釗的封賞已不能再高,鹹京對樓漠的戒備之心更是可見一斑,自古以來,木秀於林風必摧之。
樹大招風啊。
便是有一日夜裏,李釗突然給李鐸說了件不值一提的小事。
說的是大理寺不久前方查辦了一個牽連甚廣的大案,朝廷裏有十幾位在任官員獲罪被查辦,其女眷被判充賣軍妓,刑部趁機在禦前說了幾句好聽的話,罪婦們就一並被充賣到了李釗的樓漠府。
這只是個不打眼的人情,只要宣撫使按照刑部尚書的意思,順口在李釗面前提一句“閑話”,銀子與女人就能被神不知鬼不覺地送到宣撫使手裏,他李釗就也得記下刑部尚書的這個人情。
在朝廷裏做官,做的不僅僅只是官,做的更也是人。
恩賞聖旨頒布到樓漠府後,按理說李釗需要回京謝恩,順帶再到兵部述職,不過最近邊境還不太平,李釗不能抽身離開,於是他便按照宣撫使暗中提點的意思,讓他唯一的“弟弟”,李家軍副帥李鐸替他回京謝恩。
因為有些軍務要交接,李鐸比宣撫使整整晚了五天離開。
出發那日,樓漠的大雪停了,陽光明媚,西風不烈,風景綺麗的樓漠山舞銀蛇原馳蠟象,輕騎簡從的李鐸站在樓漠城下,拱手和李釗道別。
“去了之後我會給阿兄守著的,”李鐸咧嘴對著李釗笑,一口牙齒在陽光下顯得十分白凈:“阿兄盡管放心就是。”
李釗點頭,一把將李鐸抱進了懷裏,隔著身上堅硬的戎裝,他感受不到絲毫來自親人的溫度。
像兒時那般,李釗拍了拍李鐸並不寬厚的後背,又討嫌地賞了李鐸一個腦瓜崩兒,語氣輕松道:“成了,趕緊趕路去罷。”
十九歲的李家軍副帥李鐸翻身上馬,領著一千親衛絕塵而去。
這一別,李鐸知道,如果事情不成,那麽從此以後自己想要再見到兄長與母親,那便是堪比登天的難事了。
自從父親和長兄陣亡後,李鐸恨極了這個名叫鹹京的地方,也恨極了那些鹹京裏的官,可是她現在還得忍著,不能亂來。
……
翌日:
君後娘娘壽誕,因是非十整數,且帝後均是節儉不愛鋪張之人,故而是日的宮宴只開了鳳棲宮的南宮,裏外共擺了八十張食案。
天色已晚,李鐸匆匆趕來南宮時時間雖然也不晚,但那些該來的人物也已經到的差不多了。
呈了賀禮後,李鐸在小宮婢的引領下進了南宮。
殿裏頭已然是說說笑笑熱鬧非凡了,李鐸側首同引路的宮婢道了謝,按照自己的官階位份,在靠門的地方尋了個不打眼的角落,安靜地坐在了那裏。
好在,李鐸不想看見的人也都不曾出現在宴席上。
這其間也沒人來搭話打擾,李鐸就安靜的待在角落裏,斂眉垂目的看著面前食案上的紋路,仿佛將食案看出了花兒。
終於,華燈初上,君後娘娘同她的丈夫秦國帝君一起出現在了南宮殿。
眾臣工及家眷嘩啦啦跪倒一片,山呼萬歲千歲。
穿著天子常服的帝君偕君後入座後,由帝君身邊的總領大太監燭宿向眾人喊了起,而後賜入座,宣布奏樂開宴。
李鐸坐在一根柱子側旁,她遙遙地看了一眼君後娘娘,表示對這位慈眉善目的國母印象依舊。
宴會不慍不火地行至一半時,眾臣一一偕家眷向帝後敬酒,李鐸獨自來的,便識趣地落在了最後頭。
輪到她最後一個上前敬酒時,總領大太監燭宿樂呵呵地拉她在階下站了,主動同她有一搭沒一搭地聊了起來。
總領大太監說,君後正在上頭同齊家的小娘子說話,這位齊小娘子尚未出閣,怕李鐸若是貿然上前給君後娘娘敬酒的話,會冒犯到齊小娘子。
李鐸得了提點,拱手同總領大太監揖禮並敬了對方小半盞酒。
“大總管在禦前聽差,恕末將不敢向大總管敬滿盞酒,”李鐸又斂袖向對方欠了欠身,道:“待下次有機會宮外相見,末將請大總管不醉不歸,以謝大總管今日之提點。”
李鐸一口一個“大總管”的叫著,嘴甜的很,燭宿太監笑得眼睛你成了一條縫,連連擺手:“麾下言重了,奴怎敢當麾下一句‘提點’呢……”
李鐸正和大太監說著話,君後娘娘身邊的掌宮嬤嬤過來,說君後請懷化將軍上前一敘。
跟隨嬤嬤走上金階後,李鐸果然第一眼就掃見了一個氣質不俗的女子正在從那邊的臺階往下走,她急忙不著痕跡的垂下眼睛,目不斜視地來到君後娘娘面前。
“臣李鐸,祝娘娘萬壽無疆。”少年人單膝跪在帝後面前,擡手吃盡了盞中酒。
邊軍出身的軍士在言語表達上上都多少有些木訥直白,似也說不出那些不重樣的讚美祝詞,便只好滿飲盞中酒,以示誠心。
少年人神色清冷地敬完酒,正欲起身告退,君後娘娘不疾不徐地開了腔。
“小三郎,”一個久遠的舊日稱呼,瞬間就把李鐸拉回了那些溫馨幸福的過往曾經裏:“幾年不見,你竟都已經長這麽大了,你家裏……母親可還安好?”
