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8章 洗耳恭聽
關燈
小
中
大
“我懷疑他就是宗的教從,曾經見過你們姑娘和柳長老她們。什麽時候有時間我帶你去辨認一下,看你能不能認出他來?如果能搞清他的身份,或許能夠幫助我們。弄明白他來自於哪裏?曾經去過什麽地方?”
“這樣即便他還沒有恢覆意識,也能大致推測出他見到你們姑娘的地方。從而鎖定一個範圍,在確定範圍之後再加以尋找,可能會更準確一些,更有希望找到你們姑娘。”
小青連連點頭,點頭說道:“要是能夠讓他恢覆記憶是最好不過的。就算恢覆不了,如果能夠從他嘴中探聽到一些有用的線索。以少爺您的本事,最終也能夠找到姑娘的下落的。”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即便以少爺您的聰明才智,要想沒有任何線索就找到一個人,那也是不可能的。現如今有一些線索了,那可真是太好了。”
卓然說道:“正是如此。”
說話間,他們的馬車已經到了東京汴梁河邊。
卓然按照拜貼上的所說,徑直來到了一間閣樓,這是臨江邊的一個雅間。店小二將他領到這裏時便告退了。小青守在門外,隨時聽候傳喚。
卓然推門進去,便看見蘇軾背著雙手站在窗邊,窗戶大開著。滾滾的汴梁河從眼前流過,一艘艘的帆船來往如梭,一派熱鬧景象。雖然已經日近黃昏,卻趁著最後的光亮忙碌著。
聽到腳步聲,蘇軾轉過身來,瞧見卓然,臉上淺淺的浮起了一抹笑容。說道:“你來了,快坐吧。”
卓然已經從他的臉上浮現出來的那一抹笑,看出來了他的淡淡的惆悵。看來被外調為官,對他來說是一次打擊。他雖然從地方就做了官到京城來的,現在又從京城到地方去做官。在宋朝有一種規矩,或者是約定俗成的一種認識,在京城為官,皇帝身邊,天子腳下,那是為官的榮耀。
所以京官雖然比地方官在錢財方面會少許多,但是卻高貴榮耀的多。因為宋朝的官員薪酬待遇都非常豐厚,所以到京朝為官,日子也是過得異常悠閑,根本不用為生活窘迫而擔憂。卻很在乎所處的位置,能夠追隨在皇帝身邊,那才是最大的榮耀。
因此官員們都是以在京城為官為榮。而在地方任官,則覺得不受恩寵,又感到失落。所以如果從地方主政一方的官員調到京城,哪怕做一個有職無權的散官,其實對很多官員來說也是很高興的,因為到了天子腳下。
但是從京城調到地方去為官,哪怕是主政一方,很多人都感覺到政治上遭到了挫折。這一點即便是大文豪蘇軾,也同樣如此。
卓然笑了笑說:“怎麽樣?老同學,外調為官心裏不高興吧。”
“是呀!我這個臭毛病,看不慣的事忍不住就要說。甚至不管是當面還是背面,甚至於別人都變了臉色,我還是沒感覺得到。我的毛病我知道,但是我沒想到我的毛病會讓我被貶出京城,我不知道是誰在後面動了手腳?我也不想去知道。”
“因為即便要怪也只能怪我自己給人家把柄。若沒有這些把柄,自然就不會有人在後面動手腳了。這就是常言所說的,蒼蠅不叮無縫的蛋吧!我想我就是一個有縫的蛋,而且這縫隙還大得多,那只蒼蠅閉著眼睛都能找到。”
卓然笑了笑說:“所以這次只能如此了。你本來就是地方上來的,在地方為官實際上也不錯。天高皇帝遠,不必為朝堂之上,新黨舊黨的無窮無盡的紛爭而影響了心情。”
“話是這麽說,我也是這麽寬慰自己。可是心裏就總覺得不得勁,滿腹的抱負似乎只能游離於山水了。”
兩人一邊說著話,一邊開始舉杯喝了起來。卓然四下看了看,玩笑道:“你不會真的只請了我一個人吧?”
