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以氣禦敵 (1)
關燈
小
中
大
崔延伯心頭的那一絲疑慮盡消,剛才他就是在想,崔山的騎兵自前方經過,而商舟這一隊人馬卻是自崔山那個方向趕來,相互又怎會沒有照面呢?又怎會沒有崔山的人前來回報呢?
這時才暗自松了一口氣,忖道:“幸虧駱非心存降意,否則如果暗中伏擊崔山諸人,對那數千騎兵所造成的損害可就難以預料了。”騎兵的命比普通士卒寶貴多了,至少,崔延伯在騎兵上所花的心血是這些普通士卒的數十倍,即使以駱非的五千人馬換他一千勁騎,他也不願意。何況,伏擊之下,那四千勁騎豈會只損失一千?甚至全軍覆滅也有可能。
“好,你把降書送過來!”崔延伯冷冷地喝道。
“是!”商舟一夾馬腹,向崔延伯奔至,其餘的人全都停留在兩百步開外,根本就沒有移動分毫,只是那些戰馬顯得極為焦爍,低低地嘶鳴著。或許是因為騎士本身心底就無法安靜的原因吧。
崔延伯的大軍人數長達數裏,如一條長龍婉蜒在山谷林間,氣勢極為龐大。
……
土丘之上的戰局極為慘烈,高平義軍手持身長體重的斬馬刀,最適宜馬上作戰,以雙腿控馬,雙手揮刀,大開大豁,氣勢不凡,殺氣之盛,的確超過了崔山的意料之外,作戰力之強也超出了他的估計,而義軍更是顯得兇悍至極。在數量上,高平義軍占著極大的優勢,而且一開始崔山的騎兵就損失了四分之一,銳氣大減。
崔山自己也遇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對手,那就是三子。
三子的目標是敵方那些棘手的人物,而在這裏的目標就是崔山,這可能是崔山的不幸。
崔山的感覺並沒有錯,那遠逝的塵土的確有些異樣,因為那並不單單只有馬蹄揚起的塵土,更有拖在馬尾之後的樹枝起了很大作用,而真正的馬群正是在這離涇州城四十裏的土丘之上。
這一個殺局,不幸的是崔山陷了進來。
崔山根本不是三子的對手,雖然他馬上馬下的功夫都很好,但此際的三子已經步入了絕頂高手之境,每一刀都充滿了讓天地變色的殺氣。
雙方只交手了一刀,崔山就知道無法與三子相抗衡,所以他選擇了退避。但三子所過之處,無一官兵騎士可硬抗其瘋狂一擊。在混亂之中,高平義軍不僅以騎兵沖殺,更是邊戰邊奪馬,再加入騎兵的行列。官兵很快就顯得有些無法協調了,被高平義軍沖得一片零亂,在強大的攻擊之下,甚至有人開始回撤。
崔山就是其一,他知道己方大勢已去,只得一聲令下:“撤!”這對戰士來說的確是一種屈辱,也是一種無奈,但此時卻是惟一的選擇。
三子揮刀高呼,他並不在意自崔山後面隨之而來的數萬大軍,只顧痛打落水狗。
“殺……追……”吼聲一片,戰局似呈一面倒的狀態,勁弩、長弓此時又發揮了其應有的作用。
……
崔延伯對這數百份降書極為滿意,而且皆是以血所書,無論措詞還是誠意方面都讓他極為滿意,能不戰而屈駱非,這的確是個極為理想的結果。何況駱非又是熟知高平義軍內部情況之人,若能有此人相助,高平何愁不破?對於攻克莫折念生所領的義軍,崔延伯就是選擇自內部突破的戰略,這才讓那不可一世的莫折念生魂歸天國。否則,以莫折念生的才智與謀略,那的確是一個難以想象的敵人。
在軍事才能方面,莫折念生絕對不輸給蔡風,比破六韓拔陵有過之而無不及。惟一遺憾的就是莫折念生沒有蔡風那不可一世的蓋世武功,這也就使得刺殺他的人容易成功。如果光明正大地指揮千軍萬馬作戰,崔延伯自問不是莫折念生的對手,這才被打得退守潼關,勉強阻抗莫折念生的勢頭和鋒芒,就連朝廷也為之恐慌不安,只好以收買人心的方法,自義軍內部買通人去刺殺莫折念生,這才使莫折念生的羌氐大軍土崩瓦解,化於無形。
“此刻的胡琛已死,萬俟醜奴重傷不足為懼,又有駱非來降,這的確是天助我也!看來是上天註定要滅高平軍!”崔延伯如此想著,就命商舟回去通知駱非,他可以答應駱非的要求,但駱非的兵力必須經過收編之後才能使用。
商舟極為乖巧地道:“駱將軍明白大元帥之意,他對小的說過,如果大元帥答應了,那日後一切都以大元帥的安排行事。”
商舟的回答使崔延伯非常滿意,更是得意非凡,向對面數百名騎兵望了一眼,道:“很好,本帥就升你為副將,正式收編你的這支騎兵!”
“謝謝元帥!”商舟大喜,忙跪下謝恩。
崔延伯似乎在突然之間感受到帝王的氣勢,意氣風發之下,淡淡地揮了揮手,道:“起來吧,帶他們歸隊!”
“是!”商舟迅速彈起身來,躍上馬背馳回數百騎之間,似乎極為歡快地道:“元帥已經答應收編我們,眾兄弟先解下弓箭和長槍!”
那群騎兵忍不住齊聲歡呼,紛紛拋開背上的大弓及手中的長槍,但仍坐在馬匹之上。
崔延伯暗暗點了點頭,他並沒有讓這群人繳械,但商舟卻命這群人放下了弓箭長槍,做得的確細致,也更使崔延伯放下了一顆心。由此可見這些人投降的誠意,且那歡呼之聲也不似作偽,傳出很遠……
崔延伯命一名偏將領著近百步兵過去撿回弓箭長槍,正式收編商舟所領的數百騎兵。
商舟和眾騎兵仍高踞馬首,在那名偏將的帶領下,緩緩向崔延伯的大部隊行去。
騎兵一般極少下馬,這是對騎兵的一種尊敬,因為北魏建國就是依靠他們。
北魏的騎兵來自漠外,戰鬥力極強,也是戰爭的支柱力量。因此,北魏歷朝帝君都極為看重騎兵,從而使他們成為軍中身分最高的一支部隊,幾可與身分特殊的速攻營相比。由於精良的戰馬難配,因此騎兵的人數往往比步兵少得多,這也是騎兵的珍貴之一。是以,這一刻商舟所領的數百騎兵並沒有下馬。