“……回娘娘的話,家母的身體還算康健,”李鐸拱手,始終不肯擡頭:“多謝娘娘掛懷,臣再祝娘娘福壽安康。”
君後娘娘的情緒,似隱隱被往事引得有些不好了。
帝君似乎看出了些什麽,便主動搶過話頭,閑散地和李鐸閑聊了兩句別的。
而當李鐸握著酒盞回到自己的食案後,她還沒來得及坐下,高階上就傳來了帝後起駕的聲音。
眾人起身拜送帝,主人公離開後,沒了約束的宴會仍在繼續,太子與幾位皇子帝姬還在,宴會氣氛似比帝後在時更加熱鬧了幾分。
李鐸吃了酒,心中難受,又不好提前退席,便借口吃多了想要透透氣,隨手招來一個小宮婢,叫她將自己領出了南宮殿。
“這裏是鳳棲宮的南花園,將軍麾下可在此處稍作歇息,”十五六歲的宮婢手裏提著華貴的八角琉璃宮燈,羞怯地擡頭看了李鐸一眼。
李鐸愛笑,便向小姑娘笑了笑,結果小宮婢更緊張了一些:“奴,奴婢就不打擾麾下的清凈了,奴告退!”
說罷,也不等李鐸開口,小宮婢就將手裏的宮燈塞給李鐸,轉身朝前頭跑了過去。
李鐸在原地楞了一下,她似乎是想起了什麽,無奈的笑了笑,最後提著只能照亮腳下路的小宮燈,閑閑散散的在園子裏逛了起來。
夜幕低垂,帝後又節儉,園子裏沒有點燈,好在月色朦朧,周圍並非一片漆黑,李鐸玩兒也似的尋著記憶裏的路走了幾段,覺著時間差不多夠了的時候,她便取了一條相對近一些的單向小路,準備折身回南宮殿。
“沈妹妹你聽我講,沈妹妹!沈妹妹,你聽我說啊……”一道被壓低的男人聲音隱隱約約地從前面傳來,伴著兩道越來越近的腳步聲,無處可避的李鐸滅了手裏的燈,閃身躲到了一旁茂盛的花木後頭。
她不想碰到這種閑扯淡的事,絲毫不想。
片刻功夫後,清亮的月光下果然出現了兩道身影,那男的追著女的,似乎很著急的樣子。
“沈妹妹,你不能這樣憑一句不知打哪兒聽來的閑話,就不分青紅皂白地給我判了死罪罷?”男人趨步追在女子的身後,似乎耗盡了耐心,終於伸出手一把抓住了女子的手腕:“沈妹妹!你冷靜些,聽我解釋啊!”
李鐸:“……”好巧不巧,這雙男女正正停在了離她幾步遠的地方,叫她李鐸一字不落地聽見了兩人所有的對話。
女子的聲音溫溫柔柔的,似乎是不勝其煩了,她道:“王公子你莫要再這樣糾纏不休了,你我之間本就只是兩家長輩之間的玩笑話,我都不當真,你何必要揪著不放?”
躲在花木後的李鐸饒有趣味地挑了挑單邊的眉毛,她覺得外面那姑娘扯謊的本事還需要再練練。
果然,外頭的那男人也聽出了女子話語裏的破綻。
哀求未果後,那男人的話語瞬間冷了下來:“齊沈懿,你也不想想你們齊府如今是個什麽樣的境遇,你父兄在朝中又是怎樣的一個窘況,你能與我國公府結親本就是高攀,我願意娶你為妻已經是我定國公府對你家的恩賞了,爺勸你莫要給臉不要臉!”
