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362章 劉瑾伏誅 (1)

關燈
六科十三道裏專門玩筆桿子的官員,這回又有了用武之地。盡管這些衙門已經被楊淩搞掉了一半,但是剩下來的這些人,其殺傷力仍然驚人。李東陽、楊廷和略作暗示,科道衙門集體上書,眾口一詞彈劾劉瑾,罪名不計其數,正德皇帝的龍書案頃刻之間就被鋪天蓋地的奏折淹沒了。

正德對這些奏折依然是看都不看,既已決意殺人,這些東西不過是給天下人一個交待,還看它作甚?劉瑾被人從內獄移交詔獄,就察覺到不妙,可是他還是搞不清楚皇上明明已經心軟了,為什麽忽然又決定對自己下手。

楊淩交待給苗逵的唯一任務,就是看管劉瑾,決不讓他和皇帝通一句話。因為要讓皇帝殺他,哪怕他做盡惡事,恐怕也不容易,唯有造反弒君,才是唯一可行的辦法。所以根本不能讓他和皇帝辯解。

苗逵也深知萬萬不能功虧一簣,劉瑾移送詔獄,禦馬監破例派人追去,東廠張永和錦衣衛牟斌也各自派出心腹,再加上重掌內廠大權的吳傑人馬,三廠一衛各出精英,把詔獄圍得水洩不通,除非皇帝要來那沒辦法,否則誰也別想進去、誰也別想出來。

三廠一衛的人馬還負有互相監視的責任,這是最後關頭了,容不得再出一點紕漏。

張彩、劉宇、曹元、楊玉、石文義、張文冕等人以及劉瑾在京的親屬也同時被逮捕入獄,馬永成、羅祥兩個死黨根本無處可逃,其他三人一溜煙兒跑到張永那兒抱著他的大腿一通“大哥、大爺”地哭,把張永哭得心軟,好在劉瑾太專權了,他們也就跟著撈了點油水,實無什麽大惡,張永出面說話,把這三人保了下來。

盧士傑本來是沒有事的,戴義安排得好好的,說他是投效劉瑾,想為之幕僚,為朝廷做些事,後來發現劉瑾挪用公銀謀一己之私,予以告發,這樣一來不但無罪反而有功。不料盧士傑隱忍許久的狂性又陡然爆發出來,這位狷狂書生好名遠甚於好利,寧可一同入獄,也不願意背負出賣舊主之名,雖然他原本就是受楊淩所托潛入劉家,可這偏偏是不能出口的。

戴義怎肯抓他,盧士傑於是提著個酒葫蘆跑到東廠大堂,往公案上盤膝一坐,邊飲邊罵,不抓他絕不走人。歷來被人畏若煉獄的東廠竟成了天橋鬧市,戴義哭笑不得,好言好語就是勸不走他,無奈之下只好如其所願,把他送進大獄先安頓下來,然後跑去請示楊淩。

楊淩聽了也是啼笑皆非,百忙之中專門趕進獄裏規勸,盧士傑坦然自若,對楊淩笑言道:“國公不必勸我,能殺劉賊,盧某一命何惜?若如此出獄,未免為人詬病,盧某便以一命償之,又有何妨?”

楊淩碰上這麽一頭倔驢也是毫無辦法,戴義眼珠一轉,對他耳語一番,楊淩這才頷首而去。被抓進獄的劉宇、曹元等人自知投錯了主子,這條命算是完了,在獄中只是閉目等死,別不多言。倒是張彩、張文冕不肯罷休。

他們兩個比別人聰明,聰明的人總是不甘心坐以待斃的。張彩在獄中連夜寫就一篇錦繡文章,大談自己曾如何規勸劉瑾不要納賄,不要苛待百官,乃是一個大大的忠臣,他的文才極為出眾,把不得不屈服於權閹,為了朝廷、為了江山社稷委曲求全的尷尬情形描述得活靈活現。

其實這位可憐的吏部尚書還不知道皇帝突然翻臉的真正原因,如果知道皇帝是因為劉瑾謀反,估計他也不費這事了。正因為他一直以為皇帝是為了劉瑾貪墨的事大發雷霆,所以就在這件事上大做文章,表白自己的無辜和無奈。