數百騎全都向崔延伯行了個大禮,這才跟在黃飛的身後,向隊中走去接受黃飛的編排。
崔延伯心中極為快慰,此際正值大戰之前,先來一些喜事,倒也極富情調。這或許就是此戰定會大勝的前兆吧。
商舟的眸子之中閃過了一絲難以察覺的喜悅,那些本來對他深懷戒備的官兵,此刻全都放下了戒備之心,那些暗中對準他們的勁箭也松了下來,只是每個官兵都向他們投來不屑和鄙視的目光。
商舟似乎對這種情況毫無反應。
崔延伯傳令,準備繼續行軍,但就在這時,他看到了東北角揚起了一大片塵土,更傳來了極為強烈的震蕩,是馬蹄聲!也有腳步之聲。正當他猜疑之時,在土丘的頂端已出現了戰馬,一匹、二匹、三匹……千萬匹,然後他就明白了這是怎麽回事,但商舟已經出手了。
不僅僅是商舟出手,跟在商舟身後的數百騎突然加速,沖入了那些步行的官兵群中。每個人的手中都是一柄四尺長,極為鋒銳的刀,與一根五尺長的鑌鐵棍,棍頭有四槽。
商舟出手,他的目標是黃飛,一個在官兵中舉足輕重的人物。
這的確是一個超乎人預料的變化,等到崔延伯發出命令之時,一切都已經發生了。
也不只如此,更讓人心驚的卻是,當這些人自腰間拔出刀之時,那根鑌鐵短棍也不知自何處出現,竟插入了刀柄之中,在一旋一扭的瞬間,便成了一柄八尺長的斬馬刀。
這些被人忽視的精短兵器剎那間又成了致命且瘋狂的斬馬刀,也是最適合在戰場上作戰的兵器。
崔延伯沒有料到,他雖然看到了每人腰間那柄四尺長的厚背刀,但這些人都是騎在馬上的,刀長四尺根本就夠不成殺傷力,也就沒有在意,但這一刻他全都明白了,這一切的一切,全都是早已安排好的。
“殺殺殺……”那自東北方向殺出的快騎達數千人,如同潮水般狂湧而至。
商舟出刀,刀鋒如雷,亮若銀虹,驚鬼泣神。
黃飛清晰地感受到那狂湧的殺氣及森冷的刀氣,幾乎籠罩了他周身的每一個部位。黃飛回身,劍如虹。
“鏘!”一聲清脆至極的暴響,黃飛的身子禁不住一震,但他終究擋開了商舟這一刀,致命的一刀。
商舟的身子也為之一震,兩人的功力幾乎勢均力敵,但是商舟的左手卻有一根不能忽視的鑌鐵大棍。
黃飛擋開了那一刀,但是他無法再對這根鑌鐵大棍進行阻擊,這一棍來得的確太快,幾乎與那一刀接踵而出。
黃飛無奈,身子一傾,傾至馬腹之下,那一棍自他的盔甲上擦過,然後“轟……”地一聲重重擊在馬耳上。
“希聿聿……”黃飛的坐騎一聲慘嘶,舉蹄亂沖,竟將趕來的步兵踏翻幾人,其餘人被沖得東倒西歪。
商舟暗叫一聲可惜的同時,鑌鐵大棍陡然與長刀相接,成了一柄長長的斬馬刀,殺戮也就自這個時候開始。
崔延伯心中大怒,他沒有想到高平義軍狡猾至此,作戰手段卑鄙,竟利用偽降這一招來打亂官兵的陣形。
崔延伯雖然惱怒,但兵不厭詐,也只能怪他自己太疏忽大意。此刻他才明白為什麽當年長平之戰的白起將十萬降軍盡數活埋的原因。的確,降兵是最易生變的人。
“殺……殺……”崔延伯的大軍根本就來不及布陣,只是勉強放出幾箭,就與沖來的鐵騎短兵相接。
一開始,陣形就被沖擊得潰不成軍,那數百偽降的騎兵縱橫於崔延伯的步兵營之間,快速如風,斬馬刀上下揮舞,那些步兵的腦袋猶如一顆顆被斬落的西瓜一般。大多數官兵陣腳自亂,根本就無法再聽崔廷伯的命令,開始抱頭鼠竄。
“殺呀……殺……得得……”馬蹄踏地之聲,猶如奔雷滾過,只震得眾官兵心驚肉跳。
高平義軍的鐵騎,揮舞著長槍、斬馬刀呼喝著不斷湧向崔延伯的隊伍之中。
崔延伯的戰馬迅速被親衛所護,隊伍之中的騎兵根本展不開手腳,由於大多數都是步兵,這些步騎相雜的隊伍,反而使戰術的靈活度大打折扣。也使得崔延伯的騎兵根本就放不開手腳去大殺一場,哪裏有高平義軍這種毫無顧忌地大開殺戒的痛快之感。
崔延伯所領的士卒,因連日來受到高平義軍的輕騎所擾,又因昨晚未曾休息好,兩日來的長途跋涉,整個隊伍的精神都處在極為松懈的狀態,鬥志也因此而大減,此刻被如狼似虎的高平騎兵一陣沖殺,更是無心戀戰,腦海中都想著一個字——逃!
有一隊人馬直逼崔延伯,來勢洶洶,馬上騎士的騎術之精絕,絕對是一流的,這隊人馬正是蔡風和駱非所率。高平義軍的帥旗也隨著這一隊人馬之後向崔延伯的立身之處趕來,與官兵的帥旗形成了一個鮮明的對比。
崔延伯吃了一驚,箭雨已紛紛射至,這些人不僅騎術精絕,箭術更絕。每一弓之力,竟可遠達六百五十步開外,並造成了強大的殺傷力和破壞力。
崔延伯的護衛也以勁箭還擊,但由於兵多人雜,陣腳已亂,而那些人的騎術又十分精絕,因此所造成的殺傷力有限。
“崔延伯——拿命來!”如驚雷般的暴喝之聲滾過天際,在千軍萬馬的嘶喊聲中依然清晰可聞。
蔡風易容的面貌正是萬俟醜奴,也只有這樣才能使軍心更穩、更團結,將士們才更有鬥志。
崔延伯一眼就看到了化妝成萬俟醜奴的蔡風,禁不住微微驚呼:“萬俟醜奴!”在他才說出這句話時,萬俟醜奴的帥旗幾乎已經與他相靠,很快雙方就短兵相接了。
蔡風揮動著斬馬刀,如入無人之境,駱非領著另一支騎兵直殺向黃飛,經過多次交戰,使他們已成了一對生死冤家。
崔延伯感受到蔡風那強大的氣勢,更勝過千軍萬馬的肅殺和霸烈,兩人雖然相隔百步之遙,但卻讓他感覺到近在咫尺,空間竟起不到半點限制的作用。那雙深邃的眸子給崔延伯一種熟悉而又陌生的感覺。
突然之間,崔廷伯有些驚覺,相隔百步之遙,他為什麽竟能夠如此清楚地發現對方的眼神呢?