“王公子,請你自重,放開我!”女子掙紮著,卻沒能掙開對方的手。
“放開你?”男人不屑地笑出聲來:“爺堂堂定國公府嫡子,看上的東西還從沒失手過……”
定,定國公府……
花木之後,李鐸的雙手已然緊握成拳,手背上更是青筋暴起,少年人死死地咬住自己的牙齒,渾身止不住的顫栗。
有那麽一瞬間,李鐸的視線似乎越過了十年的時光,再一次回到了蒹葭城城破的那一日,回到了那一段她此生都不會淡忘的血海深仇裏。
長兄李錚活生生被羌奴的鐵騎踏成肉泥,最後屍骨無存,父親李恭德的屍首被羌兵掛在蒹葭城頭,風吹日曬後,被做成肉幹餵了羌狗。
而父親的頭顱,則被羌兵們砍下來,當作球一般踢著玩鬧。
她的叔父李忠德,以及好幾位堂兄,在身死之後被羌奴用細漁網罩著屍體,經了千刀萬剮,最後只剩一副副血淋淋的森然白骨……
憎與恨,鋪天蓋地席卷而來,瞬間就沖毀了少年人所有的冷靜與謀略。
前升平王爵,國舅王鑒,延誤戰機,臨陣脫逃致使蒹葭城破,守城的李氏兒郎除了那個年幼未參軍的李鐸之外,所有人慘死蒹葭。
守城之戰,五千數的李家守軍無一人怯戰後退,更無一人逃脫生還!
他們王家欠李家的人命,只以瀆職罪奪職降爵怎麽行?
自古以來,血債只能用血償!!
當太子帶人趕來時,定國公府的九公子王斌輝已經被打得不成樣子了。
那廂,打人的少年人紅著眼睛,沾了滿身滿臉的血,“他”似是一個嗜血的魔鬼沾了血腥,將過來攔架的人通通打翻在地,場面一度失控。
太子怕事情鬧大,足足調派過來七八個魁梧高大的禁衛軍這才得以將發了瘋似的少年人拿住。
王斌輝似是被打死了,在宮人混亂的呼救聲中,雙目赤紅的少年人面向北方雙膝跪地。
瘋瘋顛顛嗤笑許久,少年人終於仰天長嘯,哭聲痛苦又壓抑。
南宮殿裏的人皆都聞訊而來,聽見李鐸的哭聲後,知道些許當年事的臣工們無一不愧疚羞愧地垂下頭,選擇了別過臉去。
無論那件事情過去了幾年,李家活下來的兒郎終究是不會放過王家,哪怕王家是君後的娘家,是太子殿下的母族。
事情最終還是驚動了中宮裏的帝與後。
定國公夫婦連夜入宮,帝君宣了大半個太醫署的太醫過來,經過整整後半夜的救治,太醫雖保住了王斌輝的性命,卻沒保住他的左眼和左臂。
李鐸下了死手,不僅將王斌輝的左眼眼珠打出了眼眶,還把王斌輝的左手小臂被打得骨碎不能接,太醫只好給他截肢以保命。
而那個身負血海深仇的少年人,最終也被帝君羈押起來,禁閉在了宮裏頭。
一夜過後,天漸漸亮了,太陽照常升起,百姓照常生活。
只是,當文武百官天光未亮的趕來上早朝的時候,卻被宮人告知今日早朝暫停,一應急辦事務交由內閣全權處理。
百官炸了鍋,今上登基二十餘年至今,除了當年太後薨逝以及蒹葭城破大將軍李恭德戰死,帝君下令輟朝三日之外,朝廷至今還從不曾再出現過暫停早朝的境況。
隨即,有人打聽清楚了帝君停朝的原因——李家的小三郎昨日夜裏醉酒大鬧鳳棲宮,打傷了定國公府的小公子,帝君大怒,將李鐸暫時關押在了功臣閣裏。
……
秦國立國愈百年,功臣閣裏供奉有三十六位功臣像,獨李家就占了三個,他們分別是李鐸的父親李恭德,李鐸的叔父李忠德,以及李鐸的大哥李錚。
供奉功臣閣乃天下許多文人武將的畢生追求,可李鐸卻一點也不想要這些在別人看來是無與倫比的特殊尊榮。
她想要嚴厲卻慈祥的老父親回來,想要脾氣溫和的長兄回來,想要最疼愛她最寵她的叔父回來,想要可以帶著她策馬玩耍的堂兄們一個個都回來!
可是,可是,白骨黃土,他們早已誰都回不來了……
身上沾染的王斌輝的血跡已經幹掉,李鐸無力地跪跌在父兄以及叔父的畫像前,她蜷在蒲團圍成的墊子上,兩手捂著臉,已經哭不出聲音來了。
十年,那些仇恨在她心裏整整積壓了十年,那一年,阿兄李釗說,李家的大仇自然要報,但且要先找羌奴算賬。
於是,作為蒹葭城破後唯一活下來的李家人,九歲的李鐸義無反顧地跟著二哥李釗重整李家軍!
他們花了整整五年的時間重整旗鼓,最終揮師北上,花了兩年時間最終搗毀羌奴的王廷。
李家也算大仇得報!