他這麽做,生的希望雖然渺茫,倒也不失為一條死中求活的好辦法,如果皇帝見了他這篇聲情並茂的好文章,說不定一感動,就饒了他性命。

偏偏聰明人越到緊要關頭越犯糊塗,求饒就求饒算了,可他為了說明自己是沒有辦法才依附劉瑾,這位京師第一中年美男子跟神經短路似的,居然舉了李東陽的例子,說他內閣首輔都請劉瑾吃過飯,為他賀壽寫過詩,阿諛奉承,取媚權閹,何況我呢?

他這話說的是不錯,攀的那人官也確實比他大,那人現在好端端地當官、他卻入了獄,聽起來也更加的惹人同情,起碼戴義看了他的這封悔過書就深受觸動,當晚還特意給張大帥哥加了餐,於是第二天一早張彩先生就莫名其妙地“病”死了。

另一個聰明人張文冕官兒不大,劉瑾無論是貪汙也罷、造反也好,似乎像他這種小人物都成不了主犯,沒理由陪著一起死,張秀才蹲在獄裏,苦思了半天,才認為把他當成主犯抓起來,唯一的解釋就是:人家把他當成劉瑾的智囊了。

軍師嘛,不抓你抓誰?

一向以劉瑾軍師自詡的張文冕想通了這一點,立即興高采烈地叫差官去把戴義戴廠公請來,對他檢舉揭發,說劉瑾的軍師智囊叫盧士傑,是個很有名的大才子,請戴廠公一定要把這人抓起來,自己呢,只不過是劉瑾的侄女的相公的朋友,所以托了他的關系謀了個差事。

戴義聽了很高興,拍了拍他的肩膀誇了幾句,叫他安心在牢裏邊待著,說東廠在他戴義的領導下不再是鬼門關了,也不再搞冤假錯案啦,他戴義不放過一個壞人,也不會冤枉一個好人,等到事情水落石出,就把他放出去。

為了證明他說的是真的,戴義言必行、行必果,立刻把張文冕從重囚單人牢房提出來,打入普通牢房,和十多個囚犯關到了一起。張文冕為此感動得熱淚盈眶。可惜張秀才雖然遇到了戴青天,但是他的命不好,據說當天晚上為了爭馬桶,其他的囚犯發起狠來,把張秀才摁在馬桶裏給活活嗆死了。

劉瑾還沒死,這兩位聰明人倒比劉瑾死得更早。

然而,劉瑾的死期,也近了……

皇帝降旨,於午門廷訊劉瑾。

三法司於午門外設下刑堂,六部九卿廷審劉瑾,又命許多皇親勳臣同列。劉瑾在獄中雖惶惑不安,可是左思右想,終想不透皇帝為何又改了主意,必欲公開審他。

錦衣衛提了劉瑾,押至午門,劉瑾放眼一看,見是三法司當面,他不慌不忙,大搖大擺地走過去,輕蔑地環顧了眾人一眼,冷笑道:“在座諸位,不知是誰審我?”

劉瑾倒也不是不畏死,他如此猖狂作態,正是想以氣勢壓住群臣氣焰,令他們無人敢予審問,最好逼得皇帝出面,才好弄清皇上心態變化的原因,當面求情,謀求生機。

這些官員雖然未必是他一黨,但是劉瑾主持朝政,尤其是負責官員考評期間,遞個小話,送點禮物,這些事多少是有的,被劉瑾一說,這些官員心虛羞愧,竟然無人應答。

劉瑾一看,膽氣更壯,雙手舉著鐐銬仰天大笑道:“滿朝公卿,都出自咱家門下,哪個有資格審我?”

