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關燈
小
中
大
莊河。8月25日、星期六,農歷庚戌年甲申月乙巳日。
這一天是農歷七月七,適逢周末,又是遼漢法定的曬書節,乞巧節、賞花節。故而漫山遍野人山人海的全是東游西逛者。文人墨客在這一天舉行活動,展示自己豐富的書籍;匠師們則開始慶祝他們的始祖魯班,並展示才藝。婦女也盛裝打扮,翩翩而出,一時之間,頗有點後世黃金大假期間的喧騰與熱鬧。
“七月七,乞巧節”起源自牛郎織女的傳說,而牛郎織女的傳說正是在晉代成形的。此前,《詩·小雅·大東》已經寫到了牽牛和織女,但還只是作為兩顆星來寫的。而在曹丕的《燕歌行》,曹植的《洛神賦》和《九詠》裏,牽牛和織女已成為夫婦了。
再晚一些時候寫成的《荊楚歲時記》已記載了牛郎織女的傳說:“天河之東有織女,天帝之子也。年年織杼役,織成雲錦天衣。天帝憐其獨處,許嫁河西牽牛郎。嫁後遂廢織纴。天帝怒,責令歸河東。唯每年七月七日夜,渡河一會。”
此後,每年七月初七晚上,婦女們趁織女與牛郎團圓之際,擺設香案,穿針引線,向她乞求織布繡花的技巧,這就是乞巧節的由來。
三山正式確定七月七為乞巧節後,完善了牛郎織女的傳說,並默許未婚男女在這一天相親。當天,婦女們結伴而出,她們身著姹紫嫣紅與意中人相聚於山野,姣妍歡聲讓滿山的鮮花失去顏色,故而此節又名“賞花節”、“相親節”。
八月底,遼東各地已開始秋收。為了表示對秋收的重視,同時,也為了祝賀莊河城至安東城的道路正式完工,高翼在節日這天,留文昭鎮守三山,自己帶群臣來莊河巡視——半為山水半為民。
這是一座小型石堡,建築的比較倉促,它占地不大,只有一層。原先是縣衙,高翼帶人來了後,便當作辦公地點。
經過一年運作,三山頗離(玻璃)此時已開始量產,縣衙作為政府單位,也在第一時間獲得了這種奢侈品。現在室內窗明幾亮,透過敞開的窗子,屋外婦女的歡笑聲聲入耳。
“新來的百姓老不信官府,他們覺得官府不收糧,必然有問題”,莊河縣令崔寶義恭恭敬敬地向高翼匯報:“這幾天,他們成群結隊運糧來府衙,不收糧就睡在縣衙左右,非要官府給個確信,怎麽勸也不聽。”
百姓這個詞,應該在唐代以後才出現,李世民當皇帝後,按規矩,別人要避諱這個“民”字,於是便出現了“百姓”這個叫法。
高翼不熟悉這年代對普通民眾的稱呼法,一會兒用“黎民”,一會用“百姓”。三山官員有樣學樣,於是,“百姓”的稱呼便流傳開了。
王祥拍了一下手,插話:“他們來投三山時,不是知道我們不收農稅嗎?”
“不錯,可是以前不收農稅,有役法。我們以勞役代稅,讓百姓修路築城,但今年要修的路不多,我們從南方雇來的工人已足夠,那些農夫整年未出一役,不要說新來的擔憂,便是老農人也在擔心冬季出役……冬季出役,這天寒地凍的。”
“今年冬季不出役”,高翼從沈思中擡起頭來,說:“既然他們擔心,那就告訴他們,三日後聚齊,前往安東城上游五十裏處,在與高句麗水軍大寨正對的江岸,修築上河口城以及上河口碼頭,工期兩月為止,早修完早回家。
築好城後告訴他們,我們已經廢除了役法,明年不再征役,有閑散勞力可以受雇築城修路。”
上河口是個現代地名,該地現在並未開發,所以高翼就用上了“上河口”這個名字。上河口以北恰好是鴨綠江水最深的地段,在往上走一百多裏便到了丸都城廢墟。這個地方原本有契丹人安設的軍帳,高翼戰勝燕軍後,契丹撤圍而去,連軍帳都未及收拾。
“不妥”,黃朝宗勸止:“明年的事怎能預先確定,主公提前許諾免役,萬一有個變故怎麽辦。”
“不妥”,金道麟嗖地站起來,阻止道:“安東城再往前百裏就接近高句麗故地丸都城,我們隔江建城,萬一高句麗不滿怎麽辦?”