阿兄總是說,他們肯定要王家的人血債血償,但如今還不是時候。
李鐸沒有兄長的思慮深遠,她雖然答應了阿兄暫時先不去招惹王家,但她曾當著天子的面發過誓,王家人欠李家的人命沒有還,凡是王家之人,她李鐸見一個打一個,打死為止。
那年至今,安居鹹京的王家人再沒和駐守北疆的李家人見過面,怎奈昨夜機緣湊巧,叫他們李家最年幼的李鐸,正面撞見了王家排行最末的王斌輝。
只可嘆一句頭上三尺有神明!
國舅爺王鑒知道當年事情的始末,錯由他始,為了維護整個王家的利益,以及帝王的血脈和顏面,他不能追究李家那個殺千刀的小兔崽子。
勤政殿裏,帝君和國舅並肩坐在最後一級金階上,沈默不語中,兩人不停地抽著旱煙,一袋又一袋,整個大殿都被那些攪著愁緒的青白煙霧籠罩了起來。
……
王斌輝昏迷未醒,現場唯一的目擊證人齊沈懿已經連著被帝君、中宮以及東宮太子分別召見過了。
在君後娘娘的鳳棲宮裏,王斌輝的母親甚至拉著她,一遍又一遍地叫齊沈懿指證李鐸故意殺人,目的想要李鐸為此償命。
直到當日下午,王斌輝依舊躺在鳳棲宮裏昏迷不醒,帝君扣押著李鐸不能輕易放人,整個朝廷裏沒幾個人敢給李鐸說情,王斌輝的同胞大哥提著刀守在宮門外,誓要宰了罪魁禍首李鐸為他幼弟賠罪。
終於,操勞一生的帝王在幾方人的“逼迫”下再度犯了頭痛病。
事情發生兩天,已然成為了京中人新的茶餘飯後談資。
終於,第三天的時候,有人來到帝君跟前,為他獻上了一條絕佳的好計策……
離皇族的奉先殿不遠的功臣閣裏,守門的禁衛軍“扣扣扣”地敲響了閣門:“小李將軍,有人來見。”
禁衛軍稟報過後,功臣閣的繪雕門被人柔柔地推開,一個梳著垂發髻的女子悄聲走了進來。
“懷化將軍?懷化將軍?”
四下裏簾幕低垂,女子試探著開口,是那夜李鐸躲在花木後時聽見的女子的聲音:“我來看看你,不知方便相見否?”
後來,任李鐸怎麽想也沒想到,初初的匆匆一面,來者將會在她以後的人生中不疾不徐地書寫出那樣濃墨重彩的故事來。
作者有話要說: 謝謝閱覽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李鐸騎馬從兵部出來,便一路信馬由韁似的在未央街上晃悠。
同過往的無數個日日夜夜一樣,這裏所有的一切都按照它原有的軌道運行著,並沒有因為某個人的到來或離開而產生任何的不同。
然而這一切對於李鐸來說,卻是那麽的陌生。
這裏沒有兵甲碰撞和戰馬嘶鳴的聲音,這裏繁華喧囂,到處都是食肆酒家,這裏側耳可聞吳儂軟語醉生夢死的江南小曲兒,咿咿呀呀的,也好聽也不好聽,李鐸總覺得它們不比樓漠的鐵板銅瑟大江東去來的讓人熱血沸騰。
李鐸坐在馬背上,思緒在一片喧囂中慢慢飄回了劫殺勝利的那日。
那一日,浴血歸來的少年將軍頂風冒雪回到都護府時,都護府早已有軍士在門下等著了。
李鐸擡手抹了一把自己臉上的血汙和冰花,一言不發地跟著軍士走進都護府的軍衙。
李鐸挑簾走進書房的時候,樓漠府大都護李釗正坐在虎頭案後頭擦兵器。
那是把玄鐵的樸刀,刀身黑沈無光,僅有刀鋒上泛著一線明寒——但凡是懂點兒刀兵的人都能一眼看出來,這是把飲足了人血的戾器,非戰場之人莫能駕馭。
見兄長在擦刀,李鐸識趣的沒出聲。
少年人卸了腰間的佩刀,緩步走到旁邊的方桌前提起桌上的銅水壺,然後一手端來海碗,咕咚咕咚連著灌了自己三大碗涼水。
涼水滋潤透心,李鐸那一顆被硝煙熏烤到幾近幹裂的心臟,也終於因此而舒緩了幾分。
彼時,那邊的李釗也擦好了刀,並小心翼翼地將之收回了刀鞘裏。
“此戰打的幹脆,乃是老天爺助我成功勞,咳,我才從蒹葭關外回來,”轉身靠到桌沿的人懶散地開口,聲音幹澀又沙啞,聽起來像是被鋸子鋸了:“相關戰報我已經讓人去寫了,大概明日就能呈送到你手裏。”
言罷,李鐸又重重地清了清嗓子。
她的嗓子在日常的訓練裏被喊壞了,說話聲音總是沙沙的,不太好聽,更何況,自己剛從狼煙遍地的蒹葭關外回來,吸了滿腔滿喉的塵土黑煙。
這會兒估計吐口痰都是黑色的。
“鹹京那邊來信了,”李釗體諒剛從戰場下來的“弟弟”作戰辛苦,主動起身從虎頭案後走過來,並從懷裏掏出一封信遞給李鐸,道:
“一個多月之前,我樓漠李家軍明月谷大捷,如今樓漠軍又在渭水攔住了金兵的鐵騎,李家以及樓漠軍居功至偉,朝廷裏終於有人坐不住了。”
“為何想要單獨詔我回去呢?”李鐸一目三行地看完信件,擡手解開下頜處被血汙染去本色的朱紅色系帶,將腦袋上染血的兜鍪取下來煩躁地扔在了一旁:
“我不過一個區區三品懷化,回去又能怎樣?君上難不成還擔心我們李家的大小兒郎會造反投敵?”