他這話有些猖狂,嚴格說來,許多官員並不算是走他的門路做的官,可要是往寬義上算,劉瑾剛剛主持了官員考核認定,重新任命,說這些人統統出自他的門下,又似沒錯。

文武百官,乃至三法司的官員臉上發燙,雖知劉瑾如今已是階下囚,可是積威之下,沒有一人敢冒頭指斥。

刑部尚書臉膛漲紅,有心出口呵斥,可是見都察院、大理寺都不言語,也不願露這個頭。而都察院、大理寺卿也各有想法,刑部受天下刑名、都察院糾察、大理寺駁正,初審那是刑部的責任,他們自然不願露面。

可是當著滿朝文武、王侯勳卿如果任由一個囚犯囂張,而且又是在午門之前,豈不有損皇家體面?刑部尚書只好硬著頭皮,軟綿綿地說了一句:“劉……劉瑾,休得放肆。”

劉瑾哼了一聲,拖著腳鐐,肩膀左右橫晃,儼然仍是內廷之主時的模樣,大步走到三法司面前,乜斜著眼看著他,冷冷斥道:“拿椅子來!”

陡聽一人大聲道:“椅子就不必了,先雜治一番。”

隨即一人大步如飛,騰騰騰地趕了來,往三法司前邊一站,後邊兩個小黃門緊著忙著追上來,把擡著的椅子放下,那人笑微微地往上一坐,翹起了二郎腿,笑容可掬地道:“劉公公,好大的威風,咱家可不是出自你的門下,審不審得你?”

劉瑾一看來人是張永,這可真是仇人相見分外眼紅,他權勢熏天時,張永都敢和他當面掐架,何況現在是落了翅的鳳凰,張永豈會怕他?

劉瑾一抖鐵鐐,嘶吼一聲就要撲上去,張永翹著二郎腿坐著,豎起一根食指向他一點,隨來的一隊官兵中立刻沖出兩個校尉,將劉瑾死死按住。

張永慢條斯理地道:“來呀,給爺們賣把子力氣,好好侍候侍候劉公公。”

兩個校尉立即將劉瑾按倒在地,擺手讓兩旁扶棍而立的衙役用刑。

劉瑾大怒,吼道:“張永,你這匹夫,竟敢對咱家動用私刑?”

張永翻了翻白眼兒,不屑地道:“看看,看看,說你不學無術了吧,你還不承認。三法司會審,須將本犯先拷打一頓,然後才會審案,這叫雜治。就像以民告官,告至大理寺,那得先滾釘板,才受理你的案子一樣,是不是呀,幾位大人?”

刑部、都察院、大理寺三位頭腦齊齊拱手道:“張公公所言不假。”

張永嘿的一聲,笑臉一收,喝道:“給我打!”

兩個衙役一頓棍棒,打得劉瑾屁股開花,劉瑾牙根緊咬,不願在老對手面前服軟露怯,一頓板子打完了,鮮血染紅袍襟,張永笑瞇瞇地道:“文武百官,乃是皇上的臣子,你說出自你的門下,這就是大逆不道,只此一端,便可以定你的罪!”

張永問道:“我問你,貪汙受賄,勒索錢財,可是有的?”

劉瑾低頭尋思片刻,方恨聲擡頭,答道:“有的!”

張永一指目瞪口呆的三法司,喝道:“記上,劉瑾承認貪汙!”

隨即又問:“你打擊陷害忠良,可是有的?”

劉瑾冷笑:“何謂忠良?”

張永一笑,說道:“那麽你打擊陷害彈劾過你、不肯附庸於你的官吏,可是有的?”

劉瑾想也不想,很光棍地答道:“有的。”

張永又是一指:“記下,劉瑾承認打擊排擠不肯為虎作倀的朝中官員。”

張永依著趙瘋子三十大罪、六十小罪,從小到大依次問起,劉瑾為免受皮肉之苦,省得還沒熬到見皇上就一命嗚呼,一概爽快答應,直到張永喝問:“你私蓄數百家將,府中暗藏兵器甲胄,可是有的?”

劉瑾一呆,說道:“咱家家業甚大,招募些家將護院,自是有的,不過……兵器甲胄要來做什麽?哪有此事?”

張永冷笑:“從你府中搜出兵甲戰器無數,你還要抵賴麽?”