“滿朝文武,能讓我蘇軾跟他推杯換盞聊天的人不多。僅有的幾個要麽不在身邊,要麽我不想連累人家。我知道我這個人不受待見,一個倒黴蛋,誰沾到誰倒黴。”
“不過我知道你不在乎,而且家父跟你也是好友。家父臨終前就說過,你是一個值得深交的人。而且他說你也是一個福將,讓我不管任何情況下,都要與你多多來往,對我的未來前途命運都是有莫大幫助的。”
卓然不禁愕然,心想蘇軾的父親莫非也是穿越過來的,連自己之前來之前在車上的想法居然也可以和他不謀而合,還真是了得的一個人,想到這裏,之前有些替蘇軾的惆悵,也消散了不少,不禁低笑兩聲,沒有說話。
“我不知道家父為什麽會有這樣的想法和看法?但我相信他的眼光,我的才學是他一手教出來的。家父雖然早年不怎麽用功,但是後來大器晚成,家父的眼光是不會錯的,這一點我深有體會。”
“所以我想家父的話還是有道理的,明天就要走了,不知何時才能相見。你又是個好酒之客,跟我一樣。所以把你叫來咱們暢飲一番,聊聊天,說說話。”
卓然一聽,很是感慨。拱手說道:“多謝令尊大人如此擡愛。”
兩人閑聊了一會兒,漸漸的聊到了正題上。一邊喝酒一邊說話,漸漸的也都有些有了些醉意,這話題也就敞開了。酒可以解憂,也可以讓人變得大膽,沒喝之前不敢說的話,喝了酒什麽都敢說。
卓然說著說著,就說道變法上去了。看來他對變法的牢騷還著實不少,他又是一個嫉惡如仇的人。雖然新法在卓然眼中,根本不算什麽惡事。但是在蘇軾的眼中,卻是禍國殃民的壞事,是不惜口舌加以批駁的惡事。言詞也漸漸激烈起來,列出了新法種種的弊端,和種種禍害百姓的事實。
卓然並不是嘴巴上直接的開口罵人,而是言詞程序有理有據,很多都有事實依據的。這些事實皆來自於他在各地的朋友書信中所說的場景,也有他在地方為官時了解到的。更多的是他在登聞鼓院當院判的時候,接待各地上訪的群眾了解到的。
到登聞鼓院來上訪的鳴冤叫屈的這些人,其中相當一部分都是因為新法受到了不公平待遇。所以來告禦狀。
當然,登聞鼓院更多只是一個形式上的象征。真正這些案子能夠到皇帝手裏的寥寥無幾。除非是哪些大臣有心而為之,借著登聞鼓聞這個渠道,借著百姓的口來想讓皇帝知道一些事實。才會把這些東西傳遞到皇帝那去的。
卓然沒有跟著他發牢騷,他也知道蘇軾根本不需要一個跟著他發牢騷的人。他只需要一個聽眾,他有太多的心裏話想說,又不可能一個人坐在屋子裏自言自語,那他沒有感覺了。必須找一個聽眾,而這個聽眾又要是信得過的。
因為他的很多話是針對朝政,是針對皇上鼎力支持的新法的。甚至在文字獄十分昌盛的古代,即便是文壇很昌盛的宋朝,也是免不了的要招來禍事的。
蘇軾是當代文豪,又在朝堂為官多年,如何不知道禍從口出的淺顯的道理。因此這才只叫了卓然一個人聽他發牢騷。他知道卓然不會出賣他,是他父親臨終前再三叮囑,說可以深交信得過的人。
一壇酒喝去了大半,卓然沒有勸解。卓然知道,自己任何的勸解都只會分生兩個人的關系,因為他已經聽出,蘇軾在心頭對新法刻骨銘心的厭惡。這種厭惡並不是針對王安石,而是針對變法本身。更準確的說,不是變法的制度設計,而是變法的實施結果。
有些人初衷是好的,可是效果實施並不如人意。甚至相反,會招來別人的厭惡,即便是他的初衷是好的。即便這個人也是好的,現在蘇軾就這樣。
當他們把一壇酒喝去了大半,卓然眼見蘇軾都有些醉眼迷離了。卓然聽他牢騷發的差不多了,顛來倒去已經開始重覆,於是開始想該如何勸解他,讓他知道自己心頭的想法,讓他知道此行可能面臨的可怕後果。
卓然還沒想好如何開口,蘇軾終於發現自己已經開始嘮嘮叨叨,終於停了下來。瞇著一雙醉眼瞧著卓然說道:“我廢話連篇,說了半天了,也該你說說。我知道你不想摻和新黨和舊黨之間的這些紛爭,甚至也從來沒聽過你任何只言片語對新法的評價。”
“我今天也不指望你對新法跟我一樣臭罵一通,要不咱們就說說別的吧。說說兄弟情義,說說山水田園,江湖趣事心胸開闊些。不至於晚上做夢還夢到滿腹牢騷。”
卓然便微微點點頭,說道:“我還真有些想法想跟你說說。”
“你說臨別贈言,讓我好好幹。不辜負官家的器重,不辜負湖州百姓期待,這些話都不用說了。不過我也知道你不會這麽虛情假意說這些的。你聽了我半天,現在才開口的話,一定是金玉良言。我會認真聽,定牢牢的記在心中。”
卓然笑了笑說:“也算不得是什麽金玉良言,只不過是一個建議。”
“你說,我洗耳恭聽。”
“你這次到湖州去,一定會到任之後,上奏謝恩,感謝皇上對你的器重。對吧。”
“那是當然,任何官員到任都要做的,這是慣例。不過你讓我不做這件事嗎?”
