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八章錢幣
關燈
小
中
大
如果說永平四年到永漢二年間,是董卓開始起家的一段日子,那麽建安初年,就是張揚奠定根基的時間了。
這一兩年的時間,張揚迅速的崛起於並州,只用了短短一年多的時間,靠著幾場至關重要的戰事,將自己的名字牢牢釘在了歷史的墻壁上。
不過,他又和袁紹、袁術等人不同,人家袁紹屬於厚積薄發,祖宗經營了兩三代,才乘勢而起,隨風而上青雲,多數的時候,只靠著那四世三公的名頭,便能讓眾人紛紛歸附,甚至他還能挑挑撿撿一番。
反觀張揚,那純粹是打出來的,若說像的話,和呂布、孫堅等人有更多的共同點,起於微末,根基薄弱。很有點其興也勃,其亡也忽焉的意味,最後能走到哪裏,著實也不好說。
不過,張揚又和誰都不同,呂布直到現在為止,才算是自己當了主公,而孫堅雖然不是名門望族,但在吳郡的名望也是不小,反觀張揚,他才是真的一路殺出來的,不過,他還有個系統的幫助。
而且,作為大漢邊地的並州戰事頻繁,其實也算不上什麽起家的好地方,這也是張揚為什麽自來到北境之後便大戰不斷,一直都沒時間好好停一停,看看自己治下發展的原因。
不過好在張揚的這輛滾滾戰車終於暫時停下了向前的車輪,而張揚這個掌舵者也終於有時間好好觀察一下自己的屬地了。
巡視並州、修訂律法、制定選官制度等等,雖說這些事做得有些倉促,暫時還顯不出多大的成效。
也沒有太多能拿得出手,並讓人眼前一亮的東西,因為在一些諸侯稱王稱帝之後,也都幹過同樣的事,但張揚又和他們大部分人都不一樣。
因為隨著時間的推移,張揚麾下並沒有出現大肆犒賞有功之臣的以為,也沒有濫發官爵,沒有大肆征兵,更沒有修建殿宇,鏟除並州世家的意思。
不過也可能是因為漢室尚存的原因,天下間,除了幽州那個不知死活的張舉之外,並沒有一個人站出來稱王稱霸,沒有名分,自然也就不好大肆犒賞有功之臣。
最重要的是,張揚麾下這個漸漸成型的政治軍師集團中的人們,也沒有像後世的黃巢起義、太平天國等暴發戶一樣,乍得富貴,就互相攀比,為了爵位權勢而拼命的爭奪廝殺。
這些都是農民起義軍在膨脹到一定階段所必然面臨的一個非常致命的問題。
可在並州,甚至一點苗頭都沒有。
張揚任命的幾位太守,楊業、徐晃、林沖、寇準、田豐等人,不是軍中宿將,便是一直跟隨的老人,最重要的是,張揚的麾下本身便沒有那些囂張跋扈之輩,而張揚本身的威望便無人能及,麾下文武自然也就不會去挑釁他的權威。
再加上張揚又安撫住了太原王氏並州大族,讓本就頂著並州自己人的他更容易得到本地世家的支持和接受。
而除了張揚,軍中資格最老的周倉、裴元紹等人被張揚扔在了草原,也避免了他們和新晉將領的矛盾。
實際上,所有的問題都可以歸結為制度和用人的問題。
在制度缺乏保障的時候,該如何妥善用人的問題也就凸顯了出來。
有的人一旦得勢,便大肆安插親信,尤其是兄弟子侄等有血脈牽連者,不管才能如何,都要居於高位,除了顯示自己家的尊貴之外,也有防範他人之意。所謂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就是這個道理。
最明顯的,自然就是原本歷史上曹操和袁紹,只不過,曹操安插的本家兄弟子侄,如夏侯惇、夏侯淵、曹仁、曹洪等人都是有能力的人,才能壓制得住如張遼、徐晃這等名將。而袁紹則不同,他的兩子,一侄基本上全是廢物,防沒防範得了他人暫且不說,還搞得自家麾下四分五裂,一眾大臣紛紛站隊,互相攻訐,所以才在袁紹死後,偌大的地盤瞬間四分五裂,被曹操撿了一個便宜。
而作為一個穿越者,張揚自然就沒有家族的拖累,而且,他的用人也算是可圈可點。
他倚重於劉伯溫、田豐、吳用、寇準、法衍五人,劉伯溫和吳用不需說,不僅是他召喚出來的,而且這兩人,一個是揣摩人心的高手,一個是出謀劃策的謀士,他用起來也放心。
而寇準是內政之才,也一直發揮著他的才幹,更兼之系統給他的身份本就是並州本地人,也顯示出了張揚的度量。