劉瑾愕然半晌,忽然拼命掙紮,嘶吼道:“張永老賊,是你害我!一定是你害我,我何曾蓄的兵器甲胄?”

張永哈哈笑道:“從你府中地窖秘處,搜出許多兵器、盔甲,此事乃是皇上親眼所見,還能有假?”

他返身一指,說道:“記上,劉瑾承認私蓄家將,無法否認暗藏兵器甲胄。”

劉瑾氣的肺都快炸了,強詞奪理、橫加罪名,曾幾何時,是他坑害百官、排擠異己、打擊報覆慣用的伎倆,現如今卻被人以其人之道,反制其人之身,這才體會到那種憤懣悲憤的感覺。

他的心中更是充滿了驚恐和畏懼,因為他終於知道皇帝為什麽改變了主意,在午門廷審他了,這一次他是真的完了,對手也明白打蛇不死後患無窮的道理,這是要往死裏整他啊!

劉瑾拼命地掙紮起來,可他哪有力氣掙得過身強力壯的披甲校尉?劉瑾雙手撐地,沖著宮門悲聲大呼:“皇上!皇上救我!皇上救我啊!”

“我問你,你府中私藏機關團扇,可是蓄意謀刺君上?”

“皇上救命!皇上,老奴是劉瑾啊,皇上!”劉瑾捶地大呼,眼淚滾滾。

“記上,劉瑾只是痛哭,不敢否認!”

……

太子宮,正德皇帝一襲玄衣,撫琴甚急。

十指挑抹撥彈,琴聲悠悠,充滿淒涼,苗逵、戴義恭立於後,屏息不言。

忽然錚的一聲,琴弦崩斷,弦音乍止,正德皇帝停手虛浮於琴上半尺,徐徐,一滴殷紅的鮮血緩緩滴了下去,“嗒”地落在琴上。

苗逵、戴義身子一顫,慌忙俯身上前,正德卻厲喝一聲:“滾開!”

兩人嚇了一跳,站在那兒再不敢動了,正德皇帝凝視著指尖,望著上邊慢慢又凝起一顆鮮艷的血珠,唇邊忽然露出一絲無奈的苦笑:“人心難測、欲壑難填。我待劉瑾不薄,你們說,他為什麽這樣對我?”

兩人嚅嚅難以作答,正德目光一閃,忽然問道:“楊淩呢?他在哪裏?”

戴義輕聲答道:“回皇上,威國公自皇上召見之後,即閉門在家,連前往探望的官員也是一概不見。”

正德幽幽地嘆了口氣,幽幽地道:“楊卿是怪我聽信讒言,將他禁閉府中?還是……因為劉瑾的事,他擔心朕對他也生分了?”

二人提心吊膽不敢作答,正德出神半晌,才斷然道:“不會的,楊卿決不會負我。我們一世君臣、一世朋友……一世兄弟,他斷然不會負我。”

此處是幼時所住的太子宮,正德又心懷激蕩難以自已,竟連稱呼也改了,不再自稱為朕。那麽信任的劉瑾竟然在陰謀害他,這件事對他的刺激實在是太大了,他說得斬釘截鐵,與其說是對楊淩絕對的信任,不如說是在堅定自己的信念,一向重情重義的朱厚照,再也禁受不起另一次背叛的打擊了。

戴義、苗逵連忙道:“皇上英明,皇上說的是。”

正德哂然一笑,反問道:“我英明麽?我英明會把一個奸佞視作至親至信的人,留他在身邊這麽久,絕對地信任他?”

他悠悠閉起雙目,傷心地嘆道:“我對楊卿決無懷疑,可他避門不出以避嫌,那是對朕生了嫌隙了,他擔心朕會連他也疑心了,心魔已生,情誼不覆……伴君如伴虎,伴君如伴虎啊,君王命中註定就該是孤獨的?就該永遠沒有朋友、沒有可信的人……?”