聞李鐸言,三十出頭的魁梧男人垂眸,黑沈沈的眸子靜靜的看著眼前這個以男兒身份活在這世上的妹妹,片刻後,男人堅毅冷峻的眉眼漸漸柔和了下來。
李釗擡手,將自己那曾三拳打死吊睛猛虎的大手溫柔地按在了李鐸的頭上,拇指微動,他將李鐸眉尾處染上的血汙輕輕擦去。
眉心壓得更緊了些,卻依舊難掩眸中的愧疚:“吾妹,這輩子,阿兄欠你實在良多……”
“阿兄以後莫再說這種話了,”李鐸斂眉垂目,扭頭別開臉,將眼眶裏突如其來的酸脹感逼了回去:“這一切都是我心甘情願的,再說了,我以後估計就靠你兒子給養老了,我可不是得巴結著你一點麽。”
“你這小混球,”李釗晃了晃妹妹毛茸茸的小腦袋,淺淺的笑了:“說的話但凡是超過十句,保準就會原形畢露!”
聽見兄長話語中的笑意,李鐸也咧嘴跟著笑了開來。
兄妹倆又相對默了片刻,李鐸突然擡起頭來看向李釗,半開玩笑著說:
“得了得了,這次我回鹹京親自幫阿兄你盯著糧草軍餉去,省得那幫溫柔鄉裏的老狐貍們再像上次年關時那樣為難咱們樓漠!”
李釗手裏捏著信件,張了張嘴,最後卻什麽都沒有說出口。
朝廷派來的宣撫使很快就到了樓漠府。
樓漠軍立下大功,朝廷對李釗的封賞已不能再高,鹹京對樓漠的戒備之心更是可見一斑,自古以來,木秀於林風必摧之。
樹大招風啊。
便是有一日夜裏,李釗突然給李鐸說了件不值一提的小事。
說的是大理寺不久前方查辦了一個牽連甚廣的大案,朝廷裏有十幾位在任官員獲罪被查辦,其女眷被判充賣軍妓,刑部趁機在禦前說了幾句好聽的話,罪婦們就一並被充賣到了李釗的樓漠府。
這只是個不打眼的人情,只要宣撫使按照刑部尚書的意思,順口在李釗面前提一句“閑話”,銀子與女人就能被神不知鬼不覺地送到宣撫使手裏,他李釗就也得記下刑部尚書的這個人情。
在朝廷裏做官,做的不僅僅只是官,做的更也是人。
恩賞聖旨頒布到樓漠府後,按理說李釗需要回京謝恩,順帶再到兵部述職,不過最近邊境還不太平,李釗不能抽身離開,於是他便按照宣撫使暗中提點的意思,讓他唯一的“弟弟”,李家軍副帥李鐸替他回京謝恩。
因為有些軍務要交接,李鐸比宣撫使整整晚了五天離開。
出發那日,樓漠的大雪停了,陽光明媚,西風不烈,風景綺麗的樓漠山舞銀蛇原馳蠟象,輕騎簡從的李鐸站在樓漠城下,拱手和李釗道別。
“去了之後我會給阿兄守著的,”李鐸咧嘴對著李釗笑,一口牙齒在陽光下顯得十分白凈:“阿兄盡管放心就是。”
李釗點頭,一把將李鐸抱進了懷裏,隔著身上堅硬的戎裝,他感受不到絲毫來自親人的溫度。
像兒時那般,李釗拍了拍李鐸並不寬厚的後背,又討嫌地賞了李鐸一個腦瓜崩兒,語氣輕松道:“成了,趕緊趕路去罷。”
十九歲的李家軍副帥李鐸翻身上馬,領著一千親衛絕塵而去。
這一別,李鐸知道,如果事情不成,那麽從此以後自己想要再見到兄長與母親,那便是堪比登天的難事了。
自從父親和長兄陣亡後,李鐸恨極了這個名叫鹹京的地方,也恨極了那些鹹京裏的官,可是她現在還得忍著,不能亂來。
……
翌日:
君後娘娘壽誕,因是非十整數,且帝後均是節儉不愛鋪張之人,故而是日的宮宴只開了鳳棲宮的南宮,裏外共擺了八十張食案。
天色已晚,李鐸匆匆趕來南宮時時間雖然也不晚,但那些該來的人物也已經到的差不多了。