“打住”,高翼揮舞著手中一卷紙,說:“今年我們打服了燕國,讓燕國明白三山不可硬勝。兩三年裏,燕國將埋頭經營中原,而我們呢?
今年春節的叛亂給我們提了個醒,我們的統治還不穩,所以我打算再花兩三年的時間,打好統治基礎。
國家靠什麽凝結成一體,道路與教育。所以這兩三年裏,我們要把道路修到每一個村莊,在每個村莊中都建一個驛所,讓每個村落裏都至少有十名識字的人,讓所有的人——無論年齡大小都入學堂識字。
統一的教育,暢通的道路,然後我們就把諸族捏合在一起,成為一個國度下的國民。政令暢通才能讓百姓時時感覺到政權的存在,才能杜絕今後的叛亂,才能在遼東戰亂之地立足。
至於金相所說的高句麗的反應……哼哼,我就是要看看他們的反應。去年冬天,他乘江水結冰渡江來襲,搞得我們很被動。所以我打算,乘現在我有時間、有精力、有兵力,惹一下高句麗,看他怎麽個反應。”
金道麟憤怒地盯著高翼,胸膛向拉風箱一般呼哧呼哧直喘氣。高翼毫不退縮地看著他,呼吸均勻的像在自家後花園散步。
半晌,金道麟頹然地坐下。
他明白,高翼所說的“惹一惹”高句麗,絕非像他說得那麽平靜。這話充滿了血腥味。目前,解決了燕國強敵的漢國,就像是一個收起拳頭的拳手,正虎視眈眈地尋找下一個目標。漢國現在雖不說可穩勝高句麗,但它足夠做到把高句麗拖入戰爭泥沼。
三山農夫不耕田,他們可以把主要精力放在打仗上,然後利用戰爭所獲,從南晉購糧補充。但高句麗做不到。
金道麟已見識到高翼的手段,當初慕輿根進入遼河平原時,曾雄心勃勃地聚集十五萬大軍,想與三山好好一鬥,卻硬是讓高翼用拖延戰術,拖的慕輿根只帶五萬人就冒險來攻三山,因為他再也拖不起了,也再也養不起更多的軍隊了。
見識了高翼逼人跳墻的手段,金道麟深深為高句麗惹上這樣的大敵感到頭疼,高句麗北部多山,出產貧乏,養活自己都難,如果再不用鐵礦石換糧食,遇到高翼這樣的折騰法,高句麗民族能否存在都成問題。
高翼自立國之後無年不戰,今年他訓練的步兵恰好滿三年,正式成軍,然而最後戰燕國他卻只動用騎兵,金道麟原先就在疑惑——大王訓練那麽多步兵幹嘛?
