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木乃伊
關燈
小
中
大
本章副標題:文藝範兒的嘴炮
不是我們的袁大師瞧不起二十一世紀人民的欣賞水平,可是他敢打包票地說,《黨同伐異》這種電影放到一百年後的電影市場照樣收不回成本。
這部片子的立意非常之宏大且高遠,簡而言之就是覆雜人性的善惡對立。人類用人性中的真情和良知,對抗著同樣出自人性的殘酷和偽善。
為了表達這個主題,大衛-格裏菲斯把四段故事:現代篇《母與法》、猶太篇《基督受難》、中世紀法國篇《聖巴托洛繆大屠殺(註釋1)》和古代篇《巴比倫的陷落》的時空相距甚遠的四個段落剪輯在一起,運用了“交替蒙太奇“手法讓四個故事交替出現。
四個故事情節的平行鋪展造成了強烈的緊迫感,最後匯成情感奔騰的急流……把觀眾給澆了一個透心涼!
還是覆習一下屈原同志的《楚辭》吧,《陽春白雪》好是好,奈何作者吃不飽。《下裏巴人》逼格低,一月一個iphone7。
格裏菲斯用這部片子把投資人坑慘了以後,又和卓別林等人成立了八大制片廠中的聯藝,不過還是拍一部賠一部,以至於他的合夥人們都不願意投資他的片子了。
所以事業不順的大導演帶著自己的女弟子跑到紐約尋找投資人。可惜如今的華爾街銀行家哪裏看得上拍電影的,吃了無數次閉門羹的格裏菲斯好不容易搞到了貝克家族舉辦的化裝舞會的請帖,想要借此機會和喬治-貝克先生搭上關系,結果沒想到就便宜了袁燕倏。
我們的袁大師隨口問道:“大衛,除了導演你還是一位編劇吧?”
格裏菲斯點了點頭道:“是的。”
其實他本來的理想是成為一位劇作家,可惜當舞臺劇編劇吃不飽飯。無奈之下,他在1908年很不情願地加入了愛迪生公司當電影編劇。不過因為演員的人太少,所以又被拉去演戲了……
哎,一百年後,全世界的那些小演員為了出演的機會,別說中蘇關系就是中中關系或者蘇蘇關系或者中中蘇或者蘇蘇中或者……不管n中n蘇的關系那都是願意的啊。可是1920年代居然有人因為吃不上飯而被逼著當演員,想想真是唏(hua)噓(ji)。
後來,他跳槽到傳記影業(biograph-pany)。有一次他出演的那部電影的導演病倒了,老板又逼著他從演員變成了導演。不過即使成為了一位成功的導演,大衛-格裏菲斯仍然對編劇情有獨鐘,上面提到那部情節覆雜的不得了的《黨同伐異》就出自他的手筆。
“啪!”
袁燕倏猛地拍了一下巴掌道:“大衛,問題就出在這裏啊!”
“這……”被近些年來一連串失敗打擊的有些失去信心的大導演先生居然並沒有反駁,反而虛心請教了起來,“你請說。”
哎呀,給電影大師灌輸自己關於電影的觀點,這特麽實在太對我們袁大師的胃口了。當然啦,給文藝人士洗腦也要文藝範一點。
我們的袁大師吐了一個煙圈,開口說道:“如果我們追溯電影藝術的源頭,那肯定就是繪畫和雕塑。這兩者的產生的原因,我稱之為木乃個阿姨……嗯,木乃伊情結(plexe-of-mummy)。古人以為我們的屍體、雕塑、畫像攜帶著我們一部分靈魂,這也是全世界各種巫術和宗教的起源之一。”
他指了指大導演和女演員身上的古埃及服飾,接著說道:“比如說古埃及人信奉的宗教以生抗死,他們認為軀殼不腐則生命永存,所以才制作了那麽多的木乃伊。而這種宗教迎合了人類最基本的心理要求:抗衡時間,乃至戰勝時間!”
袁燕倏非常遺憾地嘆了一口氣道:“哎,可是隨著藝術和文明的演進,我們意識到人類本身和這些造像之間並不存在同一性。但是,倘若人們在我們對繪畫和雕塑的盲目讚嘆之中沒有看到形式的永恒克服歲月的流逝的這種原始需要,那麽……”
“撒率薩瓦薄絲襪……”
他秀完了一句法語之後,看了看旁邊三位迷迷糊糊的神情,微微地搖頭淡淡地說道:“這是十七世紀法國大學者帕斯卡……就是氣壓計上的那位帕斯卡所說的,繪畫便成了虛妄之物。”
我們的袁大師這番話說完,別說17歲就出來當記者的格裏菲斯先生,為了養家糊口從小登臺演戲的吉許小姐,就連nyu政治經濟系碩士生的貝克先生都是心悅誠服,三人的臉上同時露出了不明覺厲的表情!