呈了賀禮後,李鐸在小宮婢的引領下進了南宮。
殿裏頭已然是說說笑笑熱鬧非凡了,李鐸側首同引路的宮婢道了謝,按照自己的官階位份,在靠門的地方尋了個不打眼的角落,安靜地坐在了那裏。
好在,李鐸不想看見的人也都不曾出現在宴席上。
這其間也沒人來搭話打擾,李鐸就安靜的待在角落裏,斂眉垂目的看著面前食案上的紋路,仿佛將食案看出了花兒。
終於,華燈初上,君後娘娘同她的丈夫秦國帝君一起出現在了南宮殿。
眾臣工及家眷嘩啦啦跪倒一片,山呼萬歲千歲。
穿著天子常服的帝君偕君後入座後,由帝君身邊的總領大太監燭宿向眾人喊了起,而後賜入座,宣布奏樂開宴。
李鐸坐在一根柱子側旁,她遙遙地看了一眼君後娘娘,表示對這位慈眉善目的國母印象依舊。
宴會不慍不火地行至一半時,眾臣一一偕家眷向帝後敬酒,李鐸獨自來的,便識趣地落在了最後頭。
輪到她最後一個上前敬酒時,總領大太監燭宿樂呵呵地拉她在階下站了,主動同她有一搭沒一搭地聊了起來。
總領大太監說,君後正在上頭同齊家的小娘子說話,這位齊小娘子尚未出閣,怕李鐸若是貿然上前給君後娘娘敬酒的話,會冒犯到齊小娘子。
李鐸得了提點,拱手同總領大太監揖禮並敬了對方小半盞酒。
“大總管在禦前聽差,恕末將不敢向大總管敬滿盞酒,”李鐸又斂袖向對方欠了欠身,道:“待下次有機會宮外相見,末將請大總管不醉不歸,以謝大總管今日之提點。”
李鐸一口一個“大總管”的叫著,嘴甜的很,燭宿太監笑得眼睛你成了一條縫,連連擺手:“麾下言重了,奴怎敢當麾下一句‘提點’呢……”
李鐸正和大太監說著話,君後娘娘身邊的掌宮嬤嬤過來,說君後請懷化將軍上前一敘。
跟隨嬤嬤走上金階後,李鐸果然第一眼就掃見了一個氣質不俗的女子正在從那邊的臺階往下走,她急忙不著痕跡的垂下眼睛,目不斜視地來到君後娘娘面前。
“臣李鐸,祝娘娘萬壽無疆。”少年人單膝跪在帝後面前,擡手吃盡了盞中酒。
邊軍出身的軍士在言語表達上上都多少有些木訥直白,似也說不出那些不重樣的讚美祝詞,便只好滿飲盞中酒,以示誠心。
少年人神色清冷地敬完酒,正欲起身告退,君後娘娘不疾不徐地開了腔。
“小三郎,”一個久遠的舊日稱呼,瞬間就把李鐸拉回了那些溫馨幸福的過往曾經裏:“幾年不見,你竟都已經長這麽大了,你家裏……母親可還安好?”
“……回娘娘的話,家母的身體還算康健,”李鐸拱手,始終不肯擡頭:“多謝娘娘掛懷,臣再祝娘娘福壽安康。”
君後娘娘的情緒,似隱隱被往事引得有些不好了。
帝君似乎看出了些什麽,便主動搶過話頭,閑散地和李鐸閑聊了兩句別的。
而當李鐸握著酒盞回到自己的食案後,她還沒來得及坐下,高階上就傳來了帝後起駕的聲音。
眾人起身拜送帝,主人公離開後,沒了約束的宴會仍在繼續,太子與幾位皇子帝姬還在,宴會氣氛似比帝後在時更加熱鬧了幾分。
李鐸吃了酒,心中難受,又不好提前退席,便借口吃多了想要透透氣,隨手招來一個小宮婢,叫她將自己領出了南宮殿。
“這裏是鳳棲宮的南花園,將軍麾下可在此處稍作歇息,”十五六歲的宮婢手裏提著華貴的八角琉璃宮燈,羞怯地擡頭看了李鐸一眼。
李鐸愛笑,便向小姑娘笑了笑,結果小宮婢更緊張了一些:“奴,奴婢就不打擾麾下的清凈了,奴告退!”