那當然不是他的視覺大增,而是蔡風的目光己越過了所有的障礙投向了他。
崔延伯竟然第一次想到了撤,這是第一次發自他內心的奇怪想法。其實,這場仗已經沒有必要再繼續下去了,很明顯他已經敗了。而且敗得很慘,被這股偽降的騎兵打亂了陣腳,又因他自己將敵人估計得太低,這就使得這場仗官兵註定會一敗塗地。
的確是一敗塗地,雖然義軍的兵力比官兵少,但義軍以騎兵為主力,直襲橫沖,使官兵的隊伍變成一盤散沙,人心盡喪,鬥志盡失,而官兵的鐵騎分得太散,無法起到以銳攻銳的作用,反為步兵所限制。由於種種原因,註定崔延伯所領的這支隊伍會輸得很慘。
崔延伯極為不服氣,但他並非是個不知道形勢的傻子,眼下情形,他的士卒太過分散,已被截了幾部分不說,更可慮的卻是眾兵士太過散謾,已經無絲毫鬥志,再也無法聚集他們與高平義軍對抗,反而兵敗如山倒。
崔延伯想到撤的另一個原因,卻是因為蔡風那兇猛的來勢,越過空間給他制造的壓力。
他不知道是否有能力與對手一拼,但此刻他肯定已失去了大部分的鬥志,就算他能夠勝過對手,可是他又怎能抵抗隨之而來的瘋狂攻擊呢?所以崔延伯選擇撤,在眾親衛的護衛之下,他飛速地向涇州城方向退去。
帥旗一揚帶動全軍,那些本來盲無頭緒亂竄的官兵,全都向帥旗移動的方向靠攏,也全都轉入了撤退的陣容之中。
“殺……殺……拿命來……崔延伯……”高喝之聲,狂呼之聲,喊殺之聲,慘叫之聲,使整個天地變得更為慘烈。
這一仗只殺得天昏地暗,滿眼血光……
……
崔延伯終於返回到涇州,但卻是滿身零亂,極為狼狽。士卒竟死傷兩萬餘人,而不及一萬人的高平義軍反而將他的五萬大軍殺得慘敗。這的確讓他心中氣惱無比,但他沒想到萬俟醜奴竟如此狡猾,以輕騎對他的步騎相雜的隊伍以快打慢,來去如風之下,使他慘敗而歸,他的確無法甘心。
黃飛卻在這一戰中戰死,為了救崔延伯,他率眾回阻住高平義軍的輕騎,但卻永遠也無法回來了。
崔延伯心痛,不僅心痛,更恨!恨不能將萬俟醜奴碎屍萬段。他在城頭看到黃飛被遠遠的一騎一箭貫喉而過,他從來都沒有這般恨過,也從來沒想到,看到得力幹將的死竟比他自己死去更為難受。
萬俟醜奴在他們的眼皮底下揚長而去,拖著滿天的塵土向彭陽方向而去,似乎根本就不將涇州城中的官兵放在眼裏。那種狂傲而不可一世的神態,只差點沒將崔延伯氣得從城墻上跳下、因此,他再次調集大軍,他絕不能如此讓萬俟醜奴逍遙自在而返。
這次,崔延伯決定全力出擊。
……
崔山似乎的確大不幸運,逃過了三子的騎兵追殺,卻遭遇到回頭的蔡風。一輪瘋狂的殺戮之後,崔山的騎兵幾乎全軍覆滅。
這一戰,對萬俟醜奴來說,的確是一個無法想象的勝利,棄掉一個破亂的城池,卻換來了崔延伯的慘敗。
繳獲戰馬千餘匹,這無疑是一筆極為巨大的財富,降者四千多人。最重要的卻是經過如此痛快的一場廝殺,使得高平義軍的士氣狂升,因胡琛的死而顯得低落的士氣立刻大漲,高平義軍在這之前被崔延伯和蕭寶寅打得落花流水、四處逃竄的冤氣也一下子舒緩過來了,更有揚眉吐氣之感。
蔡風曾與崔延伯有過交往,但那只是幾次匆匆見面。當初蔡風身在速攻營之時,由崔暹所領,後來崔暹北上與破六韓拔陵交戰。蔡風也就離開了速攻營,而速攻營也便由崔廷伯接手。所以,蔡風與崔延伯的交往並不是很多,不過他曾去過李崇的軍中幾次,對崔延伯這個極為自信之人的印象還是極為深刻的,卻沒想到今日與這樣一個對手交手了。
正因為蔡風抓住了崔延伯的極度自信,甚至有些自負與驕橫。這次蔡風安排的這個行軍計劃,雖然有失光明正大,但卻很有效。
萬俟醜奴也不得不承認蔡風的布置和計劃的厲害之處,不得不重新估計蔡風。他本在涇州城中布下了四萬兵力,再加上自西峰撤回的三萬兵力,除一部分調至彭陽外,在涇州城的總兵力也達到五萬人,其中騎兵五千。若兩軍在涇州交戰,諒崔延伯也無法占到什麽便宜。
萬俟五奴原打算如果涇州戰敗,就退兵固守彭陽,背水一戰。但後來因蔡風及時趕到,使他覺得義軍並不是沒有一戰之力。有蔡風之助,就等於有了可戰之將,他便不想放棄涇州了,準備決戰涇州城,但蔡風卻極力反對死守涇州。
蔡風的理由是:“眼下胡琛的死訊傳出,軍心定然有所動搖,士氣必挫,而且更有可能使得高平義軍內部埋下了隱患。目前最大的敵人並不是崔延伯和蕭寶寅,而是高平義軍的內部力量,這一點極為重要。對於高平義軍內部的處理,當然不能以武,更不能以情去感化,而只能示之以威、以德。以威示人,就必須在最短的時間內扳回劣勢,取得最大的勝利,有效地穩住軍心,同時展示出自己的力量,而使那些人心思變者又對高平義軍充滿信心。這一點十分重要,只有士兵都對高平義軍的主要將領充滿信心,才會加強將領權力的凝聚力和號召力。另外,就是要對一些人員進行安撫,獎賞制度和其它各方面的後勤力度加大,方能夠使全軍上下化悲痛為力量,重新萌生鬥志。”這就是蔡風反對死守涇州的必要性。
死守涇州,只會使義軍變得極為被動,甚至被崔延伯牽著鼻子走,而義軍內部卻急需要外部精神的刺激。如果死守涇州,即使能保住不失,但那又能怎樣?又怎能打敗崔延伯?高平義軍根本就經不起時間的拖延,也沒有辦法使思變者不會叛變。要想勝敵,就必須化被動為主動。只有主動出擊,方能帶動眾軍積極的一面。所以,蔡風行動的第一步就是棄涇州而采取主動。
事實證明蔡風的觀點沒有錯,不過,蔡風的行事作風的確有些超出了萬俟醜奴的想象,也超出了高平義軍其餘幾路將領的意料之外。
蔡風並不要萬俟醜奴的那五萬大軍,他只選擇了萬俟醜奴的五千騎兵,另外再自彭陽和駱非那裏共調來了三千輕騎。只憑八千騎兵與崔延伯所領的數萬官兵展開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角逐,另外為了湊足一萬人,便由蔡風挑選了兩千步兵相配合,而這兩千步兵根本就未參與對崔延伯的戰爭。但卻被蔡風安排潛伏於涇州城四十裏處,蔡風似乎算準了崔延伯的追兵會自那裏經過,他更為此制造了大量的懸念,而讓崔延伯中計。
蔡風所領的兵士,再加上他的親衛營中五百鐵騎,一共才一萬零五百人,沖殺得崔延伯一共動用了五萬部眾,卻起到了出乎意料的結果。