指尖一滴血珠墜下,兩顆淚珠也從少年天子的腮上滑落。

他握有天下最大的權力,但是情感上,他能夠親近倚靠的人卻不多,原本心中最親近的兩個人,一個背叛了他,一個為了避嫌遠遠地逃開了他,那種空落難過的感覺充塞了他的胸臆。

“朕,不要做孤家寡人!”朱厚照憤然擡手,身前的古琴被他拋了出去,叮叮咚咚地滾了開去,那殘破的聲音一如他此刻受傷的心靈。

忽然,一個小黃門踮著腳尖兒悄悄走過來,戰戰兢兢地道:“皇……皇上,威國公求見!”

正德聞言霍然擡頭,眼中已是一片狂喜、一片欣慰、一片釋然。

戴義、苗逵齊籲口氣,臉上同時露出輕松的笑意。

一個青袍書生在正德略顯朦朧的目光中翩翩而來,他身穿圓領青襟大袖袍,頭戴月白四方巾,身材修長、面如冠玉,一派儒雅風流,正德心神一陣恍惚,忽然間又似回到了兩年前太子宮中初相見……

“楊侍讀!”一聲呼喚,脫口而出。

正德欣然喚著,眼中雖還有淚,臉上卻已溢起一片笑意,一片真正發自內心的笑。

這一刻間,兩人的心重又貼在了一起,那是一種超越了君臣尊卑的兄弟之情,當今世上,也唯有楊淩,能給他這種感覺。

“臣向義妹一仙學過簫技,只是造詣不高。皇上既有雅興,臣便現醜,與皇上合奏一曲如何?”

“好!奏什麽曲子?”

“就奏皇上所譜的那首……《殺邊樂》!”

戴義、苗逵見機,連忙自室中又取出一捧玉琴、一管竹簫。

蒼涼激越的琴聲又覆響起,錚錚鏗鏗,充滿慷慨之氣。楊淩一身儒衣,手執竹簫,在左掌心中輕輕擊打合拍,聽到琴聲婉轉幽幽,裊裊直上九霄之際,忽地在闊室中踏步而行,舉簫於唇,一縷應和的簫音隨之而起。

簫聲與琴聲你高我低、你低我高,彼此應和逗趣,恰似一雙魚兒,水中暢游,自得其趣。

正德撫琴,目註楊淩,笑微微指下如飛。楊淩簫技雖差,但二人仿若心有靈犀,但見正德雙眉一挑,楊淩簫音立即轉低,娓娓而來,琴聲果然高亢而起。若見楊淩腳下一重,正德指下琴音也便趨弱,應和簫聲扶搖直上。

這一曲奏來,雖不及與唐一仙合奏的嫻熟韻味,但洋洋灑灑,心意相通之樂,卻令人更覺暢快……

不知何時,張永悄然來到殿中,瞧見這番情景,連忙捧著一摞東西在殿邊上站住了不敢驚擾。正德旁若無人,一曲奏罷,方按琴大笑道:“快哉!快哉!郁郁十餘日,就只今日今時,朕心中最是快樂。”

他說罷轉向張永,收斂了笑意,平靜地問道:“審完了?”

張永詫異地看看皇帝鎮靜自信的模樣,又瞧瞧站在他身旁的楊淩、戴義等人,不明白自己去午門時還一臉憂傷悲憤、仿徨失措的皇帝,為什麽突然變了模樣。

他不敢再看,忙躬身道:“是,果如皇上所料,劉瑾在午門飛揚跋扈,呵斥百官如訓家奴,無人敢予應答,幸賴皇上天威,老奴帶了人去,劉瑾才有所收斂,三法司會審,共計大罪三十五,小罪六十八,劉瑾供認不諱,現皆抄錄於此。”

張永恭恭敬敬呈上那疊卷錄,說道:“這些罪狀,還需三法司逐項核對,調問案件相關人員,收集口供、物證、人證,並且從天下各地把一些受其亂政酷法迫害,以致家破人亡的受害者調來京師……”

正德淡淡地道:“不必了,照你們這麽審,曠日持久,要審到什麽時候?他家裏巨量的黃金白銀、違禁的兵器甲胄、被他迫害致死的文武官員、亂政枉法下家破人亡的無辜百姓,一樁樁一件件,任其一都夠取死之道了。”