說罷,也不等李鐸開口,小宮婢就將手裏的宮燈塞給李鐸,轉身朝前頭跑了過去。
李鐸在原地楞了一下,她似乎是想起了什麽,無奈的笑了笑,最後提著只能照亮腳下路的小宮燈,閑閑散散的在園子裏逛了起來。
夜幕低垂,帝後又節儉,園子裏沒有點燈,好在月色朦朧,周圍並非一片漆黑,李鐸玩兒也似的尋著記憶裏的路走了幾段,覺著時間差不多夠了的時候,她便取了一條相對近一些的單向小路,準備折身回南宮殿。
“沈妹妹你聽我講,沈妹妹!沈妹妹,你聽我說啊……”一道被壓低的男人聲音隱隱約約地從前面傳來,伴著兩道越來越近的腳步聲,無處可避的李鐸滅了手裏的燈,閃身躲到了一旁茂盛的花木後頭。
她不想碰到這種閑扯淡的事,絲毫不想。
片刻功夫後,清亮的月光下果然出現了兩道身影,那男的追著女的,似乎很著急的樣子。
“沈妹妹,你不能這樣憑一句不知打哪兒聽來的閑話,就不分青紅皂白地給我判了死罪罷?”男人趨步追在女子的身後,似乎耗盡了耐心,終於伸出手一把抓住了女子的手腕:“沈妹妹!你冷靜些,聽我解釋啊!”
李鐸:“……”好巧不巧,這雙男女正正停在了離她幾步遠的地方,叫她李鐸一字不落地聽見了兩人所有的對話。
女子的聲音溫溫柔柔的,似乎是不勝其煩了,她道:“王公子你莫要再這樣糾纏不休了,你我之間本就只是兩家長輩之間的玩笑話,我都不當真,你何必要揪著不放?”
躲在花木後的李鐸饒有趣味地挑了挑單邊的眉毛,她覺得外面那姑娘扯謊的本事還需要再練練。
果然,外頭的那男人也聽出了女子話語裏的破綻。
哀求未果後,那男人的話語瞬間冷了下來:“齊沈懿,你也不想想你們齊府如今是個什麽樣的境遇,你父兄在朝中又是怎樣的一個窘況,你能與我國公府結親本就是高攀,我願意娶你為妻已經是我定國公府對你家的恩賞了,爺勸你莫要給臉不要臉!”
“王公子,請你自重,放開我!”女子掙紮著,卻沒能掙開對方的手。
“放開你?”男人不屑地笑出聲來:“爺堂堂定國公府嫡子,看上的東西還從沒失手過……”
定,定國公府……
花木之後,李鐸的雙手已然緊握成拳,手背上更是青筋暴起,少年人死死地咬住自己的牙齒,渾身止不住的顫栗。
有那麽一瞬間,李鐸的視線似乎越過了十年的時光,再一次回到了蒹葭城城破的那一日,回到了那一段她此生都不會淡忘的血海深仇裏。
長兄李錚活生生被羌奴的鐵騎踏成肉泥,最後屍骨無存,父親李恭德的屍首被羌兵掛在蒹葭城頭,風吹日曬後,被做成肉幹餵了羌狗。
而父親的頭顱,則被羌兵們砍下來,當作球一般踢著玩鬧。
她的叔父李忠德,以及好幾位堂兄,在身死之後被羌奴用細漁網罩著屍體,經了千刀萬剮,最後只剩一副副血淋淋的森然白骨……
憎與恨,鋪天蓋地席卷而來,瞬間就沖毀了少年人所有的冷靜與謀略。
前升平王爵,國舅王鑒,延誤戰機,臨陣脫逃致使蒹葭城破,守城的李氏兒郎除了那個年幼未參軍的李鐸之外,所有人慘死蒹葭。
守城之戰,五千數的李家守軍無一人怯戰後退,更無一人逃脫生還!
他們王家欠李家的人命,只以瀆職罪奪職降爵怎麽行?
自古以來,血債只能用血償!!