蔡風早就明白,兵不在多。高平義軍大多都已失去了鬥志,如果將那幾萬步兵勉強編排入隊,恐怕效果會適得其反。若只有八千騎兵,那激勵他們的士氣就容易多了,而且騎兵全都是訓練有素之人,鬥志也是最高的一支隊伍,只要靈活地運用好這些人,絕對能夠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這就是蔡風奇兵致勝的絕招。
奇兵之奇,就在於快、準、靈活、攻擊力強,另外一個便是隱秘。
只有最快的速度,才能把握到最佳的戰鬥時機;只有最為靈活的機動性,才能更好地保持隱秘。而要想一擊致命,則需要最強的攻擊力。這是誰也無法否認的,這些人不在多,而在於精。正如一柄利劍,並不在於它的體積和重量,只要好好利用,這柄劍比一柄大鐵錘更有效。用兵之奇,也如同劍走偏鋒。
赫連恩和駱非本來對蔡風的意見還稍有爭議,全因蔡風為了打這一戰,先將自己的利益拋卻了許多。這對於他們來說自然有些不舍,而且蔡風如此選擇以少量之兵對付崔延伯的大隊人馬,其本身就似乎存在著一種賭徒的心理。對他們而言,的確需要冒極大的風險。另外還有一些原因則是,他們對蔡風作戰布署的能力仍不能完全信任,而一開始便讓他們擔當如此大的風險,的確不敢相試。
駱非和赫連恩倒是認為在西峰至涇州這段路上實行蔡風的計劃,他們的駐軍仍可以守著涇州,就算蔡風的計劃失敗,也可以很快便返回涇州固守。這至少還可以擋住崔延伯的攻擊,也減少了失去涇州的風險。但蔡風卻表明只有放棄涇州才能獲取勝利,這一計劃必須是在放棄涇州的情況下方能夠完成和達到理想的效果。為此,駱非還與蔡風爭執了幾句,後來萬俟醜奴見蔡風如此有信心,這才讓蔡風去試試。說穿了,就連萬俟醜奴也不是對蔡風抱有太大的信心,畢竟他們所面對的對手實在太過強大,而且雙方是在“義軍士氣低落,官兵士氣如虹”的狀況下交戰。
軍令如山,駱非卻不敢不聽萬俟醜奴的話,雖然心中有些不快,但也只好暫時放下,只得配合蔡風的行動,於是蔡風迅速調集兩千輕騎不停騷擾崔延伯的行軍和休息。
蔡風更算準,如果將涇州這座破城讓給崔延伯,必定會分化崔延伯的兵力,從而使他的大軍分為兩股,這就減少了義軍所面對的敵人。如果讓蔡風以數千騎兵去面對十餘萬大軍,而崔延伯的軍中也有八千鐵騎,這一仗不打也知道,輸贏已定。
崔延伯果然沒有讓蔡風失望,只領五萬大軍追往彭陽,餘人留守涇州,這使得蔡風對敵時輕松多了。而且蔡風更以小股騎兵故意引得崔延伯分出一部分鐵騎去追殺,也分化了崔延伯機動性最強的一股力量,從而使崔延伯的兵力變得反應遲緩,雖然勢盛卻不具備太強的殺傷力,只要再用一些詭計打亂官兵的陣形,那高平義軍的這一役就將旗開得勝了。
一切全按蔡風的計劃進行著,商舟的偽降軍一開始自中間殺入,打亂官兵的陣形,為蔡風的數千輕騎帶來了一個大的突破口,一下子就將崔延伯的隊伍沖得七零八落,混亂不堪。
雖然蔡風所領人少,但這樣一來,更利於自由發揮,一陣狂殺,才釀成了崔延伯的這次慘敗。
駱非對蔡風的這種作戰方向有些不以為然,認為蔡風利用降軍這種手段,實在有些丟人,也太過不講原則,甚至有些卑鄙。不過,萬俟醜奴卻對蔡風的行軍方式極為讚賞。
他認為:戰場本來就是一個無限運用的空間,也是極為殘酷的,更沒有任何原則可講,也無道德之理念,所謂兵不厭詐。
萬俟五奴更讚賞蔡風深得孫臏之“善戰者,見敵之所在,則知其所短;見敵之所不足,則知其所有餘……形以應形,正也;無形而制形,奇也……”
蔡風並不在意別人的看法如何,他所在意的,卻是將面對的另一場戰鬥。對於名,對於利,一切都不重要。重要的,只是如何盡職盡責地去將每一件事辦得更為完美,這是蔡風的行事原則,對敵亦是如此。
“依我估計,崔延伯仍有一戰之力,而且其實力絕對不容忽視,這次他雖然損失了一些士卒,但總兵力仍在七萬至八萬之間,這股力量同樣可怕。且以崔延伯的驕橫肯定不忿這次所敗,定會很快揮軍來攻,以雪前恥。現在,我希望萬俟將軍能動用所有的兵力與之一戰!”
蔡風淡然道。
“哦,齊王認為崔延伯會在什麽時候再次出兵呢?”萬俟醜奴有些訝然地問道。
“依我看,他極有可能會以最快的速度來犯,以他的個性一定難以忍下這口冤氣,我在涇州城離開時,故意揚鞭以激,更當著他的面射死了其得力幹將黃飛,他一定會立刻調集兵力反殺而回。”蔡風極為肯定地道。
“哦,齊王這次調集步兵,難道不怕這群士兵會人心不齊,無法發揮戰鬥力嗎?”駱非始終對蔡風曾認為那五萬步兵派不上用場而心有不忿。
蔡風笑了笑道:“此一時彼一時也。若是這一場仗我們敗了,那這幾萬步兵也就只有敗亡一途。但很僥幸,我們這第一場仗勝了,所以此時這幾萬步兵就可以派上用場了。因為他們將會以這一場勝利為動力而恢覆鬥志,甚至比任何時候都更有信心打敗崔延伯所領的官兵,這就是人的心理在做怪。我以前並不是說這些步兵無用武之地,只是認為在動用他們之前要將他們潛在的力量激發出來,只有激發出了他們的動力,才能成為一支最有攻擊力的軍隊。
而此刻,正是他們派上用場的時候了。不過,我們也不能閑著,因為我們不僅要讓崔延伯再敗一次,更要奪回屬於我們的涇州城!”
萬俟醜奴笑了笑,他立刻明白蔡風的話意,也知道了為什麽最初蔡風拒絕讓那數萬步兵參戰的原因了,反而對蔡風的能力更為信任。也只有此刻,他才松了一口氣,知道自己並沒有選錯人。
……
崔延伯沒有讓蔡風失望,果然率兵數萬,以最快的速度向彭陽逼進。這次他學乖了,騎兵結隊於眾步兵之前,以保持其良好的機動性,但可惜的卻是騎兵損失過半,此時只剩四千鐵騎,再分一千鐵騎留守涇州,能動用的僅三千鐵騎而已。但崔延伯已經不再在意這些,他已有了對付敵人鐵騎的辦法。因為在他的隊伍之中,不僅僅只是擁有鐵騎,更有戰車,以及當年諸葛武候所稱的“連弩士”。(註:當年諸葛亮曾在一個少數民族選兵三千組成“連曾士”,成為一支專門掌握連弩的特種部隊。)以大量的連弩集中使用,構成密集的火力,這是對付來敵騎兵沖突的理想兵器。
官兵中有戰車和連弩相阻,其力量足夠與高平義軍的騎兵相抗衡。
只可惜,崔延伯又估計錯了,蔡風用的不再是騎兵,而是步兵,且他早就算準了崔延伯的行動,已設下陷阱只等崔延伯領兵深入。不可否認,這是一種悲哀。
戰爭本就是一種悲哀,而這個悲哀卻是發生在天色將黑,崔廷伯準備安營紮寨之時。這是一條並不甚寬的道路,也不能算是狹谷和溝壑,頂多只能稱得上是一處窪地。