他刷地扯過一張信箋,戴義苗逵眼睛一亮,就像閻王面前兩個小鬼兒,嗖地一下撲了過來,一個捧墨,一個遞筆,眼巴巴地盼著這位小爺朱筆一勾,生死簿上塗了那老鬼的名字。

正德擎筆在手,刷刷刷寫下三個大字,略一沈吟,一咬牙又寫下三個大字,然後把筆一丟,信箋向張永猛地一拂,白紙飄搖而起,虧得張永眼疾手快,搶上一步跪接在手中。

白紙上墨跡淋漓、森森然六個大字:“毋覆奏,淩遲之!”

張永一見,心中大喜,皇上下了中旨,那就無需再審再查,劉瑾老兒死定了。

皇帝的旨意,必須要經過中書省才能奏效。一代女皇武則天睥睨天下,也得把中書省改為鳳閣,門下省改為鸞臺,旨意不出於鳳閣鸞臺,便不算詔命。至大明,廢中書省而建內閣,旨意就得經過內閣下達。

不過律法歸律法,事實是事實,皇帝的手諭、密詔在任何朝代都存在。正德偷偷去大同,留下的旨意就是中旨,楊淩在霸州接獲的密旨還是中旨,此刻的旨意仍是如是,只要沒有人反對,它就能執行,有人反對,它一樣能執行。

問題是,下旨殺劉瑾,誰會反對?

楊淩已覷見那六個大字,鬥了這麽久的對手,時時想著致自己於死地的冤家終於到了授首之時,他的心中卻說不出是種什麽滋味兒,輕松,但是絕無欣喜。

張永已捧旨退下好久了,楊淩才趨前一禮,輕輕道:“皇上,臣……想去探視一下劉瑾,乞皇上恩準。”

正德轉身,凝視著楊淩,眼神兒十分奇特。

戴義和苗逵頓時捏了一把冷汗:“一個試圖弒君造反的逆賊,人人避之唯恐不及,威國公居然要去看他?這不是犯糊塗嗎?”

楊淩坦然迎著正德皇帝的目光,正德漸漸溢起一眼笑意,起身說道:“好,帶些酒菜,替朕為他餞行。”

楊淩躬身道:“恭送皇上。”直起腰來,戴義和苗逵已亦步亦趨地隨著正德皇帝離開了。

池中春水蕩漾,兩只鴛鴦浮波。架上藤蘿爬滿了新綠,幾盈鮮艷點綴其中。楊淩長長嘆了一口氣,亦緩步離去,太子宮重新陷入沈寂之中。

……

一張小桌,擺滿了酒食,劉瑾、楊淩對面而坐。

兩個人心平氣和,好似多年的好友促膝而談,看不出一絲生死大仇的味道。

“咱家現在,真懷念在鐘鼓司的日子啊,早上起得是早了點,鐘鼓一罷,喝杯熱茶,吃些點心,就可以去睡個回籠覺。下午,陪著皇上逗逗樂子,一天也沒什麽大事,不操什麽閑心,教坊司隔三岔五還有點孝敬,得上三五十兩銀子,往箱子裏一放,眼瞅著它滿起來,樂呵啊!”

劉瑾蓬散著一頭花白的頭發,望著高高的透氣窗兒射進的一束光柱,陽光中有浮塵飄浮,還有些小飛蟲忙忙碌碌地飛來飛去。

劉瑾慘笑兩聲,說道:“瞧那小東西,多快活。我呢,官兒做大了,誰見了都哈腰,風光!金子銀子山一堆一堆地往家裏放,倒沒了感覺。就記著摟、摟、摟,咱家一個廢人,要那麽多錢有什麽用?有什麽用啊,為了這堆破銅爛鐵得罪人,現在想想,真是不值啊!”