現在他明白了,這那是在針對高句麗,只有多山的高句麗才需要這麽多的步兵。
此刻,高卉已經出使晉朝,他用什麽方法來影響高翼?啊,這個惡人,他早計劃今天了,所以把卉公主提前支出去。
沒有……!金道麟可悲的發現,他這個武相地位雖崇高,但沒有王令,他調不動一兵一卒了——這是元宵之亂後高翼采取的預防措施,現在他才發覺,這項預防措施也是針對他的。
三山的青年軍已開始滲入軍隊,下級軍官都由他們擔當,這本是提高軍隊戰鬥力的舉措,但現在,高翼教育出來的這批學生,決不會向他們的王、向他們的老師舉起刀。
罷了,罷了,身在漢國心在他方,這種局面不能維持長久,高句麗既然拋棄了我,從此,就讓我做個徹徹底底的漢人吧。
看著金道麟平靜下來,高翼將手中的那卷紙遞給黃朝宗:“這是司馬燕容、夏華宮轉來的情報,你們看看。”
情報在幾個人手中傳遞著,最後又轉到了金道麟手裏。
“鄴城亂了”,黃朝宗嘆息道:“這是可想而知的,魏王把舉國之青壯全拉入軍隊,如今這些青壯盡被屠戮。秋天到了,他們舉國一年沒有耕作,吃什麽?喝什麽?……人吃人啊。”
“我們還有多少糧?”高翼問。
“今年……”黃朝宗看了一眼高翼,小心地回答:“據商人們傳來的消息,晉朝今年又是大水,又是大疫,糧食自己都不夠吃。我們這裏今年雖然豐收,百姓存糧很多,但若是與高句麗開戰,萬一糧食吃光,我們連買糧的地方都沒有。”
“上河口城必須建”,高翼用堅定的口氣說:“我們的道路已經修到了安東,萬一敵人占據安東,然後順大路而下,我們哭都來不及。所以,我們必須在安東外圍再建一衛城,以屏護安東。
此外,今年我三山下水的船較多,今後捕獲量必然上升,所以我們必須現在著手研究肉食的儲存,冰儲就是其中一法。冬季鴨綠江滿江都是冰,看著這些冰春融化水,浪費了實在可惜,建立這樣一個堡寨,冬季可去河上采冰。契丹人在那附近留下兩個地底大巖洞,采來的冰儲存在巖洞裏,夏季拿來做奶冰,做冰鮮事物,這是無本萬利。”
金道麟嘟囔著:“你早這樣說,早說了,我跟巡江將領個招呼,冬季雇他的人去江上采冰,誰有心跟你生閑氣。”
王祥接口:“吾王的意思,是想支援魏王?”
高翼深深嘆息:“朝宗說得不錯,鄴城已經成為地獄,人吃人啊。都是我華夏苗裔,我豈能袖手旁觀……天,我最擔心的不是現在,我擔心以後,魏王敗戰,國內青壯全喪,魏國已無再戰之力。萬一魏國國滅,鄴城裏的人怎麽辦?”
說到這兒,高翼低聲嘟囔:“天呢,這是什麽時代?漢人最大的幸福竟然是成為一抔黃土,而不是成為別人的鼎中肉、肚中食……人吃人,這是個多麽悲慘的時代啊。”
是什麽力量使我們走到了這一步?
這是個悲慘的時代,然而,這也是個極其絢麗的時代。
正是在這個時代,東西方文化交融,各種思想各種宗教紛紛在中原大地開花結果,並成為我們民族的血肉。
這是一個“文學的自覺時代”。在這個時代,中國“文學”正式誕生,它的標志是南朝宋文帝時,學校首設“文學館”,主要進行專門的文學教育和文學研究活動。從此文學開始與經學分離,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
中華文學生於亂世,死於“盛世”,它因思想開放而誕生,因禁錮而死亡。
正是在這個時代,史學不再雜於六藝之末,而自成一家,並日益顯示出其獨立性。此外,數學、天文歷法、農學、醫學、化學、地學等科學技術也都有很大發展。
在這“離亂”年代,國家不統一,政治不穩定,社會矛盾尖銳激烈,人民生活於水深火熱之中。但是,正是這個動蕩的年代,儒學的禁錮松動,新生事物不斷萌生,上接秦漢,下啟隋唐的魏晉南北朝在政治、經濟、學術思想和文化教育等方面,給我們民族增添了許多新特征點。
這是一個浪漫主義的時代,在這個時期,大多數少數民族君主都相當的浪漫,比如代表人物符堅,比如慕容雋,他們對於敢於冒犯自己的,甚至哪怕是自己的敵人都顯得相當的寬宏大量。
這個時代,是中華民族經歷的最黑暗時代,在這個大舞臺上,人人都在為生存掙紮。漢民最大的奢望是不成為別人的“肚中肉”,成為一抔黃土融歸大地。然而,這個時代的思想也孕育了璀璨的唐文明。中華文明中,許多成語、許多傳說、許多習俗,就是在這種環境下孕育。
高翼打算何去何從?