夕陽西下,窪地更加顯得有些陰暗。崔延伯希望極速越過這片地帶,他之所以如此急迫地行軍,就是要出乎萬俟醜奴的意料之外。他以為萬俟醜奴絕對料不到他會如此快地率兵突襲,而且他還是剛敗,也只有這樣才能出奇制勝,這是崔延伯心中所想。
這本來也的確是一個極好的打算,萬俟醜奴這一仗大勝,自然會大喜過望,按普通推算應該是在設慶功宴,即使沒有設慶功宴,他們也不會估計到崔延伯如此快就卷兵重來。只可惜,崔延伯的對手並不是那個對他不甚了解的萬俟醜奴,而是對他的脾性極為深知的蔡風。
所謂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崔延伯一直都只認為高平義軍的領軍為萬俟醜奴,哪裏想到會是蔡風?而蔡風卻對他的軍情知之甚詳,這個反差之下,本就為崔延伯伏下了敗筆。
如果崔延伯打一開始就知道高平義軍是蔡風所領的話,他所做所為必定不會這般輕率,當然每一步都會小心謹慎,思及再三,那樣一來也就不會落入蔡風的圈套之中了。可惜的是,崔延伯到現在還不知道他的對手是那個要命的蔡風。還當是謠言失真,萬俟醜奴並沒有受傷。
對於萬俟醜奴,他的確沒有絲毫畏懼,何況此時的他,對萬俟醜奴恨得咬牙切齒,只差不能將之碎屍萬段。
崔延伯因為沒有考慮到萬俟醜奴會算到他此時出兵,所以也就沒有對這片窪地太過在意。
雖然他派出了十數騎稍作探測,但卻並不很在意。也正是因為如此,他們才步入了虎口。
最先遭殃的是那三千鐵騎,因為萬俟醜奴的軍中也同樣具有連弩利箭。然後就是萬箭齊發,官兵中那些隨時戒備的連弩手也因處於隊形的外圍,而成了活靶子。
“殺……”這次殺出的騎兵並不多,但卻是向官兵的中間沖殺,目的就是要從中截斷這支大軍。
崔延伯的心在變冷,但迅速指揮鐵騎迎向那些橫空出世的輕騎,更指揮士卒擺車列陣,不用說各處的士卒都知道展開還擊。但是這些士卒開始慌亂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這時才暗自松了一口氣,忖道:“幸虧駱非心存降意,否則如果暗中伏擊崔山諸人,對那數千騎兵所造成的損害可就難以預料了。”騎兵的命比普通士卒寶貴多了,至少,崔延伯在騎兵上所花的心血是這些普通士卒的數十倍,即使以駱非的五千人馬換他一千勁騎,他也不願意。何況,伏擊之下,那四千勁騎豈會只損失一千?甚至全軍覆滅也有可能。
“好,你把降書送過來!”崔延伯冷冷地喝道。
“是!”商舟一夾馬腹,向崔延伯奔至,其餘的人全都停留在兩百步開外,根本就沒有移動分毫,只是那些戰馬顯得極為焦爍,低低地嘶鳴著。或許是因為騎士本身心底就無法安靜的原因吧。
崔延伯的大軍人數長達數裏,如一條長龍婉蜒在山谷林間,氣勢極為龐大。
……
土丘之上的戰局極為慘烈,高平義軍手持身長體重的斬馬刀,最適宜馬上作戰,以雙腿控馬,雙手揮刀,大開大豁,氣勢不凡,殺氣之盛,的確超過了崔山的意料之外,作戰力之強也超出了他的估計,而義軍更是顯得兇悍至極。在數量上,高平義軍占著極大的優勢,而且一開始崔山的騎兵就損失了四分之一,銳氣大減。
崔山自己也遇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對手,那就是三子。
三子的目標是敵方那些棘手的人物,而在這裏的目標就是崔山,這可能是崔山的不幸。
崔山的感覺並沒有錯,那遠逝的塵土的確有些異樣,因為那並不單單只有馬蹄揚起的塵土,更有拖在馬尾之後的樹枝起了很大作用,而真正的馬群正是在這離涇州城四十裏的土丘之上。
這一個殺局,不幸的是崔山陷了進來。
崔山根本不是三子的對手,雖然他馬上馬下的功夫都很好,但此際的三子已經步入了絕頂高手之境,每一刀都充滿了讓天地變色的殺氣。
雙方只交手了一刀,崔山就知道無法與三子相抗衡,所以他選擇了退避。但三子所過之處,無一官兵騎士可硬抗其瘋狂一擊。在混亂之中,高平義軍不僅以騎兵沖殺,更是邊戰邊奪馬,再加入騎兵的行列。官兵很快就顯得有些無法協調了,被高平義軍沖得一片零亂,在強大的攻擊之下,甚至有人開始回撤。
崔山就是其一,他知道己方大勢已去,只得一聲令下:“撤!”這對戰士來說的確是一種屈辱,也是一種無奈,但此時卻是惟一的選擇。
三子揮刀高呼,他並不在意自崔山後面隨之而來的數萬大軍,只顧痛打落水狗。
“殺……追……”吼聲一片,戰局似呈一面倒的狀態,勁弩、長弓此時又發揮了其應有的作用。
……
崔延伯對這數百份降書極為滿意,而且皆是以血所書,無論措詞還是誠意方面都讓他極為滿意,能不戰而屈駱非,這的確是個極為理想的結果。何況駱非又是熟知高平義軍內部情況之人,若能有此人相助,高平何愁不破?對於攻克莫折念生所領的義軍,崔延伯就是選擇自內部突破的戰略,這才讓那不可一世的莫折念生魂歸天國。否則,以莫折念生的才智與謀略,那的確是一個難以想象的敵人。
在軍事才能方面,莫折念生絕對不輸給蔡風,比破六韓拔陵有過之而無不及。惟一遺憾的就是莫折念生沒有蔡風那不可一世的蓋世武功,這也就使得刺殺他的人容易成功。如果光明正大地指揮千軍萬馬作戰,崔延伯自問不是莫折念生的對手,這才被打得退守潼關,勉強阻抗莫折念生的勢頭和鋒芒,就連朝廷也為之恐慌不安,只好以收買人心的方法,自義軍內部買通人去刺殺莫折念生,這才使莫折念生的羌氐大軍土崩瓦解,化於無形。
“此刻的胡琛已死,萬俟醜奴重傷不足為懼,又有駱非來降,這的確是天助我也!看來是上天註定要滅高平軍!”崔延伯如此想著,就命商舟回去通知駱非,他可以答應駱非的要求,但駱非的兵力必須經過收編之後才能使用。
商舟極為乖巧地道:“駱將軍明白大元帥之意,他對小的說過,如果大元帥答應了,那日後一切都以大元帥的安排行事。”
商舟的回答使崔延伯非常滿意,更是得意非凡,向對面數百名騎兵望了一眼,道:“很好,本帥就升你為副將,正式收編你的這支騎兵!”
“謝謝元帥!”商舟大喜,忙跪下謝恩。
崔延伯似乎在突然之間感受到帝王的氣勢,意氣風發之下,淡淡地揮了揮手,道:“起來吧,帶他們歸隊!”
“是!”商舟迅速彈起身來,躍上馬背馳回數百騎之間,似乎極為歡快地道:“元帥已經答應收編我們,眾兄弟先解下弓箭和長槍!”