田豐內政、計謀都十分出眾,更兼之其是冀州大族出身,名望不凡,能有安定人心的效用。
法衍是涼州人,長於軍謀,張揚任命其為軍師將軍,也算是人盡其才。
徐晃乃是降將,張揚卻毫不猶豫的讓他接任了西河太守之職。
鐘繇乃是董卓降人,如今在張揚府中擔任主簿,與吳用職位相同,僅在田豐、劉伯溫之下,不說權勢滔天,在這並州也是說一不二。
從這些人的任用中可以看得出來,張揚在用人上是有著他自己的執著之處的。
可還不夠,他的理想是在他的麾下,能夠文人治政,武人治軍。
讓這些將領們擔任太守,也不過是無奈之舉,若是有可能的話,張揚肯定會立刻改變這一現狀。
什麽文武雙全,出將入相在張揚這裏行不通,當然,現在的他並沒有足夠的人才來改變這一現狀。
但是在張揚的麾下,已經隱隱劃分出了文武間的溝壑,隨著時間的流逝,這種區別會越來越明顯。
好處壞處先不說,這麽做一定是有利於政治架構上的穩定。
至於那些文人壓制武人,武人得勢便狠狠收拾文人的事,在張揚的麾下暫時出現不了,因為張揚他自己就更傾向於一個武將,雖說這段時間來一直在和權謀打交道,但毫無疑問,軍旅生涯才讓張揚更舒服。有了張揚的壓制,這種事情基本不可能出現。
可以說,此間種種,已經讓並州在建安二年冬天的寒風中,隱隱煥發出了蓬勃的生機。
更為重要的一點則是,整理戶籍,丈量土地,開墾荒地,分發田產等事,從張揚入住並州之後,就一直在實行當中。
這顯示出了他予百姓以休息的決心,到了建安二年秋天,剛剛穩定的並州暫且不說,河套卻已經收了第二年的秋糧。
和建安一年的倉促不同,這年的收獲卻十分喜人,而且不論多少,這都是一個很好的開端。
本來隨著張揚進攻並州而準備逃亡的人們,重新整理起了莊稼,牧養起了牛羊,本來準備作亂的家夥們,也老老實實拿起了鋤頭以及放牧用的鞭子。
而從中平末年便一直不停飆升的糧價,也終於有了回落的趨勢。
並州各地小打小鬧的山匪、流民,紛紛回歸鄉裏,張揚用無數從草原上奪來的牛羊和關中取回來的糧草,穩定住了並州的民心。
相比那些制度,用人,律法之類的東西,其實這些才是張揚實打實的功績。
實際上,這一年,除了人口暴增之外,各處倉庫,以及牧場之類,都還算得上充盈。
而這讓一直看上去已經沒了多大用處的錢幣,在這個冬天重新金貴了起來。
糧價的回落,對並州方方面面的影響可不是一點半點,最直接的表現就是,物價整體上從雲霄猛地砸落了下來,以物易物這種原始的方式,立刻便被拋到了一邊。
銅錢這種一般等價物的便利之處,也立刻便顯現了出來。
其實,到了現在,銅錢一旦開始大規模流通,那也就意味著並州的經濟開始覆蘇了。
河套太守寇準在這個冬天可沒閑著,雖說河套經過這些年的發展,已經趨於一個穩定,大小事宜也有了定律,不再需要他這個一郡之長再事事操心,但雞鹿塞大戰之後收尾的事和明年春耕的事還需要他來操心。
當然,讓寇準操心的可不只這一件事,除了這兩件大事之外,他傳言晉陽,明明白白地告訴張揚,銅錢不夠用了。
和其他各地太守相比,寇準無疑是最具有才幹的之一,當然,一同上書的還有上黨的狄仁傑,只不過他不是太守,如今的分量還沒有寇準來得重。
銅錢的開始流通,他倆最先察覺到了問題。
不管是河套還是上黨,原本府庫中的銅錢都不多,戰亂也讓各地的錢幣大量流失,尤其是董卓當政之後,為了斂財而鑄造出來的小錢,許久不用之下銹蝕非常嚴重,也非常的脆,使用多了吧,錢面越來越薄,本來上面就什麽字跡、花紋都沒有,這樣一來更是跟一個銅片差不多,於是人們都不怎麽願意使用。
而明年開春之後,各地用錢的地方也將越來越多,用糧食和牛羊來代替的話,對於如今的官府來說,也會非常的不劃算,畢竟張揚還沒有財大氣粗到如此地步。
按照寇準和狄仁傑的話來說,就是解決銅錢不足的問題,已是當務之急。