卓然瞧著他說道:“如果我說是,你會答應嗎?”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這樣即便他還沒有恢覆意識,也能大致推測出他見到你們姑娘的地方。從而鎖定一個範圍,在確定範圍之後再加以尋找,可能會更準確一些,更有希望找到你們姑娘。”
小青連連點頭,點頭說道:“要是能夠讓他恢覆記憶是最好不過的。就算恢覆不了,如果能夠從他嘴中探聽到一些有用的線索。以少爺您的本事,最終也能夠找到姑娘的下落的。”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即便以少爺您的聰明才智,要想沒有任何線索就找到一個人,那也是不可能的。現如今有一些線索了,那可真是太好了。”
卓然說道:“正是如此。”
說話間,他們的馬車已經到了東京汴梁河邊。
卓然按照拜貼上的所說,徑直來到了一間閣樓,這是臨江邊的一個雅間。店小二將他領到這裏時便告退了。小青守在門外,隨時聽候傳喚。
卓然推門進去,便看見蘇軾背著雙手站在窗邊,窗戶大開著。滾滾的汴梁河從眼前流過,一艘艘的帆船來往如梭,一派熱鬧景象。雖然已經日近黃昏,卻趁著最後的光亮忙碌著。
聽到腳步聲,蘇軾轉過身來,瞧見卓然,臉上淺淺的浮起了一抹笑容。說道:“你來了,快坐吧。”
卓然已經從他的臉上浮現出來的那一抹笑,看出來了他的淡淡的惆悵。看來被外調為官,對他來說是一次打擊。他雖然從地方就做了官到京城來的,現在又從京城到地方去做官。在宋朝有一種規矩,或者是約定俗成的一種認識,在京城為官,皇帝身邊,天子腳下,那是為官的榮耀。
所以京官雖然比地方官在錢財方面會少許多,但是卻高貴榮耀的多。因為宋朝的官員薪酬待遇都非常豐厚,所以到京朝為官,日子也是過得異常悠閑,根本不用為生活窘迫而擔憂。卻很在乎所處的位置,能夠追隨在皇帝身邊,那才是最大的榮耀。
因此官員們都是以在京城為官為榮。而在地方任官,則覺得不受恩寵,又感到失落。所以如果從地方主政一方的官員調到京城,哪怕做一個有職無權的散官,其實對很多官員來說也是很高興的,因為到了天子腳下。
但是從京城調到地方去為官,哪怕是主政一方,很多人都感覺到政治上遭到了挫折。這一點即便是大文豪蘇軾,也同樣如此。
卓然笑了笑說:“怎麽樣?老同學,外調為官心裏不高興吧。”
“是呀!我這個臭毛病,看不慣的事忍不住就要說。甚至不管是當面還是背面,甚至於別人都變了臉色,我還是沒感覺得到。我的毛病我知道,但是我沒想到我的毛病會讓我被貶出京城,我不知道是誰在後面動了手腳?我也不想去知道。”
“因為即便要怪也只能怪我自己給人家把柄。若沒有這些把柄,自然就不會有人在後面動手腳了。這就是常言所說的,蒼蠅不叮無縫的蛋吧!我想我就是一個有縫的蛋,而且這縫隙還大得多,那只蒼蠅閉著眼睛都能找到。”
卓然笑了笑說:“所以這次只能如此了。你本來就是地方上來的,在地方為官實際上也不錯。天高皇帝遠,不必為朝堂之上,新黨舊黨的無窮無盡的紛爭而影響了心情。”
“話是這麽說,我也是這麽寬慰自己。可是心裏就總覺得不得勁,滿腹的抱負似乎只能游離於山水了。”
兩人一邊說著話,一邊開始舉杯喝了起來。卓然四下看了看,玩笑道:“你不會真的只請了我一個人吧?”