那群騎兵忍不住齊聲歡呼,紛紛拋開背上的大弓及手中的長槍,但仍坐在馬匹之上。
崔延伯暗暗點了點頭,他並沒有讓這群人繳械,但商舟卻命這群人放下了弓箭長槍,做得的確細致,也更使崔延伯放下了一顆心。由此可見這些人投降的誠意,且那歡呼之聲也不似作偽,傳出很遠……
崔延伯命一名偏將領著近百步兵過去撿回弓箭長槍,正式收編商舟所領的數百騎兵。
商舟和眾騎兵仍高踞馬首,在那名偏將的帶領下,緩緩向崔延伯的大部隊行去。
騎兵一般極少下馬,這是對騎兵的一種尊敬,因為北魏建國就是依靠他們。
北魏的騎兵來自漠外,戰鬥力極強,也是戰爭的支柱力量。因此,北魏歷朝帝君都極為看重騎兵,從而使他們成為軍中身分最高的一支部隊,幾可與身分特殊的速攻營相比。由於精良的戰馬難配,因此騎兵的人數往往比步兵少得多,這也是騎兵的珍貴之一。是以,這一刻商舟所領的數百騎兵並沒有下馬。
數百騎全都向崔延伯行了個大禮,這才跟在黃飛的身後,向隊中走去接受黃飛的編排。
崔延伯心中極為快慰,此際正值大戰之前,先來一些喜事,倒也極富情調。這或許就是此戰定會大勝的前兆吧。
商舟的眸子之中閃過了一絲難以察覺的喜悅,那些本來對他深懷戒備的官兵,此刻全都放下了戒備之心,那些暗中對準他們的勁箭也松了下來,只是每個官兵都向他們投來不屑和鄙視的目光。
商舟似乎對這種情況毫無反應。
崔延伯傳令,準備繼續行軍,但就在這時,他看到了東北角揚起了一大片塵土,更傳來了極為強烈的震蕩,是馬蹄聲!也有腳步之聲。正當他猜疑之時,在土丘的頂端已出現了戰馬,一匹、二匹、三匹……千萬匹,然後他就明白了這是怎麽回事,但商舟已經出手了。
不僅僅是商舟出手,跟在商舟身後的數百騎突然加速,沖入了那些步行的官兵群中。每個人的手中都是一柄四尺長,極為鋒銳的刀,與一根五尺長的鑌鐵棍,棍頭有四槽。
商舟出手,他的目標是黃飛,一個在官兵中舉足輕重的人物。
這的確是一個超乎人預料的變化,等到崔延伯發出命令之時,一切都已經發生了。
也不只如此,更讓人心驚的卻是,當這些人自腰間拔出刀之時,那根鑌鐵短棍也不知自何處出現,竟插入了刀柄之中,在一旋一扭的瞬間,便成了一柄八尺長的斬馬刀。
這些被人忽視的精短兵器剎那間又成了致命且瘋狂的斬馬刀,也是最適合在戰場上作戰的兵器。
崔延伯沒有料到,他雖然看到了每人腰間那柄四尺長的厚背刀,但這些人都是騎在馬上的,刀長四尺根本就夠不成殺傷力,也就沒有在意,但這一刻他全都明白了,這一切的一切,全都是早已安排好的。
“殺殺殺……”那自東北方向殺出的快騎達數千人,如同潮水般狂湧而至。
商舟出刀,刀鋒如雷,亮若銀虹,驚鬼泣神。
黃飛清晰地感受到那狂湧的殺氣及森冷的刀氣,幾乎籠罩了他周身的每一個部位。黃飛回身,劍如虹。
“鏘!”一聲清脆至極的暴響,黃飛的身子禁不住一震,但他終究擋開了商舟這一刀,致命的一刀。
商舟的身子也為之一震,兩人的功力幾乎勢均力敵,但是商舟的左手卻有一根不能忽視的鑌鐵大棍。
黃飛擋開了那一刀,但是他無法再對這根鑌鐵大棍進行阻擊,這一棍來得的確太快,幾乎與那一刀接踵而出。
黃飛無奈,身子一傾,傾至馬腹之下,那一棍自他的盔甲上擦過,然後“轟……”地一聲重重擊在馬耳上。
“希聿聿……”黃飛的坐騎一聲慘嘶,舉蹄亂沖,竟將趕來的步兵踏翻幾人,其餘人被沖得東倒西歪。
商舟暗叫一聲可惜的同時,鑌鐵大棍陡然與長刀相接,成了一柄長長的斬馬刀,殺戮也就自這個時候開始。
崔延伯心中大怒,他沒有想到高平義軍狡猾至此,作戰手段卑鄙,竟利用偽降這一招來打亂官兵的陣形。
崔延伯雖然惱怒,但兵不厭詐,也只能怪他自己太疏忽大意。此刻他才明白為什麽當年長平之戰的白起將十萬降軍盡數活埋的原因。的確,降兵是最易生變的人。
“殺……殺……”崔延伯的大軍根本就來不及布陣,只是勉強放出幾箭,就與沖來的鐵騎短兵相接。
一開始,陣形就被沖擊得潰不成軍,那數百偽降的騎兵縱橫於崔延伯的步兵營之間,快速如風,斬馬刀上下揮舞,那些步兵的腦袋猶如一顆顆被斬落的西瓜一般。大多數官兵陣腳自亂,根本就無法再聽崔廷伯的命令,開始抱頭鼠竄。
“殺呀……殺……得得……”馬蹄踏地之聲,猶如奔雷滾過,只震得眾官兵心驚肉跳。
高平義軍的鐵騎,揮舞著長槍、斬馬刀呼喝著不斷湧向崔延伯的隊伍之中。
崔延伯的戰馬迅速被親衛所護,隊伍之中的騎兵根本展不開手腳,由於大多數都是步兵,這些步騎相雜的隊伍,反而使戰術的靈活度大打折扣。也使得崔延伯的騎兵根本就放不開手腳去大殺一場,哪裏有高平義軍這種毫無顧忌地大開殺戒的痛快之感。
崔延伯所領的士卒,因連日來受到高平義軍的輕騎所擾,又因昨晚未曾休息好,兩日來的長途跋涉,整個隊伍的精神都處在極為松懈的狀態,鬥志也因此而大減,此刻被如狼似虎的高平騎兵一陣沖殺,更是無心戀戰,腦海中都想著一個字——逃!
有一隊人馬直逼崔延伯,來勢洶洶,馬上騎士的騎術之精絕,絕對是一流的,這隊人馬正是蔡風和駱非所率。高平義軍的帥旗也隨著這一隊人馬之後向崔延伯的立身之處趕來,與官兵的帥旗形成了一個鮮明的對比。
崔延伯吃了一驚,箭雨已紛紛射至,這些人不僅騎術精絕,箭術更絕。每一弓之力,竟可遠達六百五十步開外,並造成了強大的殺傷力和破壞力。
崔延伯的護衛也以勁箭還擊,但由於兵多人雜,陣腳已亂,而那些人的騎術又十分精絕,因此所造成的殺傷力有限。
“崔延伯——拿命來!”如驚雷般的暴喝之聲滾過天際,在千軍萬馬的嘶喊聲中依然清晰可聞。
蔡風易容的面貌正是萬俟醜奴,也只有這樣才能使軍心更穩、更團結,將士們才更有鬥志。
崔延伯一眼就看到了化妝成萬俟醜奴的蔡風,禁不住微微驚呼:“萬俟醜奴!”在他才說出這句話時,萬俟醜奴的帥旗幾乎已經與他相靠,很快雙方就短兵相接了。
蔡風揮動著斬馬刀,如入無人之境,駱非領著另一支騎兵直殺向黃飛,經過多次交戰,使他們已成了一對生死冤家。
崔延伯感受到蔡風那強大的氣勢,更勝過千軍萬馬的肅殺和霸烈,兩人雖然相隔百步之遙,但卻讓他感覺到近在咫尺,空間竟起不到半點限制的作用。那雙深邃的眸子給崔延伯一種熟悉而又陌生的感覺。
突然之間,崔廷伯有些驚覺,相隔百步之遙,他為什麽竟能夠如此清楚地發現對方的眼神呢?