“我打算用糧換人,向民間購買閑餘的糧食,向魏王提出交涉,他城中有二十萬婦女,丈夫被人吃了,兒子被人掠去下落不明,她們是魏王的負擔。
現在鄴城缺糧,我已經預先告訴馬努爾,派人跟魏王溝通,但這還不夠,我們要在派出一名使節去鄴城,告訴魏王,我願意用糧食換人,一個人一石糧,婦女兒童都算在內。他有多少我換多少,讓他放下包袱,跟趙國慘孽打,跟燕國打。他堅持得越久,我們發展的時間越長。”
“驅虎吞狼,兩虎競食,好主意”,金道麟拍著大腿說:“花費點糧食,讓魏王多殺一點燕人,他殺得越多,我們越安穩。啊,不如再賣些兵器給他……”
金道麟這麽興奮,可以理解。漢國越是大批量向魏國供糧,它越不敢向高句麗開戰,雖然金道麟知道,高翼擋在高句麗前進的道路上,兩國遲早必有一戰,然而,這一時刻來得越晚越好。
“七隊商人消失在冀州,魏王難辭其咎”,王祥陰沈著臉說:“我們不如一塊要求魏王交出肇事者。”
“不錯”,高翼點頭:“不管他交出的是不是真肇事者,我們也必須如此要求,我們要以此向百姓宣示——他們的官府是保護他們的官府。同時,我們也要以此警告四鄰:留我漢國國民的血,其罪必罰。”
黃朝宗擰起了眉頭:“這事有三難,其一,中原戰亂,數量龐大的糧草怎麽運到鄴城?”
“走黃河”,高翼答:“找一些平底船,裝滿糧草拖入黃河入海口,然後讓他們沿黃河上朔,直達鄴都附近,剩下的是,就是讓魏王自己來搬。”
“黃河”,黃朝宗搖搖頭:“現在,整條黃河上的碼頭都廢棄了。我記得,連續六年大旱後,黃河的水淺的沒不過馬膝。也正是在那一年,匈奴人騎馬涉過黃河,攻陷了晉都。而後,五胡開始相繼進入中原。
這幾年,天時旱時澇,黃河的水位淺的如同溝渠一般,現在又是枯水季節,能浮得起我們的糧船嗎?”
什麽是時代的局限性,這就是時代的局限性。
難道三山空有糧草,卻無法拯救鄴都?難道真要看著那漢人二十萬婦女被人吃掉?
屋裏陷入了沈悶……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這一天是農歷七月七,適逢周末,又是遼漢法定的曬書節,乞巧節、賞花節。故而漫山遍野人山人海的全是東游西逛者。文人墨客在這一天舉行活動,展示自己豐富的書籍;匠師們則開始慶祝他們的始祖魯班,並展示才藝。婦女也盛裝打扮,翩翩而出,一時之間,頗有點後世黃金大假期間的喧騰與熱鬧。
“七月七,乞巧節”起源自牛郎織女的傳說,而牛郎織女的傳說正是在晉代成形的。此前,《詩·小雅·大東》已經寫到了牽牛和織女,但還只是作為兩顆星來寫的。而在曹丕的《燕歌行》,曹植的《洛神賦》和《九詠》裏,牽牛和織女已成為夫婦了。
再晚一些時候寫成的《荊楚歲時記》已記載了牛郎織女的傳說:“天河之東有織女,天帝之子也。年年織杼役,織成雲錦天衣。天帝憐其獨處,許嫁河西牽牛郎。嫁後遂廢織纴。天帝怒,責令歸河東。唯每年七月七日夜,渡河一會。”
此後,每年七月初七晚上,婦女們趁織女與牛郎團圓之際,擺設香案,穿針引線,向她乞求織布繡花的技巧,這就是乞巧節的由來。
三山正式確定七月七為乞巧節後,完善了牛郎織女的傳說,並默許未婚男女在這一天相親。當天,婦女們結伴而出,她們身著姹紫嫣紅與意中人相聚於山野,姣妍歡聲讓滿山的鮮花失去顏色,故而此節又名“賞花節”、“相親節”。
八月底,遼東各地已開始秋收。為了表示對秋收的重視,同時,也為了祝賀莊河城至安東城的道路正式完工,高翼在節日這天,留文昭鎮守三山,自己帶群臣來莊河巡視——半為山水半為民。
這是一座小型石堡,建築的比較倉促,它占地不大,只有一層。原先是縣衙,高翼帶人來了後,便當作辦公地點。
經過一年運作,三山頗離(玻璃)此時已開始量產,縣衙作為政府單位,也在第一時間獲得了這種奢侈品。現在室內窗明幾亮,透過敞開的窗子,屋外婦女的歡笑聲聲入耳。
“新來的百姓老不信官府,他們覺得官府不收糧,必然有問題”,莊河縣令崔寶義恭恭敬敬地向高翼匯報:“這幾天,他們成群結隊運糧來府衙,不收糧就睡在縣衙左右,非要官府給個確信,怎麽勸也不聽。”
百姓這個詞,應該在唐代以後才出現,李世民當皇帝後,按規矩,別人要避諱這個“民”字,於是便出現了“百姓”這個叫法。
高翼不熟悉這年代對普通民眾的稱呼法,一會兒用“黎民”,一會用“百姓”。三山官員有樣學樣,於是,“百姓”的稱呼便流傳開了。
王祥拍了一下手,插話:“他們來投三山時,不是知道我們不收農稅嗎?”