“公公今日的想法,或許是真的,可是如果你能離開這個牢籠,你還會想盡辦法回到皇上身邊,變本加厲地禍害天下。人的想法啊,唉……當初離開楊家坪,我就想著攢上三五百兩銀子,置個小康之家,讓愛妻衣食無憂。

後來,官兒做大了,我就想著不能辜負了這一身權力、不能庸庸碌碌混吃等死、不能只顧自己的小家,得為百姓們做點實事兒,人的想法,沒有一成不變的。”

劉瑾被他揭穿了乞憐假象,不禁惡狠狠地瞪著他,楊淩若無其事,自斟而飲。

劉瑾眼中閃過一絲狡黠神色,隨即又垂頭喪氣地道:“我是自作孽啊,當初還是我去雞鳴驛傳旨,把你楊大人請回京來的,誰知道,我是為自己請了個災星啊!”

他一拍大腿,恨道:“告咱家謀反?我家裏藏些盔甲兵器有什麽用啊?外四家軍掌握在你的手裏,京營掌在張永手中,禦馬監是苗逵的,兵權你是始終不放啊!我家裏藏幾件盔甲刀槍,拿來幹什麽?百十個家將,一群烏合之眾,我就能殺皇上?我不信,我不相信皇上會信!”

楊淩淡淡一笑,說道:“不可置信?的確不可置信,但是事涉皇權,就不需要那麽多質問了。況且,劉公難道不記得曹吉祥造反之事了麽?”

劉瑾一聽,臉色不由一白:怎麽忘了這位老前輩啊。曹吉祥,那是英宗年間的大太監,繼王振之後第一權閹,這個猛人篡位謀逆的計劃,也就是領著一幫子家將,準備進宮殺了皇帝,然後舉行登基大典。

有這麽一個缺心眼的老前輩樹在那兒做榜樣,皇上能不信麽?

楊淩繼續道:“你也知道兵權不在你的手中,於是拉攏都督神英等一批將領,於是在三廠一衛中安插親信,於是把宮中錦衣衛首領楊玉、石文義引為親信,收為幹兒子,你在家鄉為父母蓋墳,規格超越王侯,這些事,在禦史翰林們的手下足以織造出一張毫無破綻的天網,劉公公,不要癡心妄想了。”

劉瑾直勾勾地望著他,半晌半晌不發一言。

楊淩提起壺來,為他斟上一杯,緩緩道:“公公,說實話,你清丈土地,做官員離任考核,改變定期考核為隨時突檢、改革鹽政,凡此種種,許多許多對我來說,都深為讚同,很多年之後,你今日的辦法,一定還會有人用的。

如果你僅僅是為了政事改革,縱然身死,也不失為一條漢子,說不定還能名垂青史。可惜你做這種種事情,都是為了一己私利。清丈土地,是為了討好皇帝,自己從中漁利。離任考核,只是為了逼著貪官給你送禮,根本不去懲辦他,使他們更加肆無忌憚。

變三年一考為隨時考核,只是為了把你的對手趕下去,把你的親信、家奴們扶上官位。你所做的這些事,全是為了鞏固你的個人權力,為了往你的庫房裏收羅錢財!

你可知你劉公公不曾親手殺一人,天下因你而死的不計其數?你可知你不曾親手毀一家,天下因你而家破人亡、賣兒鬻女者有多少家?

你,欺君誤國、禍害無窮,罪大惡極,實無可恕!”

劉瑾面如土色,身子微微發抖,卻不發一言。

楊淩語氣放緩下來,說道:“你和我不是政爭,如果只是政見不同,我或許忍不下心殺你,不過現在,你不要妄想了。今日來,我是替皇上,也是代表我自己,送你最後一程。”

楊淩說著,從懷中摸出一顆朱紅小丸,輕輕放在桌上,說道:“這是三步追魂的劇毒藥物,是我唯一能為你、一個頭頂上有無數冤魂在哀嚎的惡人,所做的好事。”

劉瑾驚慌後退,從床上一直退到墻角,顫聲道:“你……你要做什麽?你要毒死我?來人啊,來人啊,楊淩要殺人啦,快救命啊!”