那當然不是他的視覺大增,而是蔡風的目光己越過了所有的障礙投向了他。
崔延伯竟然第一次想到了撤,這是第一次發自他內心的奇怪想法。其實,這場仗已經沒有必要再繼續下去了,很明顯他已經敗了。而且敗得很慘,被這股偽降的騎兵打亂了陣腳,又因他自己將敵人估計得太低,這就使得這場仗官兵註定會一敗塗地。
的確是一敗塗地,雖然義軍的兵力比官兵少,但義軍以騎兵為主力,直襲橫沖,使官兵的隊伍變成一盤散沙,人心盡喪,鬥志盡失,而官兵的鐵騎分得太散,無法起到以銳攻銳的作用,反為步兵所限制。由於種種原因,註定崔延伯所領的這支隊伍會輸得很慘。
崔延伯極為不服氣,但他並非是個不知道形勢的傻子,眼下情形,他的士卒太過分散,已被截了幾部分不說,更可慮的卻是眾兵士太過散謾,已經無絲毫鬥志,再也無法聚集他們與高平義軍對抗,反而兵敗如山倒。
崔延伯想到撤的另一個原因,卻是因為蔡風那兇猛的來勢,越過空間給他制造的壓力。
他不知道是否有能力與對手一拼,但此刻他肯定已失去了大部分的鬥志,就算他能夠勝過對手,可是他又怎能抵抗隨之而來的瘋狂攻擊呢?所以崔延伯選擇撤,在眾親衛的護衛之下,他飛速地向涇州城方向退去。
帥旗一揚帶動全軍,那些本來盲無頭緒亂竄的官兵,全都向帥旗移動的方向靠攏,也全都轉入了撤退的陣容之中。
“殺……殺……拿命來……崔延伯……”高喝之聲,狂呼之聲,喊殺之聲,慘叫之聲,使整個天地變得更為慘烈。
這一仗只殺得天昏地暗,滿眼血光……
……
崔延伯終於返回到涇州,但卻是滿身零亂,極為狼狽。士卒竟死傷兩萬餘人,而不及一萬人的高平義軍反而將他的五萬大軍殺得慘敗。這的確讓他心中氣惱無比,但他沒想到萬俟醜奴竟如此狡猾,以輕騎對他的步騎相雜的隊伍以快打慢,來去如風之下,使他慘敗而歸,他的確無法甘心。
黃飛卻在這一戰中戰死,為了救崔延伯,他率眾回阻住高平義軍的輕騎,但卻永遠也無法回來了。
崔延伯心痛,不僅心痛,更恨!恨不能將萬俟醜奴碎屍萬段。他在城頭看到黃飛被遠遠的一騎一箭貫喉而過,他從來都沒有這般恨過,也從來沒想到,看到得力幹將的死竟比他自己死去更為難受。
萬俟醜奴在他們的眼皮底下揚長而去,拖著滿天的塵土向彭陽方向而去,似乎根本就不將涇州城中的官兵放在眼裏。那種狂傲而不可一世的神態,只差點沒將崔延伯氣得從城墻上跳下、因此,他再次調集大軍,他絕不能如此讓萬俟醜奴逍遙自在而返。
這次,崔延伯決定全力出擊。
……
崔山似乎的確大不幸運,逃過了三子的騎兵追殺,卻遭遇到回頭的蔡風。一輪瘋狂的殺戮之後,崔山的騎兵幾乎全軍覆滅。
這一戰,對萬俟醜奴來說,的確是一個無法想象的勝利,棄掉一個破亂的城池,卻換來了崔延伯的慘敗。
繳獲戰馬千餘匹,這無疑是一筆極為巨大的財富,降者四千多人。最重要的卻是經過如此痛快的一場廝殺,使得高平義軍的士氣狂升,因胡琛的死而顯得低落的士氣立刻大漲,高平義軍在這之前被崔延伯和蕭寶寅打得落花流水、四處逃竄的冤氣也一下子舒緩過來了,更有揚眉吐氣之感。
蔡風曾與崔延伯有過交往,但那只是幾次匆匆見面。當初蔡風身在速攻營之時,由崔暹所領,後來崔暹北上與破六韓拔陵交戰。蔡風也就離開了速攻營,而速攻營也便由崔廷伯接手。所以,蔡風與崔延伯的交往並不是很多,不過他曾去過李崇的軍中幾次,對崔延伯這個極為自信之人的印象還是極為深刻的,卻沒想到今日與這樣一個對手交手了。
正因為蔡風抓住了崔延伯的極度自信,甚至有些自負與驕橫。這次蔡風安排的這個行軍計劃,雖然有失光明正大,但卻很有效。
萬俟醜奴也不得不承認蔡風的布置和計劃的厲害之處,不得不重新估計蔡風。他本在涇州城中布下了四萬兵力,再加上自西峰撤回的三萬兵力,除一部分調至彭陽外,在涇州城的總兵力也達到五萬人,其中騎兵五千。若兩軍在涇州交戰,諒崔延伯也無法占到什麽便宜。
萬俟五奴原打算如果涇州戰敗,就退兵固守彭陽,背水一戰。但後來因蔡風及時趕到,使他覺得義軍並不是沒有一戰之力。有蔡風之助,就等於有了可戰之將,他便不想放棄涇州了,準備決戰涇州城,但蔡風卻極力反對死守涇州。
蔡風的理由是:“眼下胡琛的死訊傳出,軍心定然有所動搖,士氣必挫,而且更有可能使得高平義軍內部埋下了隱患。目前最大的敵人並不是崔延伯和蕭寶寅,而是高平義軍的內部力量,這一點極為重要。對於高平義軍內部的處理,當然不能以武,更不能以情去感化,而只能示之以威、以德。以威示人,就必須在最短的時間內扳回劣勢,取得最大的勝利,有效地穩住軍心,同時展示出自己的力量,而使那些人心思變者又對高平義軍充滿信心。這一點十分重要,只有士兵都對高平義軍的主要將領充滿信心,才會加強將領權力的凝聚力和號召力。另外,就是要對一些人員進行安撫,獎賞制度和其它各方面的後勤力度加大,方能夠使全軍上下化悲痛為力量,重新萌生鬥志。”這就是蔡風反對死守涇州的必要性。
死守涇州,只會使義軍變得極為被動,甚至被崔延伯牽著鼻子走,而義軍內部卻急需要外部精神的刺激。如果死守涇州,即使能保住不失,但那又能怎樣?又怎能打敗崔延伯?高平義軍根本就經不起時間的拖延,也沒有辦法使思變者不會叛變。要想勝敵,就必須化被動為主動。只有主動出擊,方能帶動眾軍積極的一面。所以,蔡風行動的第一步就是棄涇州而采取主動。
事實證明蔡風的觀點沒有錯,不過,蔡風的行事作風的確有些超出了萬俟醜奴的想象,也超出了高平義軍其餘幾路將領的意料之外。
蔡風並不要萬俟醜奴的那五萬大軍,他只選擇了萬俟醜奴的五千騎兵,另外再自彭陽和駱非那裏共調來了三千輕騎。只憑八千騎兵與崔延伯所領的數萬官兵展開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角逐,另外為了湊足一萬人,便由蔡風挑選了兩千步兵相配合,而這兩千步兵根本就未參與對崔延伯的戰爭。但卻被蔡風安排潛伏於涇州城四十裏處,蔡風似乎算準了崔延伯的追兵會自那裏經過,他更為此制造了大量的懸念,而讓崔延伯中計。
蔡風所領的兵士,再加上他的親衛營中五百鐵騎,一共才一萬零五百人,沖殺得崔延伯一共動用了五萬部眾,卻起到了出乎意料的結果。
蔡風早就明白,兵不在多。高平義軍大多都已失去了鬥志,如果將那幾萬步兵勉強編排入隊,恐怕效果會適得其反。若只有八千騎兵,那激勵他們的士氣就容易多了,而且騎兵全都是訓練有素之人,鬥志也是最高的一支隊伍,只要靈活地運用好這些人,絕對能夠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這就是蔡風奇兵致勝的絕招。
奇兵之奇,就在於快、準、靈活、攻擊力強,另外一個便是隱秘。
只有最快的速度,才能把握到最佳的戰鬥時機;只有最為靈活的機動性,才能更好地保持隱秘。而要想一擊致命,則需要最強的攻擊力。這是誰也無法否認的,這些人不在多,而在於精。正如一柄利劍,並不在於它的體積和重量,只要好好利用,這柄劍比一柄大鐵錘更有效。用兵之奇,也如同劍走偏鋒。
赫連恩和駱非本來對蔡風的意見還稍有爭議,全因蔡風為了打這一戰,先將自己的利益拋卻了許多。這對於他們來說自然有些不舍,而且蔡風如此選擇以少量之兵對付崔延伯的大隊人馬,其本身就似乎存在著一種賭徒的心理。對他們而言,的確需要冒極大的風險。另外還有一些原因則是,他們對蔡風作戰布署的能力仍不能完全信任,而一開始便讓他們擔當如此大的風險,的確不敢相試。