“不錯,可是以前不收農稅,有役法。我們以勞役代稅,讓百姓修路築城,但今年要修的路不多,我們從南方雇來的工人已足夠,那些農夫整年未出一役,不要說新來的擔憂,便是老農人也在擔心冬季出役……冬季出役,這天寒地凍的。”
“今年冬季不出役”,高翼從沈思中擡起頭來,說:“既然他們擔心,那就告訴他們,三日後聚齊,前往安東城上游五十裏處,在與高句麗水軍大寨正對的江岸,修築上河口城以及上河口碼頭,工期兩月為止,早修完早回家。
築好城後告訴他們,我們已經廢除了役法,明年不再征役,有閑散勞力可以受雇築城修路。”
上河口是個現代地名,該地現在並未開發,所以高翼就用上了“上河口”這個名字。上河口以北恰好是鴨綠江水最深的地段,在往上走一百多裏便到了丸都城廢墟。這個地方原本有契丹人安設的軍帳,高翼戰勝燕軍後,契丹撤圍而去,連軍帳都未及收拾。
“不妥”,黃朝宗勸止:“明年的事怎能預先確定,主公提前許諾免役,萬一有個變故怎麽辦。”
“不妥”,金道麟嗖地站起來,阻止道:“安東城再往前百裏就接近高句麗故地丸都城,我們隔江建城,萬一高句麗不滿怎麽辦?”
“打住”,高翼揮舞著手中一卷紙,說:“今年我們打服了燕國,讓燕國明白三山不可硬勝。兩三年裏,燕國將埋頭經營中原,而我們呢?
今年春節的叛亂給我們提了個醒,我們的統治還不穩,所以我打算再花兩三年的時間,打好統治基礎。
國家靠什麽凝結成一體,道路與教育。所以這兩三年裏,我們要把道路修到每一個村莊,在每個村莊中都建一個驛所,讓每個村落裏都至少有十名識字的人,讓所有的人——無論年齡大小都入學堂識字。
統一的教育,暢通的道路,然後我們就把諸族捏合在一起,成為一個國度下的國民。政令暢通才能讓百姓時時感覺到政權的存在,才能杜絕今後的叛亂,才能在遼東戰亂之地立足。
至於金相所說的高句麗的反應……哼哼,我就是要看看他們的反應。去年冬天,他乘江水結冰渡江來襲,搞得我們很被動。所以我打算,乘現在我有時間、有精力、有兵力,惹一下高句麗,看他怎麽個反應。”
金道麟憤怒地盯著高翼,胸膛向拉風箱一般呼哧呼哧直喘氣。高翼毫不退縮地看著他,呼吸均勻的像在自家後花園散步。
半晌,金道麟頹然地坐下。
他明白,高翼所說的“惹一惹”高句麗,絕非像他說得那麽平靜。這話充滿了血腥味。目前,解決了燕國強敵的漢國,就像是一個收起拳頭的拳手,正虎視眈眈地尋找下一個目標。漢國現在雖不說可穩勝高句麗,但它足夠做到把高句麗拖入戰爭泥沼。
三山農夫不耕田,他們可以把主要精力放在打仗上,然後利用戰爭所獲,從南晉購糧補充。但高句麗做不到。
金道麟已見識到高翼的手段,當初慕輿根進入遼河平原時,曾雄心勃勃地聚集十五萬大軍,想與三山好好一鬥,卻硬是讓高翼用拖延戰術,拖的慕輿根只帶五萬人就冒險來攻三山,因為他再也拖不起了,也再也養不起更多的軍隊了。
見識了高翼逼人跳墻的手段,金道麟深深為高句麗惹上這樣的大敵感到頭疼,高句麗北部多山,出產貧乏,養活自己都難,如果再不用鐵礦石換糧食,遇到高翼這樣的折騰法,高句麗民族能否存在都成問題。
高翼自立國之後無年不戰,今年他訓練的步兵恰好滿三年,正式成軍,然而最後戰燕國他卻只動用騎兵,金道麟原先就在疑惑——大王訓練那麽多步兵幹嘛?