“滿朝文武,能讓我蘇軾跟他推杯換盞聊天的人不多。僅有的幾個要麽不在身邊,要麽我不想連累人家。我知道我這個人不受待見,一個倒黴蛋,誰沾到誰倒黴。”
“不過我知道你不在乎,而且家父跟你也是好友。家父臨終前就說過,你是一個值得深交的人。而且他說你也是一個福將,讓我不管任何情況下,都要與你多多來往,對我的未來前途命運都是有莫大幫助的。”
卓然不禁愕然,心想蘇軾的父親莫非也是穿越過來的,連自己之前來之前在車上的想法居然也可以和他不謀而合,還真是了得的一個人,想到這裏,之前有些替蘇軾的惆悵,也消散了不少,不禁低笑兩聲,沒有說話。
“我不知道家父為什麽會有這樣的想法和看法?但我相信他的眼光,我的才學是他一手教出來的。家父雖然早年不怎麽用功,但是後來大器晚成,家父的眼光是不會錯的,這一點我深有體會。”
“所以我想家父的話還是有道理的,明天就要走了,不知何時才能相見。你又是個好酒之客,跟我一樣。所以把你叫來咱們暢飲一番,聊聊天,說說話。”
卓然一聽,很是感慨。拱手說道:“多謝令尊大人如此擡愛。”
兩人閑聊了一會兒,漸漸的聊到了正題上。一邊喝酒一邊說話,漸漸的也都有些有了些醉意,這話題也就敞開了。酒可以解憂,也可以讓人變得大膽,沒喝之前不敢說的話,喝了酒什麽都敢說。
卓然說著說著,就說道變法上去了。看來他對變法的牢騷還著實不少,他又是一個嫉惡如仇的人。雖然新法在卓然眼中,根本不算什麽惡事。但是在蘇軾的眼中,卻是禍國殃民的壞事,是不惜口舌加以批駁的惡事。言詞也漸漸激烈起來,列出了新法種種的弊端,和種種禍害百姓的事實。
卓然並不是嘴巴上直接的開口罵人,而是言詞程序有理有據,很多都有事實依據的。這些事實皆來自於他在各地的朋友書信中所說的場景,也有他在地方為官時了解到的。更多的是他在登聞鼓院當院判的時候,接待各地上訪的群眾了解到的。
到登聞鼓院來上訪的鳴冤叫屈的這些人,其中相當一部分都是因為新法受到了不公平待遇。所以來告禦狀。
當然,登聞鼓院更多只是一個形式上的象征。真正這些案子能夠到皇帝手裏的寥寥無幾。除非是哪些大臣有心而為之,借著登聞鼓聞這個渠道,借著百姓的口來想讓皇帝知道一些事實。才會把這些東西傳遞到皇帝那去的。
卓然沒有跟著他發牢騷,他也知道蘇軾根本不需要一個跟著他發牢騷的人。他只需要一個聽眾,他有太多的心裏話想說,又不可能一個人坐在屋子裏自言自語,那他沒有感覺了。必須找一個聽眾,而這個聽眾又要是信得過的。
因為他的很多話是針對朝政,是針對皇上鼎力支持的新法的。甚至在文字獄十分昌盛的古代,即便是文壇很昌盛的宋朝,也是免不了的要招來禍事的。
蘇軾是當代文豪,又在朝堂為官多年,如何不知道禍從口出的淺顯的道理。因此這才只叫了卓然一個人聽他發牢騷。他知道卓然不會出賣他,是他父親臨終前再三叮囑,說可以深交信得過的人。
一壇酒喝去了大半,卓然沒有勸解。卓然知道,自己任何的勸解都只會分生兩個人的關系,因為他已經聽出,蘇軾在心頭對新法刻骨銘心的厭惡。這種厭惡並不是針對王安石,而是針對變法本身。更準確的說,不是變法的制度設計,而是變法的實施結果。
有些人初衷是好的,可是效果實施並不如人意。甚至相反,會招來別人的厭惡,即便是他的初衷是好的。即便這個人也是好的,現在蘇軾就這樣。
當他們把一壇酒喝去了大半,卓然眼見蘇軾都有些醉眼迷離了。卓然聽他牢騷發的差不多了,顛來倒去已經開始重覆,於是開始想該如何勸解他,讓他知道自己心頭的想法,讓他知道此行可能面臨的可怕後果。
卓然還沒想好如何開口,蘇軾終於發現自己已經開始嘮嘮叨叨,終於停了下來。瞇著一雙醉眼瞧著卓然說道:“我廢話連篇,說了半天了,也該你說說。我知道你不想摻和新黨和舊黨之間的這些紛爭,甚至也從來沒聽過你任何只言片語對新法的評價。”
“我今天也不指望你對新法跟我一樣臭罵一通,要不咱們就說說別的吧。說說兄弟情義,說說山水田園,江湖趣事心胸開闊些。不至於晚上做夢還夢到滿腹牢騷。”
卓然便微微點點頭,說道:“我還真有些想法想跟你說說。”
“你說臨別贈言,讓我好好幹。不辜負官家的器重,不辜負湖州百姓期待,這些話都不用說了。不過我也知道你不會這麽虛情假意說這些的。你聽了我半天,現在才開口的話,一定是金玉良言。我會認真聽,定牢牢的記在心中。”
卓然笑了笑說:“也算不得是什麽金玉良言,只不過是一個建議。”
“你說,我洗耳恭聽。”
“你這次到湖州去,一定會到任之後,上奏謝恩,感謝皇上對你的器重。對吧。”
“那是當然,任何官員到任都要做的,這是慣例。不過你讓我不做這件事嗎?”
卓然瞧著他說道:“如果我說是,你會答應嗎?”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