駱非和赫連恩倒是認為在西峰至涇州這段路上實行蔡風的計劃,他們的駐軍仍可以守著涇州,就算蔡風的計劃失敗,也可以很快便返回涇州固守。這至少還可以擋住崔延伯的攻擊,也減少了失去涇州的風險。但蔡風卻表明只有放棄涇州才能獲取勝利,這一計劃必須是在放棄涇州的情況下方能夠完成和達到理想的效果。為此,駱非還與蔡風爭執了幾句,後來萬俟醜奴見蔡風如此有信心,這才讓蔡風去試試。說穿了,就連萬俟醜奴也不是對蔡風抱有太大的信心,畢竟他們所面對的對手實在太過強大,而且雙方是在“義軍士氣低落,官兵士氣如虹”的狀況下交戰。
軍令如山,駱非卻不敢不聽萬俟醜奴的話,雖然心中有些不快,但也只好暫時放下,只得配合蔡風的行動,於是蔡風迅速調集兩千輕騎不停騷擾崔延伯的行軍和休息。
蔡風更算準,如果將涇州這座破城讓給崔延伯,必定會分化崔延伯的兵力,從而使他的大軍分為兩股,這就減少了義軍所面對的敵人。如果讓蔡風以數千騎兵去面對十餘萬大軍,而崔延伯的軍中也有八千鐵騎,這一仗不打也知道,輸贏已定。
崔延伯果然沒有讓蔡風失望,只領五萬大軍追往彭陽,餘人留守涇州,這使得蔡風對敵時輕松多了。而且蔡風更以小股騎兵故意引得崔延伯分出一部分鐵騎去追殺,也分化了崔延伯機動性最強的一股力量,從而使崔延伯的兵力變得反應遲緩,雖然勢盛卻不具備太強的殺傷力,只要再用一些詭計打亂官兵的陣形,那高平義軍的這一役就將旗開得勝了。
一切全按蔡風的計劃進行著,商舟的偽降軍一開始自中間殺入,打亂官兵的陣形,為蔡風的數千輕騎帶來了一個大的突破口,一下子就將崔延伯的隊伍沖得七零八落,混亂不堪。
雖然蔡風所領人少,但這樣一來,更利於自由發揮,一陣狂殺,才釀成了崔延伯的這次慘敗。
駱非對蔡風的這種作戰方向有些不以為然,認為蔡風利用降軍這種手段,實在有些丟人,也太過不講原則,甚至有些卑鄙。不過,萬俟醜奴卻對蔡風的行軍方式極為讚賞。
他認為:戰場本來就是一個無限運用的空間,也是極為殘酷的,更沒有任何原則可講,也無道德之理念,所謂兵不厭詐。
萬俟五奴更讚賞蔡風深得孫臏之“善戰者,見敵之所在,則知其所短;見敵之所不足,則知其所有餘……形以應形,正也;無形而制形,奇也……”
蔡風並不在意別人的看法如何,他所在意的,卻是將面對的另一場戰鬥。對於名,對於利,一切都不重要。重要的,只是如何盡職盡責地去將每一件事辦得更為完美,這是蔡風的行事原則,對敵亦是如此。
“依我估計,崔延伯仍有一戰之力,而且其實力絕對不容忽視,這次他雖然損失了一些士卒,但總兵力仍在七萬至八萬之間,這股力量同樣可怕。且以崔延伯的驕橫肯定不忿這次所敗,定會很快揮軍來攻,以雪前恥。現在,我希望萬俟將軍能動用所有的兵力與之一戰!”
蔡風淡然道。
“哦,齊王認為崔延伯會在什麽時候再次出兵呢?”萬俟醜奴有些訝然地問道。
“依我看,他極有可能會以最快的速度來犯,以他的個性一定難以忍下這口冤氣,我在涇州城離開時,故意揚鞭以激,更當著他的面射死了其得力幹將黃飛,他一定會立刻調集兵力反殺而回。”蔡風極為肯定地道。
“哦,齊王這次調集步兵,難道不怕這群士兵會人心不齊,無法發揮戰鬥力嗎?”駱非始終對蔡風曾認為那五萬步兵派不上用場而心有不忿。
蔡風笑了笑道:“此一時彼一時也。若是這一場仗我們敗了,那這幾萬步兵也就只有敗亡一途。但很僥幸,我們這第一場仗勝了,所以此時這幾萬步兵就可以派上用場了。因為他們將會以這一場勝利為動力而恢覆鬥志,甚至比任何時候都更有信心打敗崔延伯所領的官兵,這就是人的心理在做怪。我以前並不是說這些步兵無用武之地,只是認為在動用他們之前要將他們潛在的力量激發出來,只有激發出了他們的動力,才能成為一支最有攻擊力的軍隊。
而此刻,正是他們派上用場的時候了。不過,我們也不能閑著,因為我們不僅要讓崔延伯再敗一次,更要奪回屬於我們的涇州城!”
萬俟醜奴笑了笑,他立刻明白蔡風的話意,也知道了為什麽最初蔡風拒絕讓那數萬步兵參戰的原因了,反而對蔡風的能力更為信任。也只有此刻,他才松了一口氣,知道自己並沒有選錯人。
……
崔延伯沒有讓蔡風失望,果然率兵數萬,以最快的速度向彭陽逼進。這次他學乖了,騎兵結隊於眾步兵之前,以保持其良好的機動性,但可惜的卻是騎兵損失過半,此時只剩四千鐵騎,再分一千鐵騎留守涇州,能動用的僅三千鐵騎而已。但崔延伯已經不再在意這些,他已有了對付敵人鐵騎的辦法。因為在他的隊伍之中,不僅僅只是擁有鐵騎,更有戰車,以及當年諸葛武候所稱的“連弩士”。(註:當年諸葛亮曾在一個少數民族選兵三千組成“連曾士”,成為一支專門掌握連弩的特種部隊。)以大量的連弩集中使用,構成密集的火力,這是對付來敵騎兵沖突的理想兵器。
官兵中有戰車和連弩相阻,其力量足夠與高平義軍的騎兵相抗衡。
只可惜,崔延伯又估計錯了,蔡風用的不再是騎兵,而是步兵,且他早就算準了崔延伯的行動,已設下陷阱只等崔延伯領兵深入。不可否認,這是一種悲哀。
戰爭本就是一種悲哀,而這個悲哀卻是發生在天色將黑,崔廷伯準備安營紮寨之時。這是一條並不甚寬的道路,也不能算是狹谷和溝壑,頂多只能稱得上是一處窪地。
夕陽西下,窪地更加顯得有些陰暗。崔延伯希望極速越過這片地帶,他之所以如此急迫地行軍,就是要出乎萬俟醜奴的意料之外。他以為萬俟醜奴絕對料不到他會如此快地率兵突襲,而且他還是剛敗,也只有這樣才能出奇制勝,這是崔延伯心中所想。
這本來也的確是一個極好的打算,萬俟醜奴這一仗大勝,自然會大喜過望,按普通推算應該是在設慶功宴,即使沒有設慶功宴,他們也不會估計到崔延伯如此快就卷兵重來。只可惜,崔延伯的對手並不是那個對他不甚了解的萬俟醜奴,而是對他的脾性極為深知的蔡風。
所謂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崔延伯一直都只認為高平義軍的領軍為萬俟醜奴,哪裏想到會是蔡風?而蔡風卻對他的軍情知之甚詳,這個反差之下,本就為崔延伯伏下了敗筆。
如果崔延伯打一開始就知道高平義軍是蔡風所領的話,他所做所為必定不會這般輕率,當然每一步都會小心謹慎,思及再三,那樣一來也就不會落入蔡風的圈套之中了。可惜的是,崔延伯到現在還不知道他的對手是那個要命的蔡風。還當是謠言失真,萬俟醜奴並沒有受傷。
對於萬俟醜奴,他的確沒有絲毫畏懼,何況此時的他,對萬俟醜奴恨得咬牙切齒,只差不能將之碎屍萬段。
崔延伯因為沒有考慮到萬俟醜奴會算到他此時出兵,所以也就沒有對這片窪地太過在意。
雖然他派出了十數騎稍作探測,但卻並不很在意。也正是因為如此,他們才步入了虎口。
最先遭殃的是那三千鐵騎,因為萬俟醜奴的軍中也同樣具有連弩利箭。然後就是萬箭齊發,官兵中那些隨時戒備的連弩手也因處於隊形的外圍,而成了活靶子。
“殺……”這次殺出的騎兵並不多,但卻是向官兵的中間沖殺,目的就是要從中截斷這支大軍。
崔延伯的心在變冷,但迅速指揮鐵騎迎向那些橫空出世的輕騎,更指揮士卒擺車列陣,不用說各處的士卒都知道展開還擊。但是這些士卒開始慌亂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