現在他明白了,這那是在針對高句麗,只有多山的高句麗才需要這麽多的步兵。
此刻,高卉已經出使晉朝,他用什麽方法來影響高翼?啊,這個惡人,他早計劃今天了,所以把卉公主提前支出去。
沒有……!金道麟可悲的發現,他這個武相地位雖崇高,但沒有王令,他調不動一兵一卒了——這是元宵之亂後高翼采取的預防措施,現在他才發覺,這項預防措施也是針對他的。
三山的青年軍已開始滲入軍隊,下級軍官都由他們擔當,這本是提高軍隊戰鬥力的舉措,但現在,高翼教育出來的這批學生,決不會向他們的王、向他們的老師舉起刀。
罷了,罷了,身在漢國心在他方,這種局面不能維持長久,高句麗既然拋棄了我,從此,就讓我做個徹徹底底的漢人吧。
看著金道麟平靜下來,高翼將手中的那卷紙遞給黃朝宗:“這是司馬燕容、夏華宮轉來的情報,你們看看。”
情報在幾個人手中傳遞著,最後又轉到了金道麟手裏。
“鄴城亂了”,黃朝宗嘆息道:“這是可想而知的,魏王把舉國之青壯全拉入軍隊,如今這些青壯盡被屠戮。秋天到了,他們舉國一年沒有耕作,吃什麽?喝什麽?……人吃人啊。”
“我們還有多少糧?”高翼問。
“今年……”黃朝宗看了一眼高翼,小心地回答:“據商人們傳來的消息,晉朝今年又是大水,又是大疫,糧食自己都不夠吃。我們這裏今年雖然豐收,百姓存糧很多,但若是與高句麗開戰,萬一糧食吃光,我們連買糧的地方都沒有。”
“上河口城必須建”,高翼用堅定的口氣說:“我們的道路已經修到了安東,萬一敵人占據安東,然後順大路而下,我們哭都來不及。所以,我們必須在安東外圍再建一衛城,以屏護安東。
此外,今年我三山下水的船較多,今後捕獲量必然上升,所以我們必須現在著手研究肉食的儲存,冰儲就是其中一法。冬季鴨綠江滿江都是冰,看著這些冰春融化水,浪費了實在可惜,建立這樣一個堡寨,冬季可去河上采冰。契丹人在那附近留下兩個地底大巖洞,采來的冰儲存在巖洞裏,夏季拿來做奶冰,做冰鮮事物,這是無本萬利。”
金道麟嘟囔著:“你早這樣說,早說了,我跟巡江將領個招呼,冬季雇他的人去江上采冰,誰有心跟你生閑氣。”
王祥接口:“吾王的意思,是想支援魏王?”
高翼深深嘆息:“朝宗說得不錯,鄴城已經成為地獄,人吃人啊。都是我華夏苗裔,我豈能袖手旁觀……天,我最擔心的不是現在,我擔心以後,魏王敗戰,國內青壯全喪,魏國已無再戰之力。萬一魏國國滅,鄴城裏的人怎麽辦?”
說到這兒,高翼低聲嘟囔:“天呢,這是什麽時代?漢人最大的幸福竟然是成為一抔黃土,而不是成為別人的鼎中肉、肚中食……人吃人,這是個多麽悲慘的時代啊。”
是什麽力量使我們走到了這一步?