兩個臭男人也就罷了,他們的臉袁燕倏也不愛看來著。倒是蛋撻小姐的一雙美目之中起了一層水霧,蔥白滴目光自己讓他都……你懂的。
知道為什麽人要學哲學了吧,古希臘人早就告訴我們philosophy就是熱愛智慧,有了智慧就能用智商碾壓別人。不得不說,“斯巴達的海倫”的同胞們真是太實誠了。
因為你懂的,所以袁燕倏不得不調整了一下坐姿,鎮定了一下心神,這才說道:“科技的進步為我們帶來了電影這種新的藝術形式,不過我們必須要體認到,比起繪畫和雕塑,電影是完全不同的。”
“影像截取了這個世界的事件片段,讓它們擺脫了原先隨著時間而流逝的命運,只是記錄下它們的不是藝術魔力,而是無動於衷的機械效力。電影並非是去創造永恒,而是給那些事件片段塗上香料,和古埃及人制作的木乃伊的目的一樣,讓它們免於時間的腐蝕。”
“影像的客觀性本身具有了任何繪畫和雕塑作品不可比擬的令人信服的力量,可是於此同時,制造影像的藝術家也失去了畫家和雕塑家在其作品中展現強烈個性的機會!那麽……”
袁燕倏十分嚴肅地看著大導演先生問道:“大衛-格裏菲斯先生,do-you-understand?”
格裏菲斯先是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點了點頭,接著又凝眉苦思地搖了搖頭。
我們的袁大師心裏暗暗點頭,不愧是天才的電影大師,果然孺子可教也。
………………
註釋1:聖巴托洛繆大屠殺發生1572年,又稱聖巴多羅買日大屠殺(saint-bartholome‘s-day),法國天主教殘酷鎮壓了胡格諾派教徒。
據稱當日凡是巴黎城的鐘都同時敲響,這就是展開大屠殺的暗號。這場暴行持續三天三夜之久。大屠殺不斷進行著,原只在巴黎的暴行後來延燒擴展到了其他法國城市。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不是我們的袁大師瞧不起二十一世紀人民的欣賞水平,可是他敢打包票地說,《黨同伐異》這種電影放到一百年後的電影市場照樣收不回成本。
這部片子的立意非常之宏大且高遠,簡而言之就是覆雜人性的善惡對立。人類用人性中的真情和良知,對抗著同樣出自人性的殘酷和偽善。
為了表達這個主題,大衛-格裏菲斯把四段故事:現代篇《母與法》、猶太篇《基督受難》、中世紀法國篇《聖巴托洛繆大屠殺(註釋1)》和古代篇《巴比倫的陷落》的時空相距甚遠的四個段落剪輯在一起,運用了“交替蒙太奇“手法讓四個故事交替出現。
四個故事情節的平行鋪展造成了強烈的緊迫感,最後匯成情感奔騰的急流……把觀眾給澆了一個透心涼!
還是覆習一下屈原同志的《楚辭》吧,《陽春白雪》好是好,奈何作者吃不飽。《下裏巴人》逼格低,一月一個iphone7。
格裏菲斯用這部片子把投資人坑慘了以後,又和卓別林等人成立了八大制片廠中的聯藝,不過還是拍一部賠一部,以至於他的合夥人們都不願意投資他的片子了。
所以事業不順的大導演帶著自己的女弟子跑到紐約尋找投資人。可惜如今的華爾街銀行家哪裏看得上拍電影的,吃了無數次閉門羹的格裏菲斯好不容易搞到了貝克家族舉辦的化裝舞會的請帖,想要借此機會和喬治-貝克先生搭上關系,結果沒想到就便宜了袁燕倏。
我們的袁大師隨口問道:“大衛,除了導演你還是一位編劇吧?”
格裏菲斯點了點頭道:“是的。”
其實他本來的理想是成為一位劇作家,可惜當舞臺劇編劇吃不飽飯。無奈之下,他在1908年很不情願地加入了愛迪生公司當電影編劇。不過因為演員的人太少,所以又被拉去演戲了……
哎,一百年後,全世界的那些小演員為了出演的機會,別說中蘇關系就是中中關系或者蘇蘇關系或者中中蘇或者蘇蘇中或者……不管n中n蘇的關系那都是願意的啊。可是1920年代居然有人因為吃不上飯而被逼著當演員,想想真是唏(hua)噓(ji)。
後來,他跳槽到傳記影業(biograph-pany)。有一次他出演的那部電影的導演病倒了,老板又逼著他從演員變成了導演。不過即使成為了一位成功的導演,大衛-格裏菲斯仍然對編劇情有獨鐘,上面提到那部情節覆雜的不得了的《黨同伐異》就出自他的手筆。
“啪!”