當太子帶人趕來時,定國公府的九公子王斌輝已經被打得不成樣子了。
那廂,打人的少年人紅著眼睛,沾了滿身滿臉的血,“他”似是一個嗜血的魔鬼沾了血腥,將過來攔架的人通通打翻在地,場面一度失控。
太子怕事情鬧大,足足調派過來七八個魁梧高大的禁衛軍這才得以將發了瘋似的少年人拿住。
王斌輝似是被打死了,在宮人混亂的呼救聲中,雙目赤紅的少年人面向北方雙膝跪地。
瘋瘋顛顛嗤笑許久,少年人終於仰天長嘯,哭聲痛苦又壓抑。
南宮殿裏的人皆都聞訊而來,聽見李鐸的哭聲後,知道些許當年事的臣工們無一不愧疚羞愧地垂下頭,選擇了別過臉去。
無論那件事情過去了幾年,李家活下來的兒郎終究是不會放過王家,哪怕王家是君後的娘家,是太子殿下的母族。
事情最終還是驚動了中宮裏的帝與後。
定國公夫婦連夜入宮,帝君宣了大半個太醫署的太醫過來,經過整整後半夜的救治,太醫雖保住了王斌輝的性命,卻沒保住他的左眼和左臂。
李鐸下了死手,不僅將王斌輝的左眼眼珠打出了眼眶,還把王斌輝的左手小臂被打得骨碎不能接,太醫只好給他截肢以保命。
而那個身負血海深仇的少年人,最終也被帝君羈押起來,禁閉在了宮裏頭。
一夜過後,天漸漸亮了,太陽照常升起,百姓照常生活。
只是,當文武百官天光未亮的趕來上早朝的時候,卻被宮人告知今日早朝暫停,一應急辦事務交由內閣全權處理。
百官炸了鍋,今上登基二十餘年至今,除了當年太後薨逝以及蒹葭城破大將軍李恭德戰死,帝君下令輟朝三日之外,朝廷至今還從不曾再出現過暫停早朝的境況。
隨即,有人打聽清楚了帝君停朝的原因——李家的小三郎昨日夜裏醉酒大鬧鳳棲宮,打傷了定國公府的小公子,帝君大怒,將李鐸暫時關押在了功臣閣裏。
……
秦國立國愈百年,功臣閣裏供奉有三十六位功臣像,獨李家就占了三個,他們分別是李鐸的父親李恭德,李鐸的叔父李忠德,以及李鐸的大哥李錚。
供奉功臣閣乃天下許多文人武將的畢生追求,可李鐸卻一點也不想要這些在別人看來是無與倫比的特殊尊榮。
她想要嚴厲卻慈祥的老父親回來,想要脾氣溫和的長兄回來,想要最疼愛她最寵她的叔父回來,想要可以帶著她策馬玩耍的堂兄們一個個都回來!
可是,可是,白骨黃土,他們早已誰都回不來了……
身上沾染的王斌輝的血跡已經幹掉,李鐸無力地跪跌在父兄以及叔父的畫像前,她蜷在蒲團圍成的墊子上,兩手捂著臉,已經哭不出聲音來了。
十年,那些仇恨在她心裏整整積壓了十年,那一年,阿兄李釗說,李家的大仇自然要報,但且要先找羌奴算賬。
於是,作為蒹葭城破後唯一活下來的李家人,九歲的李鐸義無反顧地跟著二哥李釗重整李家軍!
他們花了整整五年的時間重整旗鼓,最終揮師北上,花了兩年時間最終搗毀羌奴的王廷。
李家也算大仇得報!
阿兄總是說,他們肯定要王家的人血債血償,但如今還不是時候。
李鐸沒有兄長的思慮深遠,她雖然答應了阿兄暫時先不去招惹王家,但她曾當著天子的面發過誓,王家人欠李家的人命沒有還,凡是王家之人,她李鐸見一個打一個,打死為止。
那年至今,安居鹹京的王家人再沒和駐守北疆的李家人見過面,怎奈昨夜機緣湊巧,叫他們李家最年幼的李鐸,正面撞見了王家排行最末的王斌輝。
只可嘆一句頭上三尺有神明!
國舅爺王鑒知道當年事情的始末,錯由他始,為了維護整個王家的利益,以及帝王的血脈和顏面,他不能追究李家那個殺千刀的小兔崽子。
勤政殿裏,帝君和國舅並肩坐在最後一級金階上,沈默不語中,兩人不停地抽著旱煙,一袋又一袋,整個大殿都被那些攪著愁緒的青白煙霧籠罩了起來。
……
王斌輝昏迷未醒,現場唯一的目擊證人齊沈懿已經連著被帝君、中宮以及東宮太子分別召見過了。
在君後娘娘的鳳棲宮裏,王斌輝的母親甚至拉著她,一遍又一遍地叫齊沈懿指證李鐸故意殺人,目的想要李鐸為此償命。
直到當日下午,王斌輝依舊躺在鳳棲宮裏昏迷不醒,帝君扣押著李鐸不能輕易放人,整個朝廷裏沒幾個人敢給李鐸說情,王斌輝的同胞大哥提著刀守在宮門外,誓要宰了罪魁禍首李鐸為他幼弟賠罪。
終於,操勞一生的帝王在幾方人的“逼迫”下再度犯了頭痛病。
事情發生兩天,已然成為了京中人新的茶餘飯後談資。
終於,第三天的時候,有人來到帝君跟前,為他獻上了一條絕佳的好計策……
離皇族的奉先殿不遠的功臣閣裏,守門的禁衛軍“扣扣扣”地敲響了閣門:“小李將軍,有人來見。”
禁衛軍稟報過後,功臣閣的繪雕門被人柔柔地推開,一個梳著垂發髻的女子悄聲走了進來。
“懷化將軍?懷化將軍?”
四下裏簾幕低垂,女子試探著開口,是那夜李鐸躲在花木後時聽見的女子的聲音:“我來看看你,不知方便相見否?”
後來,任李鐸怎麽想也沒想到,初初的匆匆一面,來者將會在她以後的人生中不疾不徐地書寫出那樣濃墨重彩的故事來。
作者有話要說: 謝謝閱覽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