這是個悲慘的時代,然而,這也是個極其絢麗的時代。
正是在這個時代,東西方文化交融,各種思想各種宗教紛紛在中原大地開花結果,並成為我們民族的血肉。
這是一個“文學的自覺時代”。在這個時代,中國“文學”正式誕生,它的標志是南朝宋文帝時,學校首設“文學館”,主要進行專門的文學教育和文學研究活動。從此文學開始與經學分離,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
中華文學生於亂世,死於“盛世”,它因思想開放而誕生,因禁錮而死亡。
正是在這個時代,史學不再雜於六藝之末,而自成一家,並日益顯示出其獨立性。此外,數學、天文歷法、農學、醫學、化學、地學等科學技術也都有很大發展。
在這“離亂”年代,國家不統一,政治不穩定,社會矛盾尖銳激烈,人民生活於水深火熱之中。但是,正是這個動蕩的年代,儒學的禁錮松動,新生事物不斷萌生,上接秦漢,下啟隋唐的魏晉南北朝在政治、經濟、學術思想和文化教育等方面,給我們民族增添了許多新特征點。
這是一個浪漫主義的時代,在這個時期,大多數少數民族君主都相當的浪漫,比如代表人物符堅,比如慕容雋,他們對於敢於冒犯自己的,甚至哪怕是自己的敵人都顯得相當的寬宏大量。
這個時代,是中華民族經歷的最黑暗時代,在這個大舞臺上,人人都在為生存掙紮。漢民最大的奢望是不成為別人的“肚中肉”,成為一抔黃土融歸大地。然而,這個時代的思想也孕育了璀璨的唐文明。中華文明中,許多成語、許多傳說、許多習俗,就是在這種環境下孕育。
高翼打算何去何從?
“我打算用糧換人,向民間購買閑餘的糧食,向魏王提出交涉,他城中有二十萬婦女,丈夫被人吃了,兒子被人掠去下落不明,她們是魏王的負擔。
現在鄴城缺糧,我已經預先告訴馬努爾,派人跟魏王溝通,但這還不夠,我們要在派出一名使節去鄴城,告訴魏王,我願意用糧食換人,一個人一石糧,婦女兒童都算在內。他有多少我換多少,讓他放下包袱,跟趙國慘孽打,跟燕國打。他堅持得越久,我們發展的時間越長。”
“驅虎吞狼,兩虎競食,好主意”,金道麟拍著大腿說:“花費點糧食,讓魏王多殺一點燕人,他殺得越多,我們越安穩。啊,不如再賣些兵器給他……”
金道麟這麽興奮,可以理解。漢國越是大批量向魏國供糧,它越不敢向高句麗開戰,雖然金道麟知道,高翼擋在高句麗前進的道路上,兩國遲早必有一戰,然而,這一時刻來得越晚越好。
“七隊商人消失在冀州,魏王難辭其咎”,王祥陰沈著臉說:“我們不如一塊要求魏王交出肇事者。”
“不錯”,高翼點頭:“不管他交出的是不是真肇事者,我們也必須如此要求,我們要以此向百姓宣示——他們的官府是保護他們的官府。同時,我們也要以此警告四鄰:留我漢國國民的血,其罪必罰。”
黃朝宗擰起了眉頭:“這事有三難,其一,中原戰亂,數量龐大的糧草怎麽運到鄴城?”
“走黃河”,高翼答:“找一些平底船,裝滿糧草拖入黃河入海口,然後讓他們沿黃河上朔,直達鄴都附近,剩下的是,就是讓魏王自己來搬。”
“黃河”,黃朝宗搖搖頭:“現在,整條黃河上的碼頭都廢棄了。我記得,連續六年大旱後,黃河的水淺的沒不過馬膝。也正是在那一年,匈奴人騎馬涉過黃河,攻陷了晉都。而後,五胡開始相繼進入中原。
這幾年,天時旱時澇,黃河的水位淺的如同溝渠一般,現在又是枯水季節,能浮得起我們的糧船嗎?”
什麽是時代的局限性,這就是時代的局限性。
難道三山空有糧草,卻無法拯救鄴都?難道真要看著那漢人二十萬婦女被人吃掉?
屋裏陷入了沈悶……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