聲音在牢獄中回響,遠近卻不聞一點聲息,望著楊淩憐憫的目光,劉瑾忽然跪在床上連連磕頭:“楊大人,國公爺,您大人大量,您不要殺我,我不想死、不想死,您不要殺我……”

楊淩輕輕嘆了口氣,慢慢下了床站直了身子,劉瑾又嚇得像只耗子似的縮到了墻角,楊淩輕輕地道:“皇上判了你淩遲之罪。淩遲,你該知道,那樣的酷刑實非血肉之軀所能承受。吃了這顆藥,自尋一個痛快吧。”

“劉公公,告辭了,你……好自為之!”

楊淩當頭一揖,拉開門慢慢走了出去。片刻工夫,兩個如狼似虎的牢子沖了進來,嘩楞一聲又將大門鎖死。

劉瑾看到那番子也走開了,連忙手腳並用地爬到桌前,拈起那粒藥仔細看了半晌,忽然嘿嘿地笑起來。

“我就不信,皇上會殺我?他是咱家看著長大的,我還不知道他的為人秉性?嘿嘿嘿,姓楊的,你這奸詐的小賊,一定是皇上要饒了咱家,你想誆我自盡,哈哈哈哈……我會上當?我會上當?哈哈哈哈……”

劉瑾披頭散發形同餓鬼,把那藥丸兒一扔,咕嚕嚕滾到了草堆之中。劉瑾望著透氣孔上的陽光,兩眼熠熠放光:“明天,皇上一定會放我出去!一定會!”

……

大明的死刑五花八門,但是最常用的死刑有三種,一絞二斬三淩遲。絞刑最輕,可以容人留個全屍,以白綾束頸,三收三放,氣絕始罷。其次是斬,殺了頭,自己家屬找皮匠再縫合起來,也勉強算個全屍。第三種就是十惡不赦的大罪才使用的重刑:淩遲!

淩遲,又名“臠割”,俗稱為“剮”,根據恨有多深愛有多深定理,婦女同志又稱之為“殺千刀的”。淩遲是要把身上的肉一片一片地割下,使人痛極哀呼,極人世未有之慘,就連殺人不眨眼的劊子手也為之心軟。

因此,劊子手或者是受了賄囑,或者是自己做好事積陰德,往往在動手之際,暗暗在受刑人胸口偷刺一刀,使人立即斃命,讓他少受痛苦,自己再動手剮的不是活人,而是死屍,心裏也好受些。

可是淩遲劉瑾,誰敢循私?淩遲之日萬人空巷啊,被他的爪牙迫害的家破人亡、妻離子散者咬牙切齒,要趕來洩憤,因修蓋玄明宮,祖墳被刨了,屍骸被野狗拖的到處都是,子孫連祖宗屍骨都認不全的,更是披麻戴孝,卻不是為他帶的,而是捧著靈位、祭香,跑這兒告祭祖先來了。

宣武門前西市菜市口,當初楊淩被問罪開刀的地方,一大早就萬頭攢動,人山人海,都為的是要看巨奸伏法,一吐胸中骯臟之氣。可是直到接近午時,一輛驢車,才在如臨大敵的官兵押解下趕到。

劉瑾直到此時猶不死心,他擰著脖子死死盯著皇宮方向,盼望皇帝臨時改變主意,能赦他死罪。準備工作有條不紊,劊子手將他半拖半扶地拉到刑場中央,脫去上衣綁在木樁上,然後抖開一張漁網,在他裹在裏邊,纏至身後用木棍絞緊,這一來盡管劉瑾不算胖,身上的肉也一塊塊地從網眼裏凸了出來,勒得他臉色漲紅。

監斬官是鐵面無私的山東老漢魏紳,這位仁兄赤紅面龐,嫉惡如仇,無論王孫貴戚,但有觸犯刑法須明正典刑,決不畏怯對方身份,恨劉瑾的人雖然多,敢來監斬他的人還是大多缺點兒勇氣,魏紳當仁不讓,做了這大快人心的屠夫。

號炮響了,午時二刻已到,劉瑾仍抻著脖子,癡癡遙望宮城,盼望著出現奇跡。臨斬之際,突降恩詔,改死刑為流放發配,這種事不是沒有,而且非常多。魏紳也在著急,生怕皇帝真的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