當然,這也是因為河套底子最薄,而上黨最為封閉的原因,錢幣一旦開始流通,寇準和狄仁傑便發現了不對。其他如楊業、徐晃等人,實在是沒這個政治頭腦,張揚也沒打算他們能在一地有什麽政績便是。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這一兩年的時間,張揚迅速的崛起於並州,只用了短短一年多的時間,靠著幾場至關重要的戰事,將自己的名字牢牢釘在了歷史的墻壁上。
不過,他又和袁紹、袁術等人不同,人家袁紹屬於厚積薄發,祖宗經營了兩三代,才乘勢而起,隨風而上青雲,多數的時候,只靠著那四世三公的名頭,便能讓眾人紛紛歸附,甚至他還能挑挑撿撿一番。
反觀張揚,那純粹是打出來的,若說像的話,和呂布、孫堅等人有更多的共同點,起於微末,根基薄弱。很有點其興也勃,其亡也忽焉的意味,最後能走到哪裏,著實也不好說。
不過,張揚又和誰都不同,呂布直到現在為止,才算是自己當了主公,而孫堅雖然不是名門望族,但在吳郡的名望也是不小,反觀張揚,他才是真的一路殺出來的,不過,他還有個系統的幫助。
而且,作為大漢邊地的並州戰事頻繁,其實也算不上什麽起家的好地方,這也是張揚為什麽自來到北境之後便大戰不斷,一直都沒時間好好停一停,看看自己治下發展的原因。
不過好在張揚的這輛滾滾戰車終於暫時停下了向前的車輪,而張揚這個掌舵者也終於有時間好好觀察一下自己的屬地了。
巡視並州、修訂律法、制定選官制度等等,雖說這些事做得有些倉促,暫時還顯不出多大的成效。
也沒有太多能拿得出手,並讓人眼前一亮的東西,因為在一些諸侯稱王稱帝之後,也都幹過同樣的事,但張揚又和他們大部分人都不一樣。
因為隨著時間的推移,張揚麾下並沒有出現大肆犒賞有功之臣的以為,也沒有濫發官爵,沒有大肆征兵,更沒有修建殿宇,鏟除並州世家的意思。
不過也可能是因為漢室尚存的原因,天下間,除了幽州那個不知死活的張舉之外,並沒有一個人站出來稱王稱霸,沒有名分,自然也就不好大肆犒賞有功之臣。
最重要的是,張揚麾下這個漸漸成型的政治軍師集團中的人們,也沒有像後世的黃巢起義、太平天國等暴發戶一樣,乍得富貴,就互相攀比,為了爵位權勢而拼命的爭奪廝殺。
這些都是農民起義軍在膨脹到一定階段所必然面臨的一個非常致命的問題。
可在並州,甚至一點苗頭都沒有。
張揚任命的幾位太守,楊業、徐晃、林沖、寇準、田豐等人,不是軍中宿將,便是一直跟隨的老人,最重要的是,張揚的麾下本身便沒有那些囂張跋扈之輩,而張揚本身的威望便無人能及,麾下文武自然也就不會去挑釁他的權威。
再加上張揚又安撫住了太原王氏並州大族,讓本就頂著並州自己人的他更容易得到本地世家的支持和接受。
而除了張揚,軍中資格最老的周倉、裴元紹等人被張揚扔在了草原,也避免了他們和新晉將領的矛盾。
實際上,所有的問題都可以歸結為制度和用人的問題。
在制度缺乏保障的時候,該如何妥善用人的問題也就凸顯了出來。
有的人一旦得勢,便大肆安插親信,尤其是兄弟子侄等有血脈牽連者,不管才能如何,都要居於高位,除了顯示自己家的尊貴之外,也有防範他人之意。所謂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就是這個道理。
最明顯的,自然就是原本歷史上曹操和袁紹,只不過,曹操安插的本家兄弟子侄,如夏侯惇、夏侯淵、曹仁、曹洪等人都是有能力的人,才能壓制得住如張遼、徐晃這等名將。而袁紹則不同,他的兩子,一侄基本上全是廢物,防沒防範得了他人暫且不說,還搞得自家麾下四分五裂,一眾大臣紛紛站隊,互相攻訐,所以才在袁紹死後,偌大的地盤瞬間四分五裂,被曹操撿了一個便宜。
而作為一個穿越者,張揚自然就沒有家族的拖累,而且,他的用人也算是可圈可點。
他倚重於劉伯溫、田豐、吳用、寇準、法衍五人,劉伯溫和吳用不需說,不僅是他召喚出來的,而且這兩人,一個是揣摩人心的高手,一個是出謀劃策的謀士,他用起來也放心。
而寇準是內政之才,也一直發揮著他的才幹,更兼之系統給他的身份本就是並州本地人,也顯示出了張揚的度量。
田豐內政、計謀都十分出眾,更兼之其是冀州大族出身,名望不凡,能有安定人心的效用。