袁燕倏猛地拍了一下巴掌道:“大衛,問題就出在這裏啊!”
“這……”被近些年來一連串失敗打擊的有些失去信心的大導演先生居然並沒有反駁,反而虛心請教了起來,“你請說。”
哎呀,給電影大師灌輸自己關於電影的觀點,這特麽實在太對我們袁大師的胃口了。當然啦,給文藝人士洗腦也要文藝範一點。
我們的袁大師吐了一個煙圈,開口說道:“如果我們追溯電影藝術的源頭,那肯定就是繪畫和雕塑。這兩者的產生的原因,我稱之為木乃個阿姨……嗯,木乃伊情結(plexe-of-mummy)。古人以為我們的屍體、雕塑、畫像攜帶著我們一部分靈魂,這也是全世界各種巫術和宗教的起源之一。”
他指了指大導演和女演員身上的古埃及服飾,接著說道:“比如說古埃及人信奉的宗教以生抗死,他們認為軀殼不腐則生命永存,所以才制作了那麽多的木乃伊。而這種宗教迎合了人類最基本的心理要求:抗衡時間,乃至戰勝時間!”
袁燕倏非常遺憾地嘆了一口氣道:“哎,可是隨著藝術和文明的演進,我們意識到人類本身和這些造像之間並不存在同一性。但是,倘若人們在我們對繪畫和雕塑的盲目讚嘆之中沒有看到形式的永恒克服歲月的流逝的這種原始需要,那麽……”
“撒率薩瓦薄絲襪……”
他秀完了一句法語之後,看了看旁邊三位迷迷糊糊的神情,微微地搖頭淡淡地說道:“這是十七世紀法國大學者帕斯卡……就是氣壓計上的那位帕斯卡所說的,繪畫便成了虛妄之物。”
我們的袁大師這番話說完,別說17歲就出來當記者的格裏菲斯先生,為了養家糊口從小登臺演戲的吉許小姐,就連nyu政治經濟系碩士生的貝克先生都是心悅誠服,三人的臉上同時露出了不明覺厲的表情!
兩個臭男人也就罷了,他們的臉袁燕倏也不愛看來著。倒是蛋撻小姐的一雙美目之中起了一層水霧,蔥白滴目光自己讓他都……你懂的。
知道為什麽人要學哲學了吧,古希臘人早就告訴我們philosophy就是熱愛智慧,有了智慧就能用智商碾壓別人。不得不說,“斯巴達的海倫”的同胞們真是太實誠了。
因為你懂的,所以袁燕倏不得不調整了一下坐姿,鎮定了一下心神,這才說道:“科技的進步為我們帶來了電影這種新的藝術形式,不過我們必須要體認到,比起繪畫和雕塑,電影是完全不同的。”
“影像截取了這個世界的事件片段,讓它們擺脫了原先隨著時間而流逝的命運,只是記錄下它們的不是藝術魔力,而是無動於衷的機械效力。電影並非是去創造永恒,而是給那些事件片段塗上香料,和古埃及人制作的木乃伊的目的一樣,讓它們免於時間的腐蝕。”
“影像的客觀性本身具有了任何繪畫和雕塑作品不可比擬的令人信服的力量,可是於此同時,制造影像的藝術家也失去了畫家和雕塑家在其作品中展現強烈個性的機會!那麽……”
袁燕倏十分嚴肅地看著大導演先生問道:“大衛-格裏菲斯先生,do-you-understand?”
格裏菲斯先是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點了點頭,接著又凝眉苦思地搖了搖頭。
我們的袁大師心裏暗暗點頭,不愧是天才的電影大師,果然孺子可教也。
………………
註釋1:聖巴托洛繆大屠殺發生1572年,又稱聖巴多羅買日大屠殺(saint-bartholome‘s-day),法國天主教殘酷鎮壓了胡格諾派教徒。
據稱當日凡是巴黎城的鐘都同時敲響,這就是展開大屠殺的暗號。這場暴行持續三天三夜之久。大屠殺不斷進行著,原只在巴黎的暴行後來延燒擴展到了其他法國城市。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