法衍是涼州人,長於軍謀,張揚任命其為軍師將軍,也算是人盡其才。
徐晃乃是降將,張揚卻毫不猶豫的讓他接任了西河太守之職。
鐘繇乃是董卓降人,如今在張揚府中擔任主簿,與吳用職位相同,僅在田豐、劉伯溫之下,不說權勢滔天,在這並州也是說一不二。
從這些人的任用中可以看得出來,張揚在用人上是有著他自己的執著之處的。
可還不夠,他的理想是在他的麾下,能夠文人治政,武人治軍。
讓這些將領們擔任太守,也不過是無奈之舉,若是有可能的話,張揚肯定會立刻改變這一現狀。
什麽文武雙全,出將入相在張揚這裏行不通,當然,現在的他並沒有足夠的人才來改變這一現狀。
但是在張揚的麾下,已經隱隱劃分出了文武間的溝壑,隨著時間的流逝,這種區別會越來越明顯。
好處壞處先不說,這麽做一定是有利於政治架構上的穩定。
至於那些文人壓制武人,武人得勢便狠狠收拾文人的事,在張揚的麾下暫時出現不了,因為張揚他自己就更傾向於一個武將,雖說這段時間來一直在和權謀打交道,但毫無疑問,軍旅生涯才讓張揚更舒服。有了張揚的壓制,這種事情基本不可能出現。
可以說,此間種種,已經讓並州在建安二年冬天的寒風中,隱隱煥發出了蓬勃的生機。
更為重要的一點則是,整理戶籍,丈量土地,開墾荒地,分發田產等事,從張揚入住並州之後,就一直在實行當中。
這顯示出了他予百姓以休息的決心,到了建安二年秋天,剛剛穩定的並州暫且不說,河套卻已經收了第二年的秋糧。
和建安一年的倉促不同,這年的收獲卻十分喜人,而且不論多少,這都是一個很好的開端。
本來隨著張揚進攻並州而準備逃亡的人們,重新整理起了莊稼,牧養起了牛羊,本來準備作亂的家夥們,也老老實實拿起了鋤頭以及放牧用的鞭子。
而從中平末年便一直不停飆升的糧價,也終於有了回落的趨勢。
並州各地小打小鬧的山匪、流民,紛紛回歸鄉裏,張揚用無數從草原上奪來的牛羊和關中取回來的糧草,穩定住了並州的民心。
相比那些制度,用人,律法之類的東西,其實這些才是張揚實打實的功績。
實際上,這一年,除了人口暴增之外,各處倉庫,以及牧場之類,都還算得上充盈。
而這讓一直看上去已經沒了多大用處的錢幣,在這個冬天重新金貴了起來。
糧價的回落,對並州方方面面的影響可不是一點半點,最直接的表現就是,物價整體上從雲霄猛地砸落了下來,以物易物這種原始的方式,立刻便被拋到了一邊。
銅錢這種一般等價物的便利之處,也立刻便顯現了出來。
其實,到了現在,銅錢一旦開始大規模流通,那也就意味著並州的經濟開始覆蘇了。
河套太守寇準在這個冬天可沒閑著,雖說河套經過這些年的發展,已經趨於一個穩定,大小事宜也有了定律,不再需要他這個一郡之長再事事操心,但雞鹿塞大戰之後收尾的事和明年春耕的事還需要他來操心。
當然,讓寇準操心的可不只這一件事,除了這兩件大事之外,他傳言晉陽,明明白白地告訴張揚,銅錢不夠用了。
和其他各地太守相比,寇準無疑是最具有才幹的之一,當然,一同上書的還有上黨的狄仁傑,只不過他不是太守,如今的分量還沒有寇準來得重。
銅錢的開始流通,他倆最先察覺到了問題。
不管是河套還是上黨,原本府庫中的銅錢都不多,戰亂也讓各地的錢幣大量流失,尤其是董卓當政之後,為了斂財而鑄造出來的小錢,許久不用之下銹蝕非常嚴重,也非常的脆,使用多了吧,錢面越來越薄,本來上面就什麽字跡、花紋都沒有,這樣一來更是跟一個銅片差不多,於是人們都不怎麽願意使用。
而明年開春之後,各地用錢的地方也將越來越多,用糧食和牛羊來代替的話,對於如今的官府來說,也會非常的不劃算,畢竟張揚還沒有財大氣粗到如此地步。
按照寇準和狄仁傑的話來說,就是解決銅錢不足的問題,已是當務之急。
當然,這也是因為河套底子最薄,而上黨最為封閉的原因,錢幣一旦開始流通,寇準和狄仁傑便發現了不對。其他如楊業、徐晃等人,實在是沒這個政治頭腦,張揚也沒打算他們能在一地有什麽政績便是。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